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延盛你在说什么糊涂话!”
鼓声落尽,众人的眼色流回幕前。先是主位的大房起了身,挥手间碎了一地茶盏,比利刃更尖锐的声顷刻散开来,便是林世平第一个上了前,紧握着那双手,以至于它不落到二房长子林延盛的面上去。但他的面上已是通红一片了。
他父亲育荣道:“大哥,他醉了酒。”
大房道:“难道你也醉了!你生出这样的儿子,还有两个!一个在曾祖母过世不到百天,就出门求亲,一个知晓此事,竟没有阻拦。”
玉生听见盛太太在啜泣。
紧接着,她接了话,仿若低语道:“难道我们花了几十年从渔船上走下来,如今因为他一个人,又要——”
育荣止住了她的话头,只是冷冷地望她。
戏台散了。角影匆匆散去,留下那么几个人,先结了这一台班子的钱,玉生看着他们,其中有几个是熟面孔,是她和李文树曾观过的水上班子。如今快入酷暑,总能请来了。
三太太,也就是育淳的妻,引着林世平走到玉生面前来。
当下三太太拉过玉生,又望林世平,道:“大伯,你和妹妹一块到我后头的屋子里先歇会儿吧,虽是他们一家建的这台子,但那几所院子我们三房还是出了大头的。许多东西还没有添置好,却还算干净,佣人两三日便过来一回。”
说着话,喊来延瑞,示意要她指路。
延瑞仰着脸,似乎说了一句道:“妈,我想看戏。”
三太太斜了她一眼。
延瑞无法,只得转换笑脸,挽着玉生的手,又请人过来招呼着林世平先上了延盛一家那辆最大的马车。接着她又扶着玉生上车,自己最后上了,再让延美跟着也一同坐了车。
玉生望见她,笑一笑。延美亦笑了笑,道:“我妈也说,让我到屋子里歇着。”
玉生仿佛此时此刻才望见她的肚子,像是已入了深月了。但她的腰肢似乎是天生的纤细非常,要仔细地看,才看见那水绒宽摆旗衫下的圆影,漂亮的好似月圆。
延瑞忽地摸了一摸,道:“你上回来,真是一点儿摸不着的。”
延美笑道:“上回来一月不足,怎么能摸到呢?”
玉生想,自己如果有兄弟姐妹,也许是这番光景。或者回到李文树身旁,他是否也会这样轻抚过自己的肚皮呢。与秦骏见过面后,来高邮后,她这几天来常要睹物思人,结婚这几年来,从未有过。
车在将要停驻前晃了晃,延瑞正欲掀开车帘出去嗔怪一声,便听人喊道:“快逃!快逃!”
林世平心下一惊,即刻握住了玉生的手。
是远远的,另一个马车夫的喊声。延瑞掀开了车帘,见外面无风无浪的,只有四房的马车夫正连爬带滚从远处小坡上奔来。奔到延瑞面前,他双腿一软,几乎跪下,口里仍然不停地喊:“快逃吧!快逃吧!”
林世平下了车,问他道:“什么事?”
他咽口水,惨白着脸,说:“我才,我刚才,把马车牵来的路上,见到山坡上面有落石和一连串行军的脚印,我看是不好了,大家都说快到了,快到了,却原来这样快!”
周遭似乎非常平静。遥远的戏台下,只有盛太太泣声不断。
“他怎么也不能去娶一个渔女!”
延瑞真是厌她的声,耐不住,皱了皱眉,然后问车夫道:“你说慢些,在哪段山坡?”
