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这么高您可别摔着,让大伟背您上去吧。”
方老太太半身倚靠在方骐伟的身上,微微斜身,拄着的拐杖落在说话的小儿子身上,“养你这么多年,怎么还学不会说话?”
“养只八哥都比你聪明。”
小儿媳周氏赶紧拉了拉自家的祸害,把人扯到身后待着,自己伸手上前,“婆婆,我来扶着您。”
“你命好,娶了个好媳妇。”方老太太嘀咕了两句,
方骐伟先上了马车托着方老太太的上半身使力,周氏扶着下半个身子,在两人的帮助下,方老太太平安上去马车。
周氏看了眼小儿子,“大伟,去了黄家切记谨言慎行,照顾好奶奶,知道吗?”
方骐伟点头。
“行了,我去去就回。”方老太太火急火燎的,拐杖敲了敲车梆子,“走吧。”
车辕滚动,方老太太探出头,吩咐道:“记得把老母鸡炖上,晚上大俊回来吃正好。”
原地目送马车离去的周氏,连声答应。
身后的祸害蓦然松了口气,“总算走了。”
“啪”的一声,周氏头也未回,一巴掌甩在他背上,丝毫未收力,直接把人拍了个原地踉跄。
“不会说话就别张嘴!”
“走了”的意思还有另一种含义,类似“老了”、“去了”、“不在了”的口头话。
指人已经离世了。
再配上方五爷的语气,与方老太太亲如母女的周氏不生气才怪。
周氏甩了一巴掌似乎觉得不解气,见马车拐了弯,当即推着人进了家门。
大门一闭,惨叫声响起,连连不绝。
门房打发走好奇探头的路人,俨然早已习惯。
方五爷有苦难言。
因为一张嘴,成婚前亲娘抽他,成婚后亲媳妇打他。
生了个五岁便能养家的儿子后,以为能扬眉吐气,结果受到了亲娘和媳妇的混合双打。
现在出门赴宴,除了“嗯”,什么话都不能往外蹦。
挨打的方五爷思及至此,不由悲从心来。
周氏见状,停了手,“你还不服气?”
“没有!没有!”方五爷慌乱摇头,捧着周氏的手哈气,“夫人打疼了吧,下回记得轻点哈。”
周氏胸腔中刚散的怒气,再次凝聚在一起,肉眼可见地浮上白皙面庞。
方五爷见势头不对,连连表明心意,“我知道夫人和娘打我是为了我好,是为咱家好。为了不让我在外面挨打,也是为了不拖累咱家大俊的前途。”
这话,方五爷倒背如流。
周氏横了他一眼,没再动手,坐在石凳上缓着气,喝了口茶润润嗓。
一旁是老太太开辟的菜园,周氏不再去想自家的祸害,强硬转移心思,思考晚上做什么菜式。
方五爷殷勤上前给她捏着肩。
阖上的嘴未坚持半会儿功夫,又小声嘀咕问道:“夫人,您说咱娘去黄家做什么?”
“是不是看上黄老爷子不好意思跟咱说?”
这猜测……
“啊——啊啊啊!”
方五爷求仁得仁。
方才躲过的一顿毒打,终究更大力地落在他身上。
周氏也心疼自己的手,抽了根老太太架瓜秧的细竹竿——今日她非得把人打到学会闭嘴。
方老太太若在此,恐怕也得亲自抽了竹竿,让孙子扶着,见缝插针地配合周氏一起抽他。
但眼下,人正在马车上抹着眼泪。
此行前去黄府,是因为方骐骏的事。
前段时日,黄家派来的人再一次对方家至亲三代查问。
她以为是哪家惹出了事,便召集三代人聚在一起,自己亲自挨个询问。
可自家亲戚都知道不能拖累方骐骏的前途,哪有作奸犯科的人?连个小偷小摸都没有。
老太太把人都放了回去。
夜里,却梦见自己怀着六妮,挺着大肚子收到前线来信的那一天。
她参军的夫君,在战场上出事了。
近五十年的往事,慢慢清晰起来。
终于在这样一个好的天气下,出发去了黄府。
“大伟,若奶奶去这一趟,毁了你大哥的前途,不能再上场打球,你会不会怨奶奶?”
