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俊男美女在院里行走,还是由苏院长亲自带领参观的,女童们皆用好奇的眼光看着他们。
但这些孩子明显训练有素,各自干着自己的事情,没有因此喧哗或者分心。
众人参观完院子,到搭建好的戏台上走了几圈,用脚丈量了一下场地。
戏台不甚华丽,但是够大够结实。方景在上面跺了跺脚,感受着脚下台面的震动,十分满意。
“之后有你跳的时候,”林千星大步跨上台,勾着他的肩膀,一把把他拖了下来,“我听见乐器声了,走走走,我们先去那边看看!”
林千星半拖半拽地把方景拉走了。
苏晓梦看着两人勾肩搭背地越过自己,介绍了一句,“那边应该是姑娘们在排练。”
“这真的是徒弟吗,成什么样子?”田嘉嘴上嫌弃,面上却是笑着的。
他们习武之人关系简单,虽是师徒更是兄弟,往往一个师门上下都没什么架子,更没话本里那么多欺压新近天才的事情。
武力为尊的世界里,只要拳头硬,管你是新来的还是后来的,大家都会拜服,甚至排队讨教。
文辞和苏晓梦落在后面,两人对视一眼,笑着摇摇头,举步赶上。
“瞧瞧他们几个急性子,倒不像是我的孤女院了,变成他们领我参观了。”
两间房子敲掉墙壁,合成窄长的一间。丝竹按管弦,锣鼓闹喧天,鼓乐队的女孩们正在里面热火朝天的排练。
练习乐器的大概有三十多个女孩子,在屋里练是为了避免打扰别人。这两间屋子的墙做了加厚,底下的木质地板是空的,聚声效果很好,隔音能力也强。
为了避免相互之间干扰,她们是按照上场顺序,等一组练完,再练下一组。暂时不练的作为观众,仔细听着,不时提出些建议。
“倩倩,彤彤,排打戏的人我给你们找来了!”苏晓梦带着他们走到一个角落,唤了两个女孩出来。
这首曲子共有五个女孩合奏,这两位是带头的。
两人都是八九岁的样子,梳着包包头,脸庞稚气未散。但因在这群孩子里年纪较大,她们的表情显得很是稳重。
左边那个叫倩倩的女孩把手里的琵琶珍惜地放在一边,起身向她们行礼,“多谢各位哥哥姐姐解围!我们曲子已经排好了,但歌舞要合一下,不知是哪位上场啊?”
倩倩个子很高,但可能是因为自小营养不良,她有点儿过于瘦了,像是高瘦的芦苇。她皮肤黑黑的有些糙,脸上还有一大块胎记。
想也知道,长得精致漂亮的女孩,是不会流落到孤女院里的。
但她眼神却有着锐气,不同于流浪久了的孩子眼神中的那种麻木。
文辞转身看向默默跟在身后的小寒。这孩子之前眼神也是麻木,现在倒是生动许多。
比如眼下,她的表情就是好奇掺杂着忐忑。
倩倩手长脚长,林千星兴奋道,“这一看就是我们习武的好苗子!”
倩倩一板一眼道,“我于武学不太精通,倒是喜欢算学。”
小小的孩子故意做大人模样说话,是有些好笑的。但结合她此时所处位置,却不能不让人感慨。
孤女院连她们感兴趣的方向都开发出来了啊!
“苏姐姐你终于来了,我们正愁着要不要自己上去打一段呢!”
彤彤头发枯黄,脸上还有些擦伤的旧疤,似乎是由摩擦导致的。但她并不为容貌困扰,笑容灿烂,跟苏晓梦撒娇。
林千星摸了摸下巴,“这位妹妹看起来也是个武学奇才啊!”
