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国的国君穷兵黩武,似乎已经被世人所熟知,自然,燕国也在姜国的攻伐范围之内。所以,不管是燕国人还是姜国人,都理所应当的认为,这次的战役是姜国发起的。
也许,这就是名声的重要性。
姜介这样的寡情冷心之人,也不会在维护自己名声这件事情上做分毫的努力。
这个消息就这样传的越来越远。
可是宋衾遥却觉得,这次的战事不像是姜介主动挑起。一则,南方的政权建立的还不够稳固,她在逍遥殿的时候多番看他愁苦,想必正是为宋国和赵国而忧心。宋国还好说,即便是不能立刻收服,也终究是心中有了把握。赵国却吞并的太过突然,姜介未必有能力做出消化。
只不过半月时间,那些烫手的山芋就全都料理好了?
腾出兵力,直奔大燕。这看上去的确有些让人不可置信。
赵彧对鄙远百姓说起这桩事的时候确胸有成竹,让宋衾遥很是纳闷。上层者、当权者的决定,向来不对手下的人表示解释,那么赵彧又是如何知道哪一方先挑起的战事呢?
宋衾遥这样想,果然就这样问了。
彼时,赵彧正在看一本话本,名为“姜国志”。这本话本上有许多皇族的密辛野史,他正看的津津有味。提起这个话题时,他尚不能从话本情节中抽离出来,愣了半晌才有些奇怪的问宋衾遥,“他们都是这样传的,我便这样转达给你了阿。可是宋姑娘,我为何觉得,你同我们这位陛下很是熟悉的样子,还能揣度他是如何想的。”
宋衾遥没说话,也没有否认和这位陛下很熟悉。
赵彧像是狗鼻子闻到了骨头,凑近宋衾遥,便指着话本上的一页密辛道,“我看这个话本上说,姜介并非是先皇姜晃的子嗣,而是他的叔叔姜晁的血脉。故而他母妃张贵妃十分不喜爱他,将他贬斥千里,到宋国为质子。”
宋衾遥看着赵彧极具八卦才能,一脸狐疑的问他,“你竟敢这样揣度皇家密辛?你不怕如今的陛下责问?”
赵彧突然离她很远,四下里张望,“这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怎会降罪于我?”
宋衾遥想了想,果然是天高皇帝远。
此时的赵彧不再是一派潇洒倜傥的模样,多了些八卦圆滑的面目,让宋衾遥也觉得很是新奇,鄙远县城卧虎藏龙,这个鄙远县令可太是那个了。
第二日午时,消息传到府衙,说是鄙远府衙将会迎来一个贵客。
赵彧将这消息说的犹抱琵琶,暂时住在这里的宋衾遥和三更都觉得很好奇。鄙远这样的地方,会来什么贵客呢?按下不提,只见赵彧又是清扫大堂,又是张贴对联,搞得像过年一样热闹,甚至将三更挖来的野人参剁了煲汤,可见之至诚。
宋衾遥既然在人家的地盘上住着叨扰,自然也要帮忙做些杂事。
她与担任布置大厅一事的师爷一起挂几个莫名就很丑的灯笼时不经意的问,“到底是什么贵客要来啊。”
那师爷居然脱口而出,“听说是指挥这次大战的战前将军。”
宋衾遥又有些疑惑了,“战场不是在五十里外的无人村吗,怎么要来鄙远?”
师爷一边挂着巨丑无比的灯笼一边唉声叹气,“不知道啊。许是在沙场上安营扎寨有些太简陋了,主帅嘛,自然要找个地方休憩的。”
宋衾遥惊讶的看着师爷,师爷却毫不在意的看着宋衾遥道,“姑娘是不是觉得我的思考有些草率了?”
