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子桉从纪老太太的住家保姆变成远房侄儿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几天后周静安从早餐店老板娘那里听到的时候还颇为迷惑了一阵儿,不知道这是什么空穴来风。
今天是周六,她照常跑了一圈回来,带了早餐回去,没买红豆糕,因为前阵子吃的太多,有点腻了,为了不至于到厌弃,这一个月都不买,很多东西都是这样,过则易舍。
比如孩子爱吃棉花糖,让他天天吃,他就会敬而远之;又比如感情来的太轻易,便不被珍惜,她比谁都懂这样的道理。
跑完步往回走的一段路,她的脑子是放空的,或许有很多事在脑子里过,但也就是走马灯似的过而已,不会去想,遇上有人打招呼都得反应一会儿。
身后自行车叮铃的动静响了好几声她才回过神,连忙几步让开路,白衬衫的少年挎着书包风似的掠过,衣角蹭上她裸露在外面的小臂,痒意还未去,少年已经消失在路口,只在空气中留下一点洗衣粉的干净香味。
记忆里某个画面突然像信号恢复的电视机屏,滋啦滋啦的一点点清晰起来,昏黄陈旧的小街上,大大小小的车堵在本就不宽的路上,她坐在黑色的轿车里,里头皮革的味道重的呛人,开车的爸爸说这是真皮的味道,花了大价钱的。
她应了两句便摒着呼吸,趁着堵车将车窗打开,路边三三两两背着书包的女孩笑闹着走过,背着包的男生从中间穿过去,招致一串笑骂,书从没拉紧的书包里掉出来,只得又退回来捡,被女生打了几下又跳着脚跑远。
某个瞬间,她有点羡慕,很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也许不聪明、不乖巧、不守规矩甚至不自重,可是看起来很快乐。
那点羡慕还没成型就被车窗外的动静打断,白背心的男生将邮差包挂在胸前,衣服裹在车把上,人半站着,风火轮似的将自行车一下子蹬的老远,速度不减的消失在路口。
她在车道上,隔着车窗,他们交汇只一瞬,可那一瞬卷起的风沙却在她心里吹了很多年。后来她想,自己真的很俗气,像那些小说里的女生一样,只因为一件被风卷起的白衬衫情窦初开。
可惜,那是朵刚萌芽就被暴雨打落的花,再没有长大。
周静安收回视线,叹了口气,将那点少见的伤感收进了心里:怪不得莫子桉那辆自行车那么眼熟!
靠近院门的时候,莫子桉照例下了车推着走,这是辆翻新过的旧车,巷口修车店花50块买的,借店家的工具刷了漆重新上路,昨天轮胎漏气,他今天一早去换了轮胎,晚点还要去接老太太回来。
五月春暮,老院墙上的花藤密密麻麻长成了一片绿墙,旧墙染上层层绿斑,树叶和枯枝的形状印在墙面上,像如墙绘一般,裂纹中透出些黑色,边缘生出一条条半长的青苔,一场雨就长一截,慢慢和爬藤连到一起,远处看过去,整片院墙都染着绿,一小丛迎春花开在角落,衬着旁边白色铁艺门格外清新。
他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是雪后,拎着随身的旧行李袋,在主街上的公交站下车,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积水和雪堆,穿过路边低矮的旧楼房和蛛网似的电线,头顶天空鳞次栉比、高矮错落,恍然觉得自己回到了6岁那年小旅馆的床上,汗津津的醒来嘴边杵着苏绽舔了一半的奶油冰糕,化的太快已经滴到他嘴角。
