叶追十分满意夜烛的识相,随口赐下珍宝无数、黄金万两。
一时间,满堂皆是贺喜之声。
汝阳跟着举杯,实则悄悄撇过头,不去看盯着自己的灼灼目光。
偏偏有人主动凑上前来。
夜烛:“汝阳公主许久不见,容色更盛昔年。”
声音是记忆里的干净低沉,若非极为亲近之人,绝对听不出其中夹带的些微嘲讽。
汝阳端起酒回礼,不落下风道,“楚王殿下英勇过人,百年来头一位独自深入南越腹地,最终收复全越,汝阳敬佩。”
夜烛拱手谦让,意有所指道,“全赖副将与督军功劳,若非副将留守越地,督军亲自走遍全越,南越怎会有如今安宁。”
汝阳眯了眯眸子,正欲再回,二人对面的蒋昱闲闲插入道,“楚王殿下过谦,昱一介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不过是尽己毕生所学以尽绵薄之力,使生民安定,怎敢攀就殿下和诸将士出生入死之功,全赖陛下赏识,钦点了臣下南赴罢了。”
夜烛正欲接话,汝阳先站了起来,走到叶追身侧为其斟酒,“说到底还是陛下仁德,方有南越王自戕,南越子民民心向归。”
汝阳话音方落,立刻有臣子紧随其后,赞些“陛下圣明”。
夜烛实现落在君王座席,皇后如探报所说禁闭未出席,只有太子叶安坐在夜烛对面、蒋昱上首,汝阳这般站在叶追身侧,一赞一应,如同妃嫔陪伴君王宴请群臣。
夜烛喉头微涩,趁汝阳回座位经过他时道,“汝阳长高了些。”
这样长辈“欣慰”之语,立刻让汝阳长眉立起,夜烛似看不懂汝阳脸色,仍旧道,“本王离京前,汝阳还和个小孩似的,现在一看,全然是可以议婚的大姑娘了。”
汝阳忍无可忍,都忘了继续端着,当庭回嘴道,“殿下记错了,南征军出发时,汝阳及笄已有一年,议婚早的孩子都会走路了。”
夜烛似笑非笑,显然还要说些汝阳不喜欢听的。
周遭几人都看了来,有没见过汝阳和人吵嘴的,有没见过夜烛和人多话的,也有的看出夜烛心思,默默敌视。
“好了楚王,你自己都是个未成家的半大小子,在汝阳面前称什么长辈,平白惹女儿家生气。”叶追倒是出手制止了这场无端争吵,和气道,“朕记得楚王离京前,你们二人还算亲近,楚王在外不忘问起汝阳安好,怎么再一见面就成冤家了?”
当事二人俱不说话,蒋昱打哈哈道,“汝阳公主娇气,楚王殿下多年从戎,不解风情,惹女郎生气在所难免。”
说到“不解风情”,蒋昱明显察觉对面有眼刀朝自己这边飞,他故作无事,与叶追谈起过几日的万国群宴安排。
汝阳重新加入讨论,提议万国群宴可以办在曲江池,景色好又大气,尽显大周风度。
夜烛便故意说起寻常用来宴饮的几个大殿,两人眼见着又要吵上,叶追拍板定在曲江池。
比起吵吵嚷嚷的君主座前,远离几人的末席坐着一位贵气郎君,怔怔望着各怀心思的几人。
无人注意到,蒋昱说话时,末席的黄焕同样出声调解,“汝阳本就和楚王关系一般。”
只是到底位次极末,兼则黄焕声量被蒋昱盖过,唯有黄相注意到儿子动静,递了个略带警告的眼神。
新帝武将出身,本就与昔日同朝的文臣不对付,寒门出身的蒋昱反被当成香饽饽扶为太傅,旧世家维持往日体面已是举步维艰,黄焕作为世家下一代话事人,明面上绝不能和汝阳公主交好。
