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后,巡逻兵士提着灯四处张望,远处是灯火明灭的宫城,宫城外却是一片漆黑。
领头的频频回头,语气有些不忿:“前年都不曾有宵禁的,今年真是……”
本朝原是不设宵禁的,入夜后万家灯火璀璨,行人纷纷往来,常有焰火燃放。今岁宫中谕旨,京城宵禁,入夜不得出,违者可斩。京城夜色不再,只有城守卫四处巡逻,许多人心中怨念。
另一人低声呵斥道:“少说两句,不要命了!”
正说话间,西风又紧,穿过空旷街巷,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士兵暗骂一声鬼天气,又继续向前,风声更加撕裂,仿佛有什么人在空中尖叫,扰得两人频频回看。
城东上方,深红的焰火忽然绽开——确实有人在尖声惊叫:“杀人了!”
焰火倒映在各处巡逻的城守卫眼中,这是城守备司内部最紧急的一等信号!两人瞳孔霎时放大,顾不上其他,往城东方向奔去。
自然无人看见,宫城外多了一个飘忽的身影,缓缓逼近那光亮汇集之处。
戚云崖站在巍峨宫门下,巨大的阴影吞没整个身躯,呼吸声低到极致,融入沉重的夜色中。
他望见自前朝耸立至今的城关,浇满桐油的火把在四角熊熊燃烧,亮如白昼,更有满身甲胄的禁军日夜不休守在此处。
“从古至今,宫变之事,在于迅捷。”
戚胜说这句话姿态悠闲,杯中酒饮了一半,他以将帅自居不临危阵之前,指尖在京畿地形图上划过,酒痕自北面落到南面,颇有指点天下的豪气。
“宫城北面险峻,南面平缓。你带人从南面突袭,可用弓弩远袭;另一队我自有安排,到时以信号联系。”
戚云崖清楚他不仅是先锋,还是鱼饵。
北门险峻守卫薄弱,南门却是铁壁铜墙,禁军受皇帝直接指令,可动用战时守城器械,居高临下之时,强攻都是一件难事,何况他只是带数十人突袭。
风声急促,万籁俱寂,戚云崖低下头去,从背后抽出一张弓,再将箭囊旋至手边。他看得很清,瞳孔扩大到极致,视野里只剩下要瞄准的目标,接连四箭离弦而出!
弓弦振动之声不绝于耳,射箭之人手将松未松,禁军还未来得及骚动起来。
只是思绪一瞬的时间,伴随着漫天火星飞溅,白昼倏忽寂灭成昏暗的黑夜,以及声声撕心裂肺的咆哮声:“有敌袭,快防御!”
然而,连珠四箭早比呼喊声先落,为首的禁军伍长连忙冲至女墙边查看,只见铁箭簇径直扎入,不住颤动的箭尾竟一片箭羽都无——“回撤!”身后蓦然传来其余人的惊呼,禁军伍长下意识回身,箭雨纷纷而来,破空之声不绝于耳。
躲不过了,没羽箭连发命中率之高,暗藏之处必有高手。
念头一闪而过,利箭已至目前,禁军伍长一咬牙迎上前去,硬受这一箭,终于取到一丝间隙,捂着脸面卧倒在地,暗红洇开在脸侧,只得“嘶嘶”喘着粗气往回匍匐前行。
火把熄灭之后,城墙内外一丈皆是漆黑,竟是连敌人都不知在哪处。
禁军自当朝登基后,再无见血之事,更从未见过如今的形势。人心慌乱下,禁军士卒尽在四处张望,无人敢上前救援今夜值守的伍长,更不敢靠近女墙一步。
“都愣着做什么!”
