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长安月·忆
绾月追问:“我看他府宅如此气派,不知家里是做什么营生的。”
明儿摇摇头说:“我不知道。不过姐姐会医术,或许可以去隔壁碰碰运气。”
出了明儿家的门,萧瑯道:“你是怀疑……”
绾月点点头。
来都来了,那我们就上门去拜访一下这位人傻钱多的少爷。
少爷家大门口的青石砖上都已经长满了青苔,门可罗雀,一看就是鲜有人登门拜访。
这可稀奇了,连邻居家小孩都知道这家主人是散财童子转世,居然没有人走动。姜亭扣了门。开门的是个青年男子,看着约莫二十几岁。青年见敲门的是个半大孩子,眉毛一挑。
“你们是谁?有何贵干?”
绾月笑道:“我是个游医。”
家仆面露疑惑,一直盯着她身侧的萧瑯和姜亭。
绾月一一介绍:“这位是我的保镖,这是舍弟。方才我们为隔壁的老婆婆诊治时,听闻府中传来笛声。但曲调断断续续,恐是演奏者身体抱恙,不知这吹笛之人是否还在府中,或许我可以顺便为此人诊治一番。”
家仆不敢自己拿主意,拱手作揖道:“还请姑娘稍作等候,我这就去通传我们老爷。”
半刻钟后,绾月三人被请进了门。
这宅子布置的极为雅致。院中还有个湖,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抬眼一望便叫人觉得酷暑消了大半。绾月看出了神,总觉得此情此景极为熟悉,就好像曾在哪里见过一般。
“当心脚下台阶。”萧瑯出声提醒,伸手虚虚扶着她的胳膊。绾月收住思绪。
笛声在湖中央飞扬。重重荷叶掩映处,有一座亭。两人抬头望着那座亭。
藕花深处,一个少年正斜靠在栏杆上吹笛。
管家介绍道:“那便是我们家老爷。”
绾月蹙了蹙眉:“老爷?可我瞧着这位公子很是年轻。”
家仆不再往下说。
这位年轻的“老爷”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外罩一层纱衣。一头青丝如瀑垂下,虚虚拢在身后,清风吹拂,衣袂飘扬,长发飘飘,很是清雅。
见有客来访,他放下了笛子正襟危坐,却不看旁人,只看着绾月道:“听说你要给我看病?”
只不过,他是坐在轮椅上。身体羸弱,面色苍白,仙气一下子少了大半。
少年伸出手,露出一截雪白的手腕,温和地笑道:“那便开始吧。”
绾月把手搭上,指腹下脉搏虚浮地跳动着。她脸色一变,重新打量起面前的男子。面前的人眼若星辰,面若桃花,眉头微蹙,风华无限。这实在跟她印象中那个懒懒散散、赖在床上不肯起来的二世祖太不一样。
一样的是脉象。如木无根,散而不聚。
“你是……杜若蘅?”
绾月脸色越来越不好看。杜若蘅却挑起嘴角,收回了自己的手臂,毫不在意自己的病情。
“你终于认出我了?”他眼睛在笑,但语气中带着淡淡的失落。
任谁见了小时候病病歪歪躲在祖母怀里不肯出来的鼻涕虫,再见时出落成了一个衣冠胜雪、身不染尘的大美人都会认不出来好吧。
绾月紧张道:“别动。”
绾月将他的手拉回重新按在桌子上,重按了几次,依旧感受不到快慢强弱。
她不可置信道:“怎会如此?你的身体怎么颓败至此?阿娘明明说你……”起码能活到二十岁,你是怎么把自己的身子糟践成如此地步的?
一时有好多话想问他,但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不相见的这几年,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必他也是。
儿时的两小无猜不假,现在个隔膜疏离也是真。
绾月悲哀地发现,她好像失去了无条件相信一个人的能力了。
更悲哀地是她发现依照她这个半吊子郎中的诊断,杜若蘅已是油尽灯枯的脉象。
而她却无能为力。
杜若蘅唇角微微勾起,声音很轻:“你别为我担心,我的身子我自己心里有数,多一两年少一两年的,对我来说无甚差别。”
见绾月一脸沮丧的样子,他轻轻拍拍绾月的手安慰道:“好了,你我青梅竹马久别重逢本事喜事,别一副我马上要死的样子,还不快给我好好介绍介绍你带来的朋友?”
