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香苑内。
一众婢女追赶间,清染一身飘逸的轻纱,从三楼翻倒下来,婢女们吱吱哇哇的惊呼里,一道白色影子飞掠而来,于半空中稳稳接了满怀。
沐清毓刚回院子,就看见这惊心一幕。染儿大约是因为突然的失重,在他怀里昏迷了过去。
他轻轻搂着染儿,飘上二楼,婢女们惊魂未定,忙结结巴巴为自己辩解。
“大、大人,她是为捉一只蝴蝶……”
其他呆愣的婢女们忙矮身行礼,找到了推脱之词,“是啊……我们慌得七手八脚,怎么也拦不住!”
“她就像疯了一样,还抓人!”一个婢女手中还端着点心盘,糕点早洒落地上,将腕上一道浅淡的红色印子举到他眼前,献宝似的。
沐清毓待人温和,此时也忍不住皱眉,冷声道:“闭嘴。”
他紧皱着眉,无心听她们辩解,抱染儿回了内室。
廊上的婢女们松下一口气。她们是从小精挑进宫,一阶一阶升上来的贵婢,自觉跟普通大户人家的丫鬟有别。月前突然被宫里指派进这座府邸,听人私下传,这位是皇脉,极尊贵的主儿,在他府上不比宫里差。而且派她们来,除伺候这位贵人外,还有一项任务,那便是看紧贵人身边的罪女,关于罪女的一言一行都要汇报。
这差事旁人自然干不得。得是她们这些养在宫里的,见识多、对上头忠心耿耿的人才行。
可无论私下怎么传,这位再怎么尊贵,在婢女们眼里,这里终究是外府,不比宫内。可她们心里便是不满也不能说什么,偏偏那个本不应受待见的罪女却极得大人宠爱。
派出宫前,掌事的大太监曾亲自吩咐:“对那罪女,不必像正经千金侍候。”掌事顿了一顿,道:“这是殿下的意思。”
殿下日理万机,还能注意到这等小事,可见这小事不“小”——殿下虽不会像大太监一样句句吩咐明白,但察言观色是底下奴才们的本能。
于是她们待那罪女自然说不上用心,不过是在贵人面前做做样子。那样一张勾魂夺魄的小脸,就算是个傻子,也难怪大人喜欢。虽不用心,贵人喜欢,她们也不会亏待于她。
今日大人一早去登基大典,走前备下了药膳,叮嘱下人三种膳食分三个时段炖好。她们留在府上,谁也不肯主动去侍候那位不入流的小姐,第三份已经好了,前两份还在一边凉着没人送——她不是贵女千金,只是个靠动人姿色爬上床的罪女,论身份还比不上她们。
可只有她们这些近侍才进得了内室,厨房的下人再次催促,一个婢女不情不愿端了药膳出去,在连廊上放下来偷尝了一口。原本她们教习有方,是不屑于干这种事的,更不会蠢到偷吃药膳,可是桃花与蜜的香气实在勾人,听说这里面都是奇珍异才,大补的东西,便忍不住趁四下无人……
可巧这一口,正好让尽头转出的几个婢女看见了,几人好奇得紧,一合计干脆每人都尝尝。
吃一口不打紧,可她们几个人,竟你一口我一口,把那三罐药膳都分吃了。
这下可好,屋里那位胃是坏着的,根本吃不了这么多,待到大人回来查看,该怎么解释?大人可不是好糊弄的,仅有一次她让婢女喂药,婢女喂不下便将药膳倒在了房外密草根上,谎称喂过了。
结果大人一看痰盂,没有半点呕过的痕迹,那罪女吃一半呕一半,不会吃完整盅这么干干净净。于是婢女被罚没了月俸,告知掌事官领她回去了。
几人吃完才想起这回事,便商议只能一口咬定是她吃了,而且这些日子她胃口好些,呕得少了。婢女们做了这等不光彩的事儿心也虚,又一想,那罪女滴水未进,若是大人回来闹着饿要吃的,岂不是暴露了?便想了连环的法子,端了厨房里她爱吃的凉糕,想着喂饱她不出漏子。
几个人拿了各色糕点,哄劝她吃下。清染原本还配合,小小吃了几口,因她们不是清风,便不肯再吃,可婢女们坚持要喂。
