燮都勤政殿里,赵明和批奏折批的心烦意乱,好在朝中诸事虽然烦心却终究不涉军政大事,缓个几日也无妨。
可缓无可缓的却是非要守在他对面的国师齐逢玉。他最初受伤时尚可说是要看护他的伤情,但现在旧伤早已痊愈。
齐逢玉一个臣子,实在没有留在宫禁的必要。
但那家伙言必称太子妃所求,他反倒拿他没有办法了。
齐逢玉盘腿坐在地上翻着一本皱巴巴的道经扭着脖子对赵明和说:“陛下还不打算立后吗?陛下早日立后或者写封和离书给你那太子妃,你们断了夫妻缘分,我自然就走了,省留在这里招陛下心烦,我也心烦。”
荀梅韧走了那么久,他们两个日日相对不仅没有患难与共,反倒更加相看两厌了。
“朕有妻子,也只会有一个皇后。”
齐逢玉呵呵冷笑了两声道:“也不知是谁装模作样的接来的什么张小姐李姑娘。”
赵明和登基后朝中立后谏言良多,他扛不住,所以以陪伴太皇太后为名召了几位大臣家的女公子进宫。
虽说只是客居,但谁不知道那些姑娘终有一日会成为陛下后妃呢?
“梁盛秋都走了三年了,陛下还不死心吗?还觉得她可能会回来?”齐逢玉冷言冷语的戳破赵明和的幻想,他的妻子走了三年,那样漫长的岁月里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她又会和谁在一起。
千里之外,蓬莱山下。
小镇里有人家成亲,是镇上颇有声望的人家,整个小镇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荀梅韧就站在沿街的饭馆里看着打楼下过的接亲队,新郎骑着高头大马神采奕奕,马后的花轿上新娘小心翼翼的撩开盖头一角好奇的从窗缝里向外打量。
“师父,那好像是街角卖馄饨那家的妹妹,不如我们去蹭杯喜酒吧!”她笑嘻嘻的回头招呼长曦,拉着他去随了礼赴酒宴。
花堂上,一对新人执手相对,荀梅韧踮着脚尖往里瞅,然后好奇的说:“师父,原来男女成亲是这样的!”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她看到那对新人离开的背影忽然就想到了一场婚礼,她好像应该出现在一场婚礼上,穿着华丽的袍服,履行繁琐的仪式,好像应该嫁个什么人。
可是她失约了。
荀梅韧好像看到一个一身红色婚服的俊秀男子孤身一人站在巍峨的宫殿中,一个人默默的拜天地,拜高堂,好像有些被她亲手封存的记忆要破土而出。
她想嫁给他,想穿这世上最美的婚服嫁给他。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却不自觉的握住了她身边的长曦的手。
“师父。”她听到自己的声音颤抖着传出,“我还从未见过你穿红色的衣袍。”
没有哪家山门是穿红道袍的,也很少有哪个正经道士是整天穿红衣。
“我想要试一下。”她壮着胆子说:“我想试着穿那样的衣裳,我想试着去成亲,和你成亲。”
“大逆不道,说什么胡话呢?”长曦斥责她,“盛秋,我是你师父。”
师父和徒弟是天理伦常,是天道大义,是不能成亲的,更何况,她的师父天生求大道,更不会顾儿女私情。
她松开了手,却不觉得自己是大逆不道,“我喜欢你,一个女子喜欢一个男子怎么能算是大逆不道,我就是喜欢你,你这样好,又对我这样好,我怎么能不喜欢你!我就是喜欢你!”
她说的理直气壮,似乎要将这些年来的喜欢全部宣泄出来,好让他知道,她不是心血来潮的想和他论男女之事,而是真的倾心于他,想要和他以一种更亲密的关系永远在一起。
“你呀你!”长曦道她,虽没有松口,却不是她所设想的勃然大怒。
“从你带我回蓬莱山那天起,师父,我就想这样了。”
长曦把她带回了蓬莱山,荀梅韧梗在门外不肯进去,“师父和徒弟本就不是长长久久一辈子的关系,就算今天回来了,早晚有一天也是要走的,既然都要走,不如现在就走。”
她这话是负气说的,可说完之后忽然觉得心如刀绞,疼的站都站不起来,连喘口气都疼的受不了,该怎么办呢?她负气说出要离开的话,可她知道长曦一定会当真的,而覆水难收,她也不能再返回。
“不成亲,我就走。”
她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威胁谁了,当年明明是她费尽心机求长曦带她走的,可现在却在用自己的去留威胁长曦。
她对他可有可无,甚至没有会更轻松安静。
长曦单膝触地停在她面前,一伸手,环过荀梅韧的后背。
她明明长大了很多,却还是被长曦一臂环住,落于他的羽翼之下,那像一张网,像参天大树的庇荫。
“你这个样子,要为师拿你怎么办?”
