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最近是喜事连连,先是女儿定了亲,再是多年不孕的儿媳有了身子,一家人脸上的笑都没停过。
大龙媳妇醒来后被告知有孕,大哭了一场,平日里端的稳重长嫂模样都不见了,宋荷和刘玉兰好声劝了许久才过。
要不是没坐稳胎不能外说,刘玉兰真想满村去说一遍,让村里那些长舌妇看看,她儿媳并不是不会下蛋的老母鸡。
这两天铺子里事不忙,刘玉兰带着宋荷、宋小龙姐弟俩往娘家去,宋大龙则在家照顾媳妇,宋勇和宋二龙照常去铺子。
刚进了刘家村,就有相熟的人上来打招呼。
“玉兰回来啦?这是你女儿和小幺吧?啧啧啧,长得真俊呢。”
刘玉兰人逢喜事精神爽,朗声道:“是咧,今儿得空,回来看看我娘。”
然后领着姐弟二人,像一只骄傲的孔雀,径直往娘家的方向去。
刘玉兰家四姐弟,老大刘守业,老二刘守财,老三刘玉梅,老四刘玉兰。
刘守业和刘守财都跟着父亲做木匠,刘玉梅年轻时在镇上绣房做活,因为绣活出众,被隔壁大坡镇的林家瞧了去,讨去做了媳妇,是个镇上媳妇。
那林家可比宋家有钱,所以宋荷这个姨母十分骄傲,有些看不起乡下的亲戚,还是这几年宋家酒铺子生意好起来了,才愿意跟宋家说几句话,这娘家更是回得少。
刘玉兰和姐姐关系不好不坏,只年节时往来,时间久了情分更是淡,可这娘家是常来的,跟两位哥哥十分亲近。
因着两个儿子生的都是孙子,刘家老两口格外偏疼宋荷这位外孙女,其实刘玉梅也有一个女儿跟宋荷差不多大,可人家自持是镇上姑娘,不爱往乡里来。
刘家大舅母马翠花,原是在家不远处的地里干活,远远就看到她那外甥女,白得发亮,刘家村可没有这样的姑娘,再一近看,可不就是小姑子母子三人么?
收了手里的活计,就朝三人走去,“玉兰怎的回来啦?呦,这是小龙吧,几个月不见,这个子长那么高了,还以为来的是你二哥呢!”
姐弟俩上前喊了一声大舅母好,就退到孙玉兰身后,别提多乖巧了。
刘玉兰道:“许久不回来了,今日得空,回来看看两老,还有点事来说。”
刘家院子比宋家还要大,两排进的院子,二十间房,住着家一大家子人。
大舅刘守业和妻子马翠花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又分别娶妻生子,二舅刘守财和妻子赵丽丽也是生了两儿子,两儿子也娶妻生子了,四世同堂,好不热闹。
大舅母生的大表哥刘元,娶了宋家村的姑娘,生了大孙子刘志东,三表哥刘正,娶了李家村的姑娘,还没生育;二舅母生的二表哥刘杰,娶了赵家村的姑娘,生了二孙子刘志西,四表哥就刘天,娶了马家村的姑娘,生了三孙子刘志南。
宋荷掐指一算,下一个出生的孩子肯定是叫刘志北,果然乡下人起名就是直接。
刘外婆眼尖,看到孙玉兰身后的宋荷,直接略过女儿上去拉住外孙女儿,“我的妞妞哎。”
农忙还没开始,男人们都在外做事,女人们则在家做家务事,宋荷呼啦啦被舅母和表嫂们围住,想起前世过年时被三姑六婆支配的情形,不由得头大。
装作害羞,躲到刘外婆身后,宋小龙没有跟着回来,而是去河边的田上找四表哥,哥俩感情素来好。
小辈们也喜欢这个香香软软的表姑,重点是喜欢她手里的糖果,大人在里屋说话,宋荷带着三个萝卜头在院子里玩。
先前宋荷被退亲一事,刘家自然知道,那刘聪往前算几代还算是他们家的族侄,可遇到这种事,刘家人也不好去说人家什么,只能叹宋荷时运不济。
刘外婆开口问道:“前头妞妞小定我们也有所耳闻,只是这习俗在这,外家要等成亲那日才能去送嫁,那牛家后生如何?”
