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里,崔婉璃紧紧握着手里的银瓶,胸腔里心脏怦怦跳。
从外表看,这只是个普通的银瓶,崔婉璃前世不是没见过世面的,贵重金器都把玩过不少,遑论银器。
但是,一刻钟前,郁文绍把那间屋子里除她外的所有人都遣了出去,郑重其事地把银瓶交到她手上,深深看进她的眼睛,道:“这是我给祖父的生辰礼,茶叶底下有一份证词,你帮我偷偷交给殿前司都指挥使方力,万不可被别人发现。”
“你是说,把这次查案得到的证词放到了给祖父的茶叶里面?”崔婉璃试图理清其中的逻辑,"然后让受伤的陈都头去府里通知我来取,再交给方都指挥使,你何必绕这么大一个圈子,直接请殿前司的人来取不就好了?"
“我这次遇伏太蹊跷,我回京的时间和路线很可能是被衙门里的人出卖的,我信不过别人。”
崔婉璃转瞬间就清楚了前因后果,那你就信得过我,这句话在嘴边溜了一圈又被咽下去,只说:“那这位姓方的都指挥使,你就信得过?”
郁文绍皱眉道:“如果是殿帅出卖我,那我绝不可能活着回来,况且官家对他有知遇之恩,禁军以殿前司为首,,背叛官家对他有什么好处?”
崔婉璃握着银瓶,还是有些犹豫,“祖父的生辰宴并没有邀请方力,我总不能直接去殿前司找他吧?”
“我的归期本是今天,殿帅察觉到我没回去,一定会去府里打探消息,祖父生辰之日是极好的机会,你只需寻个由头悄悄见他一面便可。”
崔婉璃看他说一句喘一会儿的样子,伸手抚了抚他的胸口,道:“好,我知道了,你安心休息吧。”
*
次日,崔婉璃寅时就起床梳洗了,这是她第一次以郁府儿媳的身份主持家事,本就无比重要,更何况,她还有另外的念头。
若是她做的翻糖蛋糕能在上层圈子里打出名声,不仅给崔府补缺的钱有了着落,开新铺子的钱也能赚出来,是以她早早梳洗打扮。
“那个头花不错,今天就用它吧。”崔婉璃指着一簇海棠花攒起来的头冠道。
彩兰忙道:“娘子第一次见各府家眷,今日戴的头冠不可随意,夫人一早就着人备下了。”
彩兰亲手从盛放头冠的方盘中拿出一顶掐丝金缎美人冠,“娘子您看,这是夫人当年的陪嫁之物,听婆子们说,当年五位手艺高超的师傅花费数月制成,您瞧这些细金丝攒的牡丹花,这么多年过去还跟新的一样,真是顶好的手艺。”
崔婉璃不是没见过好东西,只是无论前世今生,从没有被人如此惦记过,喃喃道:“夫人对我真好,虽是因为我的身份,但这份情我一定不会忘。”
她的声音过小,彩兰并未听清,“娘子说什么?”
“没什么,继续帮我梳妆吧。”
崔婉璃选了一件白色襦裙,搭一条绯罗褙子,与头上的美人冠相得益彰。
眼看着寅时已尽,需得去向长辈们请安了,太师生辰,本该夫妻俩同去,然而郁文绍伤成那样却不肯回家。
崔婉璃其实很不解,为何郁文绍与父母的关系不好,尚书府没有妾室和庶出的孩子,姐弟俩系尚书夫人亲生,那日重阳节家宴她见过这位大姑姐,看起来既聪慧,又大方,姐弟俩虽算不上亲密,但也不像有龃龉。
自她嫁进来至今,整个府里的人了解得差不多,没有人敢跟二公子为难,他是郁府板上钉钉的继承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长辈疼爱、同辈尊重、下人恭敬的人,偏偏对身边的所有人都淡淡的,难道是天生的凉薄之人?
崔婉璃被自己的脑补搞糊涂了,也许人家就是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是自己多心。
她一边走一边胡思乱想,眼看着就要走到小池塘里去了,手臂被彩兰重重扶了一把,她才惊醒。
“娘子小心!”
