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六,是老国公夫人的生辰。张氏提早几日就开始筹备。

    像她们这样的人家,也拿不出像样的寿礼左不过就是绣些老人家的配戴的物件,或是做些讨巧的吃食。

    天气业已入夏,明月穿着半旧的素色纱裙,在窗台下练字,提笔时衣袖不免落下,露出一节皓白的手腕,十指纤纤。

    若是拨动起琴弦怕也是一副赏心悦耳的场景。

    明月倒是极爱琴,但母亲说这一排人家挨得近,在屋子里抚琴怕是要扰了旁人。

    更何况原先的琴早就变卖了。

    沁芳从房外进来,手中端了碗放温了的绿豆汤。

    今年的夏天似乎出奇地热,今日家里煮了绿豆汤,其余众人都是喝用院中冰凉井水沁过的。

    惟有明月,张氏向来不允她喝那些个寒凉的。

    “姑娘,该歇歇了,喝碗绿豆汤吧。”

    明月闻言,便依言放下了笔。

    她转身过来,沁芳看着她家姑娘腰肢盈盈,不着脂粉已是雪肤,灼灼娇姿。

    在恼人的热气里,别人家早已恨不得扇子不离身,她那皎皎如月的脸上却是一丝汗意也没有。

    “母亲的糕点做得如何了?若再不去怕是要晚了。”

    沁芳见她坐下,端起碗递给她,回道:“快好了,大娘子让您喝了汤后换身衣裳就出门了。

    哎哟我的乖乖,姑娘您是不知道,大娘子今年做了个寿星公,那旁边一个个的仙桃,我还以为是从您的画里跳出来的。”

    这热天里,明月向来有些苦暑,碗端起来又放下,对着沁芳使了个眼色。

    沁芳还是个十岁的小丫头,正是长身体的年纪,端起碗不过几口,一碗绿豆汤便下了肚。

    待张氏装点好寿礼,前来唤明月出门时,明月已换好了衣裳。

    府里体恤她们,每季会送来两匹衣服料子,有时老太太高兴了,也会赏些时兴鲜丽的料子,说是给姑娘们装扮装扮。

    明月今日穿得就是一身藕粉色对襟收腰长裙,老太太不爱看娘子们打扮得素净。

    每回被母亲领着见老太太,母亲都会让她穿着鲜亮些。

    母女二人带着沁芳一道出了院子,谁知刚进了后院,张氏便感到身上有些不妙。

    肚子里一阵翻江倒海,怕是那碗绿豆汤吃坏了肚子。

    也怪她今日一大早在厨上忙活,热出一身大汗,不管不顾地贪凉喝了碗沁过井水的。

    这样子怕是见不了老太太了,但这寿礼却是一定要送的。

    没有法子,张氏只得叫住明月,仔细叮嘱了后才急急离去。

    明月心下倒也不慌。平日里她虽极少出门,但老太太她是见过几次的,那是位慈眉善目的老祖宗,每回见了都要拉住她的手温言夸赞,是极好相处的。

    一路上倒是没见到多少人。张氏为了避开旁人,总是选了老太太起身用过早膳的时辰。

    等明月赶到春晖堂时,屋外候着的丫鬟见着她,一时没有想起。

    待明月报了家门,她才笑意盈盈地微微屈身,嘴上不住说着:“董姑娘莫要怪罪,是奴婢看您这样貌,还以为是哪位天上仙子下凡来给我们老太太祝寿来了。”

    明月见状急急拉起她,“姐姐不要多礼,只怪我平日里都在院子里,没常来给老太太请安,是我礼数不到,难怪姐姐不识得了。”

    待丫鬟进了门通报,没一会,里面便走出一位年岁更大的女子,向明月福身,“董姑娘,您来得正好。老太太刚用完早膳,快里面请,莫要热着娘子。”

    明月知道这是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叫半夏的,自然不敢受礼,连忙扶了她一把。

    半夏心下道:“这姑娘倒是和她母亲一般识趣,不像跨院里其他个目下无尘的主,都寄人篱下了,还端着一副官家小姐的样子“

    进了内堂,地上铺着的是富贵呈祥图样的地毯,一架8扇的黑漆镶百宝山水楼阁红木屏风架在那,绕过屏风,后头是一架梨花木嵌螺钿理石的罗汉床。

    老太太穿着金边玄色镶领五彩织金花卉纹样缎面对襟衣裳,虽是满头的银丝,却是精神很好。

    正坐在铺有青缎靠背坐褥的罗汉床上,含笑着招呼她。

    明月见状,忙上前行了跪拜礼,口中称道:“恭祝老寿星松鹤长春,春秋不老,福如东海,日月昌明!”说完,还颇有诚意地磕了响头。

    她的规矩是打小教过的,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拜礼,在旁人看来也要悦目许多。

    她这礼行得实诚,老太太忙叫身边的丫鬟们赶紧扶她起身,让她走到跟前来。。她是极喜爱姑娘的,因着明月的容貌更是要偏上几分。

    “我记着,你刚来那会儿,还不到十岁,才到你母亲的肩,快瞧瞧如今怕是要比你母亲还高了。”