说起女婿,刘玉兰那叫一个满意,前天儿媳诊出有孕,也不知准女婿从哪知道的,昨天就提了一篮鸡蛋和一只老母鸡送来。
随即道:“那孩子是个好的,知礼懂事,虽说家底薄了些,可还年轻嘛,还能拼一份家业。”
刘外婆并不是很满意,在她看来,外孙女配得上最好的后生,可没办法,那事一出那还有得选?
刘玉兰又道:“这次回来一来是为着二龙秋后的婚事,二来是妞妞的日子定在了明年六月十八。”
大舅母还道:“闺女是你们的闺女,你们自然疼,既然说好那就是好的,可这后生怎么取了这样一个名,怪不好听的。”
可不是么?人家都笑那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宋小龙正好从外头进来,听到这句话就不赞同道:“舅母此言差矣,这名字我瞧着好,奋可义为开鹏展翅之大气,也可义为家族兴盛奋起,多好的名字。”
“呦,这不是咱家未来的举人老爷吗?”
宋小龙的到来让刘外婆又惊又喜,他提前跟其他人打过招呼,不许告诉外婆,就是想给他一个惊喜,现在目的达到了,一一上去和舅母和表嫂们见礼。
除了二舅母赵丽丽去镇上给做工的男人们送饭不在以外,宋小龙把在场的女眷们又诚心夸了一遍,刘家的女人们笑声差点掀翻房顶。
五岁的就刘志西正是什么都好奇的时候,奶声奶气道:“姑姑,娘他们为什么一直笑?”
宋荷抚额叹气,这小鬼已经问了她无数个为什么,即使她重活两世,有许多问题她都回答不了,小娃娃可爱是可爱,就是太磨人了些。
“那是大人的事,我们不管,姑姑带你们玩游戏。”
刘志西小同志又道:“为什么大人的事我们不管?”
宋荷总结了以下六个点……
晚间时候,刘家的男人们都回来了,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正要摆饭,刘聪娘却上门了。
“呦,我来的不是时候。”
宋荷的二舅母赵丽丽跟刘聪娘在闺中就认识,还机缘巧合的嫁到一个村来,关系向来不错,这刘聪又是个秀才,赵丽丽平时也是捧着的。
“秀才娘说笑了,正是时候呢,不过是添一双碗筷的事。”
这一声秀才娘可把刘聪娘叫舒坦了,她最喜欢显摆他儿子,又像是才看见宋荷几人一般,故作惊讶道:“玉兰姐姐这是走娘家来啦?可真巧。”
表面功夫谁不会做,刘玉兰照顾道:“是呢,可巧了,今儿烧了好菜,可一道用个饭?”
“不了不了,我来是有正事,叔,聪儿初十下定,请您过去喝杯酒。”
刘外公心里不大舒畅,刘聪刚同他外孙女退了亲,特跑来通知他家去喝下定酒,还挑玉兰母女在的时候来,你说不是故意的谁信?
“侄媳,我们两家祖上不近,这下定礼叫不到我们家吧?”