崔婉璃借力稳住身形,摆摆手道:“无事。”
“娘子昨夜晚归,今晨又早起,怕是没休息好,要不我让人准备些吃的,娘子先垫垫,今天可有的忙。”彩兰担心道。
崔婉璃回道:“早些去给祖父他们请安要紧,然后把二公子的情况向各位长辈解释清楚,免得他们担忧。请过安你再帮我准备些果饮,一大早也无甚胃口,迎客前多少吃点就好。记得备上夫人爱吃的栗子糕。”
主仆二人说话间行至东院,郁太师已于前日被接回郁府,住在主屋,此时东院的客房已住满,郁太师门生众多,好些已去外地做官定居,此次进京只为拜寿。
郁太师还在位的时候,过生辰甚是奢华,来参加的除了门生还有满京城的侯爵勋贵,好几次甚至官家都亲自到府上贺寿。
赋闲在家后,反倒不讲究这些了,当然往日的勋贵怕是也不愿再和一个无权的老者来往。按太师自己的意思,自家人坐在一起,开个家宴即可,但郁尚书有别的念头,硬是送信给太师往日的门生故旧,请他们来参加生辰宴,还把二府的高官也请来了,美其名曰联络感情。
崔婉璃先去了尚书夫妇的住所,侍奉茶水后,把郁文绍想好的说辞回禀了,郁尚书听完后并没有说什么,夫人却一脸欣慰。
“二郎每次出门公干从不向家里报备,经常随口胡诌一个归期,实际上谁都不知道他到底几时回来。”夫人老怀安慰,又道:“看来娶了媳妇到底不一样,知道关心家里了。”
崔婉璃被噎了一下,没想到夫人往这方面想,亏得她昨晚入睡前想了很多说辞,为什么连祖父的生辰都赶不及回来,为什么耽搁到今早才来告诉,为什么回不来不提前送个信。
没想到尚书夫妇对儿子来无影去无踪的行为习以为常,甚至想不起问一句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崔婉璃尴尬道:“夫人说的是。”
随后,三人分别行动,郁尚书去大门口迎来送往,夫人和崔婉璃在待客的堂屋等候客人。
婆媳二人刚落座,彩兰带着几个小丫鬟端着几个小碟子奉上来,“夫人,娘子,稍稍用些糕点吧。”
崔婉璃扫了一眼,捧了一碟子栗子糕到夫人面前,“母亲请用。”
夫人尝了一口,笑道:“你怎会记得我爱吃栗子糕?”
崔婉璃笑笑,“重阳家宴那天,您面前摆了十数种糕点,整场宴下来,您却只吃了两碟栗子糕。”
“有心了。”
崔婉璃摸摸头上的美人冠,感激道:“多谢母亲赐我美人冠,儿媳少时难得出门,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首饰,只有嫁妆里带来的几顶普通头冠,若没有母亲帮助,今日儿媳怕是会出丑。”
尚书夫人回道:“我知你并非郡夫人亲生,在府里过得艰难,只是如今既嫁入郁府,往事就不必再提了,府里有什么东西,只要不逾礼制,尽可拿去用罢。”
崔婉璃忙道谢,又亲手斟了一碗茶水奉上。
说话间,夫人身边的女使进来禀报,已有客人进府,正往东院来。
崔婉璃随即起身和夫人一起去大堂招待随同过来的女眷,这也是崔婉璃第一次和汴京的名门贵妇们交往,她作为小辈,只需跟在夫人后面,学着如何交际即可,这正和崔婉璃心意。
巳时还未过半,客人们多半已入席,崔婉璃细细看过去,果然那位方指挥使不请自来了,心下稍稍安定。
随后让人通知管家茂叔,教坊司的乐人们到齐后就可以上场了。
丝竹声悦耳,崔婉璃本来很是惬意,可是耳边一直传来郡夫人和崔清眉的说话声,她们是崔婉璃的娘家人,被安排坐在她旁边,崔婉璃再如何不喜,也不能在祖父的生辰宴上落了大家的脸面,只得费心敷衍着。
不过多数时候这母女俩是在说悄悄话,落座的地方挨得过近,崔婉璃就算不刻意听,也能听到几句。
“娘,三妹小时候在家里可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如今得了管家赐婚,竟也渐渐出头了。”
“眉儿不高兴了?放心吧,只要你嫁给裕王,成了裕王妃,这小丫头就绝不会越过你去。”
崔婉璃心下一阵恶寒,既然如此瞧不起自己,瞧不起郁府,何必要跟着来贺寿呢,弄得大家都不自在。本来她打算听听就过了,接下来的话,却让她忍不下去。
“娘,爹最近常去看望沈小娘,或宿在前院,您可要当心啊。”
“哼,她那个病歪歪的身子,如何伺候得了相爷,不过是前阵子你舅舅的事惹得他不快,过阵子就好了。”
“舅舅也该长些记性,总不能回回都让咱们家还债吧?”