这些日子,清风与她说话都不会大声,面对这么一众凶巴巴的人,清染心里害怕,竟然滚下床来跌跌撞撞往外跑。
婢女们并不客气,七手八脚想要拦她回去,可是傻子是最不好被抓住的,清染左钻右钻跑出屋去,三楼的雕栏不高,大约到她腰下,她细瘦高挑,身形跌跌撞撞,在一个婢女伸手来抓时,身子一偏,脚下不稳,重心向上倾去,直直从楼上栽了下去——
于是便有了刚才一幕。
大人进屋有一刻了,婢女们还站在原处低声讨论怎么辩解。见一道白色身影走来,婢女立马矮身行礼,方才慌乱,如今低头看见绣着锦绣纹路的袍角,忍不住脸红心跳。所幸大人并未多说什么,只是道:“你们不必侍候了。”
清风停步说完,转身离去。婢女们心头大石落地,才敢抬头欣赏那道颀长的身影。
清风已褪去了繁复的朝服,坐在床边看着睡颜安恬的染儿,看了一会儿,伸手拨去她侧脸的发,随后轻轻抚过她的侧脸。
登基大典之后的权力更迭、风起云涌,他都无心去管。稍后他会去找掌事官,要求换一批婢女。他知道婢女们对待染儿的态度是宫里的意思,就算他言婢女犯了大过,多半也会轻易放过。他无心再说什么。
他自己没有心腹近侍,仆人们都是宫里指派,赏可以,罚他管不到,除非他亲自动手。染儿不明不白摔下楼,若非他刚好看见,后果不堪设想。可是毕竟没酿成大祸,他也不能真的将那些婢女一个一个扔下去。
经过这一次的惊心,清风心下更加坚定 ,只能自己将染儿看好,眼下谁也不能交付了。其他诸事,待染儿好转再去处理。
接下来几日,他形影不离陪着染儿。每日里不是陪着清染在庭院走动,便是伴着她在床榻上歇息,染儿好得很快,已经能带她乘坐步撵去外面的风景园子里逛逛。
他不是完全没事。沐韶凌有意要各处勋贵结识于他。沐清毓是皇脉,将来要在朝廷担任要职,他自小离散,没有广大人脉,自然要先和各处高官联络关系。
可是各处贵族的邀请,甚至专为邀他的宴会都被拒了。外客一律回绝,便是皇帝召见也不出府,想要封官都无从下手。
不用想也知是因为什么。
沐韶凌的皇后出了主意:她为宗室里未出阁的闺秀们举办一场“春花宴”,设在皇家园林“濯汀苑”,邀请沐清毓同去。一来要他早日结识宗室贵女,打消对罪女的注意;二来,也好早日挑一个门第够得上的贵女,订下正经婚事。
这次宴会是皇后下帖,沐清毓果然应了。
沐清毓看见“濯汀苑”心里第一个想法是,早听苑中的藤萝、槐花和月季是锦都城著名美景,如今五月里,藤萝和槐花正当季节,染儿见了必定心生欢喜,对心情和身体有好处。
该带染儿看看之外,此次的“春花宴”,他自然知道目的。自从他退婚之事说开,好些媒人上门说合,皇朝宗室贵女几乎一个不落说了个遍,任他挑选。清风全部回绝,正好借这次宴会,贵女们都在,自己当面说明心意,要各千金们不要停步观望,早寻佳偶。
宴会之日,一早,清风便带染儿乘着步撵去了。他自以外出门不晚,但宴上众人早已来齐。
宴会地点是行宫御苑,此次参宴都是贵人,内外有禁军把守。汀边青草地,早有侍者打了华盖,筵席之上,贵女们头戴幂篱,以轻纱遮面,衣华人贵,各有各有的姿态与颜色,两侧有贴身侍婢伺候。王孙贵子们身边跟着仆从,即便有放荡纨绔者,在这地方也规规矩矩拿出几分人样来,他们心知自己是陪衬,若是只邀了沐清毓一位公子前来,未免过于刻意。
人群之中,有一个华盖锦绣、坐于上位的贵女,罗衣金钗在众人里高出一筹,正是宰相家的千金,皇脉之女,登基大典时封公主之位。
慧德公主高居座上,如众星捧月,不住有贵女向她进献夸赞之词,她掀唇一笑,独占满园春色。
闲聊片刻,公主扬声问小厮:“怎么还没到?”