“怎么见个人就说人家适合练武啊!怎么,想当师傅升辈分了?”文辞肩上扛着枪,此时把枪滑下来一点,拿枪屁股戳了他一下。
“这个妹妹脖子比较长嘛!”林千星委屈道。
其实在场很多姑娘的脖子都是细长的,原因嘛,文辞大概能猜到。
饿的。
孤女院一时半会儿喂不胖她们,再加上练武,一个个倒往一个精瘦矫健的方向发展了。
文辞扫过一眼,年纪大的孩子脸上身上大多有疤,还有些似乎目盲耳聋的。年纪小的几个倒是天真烂漫,身上也没什么伤痕。
没伤痕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这就意味着,她们可能在娘胎里,就注定被抛弃了。
苏晓梦给两个女孩介绍,“这三位可是义丰镖局的武林高手,让她们都上吧!咱们也没有戏文,就让她们按曲子随意发挥。”
这三人往台上一站,别说打戏怎么样,气质风度先声夺人了。至于武术招式,苏晓梦更是不怀疑他们的水平。
演出的这支曲子是苏晓梦的自度曲,名为《拈花侠客行》。曲子讲的是一位女侠客和挚友一起行侠仗义,最后挚友为救人去世,自己形单影只落寞而归的故事。
这故事似乎有原型。
方景听完后,跟苏晓梦对视一眼,确认了自己的猜测。
这曲中的拈花侠客,怕是自己的师姐——
折花问道,侠女阿暄。
众人搬了几个木墩子坐定,先听女孩们奏过一遍。
前调欢快,彤彤一声笛音清脆,瞬间把人拉至碧水清山之间。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少年侠客们结伴出游,意气风发。她们在山野间策马扬鞭,银鞍带雪,马蹄踏花。
曲子清扬欢快,文辞琢磨着,这里可以让林千星多挽几个剑花。
中调激昂,倩倩以琵琶相和,还加入了一个女童的筝声,铮铮然如兵刃相击。
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挚友武艺高强,折花作剑,悬枝伤人。她们仗剑江湖,平强盗,踏山贼,扶危济困,义气干云。
林千星手指在虚空比比划划,心里默默演示招式。这里可以三人做同样的招式,显示默契。
还可以来一些精彩的对打!不要针锋相对的那种,要打出和谐切磋的美感。
高潮动人,铜钹和大鼓也加入进来,交错呼应,气势逼人。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遇到不平,挚友挺身而出。刀光剑影,锋刃无情,她不惜己身,英勇赴敌。
方景虽不甚通乐律,却也能听出此处应是激烈的打斗。此处招式应该大开大合,方有气势,不能用林千星以往那种绵软无力的招式。
尾音忽转,只剩笛声幽咽,似有千言无语,却难述说。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结伴同行,友人却为救人去世,只剩萧瑟秋风,一人一剑策马回。花枝委顿,残香犹存。
最后的泛音如泣如诉,感人肺腑,众人本还琢磨着招式,闻此不禁面露不忍。
林千星眼睛有些湿,抹了把脸,悲愤道:“不演了!不是说游艺会嘛,怎么有这么悲的曲子啊?搞个大团圆结局不好吗?”
可也只是说说罢了,这支曲子除了悲伤,也有壮情义气,是首好曲子。
苏晓梦当然知道这些,曲子最能感染人,她自然不会计较一时气话。
文辞听完,却有些明白苏晓梦为什么要让他们上台了。
拈花是柔情,侠客是豪气,侠客拈花,大抵是位女子。
有刚有柔,也更好地诠释这首曲子。
方景像是也想到了这里,握紧了手中枪。
乐曲犹在耳边,文辞擦干泪痕,想象着那位奇女子,那位“拈花侠客”。
她手里打着节拍,心里哼着乐曲,却总觉得哪里似乎还有点不够。
她起身跟彤彤借了笛子,彤彤细心地拿手帕擦过,才双手递给这位据说是武林高手的姐姐。
文辞横笛在唇边,复刻了这首曲子。
她博文强识,过目过耳都能不忘,这首曲子又音律和谐,于是她很舒畅地将其演奏了出来。
彤彤嘴巴张大,看起来能塞一个鸡蛋了。这个姐姐不仅武功厉害,乐器竟也这么厉害吗?
