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
余书辰瞟了他一眼,他周身氤氲着紫藤花的香气。从他平稳的气息中可以感觉出其内力深厚,脸在斗笠的阴影下,只能看清嘴角微微上扬。
这人来的悄无声息,客栈的大堂里没有人注意到。
自顾自地给自己倒了杯茶:“师妹,别来无恙?”
余书辰在东凌时见过这位,红珠耳坠阴阳衣,头戴斗笠,颈挂竹哨,斫音楼的卫弈。
凭着斫音楼的眼线和势力在东凌、奉运两国之间周旋,不是商贾,却赚足了银子。
当年她不知道这位就是叛出青梧门的卫容棋,仅仅以为他是一个新兴势力的头目。
她找他买过消息,买过兵器,可庙堂江湖有别,再熟也不能放在明面上,所以从最初相见时的拔剑相向,到后面一来二往算是半个熟人。
这次相遇,一个是叛门的师兄,一个是门内的师妹,倒没有先前那剑拔弩张的气氛,可以说是两人最平和的一次见面。
卫容棋微抬下颔,昏黄的灯光撒在他下半张脸上:“怎么不说话?师妹不会是认不出我来了吧?”
这种戏谑的调调,让余书辰又想起了和他交易的时候,这人难缠得很。
她在心里翻了个白眼,面上假笑:“卫楼主是有什么事吗?”
卫容棋饮了一杯茶,抬手往下压了压斗笠:“叫楼主多生疏,叫师兄便好。
你是记不得我曾经偷溜出去,给你和画霁买糖葫芦的事儿了。”
说着,又好似失望地叹了一口气:“唉,忘了你是个神志不清的小迷糊了,若是小师妹在这里就不至于认不出我。”
余书辰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叛出青梧,但凭原先对他的了解,知道他不是什么好人,也绝不会干无利不起早的事儿。
一直在这儿套近乎定是有猫腻,余书辰这样想着,本着饭菜不能浪费的道理,也不顾形象闷着头吸溜完了面,抬头笑着:“如果卫楼主没有什么事的话我就先走了。”
卫容棋坐在那儿看着她离开,半晌低低地笑出了声:“师妹真是没意思,那么明日再见了,我的好师兄。”
他的视线像条毒蛇一样,余书辰回了房后仍感到后背发凉。
这种处处受人制衡的感觉太不美妙了,总是令她想到在东凌的日子。
还是抓紧修炼吧,余书辰想,她再这样下去什么也做不了。
月光洒在室内,外面行人熙攘也阻不了余书辰静下心来修炼。
她发现这具身体的强韧程度和自己之前的那具相比简直好了不要太多。而且魂魄和身体之间的契合程度极高,仿佛她本来就应该是余书辰一样。
余书辰还发现她在夜间静心修炼时的速度会大幅提升,吸纳的灵气在身体里面流转,消除了白日的疲惫。
虽然修炼了一晚,第二日凌晨余书辰却更加神清气爽。
谢长琴在外面敲响了门:“师妹,我们出发吧。”
余书辰应一声,收拾一下就从房间里出来了。
看到谢长琴已经牵出那两匹马,正要出院子。
两人才跨上马,那半边黑半边白的阴阳衣从院里拐角处出来,伸手牵住了谢长琴的马绳。
向着谢长琴微微抬头:“师兄,同去谢家,可否赏光载我一程?”
余书辰只能看见斗笠下卫容棋略显嚣张的嘴角。
谢长琴沉默不语,只是低头看着他斗笠下的半张脸。
“师兄不说话,那就当师兄同意了。”卫容棋飞身上了马,轻拽着谢长琴腰边的布料,在他身后低低道了一声,“谢谢师兄。”
他们师兄弟之间的事情余书辰也不好插嘴,只能由着卫容棋坐在大师兄的身后。
气氛比昨天活跃,卫容棋一路上话不少。
他在谢长琴身后唱着跑调的歌,揪下路上的柳叶吹小曲。
这与余书辰之前认识的严谨惜时、热爱做买卖的斫音楼卫弈大有不同。
卫容棋不管不顾自说自话了一路。
日落之前,将至谢家。云彩流动在天际,染上了些许酡色。
卫容棋虚揽着谢长琴的腰:“师兄,你真的不想和我说句话吗?”