早有一波一波查探的人上前行礼道:“回公主,大人已进了院门,正陪着……看花。”
下人想不出词来形容,慧德公主了然,轻点下巴。而后看向座中的决淑,她在登基大典时获封了郡主,宽慰道:“你也无需伤心,那个’青帝’……他执意退婚,是被妖女蛊惑了心智,一介罪民哪里比得上你?皇兄特加封赏,足见对你的父亲的恩重,日后定能寻个更好的夫婿。”
决淑低头称谢,她言语得体,每一句都极有分寸,是公有教养的大家闺秀。即便公主说得露骨,她也只答谢语。
贵女们也连连说些宽慰的话,心里却知道,所谓“更好的夫婿”,不过是虚词,哪里还有比沐清毓更好的夫婿?皇帝为他,甚至想把宰相之位都分一半出来,封他为左相。血统尊贵还位极人臣,之前再亲密的皇弟也没得到过这待遇。
偏偏这么好的亲事,让郡主错过了,还是对方退婚。贵女们一半真心惋惜,另一半在心里看笑话。可是心里再怎么想,这位决淑,身份是郡主,又有美名,除了公主外数她最尊贵,父亲还手握兵权,又纳入宗室,一辈子的荣宠到顶了。
即便那位退婚,她将来要嫁的,也不是她们能比得上的。再有……说不定那位对妖女失了兴趣,神智清醒,还会倒过来追求这位青梅竹马的前娘子呢。
一众婢女追赶间,清染一身飘逸的轻纱,从三楼翻倒下来,婢女们吱吱哇哇的惊呼里,一道白色影子飞掠而来,于半空中稳稳接了满怀。
沐清毓刚回院子,就看见这惊心一幕。染儿大约是因为突然的失重,在他怀里昏迷了过去。
他轻轻搂着染儿,飘上二楼,婢女们惊魂未定,忙结结巴巴为自己辩解。
“大、大人,她是为捉一只蝴蝶……”
其他呆愣的婢女们忙矮身行礼,找到了推脱之词,“是啊……我们慌得七手八脚,怎么也拦不住!”
“她就像疯了一样,还抓人!”一个婢女手中还端着点心盘,糕点早洒落地上,将腕上一道浅淡的红色印子举到他眼前,献宝似的。
沐清毓待人温和,此时也忍不住皱眉,冷声道:“闭嘴。”
他紧皱着眉,无心听她们辩解,抱染儿回了内室。
廊上的婢女们松下一口气。她们是从小精挑进宫,一阶一阶升上来的贵婢,自觉跟普通大户人家的丫鬟有别。月前突然被宫里指派进这座府邸,听人私下传,这位是皇脉,极尊贵的主儿,在他府上不比宫里差。而且派她们来,除伺候这位贵人外,还有一项任务,那便是看紧贵人身边的罪女,关于罪女的一言一行都要汇报。
这差事旁人自然干不得。得是她们这些养在宫里的,见识多、对上头忠心耿耿的人才行。
可无论私下怎么传,这位再怎么尊贵,在婢女们眼里,这里终究是外府,不比宫内。可她们心里便是不满也不能说什么,偏偏那个本不应受待见的罪女却极得大人宠爱。
派出宫前,掌事的大太监曾亲自吩咐:“对那罪女,不必像正经千金侍候。”掌事顿了一顿,道:“这是殿下的意思。”
殿下日理万机,还能注意到这等小事,可见这小事不“小”——殿下虽不会像大太监一样句句吩咐明白,但察言观色是底下奴才们的本能。
于是她们待那罪女自然说不上用心,不过是在贵人面前做做样子。那样一张勾魂夺魄的小脸,就算是个傻子,也难怪大人喜欢。虽不用心,贵人喜欢,她们也不会亏待于她。
