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此番一耽搁,自重壁山回到成都西郊竹林时,已是四月三十。
竹林小筑间,肖沉璧推开自己房间的门,低头便见有一封信放于门缝之下,打的正是风雅楼的印记。
何子规见他捡起那封信,纵身一跃翻上,轻飘飘落在竹梯间:“有消息?”
肖沉璧拆了信,大致扫了一遍,递给了她:“严季鹰死了。”
何子规与这剑南西川节度使严武并不相熟,闻言只接过那信笺随意看了两眼,除去其于四月二十九庚寅日因罹患急病而逝外,她还留意到了另一件事。
“……道士?”
那信笺上所记自然不仅仅是严武之死,还有一些或与之相关的细节——比如严武死前一天,有一位自称来自峨眉山的道士上门拜访。
她往下看,便见其下有一行小字批注,该当是那名道士的外貌形象。
青旧布衣,长须长眉,稀疏拂尘。
盯着那十二个字看了片刻,她忽地想起先前刚到洪都不久,在去往霹雳堂路上的茶摊上所见的那奇怪道人来——那人便正是这么一副样貌。
她见过的修道者并不多。除去小时曾见过的、长安城清虚观里的、或是昆仑山上下来的,就只剩下那么零星几个了。
再往下是几行熟悉的隽雅字迹,大意是告诉他们当心此人、留心自身安危云云——但又平白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絮叨之感。
“想来城内有些事要忙,我稍后也要往候雪亭去一趟。”何子规将信递还,“先生可要和我进城走走?”
“好。”肖沉璧微一颔首,“我也正有事要与沈兄说。”
···
成都城内。
严武急病而亡,最折腾的除了严府的人,大概就是眼下驻守成都的那位不良帅。眼下以防有人趁此关头生事端,城内戒严再度加强,每走几步,就能看到来回巡查、按刀戒备的不良人。
何子规与肖沉璧二人穿过来来往往的人群,于内城外南门附近瞧见一身着玄色缺胯袍、头戴乌纱幞头之人,年轻俊秀、剑眉星目。
不需她仔细看,能穿这一身制式者出现于此时此地者,大抵只有一位。
剑南道不良帅,薛迢,字介远。
薛介远余光瞥得肖沉璧与其身旁幂篱垂纱的身影,与属下交代完事情,笑着偏头了看过来:“许久不见,看来肖医师今天倒是颇有闲暇,可惜我这儿正忙着……你这带的是哪里来的世家女?”
他这打趣的一句话话音尚未完全落下,何子规已悠悠挑开黑纱,露出半张脸来,唇角微微一勾:“别来无恙,薛使君。”
四周陡然一凝。
薛介远脸色大变,倏然按着腰间长刀退后三步:“……何靖轩。”
所谓冤家路窄。
当初一十五名不良帅围杀这位靖轩将军,将冷魂钉钉入她左腕——其中就有他薛介远一个。
若非那幂篱实在太打眼,一时又不曾往这方面去想,以他身为不良帅的眼力与敏锐,本该留意到黑纱之下半遮半掩现出的一双皂色武靴。
何子规仍是含着分笑,接了他先前那句话:“让薛使君失望了。在下不是什么世家女,但也算是出身名门。”
这话听在薛介远耳中,便当她是在说自己师承于“清风朗月”之事——在这江湖上,出身“清风朗月”宁子清门下,那又何止是“名门”二字能括得住的?
一时僵持之际,薛介远正欲说些什么话,却见凄艳剑光一闪,转眼肃杀剑意已逼近周身。
薛介远自不是什么好对付的人物,当即横刀反手出鞘格下红尘,然而红尘急攻之下愈见凌厉,他手上刀一转换于右手,迅速回防反击。刀光剑影一时缭乱,一旁的不良人连忙要上前援手拿人,被他一个手势拦下。
被逼退五步,薛介远以刀抵住红尘,低喝道:“于成都城内袭击不良帅,何靖轩,妳当真胆大妄为!”
“与使君过过招而已。毕竟久别重逢,手痒得很。”
她话音刚落,剑招又起。薛介远侧身一避,刀势一转横劈过去,却正见她左手忽而扶上剑柄,漫天凄艳剑光陡然凝于刃上一线。
而他这一刀恰好自她剑下掠过,招式用老,此时再收手已是来不及。
薛介远当即往后一撤步,横刀就势一挑回防,未敢直接接她这一剑,只是借力抽身,再退七步。
肃杀剑气却忽地又一散,自他周身飒然而过,下一刻她如影随形般贴近,剑锋向他咽喉处而来。
“……妳!”