忽而,一道沙哑的声音力压下所有嘈杂,身披甲胄的吴城自阴影处走出,神色无比肃穆。他声如洪钟:“对方不敢强攻,先吹号角示意内宫守卫,分一半人去府库搬运军械。”
禁军伍长终于回到内墙,脸上的伤还在淌血,忍着痛意回道:“吴老将军,府库领军械需陛下亲笔敕令,我等怕去了也无济于事。”
禁军伍长惊觉话中他竟对陛下生出怨怼之意,看着吴老将军并未在意,才松了一口气。
吴老将军已是今岁第四个禁军统领,也是他最敬佩的一位。将军年老,本不用在夜里轮值,是吴老将军主动提出守在宫门下。
换了另外几位,不管今夜的事如何,他这句话传到陛下耳中,他的死罪便定下了。
吴城眉头微皱:“事急从权,拿我的令牌去,若有惩罚我一力承担。”
被点到的士卒这才领了令牌,下城墙往宫城西北角去。
被搀扶至一旁的伍长补充道:“吴老将军,来人用没羽箭,连珠而发,定是箭术高手。以方才箭雨数量来看,约有八十人。”
吴城拾了一支断箭在手,箭术如此者当世鲜有,朝中诸多武将从脑海中掠过,一张年轻的面容浮现,在他麾下效力时,那人已有如此箭术。寻常射者多用双羽箭,他却爱用没羽箭,吴城问他缘故,年轻人沉静的声音似乎又在耳旁响起。
“将军,兵者疾快为上,我可击中目标,何必箭羽?”
那是吴城第一次窥见他胸中意气。
第一役于万军中射落敌军帅旗,吴城也不曾听见他激烈欢呼过,表情掩藏在厚重的面具下,只能看见一双过分冷淡的眼眸,与满身血迹格格不入。
吴城爱重他的一身本领,提拔他做自己的副将,也亲眼目送他凭借军功一步一步向上攀登。
也最后亲眼目睹他变成纸上的死人名字。
他的名字放在首位,隔了段时间,墨字已有些模糊了,晕染在吴城拿着信笺的指尖。为将者的手不该颤抖,吴城只能盯着那张轻飘飘的信笺,从斥候的口中拼凑出一个人的故事结尾,陨落在一片枯草连绵的河滩上。
过往思绪在脑海中纷乱,死者如何能复生,又如何能出现在宫墙之下。
忽而一声响遏云霄,吴城压下思绪,跨步至女墙边上,俯视发出声响之处。
空中焰火绚丽,碎裂的火星如雨飘落,幽深夜空为之一亮。吴城向下寻觅,终于找到焰火下模糊的人影。
一人在马上,居于城门之下。明明那人在低头,看不见面容,却给人难以言说的畏惧感。
“拿弩箭来。”
吴城弓马娴熟,离了军中也不曾松懈过练武。他在视野中搜寻来人头颅方向,张弦,瞄准,羽箭在弦上,风声停滞。
几乎重合的放弦声响起。
吴城直觉一动,就地卧倒,一根没羽箭径直从手臂上擦过,留下一丝血痕后跌落在地。
“他猜到了我的动作。”念头跃然而出。
如今禁军只靠着一点畏惧留在城门,吴城不能显出劣势,面色如常,又瞥见箭簇上带着纸条,取下来展开在眼前。
“吴帅,许久未见,以箭为凭。”
/
被压下去的名字又浮现,几乎要冲出脑海落在他面前,生出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人。
真是他吗?为何会是他?怎么能是他!
吴城疾速起身,踮起脚去看清城门下的人。谋逆之臣孤骑立在浓重的阴影里,他似有所感,抬头露出一张覆着生铁面具的面容。
像棋子落下清脆的一声,同样的一双眼睛,也曾在他梦里出现过的眼睛,冷如刀锋。
吴城抿紧嘴唇,终于吐出两个字:“王山。”
时间从未静止过。
沉闷的暮色里,禁军士兵慌乱的低声叫喊依旧,戚云崖听见烟火坠地的声响,听见与他同行的卸甲人隐含激奋的汇报声,离着巍峨城关,却好似也听见了许多年前元帅喊他的姓名。
“王山,好好干,来日做我帐下副将。”
他挑了最常见的姓氏,随口凑了赶路跨过的山水,以此进入军中。
明明知道今日要面对什么,心还是止不住的战栗,戚云崖心中自嘲一笑。
他早就抛去了王山的名字,成为靖侯世子戚云崖,染了无数人的鲜血,成为行走在人世间的亡魂。
与此同时,吴城顾不上愤懑,血红的焰火在夜空中格外刺眼,前往府库搬运军械的禁军迟迟未归,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
果然,东北方向,火光冲天而起。
戚云崖略松了口气。路饮的信号在夜空中转瞬即逝,暗红的焰火表明北门已破,他全身心投入到下一步,下令道:“府库已破,按计划行事。”
为首的卸甲人应了声“是”,转而发笑,轻蔑道:“世子,吴城看来也老了,比不得侯爷,竟是临阵脱逃了!”
