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棣之华,鄂不韡韡》②
外殿,有推门声,紧接着,杨建光引着三个女婢,拎着食盒进来了。
“奴婢华阳宫莲馨,拜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千秋万岁。”
她又福一礼。
“顺祝几位殿下康泰秋安。”
“这,是王后娘娘亲手做的菊花金丝卷,和枣花酥,特命奴婢,给陛下和殿下们送来,佐茶用。”
等杨建光,把两碟点心先孝敬给燕王,左右两个小宫人,才走上前,给几位王爷端点心。
燕王咬了一口枣花酥,点点头。
“一会儿,去给你们母后,母妃们请个安,今天中午,就都留在宫里用膳罢。燕煦,你晚上在宫里住一宿。”
“咱们父子俩,喝杯酒,好好聊聊天。”
燕煦忙站起来。
“是。”
父子五人,又喝了一盏茶,几位王爷便先去给王后,和贵妃们请安了。
一出倦勤殿,燕煦就看到了福荣嬷嬷。
“奶娘!”
“奴婢见过北威王殿下,见过瑄王殿下,暻王殿下。”
燕煦忙忙跑过去,扶住老嬷嬷。
“奶娘,快免礼。”
福荣嬷嬷明明在笑,眼泪,却一直在眼睛里打转,有心摸一摸燕煦的脸,却是不敢。
“王爷瘦了,这一路辛苦了罢?”
“本王一切都好。嬷嬷身体好么?家里人也都好罢?”
“好。都好。上个月,庆丰刚得了个女儿,春华过了元旦,也要嫁人了。”
福荣嬷嬷,用帕子摁住眼角的泪。
“托三位王爷的鸿福,王后娘娘待奴婢十分体谅,逢年过节,都有赏赐,这次,还特别恩准奴婢进宫来看您。”
福荣嬷嬷,是燕煦的奶娘,一直带到他十一岁,才出宫回家。
上次燕暄大婚,她因在老家为公公守孝,所以没能见到北威王。算起来,主仆二人,已经十七八年没见过了。
因为,自小一起长大,燕暄对福荣嬷嬷也很熟悉,燕暻又是个自来熟,所以,四个人一路说着话,就到了华阳宫。
在门外再三整理仪表,燕煦才迈步进来。
“母后。”
“儿臣燕煦,给母后请安,母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王后,三步并作两步,几乎是跑过来的。
“煦儿,快起来,煦儿。”
燕煦赶紧伸手扶住母后,顺势站了起来。
“母后凤体一向可安好?”
“安好。本宫都好。一切都好。”
王后紧紧抓着燕煦的胳膊,喜极而泣,道:
“倒是你,看着比上次回来,更清瘦了,也黝黑了。”
燕煦摸摸自己的脸。
“儿臣长年在西北领兵,风吹日晒,比不了母后国色天姿,青春永驻。”
“口无遮拦,没大没小!”
说着,王后就伸手拧住了他的耳朵。
“油嘴滑舌,像个兵痞一样。”
燕煦也不疼,尽可能躬着腰,由母亲拽着耳朵,拎进了大殿。
燕暻没心没肺的,跟着起哄傻乐,余光看到燕暄,立刻不笑了。
燕煦,在华阳宫也没见到安乐,才知道,安乐被罚禁足,要等到十月二十六号,琬儿婚礼前两天,才能恢复自由。
“别提了。”
王后眉头一皱。
“重阳节那天,她带着侍卫,把阎二郎,阎良辅,当街打了一顿。连着,被御史言官们参了好几十本。”
“连阎培雄,都听说了。”
燕煦看看燕暄,又看看燕暻。
“阎二郎?因为什么阿?”
“最近,也不知道,哪儿传出来的流言,说阎培雄已经上书,请求卸甲归京,陛下也有意,让安乐下降阎良辅。”
“成全了这一段君臣佳话。”
“闹得朝野上下,听风是雨,沸沸扬扬。你妹妹的性格,你又不是不了解。”
“怎么肯呢?”
王后,近乎哀叹了一声。
“也不知道,她怎么踅摸的,居然,找到了春雨斜街,阎良辅的一个外室宅子。”
“重阳节,大官湖摆花市,春雨斜街巷子本就窄,你妹妹还让人锯断了车轴,故意把马车堵在人家门口。”
“阎良辅,着急回阎府,却出不去门,两拨人三吵五闹,一言不合,可不就打起来了?”
