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是海二公子比较年轻,如果这次能够如愿当上文志馆馆长,以后的前途还是很光明的,咱们若能把他给拉拢了,你就多了一个长期伙伴。如果是江老先生的话,说不定哪天就要换人了呢,你就要重新培养自己的势力……”
她微微嘟起嘴,语气里是在担心他日后在县衙的日子,不想他在尔虞我诈中消耗太多。
“噢?”
晏传义觉得她说话挺有意思的,就更加好奇仔细地注视着她。
见她良久不说第二个原因,就是杵在还未打烊店铺的灯笼旁边傻笑着,他只好在好奇中带着几分娇意:“二来呢?”
“二来……”
林晚殊脸上的笑意突然就凝固了,双颊瞬间涨上一抹羞红,变得支支吾吾,小心翼翼地压低着嗓门道:“你是昭县令专门新设置一个职位弄进县衙的人,应县丞那伙人早就想着该如何给你穿小鞋了。等昭县令这个靠山走了,不管你为人处事上如何滴水不漏,应县丞和他的人都会见缝插针地针对你。刚才夏姐姐说,那个海二公子桀骜不驯,性格孤傲。这样的人在如今的广言县衙里,简直就是一个活靶子。有他在,你的日子,应该会好过一些吧……”
晏传义听了,真是哭笑不得——这小妮子的心思,果然不似往日那般单纯了,居然想让一个根本没招惹过她的无辜人,在职场上帮他来分散火力,真的是好生“恶毒”啊。
难怪她要用蚊子一般细小的声音说这段话。
“你看老成稳重的江老先生来做官,就不会有这个效果,应县丞那一派会觉得,欺负他一个体质差又识趣的老人也面子上过不去,就会,就会……”她突然变得害怕起来了,“专门欺负你吧……”
“行了,你不要再说了。”晏传义目光看向前方,“前面不远就是繁云书行了,你可别让他和他家里人,听到这话了……”
这会儿时候已经不早了,本就没有多少店铺的广言县主街,也不剩几家还没有打烊的铺子。
一条街走下来,不过只有一家卖农作物种子的小铺子,与一家卖普通桌椅的店铺,还亮着檐下的灯,并没有林晚殊和晏传义想看到的,那种还不停氤氲出美味炊烟的小食肆。
走在慢慢变得漆黑的寂静街道上,俩人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声音,显得十分清晰。
“怎么广言县卖吃食的人,作息都这么规律的?像帝京,最擅长彻夜不眠的商人,就是酒食商。”
林晚殊不满意地撇撇嘴。
“那广言县最不喜欢睡觉的,就是大虎爹娘那样的人了。”
晏传义略显疲惫地接着她的话。
“可是韩姨娘与我说过——因为这里的织工们都喜欢夜里赶工,就会有一些怎么都学不会织布的广言人,在自己家开起了家常食铺,就专门做这些夜猫子的生意。”
林晚殊往街道每一个方向的小巷口,期待款款地张望去,渴望地搜寻着散发炊烟的地方。
“算了,家里还有些食材。”晏传义缓缓牵起她的手,往家的方向走去,“你说的那些小食肆,未必合你的口味,毕竟它们的主要食客都不怎么挑味道。今天这夜宵,还是我做给你吃吧。”
手被他握在掌心,他忽然着急地加快脚步,她一时没反应过来,脚下踉跄了几下,才慢慢跟上他的步伐。
“那我们今天,是不去拜访海二公子了吗?”
林晚殊站稳后,微微拧着眉问。
“街上这开灯的铺子都不剩几家了,人家估计也休息了,我们就不要上门去打扰,还是明早再去吧。”
走下一个拐角时,迎面扑来一阵十分浓烈的油烟味道,停下脚步仔细一嗅,很确定是裹满辣椒粉和大豆油的腌制猪肉,被炭火炙烤得有了几分焦脆之后的味道。
把二人肚子里的馋虫,一下子就勾了出来。
莫非是广言县的烧烤大排档?