“不许这么说,那可是你亲舅舅。”
“眉儿知道了。那沈小娘那边,您可得注意点,若是她再得一个孩子,重搏父亲宠爱,于咱们可是大不利啊。”
崔婉璃猛地转头,怒目而视,压低声音道:“二姐,我小娘身体好得很,她的事,不劳二姐费心。”
“你……你竟然这么跟我说话,你还是不是崔家人?”崔清眉平日不是沉不住气的人,今日这番所作所为,不知是瞧不起郁府,还是对自己准裕王妃的身份过于自信。
“我是不是崔家人,父亲最清楚了,你要不去问问他?”
原主幼时被她们母女欺凌,无法反抗,助长了她们的气焰,如今自己已不再指望崔府给饭吃,她们还敢来作威作福,崔婉璃只为沈小娘和原主不平,这笔账早晚得算,断没有霸凌之人顺风顺水的道理。
崔婉璃无意间抬眼看向上座,只见尚书夫人给她递了一个询问的眼神,她心下暗惊,怎得忘了这是郁太师的生辰宴,她若是失态,丢的是郁府的人。
崔婉璃深呼吸几个来回,平复心绪,来日方长,她等得起。
台上一曲作罢,到了进献寿礼的环节,前面是郁太师的门生们和郁尚书的几个同僚,送来的寿礼多是字画和古董花瓶,后面轮到家里人。
崔婉璃早早去后堂将翻糖做的南极仙翁置于水晶台上,然后让两个小厮搬到前堂,众人本来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话,突然看到这么一个稀奇物件,都陆续安静下来。
不一会儿一道声音问:“这真的是用糖粉做的吗?”
崔婉璃笑道:“当然,诸位若是不信,稍后可以随妾身去厨房看看,那里还存着些边角料。”
“不可能,我怎么不知道三妹什么时候有了这个手艺!”
崔婉璃轻描淡写道:“二姐慎言,若是你不信,可以亲自过来看看,或者改天我单做一个送去府上,毕竟这么多年,若是没有一点儿傍身的手艺,怎么活到现在,啊?”
崔清眉脸色骤然一变,她竟然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打量父亲不在,这个逆来顺受的小包子是要找回场子吗?
崔婉璃迎着那道阴狠的目光,毫不畏惧地看过去,二姐,今非昔比了,我凭借手艺,自有立足之处,还想用以前的那一套对付我,未免太可笑了。
崔清眉还要再分辨什么,被郡夫人拉了一把,无奈坐了下去。
有个小男孩儿走到水晶台前,好奇地看着台子上的蛋糕,翻糖的延展性好,做出来的效果比普通的木雕、石雕更好,况且这次崔婉璃在做寿星的衣服前就把糖粉团的颜色调好了,避免了上色不均匀的问题。
男孩儿看着看着突然要伸手去摸,一位妇人冲上前来把孩子抱起,忙向崔婉璃道歉,言罢带着孩子下去了。
崔婉璃看大家都有上前查看一番的念头,去主位上向郁太师请示,是否允许上前观赏,郁太师也颇有兴致,带头离席过去了。
众人见状不再克制,陆续上前,里三层外三层,将翻糖制成的南极仙翁围了个水泄不通。
献寿礼的环节过去后,教坊司继续表演,崔婉璃回座位后,一直再等着人过来,若真有人对这东西感兴趣,日后也好来往。
寿宴快结束的时候,崔婉璃没等到人,只得借着出去透风的机会,溜了出来,正烦恼怎么不着痕迹地把那位方指挥使也叫出来,突然眼前掠过一个人影,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指挥使真是神出鬼没。”崔婉璃脱口而出这句话。
“实在抱歉,二娘子当知我来此何意,可否有文绍的消息?”方指挥使单刀直入。
崔婉璃张开紧攥着的手,手心里正放着那张供词,方力拿过去粗粗看过,道:“有劳二娘子,你可帮了殿前司的大忙。不知他伤得如何?”
崔婉璃抿了抿唇,回道:“具体如何我也不清楚,只知道并无性命之忧。”
方力看她神色,以为她是在担心,“放心吧,这次任务后,我会让他休息一段时间,好好养伤,也让你们小两口,啊?”
