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有重回日,人无再少年 》②
当年,王后以三十二岁的‘高龄’,才生下了安乐和燕暻这对儿龙凤胎,伤了气血根本,落下了神经性头疼的病根,睡眠一直不好。
宫里人事又复杂,千头万绪,百压万压,带的凤体也不老康泰。
孝明太后,便把还没过百天的小公主,小王子,抱到敬仁宫里,躬亲扶养了。
后来,因为,四殿下和文阳县主,闹出‘中秋闯宫’的风波,孝明太后盛怒之下,夺了王后的宝印,还罚怹禁足行宫,好好悔过抄经。
本以为,关个一年半载,等太后消气了,也就把王后接回来了,不想,来年十月份,太后在御花园摔了一跤。在病榻上躺了两个多月。
一天半夜,突然,在梦中就薨了。
王后还宫的议程,只能等到三年孝满,再做计议了。
所以,安乐公主和六殿下,可以说是,由燕王陛下,躬亲扶养长大的。尤其是安乐。
要星星摘星星,要月亮给月亮。
否则,燕王陛下,堂堂的一国之君,九五至尊,也不可能掩耳盗铃,使这个‘障眼法’,也要送安乐上太学阿。
而今,四殿下燕暄,已经被‘流放’去了燕云关,垂翼暴鳞,神龙失势。陛下,可就燕暻这一个嫡子了。
未来的储君之位,还不……
有安乐和燕暻这俩左右护法在,阎家那几个‘小鬼儿’,可不就只能改邪归正,夹起尾巴做人了么。
“阎大郎,你不好好读书,老鬼迷日眼,偷偷回头看吾干什么?不认识么?”
“没,没有阿。认识。能不认识么。”
安乐一扬下巴,“帮吾给笔洗换一下水。”
“哦。二郎……”
“吾让你去。”
“接多少。”
“你说接多少。”
“哎,诚蕃兄,等会儿,吾,吾也去。”
安乐一把,把笔洗抢了回来。
“吾也去!”
阎大郎的白眼,都要翻到后脑勺了,一回头,看到燕暻,忙忙敛肃表情。坐回座位了。
“野葡萄结果了,可甜了。”
安乐往燕暻和卢达桌上,各放了一小串野葡萄。
“洗没洗你就吃?”
“你懂什么,这叫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就这样,大家循规蹈矩,相安无事的,在太学读了两年半的书。
因为昨天是七夕,宫里放烟火,安乐玩得太晚,起的就迟了,加之,燕暻前一晌练骑马,摔断了胳膊,不得不跟太师请了十天假。
所以,安乐索性偷了半天懒,在宫里,陪父王和母后用过午膳,才拎着两大盒巧果儿,溜溜哒哒,优哉游哉,去上学了。
明明是该午休的时段,学堂宿舍,整个前院,却只有阎三郎,阎敏中一个人,正趴在树荫底下的石桌上午睡。
后院却是撺哄鸟乱,人欢非凡。
‘这么吵,也能睡得着?’
安乐摁摁手,示意茯苓嬷嬷,把书箱和食盒放到台阶上,就让嬷嬷走了。自己,则寻声找去后院。
“大郎,打!!打他!!摔他!”
“掰他!掰他大腿阿!!”
“打,打脑袋!”
本来,听大家喊得那么热闹,安乐还以为,卢达是在和阎大郎比摔跤,可,等她爬上石桌:
只见,卢达,正骑在阎家老二身上,挥拳猛揍,阎大郎带着五六个男同学,团团围着他,或踢或打,大声咒骂着,让他松手。
“狗杂种!你放开我二弟!”
“你以为,卢禧是武状元很了不起么?我祖父还是辽东大元帅呢!!当,当年的奇耻大辱,我阎家还没忘呢!!”
“你要打坏了我二弟,我拿你和你爹偿命!!”
“找死!!”
除了赫连睿、赫连昱和薛文鸿、薛文宇,四个人在拉架。其他的同学,或是,在边上煽风拱火,或是冷眼抱臂,作壁上观。
“住手!!”
“以多欺少,欺负人是不是?!”
安乐一跳,从石桌上就蹦了下来。
操起墙根底下扫落叶的耙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抡圆了就盖。
“阎大鼻涕,你居然敢在太学聚众斗殴,还公然辱骂飞将军和佘夫人,你是不是活腻歪了?!”
“还要诚蕃兄和飞将军的命?!”