刘聪娘就在这等着呢,洋洋自得道:“按理来说是这样的,只是聪儿说想办大一点,给儿媳一个体面,儿媳说的是镇上马夫子的女儿,镇上人讲究排面,所以来请您和婶子去凑个热闹,毕竟都是亲戚嘛。”
宋荷低着头,感情这位“前男友”同志是攀上了白富美啊,存心来膈应人的吧。
刘家人面色各异,刘外婆从头至尾都是冷着一张脸,赵丽丽听说是镇上马夫子的女儿,羡慕得紧,“那可是小姐,有丫鬟伺候呢,聪儿好大的福气。”
马夫子是在镇上一家叫做望月书院的私塾教书,生有三女,和刘聪定亲的是他的小女儿马慧敏,家里买有一个婆子并两个丫鬟伺候着,也算是这镇上不错的人家。
刘外婆咳嗽一声,冷冷刀了赵丽丽一眼,她才后知后觉发现自己说错话了,作为宋荷的亲舅母,怎么能帮着外人呢?随即鹌鹑似的缩回去。
“侄媳有心了,我家一定到。”
意思就是要赶人了,刘聪娘目的已达成,心情正美呢,也不在意,自顾自家去了。
刘家的气氛瞬间冷却,倒是宋荷这个当事人浑不在意,还努力的活跃氛围。
“外婆,我给您和外公做了一对帽子,一样的款和色,我瞧着好看得紧,我保准您戴上后就是这刘家村最紧俏的老太太。”
刘外婆这才松了脸皮,笑道:“好好好,妞妞最是孝顺,老婆子我享福咯。”
有了刘聪娘那场闹剧,晚饭散得很快,刘玉兰赶着回家看怀孕的儿媳,宋小龙明天要回书院念书,只宋荷硬是被外婆“扣下了”,留她在这过夜,宋荷无法,只得应了。
晚上洗完澡,宋荷钻进外婆的被窝,前世她外婆也是最疼她的,可惜去得早,这世又有一个疼她的外婆,她心满意足的在被窝里面拱了拱。
刘外婆见她小孩做派,眼里满是慈爱,祖孙俩熄了煤油灯后在被窝里说心里话。
“妞妞啊,你莫放在心上,刘聪那孩子我是看着长大的,确实是个聪明的,自打和你定亲后,外婆特别留心他,觉得那孩子变了不少,总觉得心眼子长歪了,可是你和他早就定亲了,我也没说什么,毕竟那孩子有造化。”
该说不说,刘外婆看人还是看得很准的,以后她会多次庆幸外孙女没有嫁给这个人,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宋荷搂着外婆的手臂,觉得外婆说的极有道理,她虽然还没见过这位“前男友”,光看他娘的做派就知道这样的家庭教不出来特别好的孩子。
“外婆,我真的不在意,现在这样挺好的,牛奋他……也挺好的,我以后会好好的。”
俩人又说了好一会子话,多数是刘外婆在说,宋荷在听,待月亮升到中间时,二人早已沉沉睡去,一夜无梦,却不知道宋家那边发生了大事……
大龙媳妇醒来后被告知有孕,大哭了一场,平日里端的稳重长嫂模样都不见了,宋荷和刘玉兰好声劝了许久才过。
要不是没坐稳胎不能外说,刘玉兰真想满村去说一遍,让村里那些长舌妇看看,她儿媳并不是不会下蛋的老母鸡。
这两天铺子里事不忙,刘玉兰带着宋荷、宋小龙姐弟俩往娘家去,宋大龙则在家照顾媳妇,宋勇和宋二龙照常去铺子。
刚进了刘家村,就有相熟的人上来打招呼。
“玉兰回来啦?这是你女儿和小幺吧?啧啧啧,长得真俊呢。”
刘玉兰人逢喜事精神爽,朗声道:“是咧,今儿得空,回来看看我娘。”
然后领着姐弟二人,像一只骄傲的孔雀,径直往娘家的方向去。
刘玉兰家四姐弟,老大刘守业,老二刘守财,老三刘玉梅,老四刘玉兰。
刘守业和刘守财都跟着父亲做木匠,刘玉梅年轻时在镇上绣房做活,因为绣活出众,被隔壁大坡镇的林家瞧了去,讨去做了媳妇,是个镇上媳妇。
那林家可比宋家有钱,所以宋荷这个姨母十分骄傲,有些看不起乡下的亲戚,还是这几年宋家酒铺子生意好起来了,才愿意跟宋家说几句话,这娘家更是回得少。
刘玉兰和姐姐关系不好不坏,只年节时往来,时间久了情分更是淡,可这娘家是常来的,跟两位哥哥十分亲近。
因着两个儿子生的都是孙子,刘家老两口格外偏疼宋荷这位外孙女,其实刘玉梅也有一个女儿跟宋荷差不多大,可人家自持是镇上姑娘,不爱往乡里来。
刘家大舅母马翠花,原是在家不远处的地里干活,远远就看到她那外甥女,白得发亮,刘家村可没有这样的姑娘,再一近看,可不就是小姑子母子三人么?
