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位偶像之后,最好的做法是什么?爱慕追求?崇拜拥护?

    都不是。

    对于刘嵛而言,

    是模仿他,

    然后超越他。

    作为桓朝末年最伟大的政治家,祝凉最开始便打出一面匡扶王室的正道大旗,为他的主公定下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业,用长达数十年的仁政方略来示意天下他的慈惠,又用钢铁一样的军队和纪律来维护他的威严。

    时人称赞他“定王业于胸心,决神机于掌握”绝对不是一句虚言。

    然而在这样一个哀鸿遍野,兵祸连结的乱世,为君臣百姓欣戴,上下悦服,民尽其力而不怨,他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在这里的是祝凉,他又会怎么做?

    无从得知。

    不比祝凉的军功卓著,长年累月说一不二的威严。

    作为一个刚刚丧父,新领幽州不久的少主,刘嵛亟待一场军功来证明自己的权威,来震慑那些还对李岐抱有幻想的世家。

    与进入备战状态的幽州不同,桓帝国的心脏外围的现下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自打李岐进入沧州地界,城内就一直人心惶惶,现在是在与沧州的守备作战,谁知道哪一天就兵临城下,退无可退了呢?不少人都在收拾行李,准备出城逃难。

    在沧州即将陷入战火的惶惶气氛之中,有一娴静女子独自向国子监走去。

    俊眉修眼、顾盼神飞,令人见之忘俗,在一片惶恐不安的人中格外引人注目。

    “哥,那女郎是谁?皎若太阳开朝霞,灼若芙蕖出渌波,洛水女神亦不过如此!”

    “那是祝氏女,鼎鼎大名啊!她十六入京时,纵是京都城世家贵女众多,也不能不认可她才压京都的名号,听说连天子也因她高看祝氏。这不,祝家大郎去年就放了外任实官。”

    路人口中的祝氏女便是祝凉,已故司隶校尉的老来女,可怜她年幼失孤,一直与兄长相依为命,情感颇深,去年兄长外放以后便独自掌管祝府。

    除开堪称绝色的美貌,祝凉于诗赋策论上也极有见地,沧州学宫祭酒因她特意开放了女学,还赠她一个“女尚书”的雅号。

    不仅如此,祝梁于机扩上的天资更是令人啧啧称奇。她改良后的翻车能省下许多人力,在沧北附近推广后广受好评,实是民生福祉。

    祝凉跨过沧州学宫大门,急匆匆地向后堂走去,在战争的高压下,这里甚至容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后堂内居中的是林瞻老夫子,周围是神色慌张的学子们。

    见祝凉进来,有一穿着青色锦袍的俊秀青年快步迎了上来:“凉儿,在你府上寻不到人,我就知道你会来这。”

    “杨施,你怎么在这?你家不是已经迁往荆州去了吗?”前几日二人告别的场面还历历在目,祝凉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见面了。

    杨施满是关怀地回道:“青州有灾民暴动,你兄长恐怕一时难以回来接你,我一路上实在是放心不下,干脆回来接你一同去荆州。”

    看他风尘仆仆,往日的光鲜也变做灰头土脸,祝良心中有些柔软,不自觉地想伸出手为他拍去锦袍上沾染的灰,触碰到后才觉不妥,猛地收回手,低下头去装作无事发生,只是脸上犹带一抹娇色。

    二人在一同回府的路上敲定了去荆州的细节,约定后日城门相见,然后一同南下。

    回到祝府后,与他们一路上的言笑晏晏不同,祝府此刻略显冷清。

    自从沧州边境的战报常来,祝凉便为愿意离开的下人放了钱,此刻偌大的宅院里,只剩下春水一个贴身婢女和数个身强体健的护卫。

    祝凉回到府中将他们召集起来,说明了南下荆州的计划,又仔细地叮嘱备下一路所需的物资,只待后日出发。

    两日后祝凉只做一身简单打扮,略施粉黛,不佩珠玉,领着春水与几个护卫来到城门。

    见到杨施,祝凉微微一笑说:“此时我的心算是彻底安定下来了。”

    祝凉提起裙摆,扶上杨施的手臂,最后登上马车,扶着车轼回望向沧州城墙。

    这栋见证世祖中兴的城郭,曾经也有过胁威于天下的峥嵘岁月,而今却只做雨中浮萍,在绝望中迎接着一位或暴虐或酷烈的军阀的到来,它与高居城中的公卿一样软弱无力。

    于此时弃城而去,自非祝凉心中最好的办法,她也曾想冲到那些公卿的面前,质问他们的犹豫与妥协

    “以礼来降仍不失名爵高位”

    不过是李岐的一纸檄文便让他们心中腾起许多暧昧的幻想,但她最终还是止步,因为言语的无力。

    她既不能用言语阻止对沧并边境的减援,也不能幼稚地认为几句话便能使李岐撤兵。

    唯有名利动人心,当闻着腥味,无需言语自有“援兵”至。

    被不计其数的出逃者一遍又一遍蹂□躏过的山野是怎样的?