黄相复杂看向夜烛,若焕儿有楚王半分周全和能耐,自己也不必走寻常路将他塞去翰林院磨性子。
筵席过半,汝阳借醒酒之故离席。
夜烛今日作态并不令她意外,只是叶追说夜烛问起她?咸亨三年她便抵达宣州,夜烛是何时去信的,咸亨四年她西行之后……还是咸亨二年她于宫中之时。
汝阳陷入沉思,没有注意席末黏连在她身后的视线。
黄焕目光再次暗淡下去。
旁边李书珺看在眼里,咬了咬唇,还是没敢说汝阳一句坏话,父亲告诉她,今时不同往日,汝阳攀上新帝,又兼着太子伴读,当前这两朝,谁倒汝阳都不会倒了。
盛夏已过,莲花池里只留残荷,汝阳凭栏吹风,倒也惬意。
琢磨着筵席时间,汝阳踩着点回去,正抄着小径走,忽然斜出一人。
夜烛上来就牵住汝阳的手,沉声道,“跟我回去。”
热意从手腕处传来,汝阳挣脱一次没有成功,蹙眉斥道,“回什么?我劝楚王殿下吃醉了酒别来找我发疯,否则本公主照样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汝阳以为夜烛至少会有些忌惮,然而他一只铁臂仍然紧紧地箍着自己的手,隐约还能闻到丝缕酒气。
夜烛向前一步,“你靠什么让我兜着走,叶追?”
汝阳面色微赧,更加用力地去拨他的手,“关你什么事,放手!”
夜烛握住汝阳挣扎地另一只手,“你把我们兄弟玩弄在鼓掌,你说关我什么事?”
汝阳两只手皆被握住,只能靠眼睛瞪着夜烛。
“我劝你离叶追远点,他不是你能掌握的,又不是我,你说一句话我就……”夜烛眼角粉红,贴近汝阳,气息交缠,汝阳果然闻到浓重酒气。
她看着眼前一会儿要拉着她走,一会儿又像被她欺负狠了,借醉酒要找个说法的夜烛,平白生出几分无奈。
分明她才是被钳制住的人。
夜烛突然回头看向某处,一道人影缓缓走出。
“二位,注意影响——”
蒋昱语气悠然,实则目光凝在夜烛握住汝阳的两只手,略带警告。
夜烛缓缓松开手,与之对视,丝毫不落下风,“蒋昱,你以为你是个什么东西。”
“啪——”
一个手印落在了夜烛右脸,酒液都未曾留下痕迹的玉郎面,现在红了大半。
夜烛寻到罪魁祸首,看着汝阳,汝阳十分不客气瞪了回去。
四下一片寂静,蒋昱顿了顿脚步,没跑,但也停止上前,他本以为现在身居高位的楚王殿下不说生气,至少会不可置信发生的一切,旁观了一会儿,却见这厮貌似习以为常?
夜烛摸了摸脸,不知藏在何处的暗卫蹿出,奉上冰囊,夜烛取之敷于面上,暗卫消失不见。
蒋昱嘴角抽了抽,这冰囊表面绣纹精致,隐隐散发药草香味,像极了女子美肤之物。
见夜烛一副要继续与汝阳掰扯模样,蒋昱赶紧上前一步分开二人。
汝阳按了按太阳穴,道,“带他回府吧。”
蒋昱点了点头。
夜烛冷声道,“不必。”
这是真醉了。蒋昱心想。
说是送夜烛回府,其实不过是找个宫人交代,蒋昱捏了捏眉心,昧着良心道,“楚王殿下吃醉,摔碰到了半边脸,你速去让楚王府的人来接。”
到了御前,蒋昱也是如此解释,罪魁祸首汝阳若无其事饮着酒,她好奇地看着夜烛的位置,夜烛酒量虽不如她,可到底在军营中长起的,绝非几杯就倒的程度。
这是喝了多少?