收了手里的活计,就朝三人走去,“玉兰怎的回来啦?呦,这是小龙吧,几个月不见,这个子长那么高了,还以为来的是你二哥呢!”
姐弟俩上前喊了一声大舅母好,就退到孙玉兰身后,别提多乖巧了。
刘玉兰道:“许久不回来了,今日得空,回来看看两老,还有点事来说。”
刘家院子比宋家还要大,两排进的院子,二十间房,住着家一大家子人。
大舅刘守业和妻子马翠花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又分别娶妻生子,二舅刘守财和妻子赵丽丽也是生了两儿子,两儿子也娶妻生子了,四世同堂,好不热闹。
大舅母生的大表哥刘元,娶了宋家村的姑娘,生了大孙子刘志东,三表哥刘正,娶了李家村的姑娘,还没生育;二舅母生的二表哥刘杰,娶了赵家村的姑娘,生了二孙子刘志西,四表哥就刘天,娶了马家村的姑娘,生了三孙子刘志南。
宋荷掐指一算,下一个出生的孩子肯定是叫刘志北,果然乡下人起名就是直接。
刘外婆眼尖,看到孙玉兰身后的宋荷,直接略过女儿上去拉住外孙女儿,“我的妞妞哎。”
农忙还没开始,男人们都在外做事,女人们则在家做家务事,宋荷呼啦啦被舅母和表嫂们围住,想起前世过年时被三姑六婆支配的情形,不由得头大。
装作害羞,躲到刘外婆身后,宋小龙没有跟着回来,而是去河边的田上找四表哥,哥俩感情素来好。
小辈们也喜欢这个香香软软的表姑,重点是喜欢她手里的糖果,大人在里屋说话,宋荷带着三个萝卜头在院子里玩。
先前宋荷被退亲一事,刘家自然知道,那刘聪往前算几代还算是他们家的族侄,可遇到这种事,刘家人也不好去说人家什么,只能叹宋荷时运不济。
刘外婆开口问道:“前头妞妞小定我们也有所耳闻,只是这习俗在这,外家要等成亲那日才能去送嫁,那牛家后生如何?”
说起女婿,刘玉兰那叫一个满意,前天儿媳诊出有孕,也不知准女婿从哪知道的,昨天就提了一篮鸡蛋和一只老母鸡送来。
随即道:“那孩子是个好的,知礼懂事,虽说家底薄了些,可还年轻嘛,还能拼一份家业。”
刘外婆并不是很满意,在她看来,外孙女配得上最好的后生,可没办法,那事一出那还有得选?
刘玉兰又道:“这次回来一来是为着二龙秋后的婚事,二来是妞妞的日子定在了明年六月十八。”
大舅母还道:“闺女是你们的闺女,你们自然疼,既然说好那就是好的,可这后生怎么取了这样一个名,怪不好听的。”
可不是么?人家都笑那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宋小龙正好从外头进来,听到这句话就不赞同道:“舅母此言差矣,这名字我瞧着好,奋可义为开鹏展翅之大气,也可义为家族兴盛奋起,多好的名字。”
“呦,这不是咱家未来的举人老爷吗?”
宋小龙的到来让刘外婆又惊又喜,他提前跟其他人打过招呼,不许告诉外婆,就是想给他一个惊喜,现在目的达到了,一一上去和舅母和表嫂们见礼。
除了二舅母赵丽丽去镇上给做工的男人们送饭不在以外,宋小龙把在场的女眷们又诚心夸了一遍,刘家的女人们笑声差点掀翻房顶。
五岁的就刘志西正是什么都好奇的时候,奶声奶气道:“姑姑,娘他们为什么一直笑?”
宋荷抚额叹气,这小鬼已经问了她无数个为什么,即使她重活两世,有许多问题她都回答不了,小娃娃可爱是可爱,就是太磨人了些。
“那是大人的事,我们不管,姑姑带你们玩游戏。”
刘志西小同志又道:“为什么大人的事我们不管?”
