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入冬日,招亲的仪程也按部就班的推进,比武初日帝后亲临凤楼受百姓礼拜,彻底拉起了这场盛事的帷幕。
临近年节京城却比以往都热闹了不少,各路江湖英豪涌入京城,与四方能人异士一较高下。出身衡阳派的江湖百晓生梁元枫也应谢簌黎之邀来到京城,他虽未亲自下场但与他同来的衡阳派大弟子却是连战连捷,一路战到最后。此外还有先前华山论道时的诸多英豪侠义纷涌而至,客栈饭庄多见论道者云集。
杨家自成为皇商后将生意开到了京城来,不少门派在谢簌黎的引荐下住入杨记的客栈,此番牵线杨家也与不少门派弟子得以结识。
梁元枫常在演武场上点评各路武功,听者文客少不了成书传诵,成为茶楼饭庄消磨午后时间的碎语闲谈。
武学论道亦如百舸争流,齐头并进者不绝如缕,然自也有后来者居上。江湖中人不求功成名就,但求能搏个痛快,惜败落场者也不落遗憾。
眼见比武行至尾声,大越这边的气氛却愈发凝重了起来,谢簌黎这日才到端国公的宅邸出,就得闻了衡阳大弟子惜败的消息。她谢绝了卫瑾如的相送,和凌青拐上主路就往清安堂而去。
卫瑾如近来多在端国公的私宅安住,自使团入京后谢簌黎和连翎忙于公务无法时时看顾他们二人,而端国公带来的人多为自己的亲信,年轻面孔甚少。谢簌黎一直心忧他们无人照拂,再加之京城局势多变,国公府的旧仆多已年长总不及年轻人体健强魄。因而连翎调遣了半数亲卫到国公府中,还有些得力的仆役侍女。
而卫瑾如作为连翎的心腹自然被委以重任,一来是他性子活泛又曾与两位前辈打过交道,二来也是因他在连翎身边日久却又不似孟鸣风他们那般身处要位,但无论是无论是何等情况他都能应对。
当年归京后未让卫瑾如履职中枢,连翎一直觉得对其有所亏欠,好男儿自有鸿鹄志,谁会甘心安居后院之内呢?
时至今时方觉那时的选择并未做错,朝局如沙场,一味的攻伐并不可取,后旋之路留有余地方不至于腹背受敌。
连翎是克己复礼的君子,无论自身处境如何他都不会行暗地之事,所以跟踪姜黛这件事是谢簌黎私下去做的,知悉者也就只有凌青和几个清安堂的伙计。
这位焦慕贵族出身的姜黛夫人为使团结亲的女官,专行后宫诸事的接洽,能说一口流利的大越官话,且她的形貌更似中原血脉。起先谢簌黎只想以她为突破口,看看能否有机会令焦慕放弃结亲,但几日的跟踪下来这位姜黛夫人似乎对中原之物甚感兴趣,时常出来采买选购。每见瓷玩首饰常驻足许久,多件眼中欣慕之色。
今日演武场上焦慕派出的勇士勒格出尽风头,而姜黛却并不在席见观望这场盛会,而是早就约定了客商,想要定制些大越所产的琉璃器。
琉璃器轻盈玉透,多为达官显贵家真爱的赏玩之物,多产于东郡。而今杨家位列皇商,京中时兴的琉璃物多半出自其商号,姜黛今日要到访的恰在其中。
因为在国公府耽搁了些许时间,谢簌黎不得不加快脚步,她和凌青一路疾驰,赶到时姜黛还在观赏铺子中精巧的器物,全然没有注意到有旁人已入店中。
