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西落前,单云雇了一个堆糖糕的小孩去报了平安。
她给他一元,他惊讶地接过,听着她吩咐道:“你沿着紫金山山脚前走,一直环绕到半山后,有一户姓元的人家——”
“知道,知道,元太爷,但他前不久死了。如今是元老爷。”
单云接着说道:“你只去找门前人,让门前人递给里面世平老爷话,就说,玉生小姐今晚在外面用饭。”
小孩要走了。单云忽然又叫住他,然后注道:“错了,你要说——世平先生。”
然而她回过身来,见玉生还在窗面前坐着,这家茶楼晚些便要关门。紫金山如今成驻守地,天暗时不能有人流涌动。茶楼正从里面拦人,如果有人经过正要入门,门前的伙计面上满堆着笑,但是摆摆手,示意您明日再来。
单云进了门,伙计知道她是中午就落座了,没有多言。单云一直走到最里,见到有人去添茶,玉生呼唤他道:“再上一壶碧螺春。”
“话传去那么久,他也许不来了。”
玉生道:“他说他不来了。”
单云又坐下了,道:“那还没有,我在门前等了又等。没有看见一辆车子。”
玉生道:“那他可能会走来,或者不从门前来,再等一等。”
之后又是寂静,单云在这时候忽地记起什么来。她道:“前段时间,我收到李先生的信件,他问了我,您休息饮食怎么样?我如实说了。”
玉生道:“什么是“如实”呢?”
单云道:“便是不好——然后李先生回了我的信,叫我劝告:睡不着,便不要多进茶。”
玉生手中的茶杯停了停。
她抬起头来望向单云,单云面上的棱角虽过于尖锐,神色却总是非常柔和的。即使是忠言逆耳,但她的语气仍是慢慢的,钝钝的,又有一些宁波口音的嗔怪。
“你还没有结婚,单云小姐。”
玉生一转话头,她便立即被带动着,回了话道:“呀,我庆幸我没有结婚,否则就要被称呼为“单云太太”,有些气派了。”
在这件事上面,她常常不愿放弃争辩的机会。但实际没有什么可以争辩的,她的确年过三十,并且宁波的父母亲一遍遍督促她,如果再没有打算,来年便和姨家一个继子相见。
玉生微笑道:“前两天我们在街面上,遇见一个男子,你说他的面貌甚至漂亮过一部分女人,你还记不记得。”
单云浓黑的眉眼忽然闪了闪,似乎是躲过了与玉生的对视。然后她接过正递上来的热茶,手里捧着不觉得,放到嘴边却滚烫,于是她又放下来。
“记得。”
她很快注道:“如果过六点钟还没有来,我们还是回去吧。”
玉生不回她这话,另说道:“他是曼琳小姐的哥哥,孙承安。他前年结了婚,但婚后不久他妻子回延安后没有再回来,去年便离婚了。”
单云道:“您为什么同我说这些话?”
玉生道:“自然是为他转达的。”
单云当下只说道:“难怪李先生说,他太太说起话来,平静的让人找不到辩驳的地方。我和您说要走了,您便绕一个很大的弯,说一些没什么紧要的话,住了我的口。”
玉生笑一笑,没有回话。
单云从今天起,再没有忘掉孙承安这个名字。但一直等到近要回到上海前,她才真正见到孙承安第二面,那时候,她才知道他竟比她还年小一岁。他说自己并不是对她一眼定情,只是听过她的名字,知道她是医生,留过洋。他那时正好需要一个妻子,照顾他上一个妻子留下来的儿子,起了名,叫继平。她第一次见到继平那时,继平不久后便要过两周岁的生。但在他的生辰还没有到来前,单云就和孙承安结婚了。结婚后她仍报了名上西安的战地驻地医院,他担忧旧戏重演,当下决意随她去,一同离开了南京。之后,他常说,她与他结婚,可以说是对他的恩赐,也算救了他。
单云见她久不回话,便起了身,要再走到门外去望一望。天烧红一半去了,零散的,只剩下几个人,单云穿过两个收拾了自带的茶壶,正要往外走的爷们,前者懒散的步伐刚迈出门槛,后者立即迎进来一双沾泥带水的绿靴,方正毫无差错的步子,止在了她面前。
伙计正唤道:“我们要收了——长官。”
“我寻个人,很快。”
他脱了帽,并不向单云笑一笑,只点点头。他由着单云引着向里面走,见到玉生,他仿佛早知道,或者那个传话进去的士兵,说了那句:“一个穿绿衣的小姐。”——因此他猜到了。
玉生在他落座前,便说道:“真对不起。”
秦骏未回话,她又注道:“骏生先生,我一定打扰你和你的军队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我让你等太久,也该同你道歉。”
秦骏怔了怔,而后笑道:“但是我们才刚见面,你就说下不为例,是不再相见了吗。”
单云为玉生回了话,道:“秦长官还没有用饭吧?”