去年此人刚至洪都城,与其有过交锋的江南西道不良帅燕歌便给其他众位不良帅来了信,提醒他们提防此人。而那时何子规腕间冷魂钉仍在,他们若单独对上此人,还能周旋一番——甚至若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占些内力上的优势。
但此时已不同了。
意识到她应是已将冷魂钉取出,薛介远蓦然回头看向那边的玉白身影,低喝道:“肖沉璧!你——”
然而他什么都未说得出来,红尘剑影太利,昔年她全盛之时,十五人联手才得以将她制住;如今她功力虽略有衰减,但业已取出那冷魂钉,又怎是他一人能抵挡得住的?
“我当年留着这东西,是为了什么,薛使君应当也清楚。”何子规反手握剑,剑刃距他颈侧血脉只有半寸,“谁知玄鹰符出——既然我们不得安生,那在下也只能……让你们睡不好觉了。”
“……眼下玄鹰符已撤,妳……”
“迟了。”她冷笑一声,“这玩意儿若是一开始就不从大明宫里送出来,我至今都还在霁月居中闭门不出。”
只言片语落,刀光剑影停。
出剑抽刀不过一炷香时间,红尘的剑锋已搭在了他颈侧。薛介远也算得上出身名门,武功在十五位不良帅中得以排进前五,但他败得如此之快,除了未料到何子规已取出冷魂钉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他在畏惧这个人。
当年不良帅联手一战的印象实在太深,甚至她彼时剑下还折了三位——而剩下的亲历之人,除了那已辞官的前京畿道不良帅池廷之外,想来没有几个不畏惧她的。
刀剑相对时,最令人生惧的从来都是舍身亡命者。
“而且你说玄鹰符已撤?呵……若无郭帅此请,往后我们又该会如何?”
薛介远僵着身子,一时不敢乱动,只蹙着眉看了一眼不远处袖手旁观的年轻医者,压低声音道:“肖沉璧,她不管不顾,你也跟着一起发疯?若是让人知道你为她取出了冷魂钉,你只会和她一样不得安宁。”
肖沉璧只是淡淡地扫了他们一眼:“那又如何?”
薛介远愣了一下,他这一句“那又如何”,怎么听起来偏生更像是一句“求之不得”。
他目光下移,忽地落在肖沉璧腰间所佩白玉鲤,旋即又似有所悟地瞥向黑纱半掩之下,暗胭脂色剑鞘上那所坠的墨玉鲤。
昔年“清风朗月”宁子清所持“三瑰”之一,名为墨白双鲤佩。
薛介远似乎是发现了什么好笑的事,一时竟不在意那还在自己脖子上架着的剑,手拎着刀,低下头半掩着脸笑了起来。
红尘离了他颈侧,锵然一声归入鞘中。
“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笑够了,薛介远直起身来,悠悠叹道:“物以类聚啊……”
一旁的不良人们满头雾水又心惊胆战地看完了这一场,此时心下又憋着火,互相嘀咕了两句,一抬头正对上自家头儿投过来的眼刀。
“活儿都干完了,在这儿闲着?”
见下属们作鸟兽散纷纷回到自己岗位上,薛介远不再看面前这两人,收刀转身,沿着成都城内的大街走远了。
何子规将幂篱黑纱重新拢好,回头看向肖沉璧:“薛迢是先生的朋友?”
“……算是。当初成都蛊祸,他在城中奔走,调度药材人力,帮衬了许多。”
“蛊祸……”何子规第一次听得此事,思忖片刻,问道:“可与五仙变乱有关?”
“是。”
“师父那边暂时还没什么消息过来。或许过些时日,我也要往五仙走一趟。”
她曾应承了一位五仙弟子,救乌木兰,救五仙。
···
薛介远此时脸上本该有的几分玩世不恭都尽数褪去,一张俊秀的脸阴凉得如覆了层霜般。
何子规如此大张旗鼓搞这么一出,其目的除了要刻意找他不快外,恐怕也是要他们这些人得知她已取出了冷魂钉。
这样朝堂之上的目光才会更多地投到她身上,而非那些散落各地的“魅影”旧部。
忽而他脚步一顿。
有位素衣长冠的坤道正缓缓行来,眉目清雅、气度高华,手中一杆白玉银缕丹尾拂尘,更衬得一番出尘风骨。
薛介远盯了她片刻,见她抬眸间似是看到了自己,这才快步走到了她面前:“真人是来为严节镇做法事?”
丹墀散人站定,波澜不惊地望着他:“是。”
“那还真是……辛苦真人费力走这一趟了。”
丹墀散人知道他着番话意指什么——她足间纤细却结实的锁链仅仅能让她缓步行于成都城平坦的街道之上,或是那一方观中。而自她所居之观至成都城这十几里路,却是麻烦。
“有严府人相请,并不算费事。”拂尘丹尾轻拂,她反问道:“使君待如何?”