王后,揉揉太阳。
“那阎二郎,也是个没城府的,你翻墙都出来了,还不赶紧离开这个是非地,回家去祭谢祖宗。居然,带人推掀了安乐的车。”
“你妹妹,更是得理不饶人,举着鞭子,骑着马,像抽陀螺一样,一路,把阎二郎抽回了阎国公府。”
听到这里,燕煦,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小安乐,还真是文韬武略,有勇有谋阿!”
“光天化日,众目睽睽,外室都被抄了,还当什么驸马?阎培雄这次,可真是赔了孙子又折兵阿!”
“厉害!厉害!!”
燕暄也憋不住笑,赶紧,假装低头吃茶。
“你就惯着她罢。”
王后拿手一点。
“还有你。”
燕暄,笑笑举起双手,投降道:
“儿子可什么都没说。”
“没有瑄王府的人引路,她能自己找到春雨斜街么?”
王后,觉得自己一个头两个大。
“来年开春,安乐就二十岁了,被陛下和你们几个宠的,是越来越不服矜束,天马行空,闯的祸更是一次比一次离谱。”
“我……”
“我这个做母亲的脸,都快被她丢尽了。”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何况,是安乐。”
燕煦,安慰母后道:
“吾看,卢达就不错。”
“别提这个孩子。”
王后,一口气哽在心口,憋的满脸通红。
“你妹妹早就放话了,说,说什么‘天涯何处无芳草,好马不吃回头草’,你,你说,她这都,都从哪儿听得这些俚话?”
燕煦,却有些认同。
“话糙理不糙。她能及时止损,彻底放下卢达也好。强扭的瓜不甜嘛。”
因为,燕王着礼部和御膳房,给燕煦摆了接风宴,所以,母子四个人,只说了一盏茶的话,就要更衣梳洗,准备赴宴了。
夜里,燕煦,就睡在了倦勤殿。
“歌布要拥萧氏称女君的事,你怎么看。”
“萧氏在西北和草原,一直以知人能任,贤达开明著名,而且,儿臣还听说,这个萧氏不仅精通汉学,能诗会写,尤其推崇儒学。”
“对中原,对陛下更是十分敬服,仰慕。”
燕煦,扶燕王慢慢坐下。
“儿臣以为,若萧氏真能继位称王,对我大燕,倒不失是一件乐事。”
“嗯?说说。”
“歌布先可汗拓跋律,不仅骁勇善战,更有经天纬地之才,没有怹的领导,歌布,是绝不可能在短短十几年间,从一个边鄙部落,一路兼并壮大,到如今,已经能和乞颜掰掰手腕的。”
“其军事能力,政治野心,外交手腕,在如今的草原,恐怕,无人能出其右。”
“可,因常年征战,积劳成疾,拓跋律的身体一直不好。所以,在怹统治歌布的十五年里,大妃萧氏,一直都有参政。”
“二圣临朝,共治歌布,这在草原,并不是什么秘密。”
“歌布能有今天,萧氏绝对功不可没。否则,拓跋律也不会在遗诏里,特意写明,着萧氏垂帘听政,待太子拓跋嘉和二十三岁,再还政太子。”
“歌布人,十五六岁就娶妻生子了,大王子拓跋嘉和的儿子,都三岁了。二十三岁,才还政太子。”
“足可见,拓跋律对萧氏的信任。”
燕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那这个拓跋庆,你觉得如何呢?”
