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世子妃因感染风寒没有进宫谢恩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安各世家的耳朵里,王京和杨氏听说这个消息时心里沉了沉,这大夏天的怎么还会感染风寒,难不成是出什么事了?如今也不能贸然上门,只能等归宁那天再说了。
可惜两人没等来归宁的宋意宛,只等来谢昀卿派来传话的沐阳。
“大夫说世子妃需要静养,主子不愿世子妃来回受苦,便派小人前来赔礼道歉,还请尚书大人勿怪。”沐阳笑眯眯的,看起来十分好说话,王京却不敢小瞧他,要知道靖安世子身边的两个侍卫那可都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
“世子心疼玉儿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怪罪,世子言重了。”王京开怀的笑了笑,心下有些发虚。
难不成那个死丫头已经将真相告诉了谢昀卿,不然怎么连归宁这么重要的日子都不回来?
王京可真是冤枉宋意宛了,她现在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短暂快速跟谢昀卿坦白和怎么传消息回定国公府上,哪儿有功夫搭理他。
可宋意宛不急王京急,她一天不回去,王京一天也不能安心,生怕哪天事情暴露就又能听见王绫玉叫他“爹”了。
第二天就带着杨氏打着探望女儿的名义拜访了靖安王府。
王府里的药都是上好的,加上宋意宛习武底子好,两天的时间已经痊愈得差不多,期间张大夫又来为她把了几次脉,为了保险起见,宋意宛做了点手脚,让他诊出来她身子还是有些虚弱。
谢昀卿知道后让她安静呆在院子里再好好养养,免得又着凉了。
“妾身见过世子妃。”屋子里,杨氏一丝不苟的行礼,面上神情看不出任何不对劲之处,看得宋意宛不禁赞叹,不愧是把嫡长女养废了还能博得好名声的人,这表面功夫做得可比她派来的那两个奸细好多了。
“夫人不必多礼,请坐。”宋意宛虚扶一把,还没吩咐,兰香已经眼疾手快地斟好了茶。
“多谢世子妃。”杨氏从容不迫地起身坐在宋意宛床边,语气关切的询问她的身体如何。
“好多了,还得多亏张嬷嬷细心照顾。”宋意宛面色微白,讨好地笑了笑。
“前日听说你病了,老爷与妾身担心得不行,你这才出嫁我们也不好贸然上门,本想着昨日你的身体能好些捎个消息回来,只等来世子身边的侍卫,老爷实在是不放心,所以今天就带着妾身来看看您。”
“是我身子太弱了,那晚不小心沐浴的时间长了些,第二日就发了热,昏迷到傍晚才醒过来,世子就让我身子恢复好了再回府,张嬷嬷本来想让我昨日回去的,但我想着之前进宫都还没补上就回府怕是会对府上有影响就没允,一时也忘了给你们传个消息,让你们担心了。”宋意宛有些无措,将自己没回门的原因说了一遍后怯怯地看着她。
“世子妃担心得没错,天地君亲师,您昨日若是回府怕是会被人诟病尚书府不知礼数,张嬷嬷不懂这些,还好您聪慧,让尚书府免遭非议。”杨氏笑着看她,眼里满是慈爱。
宋意宛害羞得低头:“夫人过誉了。”
“妾身实话实说而已,这段时间您在王府过得可习惯,可有什么要另外添置的?”