阎大郎一听安乐的声音,拔腿就跑,同学们也瞬间一哄而散,避猫鼠儿似的,逃之夭夭了。
“你还跑!吾让你跑!!”
“你别让吾抓到你!否则,本主,非把你的狗脑袋打成大猪头!”
“还让飞将军偿命!!你先拿命来罢!”
赫连睿,也不敢对安乐‘动手动脚’阿,只能驮着阎大郎,赶紧让人翻墙跑了。
这下,安乐可就更怒了。
“你们,你们这些趋炎附势,两面三刀的卑鄙、势利小人!!!”
小公主,握着比她还高的耙子,全力一扫,打在了赫连睿的肚子上。
“你,赫连睿,本主真是瞎了眼,居然,以为你是个好人!”
“吾还奇怪呢,这诚藩兄,来太学读个书,怎么每天黑着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原来,原来,都是因为你们!”
“有你们这么欺负人的么?!”
“说,你们是不是总欺负他?!”
安乐,拎着一根大铁耙,大步流星过来,一脚踩住阎二郎的手,狠狠一碾。
“天子脚下,圣人书院,父,陛下的脸面,都让你们丢尽了!!阎大将军的脸,也让你们两个不肖子孙丢尽了!”
‘可怜’阎二郎,后背驮着一个,手上站着一个,哪尊大佛也惹不起,疼得呲牙咧嘴,又不敢叫。牙都咬出血了。
安乐,突然看到阎三郎,“还有你!”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你就是这么当兄弟的么?”
“阎三郎,吾今天送你一句话,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你,你就这么饱读经典,修身正心的么?”
卢达,一把抓住安乐手腕。
“我们的事和您没关系。安世子,把铁耙给我。”
“怎么没关系了?吾不是你学弟?”
“不是你朋友么?!”
这会儿,学正和太师终于来了。
不等,两个白胡子老头开口说话,安乐就跑过去,抢着告状。
“胡学正,刘太师!”
“这,这阎大郎,阎二郎也太无法无天,嚣张跋扈了罢?您看看,他们给诚藩兄打得,头都破了!”
“流了一身的血!”
“这可是太学!天子学府,翰墨正脉!他,他们这是对陛下,对圣人的大不敬!”
“世子,这罪名太大了,可不敢乱说阿。”
“吾没有!”
“他俩,就是因为辽东贪饷一案,对卢将军心怀怨恨,才蓄意寻衅,报复卢诚藩的!他们就是对陛下大不敬,才敢光天化日,至圣先师孔圣人的画像前,操戈同窗的!”
安乐一挺小胸脯,指指自己的眼睛,耳朵。
“这,都是本主,咳,本,本世子,刚才,刚才亲耳所听,亲眼所见!铁证如山!”
胡学正不敢跟安乐瞪眼,只能凶卢达。
“卢达,你自己说,这是怎么回事?”
“回学正,学生三人,本来是在比赛摔跤,因为学生输了,一时恼羞成怒,从背后,放倒了阎二郎……”
“大郎才……”
“卢诚蕃,你撒谎!!明明是他们以多欺少,七八个人,打你一个的!”
“吾都看见了!”
“薛德铭和赫连睿,还驮着阎大郎,帮他翻墙来着!!”
卢达却不承认。
“世子,您真的误会了。”
“你!卢诚蕃,你以为,你这么做很仗义?很豪迈么?你这是纵曲枉直!假仁假义!”
安乐,突然恭敬神色,端正一揖。
“胡学正,刘太师,张太师,王太师,一日为师,终身为师。但,今天这件事,学生必须如实告诉陛下。”
“养虎自啮,长虺成蛇。我大燕太学和阎国公府,绝不可以姑息纵容这样的学生和子孙。”
“阎大郎,你跑!有种你跑到明德殿上阿!!”
“世子!世子!!”
“世子,问题,还没问清楚呢阿!!”
学正和太师,都跌手绊脚,连滚带爬的去追安乐了,反而,没人管卢达和阎二郎了。
卢达,看看阎二郎,又看看阎三郎,鼻子里冷冷一笑,也扬长而去了。
太学斗殴,成何体统?!