只有无奈却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她原本以为长曦会让她想走就走。可是现在他没有留她,也没有要她走,只是有点无奈的凑近她,问她该怎么办。
“成亲好不好?”荀梅韧靠在长曦怀里小心翼翼的问:“师父,我不想只做你的徒弟。”
她予取予求,仿佛仗着他的爱护逼他和她选同一条路。
“成亲那样的大事都这样轻率的说出口,都不再仔细想想吗?”长曦问
荀梅韧倔强的摇头,额发在长曦怀里蹭的凌乱,长曦便腾出手替她理了理,无奈道:“你呀你,怎么总是这样。”
他拉着荀梅韧走进竹院,一直到房间也没有松开手:“既然执意这样,那便试试吧,衣袍器具什么的我去准备,掌门那里也由我去说,你好好留在家里做功课,不可懈怠。”
他同意了,同意娶她的。
荀梅韧心里像是炸开了一朵云彩,流岚虹霓,绚烂夺目,她跳起来扑到长曦怀里犹嫌不够,于是眉眼弯弯的仰头在长曦颈间落下一吻。
蜻蜓点水触之即离,可她知道,这世上再也没有比这个更郑重的吻了。
荀梅韧欢欢喜喜的在竹院做功课,等着长曦采购来她们成亲需要的东西。她们一起在庭院里写请帖,剪窗花,描却扇,商量该用他们谁的卧间作新房,然后数着日子,等着成亲的那一天。
而千里之外,红尘之中,大燮皇都也在筹备一场婚事,皇帝大婚,天子封后是国之重典,举国皆知。所以赵明和怎么都想不通,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妻子听到他令娶的传闻后仍然能无动于衷,不见踪影。
她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到底为什么一去不回?难道真如她那个该死的故交说的那样,永远不打算回来了?
太后重病垂危,群臣死谏要他立后,否则朝局动荡,史书工笔要记他一笔不孝。
太后病中还替他选了一个自己族中的女子做皇后,宫中张灯结彩的张罗起来时他才知道。
赵明和有想过要以雷霆手段压下这件事,可下令前却又犹豫了。
他等的那个人现在一点踪迹都没有,三年来一句话都不曾往燮都传过。现在正说不定在哪里和谁风流快活,那又凭什么要他等。
他凭什么替她守贞,他一个皇帝,天下之主,想要什么不可以,即便是三宫六院嫔御如云都是常事,为什么要为一个连自己心意都拿不住,三番五次辜负自己的人守着清白。
所以宫中的婚典仍在如火如荼的筹备,他什么都没有阻止,就只想看看事情已到了如今的地步,她还会怎么办。
可缓无可缓的却是非要守在他对面的国师齐逢玉。他最初受伤时尚可说是要看护他的伤情,但现在旧伤早已痊愈。
齐逢玉一个臣子,实在没有留在宫禁的必要。
但那家伙言必称太子妃所求,他反倒拿他没有办法了。
齐逢玉盘腿坐在地上翻着一本皱巴巴的道经扭着脖子对赵明和说:“陛下还不打算立后吗?陛下早日立后或者写封和离书给你那太子妃,你们断了夫妻缘分,我自然就走了,省留在这里招陛下心烦,我也心烦。”
荀梅韧走了那么久,他们两个日日相对不仅没有患难与共,反倒更加相看两厌了。
“朕有妻子,也只会有一个皇后。”
齐逢玉呵呵冷笑了两声道:“也不知是谁装模作样的接来的什么张小姐李姑娘。”
赵明和登基后朝中立后谏言良多,他扛不住,所以以陪伴太皇太后为名召了几位大臣家的女公子进宫。
虽说只是客居,但谁不知道那些姑娘终有一日会成为陛下后妃呢?
“梁盛秋都走了三年了,陛下还不死心吗?还觉得她可能会回来?”齐逢玉冷言冷语的戳破赵明和的幻想,他的妻子走了三年,那样漫长的岁月里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她又会和谁在一起。
千里之外,蓬莱山下。
小镇里有人家成亲,是镇上颇有声望的人家,整个小镇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荀梅韧就站在沿街的饭馆里看着打楼下过的接亲队,新郎骑着高头大马神采奕奕,马后的花轿上新娘小心翼翼的撩开盖头一角好奇的从窗缝里向外打量。
“师父,那好像是街角卖馄饨那家的妹妹,不如我们去蹭杯喜酒吧!”她笑嘻嘻的回头招呼长曦,拉着他去随了礼赴酒宴。
花堂上,一对新人执手相对,荀梅韧踮着脚尖往里瞅,然后好奇的说:“师父,原来男女成亲是这样的!”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她看到那对新人离开的背影忽然就想到了一场婚礼,她好像应该出现在一场婚礼上,穿着华丽的袍服,履行繁琐的仪式,好像应该嫁个什么人。
可是她失约了。
荀梅韧好像看到一个一身红色婚服的俊秀男子孤身一人站在巍峨的宫殿中,一个人默默的拜天地,拜高堂,好像有些被她亲手封存的记忆要破土而出。
她想嫁给他,想穿这世上最美的婚服嫁给他。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却不自觉的握住了她身边的长曦的手。
“师父。”她听到自己的声音颤抖着传出,“我还从未见过你穿红色的衣袍。”
没有哪家山门是穿红道袍的,也很少有哪个正经道士是整天穿红衣。
“我想要试一下。”她壮着胆子说:“我想试着穿那样的衣裳,我想试着去成亲,和你成亲。”
“大逆不道,说什么胡话呢?”长曦斥责她,“盛秋,我是你师父。”
师父和徒弟是天理伦常,是天道大义,是不能成亲的,更何况,她的师父天生求大道,更不会顾儿女私情。
她松开了手,却不觉得自己是大逆不道,“我喜欢你,一个女子喜欢一个男子怎么能算是大逆不道,我就是喜欢你,你这样好,又对我这样好,我怎么能不喜欢你!我就是喜欢你!”
