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
领事公公将他们领到内殿门口就弯腰告退了,萧牧白则继续牵着沈琅的手缓缓走入大殿。
坐在上首的谢裕之见到萧牧白进入内殿,立即便派身旁的小太监给他和沈琅落座。
等萧牧白和沈琅彻底坐下后,候在皇帝身边的福顺适时出口:“陛下,萧将军和荣安夫人已到,宴会可以开始了。”
“好。”
听到皇帝发话的福顺快步走下台阶,在大殿中央站定后朝门外摆了摆手。
旋即,一众着粉衣身姿窈窕的舞|女鱼贯而入,一时间,皇宫内殿歌舞升平。
舞|女们轻甩衣袖,轻盈的舞姿不断变化,抚琴的乐师端坐一旁,跟随舞|女们的动作调整琴音。
歌与舞的融合,的确是一场视觉与听觉极佳的盛宴。
起初沈琅还在认真欣赏舞蹈,而后莫名感觉似乎有人在偷看她,于是她便往那个视线所在的方向看去。
原以为是某个见她眼生,于是产生几分好奇的官员,结果沈琅定睛一看,发现对方竟是个长相秀丽,柔婉清雅的女子。
那女子穿戴素净,通身气度如莲,不过最叫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她有着一双如秋水般澄澈的双眸。
看见沈琅转头也在看她时,女子先是微微一愣,反应过来后便柔柔地冲沈琅笑了一下。
温良无害,饱含善意。
见状,沈琅也很浅的笑了一下,然后扭头继续欣赏舞曲。
一舞作罢,自然到了为皇帝送祝词,献贺礼的时候。
好几个文臣包括沉琅的父亲进献给谢裕之的都是些大家的画作,虽然得来不易,价值也的确珍贵,可看起来就是少了几分新意。
所以萧牧白会送什么呢?
她这一路上也没见他带上了什么珍奇玩意儿。
该不会……忘了准备礼物吧。
沈琅忽然有点幸灾乐祸,可没高兴多久便看见身旁的萧牧白开始缓缓起身。
“陛下,初次献礼,我与内子不敢怠慢。思虑多日,感念皇恩浩荡,内子愿以剑舞奉上。”
他,他说什么?!
分开每个字她都知道,怎么合起来一句话她就什么也听不懂了。
思虑多日?献剑舞?谁?
沈琅瞪大了眼睛,一动也不动地紧紧盯着萧牧白,如果可以的话,她真希望她的眼神可以把萧牧白就地斩杀。
听到萧牧白的话,谢裕之明显也有些讶异,但还是旋即开口:“朕还从未听说荣安夫人会跳剑舞,如今以此献礼,朕的确颇有几分期待。
沉国声听皇帝的意思,似乎真打算让自家女儿献上剑舞,于是赶忙站出来替沈琅解围:“陛下,我家小女身子孱弱,怎么可能会跳剑舞,萧将军还是莫开玩笑了。”
“岳丈大人,阿琅这几日一直在府中苦练剑舞,为的就是能在陛下诞辰这一日为大家伙儿添些新意,让陛下欢欣。我等,怎么能辜负阿琅的一片心意。”
“阿琅,你说是吧。”
萧牧白终于回头,微笑着看向坐在身后面无表情的沈琅。
一瞬间,许多双眼睛齐刷刷看向沈琅。
难怪这么好心带她来赴宴,敢情在这儿等着她呢。
如今看这场面,她这支剑舞是不跳不行了。
好啊,既然想看,那她就跳,刚好有些东西她也想让在场的某些人记起来。
沈琅站起身走向大殿,行至中央微微行礼:“陛下,荆妇即将献上的这支剑舞准备已久,只是方才突然想到,如若没有琴声为伴,那么最终呈现的效果恐怕会大打折扣。”
谢裕之微微抬手:“这个无妨,宫里的琴师都是技艺极佳的高手,你且将需要的曲名报出,他们稍作准备便可。”
闻言,沈琅立刻转身看向跃跃欲试的几位琴师,平静开口:“好,我想知道,你们中间有谁会弹《边塞入阵曲》?”