宋意宛轻轻摇头:“没什么要添置的,嫁妆里面该有的东西都有,也没什么不习惯的。”
“那就好,这样的话老爷也放心了。妾身今日来还有些体己话想对世子妃说,世子妃可否让人先行退下?”杨氏目光扫过屋内的其他人,意图明显。
总算来了。宋意宛颔首:“自然可以。嬷嬷,你先带她们退下,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进来。”
“是,世子妃。”
“无故将姑娘卷进此事,请姑娘见谅。”等所有下人离开后,杨氏突然起身向床上的人欠身致歉。
“夫人快起,要说谢也该是我先说才是,若不是大小姐将我救了回来,我怕是也没命在这儿接受您的谢意了。”宋意宛自嘲。
“姑娘言重了,对了,还不曾问姑娘之前为何会身上带伤昏迷在国寺附近,听玉儿说当时离你昏迷的地方五六里外丞相府的人也遭遇了刺杀,本以为你是丞相府的小姐,一打听才发现是我们弄错了,后来在京城打听了一圈也没寻到姑娘的出处,若是能找到姑娘的家人,你也不必跟着搅进这趟浑水。”
杨氏借着她的力道顺势坐在床边,语气似是叹息又似抱歉,目光不经意地扫过眼前人的面容。
杨氏这话说得真心实意,当时决定让她李代桃僵时就将暗中在京城查过她的身份。无奈当时她身上除了一块双鱼玉佩外也没什么别的能证明身份的物件,只能从仅有的东西上下手。
她身上换下来的衣服衣料不错,他们起初以为是哪家府上的庶女或有钱人家的姑娘,可把她救回来几天了明里暗里也没听说过谁家府上有姑娘失踪了;当她是普通百姓,可成色这么好的玉佩哪像是一个普通人家能有的?你说为什么不能是嫡女?在长安这么多年,她哪家府上的嫡女没见过,虽不说对她们的相貌一清二楚,但是她能肯定绝对没有一个人是这副模样!
杨氏的想法不错,可惜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长安的官多,世家千金也多,她见过的嫡女都是在各个宴会愿意露面的,那还有些从未露面的呢?比如王绫玉,比如——宋意宛。
“夫人有心了,只是如今这世上怕是再难寻到我的亲人。”宋意宛神色哀婉,“我本名易慈,家住淮南。家父城中做了些小生意,想着长安繁华,便带着全家来长安做些首饰生意。谁知路上竟遇见了山匪,本以为给了银钱就能脱身,谁知他们见我模样后竟想把我掳去当压寨夫人,爹娘和护卫拼死护着我逃了出来,他们却······”
说到伤心处,晶莹的泪珠便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落了下来。
“天子脚下竟会有如此丧心病狂之人,简直目无王法!”杨氏脸上满是愤恨。
此话一出,杨氏明显感觉到眼神人周身的悲切之意更深了。
许久之后,床上的人才止住哭声,抬手擦擦眼泪,宋意宛致歉:“失礼了。”
杨氏摇头:“姑娘这般孝顺,想来也是令尊和令堂捧在手心里的人儿,他们在天之灵,见你这般难过怕也是不舍的。”
宋意宛没精打采的点点头。
杨氏见状,眸光不由得闪了闪:“姑娘在淮南可还有别的亲人,若是有关系特别近的亲人,过段时间老爷可以将他们接来京城安排你们见见,只是到时你的身份怕是得瞒着他们了。”
“夫人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在这世上已经再没什么别的亲人了。家父很爱母亲,后院只有母亲一人,我是家中的独女,也没什么兄弟姐妹。祖父祖母早逝,外祖家也早已断了联系,我连外祖家在哪儿都不知道。”宋意宛的声音还有些哽咽。
这么说她现在是孤身一人?杨氏满意了。
“世事无常,本来是两家的喜事转眼间就成了白事,上天将玉儿从我们身边夺走,又送来了你,想来这也是冥冥中早有注定。从今往后尚书府就是姑娘的家,你就是我和老爷的亲女儿,那些不好的事再也不会让你遇上。只可惜一切发生得太突然,本该是一生一次的喜事就这般潦草地完成,是我们的不好。不过世子是个好儿郎,也会是个好夫君,他定会好好待你,你安心在王府做世子妃可好?”