宋衾遥点头。
师爷却摇头,“你还是太年轻,这个世道就是这么草率的。”
虽然师爷对于“这个世界其实是个草台班子”这样的言论十分的坚定,但是宋衾遥还是认为不会这么简单。主帅要来鄙远县城,一定是因为鄙远县城的事务紧急关系到了如今的战事。若是姜国的主帅们,尤其是对抗燕国这样强国的主帅,只是为了来敲诈鄙远县令几只鸭子天鹅,那么姜介一统天下的宏图霸业也便不要实现了。
赵彧跑前跑后,对这次招待姜军主帅的事情十分上心。
甚至,为了保护主帅的安全,他将院子里的地窖挖开,藏了三千人进去以防万一。
当然,藏三千人这事宋衾遥是不知道的,若是知道,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
这几日,宋衾遥也很忙,暮时,她要和三更去救治伤员,几个根本不能再上去冲杀的士兵央求她们带自己回去,不想将一副白骨留在沙场。可是督战的副帅不肯,过了几日,便不再让这里的百姓前去送药送水了。
他们有军医,也有补给。后方的百姓上前,只会让士兵们看到生的希望,畏怯懦弱。
宋衾遥尊重理解,但还是放心不下。
后来,军队节节胜利,战场也前移了二十里地,鄙远的百姓们便很少再往前去了。
燕国似乎是处在劣势的地位,但又总是能够组织起有效的反击。长久看下来,燕国和姜国的实力还是可以相抗衡的。对比南方宋国和赵国的军队,燕国和姜国都显得更加粗犷、难驯一些。
就在战事如火如荼的时候,那位贵客终于来到了鄙远县城。
赵彧在院子里烹茶,正巧看见一个穿着黑色虎皮大氅的青年人和两个着铠甲的副帅走进来,他们来的悄无声息,事前没有打任何招呼。可赵彧也没有丝毫的意外,他只是背过身来,悠闲的向着三个人行礼,“贵客驾临,未能远迎,失礼失礼。”
左手边的副帅咳了一声,“这人有些怪。”
赵彧之奇怪,在前面已经说到了,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他与鄙远这个地方的格格不入,十个人呢九个都能看出来,唯独他自己觉得自己本该就是在这土生土长的人。
居中的男子开口,嗓音沉稳,“你是鄙远县令?”竟然是姜介。
赵彧持着折扇,握拳一礼,“在下鄙远县令,赵彧。”
县令这样的官职,实在微不足道。姜国三百座城池,姜介不可能叫得上每一个县令的名字。于是他问,“你是何时来这里做的县令?”
赵彧非常熟稔的答道,“两年前。”
姜介却眼神一暗。两年前,鄙远还不是姜国的领土。清风马上反映过来,一枚飞镖飞过去,赵彧伸手两指便接过。
这人会功夫。
姜介何等头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陷阱。他回头对清风朗月道,“走。”
可三人还没反身离开,院内地窖突然跃出三千亲兵,各个手持长弩,对准了姜介。赵彧此刻笑的有些人畜无害,“我说姜介,我在这里等了你两年,安心帮你治理着鄙远县城,你怎么上来就冲着我扔飞镖?”
姜介皱眉,“萧綦?”
赵彧将手中的折扇打开,悠闲的将刚刚打翻的茶壶拾起来,“没错,我就是萧綦。怕了?”
姜介道,“你果然是故意诱我前来。”
赵彧,哦不,萧綦答道,“我若不是故意散布萧綦在鄙远县城,你估计还不知道这件事呢?既然传到你耳朵里,那必然是我想让你听到的。这里可是燕国曾经的地盘,江山易主,人心未变。你以为你能操纵全局,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姜介此次轻车简从,也不曾料到这里会有这么大的一个套路。见萧綦手下的人都没有动手的迹象,便问,“你想干什么,不妨直说。”
萧綦道,“我就喜欢你这种聪明人。我以前是做生意的,喜欢和别人谈价钱。最开始的时候,我和极北之地的胡人做生意,无往而不利。今日换了你姜介,我还破费了些心思。如今你算在我手里,自然要听我的。”
姜介轻笑了一声,“你想让我罢兵?燕北的战事难道不是你们燕国人挑起?若是不想打,何必寻衅滋事?”
萧綦摇摇头,“不,这战事,你还是得打下去。”
姜介闻言一动,“你想要的,恐怕是燕国的皇位吧。”
萧綦展颜一笑,“我就说你是你们姜氏最聪慧的一个。你叔叔还不相信,至死也没看出你的可堪大用,最后让你摆了一道含恨终生。这一点,我比你叔叔强很多。我本来是想用你那个傻白甜叔叔的,结果他死了,就只剩下你了。”
姜介道,“燕国军队不堪一击,我重创了三、七四队大营,你觉得时机到了?”
萧綦站起身来,“你果然聪明。你现在就写封信,要杀了六皇子,才会退兵。国书,要有你的印章。”
姜介觉得有趣,“你就不怕你的父皇真的杀了你?”