宋荷总结了以下六个点……
晚间时候,刘家的男人们都回来了,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正要摆饭,刘聪娘却上门了。
“呦,我来的不是时候。”
宋荷的二舅母赵丽丽跟刘聪娘在闺中就认识,还机缘巧合的嫁到一个村来,关系向来不错,这刘聪又是个秀才,赵丽丽平时也是捧着的。
“秀才娘说笑了,正是时候呢,不过是添一双碗筷的事。”
这一声秀才娘可把刘聪娘叫舒坦了,她最喜欢显摆他儿子,又像是才看见宋荷几人一般,故作惊讶道:“玉兰姐姐这是走娘家来啦?可真巧。”
表面功夫谁不会做,刘玉兰照顾道:“是呢,可巧了,今儿烧了好菜,可一道用个饭?”
“不了不了,我来是有正事,叔,聪儿初十下定,请您过去喝杯酒。”
刘外公心里不大舒畅,刘聪刚同他外孙女退了亲,特跑来通知他家去喝下定酒,还挑玉兰母女在的时候来,你说不是故意的谁信?
“侄媳,我们两家祖上不近,这下定礼叫不到我们家吧?”
刘聪娘就在这等着呢,洋洋自得道:“按理来说是这样的,只是聪儿说想办大一点,给儿媳一个体面,儿媳说的是镇上马夫子的女儿,镇上人讲究排面,所以来请您和婶子去凑个热闹,毕竟都是亲戚嘛。”
宋荷低着头,感情这位“前男友”同志是攀上了白富美啊,存心来膈应人的吧。
刘家人面色各异,刘外婆从头至尾都是冷着一张脸,赵丽丽听说是镇上马夫子的女儿,羡慕得紧,“那可是小姐,有丫鬟伺候呢,聪儿好大的福气。”
马夫子是在镇上一家叫做望月书院的私塾教书,生有三女,和刘聪定亲的是他的小女儿马慧敏,家里买有一个婆子并两个丫鬟伺候着,也算是这镇上不错的人家。
刘外婆咳嗽一声,冷冷刀了赵丽丽一眼,她才后知后觉发现自己说错话了,作为宋荷的亲舅母,怎么能帮着外人呢?随即鹌鹑似的缩回去。
“侄媳有心了,我家一定到。”
意思就是要赶人了,刘聪娘目的已达成,心情正美呢,也不在意,自顾自家去了。
刘家的气氛瞬间冷却,倒是宋荷这个当事人浑不在意,还努力的活跃氛围。
“外婆,我给您和外公做了一对帽子,一样的款和色,我瞧着好看得紧,我保准您戴上后就是这刘家村最紧俏的老太太。”
刘外婆这才松了脸皮,笑道:“好好好,妞妞最是孝顺,老婆子我享福咯。”
有了刘聪娘那场闹剧,晚饭散得很快,刘玉兰赶着回家看怀孕的儿媳,宋小龙明天要回书院念书,只宋荷硬是被外婆“扣下了”,留她在这过夜,宋荷无法,只得应了。
晚上洗完澡,宋荷钻进外婆的被窝,前世她外婆也是最疼她的,可惜去得早,这世又有一个疼她的外婆,她心满意足的在被窝里面拱了拱。
刘外婆见她小孩做派,眼里满是慈爱,祖孙俩熄了煤油灯后在被窝里说心里话。
“妞妞啊,你莫放在心上,刘聪那孩子我是看着长大的,确实是个聪明的,自打和你定亲后,外婆特别留心他,觉得那孩子变了不少,总觉得心眼子长歪了,可是你和他早就定亲了,我也没说什么,毕竟那孩子有造化。”
该说不说,刘外婆看人还是看得很准的,以后她会多次庆幸外孙女没有嫁给这个人,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宋荷搂着外婆的手臂,觉得外婆说的极有道理,她虽然还没见过这位“前男友”,光看他娘的做派就知道这样的家庭教不出来特别好的孩子。
“外婆,我真的不在意,现在这样挺好的,牛奋他……也挺好的,我以后会好好的。”
俩人又说了好一会子话,多数是刘外婆在说,宋荷在听,待月亮升到中间时,二人早已沉沉睡去,一夜无梦,却不知道宋家那边发生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