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岁的疑惑未持续很久,兰姨娘继续解释道:“当年圣上纳妃,你父亲纳妾,这两件事只是碰巧了,实则是有人拿命威胁你父亲,若不纳妾开枝散叶,她便撞死在黄家门前的石狮上。”
“是谁?”陈岁显然没有想过还有这层原因,还敢拿命威胁他父亲,威胁外祖家,当即怒了。
兰姨娘未直接回答,而是引导着陈岁自己去回忆,“大姑娘那时虽小,但也记事了。
黄家对老爷恩重如山,如此恩情下,还能拿命逼迫老爷就范,遭黄老太爷忌惮的,也只有那位了。”
陈岁心跳如擂鼓,脑海中缓缓浮现出一慈眉善目的面容,但怎么可能是她?
偏偏兰姨娘又道:“那时,那位在陈府住了有一年了吧。”
见陈岁面如菜色,神情恍惚,兰姨娘便知道她已想到是谁。
余光瞥见嬷嬷拎着茶壶已折返,兰姨娘快速说道:“当年的腌臜事大姑娘若想知道其中细节,可以去问夫人身边的嬷嬷,若还不信,还可以问您外祖父。”
眼见嬷嬷的身影越来越近,兰姨娘直接站起来送客。
“大姑娘,我会为夫人打探小师傅的口风,您就放心交给我吧。”
事关那人,陈岁也知不能在陈父的耳目前露出端疑。
兰姨娘的话她记在心里。
问陈母身边的嬷嬷瞒不过陈母,陈岁决定去找黄老爷子弄清楚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去见黄老爷子也不需要什么理由,只需说想念他老人家,陈岁和陈母知会一声,便让库房备足礼品乘车去往黄家。
临近大赛,球队事物繁多,黄天和天天早出晚归,连黄老爷子也只有在每日清早他来请安的时候见一面。
对于陈岁这个外孙女的到来,黄老爷子欣喜得很。
陈岁施了一礼,“外公。”
“来!”黄老爷子招了招手,让福伯给陈岁安排一根钓鱼竿。
“让外公看看你的手气如何。”
陈岁看了眼来回穿梭的满池锦鲤,失笑不已。
鱼竿是用竹子和蚕丝线简单组装而成,握把的地方早已被盘出玉色,想来有人用它打发了不少岁月。
陈岁鼻头一酸,往事过去了好久,也不差这一时。
她接过鱼竿,选了黄老爷子身旁的位置,“外公不介意我坐您身旁,沾点您的光吧?”
黄老爷子哈哈大笑几声,吓跑了还未上钩的鱼,他也不恼,饶有精神指导陈岁如何打窝。
一老一小,折腾了小半日也没有一条上钩的鱼儿。
黄老爷子叹了口气,揪着胡子神情颇为后悔,道:“早知你今日来,我该饿它们两天的。”
平日里黄老爷子不见客,上了年纪也不方便出门,唯有逗弄这一池锦鲤打发时日。
用完早膳撑着鱼竿耍上两个时辰,中午休憩后再拿鱼食逗两个时辰。
一池锦鲤早已被喂得膘圆体壮,哪还看得上鱼钩上一星半点的饵料。
陈岁指着水廊下不断穿行的锦鲤,“您看它们的肚子,哪怕饿上两月,它们兴许也看不上那点饵料。”
“咱爷孙俩换个地方,我就不信钓不上来!”
说话间,黄老爷子趁陈岁转身之际,快速向福伯使了个眼色。
福伯心领神会,颔首默默离开。
片刻之后,人又折了回来,速度之快,令黄老爷子心中生疑。
福伯低声向黄老爷子说了句,一旁的陈岁听个正着。
她也不是偷听,实在是黄老爷子上了岁数,福伯嗓门轻点,他便听不清了。
见黄老爷子面露纠结,陈岁贴心道:“外公,您有事就先去忙吧。我要在这钓上一条大鱼,给咱中午加餐。”
对于陈岁的保证,黄老爷子笑了笑,“好,你先在这玩,外公去去就回。福伯,你在这陪着岁岁,莫让她无聊。”
黄老爷子走后,陈岁沉沉叹了口气,手里握着鱼竿,望着一池锦鲤出神,脑海中回响着福伯刚才的话——
“宋大姑娘又来了。”
陈岁目不转睛地盯着池水,语气尽量保持平淡地询问一旁的福伯,“宋大姑娘来得很勤快吗?”