“这是我弟弟姜亭,”绾月看向萧瑯,介绍道,“这是萧瑯,是我的……”
“未婚夫婿。”抢答。
萧瑯清亮的声音响起,面上带着一抹无懈可击的微笑。
竹马?
一个多年未见的男人一见面就对姜绾月如此熟络。明明身子虚成这个样子,还要在姜绾月面前吹拉弹唱的开屏。
萧瑯心中警铃大作,立马将此人划分到了危险人物那类中。
“嗯。”绾月应了一声,双颊绯红。
杜若蘅故作吃惊,笑道:“成亲?我还以为你会像柳大夫一样行走江湖,真做一个游医呢,没想到年纪轻轻就已经想要嫁人了。”
萧瑯眯了眯眼,越发感觉来者不善。望向杜若蘅的眼神中藏匿了些不轻易被人察觉的敌意。
绾月淡淡一笑:“我可没有我母亲那般魄力。”她顿了顿,又道:“或许有朝一日,等我想的时候我可以吧,但现在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杜若蘅一脸促狭:“是为了他吧。”
否则他也实在想不到为何前些日子姜绾月会拜托他照着骨头画一张死人的脸。
毕竟儿时她住在金陵时,小杜若蘅想着自己所学和她正学的医术也颇有相通之处,便提着一颗骷髅头说要教绾月画画。绾月当时就被吓哭了,一连好几晚上梦见那颗骷髅头,半夜哇哇大叫。
这样胆小的女孩子,现在竟然主动画骷髅找他“白骨生肉”。
杜若蘅回忆着,嘴角勾出一个弧度,视线落在绾月身上。
她还是那样美丽,那样生机勃勃。那样叫人忍不住想靠近。
绾月问他想要什么报酬。
杜若蘅凝视着绾月,似笑非笑,缓缓开口:“绾月并非是真正托我作画之人吧。”
萧瑯道:“是我。”
他刚想展开说说,就见杜若蘅摆摆手。
杜若蘅: “慢着,别介,打住。就算你愿意多说,我也不愿意多听。干我们这一行的最忌讳的就是多打听。”
萧瑯笑,杜公子果然是个明白人。说吧,你想要萧某做什么?”
杜若蘅注视着他:“我要你以萧家的列祖列宗起誓,今生今世都对绾月好,事事以绾月为先才,处处以绾月为重,护她一世周全。”
杜若蘅一字一句道:“若违此誓……”
萧瑯起誓道:“我以萧家的列祖列宗起誓,今生今世都对绾月好,事事以绾月为先才,处处以绾月为重,护她一世周全。若违此誓,凡我所愿,事与愿违。”
绾月感动之余问杜若蘅为什么向萧瑯要这样的报酬。杜若蘅却一脸痛惜。
“看来你不光忘记了我是谁,你还忘记了你母亲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心里早就视她为我的义母,那我便是你的兄长。身为兄长,自然要为妹妹的终身大事好好把把关。”
他说着,对绾月温柔一笑。
湖水卟的一响,惊起绾月不少从前的回忆。
她忘了的,杜若蘅还记得的。
那时她多大,约莫五六岁?或是更小。
总角之宴,十里荷花。她还有和她手拉手的男孩都没有荷花高。一个在坐在采菱角的船头哭,一个趴在岸边,身上被泼满了腥臭的水藻。
几个胖壮的小子还在用荷叶舀水往那男孩身上倒。
“杜若蘅!救我,你快救救我,我害怕!”小船摇摇晃晃,女孩忐忐忑忑,小奶音比荷花苞的尖还尖。
她哭的间隙睁开一看,杜若蘅还在地上被人按着浇水,更绝望了。
“杜若蘅,你不会已经被打死了呜呜呜呜……你别死啊,你死了,我阿娘会伤心的!”