燕王龙颜震怒,在朝会上,痛斥了几个无德无才,枉为人师的太师,还罚所有学生回家,闭门思过。
两个月后,公开考试,再做选拔。
阎培雄,在辽东听说了这件事,气得眼睛都蓝了,八百里飞鸽传书,把三个儿子骂了个狗血淋头。还派亲信,把仨孙子捆到了辽东。
亲自执杖,狠狠操了一顿家法。
后来,安乐听说,阎大郎都被打背过气去了,躺了一个多月,才能坐起来,把他爹阎世涛心疼毁了。也跟着大病了一场。
太学不是一般的书院,学生,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学生,前朝后宫,贯鱼有序,休戚是同。燕王再重学风尊教育,也得平衡利弊。
阎大郎,阎二郎,顽劣不堪,屡教不改,必然是要开除的;阎家三郎,作为兄弟,对哥哥的霸道行径,一味包庇纵容,不知亲有过,谏使更,也是可恶。
但,要是把阎三郎也开除了,恐怕,阎家和熹贵妃面上无光,也有伤君臣和气。何况,阎敏中确实学习刻苦,成绩更是一直名列前茅。
所以,再考试,阎三郎还是入选了。
安乐自幼众星捧月,养尊处优,虽然个性刁蛮却也心地善良。
她既心酸卢达生母早逝,更钦佩他的聪明早熟,庄敬自强。小小年纪,既要好好学习,还要一个人打里打外,帮远在边关的父亲分忧。
“诚蕃兄,提前祝诚蕃兄和飞将军,新年大吉,年年有余,身体健康,福备箕畴阿。”
“也祝世子,阖家安康,万事胜意。”
“开学见。”
“开学见。”
光阴似箭,朝夕相处。安乐,渐渐对卢达,生出了几分别样的好感。
一日,周太师出题,让大家就《三家分晋》,讲讲心得体会。不拘角度,畅所欲言就是。
太师轻啜一口温茶,第一个就叫了卢达。
“诚蕃,你先说说。”
卢达先抱一礼,才开始回答问题。
“学生有感于豫让之死。”
“智家鼎已三分裂,志士恩凭一剑酬。返照石栏如有字,二心臣子莫径由。一句‘士为知己者死,感天动地,振聋发聩。”
太师点点头。
“好,那为师再问问你,你对识时务者为俊杰,又有何见阿?”
卢达再抱一礼。
“学生以为,赵襄子不仅心怀壮志,还能礼贤下士,广开言路,具备做一代明君仁主的潜质。所以得道多助,追随者众。”
“未来匡正天下,开辟盛世,并不差豫让一个人。”
“虽然,智伯刚愎自用,是个暴虐无道,骄奢淫佚的昏君,但,怹对豫让,却有知遇之恩。”
“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学生以为,识时务者为俊杰,识的应该是天下大势,人间正道,而非某个人、某个家族,一时一世的荣辱得失。”
周太师闻言,仰天哈哈大笑起来。
“好!”
“虎父无犬子!!侯门贵胄子弟,还能有如此侠肝义胆,干云傲气,实在难得。颇有乃父之风!”
“颇有乃父之风阿!好,好好。”
“精诚公正,国之藩篱。不辜负,你父亲对你的教导栽培,也不愧对‘诚藩’这两个字。”
太师突然话锋一转,一点安乐。
“不知道,就豫让之死这一段,安世子,又是怎么看的阿?”
安乐,正使劲给卢达鼓掌,拍的两只巴掌都红了。突然被叫起来,懵了半刻,才赶紧抱礼。
她一双眼睛,骨碌碌转得飞快,轻轻咳了咳嗓子。
“学生以为,豫让,确实当得起千古人物。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人各其势。”
“一个人,只要他心怀仁义,有助于民,即便是学豫让荆轲做一个刺客,也是侠客。”
“倒是,难得,诚藩兄年少志壮,文武双全,他年一定能继承飞将军高志,为我大燕肱骨砥柱,镇守一方。”
周太师半眯着眼睛,摇着羽扇,悠悠道:
“那,世子就《三家分晋》一篇,又有何想法可以谈谈阿?”
这,可难不倒安乐。
她十分胸有成竹的,挺挺脖子,声音更加洪亮。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诚如司马光所言,‘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
“但,周威烈王,周显王,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想当亡国之君阿?”
