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装在一次性餐盒,总共三盒,向家属确认过可以食用牛肉,司晚才将面条分成六份。
可以选择番茄牛腩拌面或牛杂卤面。
牛杂要带着炖煮的卤汤汁才好吃。
萝卜里面含的汁水多,加进牛杂里面会影响味道,也容易煮太烂,所以需要单独炖煮,打包也是独立装盒。
两勺牛杂盖到面上,喜欢汤的多浇点卤汁,介于半干不干的状态,最后再放上两块软烂入味的萝卜。
番茄牛腩拌面汤汁少,搅拌均匀后基本就看不到汤汁了,牛腩铺在面上,夹杂着些许番茄的红,卖相极佳。
司晚一手端着番茄牛腩拌面,一手端着牛杂卤面,送到隔壁床的老人和他女儿手上。
作为麻辣凤爪的忠实客户,老人女儿可没少买她们家的凤爪。
老人选择的是番茄牛腩拌面,他迫不及待接过:“今天没有放土豆啊。”
司晚点了点头:“我想试试无土豆版的味道。”
老人没有说话,拿起筷子把面简单搅拌几下,第一口吃的面条,第二口吃的牛腩。
细嚼慢咽过后,老人矜持地放下筷子,既然是品尝味道,那作为美食爱好者的他就有责任好好提出意见。
“今天的牛腩比上次的软烂,对我这种上了年纪的人很友好,肉汁丰富,口感比上次好。不过番茄味道比上次差了很多,都没有香味,十分的味道愣生生拖到七分。”
“我的意见是加点土豆,土豆泥绵密的口感拌进面里,既增香又入味。”
老人非常认真评价完,抬头看向抱着餐盒嗦面的女儿,严肃道:“小雅,你别光顾着吃,评价下牛杂面的味道。”
邓雅连头都没抬:“好吃好吃好吃。”
实际行动比任何文字评价都来得真实。
见她跟牛嚼牡丹似的,老人嫌弃地撇过眼,身为美食爱好者的他喜欢交流和分享心得,正准备听听别人的意见,右手边此起彼伏的嗦面声已告诉他答案。
小半盒面压根吃不饱,邓雅的视线贼溜溜投向老父亲手边的拌面,她小心试探:“爸,你是不是不吃啊?”
老人预感不妙,及时开启护食模式,一筷子挑起面条送进嘴里,加入嗦面队伍。
意犹未尽的邓雅失望撇撇嘴,她看向司晚夸赞道:“你这牛杂炖的实在是太香了,比我以前在大饭店吃的味道都好,尤其是那个汤,用来拌白米饭我都能吃三大碗。相信我,你家都不用做别的,就是凤爪和这个牛杂,就能赚大钱。”
牛腩面她没吃到,所以不太好评价。
司晚浅笑道:“我预备做三种味道的面条,今天只是试做,之后还会做调整。”
邓雅激动:“你们什么时候开张?那天我一定要去捧场。”
老人急着插话:“记得给我带一份。”
虞舟马上出院,仿照购买凤爪的方式已经不现实,父女俩分寸感把握的很好,知道母女俩打算做小生意,就主动表示到场支持,行为和表达方式都让人很舒服。
司晚笑笑:“现在还没确定,到时候通知你。”
两人互加好友,又简单聊了几句,从邓雅的言行见识就能看出家境优渥,性格好,待人接物都很随和,相处起来特别轻松。
下午,司晚和司慧一块到到大市场采购,电磁炉、大汤锅、铁锅、不锈钢盆……瓶瓶罐罐也买了不少,清单上列出的东西全买齐,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落下什么,要是还缺那就只能后期进行网购。
-
拿到证件,母女俩第一时间就到街道管理处进行登记,这也就意味着她们随时可以进行摆摊了。
开张的时间定在第二天,隔天正好是虞舟出院的日子,好事接连而至,所有事都在朝着好的势头发展。
凤爪按照老规矩提前准备,晚市时间线长,十二点前收摊都算早的,备货数量肯定要比之前多。