:没有等到谢长琴的回答,卫容棋将挂在脖子上的竹哨含在了口里,吹的呜呜咽咽。
谢长琴手颤了一下。
卫容棋察觉到了,伸手扶住他握着缰绳的手:“师兄小心一点,我该走了。”而后下马。
“我和你们一起到谢家好像不太合适,”卫容棋立在他们身后,也不管他们看:不看的见,向着背影挥挥手,笑着:“师兄师妹,后会有期。”
谢家的门口挂着两盏纸糊的白灯笼,大门敞着,门上是新糊的白色对联。来来往往都是吊唁的人。
门旁迎客的童子眼尖,看到谢长琴,向里面喊道:“公子回来了。”
余书辰见了谢家的宅子这才想起来,之前探查敌国情报时听说过奉运胤城的谢家。
胤城位于奉运边界,谢家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做它的土财主,和朝廷牵扯甚少,因而余书辰也没有太多关注,现在就只能零星忆起几件事。
谢家的老家主早逝,现任家主谢炆本游历在外,接到消息后回来担任家主,才回去就拔掉了家里的几个不干事只吃饭的蛀虫,手段雷厉风行,一点也不像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他的夫人严袖,江湖人称严妙手,她弹奏出的琴音可为人缓解伤痛、令人忘掉忧愁。
余书辰低头走着,想到这里朝谢长琴的方向看了一眼,若是严妙手之子,师兄在弹琴上的天赋就能说的清了。
等他们过去时,严夫人一身缟素,已经在厅堂上等着了。
谢长琴过去给母亲请安,而后立在严夫人身侧。
余书辰向严夫人行礼,“见过严夫人。”走近将师父的信交给了她。
堂上点着的白蜡烛光芒微弱,映得严夫人面容疲惫。她的眼睛同谢长琴的一样,里面泛着红血丝,显然是哭了很久。
“夏掌门有心了,回去后替我向她道一声谢。”严夫人拆开信件,才读几行就泪如雨下,她控制住自己的表情,拭去了泪,“余小友先在谢宅住上几天吧。”
见他们母子二人还有事情要商量,余书辰主动告退。
管家将余书辰带到了偏院的客房:“余姑娘,夫人让我带你来这边,这几天宅子里面做法事还有来来往往的客人,可能会比较吵。这儿僻静您住着也自在,有什么需要的直接下去找我们就行。”
余书辰道了谢,看着管家离开后关了房门。
骑马着实是颠得慌,余书辰现在感觉有点困倦,但前二十年紧张的生活让她松懈不下来,强打着精神理了理最近发生的事儿。
谢家家主死的蹊跷,不知他的死会不会和十几年前青梧门的浩劫有关联。她这一年多来在蕴阁读书的时候读过那一段往事,但她一直很疑惑到底是怎么样的风头正盛,才能让江湖几大门派连带着奉运的朝廷一同想要剿灭青梧门。
还有突然出现的卫弈。从他表现出来的样子来看,他对青梧,至少是对谢长琴是有感情的。而他所建的斫音楼没有固定的据点,在两国之间周旋,同时在江湖上织了一张倒腾贩卖情报的巨网。看似它朝堂江湖两边都不得罪的做法像墙头草,但要是往深入了想,正因为没有固定的位置,想要围剿也很困难,所以无论是任何一国的朝堂还是江湖上的门派都不敢轻易得罪它,怕它完全倒向另外一方。
余书辰忽然想到第一次见温笺时他说的话,“我真心疼掌门,可真会拣弟子,四个里面除了卫二倒有三个是垃圾。”虽然话不中听,但有的内容又一针见血。
余书辰嘴角上翘,不愧是斫音楼的卫弈啊,都能让以尖酸刻薄出名的温笺另眼相待。
谢家的宅子很大,清明刚过,不少树的枝条才招展,想揽着天边的新月。
余书辰昏昏沉沉地睡了一觉,醒来时出了客房清醒清醒脑子,见树上敷了一层月华。
弯弯绕绕的路被假山和树木隔开,像迷宫一般,不知道谢家人为什么要这样建院子。
正这样想着,迎面撞上了一个人。两个人走的都很快,撞的也疼。余书辰心里慨叹了一声事事不顺,流年不利。
面前人身子不易察觉地往旁边一撤,余书辰一个没站稳向前踉跄了一步。
“姑娘,十分抱歉。”语气十分诚恳,但行动却没有任何抱歉的意思,甚至有些嫌弃。
这声音很熟悉,余书辰不用抬头就能听出来这是和她对着打了三年的奉运国军师方敛秋,互相在彼此手里吃了不少亏。
果真不顺,余书辰心里想,你当我不嫌弃?
她拂拂袖子,迈腿就走。
“这位姑娘?”方敛秋试探着叫了她一声。
见余书辰停住脚步回头瞥向他,方敛秋略微低下头,眼眸同她平视,温和的声音似春水泛起的涟漪,里面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羞赧,“我迷路了,可否带我离开这个院子呢?”