秦骏道:“没有。什么话——玉生小姐请说。”
这些日子来,他无数次想要再见她,但没有可以付诸行动的时间与机会。这一次,像捕捉到战场上纵深交错的可待进攻的沟壑,他等着她回话。驻守地的士兵告诉他,有一位穿绿衣的小姐请他出来见面时,他感到长期紧绷的身体与精神在一瞬间得到了片刻的松弛。他想,如果她是他的爱人,那么她的面孔和手信就会是他唯一的寄托。他上次传达那位死去士兵的遗物时,看见一位女人的相片,他那时候竟幻想,如果有一天自己也死去了,希望自己的尸身上也会有她的相片,可以成为他遗物中的一部分。
长久的静默,或者是飞快地,他听见她回道:“我想在紫霞湖那里,找一封手信。”
“什么?”
玉生道:“有一位船夫的船,昨晚在紫霞湖被炸掉了。他是一位黢黑瘦小的男人,穿一件黄坎肩,上个月,他见过你,是你们的军队没收了他的船只——当然这不是我可以过问的。但是,他想说,他的船成废墟了,也没有关系,只是他要找一找,你们清船时,有没有见到他遗留在船上的,他妻子的手信呢。”
秦骏细细听着她的话。听完后,他又在心中复过一遍,的确没有一个字是提及自己的。她与他见过几面?仍非常陌生。仿佛只有他记着她。
“那是私船,本不应该停在那里。”
“他知道的,他不要了。”
是单云回了话,注道:“船他不要了,他说,你们守着他,或者能让他在湖边找一找他妻子的信。”
秦骏道:“船只都能炸毁,何况纸屑。”
他说了和她一样的话。
玉生淡淡笑一笑,道:“他说,他珍惜的东西,常年放在船上的一个铁皮桶箱里,虽没有锁,但下了扣。那是从前他贮盐的箱子。”
单云在这时为他沏了热茶,他看了看,点头示意着,道了谢。但夜晚来时他是少喝水的,其他士兵也被他下了令。
“私盐和私船,制造这两样东西的人,即便他只是船夫,他也不能再到紫霞湖。”
单云道:“他不去,那我为他找一找罢。”
说到这里,秦骏才开始仔细地望了单云一眼。他发觉她似乎比玉生要年长几岁,但样貌上并不相似,然后他便想到元安提过的:“爱乔,爱乔常跟着表姐,她的嘴皮太巧了,所以我有时真害怕和表姐见面。”他只以为眼前人是爱乔。
单云起了身,道:“您回去吧,我去叫车。天还没有黑,我随着长官去找一找。”
听见她的尊称,秦骏断定自己猜测准确。但他回了单云的话,只道:“天已经黑了,烧红之后,就是一片无尽的黑暗。玉生小姐,你们还是一同回去,至于你说的手信,请不要记挂,我无法为你寻找。”
玉生怔住了,道:“秦长官——”
秦骏道:“玉生小姐似乎瘦了,请不要太记挂别人的事。”
单云坐在他身旁的位置,起了身,道:“长官,国情艰难,国人同样艰难,他只是一个摆渡营生的。若是他犯了走私,炸了他的船,他没有怨言,但他妻子过了世,他只想留一份他妻子的遗信,他实际是可怜的人。”
“什么是可怜的人?”