沈琅的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内殿里的每一个人听清她报出的曲名。
安静,四周鸦雀无声。
突然,站在皇帝身边的福顺斥道:“大胆!《边塞入阵曲》乃是讽刺帝王昏庸无能,批判战事四处横生,哀叹将士平白赴死的悼亡曲。
你在陛下生辰此等大喜的日子,献上这种不吉利的曲子究竟意欲何为!”
意欲何为?沈琅早就料到会有此局面,第一个出声的是福顺,但她明白,这个太监只是被推出来挡刀的,想必其实在场的大多数人此刻都认为她疯了。
沈琅突然笑了起来,开怀大笑,肆意张扬,恍若佛祖底下未经点化的女妖精,美艳圣洁,却能用一颦一笑夺人性命。
“不吉利?小女子想请问公公,究竟什么才是吉利?”
仿佛在等一个答案。
可福顺只是看着她,并不说话,顷刻后,沈琅继续说下去:
“世人皆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历朝历代,纵然是天子也从未规定过何为吉,何为不吉。
诚然《边塞入阵曲》琴声悲凉,琴意哀戚,可这不正是战争残酷的最好证明么?无辜的百姓在战争中流离失所,无数的将士豁出性命保家卫国。”
“如果没有这些抛头颅洒热血,冲锋陷阵英勇无畏,最后却一捧骸骨无名终生的士兵们,大祈焉能有如今安定富足的盛世之景。”
“难道,他们的牺牲不应该被我们所铭记么?”
沈琅抬头,声音朝着福顺,眼神却一直紧紧盯着看不出喜怒的谢裕之。
福顺见沈琅对皇上如此不敬,赶忙开口道:"你,你这是强词夺理,纵使我等的确应当悼念将士,可这也绝不是你能在陛下生辰表演这种剑舞的理由。"
“公公多虑了,这的确不是我为陛下献上此舞的理由。因为,自《边塞入阵曲》因为曲调至哀至戚而渐渐被世人抛弃后,我与夫君便在曲调原有的基础上作出了诸多改变。
现在的《边塞入阵曲》已经由原来哀伤神凄的曲风变得激昂热烈,展现的是我大祈男儿在战斗中奋勇杀敌的热血豪肠。”
萧牧白,你等的不就是这一刻么。
谢裕之没有看沈琅,他微微侧头询问萧牧白:“子胥,荣安夫人说的是真的么?”
“当然,陛下。”
萧牧白压下|体内翻涌的一阵酸楚与兴奋,除了他以外,没有人知道她的话代表着什么。
她承认了,她终于承认了,她就是沈琅!
萧牧白恨不得立刻冲过去把她抱进骨血中,叫她今生今世永远不得再离开他。
沈琅淡淡开口:“陛下,还请给我把剑。”
“陛下!”