    见老太太提起张氏,明月接过话茬,小心回复:“老太太的记性真好,那时候小,我母亲常说托老太太的福,才能将我拉扯大。

    原本今日她是要一块过来的,谁知出门时晕了一会,怕到您跟前失礼,便嘱咐我来给您拜寿。”

    沁芳听了娘子的话,赶紧把食盒拎上来。明月立在一旁,细细讲解。

    第一层打开,入目的是一副寿星捧桃图,寿星公手中捧着形状饱满、桃尖微红、桃叶翠绿的大寿桃,身下周围则围绕着一圈相同式样的小寿桃,中间写有“寿”字。

    “老太太,这是我母亲前些日子跟人新学的,是北人的面食,您吃了寿桃,定能益寿延年。”

    第二层打开,是一份莹白剔透的糕点,面上都细细地写着寿字。“此糕内有乾坤,入口清爽沁凉,老太太不便用冰饮,夏日解暑用这个再适合不过了”。

    第三层打开便是一碗蜜浮酥柰花,一朵白色的柰花盈盈地浮在黄色的蜂蜜上。“我母亲说这碗蜜浮酥柰花添的是蜂蜜,虽说是甜些,但她掺了点□□,口感也清淡些。”

    老太太见了自是欢喜,“你母亲定是这几日做这些中了暑气,快让郎中去瞧上一瞧,莫要落下了病根子。“

    明月不敢让郎中上门,她方才谎称张氏是晕倒,不过是觉得张氏这个做吃食的,还因吃坏肚子不能前来拜寿,听着不免不美。因而她找了托词婉意谢绝了。

    老太太拉着她的手,上下端详了一番:“姑娘家家的,怎生打扮得如此素净?你母亲也是,总不肯让你进园子走动。

    你父亲虽有些不是,但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你自然是我的亲孙女一般,又何必为了那劳什子事没得让我们祖孙生分。“

    还不等明月接话,老太太身边的丁嬷嬷便在一旁打趣:“老太太,您瞧瞧,既然是您的亲孙女,怎么也该赏些好的给董姑娘,也让老奴们开开眼界。“

    老太太被逗得指着她笑骂:“你这老奴,成天的就盯着我那些东西,莫是我平日里短了你不成。

    还不快把刚得的那套头面拿出来,与明月这个年纪最为适合不过。”

    丁嬷嬷听了吩咐,自然麻利地取了首饰来,边指点明月细看,边说:“这套头面前日里三姑娘向老太太讨要,老太太可是没舍得。

    这厢送给姑娘,定是对姑娘欢喜得很,日后姑娘还是要多来春晖堂走动,省得咱们老太太的首饰躺在盒子里吃灰。”

    明月心下惶惶,如此贵重的礼,又是连府里的姑娘都没给的东西,她又哪敢受。

    老太太看她脸上惊惧极力推辞,便道:“你不要听这老奴瞎扯。你母亲和你都向来孝顺,这不过是做祖母的给小辈一份礼物,长者赐不能辞,你就收下吧。“

    这下明月也不敢再推辞,福身谢过老太太。

    这时有丫鬟进来通传,说是二爷来请安。

    听到有人来,明月忙起身告退出去。

    进来的是老太太的幼子,府里的二爷,如今在朝中领着殿前司副都指挥使的差事。

    明月出去时迎面碰上,她忙低垂下头行礼。

    只见一双黑色锦靴停在了她们的面前,随即有一道逼人的视线落在她身上。

    她不免有些紧张,幸而也不过只是一瞬,二爷叫了起,衣角从她们眼前掠过便向内堂走去。

    从春晖堂出来,明月主奴二人俱是大松了口气。

    沁芳拍了拍胸脯,“姑娘,这二爷气势也太吓人了些,听说他当年可是在西边杀敌无数,西边的小孩子听了他的名号都害怕得要哭。”

    明月瞪了一眼,“你再胡说,看我不告诉崔嬷嬷,让她给你轻快轻快筋骨。”

    张氏虽然是主子,但待下人向来都是和气。惟有崔嬷嬷,怕沁芳年纪小,在这大宅院里惹出祸端,管起她来严得很。

    沁芳一听明月搬出了她祖母,果不敢再多说了。

章节目录

国公府的生存法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流波和白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流波和白鸟并收藏国公府的生存法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