她说的理直气壮,似乎要将这些年来的喜欢全部宣泄出来,好让他知道,她不是心血来潮的想和他论男女之事,而是真的倾心于他,想要和他以一种更亲密的关系永远在一起。
“你呀你!”长曦道她,虽没有松口,却不是她所设想的勃然大怒。
“从你带我回蓬莱山那天起,师父,我就想这样了。”
长曦把她带回了蓬莱山,荀梅韧梗在门外不肯进去,“师父和徒弟本就不是长长久久一辈子的关系,就算今天回来了,早晚有一天也是要走的,既然都要走,不如现在就走。”
她这话是负气说的,可说完之后忽然觉得心如刀绞,疼的站都站不起来,连喘口气都疼的受不了,该怎么办呢?她负气说出要离开的话,可她知道长曦一定会当真的,而覆水难收,她也不能再返回。
“不成亲,我就走。”
她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威胁谁了,当年明明是她费尽心机求长曦带她走的,可现在却在用自己的去留威胁长曦。
她对他可有可无,甚至没有会更轻松安静。
长曦单膝触地停在她面前,一伸手,环过荀梅韧的后背。
她明明长大了很多,却还是被长曦一臂环住,落于他的羽翼之下,那像一张网,像参天大树的庇荫。
“你这个样子,要为师拿你怎么办?”
只有无奈却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她原本以为长曦会让她想走就走。可是现在他没有留她,也没有要她走,只是有点无奈的凑近她,问她该怎么办。
“成亲好不好?”荀梅韧靠在长曦怀里小心翼翼的问:“师父,我不想只做你的徒弟。”
她予取予求,仿佛仗着他的爱护逼他和她选同一条路。
“成亲那样的大事都这样轻率的说出口,都不再仔细想想吗?”长曦问
荀梅韧倔强的摇头,额发在长曦怀里蹭的凌乱,长曦便腾出手替她理了理,无奈道:“你呀你,怎么总是这样。”
他拉着荀梅韧走进竹院,一直到房间也没有松开手:“既然执意这样,那便试试吧,衣袍器具什么的我去准备,掌门那里也由我去说,你好好留在家里做功课,不可懈怠。”
他同意了,同意娶她的。
荀梅韧心里像是炸开了一朵云彩,流岚虹霓,绚烂夺目,她跳起来扑到长曦怀里犹嫌不够,于是眉眼弯弯的仰头在长曦颈间落下一吻。
蜻蜓点水触之即离,可她知道,这世上再也没有比这个更郑重的吻了。
荀梅韧欢欢喜喜的在竹院做功课,等着长曦采购来她们成亲需要的东西。她们一起在庭院里写请帖,剪窗花,描却扇,商量该用他们谁的卧间作新房,然后数着日子,等着成亲的那一天。
而千里之外,红尘之中,大燮皇都也在筹备一场婚事,皇帝大婚,天子封后是国之重典,举国皆知。所以赵明和怎么都想不通,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妻子听到他令娶的传闻后仍然能无动于衷,不见踪影。
她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到底为什么一去不回?难道真如她那个该死的故交说的那样,永远不打算回来了?
太后重病垂危,群臣死谏要他立后,否则朝局动荡,史书工笔要记他一笔不孝。
太后病中还替他选了一个自己族中的女子做皇后,宫中张灯结彩的张罗起来时他才知道。
赵明和有想过要以雷霆手段压下这件事,可下令前却又犹豫了。
他等的那个人现在一点踪迹都没有,三年来一句话都不曾往燮都传过。现在正说不定在哪里和谁风流快活,那又凭什么要他等。
他凭什么替她守贞,他一个皇帝,天下之主,想要什么不可以,即便是三宫六院嫔御如云都是常事,为什么要为一个连自己心意都拿不住,三番五次辜负自己的人守着清白。
所以宫中的婚典仍在如火如荼的筹备,他什么都没有阻止,就只想看看事情已到了如今的地步,她还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