“我们刚才来的这段路。”
他的眼泪已止不住了,他年纪实在太小了,十五岁,好不容易学会了驾马。他不想这样快死在马上面。
于是他握住林世平的手,说道:“老爷,我们不能坐车了。不能坐车了。”
林世平这时并不去更正他的“尊称”了。他不知今日这场献给他逝去妻子和曾姑母的戏,竟如唱得一样“四面楚歌”。他一面想着,正要去唤玉生——紧接着,他见到育淳来到了面前。
“玉玉和延美先坐船,船找好了。”
育淳刚从上一场纷乱上脱身出来,面色有些难看,注道:“即便是虚惊一场,也不能冒险,你们的船不能太大,就坐渔夫的船吧。”
延瑞这时悄悄说一声道:“这就真的回到渔船上去了。”
她父亲育淳无奈地望她一眼。
玉生被爱乔紧握住手上了马车,马车要送她们到河水边去。但停着的,是那样小,那样窄的船,至多坐三四个人,延瑞便不坐了,一直以来,她永远将看戏放在生死之上。
“爸爸。”
玉生唤林世平,道:“您呢。”
“还有船呢。”
育淳挥了手,示意着,让车夫快些走。
玉生放下帘前,最后呼唤道:“爸爸,别烧着袖子。”
林世平提了提手,却已经在袖口前闻到香火的气味。他摆一摆手,火很快灭了。
火种继续从远处的戏台边上星星点点递来,如果一切顺利,等会儿本是要上香烧经的了。大房匆匆点了头香,经文与来不及送的香火,都装进了戏台子带来的箱子里。玉生从马车的帘子里望出去,觉得那真像自己的嫁妆箱子。
盛太太的声音已经听不见了。直至爱乔突然说道:“这船竟一点也不臭。”
忽然有人笑出来。
玉生抬眼一看,不是延美。船上有另一个人,除船夫外,有一位女人。
她端坐着,背脊挺直,沿着最外沿的河水。她不是穿和延美一样宽摆宽袖的旗衫,也不穿玉生那一种在孙曼琳口中较为老式的立襟短披肩。她穿一样散散的棉麻长袍,棉的纹理是散的,布的图纹也是散的,像云彩,像湖水,又或者什么都没有,那只是一种清水拖过后的褶皱,在她紧实的皮肉上柔和的,一点点散开。
她约莫四十岁,不会再多,也不会少一些。那长袍扣子是蝴蝶双盘扣,玉生记得邱姑姑曾说,在民初的北平,极其时兴这一样式。
女人说了话,道:“忽然上来了五个人。”
玉生这时看见她为了说话,很有礼地侧了侧肩头,她的手里放了一本手写的词本。远远地望着,玉生都觉得那字真是一种磅礴的漂亮,笔画如飞,却那样轻,又那样尖锐地落下。
“太太。”
爱乔唤了唤她,注道:“您眼睛太灵了,这是我们家两位有“身份”的小姐。”
她仍然觉得将“身孕”说出来是很羞耻的一事。尽管单云已告诉过她了,世上千千万万个女人,一半都是要怀孕的。造就此事的男人都不觉得可耻——女人何必在意。
“我没有身份,你却称呼我“太太”。而有身份的,你却称呼“小姐”。”
她又出了声,这时,在玉生听来,这样永远含笑的声音仿佛熟悉非常。玉生在思索中与她对望,和爱乔说的一样,灵只是眼色上的灵,她的眼神深且悠长,被浓黑的眉睫压着,像忽地拂过的永不停止飘动的树影。
“你们到哪儿去。”
“扬州。”
延美回了话,道:“我们到扬州去。”
女人无声地笑笑,然后道:“不要慌,我上了渡口就走。”
爱乔道:“听说要打战。”
女人道:“不是时时刻刻在打吗。”
然后,她将望着延美的双眼重又放在玉生的身上,她注视人,是不胆怯的,并不怕人发觉。
“既然怕打战,你为什么从上海来?”
玉生不能立即接过她的话。
直至发觉她注视的,原是自己的鞋子,女人补了一句道:“你这鞋子是上海皮匠做的。”
多么巧,玉生唯有这么一双在上海做的鞋子。那是李文树送她的。
玉生不回她的话,道:“小姐是上海人。”
“我姓林,名唤玉生,这是我家爱乔,这是我表姐姐延美——您贵姓?”
女人道:“又唤我小姐了。”
“文蓝——我没有姓。”
她的笑容没有散去,仍是冷冷地,道:“祝愿你们平安抵达扬州。”
她上了渡口。然后,随着苦力,乞者,和车夫一块流在了街面上。
玉生再见不到她了。
一直到待在高邮之后的那几天,她终于记起,或者是第一眼便记起,那张面容她曾见过的。在李文树的箱柜中,在她与他一同乘坐在驶往上海的那艘船上,他掉落的数张相片之中,她曾捡起过那么一张,她的相片,她比相片中衰老了一些,但美丽不减。
苏姨太太说过的,道:“我从前唱歌时,我只同你说那会儿,李太太。李家出走的女儿,李先生的姐姐李文蓝,教我唱歌的那个瘸腿的姨娘年轻时见过她一次,她说过的,千百个音容婉转的歌女加起来,也不能比上李文蓝一对不笑的眉眼。”
“高傲的爱蓝小姐总要庆幸自己是有那么一点点像她的。”
那又是余太太的酸话了。
玉生那几天却忽然与李文树失去了联络,她第一次在他还没有来信下,为他写了信,正要唤人乘车去寄,延瑞先来说她的马车暂时不用了。那马车夫太年轻,还是先去喂马吧,上一回明明只是穿草鞋的米粮商人经过,他却“谎报军情”。
玉生问她道:“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寄信呢?”
