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常苒的话,常安右手轻轻一挥,便有一人朝着云芙阁院子外头而去。

    常苒看了看芷兰,又朝着房门的方向看了看。

    芷兰并未会意,也朝着房门方向看了看。

    “芷兰,关上了房门。”常苒说道。

    “哦。是。”芷兰便疾步去关上了房门,甚至还插上了门栓。

    常苒手刚放在襟口,听到插上门栓的声音也不禁回头瞧了瞧,扯动了一下嘴角。

    门外的常安便退的更远了两步。

    芷兰在走到常苒边上时,常苒已换好了衣裳。水粉色的一身冬裙,并没有什么精美的花纹和纹饰。具体什么针法常苒也不识得,自来在针法上便不曾用心。这只是挂在床边的一套新衣,想是芷兰之前准备的。

    其后走到那妆台边,却是看到了那黛砚又放在了这妆台之上。正在发愣。便看那黛砚边上的黛杵。略一思索便想到了,这是画眉用的,并不为着写字,所以又被放在这里。因为边境,娘都是用烧焦的柳树枝画眉,所以开始便没想到这一层。

    常苒很少画眉,不知轻重,画的很深,只得擦了再画。可仍是很深。手中拿着那巾帕,再次沾湿擦掉。再画仍是深的很,且粗了很多。

    芷兰瞧见接过,替常苒上妆。又拆了常苒发髻,重又束起,用手指缠绕发丝动作极快,竟给常苒梳了一个同芷兰差不多的发髻。额头往上的发丝分至两侧统统挽于头上却都垂下来一些,微微低首却还有些遮挡。常苒心下稍有些不喜,但想起之前常若仿佛也同这个类似。

    前厅,传旨的婆子在前厅等着。

    一个穿着得体的婆子先到了前厅。手中端着滚热的茶。“嬷嬷,您歇歇脚。喝杯茶。已经通报了进去,这炭火暖不暖?要不在加两个炭盆?”

    “不喝,不冷,速速随我等进宫便成,不必这般客道了。耽误了贵人的事,可是都吃罪不起。”

    “是是。这是自然。这便找人再催催小姐们。”那婆子说着便给那嬷嬷奉上那盏茶。“您在宫定是喝惯了好的,我们府中这茶虽是今年新茶,却也上不得台面。只图个热乎劲罢了。”

    那嬷嬷端起茶盏便嘬了一口,却是低头看了看那茶盏,再次喝了一大口才放下。

    未等那嬷嬷说话,婆子急忙接口说:“您受累了。”说着便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一袋子钱银。虽是零散,却是满满当当的一个荷包。“我们家小姐也是命苦,夫人日前带着小少爷不在了。两位小姐孝心志诚,昨晚在祠堂守了一夜。那三小姐才十三,四小姐方才十岁。可怜见的,我们这等做事的都瞧不过眼。”

    “哎。我等在宫里也是听说了的。”那嬷嬷便坐在了椅子上。

    婆子瞧见也没跟着坐下,只是弓着身子继续说道:“是。四小姐受了累,感了风寒,刚煎了汤药。不知您能否在等等?喝了汤药便......”

    “那可是不成。这方熬何时能好?那......”嬷嬷立刻站起了身子。

    “我们三小姐早已收拾妥当了候着呢。”

    那嬷嬷眼眸微微低了低,似有些听得蒙了。一抬眼瞧着那婆子说道:“什么三小姐、四小姐的。宫里的主子只要见常夫人所处的那位嫡小姐。怎的还有一位?两位都是嫡小姐?”

    “小姐。”门外再次响起了常安的声音。

    常苒便停下画眉的动作,听着外头的声音。

    “老奴方找了婆子同来人闲聊了两句。那宫人只道:‘什么三小姐四小姐。只常夫人所出的嫡小姐随我等进宫便好。’还道‘是宫中紫璇宫侍奉南阳长公主的宫人。’此次进宫,该是去面见南阳长公主的。”

    “嗯”常苒应着,才缓过神来。甚至瞧着一点不似“自己”的模样。刚想擦了再画,却是瞧见头发也被芷兰梳起,扎了两个发髻,用发带束起。方才听着常安的话,竟不知眼下瞧着此刻的自己,已经变了一番模样。

    “四小姐一直同秦姨娘在水仙阁居住,不大出的门去。府中诸事尚不大知,只怕礼数方面也不得益。您此次进宫,是否还带四小姐同往?”

    常苒还在迟疑,常安又道:“四小姐昨日染了风寒。进宫怕是过了病气,小姐不如独往......老奴备好车,待事定,明日便启程,回往平川的好。”

    “好。”常苒瞧着镜中的自己,决定不在修改妆容。拿起昨日簪着的木头簪子,用手摸了摸那木头前段,沿着那麻花状的前段纹路,摩挲了两下。而后便簪在头上。穿过两端的发髻,隐在发髻中。此番模样,自己尚且看不大出来自己的模样,想是旁人瞧着一时之间也瞧不出来。宫中不止有即将面见的长公主,还有......那个人......