秦骏望着她,注道:“小姐认为什么是真正的可怜?埋在土里的——才可怜。”
“任何一道防线,都不是细小的,可以为一己私欲而引起变动的。如果湖水在自然的漂浮中,漂上来了他那一封手信,我可以为他捡起来。但当今对于那些还没有埋到土里去的人,他们最重要的事,只是需要充沛的精力守好驻扎地,做好城防设施,才可以在下一场战争到来之前,保住自己的命。”
单云仿佛还要开口。玉生却忽地道:“骏生先生,是我愚昧了。”
秦骏又想自己的话是否重了,如果是旁人,他绝不会这样想。他在注视着玉生时,常常是以一种柔软无比的眼色,他自己未发觉,总是旁观者清。
但玉生低下眼,真诚地注道:“在平静中过日子的人,总是听不见炮声的。我想我真是错了,我应该劝告他,能平安活着,就是在纪念逝者了。”
秦骏不回话,他很想再停驻一会儿,与她面对面这样静静地坐着,没有炮弹的轰鸣和湖水的流逝。但她说完后,似乎已经在做离开的打算。她摸了摸自己梳的一丝不苟的圆髻,戴上了那顶丝边遮阳帽,系带在脖颈上绕了绕后,简单打了结。如果是除她之外的人戴这样一顶精致的帽子,他也许不觉得那有什么美观的地方。但他总是不自主地凝望她,望得她不解,回过脸来。
“秦长官不走吗。”
她笑了笑,回望他。她对他的称呼总是来回变动,或者保持尊称对于她才是自在的。
秦骏顿了顿,道:“我送玉生小姐回去。”
接着,他起了身,把帽子拿在手里,并不戴起来。他的头发很多天没有修剪过了,有些杂乱,他伸手去轻轻捋了捋,而那似乎只是一个掩饰慌乱的动作。
玉生道:“太麻烦您。很近,门外也有车夫。”
秦骏道:“我同你一块出去看看。”
玉生不明白他要看什么,是人还是车子吗。紫金山下的车夫总是最多的,他们一趟趟地来回,一刻刻地等,只为不错过好善乐施的香客。
她仍和他一同走出去。还没有走出门前第四块石板路的时候,他又注道:“天黑了,我送玉生小姐回去。没有车了。”
远远地望着,山体像庞大的乌云,一动不动。只有几个担夫挑起来摊子走了,路上响过去的只是草履磨过脚跟的响声,就像真的再也没有车子了。
秦骏已经走到他驶来的车子边,在玉生看见那是比山体还要沉重的车体。他等着她,直至她走来,他握着她的肩头,或者只是将手轻放上她的双肩,提了提,她落了座那时,他又飞快地,松开了。单云早坐过这样的车,她向秦骏点头一笑,随后自上了车。
“玉生小姐在抄经。”
他发了车,那时候,或更早便望见单云手中的手抄经文。他记得是她的字,在给元安的信笺上,他见过的。
玉生笑了笑,说了原由,后面又忽地说道:“这样的日子中,有人慢悠悠抄经,有人费尽了力寻来笔,却只能写下两行遗书。”
秦骏道:“男人上战场,记挂着,只是家里女人平安活着,而如今要平安活着,也是费力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如同我在这里见到你,仍见到你很好,这就是很好的。”
他仿佛有更漂亮的修辞,但并不能说出来。
玉生静默了会儿,方回话道:“战场上,秦长官也要一切平安。”
秦骏忽地道:“玉生小姐祝我平安,如果有空也愿意的话,也请为我,为土里的人抄一些经文吧。”
玉生道:“当然。”
秦骏道:“那么什么时候,我去向玉生小姐取。”
玉生微笑道:“我抄得慢,可能要让您等一等了。”
“好。”
秦骏自去西安,又离开西安,来到南京,两年中的辗转作战,再没有一天,身体像今天这样轻。原只是那一份“今生能不能再与她相见”的担忧在今天彻底消去了,总之,此时此刻,他离她近在咫尺。并约定了,下一次,是如何再见面。
“玉生小姐几时回上海?”