晏传义心中惊喜。
循着这缕油烟,走到了下一条街,然后看见了一家规模很大、即将打烊的商铺,仰起头去看它的匾,书着四个端庄大气的行楷——繁云书行。
原来繁云书行是在这个位置。
俩人来到书行门口的时候,一对端庄稳重的青年夫妇,正在灭掉店内檐下的灯笼,只留下最后一盏圆形桌灯。
借着那盏灯明亮温暖的光线,二人注意到了书行的装潢——以深色的木材为主,饰以同样是暗色的漆,典雅大方,古朴肃丽,比广言县大多数的店铺更加有审美,哪怕出现在帝京繁华的大街上,也一点都不逊色,甚至依然能给人留下印象。
但严格说起来,繁云书行并不能算作商铺。
它其实是文志馆的下属机构,书行的掌柜和部分伙计,是和县衙里掌序吏一样的级别与薪俸,南陲许多县都拥有繁云书行。
这也是为什么文志馆作为管理学堂与书铺的机构,繁云书行掌柜的儿子,却有资格做文志馆馆长的原因。若换了一般书铺的掌柜,他的儿孙,放在哪个县,都是万万做不了文志馆的官吏的。
林晚殊和晏传义在人家店门口站了好久,确定了那烤肉的香味,正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便一时走不动路了。
“姑娘,公子,这么晚了,是想要来买什么书呢?”
二人呆呆地杵在门口这么久,又是一对出众的俊男靓女,温和亲切的掌柜夫妇俩,自然是想不注意到都难。
呃,总不能告诉人家,其实咱俩只是被您家店里的烤肉味道吸引了吧。
可是人夫妇俩都开口问了,晏传义也不能就这么尴尬下去,呆滞笑道:“呃,呃,家里孩子有十岁了,哪怕以后注定是要长在织机旁边的,也该认几个字……就,就来一本能教孩子认字的诗书吧……”
“噢?”掌柜略有几分惊讶,脸上的笑意也呆住了,“二位看起来十分年轻,像是新婚夫妇,最多也就是才有了孩子。没想到居然已经有快十岁的小孩了,真是看不出来……”
这个十岁的孩子,是指大虎啊。
掌柜夫妇俩走到靠里边的书架旁,选了一本崭新的书来。
“这本不错。咱们广言出过的那几个读书人,小时候都用过这本,不过他们是三四岁的时候就用了,就像家弟……”
掌柜笑盈盈地把书递到晏传义手中,像每一个老成的商人那般推荐道。
这个家弟,应该就是海二公子了。
原来如今繁云书行的掌柜,已是海先生的大公子。
“掌柜经营这么大一家书行,要和许多读书人打交道,想必也是读过不少书的……”晏传义双手接过那本新书。
“哈哈,”掌柜憨厚一笑,“鄙人不过是个稍微认识几个字、只会算账的生意人罢了。真正能算读书人的,还要属家弟。”
这个自嘲起来与夏坊主一样顺手的男人,说起自己的弟弟,确实一脸难以掩饰的骄傲与自豪。
想着都已经走到人家门口来了,那干脆今晚就认识了这海二公子。
俩人心里同时泛起这个想法。
“这么大的店,就掌柜与夫人两个人,肯定是相当不容易。”晏传义继续热乎,言语停顿间,看向里面吸了几下鼻子,“哇,好香啊!在做什么美味?平时又是要搬书,又是要算账的,这每天的体力脑力消耗都很大。也确实是要多吃一些,这是在做夜宵吗?”
这俊美的关门客居然这么热情,忙碌了一天的海掌柜,一时有些招架不住,挠了挠额头憨厚露齿笑了笑:“平时若深夜饿了,不过让娘子煮上一碗阳春面。像这么重口味的炙肉,我们已经不感兴趣了。都是家弟和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才喜欢在深夜吃呢!”