小杜若蘅一脸黑线,他只是明知打不过,躺平在地上了而已。反正早就习惯了。
杜若蘅小时候是小孩里的小古板,大人眼里的大好孩,惹得小孩记恨。可偏偏杜若蘅从小体弱多病也是出了名的,孩子王门不干对他动手,只好每次都找些不破皮还能恶心人的麻烦,比如将从河里摸来的烂鱼臭虾往他身上扔,或者弄湿他的衣裳鞋子叫他难堪。
杜若蘅一开始也反抗过,结果可想而知,后来就逐渐躺平了。
这小姑娘是给他看病的柳大夫的女儿,本来祖父让他带她出来是玩耍的,没想到被他连累,一块被人欺负了。
一想到这躺平的杜若蘅忽生发出一些愧疚之情。
杜若蘅在地上打了个滚:忽然觉得自己怎么调整姿势,躺得都不像以前那么平了。
他爬了起来,用尽吃奶的力气将正在往他头上浇水的胖小子撞倒在地。
然后不知从哪掏出一只毛笔粗细的竹管,从里面取出一把小刀。
小病秧子以往从不还手,这番反常的做法,唬住了几个孩子。
“你们别过来,退后,”杜若蘅举着刀。
被他撞到在地的小胖墩最先反应过来,大声喊道:“你们怕什么,他不过就是个病秧子,打不过我们的。”
杜若蘅阴恻恻一笑道:“还想保持身子完整的就别再过来,我自会拿筷子便拿这刀。”
小胖墩的跟班提醒道:“哥,他他他,他说他那小小小刀是,剖死人的刀。”
稚嫩的年纪总会让这些小孩忘记杜若蘅出生在一个怎样的家中,又有何家业要继承。
等想起来这一点后,孩子们便惊慌失措作鸟兽散。
可人都走了,谁来帮他把那哭哭啼啼的小粉团子给从船上捞下来?
杜若蘅没力气,拉不动那船。幸亏这时候有大人来了,将他也捞上了船,领他们走水路回家去。
他本以为绾月会继续哭,那小人见他上船就往他身边靠。小船驶过荷叶最茂密的地方,一浪一浪的碧绿磨着船舷,推着他们驶向藕花深处。
忽见一滩鸥鹭惊起,“藕花深处”爆发出了雷鸣似的惨叫。
“你为什么解我的下裳!”杜若蘅羞愤欲死。
绾月高高举着他的裳,踮着脚将它罩在了杜若蘅的头上。
“你头上淋了水,吹风会着凉的。我这是在救你!”
“那我不穿下裳就不会着凉了吗?”
绾月指着他的里衣,理直气壮道:“你里面不是还穿了衣服!”
划船的阿姊只笑不语。
余霞散成绮。两个孩子赌气,谁也不再说话。偶尔只听见湖水噗嗤一响,不知哪个采莲的阿姊姨婆将吃剩了的莲蓬又还给荷塘。
也是从那天起,杜少爷打架不再躺平了,开始讲些半真半假的灵异故事,不出半个月就将那群小屁孩吓得躲着他走。
杜少爷是特意在绾月面前表演的。为的就是警告绾月以后不要在脱他的衣裳,还有在绾月面前挽回一下自己的尊严。
杜若蘅:“你看,现在他们都怕我,今后,我就是你大哥!”
他的童年里鲜少有这样风光的时刻。
绾月:“大哥。”
杜若蘅:“大哥以后罩着你,不许在随随便便动大哥的衣裳听见没?”
绾月:“好的,大哥!”
……
绾月:死去的记忆在攻击我。
这些事她从前怎么没记得这么清晰。
绾月抿了口茶,太烫。
杜少爷顺着话茬添油加醋讲起绾月小时候的黑历史。
绾月有些害臊,萧瑯在一旁听得眉眼弯弯。她与他的目光在空气中相交,微微颤动一下,越过他看向后面的荷花。他却依旧目光灼灼地盯着她,看伴着夕照的那抹红晕悄悄爬上她的耳垂。
耳边是杜若蘅绘声绘色的回忆,眼前是喜欢的姑娘。萧瑯的心狂跳着。
她果然不管是哪个年纪都是个生动的人。
话兜了一圈说回绾月托杜若蘅画的那副人像上。
萧瑯问杜若蘅:“不知何时能取画?”