姜黛出行街市一向是只身一人,这倒是为谢簌黎省去了不少麻烦,她和凌青一前一后就把去路堵住。
“演武场上正战的激烈,夫人还在此处赏玩,当真是好雅兴。”
两人不是初次相见,无需自报家门,只不过先前见面谢簌黎多穿官服,就算是演武场观席谢簌黎也穿的稳重端庄,少见这般娇俏颜色。
谢簌黎虽然衣衫花样多,但自坐上宫主之位也少着粉裙,今日这一身衣衫却是端国公所赠,衣料是特意遣人从南境送来的。收到衣料后谢簌黎即可让人制成了衣衫,并将其中一身送往了炽平侯府,自己拿到成衣后也是即可上身以表孝道。
在谢簌黎的示意下,铺子中引为介绍的店老板退却堂后,凌青见状扣上房门横刀在前。
姜黛闻言转身,面露惊讶之色,却很快恢复了理智:“谢大人不也有如此逸致闲情,只是今日若我回不去,谢大人可就是私自扣押他国来使,罪名可不小啊。”
“怎么能说是扣押呢,夫人是远道而来的贵客,簌黎自当奉陪。”谢簌黎走到她旁侧的柜台,与之保持着一段距离,随意把玩起精巧的物什。
姜黛问声已露薄怒,声音也冷厉了几分:“你跟踪我。”
谢簌黎还是悠哉的态度,她抬眼对上姜黛的目光笑道:“往来即是客,夫人喜好琉璃饰,而谢某恰是个生意人,既是做生意自然少不了各路上的朋友。”
“朋友这个词用在你我身上大有不妥吧。”姜黛毫不客气的反驳了她的话,大有要划清界限的意思。
幸而谢簌黎已经做好了与之辩驳的准备,故而从容道:“夫人此言差异,你我虽各为其主,然且皆是殊途同道。”
见姜黛似有所思,谢簌黎又紧跟着说道:“女子想要安身立命本就举步艰难,你我虽为朝廷所任但所求皆非于此,夫人心系东郡故土其中难言的苦涩恐怕只有自己才知道吧。”
“夫人也知簌黎出身东郡,东郡路远多崎岖地,旧时每逢霜雪灾年皆饿殍遍地民不聊生,不寒宫隐于尘世本该避乱不闻,但先贤以济世救民为大道,既读圣贤书当行道义事,夫人亦是炎黄后人自当知晓此理。此番前来并非有意为难,而是想求夫人出手相助。”说罢,谢簌黎抱剑行礼态度不可谓不诚。
没有玲珑心难做庙堂臣,姜黛能以女子之身做到今日的位置自然不甚容易,虽然谢簌黎的话语没有明确的指向,可她还是听出谢簌黎所求的是什么。
片刻后,她开口道:“我可以帮你。”
后院清净,佳肴摆上案几后诸人皆退去,谢簌黎请姜黛先入席间,自己坐在了对侧。
三两杯青州所产的清酒下肚,姜黛徐徐讲起了故事。她是焦慕贵族出身,父亲是青阳部尊贵的王族之一,昔年临雍罐又顾家人镇守,焦慕常与大越互市往来,她母亲的故土在东郡,家中曾经营布匹生意也算小有资产。生意没有一帆风顺可言,朝夕落败之后姜黛的母亲不得不随父辈远行闯荡,借着互市将积压的布匹贩卖到稀缺货源的焦慕去,以期能盘活家中的营生。
