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谨言几乎是一夜无眠,卯时一过,众臣上朝。
她端坐在高高的金銮座上,居然不带丝毫疲态,傲然俯视群臣。
一旁站立的小内侍一个个宣今日的上疏赐告,“定远侯身体不适,上述天听,恳请……”
“平南节度使身体不适……”
“礼部侍郎身体不适……”
风谨言目无表情,不见半分慌张无措,似一切如常,又或者说一切皆在她意料之中,这些人是商量好一起给她难堪。
昨夜这些人看似都归府未出,可定远侯府后门停着一辆马车,车上静静坐着几人。
车内混着浓厚的酒气以及似有似无的药香,三更声落,却始终不闻言语响,最后还是王云生耐不住性子问道,“侯爷,她这是什么意思?”
耶律延闭目沉思,不言不语,由他在一旁焦躁不安。
坐在车尾的孙启方犹豫了一下,一掩袖子里的醒酒石,叹气道,“信泽公,陛下究竟何意?”
耶律延这才用手蘸了杯中茶,一下两下涂于双目,剩下的茶也不喝弃在一边,茶能明目,可再清明之目也有看不明白的时候,她要做什么,他这次真的是心里一点把握也没有。
王云生冷哼一声,把袍袖甩得生响,声音里满是戾气,“依我看,不如彻底撕破脸。”
耶律延睨他一眼,沉声道,“你我兵马有多少?又有几分胜算?师出无名,为了区区几十万两就背负天下骂名,王大人可想过值不值?”
孙启方也颔首道,“正是,信泽公说的对,小不忍则乱大谋。只不知该如何做?”
耶律延转望他,半天才摇摇头,“亲家也糊涂了!能怎么办?你难道为这点子钱和那小丫头拼命不成?给她就是了。”
其余人跟着唏嘘感叹,却也并无他法,王云生临走前冲着耶律延道,“这窝囊气侯爷就忍了?钱财事小,失了颜面声名却大。”
耶律延重又阖目养神一般,不再理他,王云生气得一跺脚,恨恨地走了。
直到车马无声,耶律延这才缓缓睁眼,一撩车帘,只见天上星宿闪耀,周遭寂然无声,他咳了一声,轻声喊,“洪儿。”
耶律洪阳一直侍立车旁,听父亲一唤,忙答应道,“父亲。”
耶律延紧紧盯着他的眼睛,语重心长道,“咱们家就安安静静等,看她做什么,她做什么,咱们都不动。”
耶律洪阳一脸茫然,任人宰割不是父亲的脾气,血性之人怎会突然如此隐忍克制。
知他不解,车内的人方重重一叹,“她不好糊弄。咱们不求进,只□□。你别忘了,封号可世袭,为父这一辈子啊,活得既风光,又窝囊……”
耶律洪阳理解父亲难处,不禁悲从中来,“父亲……”
耶律延朝他摇摇手,示意他无碍,又道,“我如今也没了野心,她若不动我封号,钱财兵马全拿走也无妨。三代还宗,我得让我孙子沿袭爵位,光明正大重姓咱们家的姓氏,我死了也能同高家的列祖列宗一起,能有人供奉。”
耶律洪阳心中早已酸涩难忍,看着对面年迈父亲的脸,他一生东征西讨,叱咤风云,却仅为了一个如此卑微的目标经营,可悲可叹,却又令人心疼。
耶律延目光昏黄无亮,虚无缥缈看着远边一处,喃喃低语,“这次你媳妇生了儿子,他自生下就可姓高,得记得我们是汉人。”
~~~~~~~~
大殿里,内侍又念,“鸿胪寺少卿柳潮安身体不适……”
风谨言本无表情的脸突然微动,眼内的光一闪而过,他又凑的什么热闹,这是……和她置气?