燕煦如实道:
“有勇无谋,不堪一击。”
“歌布本来是个小部落,千枝万叶,正本溯源,只有拓跋和萧两支正统。两姓世代结姻,血浓于水。”
“无论谁想登基继位,两边的支持,都缺一不可。”
“拓跋庆大妃萧氏的父兄,虽然也是萧氏正统,但,一无兵权二无实职,其势力,远不如萧太后的母族煊赫,号召力更加忽略不计。”
“最重要的是。”
“拓跋氏族,虽然不肯拥戴萧氏称帝,但,更不服拓跋庆的领导。”
“这个拓跋庆,虽然和拓跋律同父同母,却是有名的混世魔头,为人冲动斗狠,反复无常,毫无政治头脑,根本不得人心。”
“嘉和太子坠马暴毙,也绝和他脱不了干系。”
燕煦顿了顿,才继续道:
“依儿臣之见,拓跋氏族,这时,突然推他出来,不过是想将萧氏一军,逼她,改立二王子拓跋嘉彦为太子,遵照拓跋律遗诏,以太后的名义,垂帘监国,而不是自己称帝。”
“至于拓跋庆,他的下场绝对很惨。”
燕王听完,沉思许久,才从袖口抽出一张密信递给燕煦。
“歌布萧氏的亲笔信。你也看看罢。”
怹慢慢吐出一口长气。
“如果,这个拓跋庆真如你所说,是沐猴而冠,瞎马临城,根本翻不出什么风浪,那,萧氏此番求兵,倒有几分意思了。”
燕煦一目十行,看到一半,就站了起来。
“虽然,区区拓跋庆并不足惧,但,此战,萧氏如果不能一战而定,坐稳王位,歌布势必会内战四起,伤其国本。”
“外患内忧,群雄环伺间,父王意下如何,确实关乎歌布的生死存亡。”
“萧氏此举,看似在赌,实则举棋若定,赌赢了,就是一石三鸟。不赢也绝不会输。”
“反正,陛下是不可能增援拓跋庆,或乞颜的。”
燕煦,有些激动,声音反而更低。
“但,儿臣以为,萧氏这封信,求兵是假,投诚是真。”
“如果,歌布萧氏,真能促成燕歌两国,结成邦交之好,开通两国互市,那可真是一份利国利民,福泽千秋的大事业阿。”
他越说越兴奋,抓了把盘子里的干果,分摆起局势。
“父王,您看。”
“这,是天堑秦川山脉,这,就是它的腹地兰河河谷,歌布在河谷西南这隅,北边,东边,土壤最肥沃,气候最湿润的这一平原带,都是乞颜的势力范围。”
“如果,如果,我大燕和歌布结盟。”
“一西一东,成掎角之势,到时,只要控制了博喜峰口,就等于,实际控制住了乞颜的冬季牧场,卡住了乞颜的咽喉。”
“布日固德这只老土狼崽子,还敢再上蹿下跳,吠吠叫嚣么?”
“父王,儿臣以为,打拓跋庆只是幌子,萧氏真正的敌人是乞颜。”
外殿,有推门声,紧接着,杨建光引着三个女婢,拎着食盒进来了。
“奴婢华阳宫莲馨,拜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千秋万岁。”
她又福一礼。
“顺祝几位殿下康泰秋安。”
“这,是王后娘娘亲手做的菊花金丝卷,和枣花酥,特命奴婢,给陛下和殿下们送来,佐茶用。”
等杨建光,把两碟点心先孝敬给燕王,左右两个小宫人,才走上前,给几位王爷端点心。
燕王咬了一口枣花酥,点点头。
“一会儿,去给你们母后,母妃们请个安,今天中午,就都留在宫里用膳罢。燕煦,你晚上在宫里住一宿。”
“咱们父子俩,喝杯酒,好好聊聊天。”
燕煦忙站起来。
“是。”
父子五人,又喝了一盏茶,几位王爷便先去给王后,和贵妃们请安了。
一出倦勤殿,燕煦就看到了福荣嬷嬷。
“奶娘!”
“奴婢见过北威王殿下,见过瑄王殿下,暻王殿下。”
燕煦忙忙跑过去,扶住老嬷嬷。
“奶娘,快免礼。”
福荣嬷嬷明明在笑,眼泪,却一直在眼睛里打转,有心摸一摸燕煦的脸,却是不敢。
“王爷瘦了,这一路辛苦了罢?”
“本王一切都好。嬷嬷身体好么?家里人也都好罢?”
“好。都好。上个月,庆丰刚得了个女儿,春华过了元旦,也要嫁人了。”
福荣嬷嬷,用帕子摁住眼角的泪。
“托三位王爷的鸿福,王后娘娘待奴婢十分体谅,逢年过节,都有赏赐,这次,还特别恩准奴婢进宫来看您。”
福荣嬷嬷,是燕煦的奶娘,一直带到他十一岁,才出宫回家。
上次燕暄大婚,她因在老家为公公守孝,所以没能见到北威王。算起来,主仆二人,已经十七八年没见过了。
因为,自小一起长大,燕暄对福荣嬷嬷也很熟悉,燕暻又是个自来熟,所以,四个人一路说着话,就到了华阳宫。
在门外再三整理仪表,燕煦才迈步进来。
“母后。”
“儿臣燕煦,给母后请安,母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王后,三步并作两步,几乎是跑过来的。
“煦儿,快起来,煦儿。”
燕煦赶紧伸手扶住母后,顺势站了起来。
“母后凤体一向可安好?”