筵席结束,叶追叫住汝阳,“书中常说,风吹残荷别有风味,汝阳公主莫不与朕同去一观?”
登基六年,许是武将出身,叶追并不像先帝被酒色填了身子虚弱不堪,且到底是夜烛同胞兄长,本就生着不错的容貌,如今沾上几分帝王莫测,更显丰神俊朗。
汝阳心里装着事,本想敷衍自己刚从莲花池回来,结果还未开口,一个半大少年挡在她面前。
叶安今年十二岁,已经快追上汝阳身高,他朗声道,“父皇,儿臣近来读书,有不解处想请教汝阳公主。”
叶追目露不满,叶安不惧不动。
空荡的大殿一片寂静,终是叶追深深看了自己这个儿子一眼,首肯。
汝阳跟随叶安向叶追告退,与他人猜想的不同,叶安并未因刘皇后禁闭一事敌视汝阳,也非外传的真将汝阳当为亲近伴读,而是在默契出宫,驶往东宫的马车中途停下时,扯了下汝阳袖子,“汝阳姐姐,你是要去见皇叔吗?”
“嗯!”汝阳极为郑重道。
叶安乖巧坐在原地,目送汝阳,“汝阳姐姐,那你快去吧。”
汝阳娴熟地扬起一个娇羞笑,挥了挥手,向巷中早已备好的另一辆马车走去。
叶安略带轻快地吩咐道,“去蒋太傅府上。”
汝阳的马车匆匆经过楚王府、汝阳公主府、相府,最后停在了吴将军府。
她从后门进,那里早有个和蔼可亲的嬷嬷,见到她先是上下打量番,为她扫去身上浮尘,亲昵地携着她入府。
“襄嬷嬷对我从来是严加管教,原来一片柔意都放在了别人那儿去。”一个头梳双鬟髻身着天水碧对襟衫子的小娘子站在檐下嘟囔。
“令儿,你娘说你夜里读书不挑灯,看坏了眼睛,原来是真的?”汝阳一眼便发现远处廊上的小娘子。
一时间,满堂皆是贺喜之声。
汝阳跟着举杯,实则悄悄撇过头,不去看盯着自己的灼灼目光。
偏偏有人主动凑上前来。
夜烛:“汝阳公主许久不见,容色更盛昔年。”
声音是记忆里的干净低沉,若非极为亲近之人,绝对听不出其中夹带的些微嘲讽。
汝阳端起酒回礼,不落下风道,“楚王殿下英勇过人,百年来头一位独自深入南越腹地,最终收复全越,汝阳敬佩。”
夜烛拱手谦让,意有所指道,“全赖副将与督军功劳,若非副将留守越地,督军亲自走遍全越,南越怎会有如今安宁。”
汝阳眯了眯眸子,正欲再回,二人对面的蒋昱闲闲插入道,“楚王殿下过谦,昱一介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不过是尽己毕生所学以尽绵薄之力,使生民安定,怎敢攀就殿下和诸将士出生入死之功,全赖陛下赏识,钦点了臣下南赴罢了。”
夜烛正欲接话,汝阳先站了起来,走到叶追身侧为其斟酒,“说到底还是陛下仁德,方有南越王自戕,南越子民民心向归。”
汝阳话音方落,立刻有臣子紧随其后,赞些“陛下圣明”。
夜烛实现落在君王座席,皇后如探报所说禁闭未出席,只有太子叶安坐在夜烛对面、蒋昱上首,汝阳这般站在叶追身侧,一赞一应,如同妃嫔陪伴君王宴请群臣。
夜烛喉头微涩,趁汝阳回座位经过他时道,“汝阳长高了些。”
这样长辈“欣慰”之语,立刻让汝阳长眉立起,夜烛似看不懂汝阳脸色,仍旧道,“本王离京前,汝阳还和个小孩似的,现在一看,全然是可以议婚的大姑娘了。”
汝阳忍无可忍,都忘了继续端着,当庭回嘴道,“殿下记错了,南征军出发时,汝阳及笄已有一年,议婚早的孩子都会走路了。”
夜烛似笑非笑,显然还要说些汝阳不喜欢听的。
周遭几人都看了来,有没见过汝阳和人吵嘴的,有没见过夜烛和人多话的,也有的看出夜烛心思,默默敌视。
“好了楚王,你自己都是个未成家的半大小子,在汝阳面前称什么长辈,平白惹女儿家生气。”叶追倒是出手制止了这场无端争吵,和气道,“朕记得楚王离京前,你们二人还算亲近,楚王在外不忘问起汝阳安好,怎么再一见面就成冤家了?”
