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响臣似乎想把康乐和某个姓宫的凑成一对,这样的事,康乐坚决不肯!

    只是要做通长兄的思想工作,比登天还难。

    思来想去,康乐在接受长兄安排,和公然违抗长兄命令之中,选择了第三条路。

    “姨父,求您了!”康乐抱紧钟徽的大腿,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阵势:

    “您不帮我和长兄说说情,我就一直这样不松手,让您走不了路!”

    她真如长兄说的那样,昨夜吹风着了凉,此时说话拖着长长的鼻音,可怜巴巴的。

    钟徽拖着腿走了两步,才意识到康乐不是在开玩笑,抖着胡子问:

    “宫家也算家世显贵,门庭赫奕,锦年那孩子更称得上通才达识,是世人交口称誉的雅士,如此良人,怎么就入不了你的法眼?”

    世家子弟中,能像宫锦年那样在人前毫无污点,清白如许的,确实没有几个。

    可这并不说明,谁能与宫锦年结交,便是捡了天大的便宜,须得见好就收。

    没有这样的道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个伪命题。

    反而是旁观者递刀拱火,当局者苦不堪言。

    康乐哼了一声,道:“二公子再高雅,再清贵,也和我没有关系。

    “我只知道,他嫌我性情刁顽,我观他小人之态,硬凑在一起,也是相看两厌,何必强求呢?”

    人人都道宫锦年好,怎么她就看到了宫锦年贬低她,折损她,羞辱她!

    这样的浊世佳公子,谁主张,谁拿去。

    钟徽亮着嗓子,高声问:“他是小人之态,那依你高见,谁是好人?那个草野莽夫吗?”

    谁是草野莽夫?

    任谁也想得到,他这句“草野莽夫”指代的是谁。

    可是,秦伯术才不是草野莽夫!

    她可以用很多例子,来证明这一点。

    不对,不能顺着别人的话说,陷入自证中。

    康乐只道:“这是两码事。”

    怕说的不够清楚,她还补充道:“我喜欢秦伯术,和讨厌宫家二公子,这也是两码事。”

    这算是捅了钟徽的火药引子了,他怒其不争地斥道:“你这是昏了头了!”

    康乐认真道:“姨父,我很清醒,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宫家二公子固然好,可他既无法带给我快乐,我也无需借他的清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何况就当今时局来看,宫李两姓联姻,只会带给彼此更大的隐患,并无益处哇!”

    从前的世家,虽分了阵营,门阀攻伐不断,势力此消彼长,但彼此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共识,维持着皇权和世权表面平衡的状态。

    可如今,皇帝开始利用一部分高位世家,去对付另一部分高位世家,挑唆鹬蚌相争,逐渐打破了虚假的繁荣假象。

    先前那一套世家联姻的策略,是为了巩固“世家联盟”,现下已经不适用了。

    因为现在,你永远不知道你的盟友,会不会是下一个倒台的倒霉蛋。

    多一个朋友,只会多一份隐患。

    康乐的最后一句话犹如晨钟暮鼓,敲醒了钟徽略微老旧的思想,他动摇道:

    “你说的不无道理,这事儿我会找机会和凌霄说,这下行了吧?”

    康乐得了便宜,卖乖道:“姨父,我就知道您最疼我了。

    “可既然您对我这么好,何必还要日后找机会呢?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

    今日长兄闲,建议就今日!

    钟徽扶额,哄道:“小康乐,现在临近年关,我要忙各官考准事宜,实在抽不出时间来,年后再议好不好?”

    堂堂五郡刺史,可不是康乐发个好人卡,就随随便便使唤得了的。

    康乐自然是希望钟徽能早些时日为她和长兄说情,可钟徽忙的是国事,和她的家事不在一个重要级,不能由着她耽搁。

    她虽是无理取闹出了名的,但在大是大非上,她也是晓理的。

    钟徽见她安静下来,好声好气道:“我发誓,等年关一过,一定帮你把事办了,现在能放我走了吧?”

    约了人,马上到,挺急的。

    原本以为事情暂时搁下,康乐就能放他离开,谁料康乐依旧抱着他的腿,就是不撒手:

    “姨父,我还有一件小事要求您帮忙,再耽误您一阵,不久,一盏茶的功夫就好!”

    “哎哟,小祖宗!”钟徽急得额头冒汗,低下头问:“什么事啊?你一次说完行不行啊?”

    康乐言简意赅地,说出了惊世骇俗之言:“小事儿,借钱,两万两。”

    众所周知,反复强调的小事,一定不会小。

    钟徽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夺少?两万两?”

    谈及这么大的数额,他可就不走了嗷。

    “你一个小孩子家家的,要这么多钱做什么?

    “杀人了,还是在外面养人了?

    “不把话说清楚,我看你也别想走了!”

    今天他是贵客也不接了,就等着康乐的答案。

    康乐被这么多问题砸了脑袋,支支吾吾道:“我,我要钱,肯定有自己的道理,总之,总之不是用来做坏事的,您,您就别问了。”

    她作出保证:“您放心,这些钱,三年之内我一定会还清的,连本带利!”