“怹们也想力挽狂澜,补天柱地阿。只可叹,周无公室,集权积弱,又有群敌环伺,这才不得已,搞出了个三家分晋。”
“间接引发了田齐代姜的之战,陷九洲于混战分崩,以致流血千里,生灵涂炭。”
“但,三家分晋,并不是某年某月,某一天发生的历史事件,而是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总和。是偶然的必然。”
“如果,当年,周天子没有当机立断,重新分配利益,制衡各诸侯间的利益,拱卫王室,恐怕,周王朝的历史,再缩短一百年也不止罢。”
“这,便是诚藩兄所说的‘势’,也是老子,所说的‘道’,它是一个积羽沉舟,优胜略汰的必然结果。绝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循则极,极则反,只能实事求是,蒙以养正,居安思危,变法制宜。”
周太师点点头。
“那,世子说说,怎么个蒙以养正,变法制宜阿?”
“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曾子杀彘,不言之教,养德就是养正。”
“天行健,本末终终,体天格物,无外乎,治世宜方,乱世宜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地势坤,真君子,唯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才能允执阙中,革奸除弊。”
“变法未必一定是激进的,是商鞅,是吴起。李悝变法,也很成功阿。”
“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格物,爱民,其实就是变法。”
周太师,饶有兴致的眯起眼睛。
“如果,世子是周天子的大臣,世子,会怎么洗削更革,变法图强呢?”
“怎么变,明明都写在分封制里了阿。”
“是周武王的子孙,太懦弱无能,束手坐视诸侯争霸,只知道要以德服人,不知道以武才能止战。”
“治国,无外就是内政外交,居安思危,防微杜渐,讲得是贵制于人,是由上变下,而不是受制于人,被下攻上。”
“痴鼠拖姜,尾大不掉。诸侯,总不是一天做大的罢;周朝,也不是只有一任天子罢。只有,像秦始皇一样奋六世之余烈,刀山火海,前赴后继,才可能南取百越,北筑长城,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大争之世,龙蛇木雁,一个商鞅救不了秦国。只有秦王,才能救秦国阿。”
周太师慢慢走下讲坛。
“这么说,世子以为,周朝的土崩瓦解,是必然的了?”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没有周天子,不还有秦皇汉武么?”
“哦?”
周太师的眼睛更眯,慢悠悠道:
“那,世子想没想过,秦始皇既然这么伟大,为什么二世就亡了阿?”
“因为怹姓秦不姓姬阿。”
“各国贵族也不给秦始皇时间,让怹与民更始,慢烹小鲜阿。否则,秦始皇也不会天天巡游,暴毙中途了,不是么?”
太师,仰天‘哈哈’大笑起来。
“好,好一个‘姓秦不姓姬’。卢诚蕃,长大以后想做大将军,那,世子呢?”
安乐一时,不明白周太师这是什么意思。
她一个公主,长大成人以后,除了做一枚政治联姻的棋子,就只能出家当女修士了阿?难不成,她还能出将拜相,参政议政阿?
“学生知道自己先天不足,比不了诚藩兄,胸怀大志,气吞万里如虎;更比不了六殿下,天生英才,材雄德茂,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吾虽然,只是个小‘世子’。”
安乐神色暗了暗,再抬起头,又是爽朗飞扬。
“但,吾也是大燕燕氏的血脉,只要,能为君父分忧,能为国家尽忠,学生一样会尽心竭力,尽忠职守,哪怕赴汤蹈火,也万死不辞。”
“吾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卢达闻言,真是大感意外,忍不住,上下打量起安乐,心道:
‘这个小世子爷,别看他,每天一副嘻嘻哈哈,不务正业的纨绔样儿,不想,竟也是个乐天达观,心怀家国的好男儿阿。’
太师,却是沉默了许久许久。
