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书辰抱着膝,听着雨声渐渐歇了。

    鸡鸣,天曙。

    她支开窗子,夹杂着草木气息的空气涌进来。

    去听了长老讲的修炼心得,没瞧见云画霁。

    听周围弟子说,昨天下雨地滑,云小师叔跑得太快摔了一跤,脚扭着了。

    讲学散了之后,余书辰准备找云画霁谈会天,耳边没有小师妹的唧唧喳喳倒有些不适应。

    本以为她会躺在塌上休息,但当余书辰一进云画霁的院子,就看见一刻也闲不住的小师妹拄着拐满院子里走。

    见着余书辰来了,她一瘸一拐快步走过来,拐杖戳的地面咚咚响。

    “师姐,你可算来了。”只见云画霁长舒一口气,“天知道我要闷死了。”

    “小心点儿,你也不怕再摔着。”余书辰扶住她。

    “师姐,你还记得前年冬天你刚醒时是我扶你吗?”云画霁嘻嘻笑道,“嘿嘿嘿,现在算是风水轮流转嘛。”

    余书辰搀着她坐在椅子上:“要人扶的事又算不上好事,轮流转什么?”

    “好啦好啦,算我口无遮拦,”云画霁眨眨眼,“摔得不重,再说我磕磕绊绊的多了,很快也就好了。”

    余书辰揉了把云画霁的头,拿她没办法。

    墨绿的丝绦在院门外飘了一会儿。

    云画霁眼尖地捕捉到了那飘起来的长长的衣带,“宋观晴!”

    宋观晴仍是最初见他时的那身装束,端着一个木盒走近,向她们行了礼:“见过余师叔、小师叔。”

    余书辰看见云画霁的眼里充满着期待。

    云画霁道:“又带了什么过来?”

    宋观晴嘴角挂着一如既往的得体浅笑:“带了些吃的和一些药。”

    余书辰默不作声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看来云画霁之前的那些瓶瓶罐罐大部分都来自于眼前这位了。

    把木盒放在桌子上,宋观晴作了一个揖准备离开。

    宗门里面事务盘根错节,主峰和丹阁的关系一直处于一个微妙的状态,余书辰看着言语行动都挑不出错来的宋观晴离开,又看向自己大大咧咧、嘴上没把门的小师妹。

    云画霁打开盒子,里面的油纸上放了几块还热乎的糕点,旁边是一瓶治跌打损伤的药。

    “他经常来这里送东西?”余书辰看着云画霁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芙蓉糕放口里。

    “嗯嗯,宋观晴虽然是那个温笺的徒弟,但人还不错。”云画霁眯起眼睛享受着糕点的美味,“不过我也不是只拿他的东西,我会给回礼的。”

    余书辰起身给她倒了一杯水:“喝点水,别噎着。”

    迟疑了一会儿,还是问道:“你们什么时候这么熟了?”

    云画霁咽下糕点,笑嘻嘻地望着余书辰:“我知道师姐想说什么,师姐尽管放心,我有分寸,不是什么话都会说的。”

    两人谈天,风穿花而过。

    一名仆役骑马至青梧山门处,向守门人递了封信,而后快马加鞭离开。

    不多时,掌门将谢长琴同余书辰召到了主殿。

    夏掌门难得正经地端坐在主位上,神色有些沉重,指尖搓着青瓷盏,语调哀沉。

    “长琴,谢家家主仙逝,你母亲派人来信给我,让你尽快回去。”

    听到这话,谢长琴先是愣住,而后忽地抬起头,满眼不可置信:“师父,我父亲怎么可能会突然……”

    夏问阙从主位上走下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母亲的信里寥寥数字,未提死因,只是希望你能快回去。

    而且你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师兄,内力深厚,且爱养生,绝不至于暴毙,我觉得这件事里另有隐情。”

    夏问阙说完,目光移向余书辰:

    “青梧与谢家有旧,一向交好,我还要负责门中事务,实在脱不了身,你师妹脚伤了,对于人情世故也一概不通,吊唁一事就由你去一趟吧。”

    三人沉默。谢长琴眼角泛红,双唇紧闭,他脸上一直以来给人暖意的笑容消失了。

    余书辰默默道了一句:“节哀。”

    在看到师父和师妹眼神里的关切,谢长琴强行向上弯了弯嘴角:“师父师妹,我没事的,准备收拾收拾午后就走。”

    “嗯,那你们去吧。”夏问阙声音温和,带着不舍,“你们此一去,可能就不会再回来了,走之前不必再来与我和画霁道别,她知道了又少不了一阵闹腾。

    你们一路保重。”

    两人并行离开了主殿。

    谢长琴思归心切,留下了句午后在山门结伴同行后,就急匆匆地赶回自己的院子。

    余书辰没什么可带的,只理出了一个包裹,挑了两身素净的衣服和一些丹药。

    山阴处,祠堂里红衣扶案,夏问阙额上缠了条白麻布,神情哀恸。

    桌案上香炉里的线烟焚着,层层牌位向下越来越新。

    最下面的位置又添了个墨迹未干的牌位。

    夏问阙手抚着最下面的三个牌位:“师兄,师姐,最后还是只剩了我一个人。”

    “师姐,你们知道吗,我一直会回想起当年青梧的浩劫。在最开始的几年,闭眼就是满目猩红、门人横尸和血染的青溪。”

    “我不止一次痛恨自己要是当初在宗门是不是就能让大家多一分生机?或是一起死在那年冬天,不用忍受生离死别?