“安好。本宫都好。一切都好。”
王后紧紧抓着燕煦的胳膊,喜极而泣,道:
“倒是你,看着比上次回来,更清瘦了,也黝黑了。”
燕煦摸摸自己的脸。
“儿臣长年在西北领兵,风吹日晒,比不了母后国色天姿,青春永驻。”
“口无遮拦,没大没小!”
说着,王后就伸手拧住了他的耳朵。
“油嘴滑舌,像个兵痞一样。”
燕煦也不疼,尽可能躬着腰,由母亲拽着耳朵,拎进了大殿。
燕暻没心没肺的,跟着起哄傻乐,余光看到燕暄,立刻不笑了。
燕煦,在华阳宫也没见到安乐,才知道,安乐被罚禁足,要等到十月二十六号,琬儿婚礼前两天,才能恢复自由。
“别提了。”
王后眉头一皱。
“重阳节那天,她带着侍卫,把阎二郎,阎良辅,当街打了一顿。连着,被御史言官们参了好几十本。”
“连阎培雄,都听说了。”
燕煦看看燕暄,又看看燕暻。
“阎二郎?因为什么阿?”
“最近,也不知道,哪儿传出来的流言,说阎培雄已经上书,请求卸甲归京,陛下也有意,让安乐下降阎良辅。”
“成全了这一段君臣佳话。”
“闹得朝野上下,听风是雨,沸沸扬扬。你妹妹的性格,你又不是不了解。”
“怎么肯呢?”
王后,近乎哀叹了一声。
“也不知道,她怎么踅摸的,居然,找到了春雨斜街,阎良辅的一个外室宅子。”
“重阳节,大官湖摆花市,春雨斜街巷子本就窄,你妹妹还让人锯断了车轴,故意把马车堵在人家门口。”
“阎良辅,着急回阎府,却出不去门,两拨人三吵五闹,一言不合,可不就打起来了?”
王后,揉揉太阳。
“那阎二郎,也是个没城府的,你翻墙都出来了,还不赶紧离开这个是非地,回家去祭谢祖宗。居然,带人推掀了安乐的车。”
“你妹妹,更是得理不饶人,举着鞭子,骑着马,像抽陀螺一样,一路,把阎二郎抽回了阎国公府。”
听到这里,燕煦,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小安乐,还真是文韬武略,有勇有谋阿!”
“光天化日,众目睽睽,外室都被抄了,还当什么驸马?阎培雄这次,可真是赔了孙子又折兵阿!”
“厉害!厉害!!”
燕暄也憋不住笑,赶紧,假装低头吃茶。
“你就惯着她罢。”
王后拿手一点。
“还有你。”
燕暄,笑笑举起双手,投降道:
“儿子可什么都没说。”
“没有瑄王府的人引路,她能自己找到春雨斜街么?”
王后,觉得自己一个头两个大。
“来年开春,安乐就二十岁了,被陛下和你们几个宠的,是越来越不服矜束,天马行空,闯的祸更是一次比一次离谱。”
“我……”
“我这个做母亲的脸,都快被她丢尽了。”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何况,是安乐。”
燕煦,安慰母后道:
“吾看,卢达就不错。”
“别提这个孩子。”
王后,一口气哽在心口,憋的满脸通红。
“你妹妹早就放话了,说,说什么‘天涯何处无芳草,好马不吃回头草’,你,你说,她这都,都从哪儿听得这些俚话?”