福伯偷瞥了陈岁一眼,“这段时日隔三差五来一回。”
陈岁嘴一抿,“可知缘由?”
福伯琢磨了一会,悠悠道:“老奴倒是有看见过宋大姑娘追着三公子跑,来得如此频繁怕也是因为三公子吧。”
“追着表哥跑?”
陈岁十分诧异,心里莫名的委屈顷刻被燃燃雄起的八卦之心压制。
“在哪看到的?”
福伯抬眼瞅了瞅,招来不远处候着的下人,“你讲给大姑娘。”
黄老爷子曾下令,不许对外人谈论此事。
但黄老爷子的外孙女,谁敢说她是外人。
更何况福伯都点头了。
被点名的下人道:“那日也是巧了。三公子回来取东西,小的引宋大姑娘往客厅走,一见三公子,宋大姑娘就如、如……”
如恶狗扑食般,黄天和见此还未分清来人是谁,撒腿就跑。
介于两人身份,下人“如”了半天,也没想到合适的说辞。
所幸陈岁意会到了。
“那后来…咦?咦咦咦!”
陈岁还想再问,手中的鱼竿突然被一股力量拖拽,下意识紧攥握把,却低估了那股力量,鱼竿蓦地滑了手落到池水中,惊散一群锦鲤。
人老眼不花的福伯手疾眼快捞起鱼竿,一收一放之间溜着掩藏在碧绿水草下的大鱼。
“大姑娘,这鱼绝对二十斤以上!”
这话像是个开关。
“大姑娘手气真好!”
“大姑娘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条大鱼,真令小的佩服!”
“大姑娘可真厉害……”
陈岁:“……”
鱼还没钓上来呢!
听着下人熟练略显麻木的夸赞,陈岁猜想是不是黄老爷子每次钓上鱼,他们都会例行公事一般夸一夸。
约莫有一刻钟,陈岁发现鱼线不再是紧绷之态,手持鱼竿的福伯开始慢慢后退摇晃鱼竿试探了几下,而后对陈岁点了点头。
鱼脱力了。
“大姑娘,可以了。”说话间,福伯用帕子擦干净握把,重新交给陈岁。
她按照福伯的指导收回鱼线,待看清大鱼的真容时,不要钱的夸赞再次扑面而来。
陈岁也有些麻木了。
试问为什么一条四尺多长的黄唇鱼会出现后院的锦鲤池中?
不用想也知是她外祖父安排的。
就是不知道是为了在她面前露一手,还是专门为哄她开心准备的。
若非没有福伯的帮忙,别说把鱼钓上来,她不掉下去喂鱼都是幸事。
此时下人已经用网兜把鱼捞了上来,脱水的鱼在网兜奋力扑腾,鱼尾打在栏杆上,发出“咚”的一声响。
陈岁无缘地感到一阵肉疼,脑海中“兴师问罪”的念头更加强烈。
人算不如天算。
待陈岁带着罪鱼去寻黄老爷子时,恰巧看到一身着浅黄衣裙的女子带人离去。
看她落寞的背影,听她沉重的脚步,陈岁想她不管为何而来,都未达成目的。
“外面日头那么大,站那干什么呢?”
陈岁回过神,转身甜甜唤道:“外公,看我钓的大鱼!”
什么兴师问罪,什么旁人帮忙,都如过往云烟,这鱼就是她钓的!
“我家岁岁真棒!”黄老爷子拍手夸赞道。
此时此刻,祖孙俩默契地不去提它为何能出现在锦鲤池中。
忙活了一上午,这鱼正好赶上饭点。
厨房的大师傅看到送来的大鱼,欲哭无泪。
特娘的,拉走二十条的大黄唇,就还回来一条!
大师傅化悲痛为力量,把毕生厨艺都在这条黄唇鱼上展现出来。
一桌全鱼宴,祖孙俩吃得甚是畅快。
黄老爷子带陈岁去花园遛食。青石砖铺得整齐,缝隙杂草也被修剪的整齐。
一路看过来,皆是奇花异草,也皆是陈母钟爱的花卉。
福伯揉着鼻子,似有不适,“这些都是老爷亲手种的。”
“他闻不惯花香。”黄老爷子解释一句,便让福伯先离去。
待福伯走后,黄老爷子问:“心情可好些了?”