但头天出摊司晚拿不准行情,斟酌再三后决定把凤爪数量定在五十斤,其中十斤脱骨,剩下两种口味凭手感分。
牛肉当天现宰的才好吃,母女俩起了大早,五点多就跑到大市场,一口气挑了八百多块的货,顺道向老板预定好第二天的量。
回到家,司晚将买的肉倒进容器,看着满满当当的肉量忧虑起来:“家里的冰箱太小了,这些肉放着容易变质,需要马上处理。要是每天都这样早起就没有休息时间了,以后你一个人会很辛苦。”
她们做的是晚市,每天收摊回家就得凌晨一两点,早上五点多还得去买肉,长此以往身体恐怕会吃不消。
司慧觉得司晚担心过头,她摆摆手:“不至于,这点工作量还没我在厂里的时候多,加班的时候十几个小时都熬过。到时候我们再买个冷藏用的卧式冰箱,而且只要把肉弄好就有大把的休息时间。”
司晚观察了下出租屋大小:“冰箱得买,但我们最好换个地方住,这里太小了,多放个卧式冰箱走路都不方便,而且还得换个厨房大的房子。”
当初租房的时候图的是方便和便宜,不同阶段需求不同,现如今他们最需要的是个宽敞的厨房。
司慧赞同道:“租房的事情我留意留意,先看看大排档那片有没有合适的房子。”
租房的事情急不来,司晚把注意力放回处理肉上。
下午四点多,母女俩把东西搬上小车,出发前还清点过一遍。
她们到的时候街道还很空,只看见零星几个摊位上有人,在这摆摊的都是老手,经验丰富的他们更喜欢掐点。
停好车放下手刹,母女俩开始忙碌起来。
正规的夜市都有安装供电箱,找到摊位对应的插座即可连线用电。
小车空间有限,凤爪放在右侧单独支出来的折叠桌上,三个箱子并排,电子秤放在最前面。
两个电磁炉摆在操作台右上角,上面放着两个10升的压力增幅锅。
灶台有两个,占去大半空间。
秘制的辣椒酱和油辣子装在圆筒型的玻璃碗中,摆在操作台最前面,后面是各种调味料。
面条买的是现成的粗面,全放在底层储物箱里。
司慧拿出个大号空箱,又拎出两袋刚从菜市场买的菜:“我去把这些洗了。”
这条街有公共清洗台,可以用来接水和清洗。
司晚戴上口罩,把装好水的大汤锅放到灶上,煮面的水得时刻保持沸腾,这样才不会让上门的顾客久等。
接着把大号的塑料碗摆在架子上,方便拿取。
手头准备工作结束,司晚擦干净手给宋清宜发消息,向她确认过来的时间。
第一次请宋清宜吃饭,只用一碗面肯定不够,司晚就想着抽空做几道菜,要是能她念念不忘,以后就会有更多的接触机会。
转眼就到了五点,两边摊子逐渐多了起来,司慧抱着洗好的菜回来,放在红色的塑料凳子上。
司晚看了眼箱子里的食材,戴上贴合性非常好的一次性手套,挑出箱里的葱放在案板。
开张前的最后一项准备工作就是把配料葱和香菜切碎备用。
手起刀落,富有节奏的哒哒声随之响起。
星际厨师大赛是全球直播型大型赛事,既是比赛就必须具备一定观赏性,刀功比试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想要在万众瞩目下获得高人气,就要用花里胡哨的手法抓人眼球。
而司晚最擅长的就是手速,利用手腕的灵活度上下摆动,不过眨眼功夫就切好一大碗葱花。
“速攻”是司晚身体下意识的习惯,她神情专注,以至于连边上有人围观都没有留意。
切完香菜,连同葱花一块摆到前面备用,然后顺手取了个塑料碗放在右手边。
宋清宜口味偏淡,更喜欢素菜,司晚按照她的喜好来,准备的几道菜都很清淡。
比拳头还大的土豆,已经削皮洗净,她将土豆按在菜板,先切成极薄的片状,掌心一按,推平后切丝。