杨氏语气温柔,手指轻柔地抚着她的长发,犹如一个慈爱的母亲正教导刚出嫁的女儿。
“嗯。”宋意宛轻声应下。
“你别听着外面的那些风言风语,觉得世子瘸了就废了,你要记得,就算他废了,他依旧是皇上的亲侄儿、靖安王爷的嫡长子,你好好跟着他,以后等着你的都是好日子。”杨氏拍拍她的手。
“我明白。”
“楚月那丫头你还没见过呢,她是你妹妹,从小被老爷惯得有些骄纵,今日本想将她也带来的,但想着有别的事要说,怕她咋咋呼呼地守不住话,所以就没带她,等日后你回府就能见着她了。”
“还有银叶那丫鬟,你平时多留点心,她从小和害死玉儿的那个贱婢一起长大,老爷处置了那个贱婢后她一直心有怨气,她若是跟你说了什么你拿不准就多问问张嬷嬷。”
“好。”
该打听的都已经打听到了,杨氏又嘱咐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就要告辞离开。
“夫人等等,我还有一事相求。”宋意宛唤住她。
“哪儿来什么求不求的,我们如今是一家人,有什么要求你只管提便是。”杨氏扯了抹笑。
宋意宛抿唇:“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之前身上带着的一块双鱼玉佩,嬷嬷说你帮我收着,那块玉佩对我很重要,所以想请夫人还给我。”
原来是那块玉佩,杨氏无声松了口气,从袖中拿出一个盒子放在宋意宛面前:“你不说我还忘了,本来是打算一来便还给你的,谁曾想与你一见如故,竟忘了这回事。”
“这块玉佩······”见她珍惜的摸了摸玉佩上的纹路,杨氏状似不经意地问。
宋意宛的眼眶微红:“这玉佩是父亲送我的及笄礼,说是他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好玉,如今父母不幸遇害,这玉佩就是唯一的念想了······”
“这玉佩成色上好,令尊必定是花了大价钱才得到的。”
“是啊,听父亲说,这玉佩可是花了他两年的利润呢。”宋意宛看着玉佩出神。
杨氏见状,悄然起身:“来了这么久,老爷怕是等急了,妾身便告辞了。”
“我送您。”宋意宛立马回过神就要起身,杨氏连忙按住了她。
笑话,要是让生病的世子妃送她这个继母,王府里的人还不知怎么看她。
“你的病还未痊愈,安心休息吧,让银叶送我就好。”
“是。”宋意宛顺着杨氏的力道老实坐着,将院门外的银叶唤了进来,“送夫人去正院。”
“是。”银叶福了福身,转身对杨氏道:“夫人请随我来。”
“你在王府照顾好自己,受了委屈便让下人回来传话,老爷会替你主持公道的。”杨氏最后叮嘱了一句,随后转身离开,却没有发现银叶的眸光暗了几分。
确认杨氏离开宋意宛才抬起头,方才杨氏提起王楚月她突然就想到了怎么传消息出去了。
可惜两人没等来归宁的宋意宛,只等来谢昀卿派来传话的沐阳。
“大夫说世子妃需要静养,主子不愿世子妃来回受苦,便派小人前来赔礼道歉,还请尚书大人勿怪。”沐阳笑眯眯的,看起来十分好说话,王京却不敢小瞧他,要知道靖安世子身边的两个侍卫那可都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
“世子心疼玉儿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怪罪,世子言重了。”王京开怀的笑了笑,心下有些发虚。
难不成那个死丫头已经将真相告诉了谢昀卿,不然怎么连归宁这么重要的日子都不回来?
王京可真是冤枉宋意宛了,她现在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短暂快速跟谢昀卿坦白和怎么传消息回定国公府上,哪儿有功夫搭理他。
可宋意宛不急王京急,她一天不回去,王京一天也不能安心,生怕哪天事情暴露就又能听见王绫玉叫他“爹”了。
第二天就带着杨氏打着探望女儿的名义拜访了靖安王府。
王府里的药都是上好的,加上宋意宛习武底子好,两天的时间已经痊愈得差不多,期间张大夫又来为她把了几次脉,为了保险起见,宋意宛做了点手脚,让他诊出来她身子还是有些虚弱。
谢昀卿知道后让她安静呆在院子里再好好养养,免得又着凉了。
“妾身见过世子妃。”屋子里,杨氏一丝不苟的行礼,面上神情看不出任何不对劲之处,看得宋意宛不禁赞叹,不愧是把嫡长女养废了还能博得好名声的人,这表面功夫做得可比她派来的那两个奸细好多了。
“夫人不必多礼,请坐。”宋意宛虚扶一把,还没吩咐,兰香已经眼疾手快地斟好了茶。
“多谢世子妃。”杨氏从容不迫地起身坐在宋意宛床边,语气关切的询问她的身体如何。
“好多了,还得多亏张嬷嬷细心照顾。”宋意宛面色微白,讨好地笑了笑。
“前日听说你病了,老爷与妾身担心得不行,你这才出嫁我们也不好贸然上门,本想着昨日你的身体能好些捎个消息回来,只等来世子身边的侍卫,老爷实在是不放心,所以今天就带着妾身来看看您。”
“是我身子太弱了,那晚不小心沐浴的时间长了些,第二日就发了热,昏迷到傍晚才醒过来,世子就让我身子恢复好了再回府,张嬷嬷本来想让我昨日回去的,但我想着之前进宫都还没补上就回府怕是会对府上有影响就没允,一时也忘了给你们传个消息,让你们担心了。”宋意宛有些无措,将自己没回门的原因说了一遍后怯怯地看着她。
“世子妃担心得没错,天地君亲师,您昨日若是回府怕是会被人诟病尚书府不知礼数,张嬷嬷不懂这些,还好您聪慧,让尚书府免遭非议。”杨氏笑着看她,眼里满是慈爱。
宋意宛害羞得低头:“夫人过誉了。”
“妾身实话实说而已,这段时间您在王府过得可习惯,可有什么要另外添置的?”