延瑞道:“紫金山设了城防后,全南京的通信都削弱了。或许,有那么一官半职的,才有飞鸽传书的能力——你等等,我为你问问延美。”
她出了玉生的房门,当下,的确是要立刻问的,却在半路上碰见了盛太太,不知为什么,又是一番唇枪舌剑。等到她去三房院里找延美回来,玉生怕要等到天暗,已经让爱乔招了汽车夫,出了门去了。
爱乔在车上说道:“单云小姐似乎今天回南京。”
玉生道:“她回来,也不能又即刻将信送回去。”
爱乔道:“您怎知一定是,不是同名的呢。十几年来,人的面貌变换比变天还要快——这是爷说的。”
“面貌会变,声音却是不变的。”
玉生想,如果她的声音再低一些,再厚一些,语调再慢一些,那便是李文树在她面前了。
玉生此刻飞快地,想要寄出这封写了“我见到了你的姐姐文蓝”的信件,却从来不曾想,为什么一个人会离了家,十几年不愿意回来,甚至在她母亲离世都没有出现呢。即便是与家里割裂的大房,也会记着一定要来上那一炷头香。而当初玉生见到的那篇李家大太太的讣告中,似乎也从未提起过长女的吊唁。
爱乔一路陪同玉生回到南京城,玉生没有即刻去见秦骏的面。她见了吴瑾书,又将信件给了她,说明了缘故。吴瑾书当下便说,晚些时间,秦长官会到秦淮来看病。
“他又病了。”
吴瑾书望向玉生,怔一怔,道:“没什么,听哥哥说,没什么事的。”
玉生忽地记起安平饭店的那一部电话,听孙曼琳说过,它可以拨到天南地北去。于是玉生同爱乔又乘了车,正要去向安平饭店。车夫路程刚启,玉生却觉得早起的不适,在此刻愈发难以忍受了。
“单云小姐今日的船不知能不能到。”
爱乔紧皱着眉头,喊住了车夫,注道:“还是先到药房去瞧瞧吧,往中华门去。”
鼓声落尽,众人的眼色流回幕前。先是主位的大房起了身,挥手间碎了一地茶盏,比利刃更尖锐的声顷刻散开来,便是林世平第一个上了前,紧握着那双手,以至于它不落到二房长子林延盛的面上去。但他的面上已是通红一片了。
他父亲育荣道:“大哥,他醉了酒。”
大房道:“难道你也醉了!你生出这样的儿子,还有两个!一个在曾祖母过世不到百天,就出门求亲,一个知晓此事,竟没有阻拦。”
玉生听见盛太太在啜泣。
紧接着,她接了话,仿若低语道:“难道我们花了几十年从渔船上走下来,如今因为他一个人,又要——”
育荣止住了她的话头,只是冷冷地望她。
戏台散了。角影匆匆散去,留下那么几个人,先结了这一台班子的钱,玉生看着他们,其中有几个是熟面孔,是她和李文树曾观过的水上班子。如今快入酷暑,总能请来了。
三太太,也就是育淳的妻,引着林世平走到玉生面前来。
当下三太太拉过玉生,又望林世平,道:“大伯,你和妹妹一块到我后头的屋子里先歇会儿吧,虽是他们一家建的这台子,但那几所院子我们三房还是出了大头的。许多东西还没有添置好,却还算干净,佣人两三日便过来一回。”
说着话,喊来延瑞,示意要她指路。
延瑞仰着脸,似乎说了一句道:“妈,我想看戏。”
三太太斜了她一眼。
延瑞无法,只得转换笑脸,挽着玉生的手,又请人过来招呼着林世平先上了延盛一家那辆最大的马车。接着她又扶着玉生上车,自己最后上了,再让延美跟着也一同坐了车。
玉生望见她,笑一笑。延美亦笑了笑,道:“我妈也说,让我到屋子里歇着。”
玉生仿佛此时此刻才望见她的肚子,像是已入了深月了。但她的腰肢似乎是天生的纤细非常,要仔细地看,才看见那水绒宽摆旗衫下的圆影,漂亮的好似月圆。
延瑞忽地摸了一摸,道:“你上回来,真是一点儿摸不着的。”
延美笑道:“上回来一月不足,怎么能摸到呢?”