方骐骏名声大噪,方家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倘若方骐骏前途受损,自然也会反噬到他们身上。
方老太太想得明白,方骐骏无法踢球是他的命,但其他的受益人……
方骐伟不明白方老太太话里的意思,只按心中的答案直接回答道:“大哥若是不能继续打球,那就让大哥过一过我以前的日子。”
“若真如此,秋试时,我可能会发挥得更好。”
方老太太问,“你以前的日子?”
方骐骏憋笑,“自然是被自家兄弟毫无怨言地养着的日子啊。”
“贫嘴。”老太太略感嫌弃地瞅了他一眼,轻柔地戳了戳他的脑门,“你爹到底是怎么生出你这张甜嘴的?”
方骐伟佯装被戳痛,引得老太太发笑不止。
大约半个时辰,透过车帘看到不远处的黄府。
方骐伟正了正色,同他爹一样,也好奇自家奶奶这么大的年纪,为什么非要亲自走一趟。
“奶奶,到底是为什么啊?居然还关系到大哥的前途?”
一路上,刻意营造的轻松氛围瞬间消散。
方老太太再次红了眼,“因为啊……”
“我口中那早逝的夫君,当初不是战死沙场,尸骨无存,而是当了逃兵,不知所踪!”
黄府厅堂,方老太太颤颤巍巍地顺着拐杖跪在地上。
方骐伟已经提前知道原委,跪在方老太太身后,垂着头,没脸说出请求原谅的话。
黄老爷子尚未从刚才的话中回神。
管家见此,忙上前蹲下身,双手虚虚托扶着老太太的胳膊,并不断劝其起身。
“老人家,长者为尊,您年纪比我家老太爷都大,可不经您这一跪啊!”
黄老爷子缓过神,喝了口茶压压惊,“老人家,有什么话坐下再说吧。”
听此,管家腕上用力,同时招呼身后的方骐伟,“孩子,愣着干什么?还不过来搭把手。”
厅堂侍候的下人,方老太太开口前已经让请黄老爷子全部屏退,只留下管家候在一旁,方可无顾忌地把实话讲了出来。
再三好言劝说下,方老太太才起身。
黄老爷子皱着眉宇,沉声道:“你再细细讲一遍。”
方老太太长叹一口气,颤着手从怀中拿出一封蜡黄的书信。
管家接过来打开,递给了黄老爷子。
方老太太解释道:“这封书信我保存了五十多年,字迹勉强还能看得清楚。”
书信上写明了她夫君在哪一年哪一场战事中当了逃兵,并在追捕中掉下山沟不知所踪,生死不明。
“家里的男人当了逃兵,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亲人会被戳脊梁骨的。”方老太太回想起那段苦日子,掩面痛哭,“幸而传信的军爷走的急,街坊问我出什么事了,我便说孩子他爹死了。”
“说着说着,我自己也信了。”
后来战事消了,人还是没回来。
直到一场普通的伤寒,带走了抓不起药的六妮,方老太太彻底熬不住了。
把老宅租给了邻家,带着三子二女回娘家另谋生路。
“这么多年,我们搬了好几次家,对街坊邻居都说人死了。可是,您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再次查问大俊的三代亲戚。”
方老太太丢了拐杖,扒着黄老爷子的衣摆,犹如在海中不断浮沉的人扒住仅有的浮木,“黄老爷子,劳烦您给我一个准话,我、我孩子他爹是不是还活着……”
黄老爷子想要把人扶起,蓦然,耳边揪人心肺的哭声没了。
“奶奶!”
方老太太哭晕过去了。
“快去唤府医过来!”