他仿佛已问过她了。
玉生像是正要回她的话,却只是被一声干呕制住。他停下了滚滚车轮,回身去望时,望见她面上忽然失去了颜色,肩头微微缩着,倒像是晕车了。但他总记得第一次见她,她坐在车帘内,面色游过波光粼粼,眉眼如水。
单云解了他的疑问,道:“早起到现在喝了许多茶,却把人喝晕了。”
玉生只唤她道:“单云……”
秦骏这时一怔,她原不是爱乔么。单云——他记下她的名字。
“我们就在这里停下吧。”
玉生望着他,直至他下了车,为她开了车门,等候着她下了车。那时,她站在他的身旁,同他说道:“谢谢。再见,一路小心。”
他仿佛是等到她将要回身离去后,才忽地望见她额上流了汗。于是他又唤住了她,他并不唤她小姐,只是唤她的名字。
“玉生。”
他从那身沾了泥水渍,却仍整齐的军服口袋里面抽出来一条干净无比的帕巾。她不知记不记得,总之他是记着的,那是她送他的。
玉生望见它的当下,接过它,用它轻拭过额头的当下,却忽地记起来李文树。她笑了一笑,原是笑她当时送李文树的帕巾,在他那次在宝山的马厩摔落时,被波斯的马蹄踩踏成了碎片,他拾起那么一两片,好歹是完整些的,如今还放在他常坐着看报的桌边。好似两片飘零的残叶。
“玉生小姐在笑什么。”
他问她,也一同和她,暗暗地,笑了笑。
玉生道:“没有。”
她不知为什么,匆匆地,复了话道:“再见,一路小心。”
她给他一元,他惊讶地接过,听着她吩咐道:“你沿着紫金山山脚前走,一直环绕到半山后,有一户姓元的人家——”
“知道,知道,元太爷,但他前不久死了。如今是元老爷。”
单云接着说道:“你只去找门前人,让门前人递给里面世平老爷话,就说,玉生小姐今晚在外面用饭。”
小孩要走了。单云忽然又叫住他,然后注道:“错了,你要说——世平先生。”
然而她回过身来,见玉生还在窗面前坐着,这家茶楼晚些便要关门。紫金山如今成驻守地,天暗时不能有人流涌动。茶楼正从里面拦人,如果有人经过正要入门,门前的伙计面上满堆着笑,但是摆摆手,示意您明日再来。
单云进了门,伙计知道她是中午就落座了,没有多言。单云一直走到最里,见到有人去添茶,玉生呼唤他道:“再上一壶碧螺春。”
“话传去那么久,他也许不来了。”
玉生道:“他说他不来了。”
单云又坐下了,道:“那还没有,我在门前等了又等。没有看见一辆车子。”
玉生道:“那他可能会走来,或者不从门前来,再等一等。”
之后又是寂静,单云在这时候忽地记起什么来。她道:“前段时间,我收到李先生的信件,他问了我,您休息饮食怎么样?我如实说了。”
玉生道:“什么是“如实”呢?”