只可惜屋漏偏逢连夜雨,商队遭难亲人过世,就在濒临生死之际,被彼时还未继承王位的父亲救下,却也是一见倾心,不顾部族长辈反对执意将姜黛的母亲娶为正妃。从那时起失去亲人的女子就再也没有踏入过大越的土地,哪怕是与真心所爱之人在一处,却也抵不过对旧土的眷念。
“家慈常怀故土,我虽生长于焦慕草原却常听母亲讲起中原景,此番出使大越是我主动请命,虽无法身临东郡,但能多看些中原的风土人情,多带几件东郡的物什回去也是好的,”话到此处姜黛已然情动,“姑娘博闻广见如若不弃还请多与我说些中原事,我也好回去讲与母亲听。”
谢簌黎应然相允,随后又说:“夫人也知在下的家业便在东郡,生意场上也多有些东边来的朋友,若夫人想要什么尽可言说,在下定然尽力而为。”
“那我就先行谢过了。”姜黛举杯饮酒,眸中多见欣然色,随后两人又畅谈了些平日闲事,关系一时间拉近了不少。
宴到末席,姜黛也坦然道:“我知姑娘是为和亲之事而来,可我身为焦慕使臣自不能做卖主求荣的事。”
谢簌黎点头,直切主题道:“和亲是两国臣民喜闻乐见之事,只是不一定非要是三公主嫁去焦慕,如今图日格势微,三公主久居闺阁心思单纯,实难胜任世子妃之位。而今有比武议亲之事已然箭在弦上,我虽有心下场一搏,却不敢以公主婚事为赌注。”
她在表明自己立场的同时已然亮出了底牌,焦慕所担忧的就是谢簌黎是否下场,在此刻言明筹划,可算是对姜黛露出了十二分的坦诚。
好在姜黛承了这份情,她说:“我不通武学之道,恐怕无法为姑娘提供什么有价值的参考,只是有一点,哈铎与图日格师出同门,传闻其功夫与大世子不相上下,但他左肋留有旧伤。”
哈铎正是近来在演武场上大出风头的焦慕悍将,谢簌黎观摩过他的功法,连她够不敢轻易言胜。
高手比武胜负只在毫厘之间,谢簌黎旧伤未愈,虽然先前与图日格两战皆不在巅峰时期,但那也少不了对方轻敌的缘故,后一次的胜利更是她以命相搏换来的。
江湖中少不了以命搏杀,从前谢簌黎孑然一身无甚在意,现在却已然大不相同。无论是连翎和诸多同袍故友,还是适才相认的亲族尊长,这些人都会因她的离开而神伤。
同样,在大越四境山河游走过后她也不愿意再离开。
送走姜黛后,凌青同店掌柜从后堂出来,谢簌黎留下了银两并交代了几句,让其将布料送至姜黛的下榻处。
回府的路上谢簌黎比来时轻松了不少,一路行道慢慢,近来少有这种闲暇轻松的时刻。
凌青见谢簌黎心情不错,但一想到回府后要同王爷坦白近来所为,不由担心。他犹豫再三,最后小心问道:“要不还是我同王爷去说?”
谢簌黎没有同意:“我同他说不过是拌几句嘴,你要是去说可是要挨罚的。”
连翎是光风霁月的君子,行事磊落,哪怕身在漩涡之中他也不愿用不光明的手段,之前科举舞弊一案两人就因行事截然发生了些许口角。凌青虽是王府亲卫,有时却也不解连翎为何如此“苛刻”,明明谢簌黎所做之事皆是为他,并且结果也是好的。
察觉他的心事,谢簌黎淡然一笑,从容解释道:“他是你们君主,唯有明德自持方能服众,难到你们愿意追随一个心机深沉、无所不用其极的小人吗?”