    当我发现那封书信,我明白了是师父故意让我离开宗门的,师父和掌门知道我志向不在管理宗门事务,想让我自在地活着。

    可是从那天以后,我就不再是我自己,也不能是我自己了,我抛弃了年幼时做的仗剑行侠的梦,我学会了之前从不屑的虚与委蛇和尔虞我诈,费了两年时间在那些虚伪的人的监视下重建了青梧。”

    “我学着师父的样子看着孩子们长大,我装着曾经掌门的气势管理着门里的事务。但是容棋走了,书辰神魂不稳了二十年。

    我回过头时忽然发现,师父说的果然没错,我一向是比不上我的师兄师姐们的,我不够强,也不够有魄力。没有了师父和你们,我就像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傻子。”

    夏问阙满脸泪痕,抬起红袖抹了一把脸。

    “师兄在那场浩劫前就已经回了谢家,我本以为他们总该顾忌一下谢家的势力,你应该会没事的。

    十多年来,我们没有见面,没有书信往来,没想到最后却等来一句暴毙的消息。”

    “当年我离宗之时与你们拜别,没想到都竟是最后一面。”

    “师兄,师姐,我想你们了。”

    祠堂内烟香缥缈,却抚不平哭着的人的情绪。

    余书辰到山门时,守门人就已早早准备好了马匹和掌门写的吊唁信。

    谢长琴跨在马上,白衣缟素,眼睛还是红的。

    “师妹,我们走吧。”本该温和的声音有些沙哑。

    余书辰骑上马,同他一道扬鞭下山。

    他们走的时候,春日午后的风微凉,夏问阙久久立在屋顶上,看向山门。

    道旁绿意蔓发,鸟鸣婉转,余书辰他们无心观景,一路北上。

    从午后阳光耀眼到夜幕初降,从山溪树林到小镇人家,两人一言未发,惟有马蹄的哒哒声伴了一路。

    谢长琴缓住了马,擦了擦眼,回过头。

    “师妹,今日赶不到了,我们明日早行吧,先找个客栈住一晚。”

    余书辰点了点头,见他眼角仍泪痕未干。

    谢长琴注意到她的眼神:“没事,风吹的眼睛有些酸。”

    长街上灯火通明,人群中两个素衣的人显得孤寂。

    两人在一家客栈前停住,下了马。

    伙计客气地将他们迎入,把马牵去了后院,而后带找了两个里间带他们过去放包袱。

    掌柜很有眼色,拉过伙计悄声道:“你看那俩,带他们去偏一点的地方坐着,咱们这儿多少江湖人坐着,别惹了别的客人的晦气。”

    伙计带他们去了堂上的角落,拿搭在胳膊上的手巾擦了擦汗:“两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谢长琴泛红的眼睛看了一眼余书辰:“师妹,你想吃什么?我随意。”

    余书辰盘算了一下:“那来两碗素面吧。”

    “好嘞,您二位等着。”伙计离开。

    偏僻的位置也好,他们相对而坐,看着光下的人们嘈嘈杂杂。

    余书辰问道:“师兄,我们离到谢家,还有多少路程?”

    桌上刚好两个茶盏,谢长琴给两人身前的盏子里添了茶:“明早鸡鸣时走,到日落时能至。”

    余书辰知道师兄是为顾及她而选择在夜里休息。

    在白日里骑马时她就发现了谢长琴有意地控制骑马的速度,只为了照顾她这个在宗门里从没下过山的师妹。

    可她之前都在战场上骑过马,虽然现在手生,但这点路程对于她来说倒也无所谓。

    “师兄,如果你着急的话,今晚我们可以再行一晚,明日早晨就能到。”

    谢长琴用指尖揉了揉眼角,轻声道:“不用,今日多休息一下吧。路上劳顿,回去反而没有精力应付。”

    “我虽然心急着想回去,但也知人死不能复生的道理。父亲的事虽然迫切,那也不能因为亡人而让活着的人受罪。”

    伙计端来素面:“二位客官,“您的面来嘞!”

    面很香,热气模糊了人眼,谢长琴吃得仓皇,失了世家公子的风度。

    他很快吃完,低声道:“师妹,我先回房间了,明早走的时候我叫你。”说罢离了座。

    余书辰点头,挑了一筷子面继续细细嚼着。

    一个戴着斗笠的人坐在了她的对面。

章节目录

换了条赛道后她诸事顺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期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期行并收藏换了条赛道后她诸事顺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