当事二人俱不说话,蒋昱打哈哈道,“汝阳公主娇气,楚王殿下多年从戎,不解风情,惹女郎生气在所难免。”
说到“不解风情”,蒋昱明显察觉对面有眼刀朝自己这边飞,他故作无事,与叶追谈起过几日的万国群宴安排。
汝阳重新加入讨论,提议万国群宴可以办在曲江池,景色好又大气,尽显大周风度。
夜烛便故意说起寻常用来宴饮的几个大殿,两人眼见着又要吵上,叶追拍板定在曲江池。
比起吵吵嚷嚷的君主座前,远离几人的末席坐着一位贵气郎君,怔怔望着各怀心思的几人。
无人注意到,蒋昱说话时,末席的黄焕同样出声调解,“汝阳本就和楚王关系一般。”
只是到底位次极末,兼则黄焕声量被蒋昱盖过,唯有黄相注意到儿子动静,递了个略带警告的眼神。
新帝武将出身,本就与昔日同朝的文臣不对付,寒门出身的蒋昱反被当成香饽饽扶为太傅,旧世家维持往日体面已是举步维艰,黄焕作为世家下一代话事人,明面上绝不能和汝阳公主交好。
黄相复杂看向夜烛,若焕儿有楚王半分周全和能耐,自己也不必走寻常路将他塞去翰林院磨性子。
筵席过半,汝阳借醒酒之故离席。
夜烛今日作态并不令她意外,只是叶追说夜烛问起她?咸亨三年她便抵达宣州,夜烛是何时去信的,咸亨四年她西行之后……还是咸亨二年她于宫中之时。
汝阳陷入沉思,没有注意席末黏连在她身后的视线。
黄焕目光再次暗淡下去。
旁边李书珺看在眼里,咬了咬唇,还是没敢说汝阳一句坏话,父亲告诉她,今时不同往日,汝阳攀上新帝,又兼着太子伴读,当前这两朝,谁倒汝阳都不会倒了。
盛夏已过,莲花池里只留残荷,汝阳凭栏吹风,倒也惬意。
琢磨着筵席时间,汝阳踩着点回去,正抄着小径走,忽然斜出一人。
夜烛上来就牵住汝阳的手,沉声道,“跟我回去。”
热意从手腕处传来,汝阳挣脱一次没有成功,蹙眉斥道,“回什么?我劝楚王殿下吃醉了酒别来找我发疯,否则本公主照样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汝阳以为夜烛至少会有些忌惮,然而他一只铁臂仍然紧紧地箍着自己的手,隐约还能闻到丝缕酒气。
夜烛向前一步,“你靠什么让我兜着走,叶追?”
汝阳面色微赧,更加用力地去拨他的手,“关你什么事,放手!”
夜烛握住汝阳挣扎地另一只手,“你把我们兄弟玩弄在鼓掌,你说关我什么事?”