“你一来,我看你脸色,就知道不是单纯来看我的,你肯定有事找我。”
陈岁垂眸,望着黄老爷子伺候花草的背影,微红了眼眶。
原来他什么都清楚,什么都明白。
“倒难为你耐着性子陪我老人家了。”
“没有,不是的。”陈岁摇头,“外公也是在磨我性子,为了我好。”
经历这么多,陈岁也明白黄老爷子的苦心。
黄老爷子欣慰地笑了笑,“说吧,找外公什么事?”
陈岁蹲了下来,学着黄老爷子的样,拔着野草讲述着今早发生的事。
黄老爷子听罢,叹了口气,“你娘亲还是不长记性。她倒是识时务,也不枉我当年把她送到她面前。”
陈岁:她、她、她,她都是谁?
见陈岁满脸疑惑,黄老爷子站起身抻了抻腰。
“当初年哥儿生下来就没气了,那两年你娘亲浑浑噩噩,连你都认不清,更别提再为他陈家延绵子嗣。”
陈岁还是一头雾水,为何她记忆力没有这一段?
“你上学堂,读诗经学六艺,隔三差五在我住几天,你娘亲精神不错不糊涂的时候,才敢让你见一面。”
“身边的人都故意瞒着你,你又怎么能分清是自己的意愿还是旁人引导的结果?”
陈岁:“所以,我来外公这儿长住……”
黄老爷子点头。
陈岁捂着脸,手上的泥巴蹭在了脸上,却未察觉。
黄老爷子给陈岁擦了擦脸上的泥点子,又问道:“你还记得经常来我府中看望你的姑奶奶吗?”
陈岁茫然地点点头,这也是她来找黄老爷子的目的。
“当年真的是她逼我父亲纳的妾?”
“真的是她用命威胁您让您松口同意?”
陈父仕途亨通,离不开黄老爷子的助力。
若因为纳妾一事,黄老爷子为女儿鸣不平,一气之下断了财力资助,陈父的仕途怕也是走到头了。
“兰姨娘说当年圣上纳妃,父亲纳妾的事情只是碰巧了,那……父亲当年究竟是何表态?”
陈岁终于问出心底的疑惑,脸上的泥泞还未擦净,再添泪痕更是成了花脸,尤显可笑。
“是谁?”陈岁显然没有想过还有这层原因,还敢拿命威胁他父亲,威胁外祖家,当即怒了。
兰姨娘未直接回答,而是引导着陈岁自己去回忆,“大姑娘那时虽小,但也记事了。
黄家对老爷恩重如山,如此恩情下,还能拿命逼迫老爷就范,遭黄老太爷忌惮的,也只有那位了。”
陈岁心跳如擂鼓,脑海中缓缓浮现出一慈眉善目的面容,但怎么可能是她?
偏偏兰姨娘又道:“那时,那位在陈府住了有一年了吧。”
见陈岁面如菜色,神情恍惚,兰姨娘便知道她已想到是谁。
余光瞥见嬷嬷拎着茶壶已折返,兰姨娘快速说道:“当年的腌臜事大姑娘若想知道其中细节,可以去问夫人身边的嬷嬷,若还不信,还可以问您外祖父。”
眼见嬷嬷的身影越来越近,兰姨娘直接站起来送客。
“大姑娘,我会为夫人打探小师傅的口风,您就放心交给我吧。”
事关那人,陈岁也知不能在陈父的耳目前露出端疑。
兰姨娘的话她记在心里。
问陈母身边的嬷嬷瞒不过陈母,陈岁决定去找黄老爷子弄清楚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去见黄老爷子也不需要什么理由,只需说想念他老人家,陈岁和陈母知会一声,便让库房备足礼品乘车去往黄家。
临近大赛,球队事物繁多,黄天和天天早出晚归,连黄老爷子也只有在每日清早他来请安的时候见一面。
对于陈岁这个外孙女的到来,黄老爷子欣喜得很。
陈岁施了一礼,“外公。”
“来!”黄老爷子招了招手,让福伯给陈岁安排一根钓鱼竿。
“让外公看看你的手气如何。”
陈岁看了眼来回穿梭的满池锦鲤,失笑不已。
鱼竿是用竹子和蚕丝线简单组装而成,握把的地方早已被盘出玉色,想来有人用它打发了不少岁月。
陈岁鼻头一酸,往事过去了好久,也不差这一时。
她接过鱼竿,选了黄老爷子身旁的位置,“外公不介意我坐您身旁,沾点您的光吧?”