方老太太醒来,睁着眼缓了好半晌,才想起自己身在何处。
身旁的方骐伟一直守着她,见人醒来,悬着的心终于掉了下来。
“奶奶,你总算醒来了。”
方老太太抬起手,让方骐伟扶她起来,“我去和黄老爷子道个歉。”
“老人家折煞我了。”黄老爷子收到人苏醒的消息,立刻赶了过来。
“老人家您先听我说——方老爷子的事,我会派人去查,不论查到什么结果,绝不会对您隐瞒。”
“再者,方骐骏的事,我已有对策。你现在就是让自己宽心。
一条路走不通,还能走另一条路。您家又不是只有一位能出人头地的后辈。”
说到最后,黄老爷子看向一旁守候的方骐伟。
“都是好孩子,偏偏摊上个遭天杀的长辈。那老头子真若还活着回来害人,我直接一拐杖拍死他!”方老太太哭诉了两声,便恢复冷静。
“黄老爷子,因为我家大俊的事,您肯定赔了不少银子。无论多少,我方家一分不少地还您。”
方骐伟也点头,认同自家奶奶的话,心中毫无怨言。
他们方家能做的弥补,便只有这些了。
黄老爷子朗声笑道:“做生意,有赚必有赔,这些都不是问题。老人家养好身体才是要事。”
方老太太自是不愿,方骐伟也让黄老爷子不要可怜他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富有而损害自身利益。
黄老爷子转念一想,便遂了两人的意,掐指估摸出一个数,写下欠据,让方老太太按了手印,一式两份。
方骐伟想在欠据上签字,黄老爷子以科举的理由阻止了。
“日后你高中,不怕你不帮着还账。”
管家见方老太太郑重地收好欠据,忍不住问道:“老人家满意了吧?”
方老太太还真点了点头,脸上有了笑意,“有了它,我睡觉能睡得踏实,死也能死得安生。”
听罢,管家乐得暗暗摇头,还真是头次见到上赶着欠钱的。
天色渐渐黯淡,方老太太起身告辞。
黄老爷子看着按上手印的欠据,内心感慨良多,“这样的好人家,以后找个由头多走动走动。”
管家点头记下。
黄老爷子又突然问道:“我听天和讲,他约了岁岁今日去看比赛?”
“是的。”
“等比赛完,让岁岁直接来我这。”黄老爷子收好欠据,望着湛蓝半空思忖良久。
消息是从陈岁口中传出来的,自然也要从她口中问清消息的由来。
方老太太半身倚靠在方骐伟的身上,微微斜身,拄着的拐杖落在说话的小儿子身上,“养你这么多年,怎么还学不会说话?”
“养只八哥都比你聪明。”
小儿媳周氏赶紧拉了拉自家的祸害,把人扯到身后待着,自己伸手上前,“婆婆,我来扶着您。”
“你命好,娶了个好媳妇。”方老太太嘀咕了两句,
方骐伟先上了马车托着方老太太的上半身使力,周氏扶着下半个身子,在两人的帮助下,方老太太平安上去马车。
周氏看了眼小儿子,“大伟,去了黄家切记谨言慎行,照顾好奶奶,知道吗?”
方骐伟点头。
“行了,我去去就回。”方老太太火急火燎的,拐杖敲了敲车梆子,“走吧。”
车辕滚动,方老太太探出头,吩咐道:“记得把老母鸡炖上,晚上大俊回来吃正好。”
原地目送马车离去的周氏,连声答应。
身后的祸害蓦然松了口气,“总算走了。”
“啪”的一声,周氏头也未回,一巴掌甩在他背上,丝毫未收力,直接把人拍了个原地踉跄。
“不会说话就别张嘴!”
“走了”的意思还有另一种含义,类似“老了”、“去了”、“不在了”的口头话。
指人已经离世了。
再配上方五爷的语气,与方老太太亲如母女的周氏不生气才怪。
周氏甩了一巴掌似乎觉得不解气,见马车拐了弯,当即推着人进了家门。
大门一闭,惨叫声响起,连连不绝。
门房打发走好奇探头的路人,俨然早已习惯。
方五爷有苦难言。
因为一张嘴,成婚前亲娘抽他,成婚后亲媳妇打他。
生了个五岁便能养家的儿子后,以为能扬眉吐气,结果受到了亲娘和媳妇的混合双打。
现在出门赴宴,除了“嗯”,什么话都不能往外蹦。
挨打的方五爷思及至此,不由悲从心来。
周氏见状,停了手,“你还不服气?”