室内众人不觉安静下来,专心听她吹奏。
笛声悠扬,虽吹奏的是合奏的曲子,却不显单薄,反而像乐观开朗的友人的自述。
一手拈花,一手执剑,路见不平事,锋刃如雷电。
她是那样热烈自由,尽自己所能,去行自己的侠道。最后委顿尘泥之时,剑意犹在,水清天碧。
到最后的一小节的时候,文辞没有按照原曲,把尾音处理得不绝如缕。她按照自己的理解,干脆利落地收尾,尾音戛然而止。
没有一丝缠绵,却更让人不舍。
苏晓梦静静听着她别样的演绎。最后一个音骤然消失时,苏晓梦的心好像被重重捏了一把,呼吸为之一滞。
一曲结束,苏院长站起来鼓掌,“果然还是你们习武之人懂彼此,最后这个音处理得很好,像她的风格。”
“阿暄吗?”文辞见她没有那么避讳,直接了当地问。
听完这个曲子,她好像已经探得那位“拈花侠客”的冰山一角。
“是她,一个奇女子”苏晓梦想到故人,神情温柔,“她就是如此干脆利落。”
“但我是个拖泥带水的人啊,我想把她留在我的曲子里。”
人可以消逝,但曲子可以留存很久。那她,和她们之前的情感,也会随着世人的吹奏,活在红尘里。
女孩们按照新结尾再合了一遍,这回末尾没有那么拖沓,反而有种“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留白意境。
“这个结尾更强韧哎!”彤彤感受着两者的不同。
“就按这个来!”苏晓梦一锤定音。
三人按照曲子分了角色。
曲子大抵有两个人,一个是女侠“自己”,算是苏晓梦的想象,毕竟她从未逍遥江湖过。另一个是挚友,那位侠女阿暄。
但是换成他们来演,因着文辞和方景武功路数更一致,可能更适合做“友人”,而林千星适合演“独自归”,那位女侠的角色。
正好两人可以在两边舞枪,林千星在中间耍剑,不显得杂乱。
边听音乐边想动作,田嘉、苏晓梦给他们看效果,小寒则当忠实观众,一下午很快就过去了。
晚饭是在孤女院食堂解决的。
苏晓梦本想另找酒楼招待他们,但文辞提出想尝尝这边的伙食,就和女孩们一起吃了。
厨娘把青菜,豆腐,野生鲫鱼放到一起炖了一大锅汤,饭是苞米和稻米两掺的。
彤彤热情地帮她们打饭,倩倩则给她们腾了张桌子出来。孤女院桌子不够,很多女孩都是打了饭,端到树荫底下蹲着吃。
夜风清凉,汤很快就散了热气。她们把汤大口大口地喝下去,然后再珍惜地吃鱼肉和菜。
野鲫鱼刺多,女孩们也吃得津津有味。有鱼有菜,能吃到饱,对她们来说已经是难得的佳肴了。
小寒之前饿得都要去偷泔水吃了,也跟这里的女孩一样狼吞虎咽。船上吃的很精细,但她吃过珍馐美食后,也并不挑剔粗茶淡饭。
苏晓梦看她吃饭,对她之前的情况也有所猜测。
林千星本来有些吃不下去,可看着孩子们大口吞咽,有些惭愧自己的铺张浪费,也捏着鼻子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但没吃两口,他就被鱼刺卡住了。
“咳咳咳——”
他低头弯腰费劲地用手拍着胸脯,痛苦得不行。
“张嘴!”
方景无语极了,又不能不管。趁他不注意,一个含着内力的巴掌重重拍在他的背上。
林千星只觉的一股气直冲嗓子眼儿,瞬间把鱼刺逼了出来。
“呸呸!”鱼刺顺利被吐了出来。
这下林千星开始后怕,不敢大口胡塞了,吃鱼谨慎了许多。
文辞对玉米和稻米一起煮的口感还挺好奇的。味道还不错,只是稻壳没有脱干净,有些剌嗓子。
方景走镖有时只能吃些干饼,也早就习惯了,吃得津津有味。
大家真好养活啊,文辞感慨。
看来不用怕他们路上吃穷自己了!