“在这里,”杜若蘅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我担心生出什么变故,索性就刻在了脑子里……咳咳……”
他开始剧烈的咳嗽起来。
绾月留意到他的脸色更加苍白了。家仆拿过一张毯子盖在杜若蘅身上,关切道:“老爷,您今日万不可再操劳了。”
绾月看了看他的腿,有些担心道:“时候也不早了,今日你先好好休息,明日我们再来看你。”
杜若蘅也不留客,点头道好。
次日,绾月写了药方子,支姜亭和管家去给明儿的阿婆抓药送药熬药。等从杜若蘅手中拿到画像的时候,绾月和萧瑯都沉默了。
无他,唯眼熟尔。
画上之人虽是个孩子,但容貌却和当今的皇帝有八九分相像。
“这……”
萧瑯和绾月面面相觑,心里都有了一个足以震惊世间、颠覆朝堂的大胆猜测。
杜若蘅常年和各种稀奇古怪的冤假错案打交道,瞧见二人一见那画脸色变了,早已见怪不怪。
他语气淡然道:“光宪皇帝曾赐给我家祖宗一枚‘大国仵作’的章,这画像上有了这个章,便就等于有了官府的认证。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盖上。”
盖上这枚章此画便能成为证据,的确是死者面容不是伪造。
但这位有些不一样。
萧瑯心道:只怕是前朝的鞭子抽不到后朝的马儿身上。
况且杜若蘅本就时日无多,若是卷入他这桩事里,往后不见得还能一直像现在这般安宁。
“不必了,此人是我的一位故友,生前与亲人分离多年,未曾得见他最后一面,如今请您作画只是想让他的家人再见见他。”
三人都知这只是托辞。但又何必较真呢?较真不一定就是对。
有些不好说明的事,大家表面行过得去就行。
杜若蘅看破不说破:“原来如此。倒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三人静静品完了一壶好茶。杜若蘅先开了口:“我带你们转转这金陵城?”
绾月担忧道:“可你的身子?”大夏天的还要盖着毯子。
杜若蘅笑道:“我看你就是关心则乱了,向我这种体虚又需要静养的患者还是要适当去走一走的。”
“走?”绾月闻言睁大双眼,看向杜若蘅的双腿。
“你的腿。”
杜若蘅拄着轮椅的扶手缓缓起身,站在绾月面前。
绾月:???
萧瑯:???
这几天的眼泪都白流了。合着兄弟你没瘸啊?没瘸你不走两步啊?
杜若蘅笑嘻嘻道:“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说着走了两步,也只走了两步。
绾月追问:“我看他府宅如此气派,不知家里是做什么营生的。”
明儿摇摇头说:“我不知道。不过姐姐会医术,或许可以去隔壁碰碰运气。”
出了明儿家的门,萧瑯道:“你是怀疑……”
绾月点点头。
来都来了,那我们就上门去拜访一下这位人傻钱多的少爷。
少爷家大门口的青石砖上都已经长满了青苔,门可罗雀,一看就是鲜有人登门拜访。
这可稀奇了,连邻居家小孩都知道这家主人是散财童子转世,居然没有人走动。姜亭扣了门。开门的是个青年男子,看着约莫二十几岁。青年见敲门的是个半大孩子,眉毛一挑。
“你们是谁?有何贵干?”
绾月笑道:“我是个游医。”
家仆面露疑惑,一直盯着她身侧的萧瑯和姜亭。
绾月一一介绍:“这位是我的保镖,这是舍弟。方才我们为隔壁的老婆婆诊治时,听闻府中传来笛声。但曲调断断续续,恐是演奏者身体抱恙,不知这吹笛之人是否还在府中,或许我可以顺便为此人诊治一番。”
家仆不敢自己拿主意,拱手作揖道:“还请姑娘稍作等候,我这就去通传我们老爷。”
半刻钟后,绾月三人被请进了门。
这宅子布置的极为雅致。院中还有个湖,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抬眼一望便叫人觉得酷暑消了大半。绾月看出了神,总觉得此情此景极为熟悉,就好像曾在哪里见过一般。
“当心脚下台阶。”萧瑯出声提醒,伸手虚虚扶着她的胳膊。绾月收住思绪。
笛声在湖中央飞扬。重重荷叶掩映处,有一座亭。两人抬头望着那座亭。
藕花深处,一个少年正斜靠在栏杆上吹笛。
管家介绍道:“那便是我们家老爷。”
绾月蹙了蹙眉:“老爷?可我瞧着这位公子很是年轻。”
家仆不再往下说。
这位年轻的“老爷”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外罩一层纱衣。一头青丝如瀑垂下,虚虚拢在身后,清风吹拂,衣袂飘扬,长发飘飘,很是清雅。
见有客来访,他放下了笛子正襟危坐,却不看旁人,只看着绾月道:“听说你要给我看病?”