“不如何。”薛介远轻笑了声,抱臂看着她,“那便等真人这场法事结束,我再亲自……送真人回观。”
最后五个字教他咬得轻而慢,字字碾过,如凝冰淬毒,碎于风中。
竹林小筑间,肖沉璧推开自己房间的门,低头便见有一封信放于门缝之下,打的正是风雅楼的印记。
何子规见他捡起那封信,纵身一跃翻上,轻飘飘落在竹梯间:“有消息?”
肖沉璧拆了信,大致扫了一遍,递给了她:“严季鹰死了。”
何子规与这剑南西川节度使严武并不相熟,闻言只接过那信笺随意看了两眼,除去其于四月二十九庚寅日因罹患急病而逝外,她还留意到了另一件事。
“……道士?”
那信笺上所记自然不仅仅是严武之死,还有一些或与之相关的细节——比如严武死前一天,有一位自称来自峨眉山的道士上门拜访。
她往下看,便见其下有一行小字批注,该当是那名道士的外貌形象。
青旧布衣,长须长眉,稀疏拂尘。
盯着那十二个字看了片刻,她忽地想起先前刚到洪都不久,在去往霹雳堂路上的茶摊上所见的那奇怪道人来——那人便正是这么一副样貌。
她见过的修道者并不多。除去小时曾见过的、长安城清虚观里的、或是昆仑山上下来的,就只剩下那么零星几个了。
再往下是几行熟悉的隽雅字迹,大意是告诉他们当心此人、留心自身安危云云——但又平白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絮叨之感。
“想来城内有些事要忙,我稍后也要往候雪亭去一趟。”何子规将信递还,“先生可要和我进城走走?”
“好。”肖沉璧微一颔首,“我也正有事要与沈兄说。”
···
成都城内。
严武急病而亡,最折腾的除了严府的人,大概就是眼下驻守成都的那位不良帅。眼下以防有人趁此关头生事端,城内戒严再度加强,每走几步,就能看到来回巡查、按刀戒备的不良人。
何子规与肖沉璧二人穿过来来往往的人群,于内城外南门附近瞧见一身着玄色缺胯袍、头戴乌纱幞头之人,年轻俊秀、剑眉星目。
不需她仔细看,能穿这一身制式者出现于此时此地者,大抵只有一位。
剑南道不良帅,薛迢,字介远。
薛介远余光瞥得肖沉璧与其身旁幂篱垂纱的身影,与属下交代完事情,笑着偏头了看过来:“许久不见,看来肖医师今天倒是颇有闲暇,可惜我这儿正忙着……你这带的是哪里来的世家女?”
他这打趣的一句话话音尚未完全落下,何子规已悠悠挑开黑纱,露出半张脸来,唇角微微一勾:“别来无恙,薛使君。”
四周陡然一凝。
薛介远脸色大变,倏然按着腰间长刀退后三步:“……何靖轩。”
所谓冤家路窄。
当初一十五名不良帅围杀这位靖轩将军,将冷魂钉钉入她左腕——其中就有他薛介远一个。
若非那幂篱实在太打眼,一时又不曾往这方面去想,以他身为不良帅的眼力与敏锐,本该留意到黑纱之下半遮半掩现出的一双皂色武靴。
何子规仍是含着分笑,接了他先前那句话:“让薛使君失望了。在下不是什么世家女,但也算是出身名门。”
这话听在薛介远耳中,便当她是在说自己师承于“清风朗月”之事——在这江湖上,出身“清风朗月”宁子清门下,那又何止是“名门”二字能括得住的?
一时僵持之际,薛介远正欲说些什么话,却见凄艳剑光一闪,转眼肃杀剑意已逼近周身。
薛介远自不是什么好对付的人物,当即横刀反手出鞘格下红尘,然而红尘急攻之下愈见凌厉,他手上刀一转换于右手,迅速回防反击。刀光剑影一时缭乱,一旁的不良人连忙要上前援手拿人,被他一个手势拦下。
被逼退五步,薛介远以刀抵住红尘,低喝道:“于成都城内袭击不良帅,何靖轩,妳当真胆大妄为!”
“与使君过过招而已。毕竟久别重逢,手痒得很。”
她话音刚落,剑招又起。薛介远侧身一避,刀势一转横劈过去,却正见她左手忽而扶上剑柄,漫天凄艳剑光陡然凝于刃上一线。
而他这一刀恰好自她剑下掠过,招式用老,此时再收手已是来不及。
薛介远当即往后一撤步,横刀就势一挑回防,未敢直接接她这一剑,只是借力抽身,再退七步。
肃杀剑气却忽地又一散,自他周身飒然而过,下一刻她如影随形般贴近,剑锋向他咽喉处而来。
“……妳!”