这人来的悄无声息,客栈的大堂里没有人注意到。
自顾自地给自己倒了杯茶:“师妹,别来无恙?”
余书辰在东凌时见过这位,红珠耳坠阴阳衣,头戴斗笠,颈挂竹哨,斫音楼的卫弈。
凭着斫音楼的眼线和势力在东凌、奉运两国之间周旋,不是商贾,却赚足了银子。
当年她不知道这位就是叛出青梧门的卫容棋,仅仅以为他是一个新兴势力的头目。
她找他买过消息,买过兵器,可庙堂江湖有别,再熟也不能放在明面上,所以从最初相见时的拔剑相向,到后面一来二往算是半个熟人。
这次相遇,一个是叛门的师兄,一个是门内的师妹,倒没有先前那剑拔弩张的气氛,可以说是两人最平和的一次见面。
卫容棋微抬下颔,昏黄的灯光撒在他下半张脸上:“怎么不说话?师妹不会是认不出我来了吧?”
这种戏谑的调调,让余书辰又想起了和他交易的时候,这人难缠得很。
她在心里翻了个白眼,面上假笑:“卫楼主是有什么事吗?”
卫容棋饮了一杯茶,抬手往下压了压斗笠:“叫楼主多生疏,叫师兄便好。
你是记不得我曾经偷溜出去,给你和画霁买糖葫芦的事儿了。”
说着,又好似失望地叹了一口气:“唉,忘了你是个神志不清的小迷糊了,若是小师妹在这里就不至于认不出我。”
余书辰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叛出青梧,但凭原先对他的了解,知道他不是什么好人,也绝不会干无利不起早的事儿。
一直在这儿套近乎定是有猫腻,余书辰这样想着,本着饭菜不能浪费的道理,也不顾形象闷着头吸溜完了面,抬头笑着:“如果卫楼主没有什么事的话我就先走了。”
卫容棋坐在那儿看着她离开,半晌低低地笑出了声:“师妹真是没意思,那么明日再见了,我的好师兄。”
他的视线像条毒蛇一样,余书辰回了房后仍感到后背发凉。
这种处处受人制衡的感觉太不美妙了,总是令她想到在东凌的日子。
还是抓紧修炼吧,余书辰想,她再这样下去什么也做不了。
月光洒在室内,外面行人熙攘也阻不了余书辰静下心来修炼。
她发现这具身体的强韧程度和自己之前的那具相比简直好了不要太多。而且魂魄和身体之间的契合程度极高,仿佛她本来就应该是余书辰一样。
余书辰还发现她在夜间静心修炼时的速度会大幅提升,吸纳的灵气在身体里面流转,消除了白日的疲惫。
虽然修炼了一晚,第二日凌晨余书辰却更加神清气爽。
谢长琴在外面敲响了门:“师妹,我们出发吧。”
余书辰应一声,收拾一下就从房间里出来了。
看到谢长琴已经牵出那两匹马,正要出院子。
两人才跨上马,那半边黑半边白的阴阳衣从院里拐角处出来,伸手牵住了谢长琴的马绳。
向着谢长琴微微抬头:“师兄,同去谢家,可否赏光载我一程?”
余书辰只能看见斗笠下卫容棋略显嚣张的嘴角。
谢长琴沉默不语,只是低头看着他斗笠下的半张脸。
“师兄不说话,那就当师兄同意了。”卫容棋飞身上了马,轻拽着谢长琴腰边的布料,在他身后低低道了一声,“谢谢师兄。”
他们师兄弟之间的事情余书辰也不好插嘴,只能由着卫容棋坐在大师兄的身后。
气氛比昨天活跃,卫容棋一路上话不少。
他在谢长琴身后唱着跑调的歌,揪下路上的柳叶吹小曲。
这与余书辰之前认识的严谨惜时、热爱做买卖的斫音楼卫弈大有不同。
卫容棋不管不顾自说自话了一路。
日落之前,将至谢家。云彩流动在天际,染上了些许酡色。
卫容棋虚揽着谢长琴的腰:“师兄,你真的不想和我说句话吗?”