只不过,他是坐在轮椅上。身体羸弱,面色苍白,仙气一下子少了大半。
少年伸出手,露出一截雪白的手腕,温和地笑道:“那便开始吧。”
绾月把手搭上,指腹下脉搏虚浮地跳动着。她脸色一变,重新打量起面前的男子。面前的人眼若星辰,面若桃花,眉头微蹙,风华无限。这实在跟她印象中那个懒懒散散、赖在床上不肯起来的二世祖太不一样。
一样的是脉象。如木无根,散而不聚。
“你是……杜若蘅?”
绾月脸色越来越不好看。杜若蘅却挑起嘴角,收回了自己的手臂,毫不在意自己的病情。
“你终于认出我了?”他眼睛在笑,但语气中带着淡淡的失落。
任谁见了小时候病病歪歪躲在祖母怀里不肯出来的鼻涕虫,再见时出落成了一个衣冠胜雪、身不染尘的大美人都会认不出来好吧。
绾月紧张道:“别动。”
绾月将他的手拉回重新按在桌子上,重按了几次,依旧感受不到快慢强弱。
她不可置信道:“怎会如此?你的身体怎么颓败至此?阿娘明明说你……”起码能活到二十岁,你是怎么把自己的身子糟践成如此地步的?
一时有好多话想问他,但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不相见的这几年,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必他也是。
儿时的两小无猜不假,现在个隔膜疏离也是真。
绾月悲哀地发现,她好像失去了无条件相信一个人的能力了。
更悲哀地是她发现依照她这个半吊子郎中的诊断,杜若蘅已是油尽灯枯的脉象。
而她却无能为力。
杜若蘅唇角微微勾起,声音很轻:“你别为我担心,我的身子我自己心里有数,多一两年少一两年的,对我来说无甚差别。”
见绾月一脸沮丧的样子,他轻轻拍拍绾月的手安慰道:“好了,你我青梅竹马久别重逢本事喜事,别一副我马上要死的样子,还不快给我好好介绍介绍你带来的朋友?”
“这是我弟弟姜亭,”绾月看向萧瑯,介绍道,“这是萧瑯,是我的……”
“未婚夫婿。”抢答。
萧瑯清亮的声音响起,面上带着一抹无懈可击的微笑。
竹马?
一个多年未见的男人一见面就对姜绾月如此熟络。明明身子虚成这个样子,还要在姜绾月面前吹拉弹唱的开屏。
萧瑯心中警铃大作,立马将此人划分到了危险人物那类中。
“嗯。”绾月应了一声,双颊绯红。
杜若蘅故作吃惊,笑道:“成亲?我还以为你会像柳大夫一样行走江湖,真做一个游医呢,没想到年纪轻轻就已经想要嫁人了。”
萧瑯眯了眯眼,越发感觉来者不善。望向杜若蘅的眼神中藏匿了些不轻易被人察觉的敌意。
绾月淡淡一笑:“我可没有我母亲那般魄力。”她顿了顿,又道:“或许有朝一日,等我想的时候我可以吧,但现在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杜若蘅一脸促狭:“是为了他吧。”
否则他也实在想不到为何前些日子姜绾月会拜托他照着骨头画一张死人的脸。
毕竟儿时她住在金陵时,小杜若蘅想着自己所学和她正学的医术也颇有相通之处,便提着一颗骷髅头说要教绾月画画。绾月当时就被吓哭了,一连好几晚上梦见那颗骷髅头,半夜哇哇大叫。
这样胆小的女孩子,现在竟然主动画骷髅找他“白骨生肉”。
杜若蘅回忆着,嘴角勾出一个弧度,视线落在绾月身上。
她还是那样美丽,那样生机勃勃。那样叫人忍不住想靠近。
绾月问他想要什么报酬。
杜若蘅凝视着绾月,似笑非笑,缓缓开口:“绾月并非是真正托我作画之人吧。”
萧瑯道:“是我。”
他刚想展开说说,就见杜若蘅摆摆手。
杜若蘅: “慢着,别介,打住。就算你愿意多说,我也不愿意多听。干我们这一行的最忌讳的就是多打听。”
萧瑯笑,杜公子果然是个明白人。说吧,你想要萧某做什么?”