单云道:“便是不好——然后李先生回了我的信,叫我劝告:睡不着,便不要多进茶。”
玉生手中的茶杯停了停。
她抬起头来望向单云,单云面上的棱角虽过于尖锐,神色却总是非常柔和的。即使是忠言逆耳,但她的语气仍是慢慢的,钝钝的,又有一些宁波口音的嗔怪。
“你还没有结婚,单云小姐。”
玉生一转话头,她便立即被带动着,回了话道:“呀,我庆幸我没有结婚,否则就要被称呼为“单云太太”,有些气派了。”
在这件事上面,她常常不愿放弃争辩的机会。但实际没有什么可以争辩的,她的确年过三十,并且宁波的父母亲一遍遍督促她,如果再没有打算,来年便和姨家一个继子相见。
玉生微笑道:“前两天我们在街面上,遇见一个男子,你说他的面貌甚至漂亮过一部分女人,你还记不记得。”
单云浓黑的眉眼忽然闪了闪,似乎是躲过了与玉生的对视。然后她接过正递上来的热茶,手里捧着不觉得,放到嘴边却滚烫,于是她又放下来。
“记得。”
她很快注道:“如果过六点钟还没有来,我们还是回去吧。”
玉生不回她这话,另说道:“他是曼琳小姐的哥哥,孙承安。他前年结了婚,但婚后不久他妻子回延安后没有再回来,去年便离婚了。”
单云道:“您为什么同我说这些话?”
玉生道:“自然是为他转达的。”
单云当下只说道:“难怪李先生说,他太太说起话来,平静的让人找不到辩驳的地方。我和您说要走了,您便绕一个很大的弯,说一些没什么紧要的话,住了我的口。”
玉生笑一笑,没有回话。
单云从今天起,再没有忘掉孙承安这个名字。但一直等到近要回到上海前,她才真正见到孙承安第二面,那时候,她才知道他竟比她还年小一岁。他说自己并不是对她一眼定情,只是听过她的名字,知道她是医生,留过洋。他那时正好需要一个妻子,照顾他上一个妻子留下来的儿子,起了名,叫继平。她第一次见到继平那时,继平不久后便要过两周岁的生。但在他的生辰还没有到来前,单云就和孙承安结婚了。结婚后她仍报了名上西安的战地驻地医院,他担忧旧戏重演,当下决意随她去,一同离开了南京。之后,他常说,她与他结婚,可以说是对他的恩赐,也算救了他。
单云见她久不回话,便起了身,要再走到门外去望一望。天烧红一半去了,零散的,只剩下几个人,单云穿过两个收拾了自带的茶壶,正要往外走的爷们,前者懒散的步伐刚迈出门槛,后者立即迎进来一双沾泥带水的绿靴,方正毫无差错的步子,止在了她面前。
伙计正唤道:“我们要收了——长官。”
“我寻个人,很快。”
他脱了帽,并不向单云笑一笑,只点点头。他由着单云引着向里面走,见到玉生,他仿佛早知道,或者那个传话进去的士兵,说了那句:“一个穿绿衣的小姐。”——因此他猜到了。
玉生在他落座前,便说道:“真对不起。”
秦骏未回话,她又注道:“骏生先生,我一定打扰你和你的军队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我让你等太久,也该同你道歉。”
秦骏怔了怔,而后笑道:“但是我们才刚见面,你就说下不为例,是不再相见了吗。”
单云为玉生回了话,道:“秦长官还没有用饭吧?”
秦骏道:“没有。什么话——玉生小姐请说。”
这些日子来,他无数次想要再见她,但没有可以付诸行动的时间与机会。这一次,像捕捉到战场上纵深交错的可待进攻的沟壑,他等着她回话。驻守地的士兵告诉他,有一位穿绿衣的小姐请他出来见面时,他感到长期紧绷的身体与精神在一瞬间得到了片刻的松弛。他想,如果她是他的爱人,那么她的面孔和手信就会是他唯一的寄托。他上次传达那位死去士兵的遗物时,看见一位女人的相片,他那时候竟幻想,如果有一天自己也死去了,希望自己的尸身上也会有她的相片,可以成为他遗物中的一部分。
长久的静默,或者是飞快地,他听见她回道:“我想在紫霞湖那里,找一封手信。”
“什么?”