得她一语点破凌青恍然而悟,军中旧人多诟病南北二营分治时的无序乱章,主上无德追随者自然心有不甘,故而一时间背主弃信者大有人在。亲卫作为心腹大多由世家自小培养,像凌青这般后续选入的多位于边缘,也就是时刻准备就死的小人物。
然而连翎对他们皆一般无二,并不将其视若草芥,常怀仁人之心的君主更不会把在危难关头将他们挡在身前。
“王爷能得姑娘倾心相知,当真是三生有幸。”
风吹云散,天高朗日,在蔓延着喧嚣人群的主街上,谢簌黎的抬眼望向身后内廷的高墙。
那里威严耸立,俨然成序,以独有的尊卑秩序构建起一个王朝的百年兴落。他们不是开天辟地的踏路人,也不是守业有术的贤德世家,往好里说是一群尚怀天下的英才后辈,说难听点不过是想延续安宁的“不肖子孙”。合久必分的道理人人都懂,他们能做的只是在此生中尽量守住家国,将战火杜绝于边境线外。
不寒宫先祖求道所求的是长生,时至今日微谷之辈所求亦在于此,谢簌黎没有想过重来一世的事,但在此刻她希望能与连翎有来生。
临近年节京城却比以往都热闹了不少,各路江湖英豪涌入京城,与四方能人异士一较高下。出身衡阳派的江湖百晓生梁元枫也应谢簌黎之邀来到京城,他虽未亲自下场但与他同来的衡阳派大弟子却是连战连捷,一路战到最后。此外还有先前华山论道时的诸多英豪侠义纷涌而至,客栈饭庄多见论道者云集。
杨家自成为皇商后将生意开到了京城来,不少门派在谢簌黎的引荐下住入杨记的客栈,此番牵线杨家也与不少门派弟子得以结识。
梁元枫常在演武场上点评各路武功,听者文客少不了成书传诵,成为茶楼饭庄消磨午后时间的碎语闲谈。
武学论道亦如百舸争流,齐头并进者不绝如缕,然自也有后来者居上。江湖中人不求功成名就,但求能搏个痛快,惜败落场者也不落遗憾。
眼见比武行至尾声,大越这边的气氛却愈发凝重了起来,谢簌黎这日才到端国公的宅邸出,就得闻了衡阳大弟子惜败的消息。她谢绝了卫瑾如的相送,和凌青拐上主路就往清安堂而去。
卫瑾如近来多在端国公的私宅安住,自使团入京后谢簌黎和连翎忙于公务无法时时看顾他们二人,而端国公带来的人多为自己的亲信,年轻面孔甚少。谢簌黎一直心忧他们无人照拂,再加之京城局势多变,国公府的旧仆多已年长总不及年轻人体健强魄。因而连翎调遣了半数亲卫到国公府中,还有些得力的仆役侍女。
而卫瑾如作为连翎的心腹自然被委以重任,一来是他性子活泛又曾与两位前辈打过交道,二来也是因他在连翎身边日久却又不似孟鸣风他们那般身处要位,但无论是无论是何等情况他都能应对。
当年归京后未让卫瑾如履职中枢,连翎一直觉得对其有所亏欠,好男儿自有鸿鹄志,谁会甘心安居后院之内呢?
时至今时方觉那时的选择并未做错,朝局如沙场,一味的攻伐并不可取,后旋之路留有余地方不至于腹背受敌。
连翎是克己复礼的君子,无论自身处境如何他都不会行暗地之事,所以跟踪姜黛这件事是谢簌黎私下去做的,知悉者也就只有凌青和几个清安堂的伙计。
这位焦慕贵族出身的姜黛夫人为使团结亲的女官,专行后宫诸事的接洽,能说一口流利的大越官话,且她的形貌更似中原血脉。起先谢簌黎只想以她为突破口,看看能否有机会令焦慕放弃结亲,但几日的跟踪下来这位姜黛夫人似乎对中原之物甚感兴趣,时常出来采买选购。每见瓷玩首饰常驻足许久,多件眼中欣慕之色。
今日演武场上焦慕派出的勇士勒格出尽风头,而姜黛却并不在席见观望这场盛会,而是早就约定了客商,想要定制些大越所产的琉璃器。
琉璃器轻盈玉透,多为达官显贵家真爱的赏玩之物,多产于东郡。而今杨家位列皇商,京中时兴的琉璃物多半出自其商号,姜黛今日要到访的恰在其中。