萧綦捅了姜介心窝子一把,“天下不是都是你的父皇母后那般的父母,这点你尽情放心吧。我兄弟子妹多,不用点心机手段,怎知我之计无双啊?”
姜介果然脸色沉下来,他平生最讨厌别人威胁,“我若不呢?”
弓箭手准备,你若是不,那就是血洗鄙远。
正巧这时,宋衾遥从外面采药回来。师爷极力阻拦,也没拦住宋衾遥想要保护赵彧的心,她挣脱了师爷的束缚,跑进院内,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一番场景。
药篮子掉在地上,赵彧也愣怔住了。他嫌弃的看了一眼师爷,又无所谓的看了一眼宋衾遥。
反正她也不知道这是谁。
可是接着,宋衾遥便喊了一声,“姜介。”
赵彧无语了,赶忙上去拦住宋衾遥,“你别过去,那边都是弓弩,你小心别伤了自己。”
宋衾遥是个善良的姑娘,赵彧觉得她没有什么杀伤力。
此时的姜介也看到了宋衾遥,眼神中顿时多了一丝慌张,他回头看朗月,“她怎么会在这里?”
清风朗月一起摇头,这我也不知道啊。
姜介跨出一只脚,“阿遥。”
萧綦手势一动,一只弓弩便从亲兵群中窜出来,清风朗月未来得及上前格挡,那支长箭便穿进了姜介的左手臂。
宋衾遥一时没分清局势,懵懂的看着赵彧,“赵大人,这是你们姜国的皇帝。”
你们?赵彧突然发现了新大陆,眼睛一亮,“你不是姜国人?”
宋衾遥觉得他关注的点真的是太小众了,跑到姜介身前,张开双臂,“赵大人,你信我,他是姜国的皇帝。”
真是坏事。
赵彧觉得,可以杀了宋衾遥。
于是他抽出了短刀,姜介却看出了他的意图,冷冷的开口,“我们之间的纷争,何必牵扯旁人。你若不相信我是姜国的君主,可以将我先暂时扣押,查清楚为妙。”
哦吼?赵彧笑了,搁着人家面前演戏呢?
这意思是说,你可以把我捆起来,要了你想要的那封信,再把我放了,这笔交易就算完成了。
宋衾遥也觉得这是个折中的计策,“既然赵大人需要查明他的身份,不如先把他关押下来。”
赵彧叹了一口气,“行吧。奉陪。”
一挥手,几个亲兵将姜介绑了个严严实实,嘴里还给他塞了一块抹布。
他的两个副帅更是如此。
宋衾遥看不下去,将自己的手绢拿出来,挨个给他们三个换下来。
但这顺序,姜介瞥见她拿出手绢,知道她是要给自己把嘴里的脏抹布换下来,可是宋衾遥先奔向最左边的清风,然后再是朗月,最后才是最前面的姜介,她将姜介嘴里的抹布扯下来,对他说,“稍微忍耐一下。”
姜介眼神微动,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好久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看到宋衾遥,可是,他的确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宋衾遥了。
三个人被押入了最潮湿的柴房,这也是赵彧有意为之。
他实在不知道,这位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为了保护这个姑娘演的这出戏有什么意义,既然他这么想吃苦头,那就吃个够吧。
入夜,鄙远还是有些清冷的。
宋衾遥把自己的被子拿到了柴房,给姜介盖了上去。
看到姜介左臂上的伤口,她道,“我给你清理一下伤口吧。”
姜介没说话,也说不了话。
宋衾遥将他嘴里的手绢拿下来,“你怎么会来这里?”
姜介道,“我在前面督战。”
宋衾遥看着他手臂上的擦伤叹了口气,“这衣服不能要了,我把大氅给你脱下来,手臂上这一块的衣服,要剪掉。”她认真又熟练的比划着伤口所在范围的衣料,神色莫名专注。
姜介觉得,宋衾遥有些不一样了。
她熟练的给他敷了草药,又为他缠上了布帛。
“过几日,就好了。”
言罢,要走。姜介拽住宋衾遥的手,指尖微热,气氛微妙。看的清风和朗月有些战栗,不约而同的装睡起来。“阿遥,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宋衾遥觉得可笑,“不是你觉得我在宫里太碍眼了,才放我出来的嘛?”