小广场的雪已经扫尽,下孩子不嫌脏的在小雪堆上打滚,大人聚在背风的树下,大声谈笑。
远远看见周静安发给他的红砖小楼,屋顶一层薄薄的雪,跟墙面融成一色,高耸的烟囱映着雪后晴空,心情一瞬间也明朗了不少。
那一刻他想,这里很好,他要留下来。
中国人的传统里,厨房永远是最能代表家的地方,葱蒜姜糖、烹炒煎炸,油烟机呼啦啦的使尽浑身解数,还是吸不尽油烟里混着的浓香。
莫子桉没来的时候,厨房开火次数不多,纪老太太做不动、周静安没时间,社区有老年食堂,点菜能送上门,就是花样不多,周静安偶尔周末做饭大家一起吃,次数少之又少,相比在国外那几年,实在是懒散的可以。
不过也挺好理解,上海偌大城市、武安里又是老城区,选择很多,还有外卖送上门,比起在G城,要是不自己做,永远只能汉堡沙拉牛排,偶尔中餐泰菜还得去市中心。
莫子桉来了之后,厨房迎来了它的新主人,除了早餐之外,餐餐不落的做,周末三个人吃饭几乎成了雷打不动的日程。
做饭是他从小就会的技能,在狱里也翻过不少食谱,但一直缺少实践经验,如今在记忆里按图索骥,成品效果不差,纪老太太甚至说自己嘴巴被养刁了,觉得社区食堂难吃了不少。
晚餐四菜一汤摆上桌,飘着葱花碎的茯苓鸡汤清甜爽口、清炒菜心有点过火候叶片边缘变了色、盐水虾清淡配着蘸水,还有笋干肉片和土豆丝,都不是复杂的菜色,是寻常清淡的家常味。
尤其是三人口味差异,能取得一个大家都还满意的结果实属不易。
上海菜偏甜口,青菜都要白糖提鲜,莫子桉口味重些,咸酸辣最合适,周静安爱好居中,喜欢食物本味、看重菜品新鲜,不过她自我定位为蹭吃,所以很少有要求。
吃饭的时候,周静安问起远方侄子的事,纪老太太少见的涌上些羞赧,理亏似的没先回答,先转向莫子桉:“小莫,你不要紧吧?”
莫子桉还是第一次听到这说法,完全没多想,只当是没说清楚招人误会了;“解释清楚就行,多半是他们多想了,我哪里值得!”
“哎哊!”纪老太太忙忙放下碗,手指点了两下桌子,“勿来塞勿来塞,不行的,我面皮没有了!”
饭桌上另外两人对视一眼皆是不解,到莫子桉这里还多了份惶恐:来了这么久,他虽然不知道纪老太太生平家世,却能从社区工作人员、街坊邻居乃至老太太自己的言行中窥出些端倪,大富大贵未知,但一定是受人尊敬的,他无亲无故又有案底,实在衬不上做她的子侄。
他伸手给老太太舀了碗汤凉着,让她别激动慢慢讲。
周静安低头吃菜,不发一言。
事情其实很简单,讲起来好笑又有些可悲,一起玩的那些老友里,像她一样独身的不少,没了伴儿的、儿女不在身边的、和家人处不来的,原因各异,但结局总归是大差不差,要自己照顾自己,一旦有个病灾就是大麻烦,日常是不肯承认自己身体不好的,说自己不需要人照顾,年纪再大也绝不进养老院,怕被没良心的护工欺负。
年轻的人恐惧衰老、年老的人害怕退化,就算需要人照顾了,也得是自家孩子经手才行,显得自己教子有方、有所依靠,要是请了护工保姆之类,就算是对自己大半辈子的全盘否定了,毕竟做人得差到什么程度才会孤苦无依、没人肯搭理。
这样的人,大家明里不说,暗里总是要嘀咕几句的。
纪老太太骄傲矜持了大半辈子,断不可能老了再受这样的委屈,于是不肯承认莫子桉的保姆身份,说是远房侄子,来上海发展,住在自家,知根知底。
莫子桉平素对外人向来寡言,行为间看着稳当,纪老太太七十多岁,有个看着年轻的侄子也正常,况且他日日接送又很上心,直夸纪老太太有福气。