因为在国公府耽搁了些许时间,谢簌黎不得不加快脚步,她和凌青一路疾驰,赶到时姜黛还在观赏铺子中精巧的器物,全然没有注意到有旁人已入店中。
姜黛出行街市一向是只身一人,这倒是为谢簌黎省去了不少麻烦,她和凌青一前一后就把去路堵住。
“演武场上正战的激烈,夫人还在此处赏玩,当真是好雅兴。”
两人不是初次相见,无需自报家门,只不过先前见面谢簌黎多穿官服,就算是演武场观席谢簌黎也穿的稳重端庄,少见这般娇俏颜色。
谢簌黎虽然衣衫花样多,但自坐上宫主之位也少着粉裙,今日这一身衣衫却是端国公所赠,衣料是特意遣人从南境送来的。收到衣料后谢簌黎即可让人制成了衣衫,并将其中一身送往了炽平侯府,自己拿到成衣后也是即可上身以表孝道。
在谢簌黎的示意下,铺子中引为介绍的店老板退却堂后,凌青见状扣上房门横刀在前。
姜黛闻言转身,面露惊讶之色,却很快恢复了理智:“谢大人不也有如此逸致闲情,只是今日若我回不去,谢大人可就是私自扣押他国来使,罪名可不小啊。”
“怎么能说是扣押呢,夫人是远道而来的贵客,簌黎自当奉陪。”谢簌黎走到她旁侧的柜台,与之保持着一段距离,随意把玩起精巧的物什。
姜黛问声已露薄怒,声音也冷厉了几分:“你跟踪我。”
谢簌黎还是悠哉的态度,她抬眼对上姜黛的目光笑道:“往来即是客,夫人喜好琉璃饰,而谢某恰是个生意人,既是做生意自然少不了各路上的朋友。”
“朋友这个词用在你我身上大有不妥吧。”姜黛毫不客气的反驳了她的话,大有要划清界限的意思。
幸而谢簌黎已经做好了与之辩驳的准备,故而从容道:“夫人此言差异,你我虽各为其主,然且皆是殊途同道。”
见姜黛似有所思,谢簌黎又紧跟着说道:“女子想要安身立命本就举步艰难,你我虽为朝廷所任但所求皆非于此,夫人心系东郡故土其中难言的苦涩恐怕只有自己才知道吧。”
“夫人也知簌黎出身东郡,东郡路远多崎岖地,旧时每逢霜雪灾年皆饿殍遍地民不聊生,不寒宫隐于尘世本该避乱不闻,但先贤以济世救民为大道,既读圣贤书当行道义事,夫人亦是炎黄后人自当知晓此理。此番前来并非有意为难,而是想求夫人出手相助。”说罢,谢簌黎抱剑行礼态度不可谓不诚。
没有玲珑心难做庙堂臣,姜黛能以女子之身做到今日的位置自然不甚容易,虽然谢簌黎的话语没有明确的指向,可她还是听出谢簌黎所求的是什么。
片刻后,她开口道:“我可以帮你。”
后院清净,佳肴摆上案几后诸人皆退去,谢簌黎请姜黛先入席间,自己坐在了对侧。
三两杯青州所产的清酒下肚,姜黛徐徐讲起了故事。她是焦慕贵族出身,父亲是青阳部尊贵的王族之一,昔年临雍罐又顾家人镇守,焦慕常与大越互市往来,她母亲的故土在东郡,家中曾经营布匹生意也算小有资产。生意没有一帆风顺可言,朝夕落败之后姜黛的母亲不得不随父辈远行闯荡,借着互市将积压的布匹贩卖到稀缺货源的焦慕去,以期能盘活家中的营生。
只可惜屋漏偏逢连夜雨,商队遭难亲人过世,就在濒临生死之际,被彼时还未继承王位的父亲救下,却也是一见倾心,不顾部族长辈反对执意将姜黛的母亲娶为正妃。从那时起失去亲人的女子就再也没有踏入过大越的土地,哪怕是与真心所爱之人在一处,却也抵不过对旧土的眷念。
“家慈常怀故土,我虽生长于焦慕草原却常听母亲讲起中原景,此番出使大越是我主动请命,虽无法身临东郡,但能多看些中原的风土人情,多带几件东郡的物什回去也是好的,”话到此处姜黛已然情动,“姑娘博闻广见如若不弃还请多与我说些中原事,我也好回去讲与母亲听。”