起初,同学们还很安静,渐渐便有些坐不住了,探头探脑的,想看看窗外有什么,让太师看的这么入迷。
安乐站得腰都疼了,却不敢坐。
“燕安。”
安乐瞬间站直了,“太师。”
“为师,有一副对联送给你”
安乐愣了愣,赶紧端端一揖。
“学生燕安,一定谨记太师教诲。”
“上联是,‘心地无风涛,随在青山绿树’;下联对,‘性天有化育,触处鱼跃鸢飞’。”
当时的安乐,年龄还太小,只当,这是周太师,对她勤学好问的勉励。
直到,靖京哗变,周家满门殉国,壮烈牺牲后。她才后知后觉的明白,这短短二十二个字里,凝结的,是老师对她这个学生,多么深沉和真挚的祝福。
后来,这幅对联,一直挂在安乐公主府,书房的正中央。从没有摘下来过。
当年,王后以三十二岁的‘高龄’,才生下了安乐和燕暻这对儿龙凤胎,伤了气血根本,落下了神经性头疼的病根,睡眠一直不好。
宫里人事又复杂,千头万绪,百压万压,带的凤体也不老康泰。
孝明太后,便把还没过百天的小公主,小王子,抱到敬仁宫里,躬亲扶养了。
后来,因为,四殿下和文阳县主,闹出‘中秋闯宫’的风波,孝明太后盛怒之下,夺了王后的宝印,还罚怹禁足行宫,好好悔过抄经。
本以为,关个一年半载,等太后消气了,也就把王后接回来了,不想,来年十月份,太后在御花园摔了一跤。在病榻上躺了两个多月。
一天半夜,突然,在梦中就薨了。
王后还宫的议程,只能等到三年孝满,再做计议了。
所以,安乐公主和六殿下,可以说是,由燕王陛下,躬亲扶养长大的。尤其是安乐。
要星星摘星星,要月亮给月亮。
否则,燕王陛下,堂堂的一国之君,九五至尊,也不可能掩耳盗铃,使这个‘障眼法’,也要送安乐上太学阿。
而今,四殿下燕暄,已经被‘流放’去了燕云关,垂翼暴鳞,神龙失势。陛下,可就燕暻这一个嫡子了。
未来的储君之位,还不……
有安乐和燕暻这俩左右护法在,阎家那几个‘小鬼儿’,可不就只能改邪归正,夹起尾巴做人了么。
“阎大郎,你不好好读书,老鬼迷日眼,偷偷回头看吾干什么?不认识么?”
“没,没有阿。认识。能不认识么。”
安乐一扬下巴,“帮吾给笔洗换一下水。”
“哦。二郎……”
“吾让你去。”
“接多少。”
“你说接多少。”
“哎,诚蕃兄,等会儿,吾,吾也去。”
安乐一把,把笔洗抢了回来。
“吾也去!”
阎大郎的白眼,都要翻到后脑勺了,一回头,看到燕暻,忙忙敛肃表情。坐回座位了。
“野葡萄结果了,可甜了。”
安乐往燕暻和卢达桌上,各放了一小串野葡萄。
“洗没洗你就吃?”
“你懂什么,这叫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就这样,大家循规蹈矩,相安无事的,在太学读了两年半的书。
因为昨天是七夕,宫里放烟火,安乐玩得太晚,起的就迟了,加之,燕暻前一晌练骑马,摔断了胳膊,不得不跟太师请了十天假。
所以,安乐索性偷了半天懒,在宫里,陪父王和母后用过午膳,才拎着两大盒巧果儿,溜溜哒哒,优哉游哉,去上学了。
明明是该午休的时段,学堂宿舍,整个前院,却只有阎三郎,阎敏中一个人,正趴在树荫底下的石桌上午睡。
后院却是撺哄鸟乱,人欢非凡。
‘这么吵,也能睡得着?’
安乐摁摁手,示意茯苓嬷嬷,把书箱和食盒放到台阶上,就让嬷嬷走了。自己,则寻声找去后院。
“大郎,打!!打他!!摔他!”
“掰他!掰他大腿阿!!”
“打,打脑袋!”
本来,听大家喊得那么热闹,安乐还以为,卢达是在和阎大郎比摔跤,可,等她爬上石桌:
只见,卢达,正骑在阎家老二身上,挥拳猛揍,阎大郎带着五六个男同学,团团围着他,或踢或打,大声咒骂着,让他松手。
“狗杂种!你放开我二弟!”
“你以为,卢禧是武状元很了不起么?我祖父还是辽东大元帅呢!!当,当年的奇耻大辱,我阎家还没忘呢!!”
“你要打坏了我二弟,我拿你和你爹偿命!!”
“找死!!”
除了赫连睿、赫连昱和薛文鸿、薛文宇,四个人在拉架。其他的同学,或是,在边上煽风拱火,或是冷眼抱臂,作壁上观。
“住手!!”
“以多欺少,欺负人是不是?!”
安乐一跳,从石桌上就蹦了下来。
操起墙根底下扫落叶的耙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抡圆了就盖。
“阎大鼻涕,你居然敢在太学聚众斗殴,还公然辱骂飞将军和佘夫人,你是不是活腻歪了?!”
“还要诚蕃兄和飞将军的命?!”