杜若蘅注视着他:“我要你以萧家的列祖列宗起誓,今生今世都对绾月好,事事以绾月为先才,处处以绾月为重,护她一世周全。”
杜若蘅一字一句道:“若违此誓……”
萧瑯起誓道:“我以萧家的列祖列宗起誓,今生今世都对绾月好,事事以绾月为先才,处处以绾月为重,护她一世周全。若违此誓,凡我所愿,事与愿违。”
绾月感动之余问杜若蘅为什么向萧瑯要这样的报酬。杜若蘅却一脸痛惜。
“看来你不光忘记了我是谁,你还忘记了你母亲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心里早就视她为我的义母,那我便是你的兄长。身为兄长,自然要为妹妹的终身大事好好把把关。”
他说着,对绾月温柔一笑。
湖水卟的一响,惊起绾月不少从前的回忆。
她忘了的,杜若蘅还记得的。
那时她多大,约莫五六岁?或是更小。
总角之宴,十里荷花。她还有和她手拉手的男孩都没有荷花高。一个在坐在采菱角的船头哭,一个趴在岸边,身上被泼满了腥臭的水藻。
几个胖壮的小子还在用荷叶舀水往那男孩身上倒。
“杜若蘅!救我,你快救救我,我害怕!”小船摇摇晃晃,女孩忐忐忑忑,小奶音比荷花苞的尖还尖。
她哭的间隙睁开一看,杜若蘅还在地上被人按着浇水,更绝望了。
“杜若蘅,你不会已经被打死了呜呜呜呜……你别死啊,你死了,我阿娘会伤心的!”
小杜若蘅一脸黑线,他只是明知打不过,躺平在地上了而已。反正早就习惯了。
杜若蘅小时候是小孩里的小古板,大人眼里的大好孩,惹得小孩记恨。可偏偏杜若蘅从小体弱多病也是出了名的,孩子王门不干对他动手,只好每次都找些不破皮还能恶心人的麻烦,比如将从河里摸来的烂鱼臭虾往他身上扔,或者弄湿他的衣裳鞋子叫他难堪。
杜若蘅一开始也反抗过,结果可想而知,后来就逐渐躺平了。
这小姑娘是给他看病的柳大夫的女儿,本来祖父让他带她出来是玩耍的,没想到被他连累,一块被人欺负了。
一想到这躺平的杜若蘅忽生发出一些愧疚之情。
杜若蘅在地上打了个滚:忽然觉得自己怎么调整姿势,躺得都不像以前那么平了。
他爬了起来,用尽吃奶的力气将正在往他头上浇水的胖小子撞倒在地。
然后不知从哪掏出一只毛笔粗细的竹管,从里面取出一把小刀。
小病秧子以往从不还手,这番反常的做法,唬住了几个孩子。
“你们别过来,退后,”杜若蘅举着刀。
被他撞到在地的小胖墩最先反应过来,大声喊道:“你们怕什么,他不过就是个病秧子,打不过我们的。”
杜若蘅阴恻恻一笑道:“还想保持身子完整的就别再过来,我自会拿筷子便拿这刀。”
小胖墩的跟班提醒道:“哥,他他他,他说他那小小小刀是,剖死人的刀。”
稚嫩的年纪总会让这些小孩忘记杜若蘅出生在一个怎样的家中,又有何家业要继承。
等想起来这一点后,孩子们便惊慌失措作鸟兽散。
可人都走了,谁来帮他把那哭哭啼啼的小粉团子给从船上捞下来?
杜若蘅没力气,拉不动那船。幸亏这时候有大人来了,将他也捞上了船,领他们走水路回家去。
他本以为绾月会继续哭,那小人见他上船就往他身边靠。小船驶过荷叶最茂密的地方,一浪一浪的碧绿磨着船舷,推着他们驶向藕花深处。
忽见一滩鸥鹭惊起,“藕花深处”爆发出了雷鸣似的惨叫。
“你为什么解我的下裳!”杜若蘅羞愤欲死。
绾月高高举着他的裳,踮着脚将它罩在了杜若蘅的头上。
“你头上淋了水,吹风会着凉的。我这是在救你!”
“那我不穿下裳就不会着凉了吗?”