这话若有所指,崔婉璃反应过来后,闹了个大红脸,福了一礼后就匆匆离去了。
等二人都离开后,王婆婆从假山后的一个小洞中走了出来,满脸不可置信,急奔着东院夫人所在处去了。
从外表看,这只是个普通的银瓶,崔婉璃前世不是没见过世面的,贵重金器都把玩过不少,遑论银器。
但是,一刻钟前,郁文绍把那间屋子里除她外的所有人都遣了出去,郑重其事地把银瓶交到她手上,深深看进她的眼睛,道:“这是我给祖父的生辰礼,茶叶底下有一份证词,你帮我偷偷交给殿前司都指挥使方力,万不可被别人发现。”
“你是说,把这次查案得到的证词放到了给祖父的茶叶里面?”崔婉璃试图理清其中的逻辑,"然后让受伤的陈都头去府里通知我来取,再交给方都指挥使,你何必绕这么大一个圈子,直接请殿前司的人来取不就好了?"
“我这次遇伏太蹊跷,我回京的时间和路线很可能是被衙门里的人出卖的,我信不过别人。”
崔婉璃转瞬间就清楚了前因后果,那你就信得过我,这句话在嘴边溜了一圈又被咽下去,只说:“那这位姓方的都指挥使,你就信得过?”
郁文绍皱眉道:“如果是殿帅出卖我,那我绝不可能活着回来,况且官家对他有知遇之恩,禁军以殿前司为首,,背叛官家对他有什么好处?”
崔婉璃握着银瓶,还是有些犹豫,“祖父的生辰宴并没有邀请方力,我总不能直接去殿前司找他吧?”
“我的归期本是今天,殿帅察觉到我没回去,一定会去府里打探消息,祖父生辰之日是极好的机会,你只需寻个由头悄悄见他一面便可。”
崔婉璃看他说一句喘一会儿的样子,伸手抚了抚他的胸口,道:“好,我知道了,你安心休息吧。”
*
次日,崔婉璃寅时就起床梳洗了,这是她第一次以郁府儿媳的身份主持家事,本就无比重要,更何况,她还有另外的念头。
若是她做的翻糖蛋糕能在上层圈子里打出名声,不仅给崔府补缺的钱有了着落,开新铺子的钱也能赚出来,是以她早早梳洗打扮。
“那个头花不错,今天就用它吧。”崔婉璃指着一簇海棠花攒起来的头冠道。
彩兰忙道:“娘子第一次见各府家眷,今日戴的头冠不可随意,夫人一早就着人备下了。”
彩兰亲手从盛放头冠的方盘中拿出一顶掐丝金缎美人冠,“娘子您看,这是夫人当年的陪嫁之物,听婆子们说,当年五位手艺高超的师傅花费数月制成,您瞧这些细金丝攒的牡丹花,这么多年过去还跟新的一样,真是顶好的手艺。”
崔婉璃不是没见过好东西,只是无论前世今生,从没有被人如此惦记过,喃喃道:“夫人对我真好,虽是因为我的身份,但这份情我一定不会忘。”
她的声音过小,彩兰并未听清,“娘子说什么?”
“没什么,继续帮我梳妆吧。”
崔婉璃选了一件白色襦裙,搭一条绯罗褙子,与头上的美人冠相得益彰。
眼看着寅时已尽,需得去向长辈们请安了,太师生辰,本该夫妻俩同去,然而郁文绍伤成那样却不肯回家。
崔婉璃其实很不解,为何郁文绍与父母的关系不好,尚书府没有妾室和庶出的孩子,姐弟俩系尚书夫人亲生,那日重阳节家宴她见过这位大姑姐,看起来既聪慧,又大方,姐弟俩虽算不上亲密,但也不像有龃龉。
自她嫁进来至今,整个府里的人了解得差不多,没有人敢跟二公子为难,他是郁府板上钉钉的继承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长辈疼爱、同辈尊重、下人恭敬的人,偏偏对身边的所有人都淡淡的,难道是天生的凉薄之人?
崔婉璃被自己的脑补搞糊涂了,也许人家就是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是自己多心。
她一边走一边胡思乱想,眼看着就要走到小池塘里去了,手臂被彩兰重重扶了一把,她才惊醒。
“娘子小心!”