富有节奏的律动再次响起。
切完最后一刀,左手码住土豆丝,右手用刀背辅助,一次性把所有土豆丝放进提前准备好的碗里,每根土豆丝只比头发粗一点点,粗细均匀,好看极了。
放下刀,司晚朝碗里加满水,用来浸泡出土豆里的淀粉。
脱掉手套,司晚拿出大铁锅,加水汆烫排骨,洗锅后等待锅内水分烧干,加油放几颗冰糖炒出糖色,倒入排骨翻炒至上色,这时加入没过排骨的水量,合盖闷煮。
这个空挡可以用来调制糖醋汁,拍碎的蒜头、白芝麻、白糖、酱油、香醋、香油、盐依次加进碗里,用筷子搅拌均匀备用。
司晚重新取了副手套戴上,将莲藕切片,胡萝卜切成菱形,木耳稍稍改刀,荷兰豆去边,四样菜放好备用。
接着拿出豆腐,切成小方块状,再用勺子从中间挖去一块,填进事先调好的牛肉馅。
这时铁锅内的水差不多全烧干了,掀开锅盖就传来滋滋冒油的声响。司晚拿起锅铲将排骨翻炒几下,再倒入调好的糖醋汁,手上动作不停,直至料汁收得差不多,关火盛出。
重新洗锅烧干水分,油温烧到八成热依次放入块状豆腐,夹肉的那面先朝下,边煎边转动铁锅。
现在的身体还不习惯铁锅的重量,没转两下司晚就觉得手腕无力,好在煎豆腐也不是什么力气活,等到两面金黄就可以往锅里加水。
水开加入调料,再将调好的淀粉顺着锅边倒入勾芡,起锅后洒上一把葱花,软香入味的豆腐酿肉就完成了。
剩下两道素菜全是快炒,清淡脆嫩的荷塘小炒,微辣酸爽的醋溜土豆丝,只需把控好火候,就绝不会失手。
糖醋排骨、豆腐酿肉、荷塘小炒、醋溜土豆丝四道菜完成,大铁锅功成身退。
空出的灶台被装着土豆番茄牛腩的压力增幅锅占据。
收拾好操作台,司晚打开了一直在电磁炉上加热的压力锅盖,浓郁的汤头咕噜咕噜冒着小泡,汤头泛白,骨香醇厚。
加上这道牛骨汤,今晚招待宋清宜的四菜一汤准备齐了。
可以选择番茄牛腩拌面或牛杂卤面。
牛杂要带着炖煮的卤汤汁才好吃。
萝卜里面含的汁水多,加进牛杂里面会影响味道,也容易煮太烂,所以需要单独炖煮,打包也是独立装盒。
两勺牛杂盖到面上,喜欢汤的多浇点卤汁,介于半干不干的状态,最后再放上两块软烂入味的萝卜。
番茄牛腩拌面汤汁少,搅拌均匀后基本就看不到汤汁了,牛腩铺在面上,夹杂着些许番茄的红,卖相极佳。
司晚一手端着番茄牛腩拌面,一手端着牛杂卤面,送到隔壁床的老人和他女儿手上。
作为麻辣凤爪的忠实客户,老人女儿可没少买她们家的凤爪。
老人选择的是番茄牛腩拌面,他迫不及待接过:“今天没有放土豆啊。”
司晚点了点头:“我想试试无土豆版的味道。”
老人没有说话,拿起筷子把面简单搅拌几下,第一口吃的面条,第二口吃的牛腩。
细嚼慢咽过后,老人矜持地放下筷子,既然是品尝味道,那作为美食爱好者的他就有责任好好提出意见。
“今天的牛腩比上次的软烂,对我这种上了年纪的人很友好,肉汁丰富,口感比上次好。不过番茄味道比上次差了很多,都没有香味,十分的味道愣生生拖到七分。”
“我的意见是加点土豆,土豆泥绵密的口感拌进面里,既增香又入味。”
老人非常认真评价完,抬头看向抱着餐盒嗦面的女儿,严肃道:“小雅,你别光顾着吃,评价下牛杂面的味道。”
邓雅连头都没抬:“好吃好吃好吃。”
实际行动比任何文字评价都来得真实。
见她跟牛嚼牡丹似的,老人嫌弃地撇过眼,身为美食爱好者的他喜欢交流和分享心得,正准备听听别人的意见,右手边此起彼伏的嗦面声已告诉他答案。
小半盒面压根吃不饱,邓雅的视线贼溜溜投向老父亲手边的拌面,她小心试探:“爸,你是不是不吃啊?”