阎大郎一听安乐的声音,拔腿就跑,同学们也瞬间一哄而散,避猫鼠儿似的,逃之夭夭了。
“你还跑!吾让你跑!!”
“你别让吾抓到你!否则,本主,非把你的狗脑袋打成大猪头!”
“还让飞将军偿命!!你先拿命来罢!”
赫连睿,也不敢对安乐‘动手动脚’阿,只能驮着阎大郎,赶紧让人翻墙跑了。
这下,安乐可就更怒了。
“你们,你们这些趋炎附势,两面三刀的卑鄙、势利小人!!!”
小公主,握着比她还高的耙子,全力一扫,打在了赫连睿的肚子上。
“你,赫连睿,本主真是瞎了眼,居然,以为你是个好人!”
“吾还奇怪呢,这诚藩兄,来太学读个书,怎么每天黑着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原来,原来,都是因为你们!”
“有你们这么欺负人的么?!”
“说,你们是不是总欺负他?!”
安乐,拎着一根大铁耙,大步流星过来,一脚踩住阎二郎的手,狠狠一碾。
“天子脚下,圣人书院,父,陛下的脸面,都让你们丢尽了!!阎大将军的脸,也让你们两个不肖子孙丢尽了!”
‘可怜’阎二郎,后背驮着一个,手上站着一个,哪尊大佛也惹不起,疼得呲牙咧嘴,又不敢叫。牙都咬出血了。
安乐,突然看到阎三郎,“还有你!”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你就是这么当兄弟的么?”
“阎三郎,吾今天送你一句话,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你,你就这么饱读经典,修身正心的么?”
卢达,一把抓住安乐手腕。
“我们的事和您没关系。安世子,把铁耙给我。”
“怎么没关系了?吾不是你学弟?”
“不是你朋友么?!”
这会儿,学正和太师终于来了。
不等,两个白胡子老头开口说话,安乐就跑过去,抢着告状。
“胡学正,刘太师!”
“这,这阎大郎,阎二郎也太无法无天,嚣张跋扈了罢?您看看,他们给诚藩兄打得,头都破了!”
“流了一身的血!”
“这可是太学!天子学府,翰墨正脉!他,他们这是对陛下,对圣人的大不敬!”
“世子,这罪名太大了,可不敢乱说阿。”
“吾没有!”
“他俩,就是因为辽东贪饷一案,对卢将军心怀怨恨,才蓄意寻衅,报复卢诚藩的!他们就是对陛下大不敬,才敢光天化日,至圣先师孔圣人的画像前,操戈同窗的!”
安乐一挺小胸脯,指指自己的眼睛,耳朵。
“这,都是本主,咳,本,本世子,刚才,刚才亲耳所听,亲眼所见!铁证如山!”
胡学正不敢跟安乐瞪眼,只能凶卢达。
“卢达,你自己说,这是怎么回事?”
“回学正,学生三人,本来是在比赛摔跤,因为学生输了,一时恼羞成怒,从背后,放倒了阎二郎……”
“大郎才……”
“卢诚蕃,你撒谎!!明明是他们以多欺少,七八个人,打你一个的!”
“吾都看见了!”
“薛德铭和赫连睿,还驮着阎大郎,帮他翻墙来着!!”
卢达却不承认。
“世子,您真的误会了。”
“你!卢诚蕃,你以为,你这么做很仗义?很豪迈么?你这是纵曲枉直!假仁假义!”
安乐,突然恭敬神色,端正一揖。
“胡学正,刘太师,张太师,王太师,一日为师,终身为师。但,今天这件事,学生必须如实告诉陛下。”
“养虎自啮,长虺成蛇。我大燕太学和阎国公府,绝不可以姑息纵容这样的学生和子孙。”
“阎大郎,你跑!有种你跑到明德殿上阿!!”
“世子!世子!!”
“世子,问题,还没问清楚呢阿!!”
学正和太师,都跌手绊脚,连滚带爬的去追安乐了,反而,没人管卢达和阎二郎了。
卢达,看看阎二郎,又看看阎三郎,鼻子里冷冷一笑,也扬长而去了。
太学斗殴,成何体统?!