福顺焦急开口。
谢裕之终于看向了沈琅,眼神梭巡,探究的意味格外浓重。
沈琅不卑不亢,肩背挺直,端站在大殿中央。
夜风拂过,卷过胸前的几缕发丝,沈琅浅淡笑着,美得不可方物。
谢裕之面无表情地收回视线,转而睨了一眼满头大汗的福顺,轻声道:“给她一把剑。”
语落,下一刻,护在殿里的侍卫走到沈琅面前拔出了自己的佩剑。
沈琅接过,道了一声:“多谢。”
“夫君,为我弹奏吧,大殿之上的所有人应该都在期待。”
沈琅转身望着萧牧白,神色自然,后者与她对视,萧牧白就连瞳孔都在笑,边笑边阔步走向早就已经摆放好的古琴。
经过沈琅身边,萧牧白用只有他和沈琅两个人才能听见的声音低声说:
“荣幸之至,我的阿琅。”
————
琴声起,殿内屏息以待。
沈琅脚尖一点,身体自然转动,袖手借力一挥,长剑径直腾空。
琴起调,渐悠扬,沈琅侧身勾腰,如一轮弯月般轻盈旋转,在琴声变调的最后一个音符前稳稳接住了翻飞的长剑。
琴声扬,促急转,沈琅开始真正舞剑。
她的对面彷佛有一个藏匿于无形的敌人,每一招每一式都彷佛在将对方置之死地。
殿中有人看出来了,沈琅此刻模仿的是作战中将士互相厮杀的场面。
琴弦忽然被拨弹得又急又快,沈琅衣袂翻飞,身形如笔走龙蛇,快得叫人无法真切捕捉。
琴声又迎来一个大转折,这次沈琅折剑在地,脚尖点在剑背,轻轻一弹,身体与剑一起在半空中缓缓腾飞。
此刻沈琅的身姿轻盈,仿佛变幻成了敦煌壁画中通体彩衣飘向云端的王女仙子。
“好美。”有人惊呼。
琴音流转,琴声欢悦,最后一个音符缓缓落下,沈琅也恰在此刻稳稳落地。
“这是……?”有人不解。
“这是打了个大胜仗啊!”有人高声解释。
“好!”“太好了!”
热烈的掌声与叫好声在大殿内此起彼伏。
沈琅轻拭额间细汗,收剑,在大殿中央屈膝行礼:“陛下,方才我与夫君为您献上的贺礼可还算满意?”
语罢,众人纷纷看向端坐高首神色不明的年轻帝王。
半晌,谢裕之紧紧凝视着沈琅的眼睛,随后哑然道:“满意。”
沈琅顿时笑庵如花,此刻却是今夜以来她唯一真心笑着的时候。
下一刻,所有人都能听见女子清冽干净同时铿锵有力的声音:
“荆妇与夫君愿以此贺礼恭祝陛下万寿无疆,福寿绵长,祈愿四海昌盛,万世长存,惟望山河永固,河清海晏。”
领事公公将他们领到内殿门口就弯腰告退了,萧牧白则继续牵着沈琅的手缓缓走入大殿。
坐在上首的谢裕之见到萧牧白进入内殿,立即便派身旁的小太监给他和沈琅落座。
等萧牧白和沈琅彻底坐下后,候在皇帝身边的福顺适时出口:“陛下,萧将军和荣安夫人已到,宴会可以开始了。”
“好。”
听到皇帝发话的福顺快步走下台阶,在大殿中央站定后朝门外摆了摆手。
旋即,一众着粉衣身姿窈窕的舞|女鱼贯而入,一时间,皇宫内殿歌舞升平。
舞|女们轻甩衣袖,轻盈的舞姿不断变化,抚琴的乐师端坐一旁,跟随舞|女们的动作调整琴音。
歌与舞的融合,的确是一场视觉与听觉极佳的盛宴。
起初沈琅还在认真欣赏舞蹈,而后莫名感觉似乎有人在偷看她,于是她便往那个视线所在的方向看去。
原以为是某个见她眼生,于是产生几分好奇的官员,结果沈琅定睛一看,发现对方竟是个长相秀丽,柔婉清雅的女子。
那女子穿戴素净,通身气度如莲,不过最叫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她有着一双如秋水般澄澈的双眸。
看见沈琅转头也在看她时,女子先是微微一愣,反应过来后便柔柔地冲沈琅笑了一下。
温良无害,饱含善意。
见状,沈琅也很浅的笑了一下,然后扭头继续欣赏舞曲。
一舞作罢,自然到了为皇帝送祝词,献贺礼的时候。
好几个文臣包括沉琅的父亲进献给谢裕之的都是些大家的画作,虽然得来不易,价值也的确珍贵,可看起来就是少了几分新意。
所以萧牧白会送什么呢?