黄老爷子哈哈大笑几声,吓跑了还未上钩的鱼,他也不恼,饶有精神指导陈岁如何打窝。
一老一小,折腾了小半日也没有一条上钩的鱼儿。
黄老爷子叹了口气,揪着胡子神情颇为后悔,道:“早知你今日来,我该饿它们两天的。”
平日里黄老爷子不见客,上了年纪也不方便出门,唯有逗弄这一池锦鲤打发时日。
用完早膳撑着鱼竿耍上两个时辰,中午休憩后再拿鱼食逗两个时辰。
一池锦鲤早已被喂得膘圆体壮,哪还看得上鱼钩上一星半点的饵料。
陈岁指着水廊下不断穿行的锦鲤,“您看它们的肚子,哪怕饿上两月,它们兴许也看不上那点饵料。”
“咱爷孙俩换个地方,我就不信钓不上来!”
说话间,黄老爷子趁陈岁转身之际,快速向福伯使了个眼色。
福伯心领神会,颔首默默离开。
片刻之后,人又折了回来,速度之快,令黄老爷子心中生疑。
福伯低声向黄老爷子说了句,一旁的陈岁听个正着。
她也不是偷听,实在是黄老爷子上了岁数,福伯嗓门轻点,他便听不清了。
见黄老爷子面露纠结,陈岁贴心道:“外公,您有事就先去忙吧。我要在这钓上一条大鱼,给咱中午加餐。”
对于陈岁的保证,黄老爷子笑了笑,“好,你先在这玩,外公去去就回。福伯,你在这陪着岁岁,莫让她无聊。”
黄老爷子走后,陈岁沉沉叹了口气,手里握着鱼竿,望着一池锦鲤出神,脑海中回响着福伯刚才的话——
“宋大姑娘又来了。”
陈岁目不转睛地盯着池水,语气尽量保持平淡地询问一旁的福伯,“宋大姑娘来得很勤快吗?”
福伯偷瞥了陈岁一眼,“这段时日隔三差五来一回。”
陈岁嘴一抿,“可知缘由?”
福伯琢磨了一会,悠悠道:“老奴倒是有看见过宋大姑娘追着三公子跑,来得如此频繁怕也是因为三公子吧。”
“追着表哥跑?”
陈岁十分诧异,心里莫名的委屈顷刻被燃燃雄起的八卦之心压制。
“在哪看到的?”
福伯抬眼瞅了瞅,招来不远处候着的下人,“你讲给大姑娘。”
黄老爷子曾下令,不许对外人谈论此事。
但黄老爷子的外孙女,谁敢说她是外人。
更何况福伯都点头了。
被点名的下人道:“那日也是巧了。三公子回来取东西,小的引宋大姑娘往客厅走,一见三公子,宋大姑娘就如、如……”
如恶狗扑食般,黄天和见此还未分清来人是谁,撒腿就跑。
介于两人身份,下人“如”了半天,也没想到合适的说辞。
所幸陈岁意会到了。
“那后来…咦?咦咦咦!”
陈岁还想再问,手中的鱼竿突然被一股力量拖拽,下意识紧攥握把,却低估了那股力量,鱼竿蓦地滑了手落到池水中,惊散一群锦鲤。
人老眼不花的福伯手疾眼快捞起鱼竿,一收一放之间溜着掩藏在碧绿水草下的大鱼。
“大姑娘,这鱼绝对二十斤以上!”
这话像是个开关。
“大姑娘手气真好!”
“大姑娘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条大鱼,真令小的佩服!”
“大姑娘可真厉害……”
陈岁:“……”
鱼还没钓上来呢!
听着下人熟练略显麻木的夸赞,陈岁猜想是不是黄老爷子每次钓上鱼,他们都会例行公事一般夸一夸。
约莫有一刻钟,陈岁发现鱼线不再是紧绷之态,手持鱼竿的福伯开始慢慢后退摇晃鱼竿试探了几下,而后对陈岁点了点头。
鱼脱力了。
“大姑娘,可以了。”说话间,福伯用帕子擦干净握把,重新交给陈岁。
她按照福伯的指导收回鱼线,待看清大鱼的真容时,不要钱的夸赞再次扑面而来。
陈岁也有些麻木了。
试问为什么一条四尺多长的黄唇鱼会出现后院的锦鲤池中?