说罢,觉得自己委屈的没道理,又换了语气,“我想来这里救治瘟疫下的百姓。”
姜介莫名,“谁给你的出宫令牌?”
也许,这就是名声的重要性。
姜介这样的寡情冷心之人,也不会在维护自己名声这件事情上做分毫的努力。
这个消息就这样传的越来越远。
可是宋衾遥却觉得,这次的战事不像是姜介主动挑起。一则,南方的政权建立的还不够稳固,她在逍遥殿的时候多番看他愁苦,想必正是为宋国和赵国而忧心。宋国还好说,即便是不能立刻收服,也终究是心中有了把握。赵国却吞并的太过突然,姜介未必有能力做出消化。
只不过半月时间,那些烫手的山芋就全都料理好了?
腾出兵力,直奔大燕。这看上去的确有些让人不可置信。
赵彧对鄙远百姓说起这桩事的时候确胸有成竹,让宋衾遥很是纳闷。上层者、当权者的决定,向来不对手下的人表示解释,那么赵彧又是如何知道哪一方先挑起的战事呢?
宋衾遥这样想,果然就这样问了。
彼时,赵彧正在看一本话本,名为“姜国志”。这本话本上有许多皇族的密辛野史,他正看的津津有味。提起这个话题时,他尚不能从话本情节中抽离出来,愣了半晌才有些奇怪的问宋衾遥,“他们都是这样传的,我便这样转达给你了阿。可是宋姑娘,我为何觉得,你同我们这位陛下很是熟悉的样子,还能揣度他是如何想的。”
宋衾遥没说话,也没有否认和这位陛下很熟悉。
赵彧像是狗鼻子闻到了骨头,凑近宋衾遥,便指着话本上的一页密辛道,“我看这个话本上说,姜介并非是先皇姜晃的子嗣,而是他的叔叔姜晁的血脉。故而他母妃张贵妃十分不喜爱他,将他贬斥千里,到宋国为质子。”
宋衾遥看着赵彧极具八卦才能,一脸狐疑的问他,“你竟敢这样揣度皇家密辛?你不怕如今的陛下责问?”
赵彧突然离她很远,四下里张望,“这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怎会降罪于我?”
宋衾遥想了想,果然是天高皇帝远。
此时的赵彧不再是一派潇洒倜傥的模样,多了些八卦圆滑的面目,让宋衾遥也觉得很是新奇,鄙远县城卧虎藏龙,这个鄙远县令可太是那个了。
第二日午时,消息传到府衙,说是鄙远府衙将会迎来一个贵客。
赵彧将这消息说的犹抱琵琶,暂时住在这里的宋衾遥和三更都觉得很好奇。鄙远这样的地方,会来什么贵客呢?按下不提,只见赵彧又是清扫大堂,又是张贴对联,搞得像过年一样热闹,甚至将三更挖来的野人参剁了煲汤,可见之至诚。
宋衾遥既然在人家的地盘上住着叨扰,自然也要帮忙做些杂事。
她与担任布置大厅一事的师爷一起挂几个莫名就很丑的灯笼时不经意的问,“到底是什么贵客要来啊。”
那师爷居然脱口而出,“听说是指挥这次大战的战前将军。”
宋衾遥又有些疑惑了,“战场不是在五十里外的无人村吗,怎么要来鄙远?”
师爷一边挂着巨丑无比的灯笼一边唉声叹气,“不知道啊。许是在沙场上安营扎寨有些太简陋了,主帅嘛,自然要找个地方休憩的。”
宋衾遥惊讶的看着师爷,师爷却毫不在意的看着宋衾遥道,“姑娘是不是觉得我的思考有些草率了?”