她这一路上也没见他带上了什么珍奇玩意儿。
该不会……忘了准备礼物吧。
沈琅忽然有点幸灾乐祸,可没高兴多久便看见身旁的萧牧白开始缓缓起身。
“陛下,初次献礼,我与内子不敢怠慢。思虑多日,感念皇恩浩荡,内子愿以剑舞奉上。”
他,他说什么?!
分开每个字她都知道,怎么合起来一句话她就什么也听不懂了。
思虑多日?献剑舞?谁?
沈琅瞪大了眼睛,一动也不动地紧紧盯着萧牧白,如果可以的话,她真希望她的眼神可以把萧牧白就地斩杀。
听到萧牧白的话,谢裕之明显也有些讶异,但还是旋即开口:“朕还从未听说荣安夫人会跳剑舞,如今以此献礼,朕的确颇有几分期待。
沉国声听皇帝的意思,似乎真打算让自家女儿献上剑舞,于是赶忙站出来替沈琅解围:“陛下,我家小女身子孱弱,怎么可能会跳剑舞,萧将军还是莫开玩笑了。”
“岳丈大人,阿琅这几日一直在府中苦练剑舞,为的就是能在陛下诞辰这一日为大家伙儿添些新意,让陛下欢欣。我等,怎么能辜负阿琅的一片心意。”
“阿琅,你说是吧。”
萧牧白终于回头,微笑着看向坐在身后面无表情的沈琅。
一瞬间,许多双眼睛齐刷刷看向沈琅。
难怪这么好心带她来赴宴,敢情在这儿等着她呢。
如今看这场面,她这支剑舞是不跳不行了。
好啊,既然想看,那她就跳,刚好有些东西她也想让在场的某些人记起来。
沈琅站起身走向大殿,行至中央微微行礼:“陛下,荆妇即将献上的这支剑舞准备已久,只是方才突然想到,如若没有琴声为伴,那么最终呈现的效果恐怕会大打折扣。”
谢裕之微微抬手:“这个无妨,宫里的琴师都是技艺极佳的高手,你且将需要的曲名报出,他们稍作准备便可。”
闻言,沈琅立刻转身看向跃跃欲试的几位琴师,平静开口:“好,我想知道,你们中间有谁会弹《边塞入阵曲》?”
沈琅的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内殿里的每一个人听清她报出的曲名。
安静,四周鸦雀无声。
突然,站在皇帝身边的福顺斥道:“大胆!《边塞入阵曲》乃是讽刺帝王昏庸无能,批判战事四处横生,哀叹将士平白赴死的悼亡曲。
你在陛下生辰此等大喜的日子,献上这种不吉利的曲子究竟意欲何为!”
意欲何为?沈琅早就料到会有此局面,第一个出声的是福顺,但她明白,这个太监只是被推出来挡刀的,想必其实在场的大多数人此刻都认为她疯了。
沈琅突然笑了起来,开怀大笑,肆意张扬,恍若佛祖底下未经点化的女妖精,美艳圣洁,却能用一颦一笑夺人性命。
“不吉利?小女子想请问公公,究竟什么才是吉利?”
仿佛在等一个答案。
可福顺只是看着她,并不说话,顷刻后,沈琅继续说下去:
“世人皆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历朝历代,纵然是天子也从未规定过何为吉,何为不吉。
诚然《边塞入阵曲》琴声悲凉,琴意哀戚,可这不正是战争残酷的最好证明么?无辜的百姓在战争中流离失所,无数的将士豁出性命保家卫国。”
“如果没有这些抛头颅洒热血,冲锋陷阵英勇无畏,最后却一捧骸骨无名终生的士兵们,大祈焉能有如今安定富足的盛世之景。”
“难道,他们的牺牲不应该被我们所铭记么?”