但这些孩子明显训练有素,各自干着自己的事情,没有因此喧哗或者分心。
众人参观完院子,到搭建好的戏台上走了几圈,用脚丈量了一下场地。
戏台不甚华丽,但是够大够结实。方景在上面跺了跺脚,感受着脚下台面的震动,十分满意。
“之后有你跳的时候,”林千星大步跨上台,勾着他的肩膀,一把把他拖了下来,“我听见乐器声了,走走走,我们先去那边看看!”
林千星半拖半拽地把方景拉走了。
苏晓梦看着两人勾肩搭背地越过自己,介绍了一句,“那边应该是姑娘们在排练。”
“这真的是徒弟吗,成什么样子?”田嘉嘴上嫌弃,面上却是笑着的。
他们习武之人关系简单,虽是师徒更是兄弟,往往一个师门上下都没什么架子,更没话本里那么多欺压新近天才的事情。
武力为尊的世界里,只要拳头硬,管你是新来的还是后来的,大家都会拜服,甚至排队讨教。
文辞和苏晓梦落在后面,两人对视一眼,笑着摇摇头,举步赶上。
“瞧瞧他们几个急性子,倒不像是我的孤女院了,变成他们领我参观了。”
两间房子敲掉墙壁,合成窄长的一间。丝竹按管弦,锣鼓闹喧天,鼓乐队的女孩们正在里面热火朝天的排练。
练习乐器的大概有三十多个女孩子,在屋里练是为了避免打扰别人。这两间屋子的墙做了加厚,底下的木质地板是空的,聚声效果很好,隔音能力也强。
为了避免相互之间干扰,她们是按照上场顺序,等一组练完,再练下一组。暂时不练的作为观众,仔细听着,不时提出些建议。
“倩倩,彤彤,排打戏的人我给你们找来了!”苏晓梦带着他们走到一个角落,唤了两个女孩出来。
这首曲子共有五个女孩合奏,这两位是带头的。
两人都是八九岁的样子,梳着包包头,脸庞稚气未散。但因在这群孩子里年纪较大,她们的表情显得很是稳重。
左边那个叫倩倩的女孩把手里的琵琶珍惜地放在一边,起身向她们行礼,“多谢各位哥哥姐姐解围!我们曲子已经排好了,但歌舞要合一下,不知是哪位上场啊?”
倩倩个子很高,但可能是因为自小营养不良,她有点儿过于瘦了,像是高瘦的芦苇。她皮肤黑黑的有些糙,脸上还有一大块胎记。
想也知道,长得精致漂亮的女孩,是不会流落到孤女院里的。
但她眼神却有着锐气,不同于流浪久了的孩子眼神中的那种麻木。
文辞转身看向默默跟在身后的小寒。这孩子之前眼神也是麻木,现在倒是生动许多。
比如眼下,她的表情就是好奇掺杂着忐忑。
倩倩手长脚长,林千星兴奋道,“这一看就是我们习武的好苗子!”
倩倩一板一眼道,“我于武学不太精通,倒是喜欢算学。”
小小的孩子故意做大人模样说话,是有些好笑的。但结合她此时所处位置,却不能不让人感慨。
孤女院连她们感兴趣的方向都开发出来了啊!
“苏姐姐你终于来了,我们正愁着要不要自己上去打一段呢!”
彤彤头发枯黄,脸上还有些擦伤的旧疤,似乎是由摩擦导致的。但她并不为容貌困扰,笑容灿烂,跟苏晓梦撒娇。
林千星摸了摸下巴,“这位妹妹看起来也是个武学奇才啊!”