戚云崖余光瞥去,果然不见吴帅踪影,他不信为将帅者的退缩,思绪飞快掠过,厉声喝道:“防御敌袭!”
话音未落,重逾千斤的城门忽然大开,城墙上只剩十数个弩箭手,羽箭纷纷如雨下。刀光剑影霎时袭来,为首禁军手中长剑在空中挥舞如风,拍马径直冲向城外。
戚云崖率先张弓,一箭追逐而去,才在半空中被压阵的吴城一刀斩落。
马声嘶鸣,尘土飞扬,来人的刀先劈来,破空之声飞入耳畔,戚云崖顺势用左手甩出剑身挡下,剑鞘抵在刀锋,吴城似早有所料,攻向戚云崖右下空虚之处。
吴城终于开口,声音嘶哑:“我竟不知你连死讯都要欺骗于我。”
戚云崖俯身躲过,将弓箭滑进马腹边的皮囊内,再持剑迎上饱含怒火的一刀。刀面宽大,剑身狭长,吴城刀法以猛烈著称,连绵不断劈风而下,戚云崖只是拦下,手腕翻折送回一剑。
生铁嗡鸣之声不断,禁军已和卸甲人厮杀成一片,场面混乱至极,几乎分不出交手的是敌是我。
当前一击又落空,对手似风又似雾,一味防守不肯反击,更不肯与他对话,吴城心中生出更盛的怒火,刀锋凌冽向前披去:“王山,答话!”
“王山确实死在白沙驿,只是不是死在突厥人手上。”戚云崖语气缓慢,冷银色的刀面自他眼前向上掠过,几乎能照见交手的两个人,照得无所遁形。
吴帅的刀慢了,他蓦然轻笑。
细微的时间空挡里,自以为逃脱的禁军守卫奔马疾驰,思忖去何方报信。一箭之快,快到骑马之人缰绳未松,骏马高昂痛嘶,带着刺穿前腿关节的箭簇跪倒在地。
戚云崖收弓在手,吴城的刀挥向戚云崖脖颈边,却见他唇边笑意未消,最终刀锋停在一寸外。
吴城想知道缘由,逼近问道:“无论如何,你为何要行谋逆之事,要把命再赔进去一次。”
黑衣打扮的青年好似不在意架在颈侧的刀,轻轻抬手卸掉面具,露出一张吴城见过的面容。
“吴帅,杀王山和王山五十三名亲卫的凶手就在宫中啊……”戚云崖的眼睛让吴城想起荒芜的古战场,有血与火焚烧过的痕迹,他语气苍凉而讽刺。“郭铭要军功,皇帝要替罪羊,所以王山被选中了,多简单的一桩事。”
“无人在意五十三条性命,他站得那样高,怎么看得见王山呢?”
吴城心中翻江倒海,下意识要脱口而出“陛下怎么可能”,又停在嗓子口。他在朝中几十年,对陛下的了解足够让他说不出这句话,五十三条人命更不能让他说下去。
士卒可以马革裹尸死在沙场,甚至可以权衡利弊后填进战场的漩涡,但不可死于己方的冷箭。
郭铭突然的军功升迁,无影无踪的突厥人,所有的异常闪电似地连接在一起,让吴城持刀的手有些颤抖。
吴城有些徒劳地分辩:“小人在朝,圣听不明,我可以帮你彻查……”
“吴帅,我所求的与你不同,不是案情昭雪,只是最简单的道理。”
戚云崖微微仰头,从刀下闪身离开,手中长剑直指宫墙,坚定落下四个字:“以命换命。”
所有藏身在背后的阴诡影子,在白沙驿血案推波助澜的口舌,必须一一偿还。从龙椅上的皇帝,到截住他求助信使的靖侯,都在其中。
他甚至还在微笑,沾了血的清风霁月,口吻平和。
“他们下地狱,而我生在其中。”
领头的频频回头,语气有些不忿:“前年都不曾有宵禁的,今年真是……”
本朝原是不设宵禁的,入夜后万家灯火璀璨,行人纷纷往来,常有焰火燃放。今岁宫中谕旨,京城宵禁,入夜不得出,违者可斩。京城夜色不再,只有城守卫四处巡逻,许多人心中怨念。
另一人低声呵斥道:“少说两句,不要命了!”