话都说到这里了,晏传义觉得可以直接提出那个,略显不要脸的请求了。
“我们走了许多山路,这会儿以觉得肚中甚是饥饿,可一路走来,未曾见到还没有打烊的食肆,可否与令弟一起吃这顿炙肉,然后付一顿饭钱呢?就当是今日将您的书行,无礼当作食肆了。”
晏传义可怜巴巴。
海掌柜愣了一下,但还是面带微笑认真回答:“家弟他生性孤僻得很,平时也不喜欢与我们一起吃饭,与陌生人共餐,他估计就更抗拒了……”
“二位如果饿了又找不到食肆的话,我今晚多煮一把面就是了!”海夫人热情笑语,打破了尴尬,“本来我们夫妻二人也打算煮面吃的,不收二位的钱,就当是我们请二位了。”
海夫人说罢就顺手系上,挂在角落墙壁上的围裙,往铺子后面的厨房走了。
不等二人反应过来,海掌柜就关上了书行的门,将一脸不好意思的他们,热烈往家里迎。
说是简单煮个面,海夫人却在砧板上,熟练地切肉切青菜,将面条下进锅后,又开始打鸡蛋,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看就是厨房能手。
海掌柜家的厨房比较小,一烧油就油烟弥漫。
见二人被呛得忍不住打了几个喷嚏,海掌柜便不好意思地,将其领到宽敞而雅致的小院里坐下,然后跑回厨房给妻子打下手去了。
站在景观别致的小院里,晏传义却有闻到,那阵烤肉的味道更加浓烈了。
他与林晚殊一起转过身,见到了一个面貌俊美、气质独特而出众的年轻男子——皮肤洁白胜雪而有亮泽,在一片夜色中,如一盏精美的灯,把周遭的事物都照亮了。一头柔亮青丝如瀑,映衬着一张比例绝好的脸,一双清澈美眸中,竟充满对整个世界的不屑。
这男子不仅长相惊艳,气质也是超凡脱俗,他此时明明是在梧桐树下,百无聊赖地用烤架做烧烤,远远看去,竟像是一位风度翩翩、宛若世外仙人般的美男子,在林间悠然弹奏古琴。
二人一边屏住呼吸惊叹于其美貌,一边也确实不大敢靠近。
可是,他们又真的很馋,他手里的烤肉。
她微微嘟起嘴,语气里是在担心他日后在县衙的日子,不想他在尔虞我诈中消耗太多。
“噢?”
晏传义觉得她说话挺有意思的,就更加好奇仔细地注视着她。
见她良久不说第二个原因,就是杵在还未打烊店铺的灯笼旁边傻笑着,他只好在好奇中带着几分娇意:“二来呢?”
“二来……”
林晚殊脸上的笑意突然就凝固了,双颊瞬间涨上一抹羞红,变得支支吾吾,小心翼翼地压低着嗓门道:“你是昭县令专门新设置一个职位弄进县衙的人,应县丞那伙人早就想着该如何给你穿小鞋了。等昭县令这个靠山走了,不管你为人处事上如何滴水不漏,应县丞和他的人都会见缝插针地针对你。刚才夏姐姐说,那个海二公子桀骜不驯,性格孤傲。这样的人在如今的广言县衙里,简直就是一个活靶子。有他在,你的日子,应该会好过一些吧……”
晏传义听了,真是哭笑不得——这小妮子的心思,果然不似往日那般单纯了,居然想让一个根本没招惹过她的无辜人,在职场上帮他来分散火力,真的是好生“恶毒”啊。
难怪她要用蚊子一般细小的声音说这段话。
“你看老成稳重的江老先生来做官,就不会有这个效果,应县丞那一派会觉得,欺负他一个体质差又识趣的老人也面子上过不去,就会,就会……”她突然变得害怕起来了,“专门欺负你吧……”