原委解释完,纪老太太喝了小半碗汤,小心的觑着莫子桉的脸色,近乎卑微的请求不要对人多解释,就这么误会着好了。
末了还看向周静安,显然是希望她能帮帮腔,只可惜周静安放下筷子往厨房去了。
“没事,也不耽误我什么,您开心就好!”犹豫许久,莫子桉最终松了口。
没人知道更没人说过,莫子桉和周静安有一点很像,他们会触景生情,却绝少身临其境,他们在现实和幻想之间划了一道深沟,没有任何人和事可以跨越,残忍的逼迫自己永远面对现实。
真是真,假是假,真假不会错认、有无不会混淆,两样东西再相像,它们也绝不是同一样,所以不能被同样对待。
少年时,他们都不喜欢《红楼梦》,不喜那些奢华铺张、也不喜那些真假参半,虚幻的东西不会成真、幻想不会变成现实。
他再想念奶奶和嘎嘎,也不会在纪老太太身上投射她们的影子,因为是假的,他希望能孝敬两位老人,但不会因此对纪老太太加倍好。
放在当下场景里,纵然他明白作老太太的侄子要比做保姆护工好的多,但清楚的明白,这只是个遮羞的借口,他不会因此得到什么或者失去什么。
饭后纪老太太心情很好,自己动手切果盘,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还招呼莫子桉一起,周静安收拾完厨房已经上楼回房了。
老太太作息规律,八点半准时洗漱进房间,莫子桉关了电视,洗漱出来检查了内外门锁,熄了客厅的灯,留了卫生间顶灯以防老太太起夜看不清,这才上二楼回了房间。
二楼房间朝西,窗边有一棵高大的绿叶树,树冠几乎与屋顶同高,冬天也是郁郁葱葱的,如今开春进夏,更是枝繁叶茂宛如一把巨大的伞,将房间窗户遮了个严实,洋房窗户本来就小,下午三点之后光线就很暗了,不过莫子桉不在乎这个,他白天在家时间很少,就算在家大部分时间也在院子里或者一楼客厅陪老太太,自己房间也就睡个觉,而且根据周静安的说法,因为他东西少不占地儿,比起之前那个租客,空间已经算大了很多,不像之前那么逼仄。
连绵阴雨、衣服晒不干的情形仿佛还在昨日,气温已经一天天的升起来,人或许还没感觉,却不耽误窗外树上的鸟和不知何窜出来的夜猫值班似的轮流吵闹。
这会儿夜猫出动,不时就有几声猫叫传出来,莫子桉在黑暗里坐了会儿,站起身下楼将昨天打包回来的披萨和鸡块过了水,出门走了一段,放在一只破碗里。
那是附近流浪猫的投喂点,经常有人将剩菜剩饭倒进去,环卫工人打扫的时候还会注意清盘子。
野猫不怕人但习惯了躲人,莫子桉站了半天没看见猫于是走远往墙角阴影里退过去,过了好一会儿才有几只橘猫慢悠悠的从暗处走了出来。
他没有看人进食的癖好,更遑论猫,看有动静转身加快脚步走远了。
猫吃的开心,叫声都响亮了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在呼朋引伴,他忽然想起了杳安巷子的小狮子,他走的时候将黄老太家的钥匙放在了小狮子家,黄毛刑期应该不长,总会出来的。
小狮子是个话唠,莫子桉话少却又怕安静,两人是很契合的聊天搭子,傍晚那会儿坐在某处野猫出没的矮墙头,一个喋喋不休的说,一个沉默着听,偶尔回应。
“小莫哥,我好想养猫啊!可是妈妈不让我养!”
“那就别养!”
“小花这么可爱,怎么会是流浪猫呢?”
“是不是生病了呀?还是走丢了?还是它其实是只猫妖、会变身的······”
“哈?”
“算了,小莫哥,要不你替我养吧?”
“为什么?”