心中冷笑,这世上真就没他不敢做的事情了。
到第二天,内侍再读,“鸿胪寺少卿柳潮安身体不适……”
风谨言本能地眉心微蹙,她实没想到,原来这人竟这么有脾气。
第三天,内侍忍不住看风谨言一眼,又读“鸿胪寺少卿柳潮安身体不适……”
风谨言不知为何突然就影响了心情,一口气憋在胸口难以疏解,烦躁不安一下子冲至脑顶,居然脱口而出,“退朝!”
话出口,便再难收回。
众臣心里有数,嘴上都不敢说,只梅寺寒退朝后追至武英殿。
风谨言也知她方才乱了阵脚,刚想辩白,却见对面梅寺寒脸色沉重,郑重递上一本。
她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手没接,只想等他解释,却见他面色越来越凝重,缓缓将奏本放在跟前。
她便知是出了大事,果不其然,对面老丞相叹气道,“有人击了登闻鼓。”
风谨言心里突地咯噔一沉,有民告冤,是她这个做皇帝的有责。
她拿起奏本,御史台弹劾的人写的清清楚楚,事件经过也是明明白白。
梅寺寒怕她心思过于单纯简单,忍不住越礼提醒道,“这告御状的人也未必简单。”
自古民不可告官,自上而下等级森严,壁垒分明,若是告了,便是以下犯上,先不论结局,上来便是几十大板,打过了才说官司如何。
一个平头百姓,如何知道这官司怎么个打法。
风谨言默声,这告御状的草民背后有没有人指使已是无关紧要,她只知这次是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出了人命。
“陛下,倒也不必气,这本子老臣故意压下来,但总要解决,只是……”梅相欲言又止,止住了话,却止不住眼神,频频看她脸色。
只是,这牵扯到皇亲国戚的案子便不好解,刑不上大夫,何况是北夷赫赫功勋的贺兰家。
梅寺寒一生为官,深谋远虑久矣,看着眼前的年轻女子,终还是不忍心,少不得直言相告,“只是找一个能出头的人,不易。”
论律法,沾染了人命当罚甚至当诛,可满朝文武又有哪个人愿意惹这个是非。
风谨言明知故问,声威犹如沉雷滚滚,不因她是女子便少了君王霸气,“怕什么?”
梅寺寒迫于现实,实话实说,“还不是因为她。”
风谨言冷哼一声,几欲控制不了自己,别说手,连身子都随着抖起来。
他们怕她,又习惯了讨好她。
后面的话,却是越说越急,“谁无亲故,偏要朕做坏人,他们来做好人?”
风谨言虽震怒,但心里却未尝不怕,这些人是宁愿失了君心,也不敢得罪贺兰一家。
不只朝里、宫中,军中更是只知有贺兰家,不知有皇帝,她的玉玺反不及贺兰家的虎符来的管用。
等她定了定神,梅相才试探着说:“倒有一人不卑不亢,可当此任。”
奇怪的是,他一说,风谨言便知他说的是何人。
只是……她几不可察地摇摇头,这人故意躲了三天了。
正这时,殿外有人通禀,“鸿胪寺少卿柳潮安求见。”
“恕臣自作主张了。”梅寺寒一边说一边察言观色。
风谨言不禁失笑,如今他倒要梅相邀了才肯来,好大的面子。
那人进殿见了礼,居然敢直接问她,“陛下,钱都拿到了?”
她一怔,他原是这么看她的,她就势利到如此地步?
嘴上也不想解释,故意作财迷心窍的样子,点头道,“收到了!这班子人装病不到,钱倒是准时。”
他抬眼一撩,又怎么听不出她的弦外之音,她故意咬文嚼字,“装病”两个字就怕他听不见,就怕他听不懂,讽刺之心昭然若揭,这才对,她这个人必是睚眦必报的才像她。
梅寺寒轻咳了几声,示意她开口,可哽在喉咙里的话艰涩难言,还未脱口就足以让人汗颜,一旦说了,她同梅相便是预谋已久,算计好了骗他来。
她张嘴又闭上,攒了好久勇气,说的却是,“记得你那日曾说分田,又是个什么法子?”
