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战役结束没多久,由神策府下达文书,天舶司牵头,联盟在罗浮的司辰宫前举行了祭奠阵亡将士的慰灵奠仪。主持奠仪的并非腾骁将军或者天舶司的司舵,而是在此次战役中立下首功的镜流。
罗浮剑首的身姿凛然如冰雪,伫立于司辰宫的观景台前,目送承载着无数人哀思的艘艘星槎飞向天际,通过神君驻守的玉界门,归葬广阔无垠的宇宙。
她神色凝定,眉宇间浮现的情绪与其说是沉痛,不如说是坚毅。星槎海的风拂过那无瑕似雪光的发丝,犹如逝者无声的告别。
景元正站在她身侧。
我向来觉得,比起谈吐、行事方式,抑或理应相似的剑术,承接着这师徒二人的其实是某些趋于无形的东西——好比此时此刻,他们两人的神态竟是如此相似。
我毕竟没在军中担任职务,和普通群众站在一块儿,仪式开始时,身边就传来此起彼伏的泣声。
此次慰灵奠仪不限于罗浮,其他仙舟同样派了代表过来。不过这里距离镜流主持奠仪的位置不算近,堪堪能看清站在前头的两人,想找到其他人就有些勉强了。白珩和应星应当在他们所属仙舟的队伍里,丹枫……说不好是和那几位龙尊在一起呢。
奠仪结束,我自觉和周围哀戚落泪的氛围格格不入,便不打扰旁人凭吊亲友,从人群边沿离开。
“阿婵!”
到达前往长乐天的渡口前,身后传来熟悉的活跃声音。
尽管我此时刚从慰灵奠仪的现场离开,心情难免有些沉重,听到她声音的那一刻,依然情不自禁浮起浅浅的笑影。
回过头,狐人少女脚步轻盈,两三步跑到我面前。应星跟随其后,隔着几步远便轻轻点头示意。
白珩没有多说什么,爽快地招呼道:“走吧!趁现在空闲,我送你回去。唔,不如再一块儿吃个午饭?”
我没有拒绝。
毕竟最近他们是真的忙碌,见面的机会来之不易。机动性超强的白珩先不说,塔拉萨的战争结束后,这还是我和应星第一次碰面呢。
这会儿当然不可能和往常似的慢悠悠地买了菜回去做,我们在宣夜大道一起吃了午饭。
等待上菜的期间,白珩谈起她之后的工作安排:“大概会作为灵活支援位在塔拉萨附近驻守一段时日吧?那边在进行重建工作,虽说步离人最近自顾不暇,但也不得不防范其他丰饶民趁虚而入。”
这段话里的某些关键字,难免触动了我自打塔拉萨回来后格外敏感的神经——但仔细想想,只是防患于未然,相对而言倒也没那么危险,多少在心里面暗暗松了口气。
虽然我很清楚,白珩本人反而未必在意差事的危险性。
就像大部分的狐人那样,或许因为早早接受了自己这个种族寿数相对较短的情况,她对生死有种超越绝大多数人的豁达——这话可能有些刻板印象的嫌疑,但她本人的确如此。
也许对她这样行走于开拓命途的无名客而言,瞻前顾后,失去前进的锐意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吧?
“应星呢?”
“我在那的工作已经结束了。”
今日的应星似乎分外沉默。尽管他平常也不是什么善谈的类型,但至少和朋友在一起,像今天这样不问就不说话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是太累了吗?我忍不住在和白珩交谈的间隙看了他一会儿,注意到他神色间淡淡的倦意。
是了,他刚从塔拉萨回来啊。
问服务员要来热水,应星讲究地挨个为我们烫过碗筷,算是简单的消毒。他低垂的眉目有几分认真和很难察觉的温和,乌黑发丝在脑后用簪子挽起……垂落肩头的部分和我记忆里的某个画面不期然重叠。
那个时候……也是应星第一时间来救我了。或者说但凡没有他送的防护装置,我早就和当时其他人一样变成无法辨认身份的焦尸了。
大约是我的视线停留得太久,应星向这边投来询问的目光,神色有些隐约的不自在。
我乍然回过神,发现正直视他浅浅灰紫色的眼眸,有些不好意思地摇摇头,示意没事。
这顿饭还没吃完,白珩就接到鹤羽卫的紧急通讯,中途被喊走。最后还是应星独自送我回家。
在星槎海中枢的渡口等待去往长乐天的星槎时,我注意到附近有个眼熟的身影。
前几天还在家门口见过的黑发女性神情略有恍惚,提着购物袋站在码头边缘,不知在想什么,对外界的所有喧嚣都充耳不闻,单薄的身躯仿佛吹阵风就要摇摇欲坠。
我立刻有些揪心,紧张地看着她的方向,犹豫要不要过去搭话——要是白珩还在就好了,我完全不擅长这种事啊!放着不管也不行,那位女性的情况看着实在太危险了,就算有防护带也让人提心吊胆的……好吧,我主要是担心她的精神状态。
应星察觉我的异样,跟着看了眼那个方向,低声问:“怎么了?”