正说话间,西风又紧,穿过空旷街巷,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士兵暗骂一声鬼天气,又继续向前,风声更加撕裂,仿佛有什么人在空中尖叫,扰得两人频频回看。
城东上方,深红的焰火忽然绽开——确实有人在尖声惊叫:“杀人了!”
焰火倒映在各处巡逻的城守卫眼中,这是城守备司内部最紧急的一等信号!两人瞳孔霎时放大,顾不上其他,往城东方向奔去。
自然无人看见,宫城外多了一个飘忽的身影,缓缓逼近那光亮汇集之处。
戚云崖站在巍峨宫门下,巨大的阴影吞没整个身躯,呼吸声低到极致,融入沉重的夜色中。
他望见自前朝耸立至今的城关,浇满桐油的火把在四角熊熊燃烧,亮如白昼,更有满身甲胄的禁军日夜不休守在此处。
“从古至今,宫变之事,在于迅捷。”
戚胜说这句话姿态悠闲,杯中酒饮了一半,他以将帅自居不临危阵之前,指尖在京畿地形图上划过,酒痕自北面落到南面,颇有指点天下的豪气。
“宫城北面险峻,南面平缓。你带人从南面突袭,可用弓弩远袭;另一队我自有安排,到时以信号联系。”
戚云崖清楚他不仅是先锋,还是鱼饵。
北门险峻守卫薄弱,南门却是铁壁铜墙,禁军受皇帝直接指令,可动用战时守城器械,居高临下之时,强攻都是一件难事,何况他只是带数十人突袭。
风声急促,万籁俱寂,戚云崖低下头去,从背后抽出一张弓,再将箭囊旋至手边。他看得很清,瞳孔扩大到极致,视野里只剩下要瞄准的目标,接连四箭离弦而出!
弓弦振动之声不绝于耳,射箭之人手将松未松,禁军还未来得及骚动起来。
只是思绪一瞬的时间,伴随着漫天火星飞溅,白昼倏忽寂灭成昏暗的黑夜,以及声声撕心裂肺的咆哮声:“有敌袭,快防御!”
然而,连珠四箭早比呼喊声先落,为首的禁军伍长连忙冲至女墙边查看,只见铁箭簇径直扎入,不住颤动的箭尾竟一片箭羽都无——“回撤!”身后蓦然传来其余人的惊呼,禁军伍长下意识回身,箭雨纷纷而来,破空之声不绝于耳。
躲不过了,没羽箭连发命中率之高,暗藏之处必有高手。
念头一闪而过,利箭已至目前,禁军伍长一咬牙迎上前去,硬受这一箭,终于取到一丝间隙,捂着脸面卧倒在地,暗红洇开在脸侧,只得“嘶嘶”喘着粗气往回匍匐前行。
火把熄灭之后,城墙内外一丈皆是漆黑,竟是连敌人都不知在哪处。
禁军自当朝登基后,再无见血之事,更从未见过如今的形势。人心慌乱下,禁军士卒尽在四处张望,无人敢上前救援今夜值守的伍长,更不敢靠近女墙一步。
“都愣着做什么!”