老人预感不妙,及时开启护食模式,一筷子挑起面条送进嘴里,加入嗦面队伍。
意犹未尽的邓雅失望撇撇嘴,她看向司晚夸赞道:“你这牛杂炖的实在是太香了,比我以前在大饭店吃的味道都好,尤其是那个汤,用来拌白米饭我都能吃三大碗。相信我,你家都不用做别的,就是凤爪和这个牛杂,就能赚大钱。”
牛腩面她没吃到,所以不太好评价。
司晚浅笑道:“我预备做三种味道的面条,今天只是试做,之后还会做调整。”
邓雅激动:“你们什么时候开张?那天我一定要去捧场。”
老人急着插话:“记得给我带一份。”
虞舟马上出院,仿照购买凤爪的方式已经不现实,父女俩分寸感把握的很好,知道母女俩打算做小生意,就主动表示到场支持,行为和表达方式都让人很舒服。
司晚笑笑:“现在还没确定,到时候通知你。”
两人互加好友,又简单聊了几句,从邓雅的言行见识就能看出家境优渥,性格好,待人接物都很随和,相处起来特别轻松。
下午,司晚和司慧一块到到大市场采购,电磁炉、大汤锅、铁锅、不锈钢盆……瓶瓶罐罐也买了不少,清单上列出的东西全买齐,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落下什么,要是还缺那就只能后期进行网购。
-
拿到证件,母女俩第一时间就到街道管理处进行登记,这也就意味着她们随时可以进行摆摊了。
开张的时间定在第二天,隔天正好是虞舟出院的日子,好事接连而至,所有事都在朝着好的势头发展。
凤爪按照老规矩提前准备,晚市时间线长,十二点前收摊都算早的,备货数量肯定要比之前多。
但头天出摊司晚拿不准行情,斟酌再三后决定把凤爪数量定在五十斤,其中十斤脱骨,剩下两种口味凭手感分。
牛肉当天现宰的才好吃,母女俩起了大早,五点多就跑到大市场,一口气挑了八百多块的货,顺道向老板预定好第二天的量。
回到家,司晚将买的肉倒进容器,看着满满当当的肉量忧虑起来:“家里的冰箱太小了,这些肉放着容易变质,需要马上处理。要是每天都这样早起就没有休息时间了,以后你一个人会很辛苦。”
她们做的是晚市,每天收摊回家就得凌晨一两点,早上五点多还得去买肉,长此以往身体恐怕会吃不消。
司慧觉得司晚担心过头,她摆摆手:“不至于,这点工作量还没我在厂里的时候多,加班的时候十几个小时都熬过。到时候我们再买个冷藏用的卧式冰箱,而且只要把肉弄好就有大把的休息时间。”
司晚观察了下出租屋大小:“冰箱得买,但我们最好换个地方住,这里太小了,多放个卧式冰箱走路都不方便,而且还得换个厨房大的房子。”
当初租房的时候图的是方便和便宜,不同阶段需求不同,现如今他们最需要的是个宽敞的厨房。
司慧赞同道:“租房的事情我留意留意,先看看大排档那片有没有合适的房子。”
租房的事情急不来,司晚把注意力放回处理肉上。
下午四点多,母女俩把东西搬上小车,出发前还清点过一遍。
她们到的时候街道还很空,只看见零星几个摊位上有人,在这摆摊的都是老手,经验丰富的他们更喜欢掐点。
停好车放下手刹,母女俩开始忙碌起来。
正规的夜市都有安装供电箱,找到摊位对应的插座即可连线用电。
小车空间有限,凤爪放在右侧单独支出来的折叠桌上,三个箱子并排,电子秤放在最前面。
两个电磁炉摆在操作台右上角,上面放着两个10升的压力增幅锅。
灶台有两个,占去大半空间。
秘制的辣椒酱和油辣子装在圆筒型的玻璃碗中,摆在操作台最前面,后面是各种调味料。
面条买的是现成的粗面,全放在底层储物箱里。
