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月早晚的风都有了丝丝凉意,舒服异常。宫中遍植桂花,空气中弥漫着香气沁人心脾。

    一大早皇后宫中就来人传妙贞过去。等她到的时候,太子妃和李文忠夫人、沐英夫人都已经到了,众人相互见了礼,就静静等着皇后娘娘。

    太子妃悄声对她说:“二公主的婚事快要定下了,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梅殷。太子殿下已经见过了,还算满意。母后让咱们陪着二公主私下见一见。”

    妙贞低头说:“咱们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设罢了。小姑子的婚事寻常人家嫂子们也不敢置喙,何况这是皇家的嫡公主。等下我就跟着您一个鼻孔出气了,省得出错。”

    “太子见过那人,与景隆曾在一起读书,据景隆说此人今年十八,是夫子的得意门生勤奋好学,为人端正,汝南侯无子,他将来十有八九也是要袭爵的。李家嫂子去他家里看过,家中门风也好,这孩子也是孝顺知礼。李文忠也称赞此人精通经史子集,是个勤奋好学的好儿郎。”太子妃说到这里也替公主高兴。

    “那等下咱们去哪里看?”妙贞小声问。

    “等下景隆会带他来给母后请安,由沐家嫂子和李家嫂子陪着,咱们陪着二公主在屏风后面看看一眼。母后要是满意,就会让景隆带着他去花园赏菊,咱们提前带着公主等在那里,互相说上几句话,成不成的就看公主的意思吧。”

    俩人正说着,看皇后过来了,连忙起身上前请安。皇后笑着示意众人落座:“今天就劳烦你们几个了,忙活了这么久,终于有点眉目了。等下那梅公子来了以后,你们都看看帮着拿个主意。”

    众人都连忙答应,正说着宫女通报:“皇后娘娘曹国公世子来给您请安来了。”太子妃见状连忙带着妙贞走到了屏风后面,二公主已经红着脸在屏风后等着了。

    透过缝隙,三人看到李景隆带着一个公子进了坤宁宫的大殿。那人身量很高,不胖不瘦,走起路来昂首挺胸看起来精神抖擞,二公主脸红了。

    “景隆给皇后娘娘请安,恭祝您凤体康健。孩儿给母亲请安,沐家婶婶安好。”

    “草民梅殷给皇后娘娘请安,恭祝娘娘千岁千千岁。”

    声音洪亮,进退有礼,举止得当,二公主脸更红了。

    待他起身,妙贞和太子妃顺着缝隙看过去,那梅殷长得真是好,面如冠玉剑眉星目,现在那里不由让人想起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玉树临风、风度翩翩一点也不为过。

    妙贞看了一眼太子妃,两人均是笑着点头,又同时笑着看向二公主,二公主也不由自主地笑了。不愧是选了这么久优中择优,太子都满意的人选。

    皇后娘娘看清梅殷相貌后,显然是很满意的,声音都温和了起来。

    “这梅家的小公子看着眼生,以前不怎么来宫里吧?”

    “回娘娘,在下自小在河南老家长大,五年前才由伯父接到身边读书,这才到了京城。平时读书课业忙,少有机会进宫。今日蒙曹国公世子相请进宫赏菊,才得见天颜,能给陛下和娘娘叩首问安,实在是三生有幸。”

    “娘娘,梅家世兄曾跟我一起在张羽师傅门下学习,梅公子是师傅的得意弟子,经史子集无一不精。父亲常说让我与梅公子多来往,见贤思齐。”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你父亲教育孩子还是很有方法的,你要多听他的教诲。梅公子家里还有何人?令尊令堂安好?”皇后又关切地问道。

    “在下是家中独子,家严如今在河南任河南学政,家慈也陪着父亲在河南照顾起居。因伯父汝南侯膝下无子,于是将我带在身边亲自教养,对在下来说伯父如同亲父。”梅殷认真地回答。

    “嗯,是个孝顺知恩的好孩子。来给梅公子看茶,你和景隆都坐下吧。”皇后娘娘吩咐道。

    太子妃看一眼妙贞,知道皇后也看上了这个女婿。于是拉着公主悄悄从后面离开,到御花园等着景隆带梅公子过来。

    众人在坤宁宫又闲聊了一句,皇后说:“景隆御花园菊花开得正好,带梅公子去赏菊吧,我与你母亲再聊些家常。”

    景隆领命,带着梅公子往御花园去了。

    “梅兄,如今御花园里菊花盛开,有好多稀有品种,好看极了。咱们仔细观赏,再写几首赏菊品蟹的诗词附庸风雅一番,才不负这秋日好时光啊。”