“行了,你不要再说了。”晏传义目光看向前方,“前面不远就是繁云书行了,你可别让他和他家里人,听到这话了……”
这会儿时候已经不早了,本就没有多少店铺的广言县主街,也不剩几家还没有打烊的铺子。
一条街走下来,不过只有一家卖农作物种子的小铺子,与一家卖普通桌椅的店铺,还亮着檐下的灯,并没有林晚殊和晏传义想看到的,那种还不停氤氲出美味炊烟的小食肆。
走在慢慢变得漆黑的寂静街道上,俩人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声音,显得十分清晰。
“怎么广言县卖吃食的人,作息都这么规律的?像帝京,最擅长彻夜不眠的商人,就是酒食商。”
林晚殊不满意地撇撇嘴。
“那广言县最不喜欢睡觉的,就是大虎爹娘那样的人了。”
晏传义略显疲惫地接着她的话。
“可是韩姨娘与我说过——因为这里的织工们都喜欢夜里赶工,就会有一些怎么都学不会织布的广言人,在自己家开起了家常食铺,就专门做这些夜猫子的生意。”
林晚殊往街道每一个方向的小巷口,期待款款地张望去,渴望地搜寻着散发炊烟的地方。
“算了,家里还有些食材。”晏传义缓缓牵起她的手,往家的方向走去,“你说的那些小食肆,未必合你的口味,毕竟它们的主要食客都不怎么挑味道。今天这夜宵,还是我做给你吃吧。”
手被他握在掌心,他忽然着急地加快脚步,她一时没反应过来,脚下踉跄了几下,才慢慢跟上他的步伐。
“那我们今天,是不去拜访海二公子了吗?”
林晚殊站稳后,微微拧着眉问。
“街上这开灯的铺子都不剩几家了,人家估计也休息了,我们就不要上门去打扰,还是明早再去吧。”
走下一个拐角时,迎面扑来一阵十分浓烈的油烟味道,停下脚步仔细一嗅,很确定是裹满辣椒粉和大豆油的腌制猪肉,被炭火炙烤得有了几分焦脆之后的味道。
把二人肚子里的馋虫,一下子就勾了出来。
莫非是广言县的烧烤大排档?
晏传义心中惊喜。
循着这缕油烟,走到了下一条街,然后看见了一家规模很大、即将打烊的商铺,仰起头去看它的匾,书着四个端庄大气的行楷——繁云书行。
原来繁云书行是在这个位置。
俩人来到书行门口的时候,一对端庄稳重的青年夫妇,正在灭掉店内檐下的灯笼,只留下最后一盏圆形桌灯。
借着那盏灯明亮温暖的光线,二人注意到了书行的装潢——以深色的木材为主,饰以同样是暗色的漆,典雅大方,古朴肃丽,比广言县大多数的店铺更加有审美,哪怕出现在帝京繁华的大街上,也一点都不逊色,甚至依然能给人留下印象。
但严格说起来,繁云书行并不能算作商铺。
它其实是文志馆的下属机构,书行的掌柜和部分伙计,是和县衙里掌序吏一样的级别与薪俸,南陲许多县都拥有繁云书行。
这也是为什么文志馆作为管理学堂与书铺的机构,繁云书行掌柜的儿子,却有资格做文志馆馆长的原因。若换了一般书铺的掌柜,他的儿孙,放在哪个县,都是万万做不了文志馆的官吏的。
林晚殊和晏传义在人家店门口站了好久,确定了那烤肉的香味,正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便一时走不动路了。
“姑娘,公子,这么晚了,是想要来买什么书呢?”