司慧拿出个大号空箱,又拎出两袋刚从菜市场买的菜:“我去把这些洗了。”
这条街有公共清洗台,可以用来接水和清洗。
司晚戴上口罩,把装好水的大汤锅放到灶上,煮面的水得时刻保持沸腾,这样才不会让上门的顾客久等。
接着把大号的塑料碗摆在架子上,方便拿取。
手头准备工作结束,司晚擦干净手给宋清宜发消息,向她确认过来的时间。
第一次请宋清宜吃饭,只用一碗面肯定不够,司晚就想着抽空做几道菜,要是能她念念不忘,以后就会有更多的接触机会。
转眼就到了五点,两边摊子逐渐多了起来,司慧抱着洗好的菜回来,放在红色的塑料凳子上。
司晚看了眼箱子里的食材,戴上贴合性非常好的一次性手套,挑出箱里的葱放在案板。
开张前的最后一项准备工作就是把配料葱和香菜切碎备用。
手起刀落,富有节奏的哒哒声随之响起。
星际厨师大赛是全球直播型大型赛事,既是比赛就必须具备一定观赏性,刀功比试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想要在万众瞩目下获得高人气,就要用花里胡哨的手法抓人眼球。
而司晚最擅长的就是手速,利用手腕的灵活度上下摆动,不过眨眼功夫就切好一大碗葱花。
“速攻”是司晚身体下意识的习惯,她神情专注,以至于连边上有人围观都没有留意。
切完香菜,连同葱花一块摆到前面备用,然后顺手取了个塑料碗放在右手边。
宋清宜口味偏淡,更喜欢素菜,司晚按照她的喜好来,准备的几道菜都很清淡。
比拳头还大的土豆,已经削皮洗净,她将土豆按在菜板,先切成极薄的片状,掌心一按,推平后切丝。
富有节奏的律动再次响起。
切完最后一刀,左手码住土豆丝,右手用刀背辅助,一次性把所有土豆丝放进提前准备好的碗里,每根土豆丝只比头发粗一点点,粗细均匀,好看极了。
放下刀,司晚朝碗里加满水,用来浸泡出土豆里的淀粉。
脱掉手套,司晚拿出大铁锅,加水汆烫排骨,洗锅后等待锅内水分烧干,加油放几颗冰糖炒出糖色,倒入排骨翻炒至上色,这时加入没过排骨的水量,合盖闷煮。
这个空挡可以用来调制糖醋汁,拍碎的蒜头、白芝麻、白糖、酱油、香醋、香油、盐依次加进碗里,用筷子搅拌均匀备用。
司晚重新取了副手套戴上,将莲藕切片,胡萝卜切成菱形,木耳稍稍改刀,荷兰豆去边,四样菜放好备用。
接着拿出豆腐,切成小方块状,再用勺子从中间挖去一块,填进事先调好的牛肉馅。
这时铁锅内的水差不多全烧干了,掀开锅盖就传来滋滋冒油的声响。司晚拿起锅铲将排骨翻炒几下,再倒入调好的糖醋汁,手上动作不停,直至料汁收得差不多,关火盛出。
重新洗锅烧干水分,油温烧到八成热依次放入块状豆腐,夹肉的那面先朝下,边煎边转动铁锅。
现在的身体还不习惯铁锅的重量,没转两下司晚就觉得手腕无力,好在煎豆腐也不是什么力气活,等到两面金黄就可以往锅里加水。
水开加入调料,再将调好的淀粉顺着锅边倒入勾芡,起锅后洒上一把葱花,软香入味的豆腐酿肉就完成了。
剩下两道素菜全是快炒,清淡脆嫩的荷塘小炒,微辣酸爽的醋溜土豆丝,只需把控好火候,就绝不会失手。
糖醋排骨、豆腐酿肉、荷塘小炒、醋溜土豆丝四道菜完成,大铁锅功成身退。
空出的灶台被装着土豆番茄牛腩的压力增幅锅占据。
收拾好操作台,司晚打开了一直在电磁炉上加热的压力锅盖,浓郁的汤头咕噜咕噜冒着小泡,汤头泛白,骨香醇厚。
加上这道牛骨汤,今晚招待宋清宜的四菜一汤准备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