宋意宛轻轻摇头:“没什么要添置的,嫁妆里面该有的东西都有,也没什么不习惯的。”
“那就好,这样的话老爷也放心了。妾身今日来还有些体己话想对世子妃说,世子妃可否让人先行退下?”杨氏目光扫过屋内的其他人,意图明显。
总算来了。宋意宛颔首:“自然可以。嬷嬷,你先带她们退下,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进来。”
“是,世子妃。”
“无故将姑娘卷进此事,请姑娘见谅。”等所有下人离开后,杨氏突然起身向床上的人欠身致歉。
“夫人快起,要说谢也该是我先说才是,若不是大小姐将我救了回来,我怕是也没命在这儿接受您的谢意了。”宋意宛自嘲。
“姑娘言重了,对了,还不曾问姑娘之前为何会身上带伤昏迷在国寺附近,听玉儿说当时离你昏迷的地方五六里外丞相府的人也遭遇了刺杀,本以为你是丞相府的小姐,一打听才发现是我们弄错了,后来在京城打听了一圈也没寻到姑娘的出处,若是能找到姑娘的家人,你也不必跟着搅进这趟浑水。”
杨氏借着她的力道顺势坐在床边,语气似是叹息又似抱歉,目光不经意地扫过眼前人的面容。
杨氏这话说得真心实意,当时决定让她李代桃僵时就将暗中在京城查过她的身份。无奈当时她身上除了一块双鱼玉佩外也没什么别的能证明身份的物件,只能从仅有的东西上下手。
她身上换下来的衣服衣料不错,他们起初以为是哪家府上的庶女或有钱人家的姑娘,可把她救回来几天了明里暗里也没听说过谁家府上有姑娘失踪了;当她是普通百姓,可成色这么好的玉佩哪像是一个普通人家能有的?你说为什么不能是嫡女?在长安这么多年,她哪家府上的嫡女没见过,虽不说对她们的相貌一清二楚,但是她能肯定绝对没有一个人是这副模样!