去年此人刚至洪都城,与其有过交锋的江南西道不良帅燕歌便给其他众位不良帅来了信,提醒他们提防此人。而那时何子规腕间冷魂钉仍在,他们若单独对上此人,还能周旋一番——甚至若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占些内力上的优势。
但此时已不同了。
意识到她应是已将冷魂钉取出,薛介远蓦然回头看向那边的玉白身影,低喝道:“肖沉璧!你——”
然而他什么都未说得出来,红尘剑影太利,昔年她全盛之时,十五人联手才得以将她制住;如今她功力虽略有衰减,但业已取出那冷魂钉,又怎是他一人能抵挡得住的?
“我当年留着这东西,是为了什么,薛使君应当也清楚。”何子规反手握剑,剑刃距他颈侧血脉只有半寸,“谁知玄鹰符出——既然我们不得安生,那在下也只能……让你们睡不好觉了。”
“……眼下玄鹰符已撤,妳……”
“迟了。”她冷笑一声,“这玩意儿若是一开始就不从大明宫里送出来,我至今都还在霁月居中闭门不出。”
只言片语落,刀光剑影停。
出剑抽刀不过一炷香时间,红尘的剑锋已搭在了他颈侧。薛介远也算得上出身名门,武功在十五位不良帅中得以排进前五,但他败得如此之快,除了未料到何子规已取出冷魂钉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他在畏惧这个人。
当年不良帅联手一战的印象实在太深,甚至她彼时剑下还折了三位——而剩下的亲历之人,除了那已辞官的前京畿道不良帅池廷之外,想来没有几个不畏惧她的。
刀剑相对时,最令人生惧的从来都是舍身亡命者。
“而且你说玄鹰符已撤?呵……若无郭帅此请,往后我们又该会如何?”
薛介远僵着身子,一时不敢乱动,只蹙着眉看了一眼不远处袖手旁观的年轻医者,压低声音道:“肖沉璧,她不管不顾,你也跟着一起发疯?若是让人知道你为她取出了冷魂钉,你只会和她一样不得安宁。”
肖沉璧只是淡淡地扫了他们一眼:“那又如何?”
薛介远愣了一下,他这一句“那又如何”,怎么听起来偏生更像是一句“求之不得”。
他目光下移,忽地落在肖沉璧腰间所佩白玉鲤,旋即又似有所悟地瞥向黑纱半掩之下,暗胭脂色剑鞘上那所坠的墨玉鲤。
昔年“清风朗月”宁子清所持“三瑰”之一,名为墨白双鲤佩。
薛介远似乎是发现了什么好笑的事,一时竟不在意那还在自己脖子上架着的剑,手拎着刀,低下头半掩着脸笑了起来。
红尘离了他颈侧,锵然一声归入鞘中。
“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笑够了,薛介远直起身来,悠悠叹道:“物以类聚啊……”
一旁的不良人们满头雾水又心惊胆战地看完了这一场,此时心下又憋着火,互相嘀咕了两句,一抬头正对上自家头儿投过来的眼刀。
“活儿都干完了,在这儿闲着?”
见下属们作鸟兽散纷纷回到自己岗位上,薛介远不再看面前这两人,收刀转身,沿着成都城内的大街走远了。
何子规将幂篱黑纱重新拢好,回头看向肖沉璧:“薛迢是先生的朋友?”
“……算是。当初成都蛊祸,他在城中奔走,调度药材人力,帮衬了许多。”
“蛊祸……”何子规第一次听得此事,思忖片刻,问道:“可与五仙变乱有关?”
“是。”
“师父那边暂时还没什么消息过来。或许过些时日,我也要往五仙走一趟。”
她曾应承了一位五仙弟子,救乌木兰,救五仙。
···
薛介远此时脸上本该有的几分玩世不恭都尽数褪去,一张俊秀的脸阴凉得如覆了层霜般。
何子规如此大张旗鼓搞这么一出,其目的除了要刻意找他不快外,恐怕也是要他们这些人得知她已取出了冷魂钉。
这样朝堂之上的目光才会更多地投到她身上,而非那些散落各地的“魅影”旧部。
忽而他脚步一顿。
有位素衣长冠的坤道正缓缓行来,眉目清雅、气度高华,手中一杆白玉银缕丹尾拂尘,更衬得一番出尘风骨。
薛介远盯了她片刻,见她抬眸间似是看到了自己,这才快步走到了她面前:“真人是来为严节镇做法事?”
丹墀散人站定,波澜不惊地望着他:“是。”
“那还真是……辛苦真人费力走这一趟了。”
丹墀散人知道他着番话意指什么——她足间纤细却结实的锁链仅仅能让她缓步行于成都城平坦的街道之上,或是那一方观中。而自她所居之观至成都城这十几里路,却是麻烦。
“有严府人相请,并不算费事。”拂尘丹尾轻拂,她反问道:“使君待如何?”
“不如何。”薛介远轻笑了声,抱臂看着她,“那便等真人这场法事结束,我再亲自……送真人回观。”
最后五个字教他咬得轻而慢,字字碾过,如凝冰淬毒,碎于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