不用想也知是她外祖父安排的。
就是不知道是为了在她面前露一手,还是专门为哄她开心准备的。
若非没有福伯的帮忙,别说把鱼钓上来,她不掉下去喂鱼都是幸事。
此时下人已经用网兜把鱼捞了上来,脱水的鱼在网兜奋力扑腾,鱼尾打在栏杆上,发出“咚”的一声响。
陈岁无缘地感到一阵肉疼,脑海中“兴师问罪”的念头更加强烈。
人算不如天算。
待陈岁带着罪鱼去寻黄老爷子时,恰巧看到一身着浅黄衣裙的女子带人离去。
看她落寞的背影,听她沉重的脚步,陈岁想她不管为何而来,都未达成目的。
“外面日头那么大,站那干什么呢?”
陈岁回过神,转身甜甜唤道:“外公,看我钓的大鱼!”
什么兴师问罪,什么旁人帮忙,都如过往云烟,这鱼就是她钓的!
“我家岁岁真棒!”黄老爷子拍手夸赞道。
此时此刻,祖孙俩默契地不去提它为何能出现在锦鲤池中。
忙活了一上午,这鱼正好赶上饭点。
厨房的大师傅看到送来的大鱼,欲哭无泪。
特娘的,拉走二十条的大黄唇,就还回来一条!
大师傅化悲痛为力量,把毕生厨艺都在这条黄唇鱼上展现出来。
一桌全鱼宴,祖孙俩吃得甚是畅快。
黄老爷子带陈岁去花园遛食。青石砖铺得整齐,缝隙杂草也被修剪的整齐。
一路看过来,皆是奇花异草,也皆是陈母钟爱的花卉。
福伯揉着鼻子,似有不适,“这些都是老爷亲手种的。”
“他闻不惯花香。”黄老爷子解释一句,便让福伯先离去。
待福伯走后,黄老爷子问:“心情可好些了?”
“你一来,我看你脸色,就知道不是单纯来看我的,你肯定有事找我。”
陈岁垂眸,望着黄老爷子伺候花草的背影,微红了眼眶。
原来他什么都清楚,什么都明白。
“倒难为你耐着性子陪我老人家了。”
“没有,不是的。”陈岁摇头,“外公也是在磨我性子,为了我好。”
经历这么多,陈岁也明白黄老爷子的苦心。
黄老爷子欣慰地笑了笑,“说吧,找外公什么事?”
陈岁蹲了下来,学着黄老爷子的样,拔着野草讲述着今早发生的事。
黄老爷子听罢,叹了口气,“你娘亲还是不长记性。她倒是识时务,也不枉我当年把她送到她面前。”
陈岁:她、她、她,她都是谁?
见陈岁满脸疑惑,黄老爷子站起身抻了抻腰。
“当初年哥儿生下来就没气了,那两年你娘亲浑浑噩噩,连你都认不清,更别提再为他陈家延绵子嗣。”
陈岁还是一头雾水,为何她记忆力没有这一段?
“你上学堂,读诗经学六艺,隔三差五在我住几天,你娘亲精神不错不糊涂的时候,才敢让你见一面。”
“身边的人都故意瞒着你,你又怎么能分清是自己的意愿还是旁人引导的结果?”
陈岁:“所以,我来外公这儿长住……”
黄老爷子点头。
陈岁捂着脸,手上的泥巴蹭在了脸上,却未察觉。
黄老爷子给陈岁擦了擦脸上的泥点子,又问道:“你还记得经常来我府中看望你的姑奶奶吗?”
陈岁茫然地点点头,这也是她来找黄老爷子的目的。
“当年真的是她逼我父亲纳的妾?”
“真的是她用命威胁您让您松口同意?”
陈父仕途亨通,离不开黄老爷子的助力。
若因为纳妾一事,黄老爷子为女儿鸣不平,一气之下断了财力资助,陈父的仕途怕也是走到头了。
“兰姨娘说当年圣上纳妃,父亲纳妾的事情只是碰巧了,那……父亲当年究竟是何表态?”
陈岁终于问出心底的疑惑,脸上的泥泞还未擦净,再添泪痕更是成了花脸,尤显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