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儿微微一笑,“你可知,长春节上,官家赐给了宋姮娘一套冠帔?这等殊荣,本朝开国至今,可仅她一人呢。”
云朔刚欲开口,李素儿又说,“听说,前朝周太祖年间,宋姮娘随母入宫,便被周太祖钦赐冠帔。若传言属实,此番竟是她第二次蒙受无上天恩。”几分艳羡自李素儿眼底流出,云朔眼珠子转了几圈儿,终于还是开口问道:“哪个宋姮娘?”
此言一出,便见李素儿陡然瞪大了眼,仿佛云朔问了一个极其荒唐的问题。
“你竟然不知道她?”
应该知道吗?
李素儿指着云朔,说不出话来,又终于在云朔一脸无知的表情中败下阵来,“你来开封这么久了,竟都没听说过‘宋女之才,李氏之颜,当世双绝’吗?”
云朔认认真真地想了想,好像还真没听过。
李素儿瞧着云朔这幅懵懂无知的模样,叹息之余,只得替她细细解释。
宋女之才,说的便是左卫上将军宋偓的长女。六岁时,宋女跟随母亲入宫,当众挥毫,一副水墨山水,惊艳四座;十岁时,当朝昭宪太后生辰,一曲《梅花三弄》被奉为天籁;及荆之年,一篇《天论》,惹当世大儒叹为观止……这千般才艺万般才学,到了她那里,竟是信手拈来,无一不会,无一不精。
李氏,正是枢密使李崇矩之女。因其出生时天降异象,视为不详,自幼就被送往京郊别院,直到及荆之年方被迎回府中,此后一直深居简出。可树欲静而风不止,有关于她的传言,却悄无声息地在开封城里传开了。传言,她性情孤僻,传言,她目下无尘,传言,她薄情寡恩,可传的最多的,却是她的倾世之容。都说,她的容颜,能令最才华横溢的诗人落笔无言,能让最鬼斧神工的画师提笔兴叹,能让世间所有的美好黯然失色。
对于李氏之颜的盛名,李素儿却是不屑一顾的。世人对于未知之事,总喜欢夸大其词。盛名之下,是否名副其实,谁又知晓呢?再者,即便李氏果真倾国倾城,那又如何?身体容貌,受之于父母,有何可赞?相比之下,宋女一身惊世之才,这才可惊可叹。
“说来,宋姮娘能有如此才学,想必也与她的出生有关吧。毕竟是两朝皇亲,自幼出入宫廷,绝世名家为其传道受业,到底不是我等可比。”李素儿一阵唏嘘。
云朔没能听出李素儿言语中那几丝若有若无的羡慕,她只是对那两朝皇亲一说甚是不解,“为何说她是两朝皇亲?”
李素儿解释道:“这位宋家娘子,父亲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外孙,母亲是后汉高祖皇帝之女永宁公主。”
“啪!”
窗外有两颗石子儿滚落,砸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云朔猛的扭头,水光潋滟的眼底有暗流涌起。
“哪个高祖皇帝?可是太原的刘知远?”
云朔死死盯着李素儿,然后,她看见李素儿微怔之后,轻轻地点了下头。
云朔猛地笑了起来,眼泪都笑了出来。
李素儿被云朔这般模样惊到了,她抓起云朔的手,双手却被云朔反手握在手心,“素娘。”
李素儿凤眼一挑,等着云朔开口。
“你能否帮忙引荐,我能否见见宋家娘子?”
李素儿这才微微一笑,“我当是什么事,你若是想见李家那位,怕是有些麻烦。可宋姮娘嘛,眼前便有一个机会。”
李素儿告诉云朔,自宋女之父宋偓任华州节度使以来,其亲眷便随其迁往华州。此番长春节,宋女随母入京贺寿,已在京中盘桓月余,不日便将离京。离京前,宋女特意在府中设百花宴,邀京中众闺秀一聚。
“这么说,你也要去参加百花宴?”
李素儿笑着点了点头。
李素儿自戴孝以来,便鲜少参加各府宴饮,可这百花宴乃是宋女所设,李素儿对其钦慕已久,自然不肯错过这次这个机会,“宴会就在五日后,你若想见她,可跟我一同前去,只是可能得委屈你扮作我的婢女。”
“不委屈不委屈,”云朔连连摇头,心已经激动地快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了。她没想到,原来汉高祖刘知远的女儿就在这开封城里,早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在跟前儿,她又何必去看那前朝卷宗?云朔又是欢喜又是懊恼,忍不住抱着李素儿又笑又跳。
李素儿并不懂云朔开心的缘由,可瞧着云朔眉眼盈盈的模样,李素儿也跟着开心了起来,不由得抿唇而笑。
.