    这条从沧州到荆州的路上只剩下将天空都印得昏暗的尘土,不剩树皮的枯树,和将死或是已死的“人”,再不见过去那种花草间勃发的生气。

    祝凉自然读过史书,也曾为在一场场战争中死去或俘虏的人数而感到吃惊,更不需说那些屠城或是纵兵抢掠的惨状。

    但现在,在浓的几乎化为实质的绝望面前,过去她曾了解的,自以为是的同情与怜悯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那些贤良文学的想法都随风而去,取而代之的是用暴力机器改造世界的想法和渴望。

    与祝凉离开沧州时的萧瑟之感不同,此刻的幽州军正在悄无声息地行军。

    一支由刘嵛亲自挂帅,从燕山北侧奔袭原城,直捣并州腹心,乱其后方;另一只则由公孙归带领,在正面予以李岐痛击,托慢其回援的脚步。

    如果是还在现代生活的刘嵛,在闲暇时约上三五密友游玩,那时让她来形容燕山,那么必然是赞叹。作为华北平原北侧的门户,它与长城一起数番抵御外侮,足称伟绩。

    但现在,让率领一支军队翻越燕山的刘嵛来回答,他只会向你展示手上的干粮和水壶,一切尽在不言中。

    入秋以后的幽州愈发寒冷,而要想悄无声息的偷袭张源,却只能向更冷的燕山进发,这难免引起士兵的怨言。

    他们或许一时会共情统治者的悲喜,却难以长久追随统治者的野望,尤其当这一野望的实现,需要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早在开拔之前,刘嵛就想方设法的为士兵们鼓舞士气:他记起自己曾在军训时的教官讲话,回想起隐约记得的百日誓师时那些鼓动的举止,想起开动员会时,领导讲奉献,画蓝图的模样。

    但他最后什么也没做,他让自己住在军营里,与那些最底层的士兵同吃喝,再额外发上饷银。除此以外,他什么也做不了。

    出征那日,望着精神饱满的军队,刘嵛心中难得升起一丝对丰硕的战果的幻想。然而,越向燕山进发,这丝幻想就消散的越快。

    直到今天,一场暴□乱使刘嵛来到选择的节点。

    这场暴□乱的起因不过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小道具体是因为分发干粮的粮官不公,还是士兵内部的霸□凌已难以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一个士兵将另一个推倒在地时,它迅速成为了一营士兵发泄情绪的决口。

    当刘嵛和随从出征的高饶匆忙赶到暴□乱现场时,局面已经被控制住了,除了中间已经模糊的血肉外,剩下参与的士兵已经被按倒在地,听后发落。

    “军法从事,一律问罪”高尧应该是司空见惯了,并没有过多迟疑就提出了他的方案。

    “可那样的话……”

    刘嵛很慌张,又相当的惶恐。

    在过去20年的岁月里,从来都是生命之贵,哪怕是法律也没有随意剥夺生命的权力,更何况这件事以过去的她的视角来看,这并不是无可救药的恶行。

    “明公!大军在外,军纪必须要严。”

    或许是高尧眼中的冷酷和坚决感染到了他,刘嵛最终还是下达了这条无情的命令:“全部按军法从事。令各营轮流来看,若还有心存异端,寻衅滋事者,严惩不贷!”

    中国人对权力有一个很好的定义——生杀予夺。

    这是刘嵛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感受到权力带来的实感。不分性别,不问年龄。

    在穿越前,每当她展露出那股对于进步的强烈渴望,总有许多自诩善意的人来劝告她:你是个女人,没必要这么劳累;你还小,太年轻气盛,这些不适合你。

    总有那么多人挡在她前进的路上,所以她格外地崇尚祝凉: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想必也不会因为她的性别或年龄而有所改变吧。

    她实在是厌恶极了曾经那个压抑的世界。

    在这次暴□乱事件之后,北行的幽州军内部陷入一种诡异的安静,无形的白□色恐□怖笼罩在它的上空。

    刘嵛几次向营内谋士问策,却只得到了统一的回复:“此常事也,明公勿忧,交战之后即作云烟散矣。”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和偶像双双性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爱亮人正在切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亮人正在切片并收藏穿越后我和偶像双双性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