玉生想,自己如果有兄弟姐妹,也许是这番光景。或者回到李文树身旁,他是否也会这样轻抚过自己的肚皮呢。与秦骏见过面后,来高邮后,她这几天来常要睹物思人,结婚这几年来,从未有过。
车在将要停驻前晃了晃,延瑞正欲掀开车帘出去嗔怪一声,便听人喊道:“快逃!快逃!”
林世平心下一惊,即刻握住了玉生的手。
是远远的,另一个马车夫的喊声。延瑞掀开了车帘,见外面无风无浪的,只有四房的马车夫正连爬带滚从远处小坡上奔来。奔到延瑞面前,他双腿一软,几乎跪下,口里仍然不停地喊:“快逃吧!快逃吧!”
林世平下了车,问他道:“什么事?”
他咽口水,惨白着脸,说:“我才,我刚才,把马车牵来的路上,见到山坡上面有落石和一连串行军的脚印,我看是不好了,大家都说快到了,快到了,却原来这样快!”
周遭似乎非常平静。遥远的戏台下,只有盛太太泣声不断。
“他怎么也不能去娶一个渔女!”
延瑞真是厌她的声,耐不住,皱了皱眉,然后问车夫道:“你说慢些,在哪段山坡?”
“我们刚才来的这段路。”
他的眼泪已止不住了,他年纪实在太小了,十五岁,好不容易学会了驾马。他不想这样快死在马上面。
于是他握住林世平的手,说道:“老爷,我们不能坐车了。不能坐车了。”
林世平这时并不去更正他的“尊称”了。他不知今日这场献给他逝去妻子和曾姑母的戏,竟如唱得一样“四面楚歌”。他一面想着,正要去唤玉生——紧接着,他见到育淳来到了面前。
“玉玉和延美先坐船,船找好了。”
育淳刚从上一场纷乱上脱身出来,面色有些难看,注道:“即便是虚惊一场,也不能冒险,你们的船不能太大,就坐渔夫的船吧。”
延瑞这时悄悄说一声道:“这就真的回到渔船上去了。”
她父亲育淳无奈地望她一眼。
玉生被爱乔紧握住手上了马车,马车要送她们到河水边去。但停着的,是那样小,那样窄的船,至多坐三四个人,延瑞便不坐了,一直以来,她永远将看戏放在生死之上。
“爸爸。”
玉生唤林世平,道:“您呢。”
“还有船呢。”
育淳挥了手,示意着,让车夫快些走。
玉生放下帘前,最后呼唤道:“爸爸,别烧着袖子。”
林世平提了提手,却已经在袖口前闻到香火的气味。他摆一摆手,火很快灭了。
火种继续从远处的戏台边上星星点点递来,如果一切顺利,等会儿本是要上香烧经的了。大房匆匆点了头香,经文与来不及送的香火,都装进了戏台子带来的箱子里。玉生从马车的帘子里望出去,觉得那真像自己的嫁妆箱子。
盛太太的声音已经听不见了。直至爱乔突然说道:“这船竟一点也不臭。”
忽然有人笑出来。
玉生抬眼一看,不是延美。船上有另一个人,除船夫外,有一位女人。
她端坐着,背脊挺直,沿着最外沿的河水。她不是穿和延美一样宽摆宽袖的旗衫,也不穿玉生那一种在孙曼琳口中较为老式的立襟短披肩。她穿一样散散的棉麻长袍,棉的纹理是散的,布的图纹也是散的,像云彩,像湖水,又或者什么都没有,那只是一种清水拖过后的褶皱,在她紧实的皮肉上柔和的,一点点散开。
她约莫四十岁,不会再多,也不会少一些。那长袍扣子是蝴蝶双盘扣,玉生记得邱姑姑曾说,在民初的北平,极其时兴这一样式。
女人说了话,道:“忽然上来了五个人。”
玉生这时看见她为了说话,很有礼地侧了侧肩头,她的手里放了一本手写的词本。远远地望着,玉生都觉得那字真是一种磅礴的漂亮,笔画如飞,却那样轻,又那样尖锐地落下。
“太太。”
爱乔唤了唤她,注道:“您眼睛太灵了,这是我们家两位有“身份”的小姐。”
她仍然觉得将“身孕”说出来是很羞耻的一事。尽管单云已告诉过她了,世上千千万万个女人,一半都是要怀孕的。造就此事的男人都不觉得可耻——女人何必在意。
“我没有身份,你却称呼我“太太”。而有身份的,你却称呼“小姐”。”
她又出了声,这时,在玉生听来,这样永远含笑的声音仿佛熟悉非常。玉生在思索中与她对望,和爱乔说的一样,灵只是眼色上的灵,她的眼神深且悠长,被浓黑的眉睫压着,像忽地拂过的永不停止飘动的树影。
“你们到哪儿去。”
“扬州。”
延美回了话,道:“我们到扬州去。”
女人无声地笑笑,然后道:“不要慌,我上了渡口就走。”
爱乔道:“听说要打战。”
女人道:“不是时时刻刻在打吗。”
然后,她将望着延美的双眼重又放在玉生的身上,她注视人,是不胆怯的,并不怕人发觉。
“既然怕打战,你为什么从上海来?”