今日大人一早去登基大典,走前备下了药膳,叮嘱下人三种膳食分三个时段炖好。她们留在府上,谁也不肯主动去侍候那位不入流的小姐,第三份已经好了,前两份还在一边凉着没人送——她不是贵女千金,只是个靠动人姿色爬上床的罪女,论身份还比不上她们。
可只有她们这些近侍才进得了内室,厨房的下人再次催促,一个婢女不情不愿端了药膳出去,在连廊上放下来偷尝了一口。原本她们教习有方,是不屑于干这种事的,更不会蠢到偷吃药膳,可是桃花与蜜的香气实在勾人,听说这里面都是奇珍异才,大补的东西,便忍不住趁四下无人……
可巧这一口,正好让尽头转出的几个婢女看见了,几人好奇得紧,一合计干脆每人都尝尝。
吃一口不打紧,可她们几个人,竟你一口我一口,把那三罐药膳都分吃了。
这下可好,屋里那位胃是坏着的,根本吃不了这么多,待到大人回来查看,该怎么解释?大人可不是好糊弄的,仅有一次她让婢女喂药,婢女喂不下便将药膳倒在了房外密草根上,谎称喂过了。
结果大人一看痰盂,没有半点呕过的痕迹,那罪女吃一半呕一半,不会吃完整盅这么干干净净。于是婢女被罚没了月俸,告知掌事官领她回去了。
几人吃完才想起这回事,便商议只能一口咬定是她吃了,而且这些日子她胃口好些,呕得少了。婢女们做了这等不光彩的事儿心也虚,又一想,那罪女滴水未进,若是大人回来闹着饿要吃的,岂不是暴露了?便想了连环的法子,端了厨房里她爱吃的凉糕,想着喂饱她不出漏子。
几个人拿了各色糕点,哄劝她吃下。清染原本还配合,小小吃了几口,因她们不是清风,便不肯再吃,可婢女们坚持要喂。
这些日子,清风与她说话都不会大声,面对这么一众凶巴巴的人,清染心里害怕,竟然滚下床来跌跌撞撞往外跑。
婢女们并不客气,七手八脚想要拦她回去,可是傻子是最不好被抓住的,清染左钻右钻跑出屋去,三楼的雕栏不高,大约到她腰下,她细瘦高挑,身形跌跌撞撞,在一个婢女伸手来抓时,身子一偏,脚下不稳,重心向上倾去,直直从楼上栽了下去——
于是便有了刚才一幕。
大人进屋有一刻了,婢女们还站在原处低声讨论怎么辩解。见一道白色身影走来,婢女立马矮身行礼,方才慌乱,如今低头看见绣着锦绣纹路的袍角,忍不住脸红心跳。所幸大人并未多说什么,只是道:“你们不必侍候了。”
清风停步说完,转身离去。婢女们心头大石落地,才敢抬头欣赏那道颀长的身影。
清风已褪去了繁复的朝服,坐在床边看着睡颜安恬的染儿,看了一会儿,伸手拨去她侧脸的发,随后轻轻抚过她的侧脸。
登基大典之后的权力更迭、风起云涌,他都无心去管。稍后他会去找掌事官,要求换一批婢女。他知道婢女们对待染儿的态度是宫里的意思,就算他言婢女犯了大过,多半也会轻易放过。他无心再说什么。
他自己没有心腹近侍,仆人们都是宫里指派,赏可以,罚他管不到,除非他亲自动手。染儿不明不白摔下楼,若非他刚好看见,后果不堪设想。可是毕竟没酿成大祸,他也不能真的将那些婢女一个一个扔下去。
经过这一次的惊心,清风心下更加坚定 ,只能自己将染儿看好,眼下谁也不能交付了。其他诸事,待染儿好转再去处理。
接下来几日,他形影不离陪着染儿。每日里不是陪着清染在庭院走动,便是伴着她在床榻上歇息,染儿好得很快,已经能带她乘坐步撵去外面的风景园子里逛逛。