忽而,一道沙哑的声音力压下所有嘈杂,身披甲胄的吴城自阴影处走出,神色无比肃穆。他声如洪钟:“对方不敢强攻,先吹号角示意内宫守卫,分一半人去府库搬运军械。”
禁军伍长终于回到内墙,脸上的伤还在淌血,忍着痛意回道:“吴老将军,府库领军械需陛下亲笔敕令,我等怕去了也无济于事。”
禁军伍长惊觉话中他竟对陛下生出怨怼之意,看着吴老将军并未在意,才松了一口气。
吴老将军已是今岁第四个禁军统领,也是他最敬佩的一位。将军年老,本不用在夜里轮值,是吴老将军主动提出守在宫门下。
换了另外几位,不管今夜的事如何,他这句话传到陛下耳中,他的死罪便定下了。
吴城眉头微皱:“事急从权,拿我的令牌去,若有惩罚我一力承担。”
被点到的士卒这才领了令牌,下城墙往宫城西北角去。
被搀扶至一旁的伍长补充道:“吴老将军,来人用没羽箭,连珠而发,定是箭术高手。以方才箭雨数量来看,约有八十人。”
吴城拾了一支断箭在手,箭术如此者当世鲜有,朝中诸多武将从脑海中掠过,一张年轻的面容浮现,在他麾下效力时,那人已有如此箭术。寻常射者多用双羽箭,他却爱用没羽箭,吴城问他缘故,年轻人沉静的声音似乎又在耳旁响起。
“将军,兵者疾快为上,我可击中目标,何必箭羽?”
那是吴城第一次窥见他胸中意气。
第一役于万军中射落敌军帅旗,吴城也不曾听见他激烈欢呼过,表情掩藏在厚重的面具下,只能看见一双过分冷淡的眼眸,与满身血迹格格不入。
吴城爱重他的一身本领,提拔他做自己的副将,也亲眼目送他凭借军功一步一步向上攀登。
也最后亲眼目睹他变成纸上的死人名字。
他的名字放在首位,隔了段时间,墨字已有些模糊了,晕染在吴城拿着信笺的指尖。为将者的手不该颤抖,吴城只能盯着那张轻飘飘的信笺,从斥候的口中拼凑出一个人的故事结尾,陨落在一片枯草连绵的河滩上。
过往思绪在脑海中纷乱,死者如何能复生,又如何能出现在宫墙之下。
忽而一声响遏云霄,吴城压下思绪,跨步至女墙边上,俯视发出声响之处。
空中焰火绚丽,碎裂的火星如雨飘落,幽深夜空为之一亮。吴城向下寻觅,终于找到焰火下模糊的人影。
一人在马上,居于城门之下。明明那人在低头,看不见面容,却给人难以言说的畏惧感。
“拿弩箭来。”
吴城弓马娴熟,离了军中也不曾松懈过练武。他在视野中搜寻来人头颅方向,张弦,瞄准,羽箭在弦上,风声停滞。
几乎重合的放弦声响起。
吴城直觉一动,就地卧倒,一根没羽箭径直从手臂上擦过,留下一丝血痕后跌落在地。
“他猜到了我的动作。”念头跃然而出。
如今禁军只靠着一点畏惧留在城门,吴城不能显出劣势,面色如常,又瞥见箭簇上带着纸条,取下来展开在眼前。
“吴帅,许久未见,以箭为凭。”
/
被压下去的名字又浮现,几乎要冲出脑海落在他面前,生出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人。
真是他吗?为何会是他?怎么能是他!
吴城疾速起身,踮起脚去看清城门下的人。谋逆之臣孤骑立在浓重的阴影里,他似有所感,抬头露出一张覆着生铁面具的面容。
像棋子落下清脆的一声,同样的一双眼睛,也曾在他梦里出现过的眼睛,冷如刀锋。
吴城抿紧嘴唇,终于吐出两个字:“王山。”
时间从未静止过。
沉闷的暮色里,禁军士兵慌乱的低声叫喊依旧,戚云崖听见烟火坠地的声响,听见与他同行的卸甲人隐含激奋的汇报声,离着巍峨城关,却好似也听见了许多年前元帅喊他的姓名。
“王山,好好干,来日做我帐下副将。”
他挑了最常见的姓氏,随口凑了赶路跨过的山水,以此进入军中。
明明知道今日要面对什么,心还是止不住的战栗,戚云崖心中自嘲一笑。
他早就抛去了王山的名字,成为靖侯世子戚云崖,染了无数人的鲜血,成为行走在人世间的亡魂。
与此同时,吴城顾不上愤懑,血红的焰火在夜空中格外刺眼,前往府库搬运军械的禁军迟迟未归,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
果然,东北方向,火光冲天而起。
戚云崖略松了口气。路饮的信号在夜空中转瞬即逝,暗红的焰火表明北门已破,他全身心投入到下一步,下令道:“府库已破,按计划行事。”
为首的卸甲人应了声“是”,转而发笑,轻蔑道:“世子,吴城看来也老了,比不得侯爷,竟是临阵脱逃了!”