汝阳两只手皆被握住,只能靠眼睛瞪着夜烛。
“我劝你离叶追远点,他不是你能掌握的,又不是我,你说一句话我就……”夜烛眼角粉红,贴近汝阳,气息交缠,汝阳果然闻到浓重酒气。
她看着眼前一会儿要拉着她走,一会儿又像被她欺负狠了,借醉酒要找个说法的夜烛,平白生出几分无奈。
分明她才是被钳制住的人。
夜烛突然回头看向某处,一道人影缓缓走出。
“二位,注意影响——”
蒋昱语气悠然,实则目光凝在夜烛握住汝阳的两只手,略带警告。
夜烛缓缓松开手,与之对视,丝毫不落下风,“蒋昱,你以为你是个什么东西。”
“啪——”
一个手印落在了夜烛右脸,酒液都未曾留下痕迹的玉郎面,现在红了大半。
夜烛寻到罪魁祸首,看着汝阳,汝阳十分不客气瞪了回去。
四下一片寂静,蒋昱顿了顿脚步,没跑,但也停止上前,他本以为现在身居高位的楚王殿下不说生气,至少会不可置信发生的一切,旁观了一会儿,却见这厮貌似习以为常?
夜烛摸了摸脸,不知藏在何处的暗卫蹿出,奉上冰囊,夜烛取之敷于面上,暗卫消失不见。
蒋昱嘴角抽了抽,这冰囊表面绣纹精致,隐隐散发药草香味,像极了女子美肤之物。
见夜烛一副要继续与汝阳掰扯模样,蒋昱赶紧上前一步分开二人。
汝阳按了按太阳穴,道,“带他回府吧。”
蒋昱点了点头。
夜烛冷声道,“不必。”
这是真醉了。蒋昱心想。
说是送夜烛回府,其实不过是找个宫人交代,蒋昱捏了捏眉心,昧着良心道,“楚王殿下吃醉,摔碰到了半边脸,你速去让楚王府的人来接。”
到了御前,蒋昱也是如此解释,罪魁祸首汝阳若无其事饮着酒,她好奇地看着夜烛的位置,夜烛酒量虽不如她,可到底在军营中长起的,绝非几杯就倒的程度。
这是喝了多少?
筵席结束,叶追叫住汝阳,“书中常说,风吹残荷别有风味,汝阳公主莫不与朕同去一观?”
登基六年,许是武将出身,叶追并不像先帝被酒色填了身子虚弱不堪,且到底是夜烛同胞兄长,本就生着不错的容貌,如今沾上几分帝王莫测,更显丰神俊朗。
汝阳心里装着事,本想敷衍自己刚从莲花池回来,结果还未开口,一个半大少年挡在她面前。
叶安今年十二岁,已经快追上汝阳身高,他朗声道,“父皇,儿臣近来读书,有不解处想请教汝阳公主。”
叶追目露不满,叶安不惧不动。
空荡的大殿一片寂静,终是叶追深深看了自己这个儿子一眼,首肯。
汝阳跟随叶安向叶追告退,与他人猜想的不同,叶安并未因刘皇后禁闭一事敌视汝阳,也非外传的真将汝阳当为亲近伴读,而是在默契出宫,驶往东宫的马车中途停下时,扯了下汝阳袖子,“汝阳姐姐,你是要去见皇叔吗?”
“嗯!”汝阳极为郑重道。
叶安乖巧坐在原地,目送汝阳,“汝阳姐姐,那你快去吧。”
汝阳娴熟地扬起一个娇羞笑,挥了挥手,向巷中早已备好的另一辆马车走去。
叶安略带轻快地吩咐道,“去蒋太傅府上。”
汝阳的马车匆匆经过楚王府、汝阳公主府、相府,最后停在了吴将军府。
她从后门进,那里早有个和蔼可亲的嬷嬷,见到她先是上下打量番,为她扫去身上浮尘,亲昵地携着她入府。
“襄嬷嬷对我从来是严加管教,原来一片柔意都放在了别人那儿去。”一个头梳双鬟髻身着天水碧对襟衫子的小娘子站在檐下嘟囔。
“令儿,你娘说你夜里读书不挑灯,看坏了眼睛,原来是真的?”汝阳一眼便发现远处廊上的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