    梅殷出了坤宁宫心情很放松,高兴地点头附和,说话间就到了御花园。除了千姿百态的菊花,满园桂子飘香,秋海棠也开得甚好,让人流连忘返。

    梅殷一边看一边不住赞赏:“李贤弟这不愧是御花园啊,不但有墨菊、叠翠这些名品,连只在书上看到的雪珠红梅和西湖春柳也有。还有一些在下从未听过、见过的品种,姿态各异、千娇百媚真是目不暇接。”

    正说着远处花丛中走过来一群女眷,两人避无可避,梅殷只好硬着头皮随李景隆上前请安。

    “侄儿给太子妃娘娘、燕王妃请安,给宁国公主请安。”

    “在下梅殷,见过诸位贵人。”说完俯身跪下便拜。

    太子妃忙让随侍太监扶起他们,笑着说:“这些天菊花开得甚好,皇亲国戚王公大臣来御花园赏花的络绎不绝。想不到今日遇到了你们二位。相请不如偶遇,太子殿下等下也过来呢,咱们一起吧。”

    “两位娘娘,宫里的菊花各个是精品,饶是梅兄见多识广也才认得一半,剩下的连听都没听说过。”景隆惊叹地说。

    “御花园里菊花品种天下第一。今年听说花匠培育出了好几个新品,还不曾命名呢。我和太子妃娘娘就是看个热闹,宁国公主还懂得多一点,都是沾她的光才能看明白。”妙贞在一旁说。

    李景隆一听,连忙指着面前一盆白中透粉花瓣中间卷曲,边缘舒展的菊花问到:“请教公主这一盆菊花开得如此肆意洒脱的可有名字?”

    宁国公主顺着李景隆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说:“此花唤作行云流水,你形容的不错的确是开得肆意洒脱。”

    李景隆又问梅殷:“梅兄,你刚才是哪一盆花叫不上名字呢?你问问公主殿下,说不定她知道呢。”

    梅殷一听,大方上前,指着正前方一盆中间绿色花瓣往里卷,外边粉白色花瓣往外舒展,到尾部开始打卷的菊花问:“在下唐突,敢问公主这盆内绿外粉,犹如众星捧月一般,又开得行云流水般恣意的花可有名字?”

    公主微微一笑,说道:“梅公子将此花描述的形神兼备,甚妙。此花是去年吴王殿下和花匠一起培育出来的,我将它命名为沽水流锦。”

    “妙啊,甚妙!吴王殿下有这般技能,实在妙。公主起的名字更妙,锦上添花。此花有行云流水之态,又有碧水流霞之姿,名字是名副其实的好。这好名字配此花实在是锦上添花,相得益彰。”

    “梅公子谬赞了!这盆花是今年花匠新培育出来的,还未曾起名,我想了几个觉得太俗,配不上此花的风姿。不知梅公子可有高见?”宁国公主指着面前的花落落大方地问。

    梅殷看向公主指的那盆菊花,只见此花花型硕大犹如满月,中间圆圆的金黄的花蕊犹如一轮明月下沉在湘妃色的花海中。花瓣一层一层一圈一圈,层层递进由粉黛色到嫣红色,千娇百媚煞是好看。

    沉思片刻,他说道:“公主殿下,此花犹如一轮金黄的明月沉入这无边的樱粉色花海之中,流光溢彩。与刚才的沽水流锦不同,那花蕊在上,花瓣在下,花蕊是层层包裹,花瓣捧月。这个花蕊低,花瓣高,捧月不够传神,映月如何?”

    看公主不语,他接着说:“粉黛色的湖水与金黄的月亮两相辉映,宋代词人刘几写过一首《梅花曲》:盈盈粉色凌时,寒玉体,先透薄妆。”。

    看公主频频颔首,梅殷大着胆子继续说道:“这盈盈与粉色甚是相称,此花叫做盈波映月如何?”

    这下轮到公主称赞:“梅公子才思敏捷,这个盈字不俗,映月更是形神兼备。盈波映月,只听名字就有湖水盈盈,翩若惊鸿之感。“

    “太子妃娘娘,今日咱们跟着公主来赏花才是真正长学问。沽水流锦,盈波映月,不但朗朗上口,而且花如其名。这两盆菊花花型相似,姿态各异,可都是明媚清新的粉黛色。碰巧梅公子姓梅,刚才吟诵的诗词正是粉色梅花,实在是应景。”

    太子妃也连忙接话:“是啊,这真是花也应景,人也应景,真是一段佳话。梅公子才高八斗,本宫就把宁国公主把这世间仅有一盆的沽水流锦送给梅公子。将梅公子命名的盈波映月也赐给你。也算是宝剑赠英雄,物得其所。”

    梅殷一听,连忙推辞:“在下多谢太子妃娘娘和公主殿下的美意,能随景隆贤弟入宫赏菊,识得如此多名贵品种,又得公主讲解这许多菊花品种,已是三生有幸。怎可贪心夺人所爱,带走公主的花呢?”