梅寺寒忽转过头来看她,似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恨铁不成钢地叹气一低头,心想,陛下啊陛下,你这绕来绕去的,还不如从盘古开天说起。
柳潮安不知底细,听她问,只当她诚心诚意想听,上前拿笔蘸了墨,稍加思索也不落座,只弯腰曲背一字一字认真写着,嘴上说:“一户耕种之田当有定数,或几十,或上百……”
风谨言见他写得尽责,自己反不好意思再欺骗人,只得嗫嚅道,“眼前有一件事。”
柳潮安笔下未停,只轻飘飘回,“说。”
本是大不敬的言语,他说了,她居然也忍下了,连梅相都未觉出任何不妥。
她盯着他头顶的发,乌黑如墨,垂下的发丝飘在额前,挡了他的视线,一瞬她差点要亲手捋起那一缕发,手指微张又紧紧蜷缩起来,终是一动未动。
此时,他倒不像是臣子,更似她儿时的夫子,她背不出书文,夫子便会打她的手板儿,与其说是紧张,倒更像是充斥着一种难以言状的敬畏之心。
一阵凉风吹过,她整个人才清醒过来。
说话渐近常态,只简单告诉他因地界不明,两边人吵打起来,出了人命,有人告了御状。
柳潮安见她堪堪停在要紧处,料她必有为难之处,便猜被告的自是大有来头。
他仍在写,故意不问,她抬眼看他一下,再一下,见他始终不问,自顾低声说,“告的是镇国公。”
他写字的手一顿,知道此刻除了她,连梅相的目光都胶着在他身上,连眼皮都没抬,淡然说道,“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上不行,下不效。领头之人,必要重罚。”
风谨言反而迟疑不言语了,倒是那人似是不满意,鼻子里轻轻的哼声那样不明显,她偏就听得清清楚楚,就好像她一直在仔细窥探着他。
“也不必太过激进。”她说的犹犹豫豫,又虚伪做作,其实不过就是心虚,方才气短。
他索性掷笔至此,那一个个字写得含蓄而包容,却抵不过他此刻的尖锐,“陛下要臣来,不就是为了激进吗?”
她端坐在高高的金銮座上,居然不带丝毫疲态,傲然俯视群臣。
一旁站立的小内侍一个个宣今日的上疏赐告,“定远侯身体不适,上述天听,恳请……”
“平南节度使身体不适……”
“礼部侍郎身体不适……”
风谨言目无表情,不见半分慌张无措,似一切如常,又或者说一切皆在她意料之中,这些人是商量好一起给她难堪。
昨夜这些人看似都归府未出,可定远侯府后门停着一辆马车,车上静静坐着几人。
车内混着浓厚的酒气以及似有似无的药香,三更声落,却始终不闻言语响,最后还是王云生耐不住性子问道,“侯爷,她这是什么意思?”
耶律延闭目沉思,不言不语,由他在一旁焦躁不安。
坐在车尾的孙启方犹豫了一下,一掩袖子里的醒酒石,叹气道,“信泽公,陛下究竟何意?”
耶律延这才用手蘸了杯中茶,一下两下涂于双目,剩下的茶也不喝弃在一边,茶能明目,可再清明之目也有看不明白的时候,她要做什么,他这次真的是心里一点把握也没有。
王云生冷哼一声,把袍袖甩得生响,声音里满是戾气,“依我看,不如彻底撕破脸。”
耶律延睨他一眼,沉声道,“你我兵马有多少?又有几分胜算?师出无名,为了区区几十万两就背负天下骂名,王大人可想过值不值?”
孙启方也颔首道,“正是,信泽公说的对,小不忍则乱大谋。只不知该如何做?”