    万一碰到,也不好一眼就看出端倪。

    常苒的心,沉到了底......

    站起身来,转过身子。芷兰便去打开了房门。常苒朝着门口走去,在门口的圆桌上拿起那冰凉的茶水,饮了一杯便提起裙摆,迈出了房门。

    常安一路跟随,直送到了前院到了那嬷嬷眼前。

    常苒瞧着那嬷嬷一身灰色衣衫,却是其上花纹繁复,织锦的段子便不像是需要劳作的样子。常苒朝着那嬷嬷便行了个礼。

    那嬷嬷急忙后退半步,还了个礼,便问道:“可是常府苒小姐?”

    “民女正是。”

    那嬷嬷便一同出了前厅,那轿子已经抬进了常府,在前院停驻着。常苒瞧见那土黄色的顶上,还有黄色的一个圆形顶端。并非轿子全体都是绸缎。那嬷嬷一掀开轿帘才道:“小姐请上轿。一会便走西侧西华门进宫。是离着常府最近的宫门。”

    那轿子后边,规规矩矩的站着四个穿着得体的“轿夫”,却是从头至尾不曾说话,更不曾抬起头来。

    直到常苒被芷兰扶着坐到轿子中,那四个轿夫才动。快速的站定并抬起轿子。那嬷嬷在前引着,芷兰方要跟在轿子后,却被常安悄悄一碰。

    芷兰回头朝着常安快速的点了几下头。“记住了的。”

    轿子抬起,朝着正门而去。常府正门大开,那轿子便平稳的抬了出去,朝着宫门方向而去。

    常安带着几个仆人,悄悄跟在不远处。而近边只有芷兰一人跟在轿子后头。

    水仙阁方才收拾得益,秦燕怡带着强压病态的常若方赶到前院时,正巧看宫中来人已经离开。只道四小姐风寒之症要好好将养,便被常府中下人挡了下来。

    常若呼出口气,打算回屋歇息。不仅紧张一扫而空,反而一脸高兴。

    在回水仙阁的路上,秦燕怡悄声说道:“傻丫头,你知不知宫中富贵为何物?同样出身,他娘进宫一遭出来便能为正。我便只能为侧。”

    常若抬眸看了看秦燕怡,低下了头什么都未说。

    常苒坐在轿子中,颠簸得很,像是轿夫走的甚快。甚至进的宫门时也没有太大的停顿。只听那嬷嬷同宫门之人说道:“长公主的命令,要见的人。未出阁的姑娘,不便下轿查问。”

    轿子再次朝着里头而去。在停下时,轿帘被掀开,常苒瞧见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小院子。常苒被那嬷嬷扶了一下便自行下轿。虽是简朴院落的模样,却是顶上也是红色砖瓦。

    “奴婢去复命,姑娘您便同钱婆子学学规矩。一会面见之前是极重要的贵人,可是不容出错。”

    常苒直在此学了半日,方才来了另一位嬷嬷。那嬷嬷又引着常苒朝着内宫而去。但芷兰却被要求,在原地等待。

    常苒朝着芷兰点了点头,便跟着那嬷嬷离开。

    芷兰却是着急的来回走了两步。仿佛便要哭了出来。

    在西华门不远处的茶摊上,常安带着几人也在焦急的等待。

    常府各处,除了水仙阁,也在悄悄收拾东西。

    常苒直跟着往内宫中走。先是走过一个朱漆大门,门上满是铜钉。而后便在甬道中绕来绕去。常苒前期走时还在心中悄悄记着路线,后来便也记不住了。仿佛每一条路都是一个模样,只那经过的宫门,牌匾各有不同。不知走了多远,才停在了一处宫宇之前。

    朱红的大门敞开,映出了几步之远位置的影壁墙。满是珠宝玉石装饰着一只栩栩如生画面。“龙凤呈祥”。

    常苒未等细看,边上便出来另一个婆子。一身蓝绸缎织纹回字绣的衣衫之人迎了出来。一下拉起了常苒的手。

    常苒瞧着这不同于其他嬷嬷穿着的妇人,不禁有些发怔。刚要行礼,那嬷嬷却直接拉着常苒朝着里头而去。

    “常小姐叫公主好等,公主在里头盼着见姑娘呢。昨儿便要找姑娘进宫呢,只是宫中下钥早了些,这才罢了。老奴是自来跟着公主的婆子,叫我张婆子便好......”那嬷嬷便拉着常苒的手朝着里头走,便絮絮叨叨的说着。

    “张嬷嬷,安。”常苒还是立刻接口客套了一下。略略低了低头便算作礼。若不是被拉着,便会作揖再行一礼。

章节目录

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再度玉门关(纯古言+双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箫亦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箫亦如并收藏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再度玉门关(纯古言+双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