燕王龙颜震怒,在朝会上,痛斥了几个无德无才,枉为人师的太师,还罚所有学生回家,闭门思过。
两个月后,公开考试,再做选拔。
阎培雄,在辽东听说了这件事,气得眼睛都蓝了,八百里飞鸽传书,把三个儿子骂了个狗血淋头。还派亲信,把仨孙子捆到了辽东。
亲自执杖,狠狠操了一顿家法。
后来,安乐听说,阎大郎都被打背过气去了,躺了一个多月,才能坐起来,把他爹阎世涛心疼毁了。也跟着大病了一场。
太学不是一般的书院,学生,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学生,前朝后宫,贯鱼有序,休戚是同。燕王再重学风尊教育,也得平衡利弊。
阎大郎,阎二郎,顽劣不堪,屡教不改,必然是要开除的;阎家三郎,作为兄弟,对哥哥的霸道行径,一味包庇纵容,不知亲有过,谏使更,也是可恶。
但,要是把阎三郎也开除了,恐怕,阎家和熹贵妃面上无光,也有伤君臣和气。何况,阎敏中确实学习刻苦,成绩更是一直名列前茅。
所以,再考试,阎三郎还是入选了。
安乐自幼众星捧月,养尊处优,虽然个性刁蛮却也心地善良。
她既心酸卢达生母早逝,更钦佩他的聪明早熟,庄敬自强。小小年纪,既要好好学习,还要一个人打里打外,帮远在边关的父亲分忧。
“诚蕃兄,提前祝诚蕃兄和飞将军,新年大吉,年年有余,身体健康,福备箕畴阿。”
“也祝世子,阖家安康,万事胜意。”
“开学见。”
“开学见。”
光阴似箭,朝夕相处。安乐,渐渐对卢达,生出了几分别样的好感。
一日,周太师出题,让大家就《三家分晋》,讲讲心得体会。不拘角度,畅所欲言就是。
太师轻啜一口温茶,第一个就叫了卢达。
“诚蕃,你先说说。”
卢达先抱一礼,才开始回答问题。
“学生有感于豫让之死。”
“智家鼎已三分裂,志士恩凭一剑酬。返照石栏如有字,二心臣子莫径由。一句‘士为知己者死,感天动地,振聋发聩。”
太师点点头。
“好,那为师再问问你,你对识时务者为俊杰,又有何见阿?”
卢达再抱一礼。
“学生以为,赵襄子不仅心怀壮志,还能礼贤下士,广开言路,具备做一代明君仁主的潜质。所以得道多助,追随者众。”
“未来匡正天下,开辟盛世,并不差豫让一个人。”
“虽然,智伯刚愎自用,是个暴虐无道,骄奢淫佚的昏君,但,怹对豫让,却有知遇之恩。”
“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学生以为,识时务者为俊杰,识的应该是天下大势,人间正道,而非某个人、某个家族,一时一世的荣辱得失。”
周太师闻言,仰天哈哈大笑起来。
“好!”
“虎父无犬子!!侯门贵胄子弟,还能有如此侠肝义胆,干云傲气,实在难得。颇有乃父之风!”
“颇有乃父之风阿!好,好好。”
“精诚公正,国之藩篱。不辜负,你父亲对你的教导栽培,也不愧对‘诚藩’这两个字。”
太师突然话锋一转,一点安乐。
“不知道,就豫让之死这一段,安世子,又是怎么看的阿?”
安乐,正使劲给卢达鼓掌,拍的两只巴掌都红了。突然被叫起来,懵了半刻,才赶紧抱礼。
她一双眼睛,骨碌碌转得飞快,轻轻咳了咳嗓子。
“学生以为,豫让,确实当得起千古人物。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人各其势。”
“一个人,只要他心怀仁义,有助于民,即便是学豫让荆轲做一个刺客,也是侠客。”
“倒是,难得,诚藩兄年少志壮,文武双全,他年一定能继承飞将军高志,为我大燕肱骨砥柱,镇守一方。”
周太师半眯着眼睛,摇着羽扇,悠悠道:
“那,世子就《三家分晋》一篇,又有何想法可以谈谈阿?”
这,可难不倒安乐。
她十分胸有成竹的,挺挺脖子,声音更加洪亮。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诚如司马光所言,‘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
“但,周威烈王,周显王,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想当亡国之君阿?”