“怎么见个人就说人家适合练武啊!怎么,想当师傅升辈分了?”文辞肩上扛着枪,此时把枪滑下来一点,拿枪屁股戳了他一下。
“这个妹妹脖子比较长嘛!”林千星委屈道。
其实在场很多姑娘的脖子都是细长的,原因嘛,文辞大概能猜到。
饿的。
孤女院一时半会儿喂不胖她们,再加上练武,一个个倒往一个精瘦矫健的方向发展了。
文辞扫过一眼,年纪大的孩子脸上身上大多有疤,还有些似乎目盲耳聋的。年纪小的几个倒是天真烂漫,身上也没什么伤痕。
没伤痕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这就意味着,她们可能在娘胎里,就注定被抛弃了。
苏晓梦给两个女孩介绍,“这三位可是义丰镖局的武林高手,让她们都上吧!咱们也没有戏文,就让她们按曲子随意发挥。”
这三人往台上一站,别说打戏怎么样,气质风度先声夺人了。至于武术招式,苏晓梦更是不怀疑他们的水平。
演出的这支曲子是苏晓梦的自度曲,名为《拈花侠客行》。曲子讲的是一位女侠客和挚友一起行侠仗义,最后挚友为救人去世,自己形单影只落寞而归的故事。
这故事似乎有原型。
方景听完后,跟苏晓梦对视一眼,确认了自己的猜测。
这曲中的拈花侠客,怕是自己的师姐——
折花问道,侠女阿暄。
众人搬了几个木墩子坐定,先听女孩们奏过一遍。
前调欢快,彤彤一声笛音清脆,瞬间把人拉至碧水清山之间。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少年侠客们结伴出游,意气风发。她们在山野间策马扬鞭,银鞍带雪,马蹄踏花。
曲子清扬欢快,文辞琢磨着,这里可以让林千星多挽几个剑花。
中调激昂,倩倩以琵琶相和,还加入了一个女童的筝声,铮铮然如兵刃相击。
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挚友武艺高强,折花作剑,悬枝伤人。她们仗剑江湖,平强盗,踏山贼,扶危济困,义气干云。
林千星手指在虚空比比划划,心里默默演示招式。这里可以三人做同样的招式,显示默契。
还可以来一些精彩的对打!不要针锋相对的那种,要打出和谐切磋的美感。
高潮动人,铜钹和大鼓也加入进来,交错呼应,气势逼人。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遇到不平,挚友挺身而出。刀光剑影,锋刃无情,她不惜己身,英勇赴敌。
方景虽不甚通乐律,却也能听出此处应是激烈的打斗。此处招式应该大开大合,方有气势,不能用林千星以往那种绵软无力的招式。
尾音忽转,只剩笛声幽咽,似有千言无语,却难述说。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结伴同行,友人却为救人去世,只剩萧瑟秋风,一人一剑策马回。花枝委顿,残香犹存。
最后的泛音如泣如诉,感人肺腑,众人本还琢磨着招式,闻此不禁面露不忍。
林千星眼睛有些湿,抹了把脸,悲愤道:“不演了!不是说游艺会嘛,怎么有这么悲的曲子啊?搞个大团圆结局不好吗?”
可也只是说说罢了,这支曲子除了悲伤,也有壮情义气,是首好曲子。
苏晓梦当然知道这些,曲子最能感染人,她自然不会计较一时气话。
文辞听完,却有些明白苏晓梦为什么要让他们上台了。
拈花是柔情,侠客是豪气,侠客拈花,大抵是位女子。
有刚有柔,也更好地诠释这首曲子。
方景像是也想到了这里,握紧了手中枪。
乐曲犹在耳边,文辞擦干泪痕,想象着那位奇女子,那位“拈花侠客”。
她手里打着节拍,心里哼着乐曲,却总觉得哪里似乎还有点不够。
她起身跟彤彤借了笛子,彤彤细心地拿手帕擦过,才双手递给这位据说是武林高手的姐姐。
文辞横笛在唇边,复刻了这首曲子。
她博文强识,过目过耳都能不忘,这首曲子又音律和谐,于是她很舒畅地将其演奏了出来。
彤彤嘴巴张大,看起来能塞一个鸡蛋了。这个姐姐不仅武功厉害,乐器竟也这么厉害吗?