“没有!没有!”方五爷慌乱摇头,捧着周氏的手哈气,“夫人打疼了吧,下回记得轻点哈。”
周氏胸腔中刚散的怒气,再次凝聚在一起,肉眼可见地浮上白皙面庞。
方五爷见势头不对,连连表明心意,“我知道夫人和娘打我是为了我好,是为咱家好。为了不让我在外面挨打,也是为了不拖累咱家大俊的前途。”
这话,方五爷倒背如流。
周氏横了他一眼,没再动手,坐在石凳上缓着气,喝了口茶润润嗓。
一旁是老太太开辟的菜园,周氏不再去想自家的祸害,强硬转移心思,思考晚上做什么菜式。
方五爷殷勤上前给她捏着肩。
阖上的嘴未坚持半会儿功夫,又小声嘀咕问道:“夫人,您说咱娘去黄家做什么?”
“是不是看上黄老爷子不好意思跟咱说?”
这猜测……
“啊——啊啊啊!”
方五爷求仁得仁。
方才躲过的一顿毒打,终究更大力地落在他身上。
周氏也心疼自己的手,抽了根老太太架瓜秧的细竹竿——今日她非得把人打到学会闭嘴。
方老太太若在此,恐怕也得亲自抽了竹竿,让孙子扶着,见缝插针地配合周氏一起抽他。
但眼下,人正在马车上抹着眼泪。
此行前去黄府,是因为方骐骏的事。
前段时日,黄家派来的人再一次对方家至亲三代查问。
她以为是哪家惹出了事,便召集三代人聚在一起,自己亲自挨个询问。
可自家亲戚都知道不能拖累方骐骏的前途,哪有作奸犯科的人?连个小偷小摸都没有。
老太太把人都放了回去。
夜里,却梦见自己怀着六妮,挺着大肚子收到前线来信的那一天。
她参军的夫君,在战场上出事了。
近五十年的往事,慢慢清晰起来。
终于在这样一个好的天气下,出发去了黄府。
“大伟,若奶奶去这一趟,毁了你大哥的前途,不能再上场打球,你会不会怨奶奶?”
方骐骏名声大噪,方家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倘若方骐骏前途受损,自然也会反噬到他们身上。
方老太太想得明白,方骐骏无法踢球是他的命,但其他的受益人……
方骐伟不明白方老太太话里的意思,只按心中的答案直接回答道:“大哥若是不能继续打球,那就让大哥过一过我以前的日子。”
“若真如此,秋试时,我可能会发挥得更好。”
方老太太问,“你以前的日子?”
方骐骏憋笑,“自然是被自家兄弟毫无怨言地养着的日子啊。”
“贫嘴。”老太太略感嫌弃地瞅了他一眼,轻柔地戳了戳他的脑门,“你爹到底是怎么生出你这张甜嘴的?”
方骐伟佯装被戳痛,引得老太太发笑不止。
大约半个时辰,透过车帘看到不远处的黄府。
方骐伟正了正色,同他爹一样,也好奇自家奶奶这么大的年纪,为什么非要亲自走一趟。
“奶奶,到底是为什么啊?居然还关系到大哥的前途?”
一路上,刻意营造的轻松氛围瞬间消散。
方老太太再次红了眼,“因为啊……”
“我口中那早逝的夫君,当初不是战死沙场,尸骨无存,而是当了逃兵,不知所踪!”
黄府厅堂,方老太太颤颤巍巍地顺着拐杖跪在地上。
方骐伟已经提前知道原委,跪在方老太太身后,垂着头,没脸说出请求原谅的话。
黄老爷子尚未从刚才的话中回神。
管家见此,忙上前蹲下身,双手虚虚托扶着老太太的胳膊,并不断劝其起身。
“老人家,长者为尊,您年纪比我家老太爷都大,可不经您这一跪啊!”