“我们是好朋友,你养就是我养,你养了我就能去你家里跟它玩了,摸摸它的鼻子、揉揉它的肚子,听它喵喵叫,多好!”
“你现在正抱着它!”
“可是那不一样的,”小姑娘亮亮的眼睛看着他,表情坚定,“那样小花就有家了!有家的小猫不会被欺负。”
她出口的话那么理所应当、不假思索,莫子桉一时语塞,过了一会儿才开口:“不是所有人都有家的。”
他临走之前特意交代小狮子,让她别再跟那些小流氓起冲突、能躲就躲,小姑娘万一吃了亏就晚了,小姑娘沉浸在她还不明白的离愁别绪里,想哭又觉得有些丢脸,所以板着一张脸装没听见。
时间过的不慢,如今一年过去,他出狱后去的那些地方、见过的那些人,虽然都还留在记忆里,却已经面目模糊,小狮子是一个只到她腰的小姑娘、扎一个露额头的马尾、喜欢喝甜汤,更多的细节都丢失在岁月的河流里。
他本能的逼着自己往前走,不要回头看。
今夜月光明亮,夜风吹过低矮的院墙,初时温柔,穿街过巷之后逐渐猛烈,路边屋棚的金属板被吹的呼啦作响,樟树的枝叶弯腰垂向脚边大丛小叶海棠,细颈花枝迎风招展,开了数日的花朵不胜风力,留不住本该紧团着花心的蕊瓣,落到密密麻麻的叶上,被风裹挟着往半空中去。
又一阵风来,地上层叠的落花被旋风卷起,形成一个小小的漩涡,仿佛同往未知之地,莫子桉看的出神,没注意到旁边墙上一个深色的影子缓缓露头。
“喵呜~”月色被乌云笼罩,黑暗里一声尖利的猫叫打破了风声,接着噼里哐当一阵响动,掩住了人的惊呼,不知哪家未睡的狗远远吠了两声,又在夜风吹拂下偃旗息鼓。
月亮从乌云中挣扎出头,白色的铁艺门没上锁,被风带着撞上门框,碰的一声恰好阖上。
今天是周六,她照常跑了一圈回来,带了早餐回去,没买红豆糕,因为前阵子吃的太多,有点腻了,为了不至于到厌弃,这一个月都不买,很多东西都是这样,过则易舍。
比如孩子爱吃棉花糖,让他天天吃,他就会敬而远之;又比如感情来的太轻易,便不被珍惜,她比谁都懂这样的道理。
跑完步往回走的一段路,她的脑子是放空的,或许有很多事在脑子里过,但也就是走马灯似的过而已,不会去想,遇上有人打招呼都得反应一会儿。
身后自行车叮铃的动静响了好几声她才回过神,连忙几步让开路,白衬衫的少年挎着书包风似的掠过,衣角蹭上她裸露在外面的小臂,痒意还未去,少年已经消失在路口,只在空气中留下一点洗衣粉的干净香味。
记忆里某个画面突然像信号恢复的电视机屏,滋啦滋啦的一点点清晰起来,昏黄陈旧的小街上,大大小小的车堵在本就不宽的路上,她坐在黑色的轿车里,里头皮革的味道重的呛人,开车的爸爸说这是真皮的味道,花了大价钱的。
她应了两句便摒着呼吸,趁着堵车将车窗打开,路边三三两两背着书包的女孩笑闹着走过,背着包的男生从中间穿过去,招致一串笑骂,书从没拉紧的书包里掉出来,只得又退回来捡,被女生打了几下又跳着脚跑远。
某个瞬间,她有点羡慕,很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也许不聪明、不乖巧、不守规矩甚至不自重,可是看起来很快乐。
那点羡慕还没成型就被车窗外的动静打断,白背心的男生将邮差包挂在胸前,衣服裹在车把上,人半站着,风火轮似的将自行车一下子蹬的老远,速度不减的消失在路口。
她在车道上,隔着车窗,他们交汇只一瞬,可那一瞬卷起的风沙却在她心里吹了很多年。后来她想,自己真的很俗气,像那些小说里的女生一样,只因为一件被风卷起的白衬衫情窦初开。
可惜,那是朵刚萌芽就被暴雨打落的花,再没有长大。
周静安收回视线,叹了口气,将那点少见的伤感收进了心里:怪不得莫子桉那辆自行车那么眼熟!