戚云崖余光瞥去,果然不见吴帅踪影,他不信为将帅者的退缩,思绪飞快掠过,厉声喝道:“防御敌袭!”
话音未落,重逾千斤的城门忽然大开,城墙上只剩十数个弩箭手,羽箭纷纷如雨下。刀光剑影霎时袭来,为首禁军手中长剑在空中挥舞如风,拍马径直冲向城外。
戚云崖率先张弓,一箭追逐而去,才在半空中被压阵的吴城一刀斩落。
马声嘶鸣,尘土飞扬,来人的刀先劈来,破空之声飞入耳畔,戚云崖顺势用左手甩出剑身挡下,剑鞘抵在刀锋,吴城似早有所料,攻向戚云崖右下空虚之处。
吴城终于开口,声音嘶哑:“我竟不知你连死讯都要欺骗于我。”
戚云崖俯身躲过,将弓箭滑进马腹边的皮囊内,再持剑迎上饱含怒火的一刀。刀面宽大,剑身狭长,吴城刀法以猛烈著称,连绵不断劈风而下,戚云崖只是拦下,手腕翻折送回一剑。
生铁嗡鸣之声不断,禁军已和卸甲人厮杀成一片,场面混乱至极,几乎分不出交手的是敌是我。
当前一击又落空,对手似风又似雾,一味防守不肯反击,更不肯与他对话,吴城心中生出更盛的怒火,刀锋凌冽向前披去:“王山,答话!”
“王山确实死在白沙驿,只是不是死在突厥人手上。”戚云崖语气缓慢,冷银色的刀面自他眼前向上掠过,几乎能照见交手的两个人,照得无所遁形。
吴帅的刀慢了,他蓦然轻笑。
细微的时间空挡里,自以为逃脱的禁军守卫奔马疾驰,思忖去何方报信。一箭之快,快到骑马之人缰绳未松,骏马高昂痛嘶,带着刺穿前腿关节的箭簇跪倒在地。
戚云崖收弓在手,吴城的刀挥向戚云崖脖颈边,却见他唇边笑意未消,最终刀锋停在一寸外。
吴城想知道缘由,逼近问道:“无论如何,你为何要行谋逆之事,要把命再赔进去一次。”
黑衣打扮的青年好似不在意架在颈侧的刀,轻轻抬手卸掉面具,露出一张吴城见过的面容。
“吴帅,杀王山和王山五十三名亲卫的凶手就在宫中啊……”戚云崖的眼睛让吴城想起荒芜的古战场,有血与火焚烧过的痕迹,他语气苍凉而讽刺。“郭铭要军功,皇帝要替罪羊,所以王山被选中了,多简单的一桩事。”
“无人在意五十三条性命,他站得那样高,怎么看得见王山呢?”
吴城心中翻江倒海,下意识要脱口而出“陛下怎么可能”,又停在嗓子口。他在朝中几十年,对陛下的了解足够让他说不出这句话,五十三条人命更不能让他说下去。
士卒可以马革裹尸死在沙场,甚至可以权衡利弊后填进战场的漩涡,但不可死于己方的冷箭。
郭铭突然的军功升迁,无影无踪的突厥人,所有的异常闪电似地连接在一起,让吴城持刀的手有些颤抖。
吴城有些徒劳地分辩:“小人在朝,圣听不明,我可以帮你彻查……”
“吴帅,我所求的与你不同,不是案情昭雪,只是最简单的道理。”
戚云崖微微仰头,从刀下闪身离开,手中长剑直指宫墙,坚定落下四个字:“以命换命。”
所有藏身在背后的阴诡影子,在白沙驿血案推波助澜的口舌,必须一一偿还。从龙椅上的皇帝,到截住他求助信使的靖侯,都在其中。
他甚至还在微笑,沾了血的清风霁月,口吻平和。
“他们下地狱,而我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