在外面不适合解释具体情况,我只得抓住他的手臂,试图用徘徊在两边的眼神表达讯息——大概失败了。但应星领会精神,没有再问,却显然分出心思留意那名女性的举动。
我更是不敢放松地时刻关注她的行为。直到不久后我们登上同一艘星槎,在同样的地方落地,又走同一条路回到家,亲眼看着她安安稳稳地走进隔壁的院落,终于默默放下心来。
应星这时才问:“是认识的人?”
“……嗯。”其实也说不上认识,只能算见过一面吧,我尽力表述这件事的前因,“我的邻居……战死了。她可能是他的亲人吧。”
不管什么关系,他们的感情一定很好……我的心情有些复杂。
应星没说话了。沉默就像块湿透的毡布,沉重地盖下来。
等我们一直走到屋门口,我转头用通行凭证开门,才冷不防听到他喊我:“……阿婵。”
“嗯?”
不对——通往堂屋的门咔哒一声打开,我却停住脚步,有些迟疑地回头看向应星,不确定是不是我听错了。
应星说:“塔拉萨的战役结束了,但丰饶联军并未退去,过几日……我兴许要赶赴前线布防。”
我微微怔住。
这番话比起改变称呼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更让我措手不及。我慢半拍地“啊”了一声作为回应,半晌不知该说什么好。
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从前也不是没有过……可能我还是没从塔拉萨的经历里缓过神来,才会为此感到轻微的焦虑。
“……抱歉。”
我正试图说服自己,并在道别前给出一点正面的情绪反馈。但在那之前,应星先向我道歉了。
我又是茫然又是吃了一惊,不解地抬头看他——视线接触的刹那,我还没反应过来,却下意识屏住呼吸。
应星定定地望住我,眼底的情绪有一瞬极为复杂而浓烈,涌动间却又逐渐平息,残留的感情仿佛潮水褪去后依旧固守海滩的嶙峋礁石。
他沉默片刻,才慢慢为自己的歉意注解:“……我无法向你保证,一定会活着回来。”
罗浮剑首的身姿凛然如冰雪,伫立于司辰宫的观景台前,目送承载着无数人哀思的艘艘星槎飞向天际,通过神君驻守的玉界门,归葬广阔无垠的宇宙。
她神色凝定,眉宇间浮现的情绪与其说是沉痛,不如说是坚毅。星槎海的风拂过那无瑕似雪光的发丝,犹如逝者无声的告别。
景元正站在她身侧。
我向来觉得,比起谈吐、行事方式,抑或理应相似的剑术,承接着这师徒二人的其实是某些趋于无形的东西——好比此时此刻,他们两人的神态竟是如此相似。
我毕竟没在军中担任职务,和普通群众站在一块儿,仪式开始时,身边就传来此起彼伏的泣声。
此次慰灵奠仪不限于罗浮,其他仙舟同样派了代表过来。不过这里距离镜流主持奠仪的位置不算近,堪堪能看清站在前头的两人,想找到其他人就有些勉强了。白珩和应星应当在他们所属仙舟的队伍里,丹枫……说不好是和那几位龙尊在一起呢。
奠仪结束,我自觉和周围哀戚落泪的氛围格格不入,便不打扰旁人凭吊亲友,从人群边沿离开。
“阿婵!”
到达前往长乐天的渡口前,身后传来熟悉的活跃声音。
尽管我此时刚从慰灵奠仪的现场离开,心情难免有些沉重,听到她声音的那一刻,依然情不自禁浮起浅浅的笑影。
回过头,狐人少女脚步轻盈,两三步跑到我面前。应星跟随其后,隔着几步远便轻轻点头示意。
白珩没有多说什么,爽快地招呼道:“走吧!趁现在空闲,我送你回去。唔,不如再一块儿吃个午饭?”