靠近院门的时候,莫子桉照例下了车推着走,这是辆翻新过的旧车,巷口修车店花50块买的,借店家的工具刷了漆重新上路,昨天轮胎漏气,他今天一早去换了轮胎,晚点还要去接老太太回来。
五月春暮,老院墙上的花藤密密麻麻长成了一片绿墙,旧墙染上层层绿斑,树叶和枯枝的形状印在墙面上,像如墙绘一般,裂纹中透出些黑色,边缘生出一条条半长的青苔,一场雨就长一截,慢慢和爬藤连到一起,远处看过去,整片院墙都染着绿,一小丛迎春花开在角落,衬着旁边白色铁艺门格外清新。
他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是雪后,拎着随身的旧行李袋,在主街上的公交站下车,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积水和雪堆,穿过路边低矮的旧楼房和蛛网似的电线,头顶天空鳞次栉比、高矮错落,恍然觉得自己回到了6岁那年小旅馆的床上,汗津津的醒来嘴边杵着苏绽舔了一半的奶油冰糕,化的太快已经滴到他嘴角。
小广场的雪已经扫尽,下孩子不嫌脏的在小雪堆上打滚,大人聚在背风的树下,大声谈笑。
远远看见周静安发给他的红砖小楼,屋顶一层薄薄的雪,跟墙面融成一色,高耸的烟囱映着雪后晴空,心情一瞬间也明朗了不少。
那一刻他想,这里很好,他要留下来。
中国人的传统里,厨房永远是最能代表家的地方,葱蒜姜糖、烹炒煎炸,油烟机呼啦啦的使尽浑身解数,还是吸不尽油烟里混着的浓香。
莫子桉没来的时候,厨房开火次数不多,纪老太太做不动、周静安没时间,社区有老年食堂,点菜能送上门,就是花样不多,周静安偶尔周末做饭大家一起吃,次数少之又少,相比在国外那几年,实在是懒散的可以。
不过也挺好理解,上海偌大城市、武安里又是老城区,选择很多,还有外卖送上门,比起在G城,要是不自己做,永远只能汉堡沙拉牛排,偶尔中餐泰菜还得去市中心。
莫子桉来了之后,厨房迎来了它的新主人,除了早餐之外,餐餐不落的做,周末三个人吃饭几乎成了雷打不动的日程。
做饭是他从小就会的技能,在狱里也翻过不少食谱,但一直缺少实践经验,如今在记忆里按图索骥,成品效果不差,纪老太太甚至说自己嘴巴被养刁了,觉得社区食堂难吃了不少。
晚餐四菜一汤摆上桌,飘着葱花碎的茯苓鸡汤清甜爽口、清炒菜心有点过火候叶片边缘变了色、盐水虾清淡配着蘸水,还有笋干肉片和土豆丝,都不是复杂的菜色,是寻常清淡的家常味。
尤其是三人口味差异,能取得一个大家都还满意的结果实属不易。
上海菜偏甜口,青菜都要白糖提鲜,莫子桉口味重些,咸酸辣最合适,周静安爱好居中,喜欢食物本味、看重菜品新鲜,不过她自我定位为蹭吃,所以很少有要求。
吃饭的时候,周静安问起远方侄子的事,纪老太太少见的涌上些羞赧,理亏似的没先回答,先转向莫子桉:“小莫,你不要紧吧?”
莫子桉还是第一次听到这说法,完全没多想,只当是没说清楚招人误会了;“解释清楚就行,多半是他们多想了,我哪里值得!”