当初,为了给陈戈悦作伴儿,李继隆将云朔一并带回了李府。如今,陈戈悦离开了,云朔想,她也是时候离开这儿了。
她拒绝了李素儿的挽留,重新回到了外城的那间农家小院儿。
院子里,谢婶儿一如既往地在织着布,谢家嫂子正在劈柴,二人见云朔回来了,笑着同她打招呼,一切都还是熟悉的模样。
倒像是什么也没变。
云朔与二人叙了会儿话,又将屋子收拾洒扫了一番,便又扭头出了门去。
她先去了成衣铺,将这段日子绘制好的花样子交给掌柜,又转身去往李英府邸,前去看望李浮若。
这段日子,李浮若一直卧床不起。
起初,云朔每日都会趁着陈戈悦午睡时,跑去瞧瞧李浮若。但后来她遇袭受伤,便再也没去看过李浮若了。
也不知道浮姐姐的身子可大好了。
入府后,云朔一路小跑,快要到李浮若院儿时,她才喘着粗气,放轻步子进了屋。
正值午后,李浮若已吃了药,歇下了。洛雨守在床边,扭头瞧见一颗小脑袋从门口冒了出来,面上一喜,轻轻唤了声,“朔丫头。”
云朔弯起眉眼,提起裙子,蹑手蹑脚地走到床边,瞧着李浮若安睡的眉眼,露出了笑。
她坐在床边,与洛雨一同守着李浮若,一室安静,只有廊下的树叶在日光中泛起沙沙的声响。
李浮若向来浅眠,即便燃了安神的熏香,她也不过小憩了一炷香的功夫,便转醒了。
甫一睁眼,便瞧见一张明媚的笑颜。
“朔儿。”
李浮若微愕一瞬,又浅浅地溢出了笑。
李浮若并不知道云朔被绑架遇袭的事,她瞧着云朔那瘦了一圈儿的脸庞,眉目微蹙,“可是最近累着了?都瘦了。”
云朔轻轻趴在李浮若的床边,满足地眯起了眼,“姐姐才瘦了呢。姐姐要多多吃饭,好好睡觉,知道吗?”
李浮若抚摸着云朔的头发,苍白的唇角柔柔地露出了笑。
云朔听说,李浮若与赵光义的婚期已经定下来了,就在八月。
起初,云朔心头憋了好多好多的话想对李浮若说,可这段日子,经历过太多的事儿,等到此时真正与李浮若说上话,她却什么也不想说了。
好多事,既无力回天,便多说无益。
与其惹浮姐姐难过,倒不如逗她开心,好歹,此刻的开心,是真真切切的。
云朔在李浮若身边呆到酉时,方才离开。等重新回到谢家小院儿,天已经蒙蒙暗了。
她回了屋,便一头栽进了床榻被褥间。身上的伤尚未痊愈,折腾了一整日,身子已有些疲乏了。她倒在床上,只恨不得就此睡过去,可脑袋粘上枕头后,却反倒没了困意,意识逐渐变得清明。
混混沌沌的脑袋里,一会儿想着赵德昭与陈戈悦,一会儿想着李浮若与程德玄,一会儿又想到了四日后的百花宴。
百花宴……她闭着眼,眉头渐渐舒展,嘴角露出了笑。
当初,李继隆告诉她,娘亲留给她的血玉,乃是医圣王家的传家宝。
十几年前,王家因救治后汉高祖皇帝不力,被后汉隐帝满门抄斩。云朔一心想查清当年王家灭门之祸的真相,并以此为线索,找寻与娘亲有关的讯息。
长春节,她潜入皇宫,偷看前朝卷宗。通过卷宗,她发现,后汉皇室竟全是药罐子,后汉高祖刘知远、高祖皇帝的长子刘承训、女儿永安公主,都在不停地寻医问药。但是,就在天福十二年十月,关于永安公主的问诊记录便消失了,而皇帝刘知远的问诊记录却一日比一日勤,次年,长子刘承训病故,刘知远病情加重,没多久也撒手人寰。次子刘承祐登基为帝,不久便杀了王家满门。
或许,一切的变故,都要追溯到永安公主,那个在卷宗里突然消失不见的人。
云朔也曾向身边人追问过,但是久远的时光足以吞噬掉太多的东西,没人再去关心那个已经消散的后汉王朝,也没人记得后汉皇室里一个小小的公主。
所幸,天无绝人之路。后汉的永宁公主,竟然就在这开封城,就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
百花宴。
云朔捏了捏拳头——百花宴上,她一定要弄清当年的真相。
云朔刚欲开口,李素儿又说,“听说,前朝周太祖年间,宋姮娘随母入宫,便被周太祖钦赐冠帔。若传言属实,此番竟是她第二次蒙受无上天恩。”几分艳羡自李素儿眼底流出,云朔眼珠子转了几圈儿,终于还是开口问道:“哪个宋姮娘?”