:没有等到谢长琴的回答,卫容棋将挂在脖子上的竹哨含在了口里,吹的呜呜咽咽。
谢长琴手颤了一下。
卫容棋察觉到了,伸手扶住他握着缰绳的手:“师兄小心一点,我该走了。”而后下马。
“我和你们一起到谢家好像不太合适,”卫容棋立在他们身后,也不管他们看:不看的见,向着背影挥挥手,笑着:“师兄师妹,后会有期。”
谢家的门口挂着两盏纸糊的白灯笼,大门敞着,门上是新糊的白色对联。来来往往都是吊唁的人。
门旁迎客的童子眼尖,看到谢长琴,向里面喊道:“公子回来了。”
余书辰见了谢家的宅子这才想起来,之前探查敌国情报时听说过奉运胤城的谢家。
胤城位于奉运边界,谢家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做它的土财主,和朝廷牵扯甚少,因而余书辰也没有太多关注,现在就只能零星忆起几件事。
谢家的老家主早逝,现任家主谢炆本游历在外,接到消息后回来担任家主,才回去就拔掉了家里的几个不干事只吃饭的蛀虫,手段雷厉风行,一点也不像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他的夫人严袖,江湖人称严妙手,她弹奏出的琴音可为人缓解伤痛、令人忘掉忧愁。
余书辰低头走着,想到这里朝谢长琴的方向看了一眼,若是严妙手之子,师兄在弹琴上的天赋就能说的清了。
等他们过去时,严夫人一身缟素,已经在厅堂上等着了。
谢长琴过去给母亲请安,而后立在严夫人身侧。
余书辰向严夫人行礼,“见过严夫人。”走近将师父的信交给了她。
堂上点着的白蜡烛光芒微弱,映得严夫人面容疲惫。她的眼睛同谢长琴的一样,里面泛着红血丝,显然是哭了很久。
“夏掌门有心了,回去后替我向她道一声谢。”严夫人拆开信件,才读几行就泪如雨下,她控制住自己的表情,拭去了泪,“余小友先在谢宅住上几天吧。”
见他们母子二人还有事情要商量,余书辰主动告退。
管家将余书辰带到了偏院的客房:“余姑娘,夫人让我带你来这边,这几天宅子里面做法事还有来来往往的客人,可能会比较吵。这儿僻静您住着也自在,有什么需要的直接下去找我们就行。”
余书辰道了谢,看着管家离开后关了房门。
骑马着实是颠得慌,余书辰现在感觉有点困倦,但前二十年紧张的生活让她松懈不下来,强打着精神理了理最近发生的事儿。
谢家家主死的蹊跷,不知他的死会不会和十几年前青梧门的浩劫有关联。她这一年多来在蕴阁读书的时候读过那一段往事,但她一直很疑惑到底是怎么样的风头正盛,才能让江湖几大门派连带着奉运的朝廷一同想要剿灭青梧门。
还有突然出现的卫弈。从他表现出来的样子来看,他对青梧,至少是对谢长琴是有感情的。而他所建的斫音楼没有固定的据点,在两国之间周旋,同时在江湖上织了一张倒腾贩卖情报的巨网。看似它朝堂江湖两边都不得罪的做法像墙头草,但要是往深入了想,正因为没有固定的位置,想要围剿也很困难,所以无论是任何一国的朝堂还是江湖上的门派都不敢轻易得罪它,怕它完全倒向另外一方。
余书辰忽然想到第一次见温笺时他说的话,“我真心疼掌门,可真会拣弟子,四个里面除了卫二倒有三个是垃圾。”虽然话不中听,但有的内容又一针见血。
余书辰嘴角上翘,不愧是斫音楼的卫弈啊,都能让以尖酸刻薄出名的温笺另眼相待。
谢家的宅子很大,清明刚过,不少树的枝条才招展,想揽着天边的新月。
余书辰昏昏沉沉地睡了一觉,醒来时出了客房清醒清醒脑子,见树上敷了一层月华。
弯弯绕绕的路被假山和树木隔开,像迷宫一般,不知道谢家人为什么要这样建院子。
正这样想着,迎面撞上了一个人。两个人走的都很快,撞的也疼。余书辰心里慨叹了一声事事不顺,流年不利。
面前人身子不易察觉地往旁边一撤,余书辰一个没站稳向前踉跄了一步。
“姑娘,十分抱歉。”语气十分诚恳,但行动却没有任何抱歉的意思,甚至有些嫌弃。
这声音很熟悉,余书辰不用抬头就能听出来这是和她对着打了三年的奉运国军师方敛秋,互相在彼此手里吃了不少亏。
果真不顺,余书辰心里想,你当我不嫌弃?
她拂拂袖子,迈腿就走。
“这位姑娘?”方敛秋试探着叫了她一声。
见余书辰停住脚步回头瞥向他,方敛秋略微低下头,眼眸同她平视,温和的声音似春水泛起的涟漪,里面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羞赧,“我迷路了,可否带我离开这个院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