宋衾遥点头。
师爷却摇头,“你还是太年轻,这个世道就是这么草率的。”
虽然师爷对于“这个世界其实是个草台班子”这样的言论十分的坚定,但是宋衾遥还是认为不会这么简单。主帅要来鄙远县城,一定是因为鄙远县城的事务紧急关系到了如今的战事。若是姜国的主帅们,尤其是对抗燕国这样强国的主帅,只是为了来敲诈鄙远县令几只鸭子天鹅,那么姜介一统天下的宏图霸业也便不要实现了。
赵彧跑前跑后,对这次招待姜军主帅的事情十分上心。
甚至,为了保护主帅的安全,他将院子里的地窖挖开,藏了三千人进去以防万一。
当然,藏三千人这事宋衾遥是不知道的,若是知道,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
这几日,宋衾遥也很忙,暮时,她要和三更去救治伤员,几个根本不能再上去冲杀的士兵央求她们带自己回去,不想将一副白骨留在沙场。可是督战的副帅不肯,过了几日,便不再让这里的百姓前去送药送水了。
他们有军医,也有补给。后方的百姓上前,只会让士兵们看到生的希望,畏怯懦弱。
宋衾遥尊重理解,但还是放心不下。
后来,军队节节胜利,战场也前移了二十里地,鄙远的百姓们便很少再往前去了。
燕国似乎是处在劣势的地位,但又总是能够组织起有效的反击。长久看下来,燕国和姜国的实力还是可以相抗衡的。对比南方宋国和赵国的军队,燕国和姜国都显得更加粗犷、难驯一些。
就在战事如火如荼的时候,那位贵客终于来到了鄙远县城。
赵彧在院子里烹茶,正巧看见一个穿着黑色虎皮大氅的青年人和两个着铠甲的副帅走进来,他们来的悄无声息,事前没有打任何招呼。可赵彧也没有丝毫的意外,他只是背过身来,悠闲的向着三个人行礼,“贵客驾临,未能远迎,失礼失礼。”
左手边的副帅咳了一声,“这人有些怪。”
赵彧之奇怪,在前面已经说到了,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他与鄙远这个地方的格格不入,十个人呢九个都能看出来,唯独他自己觉得自己本该就是在这土生土长的人。
居中的男子开口,嗓音沉稳,“你是鄙远县令?”竟然是姜介。
赵彧持着折扇,握拳一礼,“在下鄙远县令,赵彧。”
县令这样的官职,实在微不足道。姜国三百座城池,姜介不可能叫得上每一个县令的名字。于是他问,“你是何时来这里做的县令?”
赵彧非常熟稔的答道,“两年前。”
姜介却眼神一暗。两年前,鄙远还不是姜国的领土。清风马上反映过来,一枚飞镖飞过去,赵彧伸手两指便接过。
这人会功夫。
姜介何等头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陷阱。他回头对清风朗月道,“走。”
可三人还没反身离开,院内地窖突然跃出三千亲兵,各个手持长弩,对准了姜介。赵彧此刻笑的有些人畜无害,“我说姜介,我在这里等了你两年,安心帮你治理着鄙远县城,你怎么上来就冲着我扔飞镖?”
姜介皱眉,“萧綦?”
赵彧将手中的折扇打开,悠闲的将刚刚打翻的茶壶拾起来,“没错,我就是萧綦。怕了?”
姜介道,“你果然是故意诱我前来。”
赵彧,哦不,萧綦答道,“我若不是故意散布萧綦在鄙远县城,你估计还不知道这件事呢?既然传到你耳朵里,那必然是我想让你听到的。这里可是燕国曾经的地盘,江山易主,人心未变。你以为你能操纵全局,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姜介此次轻车简从,也不曾料到这里会有这么大的一个套路。见萧綦手下的人都没有动手的迹象,便问,“你想干什么,不妨直说。”
萧綦道,“我就喜欢你这种聪明人。我以前是做生意的,喜欢和别人谈价钱。最开始的时候,我和极北之地的胡人做生意,无往而不利。今日换了你姜介,我还破费了些心思。如今你算在我手里,自然要听我的。”
姜介轻笑了一声,“你想让我罢兵?燕北的战事难道不是你们燕国人挑起?若是不想打,何必寻衅滋事?”
萧綦摇摇头,“不,这战事,你还是得打下去。”
姜介闻言一动,“你想要的,恐怕是燕国的皇位吧。”
萧綦展颜一笑,“我就说你是你们姜氏最聪慧的一个。你叔叔还不相信,至死也没看出你的可堪大用,最后让你摆了一道含恨终生。这一点,我比你叔叔强很多。我本来是想用你那个傻白甜叔叔的,结果他死了,就只剩下你了。”
姜介道,“燕国军队不堪一击,我重创了三、七四队大营,你觉得时机到了?”
萧綦站起身来,“你果然聪明。你现在就写封信,要杀了六皇子,才会退兵。国书,要有你的印章。”
姜介觉得有趣,“你就不怕你的父皇真的杀了你?”