杨氏的想法不错,可惜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长安的官多,世家千金也多,她见过的嫡女都是在各个宴会愿意露面的,那还有些从未露面的呢?比如王绫玉,比如——宋意宛。
“夫人有心了,只是如今这世上怕是再难寻到我的亲人。”宋意宛神色哀婉,“我本名易慈,家住淮南。家父城中做了些小生意,想着长安繁华,便带着全家来长安做些首饰生意。谁知路上竟遇见了山匪,本以为给了银钱就能脱身,谁知他们见我模样后竟想把我掳去当压寨夫人,爹娘和护卫拼死护着我逃了出来,他们却······”
说到伤心处,晶莹的泪珠便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落了下来。
“天子脚下竟会有如此丧心病狂之人,简直目无王法!”杨氏脸上满是愤恨。
此话一出,杨氏明显感觉到眼神人周身的悲切之意更深了。
许久之后,床上的人才止住哭声,抬手擦擦眼泪,宋意宛致歉:“失礼了。”
杨氏摇头:“姑娘这般孝顺,想来也是令尊和令堂捧在手心里的人儿,他们在天之灵,见你这般难过怕也是不舍的。”
宋意宛没精打采的点点头。
杨氏见状,眸光不由得闪了闪:“姑娘在淮南可还有别的亲人,若是有关系特别近的亲人,过段时间老爷可以将他们接来京城安排你们见见,只是到时你的身份怕是得瞒着他们了。”
“夫人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在这世上已经再没什么别的亲人了。家父很爱母亲,后院只有母亲一人,我是家中的独女,也没什么兄弟姐妹。祖父祖母早逝,外祖家也早已断了联系,我连外祖家在哪儿都不知道。”宋意宛的声音还有些哽咽。
这么说她现在是孤身一人?杨氏满意了。
“世事无常,本来是两家的喜事转眼间就成了白事,上天将玉儿从我们身边夺走,又送来了你,想来这也是冥冥中早有注定。从今往后尚书府就是姑娘的家,你就是我和老爷的亲女儿,那些不好的事再也不会让你遇上。只可惜一切发生得太突然,本该是一生一次的喜事就这般潦草地完成,是我们的不好。不过世子是个好儿郎,也会是个好夫君,他定会好好待你,你安心在王府做世子妃可好?”
杨氏语气温柔,手指轻柔地抚着她的长发,犹如一个慈爱的母亲正教导刚出嫁的女儿。
“嗯。”宋意宛轻声应下。
“你别听着外面的那些风言风语,觉得世子瘸了就废了,你要记得,就算他废了,他依旧是皇上的亲侄儿、靖安王爷的嫡长子,你好好跟着他,以后等着你的都是好日子。”杨氏拍拍她的手。
“我明白。”
“楚月那丫头你还没见过呢,她是你妹妹,从小被老爷惯得有些骄纵,今日本想将她也带来的,但想着有别的事要说,怕她咋咋呼呼地守不住话,所以就没带她,等日后你回府就能见着她了。”
“还有银叶那丫鬟,你平时多留点心,她从小和害死玉儿的那个贱婢一起长大,老爷处置了那个贱婢后她一直心有怨气,她若是跟你说了什么你拿不准就多问问张嬷嬷。”
“好。”
该打听的都已经打听到了,杨氏又嘱咐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就要告辞离开。
“夫人等等,我还有一事相求。”宋意宛唤住她。
“哪儿来什么求不求的,我们如今是一家人,有什么要求你只管提便是。”杨氏扯了抹笑。
宋意宛抿唇:“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之前身上带着的一块双鱼玉佩,嬷嬷说你帮我收着,那块玉佩对我很重要,所以想请夫人还给我。”
原来是那块玉佩,杨氏无声松了口气,从袖中拿出一个盒子放在宋意宛面前:“你不说我还忘了,本来是打算一来便还给你的,谁曾想与你一见如故,竟忘了这回事。”
“这块玉佩······”见她珍惜的摸了摸玉佩上的纹路,杨氏状似不经意地问。
宋意宛的眼眶微红:“这玉佩是父亲送我的及笄礼,说是他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好玉,如今父母不幸遇害,这玉佩就是唯一的念想了······”
“这玉佩成色上好,令尊必定是花了大价钱才得到的。”
“是啊,听父亲说,这玉佩可是花了他两年的利润呢。”宋意宛看着玉佩出神。
杨氏见状,悄然起身:“来了这么久,老爷怕是等急了,妾身便告辞了。”
“我送您。”宋意宛立马回过神就要起身,杨氏连忙按住了她。
笑话,要是让生病的世子妃送她这个继母,王府里的人还不知怎么看她。
“你的病还未痊愈,安心休息吧,让银叶送我就好。”
“是。”宋意宛顺着杨氏的力道老实坐着,将院门外的银叶唤了进来,“送夫人去正院。”
“是。”银叶福了福身,转身对杨氏道:“夫人请随我来。”
“你在王府照顾好自己,受了委屈便让下人回来传话,老爷会替你主持公道的。”杨氏最后叮嘱了一句,随后转身离开,却没有发现银叶的眸光暗了几分。
确认杨氏离开宋意宛才抬起头,方才杨氏提起王楚月她突然就想到了怎么传消息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