“哎哊!”纪老太太忙忙放下碗,手指点了两下桌子,“勿来塞勿来塞,不行的,我面皮没有了!”
饭桌上另外两人对视一眼皆是不解,到莫子桉这里还多了份惶恐:来了这么久,他虽然不知道纪老太太生平家世,却能从社区工作人员、街坊邻居乃至老太太自己的言行中窥出些端倪,大富大贵未知,但一定是受人尊敬的,他无亲无故又有案底,实在衬不上做她的子侄。
他伸手给老太太舀了碗汤凉着,让她别激动慢慢讲。
周静安低头吃菜,不发一言。
事情其实很简单,讲起来好笑又有些可悲,一起玩的那些老友里,像她一样独身的不少,没了伴儿的、儿女不在身边的、和家人处不来的,原因各异,但结局总归是大差不差,要自己照顾自己,一旦有个病灾就是大麻烦,日常是不肯承认自己身体不好的,说自己不需要人照顾,年纪再大也绝不进养老院,怕被没良心的护工欺负。
年轻的人恐惧衰老、年老的人害怕退化,就算需要人照顾了,也得是自家孩子经手才行,显得自己教子有方、有所依靠,要是请了护工保姆之类,就算是对自己大半辈子的全盘否定了,毕竟做人得差到什么程度才会孤苦无依、没人肯搭理。
这样的人,大家明里不说,暗里总是要嘀咕几句的。
纪老太太骄傲矜持了大半辈子,断不可能老了再受这样的委屈,于是不肯承认莫子桉的保姆身份,说是远房侄子,来上海发展,住在自家,知根知底。
莫子桉平素对外人向来寡言,行为间看着稳当,纪老太太七十多岁,有个看着年轻的侄子也正常,况且他日日接送又很上心,直夸纪老太太有福气。
原委解释完,纪老太太喝了小半碗汤,小心的觑着莫子桉的脸色,近乎卑微的请求不要对人多解释,就这么误会着好了。
末了还看向周静安,显然是希望她能帮帮腔,只可惜周静安放下筷子往厨房去了。
“没事,也不耽误我什么,您开心就好!”犹豫许久,莫子桉最终松了口。
没人知道更没人说过,莫子桉和周静安有一点很像,他们会触景生情,却绝少身临其境,他们在现实和幻想之间划了一道深沟,没有任何人和事可以跨越,残忍的逼迫自己永远面对现实。
真是真,假是假,真假不会错认、有无不会混淆,两样东西再相像,它们也绝不是同一样,所以不能被同样对待。
少年时,他们都不喜欢《红楼梦》,不喜那些奢华铺张、也不喜那些真假参半,虚幻的东西不会成真、幻想不会变成现实。
他再想念奶奶和嘎嘎,也不会在纪老太太身上投射她们的影子,因为是假的,他希望能孝敬两位老人,但不会因此对纪老太太加倍好。
放在当下场景里,纵然他明白作老太太的侄子要比做保姆护工好的多,但清楚的明白,这只是个遮羞的借口,他不会因此得到什么或者失去什么。
饭后纪老太太心情很好,自己动手切果盘,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还招呼莫子桉一起,周静安收拾完厨房已经上楼回房了。
老太太作息规律,八点半准时洗漱进房间,莫子桉关了电视,洗漱出来检查了内外门锁,熄了客厅的灯,留了卫生间顶灯以防老太太起夜看不清,这才上二楼回了房间。
二楼房间朝西,窗边有一棵高大的绿叶树,树冠几乎与屋顶同高,冬天也是郁郁葱葱的,如今开春进夏,更是枝繁叶茂宛如一把巨大的伞,将房间窗户遮了个严实,洋房窗户本来就小,下午三点之后光线就很暗了,不过莫子桉不在乎这个,他白天在家时间很少,就算在家大部分时间也在院子里或者一楼客厅陪老太太,自己房间也就睡个觉,而且根据周静安的说法,因为他东西少不占地儿,比起之前那个租客,空间已经算大了很多,不像之前那么逼仄。