我没有拒绝。
毕竟最近他们是真的忙碌,见面的机会来之不易。机动性超强的白珩先不说,塔拉萨的战争结束后,这还是我和应星第一次碰面呢。
这会儿当然不可能和往常似的慢悠悠地买了菜回去做,我们在宣夜大道一起吃了午饭。
等待上菜的期间,白珩谈起她之后的工作安排:“大概会作为灵活支援位在塔拉萨附近驻守一段时日吧?那边在进行重建工作,虽说步离人最近自顾不暇,但也不得不防范其他丰饶民趁虚而入。”
这段话里的某些关键字,难免触动了我自打塔拉萨回来后格外敏感的神经——但仔细想想,只是防患于未然,相对而言倒也没那么危险,多少在心里面暗暗松了口气。
虽然我很清楚,白珩本人反而未必在意差事的危险性。
就像大部分的狐人那样,或许因为早早接受了自己这个种族寿数相对较短的情况,她对生死有种超越绝大多数人的豁达——这话可能有些刻板印象的嫌疑,但她本人的确如此。
也许对她这样行走于开拓命途的无名客而言,瞻前顾后,失去前进的锐意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吧?
“应星呢?”
“我在那的工作已经结束了。”
今日的应星似乎分外沉默。尽管他平常也不是什么善谈的类型,但至少和朋友在一起,像今天这样不问就不说话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是太累了吗?我忍不住在和白珩交谈的间隙看了他一会儿,注意到他神色间淡淡的倦意。
是了,他刚从塔拉萨回来啊。
问服务员要来热水,应星讲究地挨个为我们烫过碗筷,算是简单的消毒。他低垂的眉目有几分认真和很难察觉的温和,乌黑发丝在脑后用簪子挽起……垂落肩头的部分和我记忆里的某个画面不期然重叠。
那个时候……也是应星第一时间来救我了。或者说但凡没有他送的防护装置,我早就和当时其他人一样变成无法辨认身份的焦尸了。
大约是我的视线停留得太久,应星向这边投来询问的目光,神色有些隐约的不自在。
我乍然回过神,发现正直视他浅浅灰紫色的眼眸,有些不好意思地摇摇头,示意没事。
这顿饭还没吃完,白珩就接到鹤羽卫的紧急通讯,中途被喊走。最后还是应星独自送我回家。
在星槎海中枢的渡口等待去往长乐天的星槎时,我注意到附近有个眼熟的身影。
前几天还在家门口见过的黑发女性神情略有恍惚,提着购物袋站在码头边缘,不知在想什么,对外界的所有喧嚣都充耳不闻,单薄的身躯仿佛吹阵风就要摇摇欲坠。
我立刻有些揪心,紧张地看着她的方向,犹豫要不要过去搭话——要是白珩还在就好了,我完全不擅长这种事啊!放着不管也不行,那位女性的情况看着实在太危险了,就算有防护带也让人提心吊胆的……好吧,我主要是担心她的精神状态。
应星察觉我的异样,跟着看了眼那个方向,低声问:“怎么了?”
在外面不适合解释具体情况,我只得抓住他的手臂,试图用徘徊在两边的眼神表达讯息——大概失败了。但应星领会精神,没有再问,却显然分出心思留意那名女性的举动。
我更是不敢放松地时刻关注她的行为。直到不久后我们登上同一艘星槎,在同样的地方落地,又走同一条路回到家,亲眼看着她安安稳稳地走进隔壁的院落,终于默默放下心来。
应星这时才问:“是认识的人?”
“……嗯。”其实也说不上认识,只能算见过一面吧,我尽力表述这件事的前因,“我的邻居……战死了。她可能是他的亲人吧。”
不管什么关系,他们的感情一定很好……我的心情有些复杂。
应星没说话了。沉默就像块湿透的毡布,沉重地盖下来。
等我们一直走到屋门口,我转头用通行凭证开门,才冷不防听到他喊我:“……阿婵。”
“嗯?”
不对——通往堂屋的门咔哒一声打开,我却停住脚步,有些迟疑地回头看向应星,不确定是不是我听错了。
应星说:“塔拉萨的战役结束了,但丰饶联军并未退去,过几日……我兴许要赶赴前线布防。”
我微微怔住。
这番话比起改变称呼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更让我措手不及。我慢半拍地“啊”了一声作为回应,半晌不知该说什么好。
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从前也不是没有过……可能我还是没从塔拉萨的经历里缓过神来,才会为此感到轻微的焦虑。
“……抱歉。”
我正试图说服自己,并在道别前给出一点正面的情绪反馈。但在那之前,应星先向我道歉了。
我又是茫然又是吃了一惊,不解地抬头看他——视线接触的刹那,我还没反应过来,却下意识屏住呼吸。
应星定定地望住我,眼底的情绪有一瞬极为复杂而浓烈,涌动间却又逐渐平息,残留的感情仿佛潮水褪去后依旧固守海滩的嶙峋礁石。
他沉默片刻,才慢慢为自己的歉意注解:“……我无法向你保证,一定会活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