耶律延转望他,半天才摇摇头,“亲家也糊涂了!能怎么办?你难道为这点子钱和那小丫头拼命不成?给她就是了。”
其余人跟着唏嘘感叹,却也并无他法,王云生临走前冲着耶律延道,“这窝囊气侯爷就忍了?钱财事小,失了颜面声名却大。”
耶律延重又阖目养神一般,不再理他,王云生气得一跺脚,恨恨地走了。
直到车马无声,耶律延这才缓缓睁眼,一撩车帘,只见天上星宿闪耀,周遭寂然无声,他咳了一声,轻声喊,“洪儿。”
耶律洪阳一直侍立车旁,听父亲一唤,忙答应道,“父亲。”
耶律延紧紧盯着他的眼睛,语重心长道,“咱们家就安安静静等,看她做什么,她做什么,咱们都不动。”
耶律洪阳一脸茫然,任人宰割不是父亲的脾气,血性之人怎会突然如此隐忍克制。
知他不解,车内的人方重重一叹,“她不好糊弄。咱们不求进,只□□。你别忘了,封号可世袭,为父这一辈子啊,活得既风光,又窝囊……”
耶律洪阳理解父亲难处,不禁悲从中来,“父亲……”
耶律延朝他摇摇手,示意他无碍,又道,“我如今也没了野心,她若不动我封号,钱财兵马全拿走也无妨。三代还宗,我得让我孙子沿袭爵位,光明正大重姓咱们家的姓氏,我死了也能同高家的列祖列宗一起,能有人供奉。”
耶律洪阳心中早已酸涩难忍,看着对面年迈父亲的脸,他一生东征西讨,叱咤风云,却仅为了一个如此卑微的目标经营,可悲可叹,却又令人心疼。
耶律延目光昏黄无亮,虚无缥缈看着远边一处,喃喃低语,“这次你媳妇生了儿子,他自生下就可姓高,得记得我们是汉人。”
~~~~~~~~
大殿里,内侍又念,“鸿胪寺少卿柳潮安身体不适……”
风谨言本无表情的脸突然微动,眼内的光一闪而过,他又凑的什么热闹,这是……和她置气?
心中冷笑,这世上真就没他不敢做的事情了。
到第二天,内侍再读,“鸿胪寺少卿柳潮安身体不适……”
风谨言本能地眉心微蹙,她实没想到,原来这人竟这么有脾气。
第三天,内侍忍不住看风谨言一眼,又读“鸿胪寺少卿柳潮安身体不适……”
风谨言不知为何突然就影响了心情,一口气憋在胸口难以疏解,烦躁不安一下子冲至脑顶,居然脱口而出,“退朝!”
话出口,便再难收回。
众臣心里有数,嘴上都不敢说,只梅寺寒退朝后追至武英殿。
风谨言也知她方才乱了阵脚,刚想辩白,却见对面梅寺寒脸色沉重,郑重递上一本。
她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手没接,只想等他解释,却见他面色越来越凝重,缓缓将奏本放在跟前。
她便知是出了大事,果不其然,对面老丞相叹气道,“有人击了登闻鼓。”
风谨言心里突地咯噔一沉,有民告冤,是她这个做皇帝的有责。
她拿起奏本,御史台弹劾的人写的清清楚楚,事件经过也是明明白白。
梅寺寒怕她心思过于单纯简单,忍不住越礼提醒道,“这告御状的人也未必简单。”
自古民不可告官,自上而下等级森严,壁垒分明,若是告了,便是以下犯上,先不论结局,上来便是几十大板,打过了才说官司如何。
一个平头百姓,如何知道这官司怎么个打法。
风谨言默声,这告御状的草民背后有没有人指使已是无关紧要,她只知这次是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出了人命。
“陛下,倒也不必气,这本子老臣故意压下来,但总要解决,只是……”梅相欲言又止,止住了话,却止不住眼神,频频看她脸色。
只是,这牵扯到皇亲国戚的案子便不好解,刑不上大夫,何况是北夷赫赫功勋的贺兰家。
梅寺寒一生为官,深谋远虑久矣,看着眼前的年轻女子,终还是不忍心,少不得直言相告,“只是找一个能出头的人,不易。”
论律法,沾染了人命当罚甚至当诛,可满朝文武又有哪个人愿意惹这个是非。
风谨言明知故问,声威犹如沉雷滚滚,不因她是女子便少了君王霸气,“怕什么?”