崔婉璃借力稳住身形,摆摆手道:“无事。”
“娘子昨夜晚归,今晨又早起,怕是没休息好,要不我让人准备些吃的,娘子先垫垫,今天可有的忙。”彩兰担心道。
崔婉璃回道:“早些去给祖父他们请安要紧,然后把二公子的情况向各位长辈解释清楚,免得他们担忧。请过安你再帮我准备些果饮,一大早也无甚胃口,迎客前多少吃点就好。记得备上夫人爱吃的栗子糕。”
主仆二人说话间行至东院,郁太师已于前日被接回郁府,住在主屋,此时东院的客房已住满,郁太师门生众多,好些已去外地做官定居,此次进京只为拜寿。
郁太师还在位的时候,过生辰甚是奢华,来参加的除了门生还有满京城的侯爵勋贵,好几次甚至官家都亲自到府上贺寿。
赋闲在家后,反倒不讲究这些了,当然往日的勋贵怕是也不愿再和一个无权的老者来往。按太师自己的意思,自家人坐在一起,开个家宴即可,但郁尚书有别的念头,硬是送信给太师往日的门生故旧,请他们来参加生辰宴,还把二府的高官也请来了,美其名曰联络感情。
崔婉璃先去了尚书夫妇的住所,侍奉茶水后,把郁文绍想好的说辞回禀了,郁尚书听完后并没有说什么,夫人却一脸欣慰。
“二郎每次出门公干从不向家里报备,经常随口胡诌一个归期,实际上谁都不知道他到底几时回来。”夫人老怀安慰,又道:“看来娶了媳妇到底不一样,知道关心家里了。”
崔婉璃被噎了一下,没想到夫人往这方面想,亏得她昨晚入睡前想了很多说辞,为什么连祖父的生辰都赶不及回来,为什么耽搁到今早才来告诉,为什么回不来不提前送个信。
没想到尚书夫妇对儿子来无影去无踪的行为习以为常,甚至想不起问一句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崔婉璃尴尬道:“夫人说的是。”
随后,三人分别行动,郁尚书去大门口迎来送往,夫人和崔婉璃在待客的堂屋等候客人。
婆媳二人刚落座,彩兰带着几个小丫鬟端着几个小碟子奉上来,“夫人,娘子,稍稍用些糕点吧。”
崔婉璃扫了一眼,捧了一碟子栗子糕到夫人面前,“母亲请用。”
夫人尝了一口,笑道:“你怎会记得我爱吃栗子糕?”
崔婉璃笑笑,“重阳家宴那天,您面前摆了十数种糕点,整场宴下来,您却只吃了两碟栗子糕。”
“有心了。”
崔婉璃摸摸头上的美人冠,感激道:“多谢母亲赐我美人冠,儿媳少时难得出门,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首饰,只有嫁妆里带来的几顶普通头冠,若没有母亲帮助,今日儿媳怕是会出丑。”
尚书夫人回道:“我知你并非郡夫人亲生,在府里过得艰难,只是如今既嫁入郁府,往事就不必再提了,府里有什么东西,只要不逾礼制,尽可拿去用罢。”
崔婉璃忙道谢,又亲手斟了一碗茶水奉上。
说话间,夫人身边的女使进来禀报,已有客人进府,正往东院来。
崔婉璃随即起身和夫人一起去大堂招待随同过来的女眷,这也是崔婉璃第一次和汴京的名门贵妇们交往,她作为小辈,只需跟在夫人后面,学着如何交际即可,这正和崔婉璃心意。
巳时还未过半,客人们多半已入席,崔婉璃细细看过去,果然那位方指挥使不请自来了,心下稍稍安定。
随后让人通知管家茂叔,教坊司的乐人们到齐后就可以上场了。
丝竹声悦耳,崔婉璃本来很是惬意,可是耳边一直传来郡夫人和崔清眉的说话声,她们是崔婉璃的娘家人,被安排坐在她旁边,崔婉璃再如何不喜,也不能在祖父的生辰宴上落了大家的脸面,只得费心敷衍着。
不过多数时候这母女俩是在说悄悄话,落座的地方挨得过近,崔婉璃就算不刻意听,也能听到几句。
“娘,三妹小时候在家里可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如今得了管家赐婚,竟也渐渐出头了。”
“眉儿不高兴了?放心吧,只要你嫁给裕王,成了裕王妃,这小丫头就绝不会越过你去。”
崔婉璃心下一阵恶寒,既然如此瞧不起自己,瞧不起郁府,何必要跟着来贺寿呢,弄得大家都不自在。本来她打算听听就过了,接下来的话,却让她忍不下去。
“娘,爹最近常去看望沈小娘,或宿在前院,您可要当心啊。”
“哼,她那个病歪歪的身子,如何伺候得了相爷,不过是前阵子你舅舅的事惹得他不快,过阵子就好了。”
“舅舅也该长些记性,总不能回回都让咱们家还债吧?”