室内众人不觉安静下来,专心听她吹奏。
笛声悠扬,虽吹奏的是合奏的曲子,却不显单薄,反而像乐观开朗的友人的自述。
一手拈花,一手执剑,路见不平事,锋刃如雷电。
她是那样热烈自由,尽自己所能,去行自己的侠道。最后委顿尘泥之时,剑意犹在,水清天碧。
到最后的一小节的时候,文辞没有按照原曲,把尾音处理得不绝如缕。她按照自己的理解,干脆利落地收尾,尾音戛然而止。
没有一丝缠绵,却更让人不舍。
苏晓梦静静听着她别样的演绎。最后一个音骤然消失时,苏晓梦的心好像被重重捏了一把,呼吸为之一滞。
一曲结束,苏院长站起来鼓掌,“果然还是你们习武之人懂彼此,最后这个音处理得很好,像她的风格。”
“阿暄吗?”文辞见她没有那么避讳,直接了当地问。
听完这个曲子,她好像已经探得那位“拈花侠客”的冰山一角。
“是她,一个奇女子”苏晓梦想到故人,神情温柔,“她就是如此干脆利落。”
“但我是个拖泥带水的人啊,我想把她留在我的曲子里。”
人可以消逝,但曲子可以留存很久。那她,和她们之前的情感,也会随着世人的吹奏,活在红尘里。
女孩们按照新结尾再合了一遍,这回末尾没有那么拖沓,反而有种“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留白意境。
“这个结尾更强韧哎!”彤彤感受着两者的不同。
“就按这个来!”苏晓梦一锤定音。
三人按照曲子分了角色。
曲子大抵有两个人,一个是女侠“自己”,算是苏晓梦的想象,毕竟她从未逍遥江湖过。另一个是挚友,那位侠女阿暄。
但是换成他们来演,因着文辞和方景武功路数更一致,可能更适合做“友人”,而林千星适合演“独自归”,那位女侠的角色。
正好两人可以在两边舞枪,林千星在中间耍剑,不显得杂乱。
边听音乐边想动作,田嘉、苏晓梦给他们看效果,小寒则当忠实观众,一下午很快就过去了。
晚饭是在孤女院食堂解决的。
苏晓梦本想另找酒楼招待他们,但文辞提出想尝尝这边的伙食,就和女孩们一起吃了。
厨娘把青菜,豆腐,野生鲫鱼放到一起炖了一大锅汤,饭是苞米和稻米两掺的。
彤彤热情地帮她们打饭,倩倩则给她们腾了张桌子出来。孤女院桌子不够,很多女孩都是打了饭,端到树荫底下蹲着吃。
夜风清凉,汤很快就散了热气。她们把汤大口大口地喝下去,然后再珍惜地吃鱼肉和菜。
野鲫鱼刺多,女孩们也吃得津津有味。有鱼有菜,能吃到饱,对她们来说已经是难得的佳肴了。
小寒之前饿得都要去偷泔水吃了,也跟这里的女孩一样狼吞虎咽。船上吃的很精细,但她吃过珍馐美食后,也并不挑剔粗茶淡饭。
苏晓梦看她吃饭,对她之前的情况也有所猜测。
林千星本来有些吃不下去,可看着孩子们大口吞咽,有些惭愧自己的铺张浪费,也捏着鼻子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但没吃两口,他就被鱼刺卡住了。
“咳咳咳——”
他低头弯腰费劲地用手拍着胸脯,痛苦得不行。
“张嘴!”
方景无语极了,又不能不管。趁他不注意,一个含着内力的巴掌重重拍在他的背上。
林千星只觉的一股气直冲嗓子眼儿,瞬间把鱼刺逼了出来。
“呸呸!”鱼刺顺利被吐了出来。
这下林千星开始后怕,不敢大口胡塞了,吃鱼谨慎了许多。
文辞对玉米和稻米一起煮的口感还挺好奇的。味道还不错,只是稻壳没有脱干净,有些剌嗓子。
方景走镖有时只能吃些干饼,也早就习惯了,吃得津津有味。
大家真好养活啊,文辞感慨。
看来不用怕他们路上吃穷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