连绵阴雨、衣服晒不干的情形仿佛还在昨日,气温已经一天天的升起来,人或许还没感觉,却不耽误窗外树上的鸟和不知何窜出来的夜猫值班似的轮流吵闹。
这会儿夜猫出动,不时就有几声猫叫传出来,莫子桉在黑暗里坐了会儿,站起身下楼将昨天打包回来的披萨和鸡块过了水,出门走了一段,放在一只破碗里。
那是附近流浪猫的投喂点,经常有人将剩菜剩饭倒进去,环卫工人打扫的时候还会注意清盘子。
野猫不怕人但习惯了躲人,莫子桉站了半天没看见猫于是走远往墙角阴影里退过去,过了好一会儿才有几只橘猫慢悠悠的从暗处走了出来。
他没有看人进食的癖好,更遑论猫,看有动静转身加快脚步走远了。
猫吃的开心,叫声都响亮了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在呼朋引伴,他忽然想起了杳安巷子的小狮子,他走的时候将黄老太家的钥匙放在了小狮子家,黄毛刑期应该不长,总会出来的。
小狮子是个话唠,莫子桉话少却又怕安静,两人是很契合的聊天搭子,傍晚那会儿坐在某处野猫出没的矮墙头,一个喋喋不休的说,一个沉默着听,偶尔回应。
“小莫哥,我好想养猫啊!可是妈妈不让我养!”
“那就别养!”
“小花这么可爱,怎么会是流浪猫呢?”
“是不是生病了呀?还是走丢了?还是它其实是只猫妖、会变身的······”
“哈?”
“算了,小莫哥,要不你替我养吧?”
“为什么?”
“我们是好朋友,你养就是我养,你养了我就能去你家里跟它玩了,摸摸它的鼻子、揉揉它的肚子,听它喵喵叫,多好!”
“你现在正抱着它!”
“可是那不一样的,”小姑娘亮亮的眼睛看着他,表情坚定,“那样小花就有家了!有家的小猫不会被欺负。”
她出口的话那么理所应当、不假思索,莫子桉一时语塞,过了一会儿才开口:“不是所有人都有家的。”
他临走之前特意交代小狮子,让她别再跟那些小流氓起冲突、能躲就躲,小姑娘万一吃了亏就晚了,小姑娘沉浸在她还不明白的离愁别绪里,想哭又觉得有些丢脸,所以板着一张脸装没听见。
时间过的不慢,如今一年过去,他出狱后去的那些地方、见过的那些人,虽然都还留在记忆里,却已经面目模糊,小狮子是一个只到她腰的小姑娘、扎一个露额头的马尾、喜欢喝甜汤,更多的细节都丢失在岁月的河流里。
他本能的逼着自己往前走,不要回头看。
今夜月光明亮,夜风吹过低矮的院墙,初时温柔,穿街过巷之后逐渐猛烈,路边屋棚的金属板被吹的呼啦作响,樟树的枝叶弯腰垂向脚边大丛小叶海棠,细颈花枝迎风招展,开了数日的花朵不胜风力,留不住本该紧团着花心的蕊瓣,落到密密麻麻的叶上,被风裹挟着往半空中去。
又一阵风来,地上层叠的落花被旋风卷起,形成一个小小的漩涡,仿佛同往未知之地,莫子桉看的出神,没注意到旁边墙上一个深色的影子缓缓露头。
“喵呜~”月色被乌云笼罩,黑暗里一声尖利的猫叫打破了风声,接着噼里哐当一阵响动,掩住了人的惊呼,不知哪家未睡的狗远远吠了两声,又在夜风吹拂下偃旗息鼓。
月亮从乌云中挣扎出头,白色的铁艺门没上锁,被风带着撞上门框,碰的一声恰好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