“不许这么说,那可是你亲舅舅。”
“眉儿知道了。那沈小娘那边,您可得注意点,若是她再得一个孩子,重搏父亲宠爱,于咱们可是大不利啊。”
崔婉璃猛地转头,怒目而视,压低声音道:“二姐,我小娘身体好得很,她的事,不劳二姐费心。”
“你……你竟然这么跟我说话,你还是不是崔家人?”崔清眉平日不是沉不住气的人,今日这番所作所为,不知是瞧不起郁府,还是对自己准裕王妃的身份过于自信。
“我是不是崔家人,父亲最清楚了,你要不去问问他?”
原主幼时被她们母女欺凌,无法反抗,助长了她们的气焰,如今自己已不再指望崔府给饭吃,她们还敢来作威作福,崔婉璃只为沈小娘和原主不平,这笔账早晚得算,断没有霸凌之人顺风顺水的道理。
崔婉璃无意间抬眼看向上座,只见尚书夫人给她递了一个询问的眼神,她心下暗惊,怎得忘了这是郁太师的生辰宴,她若是失态,丢的是郁府的人。
崔婉璃深呼吸几个来回,平复心绪,来日方长,她等得起。
台上一曲作罢,到了进献寿礼的环节,前面是郁太师的门生们和郁尚书的几个同僚,送来的寿礼多是字画和古董花瓶,后面轮到家里人。
崔婉璃早早去后堂将翻糖做的南极仙翁置于水晶台上,然后让两个小厮搬到前堂,众人本来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话,突然看到这么一个稀奇物件,都陆续安静下来。
不一会儿一道声音问:“这真的是用糖粉做的吗?”
崔婉璃笑道:“当然,诸位若是不信,稍后可以随妾身去厨房看看,那里还存着些边角料。”
“不可能,我怎么不知道三妹什么时候有了这个手艺!”
崔婉璃轻描淡写道:“二姐慎言,若是你不信,可以亲自过来看看,或者改天我单做一个送去府上,毕竟这么多年,若是没有一点儿傍身的手艺,怎么活到现在,啊?”
崔清眉脸色骤然一变,她竟然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打量父亲不在,这个逆来顺受的小包子是要找回场子吗?
崔婉璃迎着那道阴狠的目光,毫不畏惧地看过去,二姐,今非昔比了,我凭借手艺,自有立足之处,还想用以前的那一套对付我,未免太可笑了。
崔清眉还要再分辨什么,被郡夫人拉了一把,无奈坐了下去。
有个小男孩儿走到水晶台前,好奇地看着台子上的蛋糕,翻糖的延展性好,做出来的效果比普通的木雕、石雕更好,况且这次崔婉璃在做寿星的衣服前就把糖粉团的颜色调好了,避免了上色不均匀的问题。
男孩儿看着看着突然要伸手去摸,一位妇人冲上前来把孩子抱起,忙向崔婉璃道歉,言罢带着孩子下去了。
崔婉璃看大家都有上前查看一番的念头,去主位上向郁太师请示,是否允许上前观赏,郁太师也颇有兴致,带头离席过去了。
众人见状不再克制,陆续上前,里三层外三层,将翻糖制成的南极仙翁围了个水泄不通。
献寿礼的环节过去后,教坊司继续表演,崔婉璃回座位后,一直再等着人过来,若真有人对这东西感兴趣,日后也好来往。
寿宴快结束的时候,崔婉璃没等到人,只得借着出去透风的机会,溜了出来,正烦恼怎么不着痕迹地把那位方指挥使也叫出来,突然眼前掠过一个人影,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指挥使真是神出鬼没。”崔婉璃脱口而出这句话。
“实在抱歉,二娘子当知我来此何意,可否有文绍的消息?”方指挥使单刀直入。
崔婉璃张开紧攥着的手,手心里正放着那张供词,方力拿过去粗粗看过,道:“有劳二娘子,你可帮了殿前司的大忙。不知他伤得如何?”
崔婉璃抿了抿唇,回道:“具体如何我也不清楚,只知道并无性命之忧。”
方力看她神色,以为她是在担心,“放心吧,这次任务后,我会让他休息一段时间,好好养伤,也让你们小两口,啊?”
这话若有所指,崔婉璃反应过来后,闹了个大红脸,福了一礼后就匆匆离去了。
等二人都离开后,王婆婆从假山后的一个小洞中走了出来,满脸不可置信,急奔着东院夫人所在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