黄老爷子缓过神,喝了口茶压压惊,“老人家,有什么话坐下再说吧。”
听此,管家腕上用力,同时招呼身后的方骐伟,“孩子,愣着干什么?还不过来搭把手。”
厅堂侍候的下人,方老太太开口前已经让请黄老爷子全部屏退,只留下管家候在一旁,方可无顾忌地把实话讲了出来。
再三好言劝说下,方老太太才起身。
黄老爷子皱着眉宇,沉声道:“你再细细讲一遍。”
方老太太长叹一口气,颤着手从怀中拿出一封蜡黄的书信。
管家接过来打开,递给了黄老爷子。
方老太太解释道:“这封书信我保存了五十多年,字迹勉强还能看得清楚。”
书信上写明了她夫君在哪一年哪一场战事中当了逃兵,并在追捕中掉下山沟不知所踪,生死不明。
“家里的男人当了逃兵,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亲人会被戳脊梁骨的。”方老太太回想起那段苦日子,掩面痛哭,“幸而传信的军爷走的急,街坊问我出什么事了,我便说孩子他爹死了。”
“说着说着,我自己也信了。”
后来战事消了,人还是没回来。
直到一场普通的伤寒,带走了抓不起药的六妮,方老太太彻底熬不住了。
把老宅租给了邻家,带着三子二女回娘家另谋生路。
“这么多年,我们搬了好几次家,对街坊邻居都说人死了。可是,您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再次查问大俊的三代亲戚。”
方老太太丢了拐杖,扒着黄老爷子的衣摆,犹如在海中不断浮沉的人扒住仅有的浮木,“黄老爷子,劳烦您给我一个准话,我、我孩子他爹是不是还活着……”
黄老爷子想要把人扶起,蓦然,耳边揪人心肺的哭声没了。
“奶奶!”
方老太太哭晕过去了。
“快去唤府医过来!”
方老太太醒来,睁着眼缓了好半晌,才想起自己身在何处。
身旁的方骐伟一直守着她,见人醒来,悬着的心终于掉了下来。
“奶奶,你总算醒来了。”
方老太太抬起手,让方骐伟扶她起来,“我去和黄老爷子道个歉。”
“老人家折煞我了。”黄老爷子收到人苏醒的消息,立刻赶了过来。
“老人家您先听我说——方老爷子的事,我会派人去查,不论查到什么结果,绝不会对您隐瞒。”
“再者,方骐骏的事,我已有对策。你现在就是让自己宽心。
一条路走不通,还能走另一条路。您家又不是只有一位能出人头地的后辈。”
说到最后,黄老爷子看向一旁守候的方骐伟。
“都是好孩子,偏偏摊上个遭天杀的长辈。那老头子真若还活着回来害人,我直接一拐杖拍死他!”方老太太哭诉了两声,便恢复冷静。
“黄老爷子,因为我家大俊的事,您肯定赔了不少银子。无论多少,我方家一分不少地还您。”
方骐伟也点头,认同自家奶奶的话,心中毫无怨言。
他们方家能做的弥补,便只有这些了。
黄老爷子朗声笑道:“做生意,有赚必有赔,这些都不是问题。老人家养好身体才是要事。”
方老太太自是不愿,方骐伟也让黄老爷子不要可怜他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富有而损害自身利益。
黄老爷子转念一想,便遂了两人的意,掐指估摸出一个数,写下欠据,让方老太太按了手印,一式两份。
方骐伟想在欠据上签字,黄老爷子以科举的理由阻止了。
“日后你高中,不怕你不帮着还账。”
管家见方老太太郑重地收好欠据,忍不住问道:“老人家满意了吧?”
方老太太还真点了点头,脸上有了笑意,“有了它,我睡觉能睡得踏实,死也能死得安生。”
听罢,管家乐得暗暗摇头,还真是头次见到上赶着欠钱的。
天色渐渐黯淡,方老太太起身告辞。
黄老爷子看着按上手印的欠据,内心感慨良多,“这样的好人家,以后找个由头多走动走动。”
管家点头记下。
黄老爷子又突然问道:“我听天和讲,他约了岁岁今日去看比赛?”
“是的。”
“等比赛完,让岁岁直接来我这。”黄老爷子收好欠据,望着湛蓝半空思忖良久。
消息是从陈岁口中传出来的,自然也要从她口中问清消息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