    见梅殷推辞,太子妃看了一下宁国公主。公主大大方方地说:“一盆花就该属于真正欣赏它的人,而不是附庸风雅、叶公好龙之徒。菊花凌霜傲雪,素有雅名,与梅公子读书人的风骨甚是相配。我以花会友,赠予梅公子才不算辱没了这盆好花,我诚心相赠,请勿推辞。”

    公主言语真挚,梅殷心头一动,一股暖流流入心房,瞬间一股力量让他迎着公主炙热的目光,抬起头旁若无人地看上去,端起那盆盈波映月,捧到公主面前说:

    “既如此,那在下恭敬不如从命,也不与公主客气,收下沽水流锦,高攀公主,交了您这个朋友。我手中的这盆盈波映月,今天借花献佛送给公主。从此此花只属于宁国公主一人,在下也是真心相赠,还望公主收下。”

    公主坦然接过那盆花,亲自抱着,一字一句说:“那就收下公子的一片心意,我必将它置于案头日日欣赏。梅公子跟着景隆再四处转转,我去给母后请安了,我们后会有期。”

    说完辞别太子妃和燕王妃转身离去,只留下一个明媚轻快的背影让众人都看呆了。

    李景隆机灵地拉着呆若木鸡的梅殷与太子妃告辞。留下太子妃与燕王妃就在花园里面面相觑。

    两人都十分激动,看着远去的宁国公主都有些羡慕,原来诗词话本子说的一见钟情就是这样。原来真有一见钟情的美好。

    两人都是与丈夫自小相识,日久生情,从没想过一见钟情是这般热烈。少男少女旁若无人以物明志,互诉衷肠。

    回去的路上,她们俩一句话也没说,都在静静地品味体会着这种美好,真心实意为宁国公主感到高兴。

    梅殷犹如喝醉了一般,任由李景隆拉着他四处走动,直到拉出宫门回到家里。他依然云里雾里不知道是不是在做梦。他在一片花海中邂逅了一位才貌双全的佳人,与她一见钟情互诉衷肠。他向她表达了自己只属于她的情意。她回馈了要与他日日相守的誓言。

    而这位佳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明朝最尊贵的女子,中宫皇后的嫡出长女,大明皇帝陛下的掌上明珠。

    看他这浑浑噩噩的样子,汝南侯梅思祖还以为公主没看上,天家威严把侄子吓坏了。

    直到次日清早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李忠亲自来家里传旨召汝南侯带着梅殷入宫,他才知道自己不是做梦。

    李忠恭敬地说:“汝南侯,咱家给您道喜了。梅公子,提前叫您一声驸马爷,陛下召您二位进宫商议婚事呢。”

    此时汝南王才大喜过望,拉着侄子接旨谢恩。梅殷此时才清醒过来,被巨大的甜蜜喜悦包围。

    晚上躺在床上,妙贞依偎在丈夫怀里,跟丈夫描述着白天御花园发生的一切,最后绕有兴致地问他:“殿下,你相信一见钟情吗?”

    燕王抱着娇妻,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当然,我对你就是一见钟情。那日下了学堂,临安公主来叫吴王说徐达将军的女儿入宫了有,秦王晋王也都跑去凑热闹。”

    看妙贞听得认真,他继续说:“我那时不以为意,想着你肯定是个娇滴滴的千金小姐,仗着父亲的军功,想要嫁给皇子,享受荣华富贵。可当我走到母后院子里,那么多人我一下子就看到了你。那一刻我觉得我的心跳的特别快,口干舌燥,耳朵嗡嗡作响。”

    说到这里,他突然有点害羞,但更多的是甜蜜:“你现在几个皇子公主中间,一点也不怯场,明媚、大方、开朗。一开口声音婉转清脆,我一下子就迷上了。你那日穿一套寻常的鹅黄色

    衣衫,头发上也仅有一个玉簪,显得清丽脱俗。虽然我也只是一个不大的孩子,情窦初开都谈不上,我却很清楚,娶不到徐妙贞这辈子还有什么意思……”

章节目录

最强皇后养成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月半妞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半妞妞并收藏最强皇后养成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