玉生不能立即接过她的话。
直至发觉她注视的,原是自己的鞋子,女人补了一句道:“你这鞋子是上海皮匠做的。”
多么巧,玉生唯有这么一双在上海做的鞋子。那是李文树送她的。
玉生不回她的话,道:“小姐是上海人。”
“我姓林,名唤玉生,这是我家爱乔,这是我表姐姐延美——您贵姓?”
女人道:“又唤我小姐了。”
“文蓝——我没有姓。”
她的笑容没有散去,仍是冷冷地,道:“祝愿你们平安抵达扬州。”
她上了渡口。然后,随着苦力,乞者,和车夫一块流在了街面上。
玉生再见不到她了。
一直到待在高邮之后的那几天,她终于记起,或者是第一眼便记起,那张面容她曾见过的。在李文树的箱柜中,在她与他一同乘坐在驶往上海的那艘船上,他掉落的数张相片之中,她曾捡起过那么一张,她的相片,她比相片中衰老了一些,但美丽不减。
苏姨太太说过的,道:“我从前唱歌时,我只同你说那会儿,李太太。李家出走的女儿,李先生的姐姐李文蓝,教我唱歌的那个瘸腿的姨娘年轻时见过她一次,她说过的,千百个音容婉转的歌女加起来,也不能比上李文蓝一对不笑的眉眼。”
“高傲的爱蓝小姐总要庆幸自己是有那么一点点像她的。”
那又是余太太的酸话了。
玉生那几天却忽然与李文树失去了联络,她第一次在他还没有来信下,为他写了信,正要唤人乘车去寄,延瑞先来说她的马车暂时不用了。那马车夫太年轻,还是先去喂马吧,上一回明明只是穿草鞋的米粮商人经过,他却“谎报军情”。
玉生问她道:“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寄信呢?”
延瑞道:“紫金山设了城防后,全南京的通信都削弱了。或许,有那么一官半职的,才有飞鸽传书的能力——你等等,我为你问问延美。”
她出了玉生的房门,当下,的确是要立刻问的,却在半路上碰见了盛太太,不知为什么,又是一番唇枪舌剑。等到她去三房院里找延美回来,玉生怕要等到天暗,已经让爱乔招了汽车夫,出了门去了。
爱乔在车上说道:“单云小姐似乎今天回南京。”
玉生道:“她回来,也不能又即刻将信送回去。”
爱乔道:“您怎知一定是,不是同名的呢。十几年来,人的面貌变换比变天还要快——这是爷说的。”
“面貌会变,声音却是不变的。”
玉生想,如果她的声音再低一些,再厚一些,语调再慢一些,那便是李文树在她面前了。
玉生此刻飞快地,想要寄出这封写了“我见到了你的姐姐文蓝”的信件,却从来不曾想,为什么一个人会离了家,十几年不愿意回来,甚至在她母亲离世都没有出现呢。即便是与家里割裂的大房,也会记着一定要来上那一炷头香。而当初玉生见到的那篇李家大太太的讣告中,似乎也从未提起过长女的吊唁。
爱乔一路陪同玉生回到南京城,玉生没有即刻去见秦骏的面。她见了吴瑾书,又将信件给了她,说明了缘故。吴瑾书当下便说,晚些时间,秦长官会到秦淮来看病。
“他又病了。”
吴瑾书望向玉生,怔一怔,道:“没什么,听哥哥说,没什么事的。”
玉生忽地记起安平饭店的那一部电话,听孙曼琳说过,它可以拨到天南地北去。于是玉生同爱乔又乘了车,正要去向安平饭店。车夫路程刚启,玉生却觉得早起的不适,在此刻愈发难以忍受了。
“单云小姐今日的船不知能不能到。”
爱乔紧皱着眉头,喊住了车夫,注道:“还是先到药房去瞧瞧吧,往中华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