他不是完全没事。沐韶凌有意要各处勋贵结识于他。沐清毓是皇脉,将来要在朝廷担任要职,他自小离散,没有广大人脉,自然要先和各处高官联络关系。
可是各处贵族的邀请,甚至专为邀他的宴会都被拒了。外客一律回绝,便是皇帝召见也不出府,想要封官都无从下手。
不用想也知是因为什么。
沐韶凌的皇后出了主意:她为宗室里未出阁的闺秀们举办一场“春花宴”,设在皇家园林“濯汀苑”,邀请沐清毓同去。一来要他早日结识宗室贵女,打消对罪女的注意;二来,也好早日挑一个门第够得上的贵女,订下正经婚事。
这次宴会是皇后下帖,沐清毓果然应了。
沐清毓看见“濯汀苑”心里第一个想法是,早听苑中的藤萝、槐花和月季是锦都城著名美景,如今五月里,藤萝和槐花正当季节,染儿见了必定心生欢喜,对心情和身体有好处。
该带染儿看看之外,此次的“春花宴”,他自然知道目的。自从他退婚之事说开,好些媒人上门说合,皇朝宗室贵女几乎一个不落说了个遍,任他挑选。清风全部回绝,正好借这次宴会,贵女们都在,自己当面说明心意,要各千金们不要停步观望,早寻佳偶。
宴会之日,一早,清风便带染儿乘着步撵去了。他自以外出门不晚,但宴上众人早已来齐。
宴会地点是行宫御苑,此次参宴都是贵人,内外有禁军把守。汀边青草地,早有侍者打了华盖,筵席之上,贵女们头戴幂篱,以轻纱遮面,衣华人贵,各有各有的姿态与颜色,两侧有贴身侍婢伺候。王孙贵子们身边跟着仆从,即便有放荡纨绔者,在这地方也规规矩矩拿出几分人样来,他们心知自己是陪衬,若是只邀了沐清毓一位公子前来,未免过于刻意。
人群之中,有一个华盖锦绣、坐于上位的贵女,罗衣金钗在众人里高出一筹,正是宰相家的千金,皇脉之女,登基大典时封公主之位。
慧德公主高居座上,如众星捧月,不住有贵女向她进献夸赞之词,她掀唇一笑,独占满园春色。
闲聊片刻,公主扬声问小厮:“怎么还没到?”
早有一波一波查探的人上前行礼道:“回公主,大人已进了院门,正陪着……看花。”
下人想不出词来形容,慧德公主了然,轻点下巴。而后看向座中的决淑,她在登基大典时获封了郡主,宽慰道:“你也无需伤心,那个’青帝’……他执意退婚,是被妖女蛊惑了心智,一介罪民哪里比得上你?皇兄特加封赏,足见对你的父亲的恩重,日后定能寻个更好的夫婿。”
决淑低头称谢,她言语得体,每一句都极有分寸,是公有教养的大家闺秀。即便公主说得露骨,她也只答谢语。
贵女们也连连说些宽慰的话,心里却知道,所谓“更好的夫婿”,不过是虚词,哪里还有比沐清毓更好的夫婿?皇帝为他,甚至想把宰相之位都分一半出来,封他为左相。血统尊贵还位极人臣,之前再亲密的皇弟也没得到过这待遇。
偏偏这么好的亲事,让郡主错过了,还是对方退婚。贵女们一半真心惋惜,另一半在心里看笑话。可是心里再怎么想,这位决淑,身份是郡主,又有美名,除了公主外数她最尊贵,父亲还手握兵权,又纳入宗室,一辈子的荣宠到顶了。
即便那位退婚,她将来要嫁的,也不是她们能比得上的。再有……说不定那位对妖女失了兴趣,神智清醒,还会倒过来追求这位青梅竹马的前娘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