燕煦,却有些认同。
“话糙理不糙。她能及时止损,彻底放下卢达也好。强扭的瓜不甜嘛。”
因为,燕王着礼部和御膳房,给燕煦摆了接风宴,所以,母子四个人,只说了一盏茶的话,就要更衣梳洗,准备赴宴了。
夜里,燕煦,就睡在了倦勤殿。
“歌布要拥萧氏称女君的事,你怎么看。”
“萧氏在西北和草原,一直以知人能任,贤达开明著名,而且,儿臣还听说,这个萧氏不仅精通汉学,能诗会写,尤其推崇儒学。”
“对中原,对陛下更是十分敬服,仰慕。”
燕煦,扶燕王慢慢坐下。
“儿臣以为,若萧氏真能继位称王,对我大燕,倒不失是一件乐事。”
“嗯?说说。”
“歌布先可汗拓跋律,不仅骁勇善战,更有经天纬地之才,没有怹的领导,歌布,是绝不可能在短短十几年间,从一个边鄙部落,一路兼并壮大,到如今,已经能和乞颜掰掰手腕的。”
“其军事能力,政治野心,外交手腕,在如今的草原,恐怕,无人能出其右。”
“可,因常年征战,积劳成疾,拓跋律的身体一直不好。所以,在怹统治歌布的十五年里,大妃萧氏,一直都有参政。”
“二圣临朝,共治歌布,这在草原,并不是什么秘密。”
“歌布能有今天,萧氏绝对功不可没。否则,拓跋律也不会在遗诏里,特意写明,着萧氏垂帘听政,待太子拓跋嘉和二十三岁,再还政太子。”
“歌布人,十五六岁就娶妻生子了,大王子拓跋嘉和的儿子,都三岁了。二十三岁,才还政太子。”
“足可见,拓跋律对萧氏的信任。”
燕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那这个拓跋庆,你觉得如何呢?”
燕煦如实道:
“有勇无谋,不堪一击。”
“歌布本来是个小部落,千枝万叶,正本溯源,只有拓跋和萧两支正统。两姓世代结姻,血浓于水。”
“无论谁想登基继位,两边的支持,都缺一不可。”
“拓跋庆大妃萧氏的父兄,虽然也是萧氏正统,但,一无兵权二无实职,其势力,远不如萧太后的母族煊赫,号召力更加忽略不计。”
“最重要的是。”
“拓跋氏族,虽然不肯拥戴萧氏称帝,但,更不服拓跋庆的领导。”
“这个拓跋庆,虽然和拓跋律同父同母,却是有名的混世魔头,为人冲动斗狠,反复无常,毫无政治头脑,根本不得人心。”
“嘉和太子坠马暴毙,也绝和他脱不了干系。”
燕煦顿了顿,才继续道:
“依儿臣之见,拓跋氏族,这时,突然推他出来,不过是想将萧氏一军,逼她,改立二王子拓跋嘉彦为太子,遵照拓跋律遗诏,以太后的名义,垂帘监国,而不是自己称帝。”
“至于拓跋庆,他的下场绝对很惨。”
燕王听完,沉思许久,才从袖口抽出一张密信递给燕煦。
“歌布萧氏的亲笔信。你也看看罢。”
怹慢慢吐出一口长气。
“如果,这个拓跋庆真如你所说,是沐猴而冠,瞎马临城,根本翻不出什么风浪,那,萧氏此番求兵,倒有几分意思了。”
燕煦一目十行,看到一半,就站了起来。
“虽然,区区拓跋庆并不足惧,但,此战,萧氏如果不能一战而定,坐稳王位,歌布势必会内战四起,伤其国本。”
“外患内忧,群雄环伺间,父王意下如何,确实关乎歌布的生死存亡。”
“萧氏此举,看似在赌,实则举棋若定,赌赢了,就是一石三鸟。不赢也绝不会输。”
“反正,陛下是不可能增援拓跋庆,或乞颜的。”
燕煦,有些激动,声音反而更低。
“但,儿臣以为,萧氏这封信,求兵是假,投诚是真。”
“如果,歌布萧氏,真能促成燕歌两国,结成邦交之好,开通两国互市,那可真是一份利国利民,福泽千秋的大事业阿。”
他越说越兴奋,抓了把盘子里的干果,分摆起局势。
“父王,您看。”
“这,是天堑秦川山脉,这,就是它的腹地兰河河谷,歌布在河谷西南这隅,北边,东边,土壤最肥沃,气候最湿润的这一平原带,都是乞颜的势力范围。”
“如果,如果,我大燕和歌布结盟。”
“一西一东,成掎角之势,到时,只要控制了博喜峰口,就等于,实际控制住了乞颜的冬季牧场,卡住了乞颜的咽喉。”
“布日固德这只老土狼崽子,还敢再上蹿下跳,吠吠叫嚣么?”
“父王,儿臣以为,打拓跋庆只是幌子,萧氏真正的敌人是乞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