梅寺寒迫于现实,实话实说,“还不是因为她。”
风谨言冷哼一声,几欲控制不了自己,别说手,连身子都随着抖起来。
他们怕她,又习惯了讨好她。
后面的话,却是越说越急,“谁无亲故,偏要朕做坏人,他们来做好人?”
风谨言虽震怒,但心里却未尝不怕,这些人是宁愿失了君心,也不敢得罪贺兰一家。
不只朝里、宫中,军中更是只知有贺兰家,不知有皇帝,她的玉玺反不及贺兰家的虎符来的管用。
等她定了定神,梅相才试探着说:“倒有一人不卑不亢,可当此任。”
奇怪的是,他一说,风谨言便知他说的是何人。
只是……她几不可察地摇摇头,这人故意躲了三天了。
正这时,殿外有人通禀,“鸿胪寺少卿柳潮安求见。”
“恕臣自作主张了。”梅寺寒一边说一边察言观色。
风谨言不禁失笑,如今他倒要梅相邀了才肯来,好大的面子。
那人进殿见了礼,居然敢直接问她,“陛下,钱都拿到了?”
她一怔,他原是这么看她的,她就势利到如此地步?
嘴上也不想解释,故意作财迷心窍的样子,点头道,“收到了!这班子人装病不到,钱倒是准时。”
他抬眼一撩,又怎么听不出她的弦外之音,她故意咬文嚼字,“装病”两个字就怕他听不见,就怕他听不懂,讽刺之心昭然若揭,这才对,她这个人必是睚眦必报的才像她。
梅寺寒轻咳了几声,示意她开口,可哽在喉咙里的话艰涩难言,还未脱口就足以让人汗颜,一旦说了,她同梅相便是预谋已久,算计好了骗他来。
她张嘴又闭上,攒了好久勇气,说的却是,“记得你那日曾说分田,又是个什么法子?”
梅寺寒忽转过头来看她,似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恨铁不成钢地叹气一低头,心想,陛下啊陛下,你这绕来绕去的,还不如从盘古开天说起。
柳潮安不知底细,听她问,只当她诚心诚意想听,上前拿笔蘸了墨,稍加思索也不落座,只弯腰曲背一字一字认真写着,嘴上说:“一户耕种之田当有定数,或几十,或上百……”
风谨言见他写得尽责,自己反不好意思再欺骗人,只得嗫嚅道,“眼前有一件事。”
柳潮安笔下未停,只轻飘飘回,“说。”
本是大不敬的言语,他说了,她居然也忍下了,连梅相都未觉出任何不妥。
她盯着他头顶的发,乌黑如墨,垂下的发丝飘在额前,挡了他的视线,一瞬她差点要亲手捋起那一缕发,手指微张又紧紧蜷缩起来,终是一动未动。
此时,他倒不像是臣子,更似她儿时的夫子,她背不出书文,夫子便会打她的手板儿,与其说是紧张,倒更像是充斥着一种难以言状的敬畏之心。
一阵凉风吹过,她整个人才清醒过来。
说话渐近常态,只简单告诉他因地界不明,两边人吵打起来,出了人命,有人告了御状。
柳潮安见她堪堪停在要紧处,料她必有为难之处,便猜被告的自是大有来头。
他仍在写,故意不问,她抬眼看他一下,再一下,见他始终不问,自顾低声说,“告的是镇国公。”
他写字的手一顿,知道此刻除了她,连梅相的目光都胶着在他身上,连眼皮都没抬,淡然说道,“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上不行,下不效。领头之人,必要重罚。”
风谨言反而迟疑不言语了,倒是那人似是不满意,鼻子里轻轻的哼声那样不明显,她偏就听得清清楚楚,就好像她一直在仔细窥探着他。
“也不必太过激进。”她说的犹犹豫豫,又虚伪做作,其实不过就是心虚,方才气短。
他索性掷笔至此,那一个个字写得含蓄而包容,却抵不过他此刻的尖锐,“陛下要臣来,不就是为了激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