萧綦捅了姜介心窝子一把,“天下不是都是你的父皇母后那般的父母,这点你尽情放心吧。我兄弟子妹多,不用点心机手段,怎知我之计无双啊?”
姜介果然脸色沉下来,他平生最讨厌别人威胁,“我若不呢?”
弓箭手准备,你若是不,那就是血洗鄙远。
正巧这时,宋衾遥从外面采药回来。师爷极力阻拦,也没拦住宋衾遥想要保护赵彧的心,她挣脱了师爷的束缚,跑进院内,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一番场景。
药篮子掉在地上,赵彧也愣怔住了。他嫌弃的看了一眼师爷,又无所谓的看了一眼宋衾遥。
反正她也不知道这是谁。
可是接着,宋衾遥便喊了一声,“姜介。”
赵彧无语了,赶忙上去拦住宋衾遥,“你别过去,那边都是弓弩,你小心别伤了自己。”
宋衾遥是个善良的姑娘,赵彧觉得她没有什么杀伤力。
此时的姜介也看到了宋衾遥,眼神中顿时多了一丝慌张,他回头看朗月,“她怎么会在这里?”
清风朗月一起摇头,这我也不知道啊。
姜介跨出一只脚,“阿遥。”
萧綦手势一动,一只弓弩便从亲兵群中窜出来,清风朗月未来得及上前格挡,那支长箭便穿进了姜介的左手臂。
宋衾遥一时没分清局势,懵懂的看着赵彧,“赵大人,这是你们姜国的皇帝。”
你们?赵彧突然发现了新大陆,眼睛一亮,“你不是姜国人?”
宋衾遥觉得他关注的点真的是太小众了,跑到姜介身前,张开双臂,“赵大人,你信我,他是姜国的皇帝。”
真是坏事。
赵彧觉得,可以杀了宋衾遥。
于是他抽出了短刀,姜介却看出了他的意图,冷冷的开口,“我们之间的纷争,何必牵扯旁人。你若不相信我是姜国的君主,可以将我先暂时扣押,查清楚为妙。”
哦吼?赵彧笑了,搁着人家面前演戏呢?
这意思是说,你可以把我捆起来,要了你想要的那封信,再把我放了,这笔交易就算完成了。
宋衾遥也觉得这是个折中的计策,“既然赵大人需要查明他的身份,不如先把他关押下来。”
赵彧叹了一口气,“行吧。奉陪。”
一挥手,几个亲兵将姜介绑了个严严实实,嘴里还给他塞了一块抹布。
他的两个副帅更是如此。
宋衾遥看不下去,将自己的手绢拿出来,挨个给他们三个换下来。
但这顺序,姜介瞥见她拿出手绢,知道她是要给自己把嘴里的脏抹布换下来,可是宋衾遥先奔向最左边的清风,然后再是朗月,最后才是最前面的姜介,她将姜介嘴里的抹布扯下来,对他说,“稍微忍耐一下。”
姜介眼神微动,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好久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看到宋衾遥,可是,他的确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宋衾遥了。
三个人被押入了最潮湿的柴房,这也是赵彧有意为之。
他实在不知道,这位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为了保护这个姑娘演的这出戏有什么意义,既然他这么想吃苦头,那就吃个够吧。
入夜,鄙远还是有些清冷的。
宋衾遥把自己的被子拿到了柴房,给姜介盖了上去。
看到姜介左臂上的伤口,她道,“我给你清理一下伤口吧。”
姜介没说话,也说不了话。
宋衾遥将他嘴里的手绢拿下来,“你怎么会来这里?”
姜介道,“我在前面督战。”
宋衾遥看着他手臂上的擦伤叹了口气,“这衣服不能要了,我把大氅给你脱下来,手臂上这一块的衣服,要剪掉。”她认真又熟练的比划着伤口所在范围的衣料,神色莫名专注。
姜介觉得,宋衾遥有些不一样了。
她熟练的给他敷了草药,又为他缠上了布帛。
“过几日,就好了。”
言罢,要走。姜介拽住宋衾遥的手,指尖微热,气氛微妙。看的清风和朗月有些战栗,不约而同的装睡起来。“阿遥,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宋衾遥觉得可笑,“不是你觉得我在宫里太碍眼了,才放我出来的嘛?”
说罢,觉得自己委屈的没道理,又换了语气,“我想来这里救治瘟疫下的百姓。”
姜介莫名,“谁给你的出宫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