此言一出,便见李素儿陡然瞪大了眼,仿佛云朔问了一个极其荒唐的问题。
“你竟然不知道她?”
应该知道吗?
李素儿指着云朔,说不出话来,又终于在云朔一脸无知的表情中败下阵来,“你来开封这么久了,竟都没听说过‘宋女之才,李氏之颜,当世双绝’吗?”
云朔认认真真地想了想,好像还真没听过。
李素儿瞧着云朔这幅懵懂无知的模样,叹息之余,只得替她细细解释。
宋女之才,说的便是左卫上将军宋偓的长女。六岁时,宋女跟随母亲入宫,当众挥毫,一副水墨山水,惊艳四座;十岁时,当朝昭宪太后生辰,一曲《梅花三弄》被奉为天籁;及荆之年,一篇《天论》,惹当世大儒叹为观止……这千般才艺万般才学,到了她那里,竟是信手拈来,无一不会,无一不精。
李氏,正是枢密使李崇矩之女。因其出生时天降异象,视为不详,自幼就被送往京郊别院,直到及荆之年方被迎回府中,此后一直深居简出。可树欲静而风不止,有关于她的传言,却悄无声息地在开封城里传开了。传言,她性情孤僻,传言,她目下无尘,传言,她薄情寡恩,可传的最多的,却是她的倾世之容。都说,她的容颜,能令最才华横溢的诗人落笔无言,能让最鬼斧神工的画师提笔兴叹,能让世间所有的美好黯然失色。
对于李氏之颜的盛名,李素儿却是不屑一顾的。世人对于未知之事,总喜欢夸大其词。盛名之下,是否名副其实,谁又知晓呢?再者,即便李氏果真倾国倾城,那又如何?身体容貌,受之于父母,有何可赞?相比之下,宋女一身惊世之才,这才可惊可叹。
“说来,宋姮娘能有如此才学,想必也与她的出生有关吧。毕竟是两朝皇亲,自幼出入宫廷,绝世名家为其传道受业,到底不是我等可比。”李素儿一阵唏嘘。
云朔没能听出李素儿言语中那几丝若有若无的羡慕,她只是对那两朝皇亲一说甚是不解,“为何说她是两朝皇亲?”
李素儿解释道:“这位宋家娘子,父亲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外孙,母亲是后汉高祖皇帝之女永宁公主。”
“啪!”
窗外有两颗石子儿滚落,砸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云朔猛的扭头,水光潋滟的眼底有暗流涌起。
“哪个高祖皇帝?可是太原的刘知远?”
云朔死死盯着李素儿,然后,她看见李素儿微怔之后,轻轻地点了下头。
云朔猛地笑了起来,眼泪都笑了出来。
李素儿被云朔这般模样惊到了,她抓起云朔的手,双手却被云朔反手握在手心,“素娘。”
李素儿凤眼一挑,等着云朔开口。
“你能否帮忙引荐,我能否见见宋家娘子?”
李素儿这才微微一笑,“我当是什么事,你若是想见李家那位,怕是有些麻烦。可宋姮娘嘛,眼前便有一个机会。”
李素儿告诉云朔,自宋女之父宋偓任华州节度使以来,其亲眷便随其迁往华州。此番长春节,宋女随母入京贺寿,已在京中盘桓月余,不日便将离京。离京前,宋女特意在府中设百花宴,邀京中众闺秀一聚。
“这么说,你也要去参加百花宴?”
李素儿笑着点了点头。
李素儿自戴孝以来,便鲜少参加各府宴饮,可这百花宴乃是宋女所设,李素儿对其钦慕已久,自然不肯错过这次这个机会,“宴会就在五日后,你若想见她,可跟我一同前去,只是可能得委屈你扮作我的婢女。”
“不委屈不委屈,”云朔连连摇头,心已经激动地快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了。她没想到,原来汉高祖刘知远的女儿就在这开封城里,早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在跟前儿,她又何必去看那前朝卷宗?云朔又是欢喜又是懊恼,忍不住抱着李素儿又笑又跳。
李素儿并不懂云朔开心的缘由,可瞧着云朔眉眼盈盈的模样,李素儿也跟着开心了起来,不由得抿唇而笑。
.