谢簌黎应然相允,随后又说:“夫人也知在下的家业便在东郡,生意场上也多有些东边来的朋友,若夫人想要什么尽可言说,在下定然尽力而为。”
“那我就先行谢过了。”姜黛举杯饮酒,眸中多见欣然色,随后两人又畅谈了些平日闲事,关系一时间拉近了不少。
宴到末席,姜黛也坦然道:“我知姑娘是为和亲之事而来,可我身为焦慕使臣自不能做卖主求荣的事。”
谢簌黎点头,直切主题道:“和亲是两国臣民喜闻乐见之事,只是不一定非要是三公主嫁去焦慕,如今图日格势微,三公主久居闺阁心思单纯,实难胜任世子妃之位。而今有比武议亲之事已然箭在弦上,我虽有心下场一搏,却不敢以公主婚事为赌注。”
她在表明自己立场的同时已然亮出了底牌,焦慕所担忧的就是谢簌黎是否下场,在此刻言明筹划,可算是对姜黛露出了十二分的坦诚。
好在姜黛承了这份情,她说:“我不通武学之道,恐怕无法为姑娘提供什么有价值的参考,只是有一点,哈铎与图日格师出同门,传闻其功夫与大世子不相上下,但他左肋留有旧伤。”
哈铎正是近来在演武场上大出风头的焦慕悍将,谢簌黎观摩过他的功法,连她够不敢轻易言胜。
高手比武胜负只在毫厘之间,谢簌黎旧伤未愈,虽然先前与图日格两战皆不在巅峰时期,但那也少不了对方轻敌的缘故,后一次的胜利更是她以命相搏换来的。
江湖中少不了以命搏杀,从前谢簌黎孑然一身无甚在意,现在却已然大不相同。无论是连翎和诸多同袍故友,还是适才相认的亲族尊长,这些人都会因她的离开而神伤。
同样,在大越四境山河游走过后她也不愿意再离开。
送走姜黛后,凌青同店掌柜从后堂出来,谢簌黎留下了银两并交代了几句,让其将布料送至姜黛的下榻处。
回府的路上谢簌黎比来时轻松了不少,一路行道慢慢,近来少有这种闲暇轻松的时刻。
凌青见谢簌黎心情不错,但一想到回府后要同王爷坦白近来所为,不由担心。他犹豫再三,最后小心问道:“要不还是我同王爷去说?”
谢簌黎没有同意:“我同他说不过是拌几句嘴,你要是去说可是要挨罚的。”
连翎是光风霁月的君子,行事磊落,哪怕身在漩涡之中他也不愿用不光明的手段,之前科举舞弊一案两人就因行事截然发生了些许口角。凌青虽是王府亲卫,有时却也不解连翎为何如此“苛刻”,明明谢簌黎所做之事皆是为他,并且结果也是好的。
察觉他的心事,谢簌黎淡然一笑,从容解释道:“他是你们君主,唯有明德自持方能服众,难到你们愿意追随一个心机深沉、无所不用其极的小人吗?”
得她一语点破凌青恍然而悟,军中旧人多诟病南北二营分治时的无序乱章,主上无德追随者自然心有不甘,故而一时间背主弃信者大有人在。亲卫作为心腹大多由世家自小培养,像凌青这般后续选入的多位于边缘,也就是时刻准备就死的小人物。
然而连翎对他们皆一般无二,并不将其视若草芥,常怀仁人之心的君主更不会把在危难关头将他们挡在身前。
“王爷能得姑娘倾心相知,当真是三生有幸。”
风吹云散,天高朗日,在蔓延着喧嚣人群的主街上,谢簌黎的抬眼望向身后内廷的高墙。
那里威严耸立,俨然成序,以独有的尊卑秩序构建起一个王朝的百年兴落。他们不是开天辟地的踏路人,也不是守业有术的贤德世家,往好里说是一群尚怀天下的英才后辈,说难听点不过是想延续安宁的“不肖子孙”。合久必分的道理人人都懂,他们能做的只是在此生中尽量守住家国,将战火杜绝于边境线外。
不寒宫先祖求道所求的是长生,时至今日微谷之辈所求亦在于此,谢簌黎没有想过重来一世的事,但在此刻她希望能与连翎有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