“怹们也想力挽狂澜,补天柱地阿。只可叹,周无公室,集权积弱,又有群敌环伺,这才不得已,搞出了个三家分晋。”
“间接引发了田齐代姜的之战,陷九洲于混战分崩,以致流血千里,生灵涂炭。”
“但,三家分晋,并不是某年某月,某一天发生的历史事件,而是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总和。是偶然的必然。”
“如果,当年,周天子没有当机立断,重新分配利益,制衡各诸侯间的利益,拱卫王室,恐怕,周王朝的历史,再缩短一百年也不止罢。”
“这,便是诚藩兄所说的‘势’,也是老子,所说的‘道’,它是一个积羽沉舟,优胜略汰的必然结果。绝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循则极,极则反,只能实事求是,蒙以养正,居安思危,变法制宜。”
周太师点点头。
“那,世子说说,怎么个蒙以养正,变法制宜阿?”
“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曾子杀彘,不言之教,养德就是养正。”
“天行健,本末终终,体天格物,无外乎,治世宜方,乱世宜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地势坤,真君子,唯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才能允执阙中,革奸除弊。”
“变法未必一定是激进的,是商鞅,是吴起。李悝变法,也很成功阿。”
“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格物,爱民,其实就是变法。”
周太师,饶有兴致的眯起眼睛。
“如果,世子是周天子的大臣,世子,会怎么洗削更革,变法图强呢?”
“怎么变,明明都写在分封制里了阿。”
“是周武王的子孙,太懦弱无能,束手坐视诸侯争霸,只知道要以德服人,不知道以武才能止战。”
“治国,无外就是内政外交,居安思危,防微杜渐,讲得是贵制于人,是由上变下,而不是受制于人,被下攻上。”
“痴鼠拖姜,尾大不掉。诸侯,总不是一天做大的罢;周朝,也不是只有一任天子罢。只有,像秦始皇一样奋六世之余烈,刀山火海,前赴后继,才可能南取百越,北筑长城,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大争之世,龙蛇木雁,一个商鞅救不了秦国。只有秦王,才能救秦国阿。”
周太师慢慢走下讲坛。
“这么说,世子以为,周朝的土崩瓦解,是必然的了?”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没有周天子,不还有秦皇汉武么?”
“哦?”
周太师的眼睛更眯,慢悠悠道:
“那,世子想没想过,秦始皇既然这么伟大,为什么二世就亡了阿?”
“因为怹姓秦不姓姬阿。”
“各国贵族也不给秦始皇时间,让怹与民更始,慢烹小鲜阿。否则,秦始皇也不会天天巡游,暴毙中途了,不是么?”
太师,仰天‘哈哈’大笑起来。
“好,好一个‘姓秦不姓姬’。卢诚蕃,长大以后想做大将军,那,世子呢?”
安乐一时,不明白周太师这是什么意思。
她一个公主,长大成人以后,除了做一枚政治联姻的棋子,就只能出家当女修士了阿?难不成,她还能出将拜相,参政议政阿?
“学生知道自己先天不足,比不了诚藩兄,胸怀大志,气吞万里如虎;更比不了六殿下,天生英才,材雄德茂,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吾虽然,只是个小‘世子’。”
安乐神色暗了暗,再抬起头,又是爽朗飞扬。
“但,吾也是大燕燕氏的血脉,只要,能为君父分忧,能为国家尽忠,学生一样会尽心竭力,尽忠职守,哪怕赴汤蹈火,也万死不辞。”
“吾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卢达闻言,真是大感意外,忍不住,上下打量起安乐,心道:
‘这个小世子爷,别看他,每天一副嘻嘻哈哈,不务正业的纨绔样儿,不想,竟也是个乐天达观,心怀家国的好男儿阿。’
太师,却是沉默了许久许久。
起初,同学们还很安静,渐渐便有些坐不住了,探头探脑的,想看看窗外有什么,让太师看的这么入迷。
安乐站得腰都疼了,却不敢坐。
“燕安。”
安乐瞬间站直了,“太师。”
“为师,有一副对联送给你”
安乐愣了愣,赶紧端端一揖。
“学生燕安,一定谨记太师教诲。”
“上联是,‘心地无风涛,随在青山绿树’;下联对,‘性天有化育,触处鱼跃鸢飞’。”
当时的安乐,年龄还太小,只当,这是周太师,对她勤学好问的勉励。
直到,靖京哗变,周家满门殉国,壮烈牺牲后。她才后知后觉的明白,这短短二十二个字里,凝结的,是老师对她这个学生,多么深沉和真挚的祝福。
后来,这幅对联,一直挂在安乐公主府,书房的正中央。从没有摘下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