玉生道:“有一位船夫的船,昨晚在紫霞湖被炸掉了。他是一位黢黑瘦小的男人,穿一件黄坎肩,上个月,他见过你,是你们的军队没收了他的船只——当然这不是我可以过问的。但是,他想说,他的船成废墟了,也没有关系,只是他要找一找,你们清船时,有没有见到他遗留在船上的,他妻子的手信呢。”
秦骏细细听着她的话。听完后,他又在心中复过一遍,的确没有一个字是提及自己的。她与他见过几面?仍非常陌生。仿佛只有他记着她。
“那是私船,本不应该停在那里。”
“他知道的,他不要了。”
是单云回了话,注道:“船他不要了,他说,你们守着他,或者能让他在湖边找一找他妻子的信。”
秦骏道:“船只都能炸毁,何况纸屑。”
他说了和她一样的话。
玉生淡淡笑一笑,道:“他说,他珍惜的东西,常年放在船上的一个铁皮桶箱里,虽没有锁,但下了扣。那是从前他贮盐的箱子。”
单云在这时为他沏了热茶,他看了看,点头示意着,道了谢。但夜晚来时他是少喝水的,其他士兵也被他下了令。
“私盐和私船,制造这两样东西的人,即便他只是船夫,他也不能再到紫霞湖。”
单云道:“他不去,那我为他找一找罢。”
说到这里,秦骏才开始仔细地望了单云一眼。他发觉她似乎比玉生要年长几岁,但样貌上并不相似,然后他便想到元安提过的:“爱乔,爱乔常跟着表姐,她的嘴皮太巧了,所以我有时真害怕和表姐见面。”他只以为眼前人是爱乔。
单云起了身,道:“您回去吧,我去叫车。天还没有黑,我随着长官去找一找。”
听见她的尊称,秦骏断定自己猜测准确。但他回了单云的话,只道:“天已经黑了,烧红之后,就是一片无尽的黑暗。玉生小姐,你们还是一同回去,至于你说的手信,请不要记挂,我无法为你寻找。”
玉生怔住了,道:“秦长官——”
秦骏道:“玉生小姐似乎瘦了,请不要太记挂别人的事。”
单云坐在他身旁的位置,起了身,道:“长官,国情艰难,国人同样艰难,他只是一个摆渡营生的。若是他犯了走私,炸了他的船,他没有怨言,但他妻子过了世,他只想留一份他妻子的遗信,他实际是可怜的人。”
“什么是可怜的人?”
秦骏望着她,注道:“小姐认为什么是真正的可怜?埋在土里的——才可怜。”
“任何一道防线,都不是细小的,可以为一己私欲而引起变动的。如果湖水在自然的漂浮中,漂上来了他那一封手信,我可以为他捡起来。但当今对于那些还没有埋到土里去的人,他们最重要的事,只是需要充沛的精力守好驻扎地,做好城防设施,才可以在下一场战争到来之前,保住自己的命。”
单云仿佛还要开口。玉生却忽地道:“骏生先生,是我愚昧了。”
秦骏又想自己的话是否重了,如果是旁人,他绝不会这样想。他在注视着玉生时,常常是以一种柔软无比的眼色,他自己未发觉,总是旁观者清。
但玉生低下眼,真诚地注道:“在平静中过日子的人,总是听不见炮声的。我想我真是错了,我应该劝告他,能平安活着,就是在纪念逝者了。”
秦骏不回话,他很想再停驻一会儿,与她面对面这样静静地坐着,没有炮弹的轰鸣和湖水的流逝。但她说完后,似乎已经在做离开的打算。她摸了摸自己梳的一丝不苟的圆髻,戴上了那顶丝边遮阳帽,系带在脖颈上绕了绕后,简单打了结。如果是除她之外的人戴这样一顶精致的帽子,他也许不觉得那有什么美观的地方。但他总是不自主地凝望她,望得她不解,回过脸来。
“秦长官不走吗。”
她笑了笑,回望他。她对他的称呼总是来回变动,或者保持尊称对于她才是自在的。
秦骏顿了顿,道:“我送玉生小姐回去。”
接着,他起了身,把帽子拿在手里,并不戴起来。他的头发很多天没有修剪过了,有些杂乱,他伸手去轻轻捋了捋,而那似乎只是一个掩饰慌乱的动作。