绾月指着他的里衣,理直气壮道:“你里面不是还穿了衣服!”
划船的阿姊只笑不语。
余霞散成绮。两个孩子赌气,谁也不再说话。偶尔只听见湖水噗嗤一响,不知哪个采莲的阿姊姨婆将吃剩了的莲蓬又还给荷塘。
也是从那天起,杜少爷打架不再躺平了,开始讲些半真半假的灵异故事,不出半个月就将那群小屁孩吓得躲着他走。
杜少爷是特意在绾月面前表演的。为的就是警告绾月以后不要在脱他的衣裳,还有在绾月面前挽回一下自己的尊严。
杜若蘅:“你看,现在他们都怕我,今后,我就是你大哥!”
他的童年里鲜少有这样风光的时刻。
绾月:“大哥。”
杜若蘅:“大哥以后罩着你,不许在随随便便动大哥的衣裳听见没?”
绾月:“好的,大哥!”
……
绾月:死去的记忆在攻击我。
这些事她从前怎么没记得这么清晰。
绾月抿了口茶,太烫。
杜少爷顺着话茬添油加醋讲起绾月小时候的黑历史。
绾月有些害臊,萧瑯在一旁听得眉眼弯弯。她与他的目光在空气中相交,微微颤动一下,越过他看向后面的荷花。他却依旧目光灼灼地盯着她,看伴着夕照的那抹红晕悄悄爬上她的耳垂。
耳边是杜若蘅绘声绘色的回忆,眼前是喜欢的姑娘。萧瑯的心狂跳着。
她果然不管是哪个年纪都是个生动的人。
话兜了一圈说回绾月托杜若蘅画的那副人像上。
萧瑯问杜若蘅:“不知何时能取画?”
“在这里,”杜若蘅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我担心生出什么变故,索性就刻在了脑子里……咳咳……”
他开始剧烈的咳嗽起来。
绾月留意到他的脸色更加苍白了。家仆拿过一张毯子盖在杜若蘅身上,关切道:“老爷,您今日万不可再操劳了。”
绾月看了看他的腿,有些担心道:“时候也不早了,今日你先好好休息,明日我们再来看你。”
杜若蘅也不留客,点头道好。
次日,绾月写了药方子,支姜亭和管家去给明儿的阿婆抓药送药熬药。等从杜若蘅手中拿到画像的时候,绾月和萧瑯都沉默了。
无他,唯眼熟尔。
画上之人虽是个孩子,但容貌却和当今的皇帝有八九分相像。
“这……”
萧瑯和绾月面面相觑,心里都有了一个足以震惊世间、颠覆朝堂的大胆猜测。
杜若蘅常年和各种稀奇古怪的冤假错案打交道,瞧见二人一见那画脸色变了,早已见怪不怪。
他语气淡然道:“光宪皇帝曾赐给我家祖宗一枚‘大国仵作’的章,这画像上有了这个章,便就等于有了官府的认证。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盖上。”
盖上这枚章此画便能成为证据,的确是死者面容不是伪造。
但这位有些不一样。
萧瑯心道:只怕是前朝的鞭子抽不到后朝的马儿身上。
况且杜若蘅本就时日无多,若是卷入他这桩事里,往后不见得还能一直像现在这般安宁。
“不必了,此人是我的一位故友,生前与亲人分离多年,未曾得见他最后一面,如今请您作画只是想让他的家人再见见他。”
三人都知这只是托辞。但又何必较真呢?较真不一定就是对。
有些不好说明的事,大家表面行过得去就行。
杜若蘅看破不说破:“原来如此。倒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三人静静品完了一壶好茶。杜若蘅先开了口:“我带你们转转这金陵城?”
绾月担忧道:“可你的身子?”大夏天的还要盖着毯子。
杜若蘅笑道:“我看你就是关心则乱了,向我这种体虚又需要静养的患者还是要适当去走一走的。”
“走?”绾月闻言睁大双眼,看向杜若蘅的双腿。
“你的腿。”
杜若蘅拄着轮椅的扶手缓缓起身,站在绾月面前。
绾月:???
萧瑯:???
这几天的眼泪都白流了。合着兄弟你没瘸啊?没瘸你不走两步啊?
杜若蘅笑嘻嘻道:“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说着走了两步,也只走了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