当初,为了给陈戈悦作伴儿,李继隆将云朔一并带回了李府。如今,陈戈悦离开了,云朔想,她也是时候离开这儿了。
她拒绝了李素儿的挽留,重新回到了外城的那间农家小院儿。
院子里,谢婶儿一如既往地在织着布,谢家嫂子正在劈柴,二人见云朔回来了,笑着同她打招呼,一切都还是熟悉的模样。
倒像是什么也没变。
云朔与二人叙了会儿话,又将屋子收拾洒扫了一番,便又扭头出了门去。
她先去了成衣铺,将这段日子绘制好的花样子交给掌柜,又转身去往李英府邸,前去看望李浮若。
这段日子,李浮若一直卧床不起。
起初,云朔每日都会趁着陈戈悦午睡时,跑去瞧瞧李浮若。但后来她遇袭受伤,便再也没去看过李浮若了。
也不知道浮姐姐的身子可大好了。
入府后,云朔一路小跑,快要到李浮若院儿时,她才喘着粗气,放轻步子进了屋。
正值午后,李浮若已吃了药,歇下了。洛雨守在床边,扭头瞧见一颗小脑袋从门口冒了出来,面上一喜,轻轻唤了声,“朔丫头。”
云朔弯起眉眼,提起裙子,蹑手蹑脚地走到床边,瞧着李浮若安睡的眉眼,露出了笑。
她坐在床边,与洛雨一同守着李浮若,一室安静,只有廊下的树叶在日光中泛起沙沙的声响。
李浮若向来浅眠,即便燃了安神的熏香,她也不过小憩了一炷香的功夫,便转醒了。
甫一睁眼,便瞧见一张明媚的笑颜。
“朔儿。”
李浮若微愕一瞬,又浅浅地溢出了笑。
李浮若并不知道云朔被绑架遇袭的事,她瞧着云朔那瘦了一圈儿的脸庞,眉目微蹙,“可是最近累着了?都瘦了。”
云朔轻轻趴在李浮若的床边,满足地眯起了眼,“姐姐才瘦了呢。姐姐要多多吃饭,好好睡觉,知道吗?”
李浮若抚摸着云朔的头发,苍白的唇角柔柔地露出了笑。
云朔听说,李浮若与赵光义的婚期已经定下来了,就在八月。
起初,云朔心头憋了好多好多的话想对李浮若说,可这段日子,经历过太多的事儿,等到此时真正与李浮若说上话,她却什么也不想说了。
好多事,既无力回天,便多说无益。
与其惹浮姐姐难过,倒不如逗她开心,好歹,此刻的开心,是真真切切的。
云朔在李浮若身边呆到酉时,方才离开。等重新回到谢家小院儿,天已经蒙蒙暗了。
她回了屋,便一头栽进了床榻被褥间。身上的伤尚未痊愈,折腾了一整日,身子已有些疲乏了。她倒在床上,只恨不得就此睡过去,可脑袋粘上枕头后,却反倒没了困意,意识逐渐变得清明。
混混沌沌的脑袋里,一会儿想着赵德昭与陈戈悦,一会儿想着李浮若与程德玄,一会儿又想到了四日后的百花宴。
百花宴……她闭着眼,眉头渐渐舒展,嘴角露出了笑。
当初,李继隆告诉她,娘亲留给她的血玉,乃是医圣王家的传家宝。
十几年前,王家因救治后汉高祖皇帝不力,被后汉隐帝满门抄斩。云朔一心想查清当年王家灭门之祸的真相,并以此为线索,找寻与娘亲有关的讯息。
长春节,她潜入皇宫,偷看前朝卷宗。通过卷宗,她发现,后汉皇室竟全是药罐子,后汉高祖刘知远、高祖皇帝的长子刘承训、女儿永安公主,都在不停地寻医问药。但是,就在天福十二年十月,关于永安公主的问诊记录便消失了,而皇帝刘知远的问诊记录却一日比一日勤,次年,长子刘承训病故,刘知远病情加重,没多久也撒手人寰。次子刘承祐登基为帝,不久便杀了王家满门。
或许,一切的变故,都要追溯到永安公主,那个在卷宗里突然消失不见的人。
云朔也曾向身边人追问过,但是久远的时光足以吞噬掉太多的东西,没人再去关心那个已经消散的后汉王朝,也没人记得后汉皇室里一个小小的公主。
所幸,天无绝人之路。后汉的永宁公主,竟然就在这开封城,就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
百花宴。
云朔捏了捏拳头——百花宴上,她一定要弄清当年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