二人呆呆地杵在门口这么久,又是一对出众的俊男靓女,温和亲切的掌柜夫妇俩,自然是想不注意到都难。
呃,总不能告诉人家,其实咱俩只是被您家店里的烤肉味道吸引了吧。
可是人夫妇俩都开口问了,晏传义也不能就这么尴尬下去,呆滞笑道:“呃,呃,家里孩子有十岁了,哪怕以后注定是要长在织机旁边的,也该认几个字……就,就来一本能教孩子认字的诗书吧……”
“噢?”掌柜略有几分惊讶,脸上的笑意也呆住了,“二位看起来十分年轻,像是新婚夫妇,最多也就是才有了孩子。没想到居然已经有快十岁的小孩了,真是看不出来……”
这个十岁的孩子,是指大虎啊。
掌柜夫妇俩走到靠里边的书架旁,选了一本崭新的书来。
“这本不错。咱们广言出过的那几个读书人,小时候都用过这本,不过他们是三四岁的时候就用了,就像家弟……”
掌柜笑盈盈地把书递到晏传义手中,像每一个老成的商人那般推荐道。
这个家弟,应该就是海二公子了。
原来如今繁云书行的掌柜,已是海先生的大公子。
“掌柜经营这么大一家书行,要和许多读书人打交道,想必也是读过不少书的……”晏传义双手接过那本新书。
“哈哈,”掌柜憨厚一笑,“鄙人不过是个稍微认识几个字、只会算账的生意人罢了。真正能算读书人的,还要属家弟。”
这个自嘲起来与夏坊主一样顺手的男人,说起自己的弟弟,确实一脸难以掩饰的骄傲与自豪。
想着都已经走到人家门口来了,那干脆今晚就认识了这海二公子。
俩人心里同时泛起这个想法。
“这么大的店,就掌柜与夫人两个人,肯定是相当不容易。”晏传义继续热乎,言语停顿间,看向里面吸了几下鼻子,“哇,好香啊!在做什么美味?平时又是要搬书,又是要算账的,这每天的体力脑力消耗都很大。也确实是要多吃一些,这是在做夜宵吗?”
这俊美的关门客居然这么热情,忙碌了一天的海掌柜,一时有些招架不住,挠了挠额头憨厚露齿笑了笑:“平时若深夜饿了,不过让娘子煮上一碗阳春面。像这么重口味的炙肉,我们已经不感兴趣了。都是家弟和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才喜欢在深夜吃呢!”
话都说到这里了,晏传义觉得可以直接提出那个,略显不要脸的请求了。
“我们走了许多山路,这会儿以觉得肚中甚是饥饿,可一路走来,未曾见到还没有打烊的食肆,可否与令弟一起吃这顿炙肉,然后付一顿饭钱呢?就当是今日将您的书行,无礼当作食肆了。”
晏传义可怜巴巴。
海掌柜愣了一下,但还是面带微笑认真回答:“家弟他生性孤僻得很,平时也不喜欢与我们一起吃饭,与陌生人共餐,他估计就更抗拒了……”
“二位如果饿了又找不到食肆的话,我今晚多煮一把面就是了!”海夫人热情笑语,打破了尴尬,“本来我们夫妻二人也打算煮面吃的,不收二位的钱,就当是我们请二位了。”
海夫人说罢就顺手系上,挂在角落墙壁上的围裙,往铺子后面的厨房走了。
不等二人反应过来,海掌柜就关上了书行的门,将一脸不好意思的他们,热烈往家里迎。
说是简单煮个面,海夫人却在砧板上,熟练地切肉切青菜,将面条下进锅后,又开始打鸡蛋,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看就是厨房能手。
海掌柜家的厨房比较小,一烧油就油烟弥漫。
见二人被呛得忍不住打了几个喷嚏,海掌柜便不好意思地,将其领到宽敞而雅致的小院里坐下,然后跑回厨房给妻子打下手去了。
站在景观别致的小院里,晏传义却有闻到,那阵烤肉的味道更加浓烈了。
他与林晚殊一起转过身,见到了一个面貌俊美、气质独特而出众的年轻男子——皮肤洁白胜雪而有亮泽,在一片夜色中,如一盏精美的灯,把周遭的事物都照亮了。一头柔亮青丝如瀑,映衬着一张比例绝好的脸,一双清澈美眸中,竟充满对整个世界的不屑。
这男子不仅长相惊艳,气质也是超凡脱俗,他此时明明是在梧桐树下,百无聊赖地用烤架做烧烤,远远看去,竟像是一位风度翩翩、宛若世外仙人般的美男子,在林间悠然弹奏古琴。
二人一边屏住呼吸惊叹于其美貌,一边也确实不大敢靠近。
可是,他们又真的很馋,他手里的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