沈琅抬头,声音朝着福顺,眼神却一直紧紧盯着看不出喜怒的谢裕之。
福顺见沈琅对皇上如此不敬,赶忙开口道:"你,你这是强词夺理,纵使我等的确应当悼念将士,可这也绝不是你能在陛下生辰表演这种剑舞的理由。"
“公公多虑了,这的确不是我为陛下献上此舞的理由。因为,自《边塞入阵曲》因为曲调至哀至戚而渐渐被世人抛弃后,我与夫君便在曲调原有的基础上作出了诸多改变。
现在的《边塞入阵曲》已经由原来哀伤神凄的曲风变得激昂热烈,展现的是我大祈男儿在战斗中奋勇杀敌的热血豪肠。”
萧牧白,你等的不就是这一刻么。
谢裕之没有看沈琅,他微微侧头询问萧牧白:“子胥,荣安夫人说的是真的么?”
“当然,陛下。”
萧牧白压下|体内翻涌的一阵酸楚与兴奋,除了他以外,没有人知道她的话代表着什么。
她承认了,她终于承认了,她就是沈琅!
萧牧白恨不得立刻冲过去把她抱进骨血中,叫她今生今世永远不得再离开他。
沈琅淡淡开口:“陛下,还请给我把剑。”
“陛下!”
福顺焦急开口。
谢裕之终于看向了沈琅,眼神梭巡,探究的意味格外浓重。
沈琅不卑不亢,肩背挺直,端站在大殿中央。
夜风拂过,卷过胸前的几缕发丝,沈琅浅淡笑着,美得不可方物。
谢裕之面无表情地收回视线,转而睨了一眼满头大汗的福顺,轻声道:“给她一把剑。”
语落,下一刻,护在殿里的侍卫走到沈琅面前拔出了自己的佩剑。
沈琅接过,道了一声:“多谢。”
“夫君,为我弹奏吧,大殿之上的所有人应该都在期待。”
沈琅转身望着萧牧白,神色自然,后者与她对视,萧牧白就连瞳孔都在笑,边笑边阔步走向早就已经摆放好的古琴。
经过沈琅身边,萧牧白用只有他和沈琅两个人才能听见的声音低声说:
“荣幸之至,我的阿琅。”
————
琴声起,殿内屏息以待。
沈琅脚尖一点,身体自然转动,袖手借力一挥,长剑径直腾空。
琴起调,渐悠扬,沈琅侧身勾腰,如一轮弯月般轻盈旋转,在琴声变调的最后一个音符前稳稳接住了翻飞的长剑。
琴声扬,促急转,沈琅开始真正舞剑。
她的对面彷佛有一个藏匿于无形的敌人,每一招每一式都彷佛在将对方置之死地。
殿中有人看出来了,沈琅此刻模仿的是作战中将士互相厮杀的场面。
琴弦忽然被拨弹得又急又快,沈琅衣袂翻飞,身形如笔走龙蛇,快得叫人无法真切捕捉。
琴声又迎来一个大转折,这次沈琅折剑在地,脚尖点在剑背,轻轻一弹,身体与剑一起在半空中缓缓腾飞。
此刻沈琅的身姿轻盈,仿佛变幻成了敦煌壁画中通体彩衣飘向云端的王女仙子。
“好美。”有人惊呼。
琴音流转,琴声欢悦,最后一个音符缓缓落下,沈琅也恰在此刻稳稳落地。
“这是……?”有人不解。
“这是打了个大胜仗啊!”有人高声解释。
“好!”“太好了!”
热烈的掌声与叫好声在大殿内此起彼伏。
沈琅轻拭额间细汗,收剑,在大殿中央屈膝行礼:“陛下,方才我与夫君为您献上的贺礼可还算满意?”
语罢,众人纷纷看向端坐高首神色不明的年轻帝王。
半晌,谢裕之紧紧凝视着沈琅的眼睛,随后哑然道:“满意。”
沈琅顿时笑庵如花,此刻却是今夜以来她唯一真心笑着的时候。
下一刻,所有人都能听见女子清冽干净同时铿锵有力的声音:
“荆妇与夫君愿以此贺礼恭祝陛下万寿无疆,福寿绵长,祈愿四海昌盛,万世长存,惟望山河永固,河清海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