    真是糊涂了,钟徽关心的哪是钱的去留,明明是在关心她是不是误入歧途了。

    面对康乐的苦苦哀求,钟徽一再拒绝,他甚至都开始怀疑,是不是秦云谋在诱拐无知少女,准备吃绝户。

    诶,别说,还真别说,这个极有可能。

    康乐正挂在钟徽腿上不撒手,府上的小厮忽引了两个外人过来,半点招呼也没打。

    这让康乐始料未及,人都到跟前来了,悄无声息地跑路是肯定来不及了。

    她气呼呼地瞪着引路的小厮,眼中指责的意味不言而喻。

    小厮委屈极了,小声朝她解释道:“这不怪小的啊,是大人说人来了直接带过来就好。

    “谁能晓得您能做出这事儿,要不,小的指定给您提前报信。”

    康乐别过头去,假装在生气,其实是在躲避两个到来之人探究的目光。

    丢人这两个字,此刻真的过于具象化了。

    来人中走在前面那位锦衣玉袍的公子哥,虽身量远不及身后侍从,身板也更瘦削。

    但其摇着蒲葵扇,大步往前迈的模样,倒也有几分潇洒,气势则远胜后者。

    两人都向钟徽行了礼,公子哥模样的那位朝身后的人挥了挥,吩咐道:

    “朱雀,上头交待的那些,就由你和刺史大人说,我突然想起还有别的事儿。”

    他这句别的事儿,是对着康乐的背影说的。

    名叫朱雀的男子顺着他的目光也瞥了一眼康乐,冷冷回过头,对钟徽道:

    “钟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这话可说到钟徽心坎上去了,他把腿从康乐手上拔出去,笑脸迎着朱雀,就往别处走了,处走了,走了,了。

    康乐的遮羞布,就这样被借了出去。

    她尴尬,难过,又生气。

    这两个一起来的人,一起走不行吗?

    留下来的那人显然不能理解她此刻想逃的心情,将手上的扇子摇得可欢:

    “李圆圆,好久不见。”

    康乐微怔,这个世界上,会叫她“圆圆”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李喜容,听这个声线,绝不会是她;

    另一个,则是……

    “赵让?”康乐抬起脑袋,看着眼前的卷毛:“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赵让用扇子点了点她的额头,嗔怪道:“真没礼貌,哪有像你这样随便喊人大名的?”

    他身上已没有从前那股逢人便锋芒毕露的劲儿,取而代之是春风化雨的温驯——

    如果忽略掉他的嘴角那抹轻佻的笑的话。

    “退之,这是我的字。”他道。

    康乐和赵让并不相熟,甚至两人见面,一是因为姜意,二则是因为长嫂赵宝嘉。

    可就算赵李两家是姻亲,康乐与他交谈的次数,也不超过五次。

    她只听说过,赵让是世家子弟中,文不成武不就的人里,比上不足,比下又有余的一个。

    这也就导致,他既为上层圈子所耻,又不为下层圈子所容,出门在外,竟一个朋友也没有。

    康乐没去想赵让突然套近乎的底层逻辑,反是顺着他的话问:

    “那赵退之,你怎么会来这里?”

    她对于问题的答案很是坚持,这是她的原则,问出口了,就要得到回答。

    赵让扁了扁嘴,应道:“我是陛下钦点的巡察使,你说我来这里做干嘛?”

    康乐长舒一口气,还好还好,不是长兄派来说服她的说客。

    等等!

    她似乎忘了一件更重要的事儿。

    赵让刚刚说,谁是陛下钦点的巡察使来着?

    他是?

    康乐不信。

    赵让这种水平的都能当巡察使,那她岂不是都能当宰相了?

    嘿嘿,嘿嘿,想想就激动。

    “你在想什么呢?笑得这么开心?”

    赵让看着她傻笑的样子,没忍住问出了口:“天寒地冻的,你就这样席地而坐,不冷吗?”

    康乐后知后觉地站起身,惊呼:“怪不得方才我觉得凉嗖嗖的!”

    她整了整衣服褶皱的时候,赵让在虚空中比了个圆:“我还想知道,以前的你不是这样的吗?”

    又比了比康乐现在的身形:“现在怎么变成了这样的?瘦了这么多?”

    哼哼,管得真宽。

    康乐嫌他管得太多,不愿意搭理他,谁知迎来了赵让新一轮的轰击:

    “你以前叫圆圆,现在是不是应该叫扁扁?

    “你怎么瘦下来的?是宫里的膳食不好吗?”

    “话说,你还是以前胖胖的可爱。”

    他还捏着鼻子,学康乐说话:“而且你的声音也变了,说起话来总吊着一口气,就像这样。”

    ?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有够冒犯的。

    康乐正要发飙来着,赵让忽地转移了话题:

    “刚刚我好像听到你在向刺史大人借钱,其实这完全没必要,因为你可以找我要。”

    更正,这是天籁!

    康乐睁着星星眼,深情地望着赵让。

    赵让用蒲扇掩着唇,干咳了两声,道:“不知道为何,总觉得喉咙干干的。”

    康乐想也没想,直言道:“北地的天本就干,你还用扇子扇风,可不就得干嘛( ̄▽ ̄)/。”

    赵让挑了挑眉:“嗯?”

    错了,话说错了,姿态也错了。

    康乐立马领悟过来,屁颠屁颠端了杯热茶过来,恭敬地送到赵让手边:

    “公子,喝些茶润润喉。”

章节目录

僭例非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执饼蘸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执饼蘸酱并收藏僭例非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