玉生道:“太麻烦您。很近,门外也有车夫。”
秦骏道:“我同你一块出去看看。”
玉生不明白他要看什么,是人还是车子吗。紫金山下的车夫总是最多的,他们一趟趟地来回,一刻刻地等,只为不错过好善乐施的香客。
她仍和他一同走出去。还没有走出门前第四块石板路的时候,他又注道:“天黑了,我送玉生小姐回去。没有车了。”
远远地望着,山体像庞大的乌云,一动不动。只有几个担夫挑起来摊子走了,路上响过去的只是草履磨过脚跟的响声,就像真的再也没有车子了。
秦骏已经走到他驶来的车子边,在玉生看见那是比山体还要沉重的车体。他等着她,直至她走来,他握着她的肩头,或者只是将手轻放上她的双肩,提了提,她落了座那时,他又飞快地,松开了。单云早坐过这样的车,她向秦骏点头一笑,随后自上了车。
“玉生小姐在抄经。”
他发了车,那时候,或更早便望见单云手中的手抄经文。他记得是她的字,在给元安的信笺上,他见过的。
玉生笑了笑,说了原由,后面又忽地说道:“这样的日子中,有人慢悠悠抄经,有人费尽了力寻来笔,却只能写下两行遗书。”
秦骏道:“男人上战场,记挂着,只是家里女人平安活着,而如今要平安活着,也是费力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如同我在这里见到你,仍见到你很好,这就是很好的。”
他仿佛有更漂亮的修辞,但并不能说出来。
玉生静默了会儿,方回话道:“战场上,秦长官也要一切平安。”
秦骏忽地道:“玉生小姐祝我平安,如果有空也愿意的话,也请为我,为土里的人抄一些经文吧。”
玉生道:“当然。”
秦骏道:“那么什么时候,我去向玉生小姐取。”
玉生微笑道:“我抄得慢,可能要让您等一等了。”
“好。”
秦骏自去西安,又离开西安,来到南京,两年中的辗转作战,再没有一天,身体像今天这样轻。原只是那一份“今生能不能再与她相见”的担忧在今天彻底消去了,总之,此时此刻,他离她近在咫尺。并约定了,下一次,是如何再见面。
“玉生小姐几时回上海?”
他仿佛已问过她了。
玉生像是正要回她的话,却只是被一声干呕制住。他停下了滚滚车轮,回身去望时,望见她面上忽然失去了颜色,肩头微微缩着,倒像是晕车了。但他总记得第一次见她,她坐在车帘内,面色游过波光粼粼,眉眼如水。
单云解了他的疑问,道:“早起到现在喝了许多茶,却把人喝晕了。”
玉生只唤她道:“单云……”
秦骏这时一怔,她原不是爱乔么。单云——他记下她的名字。
“我们就在这里停下吧。”
玉生望着他,直至他下了车,为她开了车门,等候着她下了车。那时,她站在他的身旁,同他说道:“谢谢。再见,一路小心。”
他仿佛是等到她将要回身离去后,才忽地望见她额上流了汗。于是他又唤住了她,他并不唤她小姐,只是唤她的名字。
“玉生。”
他从那身沾了泥水渍,却仍整齐的军服口袋里面抽出来一条干净无比的帕巾。她不知记不记得,总之他是记着的,那是她送他的。
玉生望见它的当下,接过它,用它轻拭过额头的当下,却忽地记起来李文树。她笑了一笑,原是笑她当时送李文树的帕巾,在他那次在宝山的马厩摔落时,被波斯的马蹄踩踏成了碎片,他拾起那么一两片,好歹是完整些的,如今还放在他常坐着看报的桌边。好似两片飘零的残叶。
“玉生小姐在笑什么。”
他问她,也一同和她,暗暗地,笑了笑。
玉生道:“没有。”
她不知为什么,匆匆地,复了话道:“再见,一路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