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初见宫城
大宫女沙济兰讲完了“他坦”的规矩,果然便领着这些小宫女们到宫城根底下去认路了。
这一路除了沙济兰和几个教导嬷嬷,还有两个管事太监,并四个苏拉看管,免得宫女们跑丢跑失,或是瞧了不该瞧的地方、动了不该动的东西、说错了什么话。
此前因为冒失而撵出去的先例可并不少。
小宫女本人必须得被撵出去不说,他们这些管事的也得连带受罚,所以无不打着十二分精神,紧紧盯着第一次靠近宫城的“初生牛犊”。
张如婉深知自己在认路上一点儿天分都没有,平日里没什么要紧事,走错了、绕两圈也不打紧,可这是将来要给主子当差的地方,她当然是知道轻重的。特意走在离沙济兰近的位置方便听训,一丝也不敢怠慢。
也不知道是天生的方向感差,还是因为从小就生活在那个狭窄的胡同的原因,她凡是要到什么地方,就没有一次就走对的,总要走些弯路。去口外住的那段日子,她更是一步也不敢离开母亲,生怕一错眼珠失散开,那可就再也找不回家了。
所以她平时那不大好使的眼睛和走几步路就累的腿脚,今天也都像格外有劲儿似的,随着队伍轻巧而快速地向前行进。
内三旗人虽说都归内务府管,但却并不生活在内务府。
太和殿峥嵘轩峻,殿前巨大的广场,更映衬着须弥座上殿宇森严,令人望而生畏。
不过一墙之外,却完全是另一种光景。
从太和殿西南侧的右翼门穿过,只见低矮围墙里密密匝匝排列着众多规制不高的灰瓦房舍,在这座紫禁城里,显得是那么不合时宜。
它北面紧挨着慈宁宫,南面不远便是武英殿,怎么看这里都应该有一座相当的殿宇才是。
的确,明朝时候,这儿曾是“仁智殿”,曾经停放过明成祖朱棣的灵柩。此后又用作书画院,与专事皇家书画的武英殿是一组配套设施。
当今皇上继位以后,重新设立内务府。原本的仁智殿因为职能与武英殿有所重叠,又因为四通八达的便利位置,这才被拆除,改成了内务府衙门。
好在原本院落的地方就宽敞得很,能容纳许多灰瓦房子密密地立着,是内务府堂、各司、库、作的所在,一直连接到玉带河里岸。
内殿、乾清宫、四执库等重要地方的“他坦”,便是在这内务府院里,其余他坦就要通过玉带河上的小桥,到外岸、乃至宫城墙外头才能到了。
只要是在皇城里的房舍,都是由内府打理的皇室私产,所以专门匀出一套院子训练新选的宫女,对内府来说完全不算什么难事。
沙济兰领着一队小宫女,从他们的院子出发,方在胡同里转了两个弯儿,便豁然开朗,来到外金水河的西岸上。
小宫女们头一次在这么近的地方看见高耸的朱红城墙,就连远处山包上的万春亭都进清楚了不少。
管事太监低声咳嗽,一下子就让东张西望的小宫女们噤了声。
这儿是普通人的禁地。
虽说内三旗人世代生活在以内府衙门为中心层层发散的住家,但在入内当差之前,绝不允许随意闯进金水河岸。
张如婉记得,自己小时候虽然不爱出门跟伙伴们玩儿,却也被大人反复告诫不许忘东边去。
若说这个,七妞可是行家。她小时候跟在一大群哥哥后面玩,经常被淘气的哥哥们领到一些“蹊径”里去,七拐八拐地,爬上屋顶,去张望对岸那座巍峨的皇城。
有几次差点儿教值守的兵丁发现捉住,都是小孩子们仗着自己人小身轻,连滚带爬抄小路才脱了险。
虽然不允许她们抬头看,可路过一个个持刀剑站岗的兵丁散发出的森严寒气,着实令人多了一丝敬畏。
沙济兰等人先是与路口的兵丁出示了牌子,又反复清点过人数,才带她们上了桥。
外金水河也并没有她们想象得那么清澈见底,反倒养着许多莲藕和大鱼。
大鱼一摆尾巴,荡碎了角楼的倒影。
张如婉一惊,从对皇宫的震撼中缓过神来,往沙济兰身旁蹭得更近了些,生怕错过一丝重要的细节。
果然,高大的朱红城墙之下,倚靠着一溜灰瓦下房,那便是传说中的“他坦”,也是宫女们未来当差的重要场所。
“现下看到的他坦都是西路各宫的,离着大内远些,地方也小些,但里头东西都是一应俱全。”沙济兰同门口管事的点头示意,管事的拉开了一扇他坦门,小宫女们都争先恐后地往抻着脖子往里望。
原来“他坦”只不过是一套通风和采光都不大良好的值房,外间会客办事,里面并排两间,一间是厨房,一间则用来存放一些临时用的食材、工具。
“咳咳。”沙济兰的声音比平时放低了好几倍,却还是可以令小宫女们立刻收回目光,自觉回到队伍里。
宫女们低眉顺眼地随着沙济兰继续向前走,一连一大片这样简易的他坦房,都长得一个样。
瞧着张如婉迷茫的神情,七妞跟和珍对了个眼神,捂着嘴笑了。
“如今记不住不要紧,日子长了就熟了。再者,他坦门口都有牌子,办差的时候千万看准牌子再进屋,免得误事。”
不知不觉,张如婉看见一处小城门出现在宫墙上。如果门口没有人值守,外面的人一定会认为这是一处装饰。
紫禁城的四个正门,那是主子、大臣们走的。而内三旗办差的包衣没有资格走正门,加上进出频繁,只能走这样的小门。守小门的也并不是兵丁,而是内务府的苏拉。
沙济兰仍然给门口的人看了牌子,领着宫女们穿过一条窄而暗的门洞,进入她们此前从未接触过的更严密的禁地。
“和珍姐姐,咱们这是朝哪个方向走呐?转了这些个弯儿,钻了这些个门洞子,我都转向了!”七妞望着两侧森严的府库,不觉有些害怕。
和珍抬眼瞧了瞧四周,复又低下头小声说:“咱们是从西边进来的,你转向的时候就找城墙,这不城墙在右手边儿呢!”
七妞恍然大悟,才反应过来自己身处紫禁城西南部,正由北往南去。
衣库、车处……就连大内的库房,都比外头人家的正房还高大气派,更别提如今都没见着边儿的大殿了。
“喏,再往南,便是果局、冰库,那不是你们当差的地方,今日便不必认识了,往后慢慢熟悉吧!”
听见“果局”两个字,张如婉不禁内心微动,那可是她母亲当差的地方,原来就与自己一墙之隔,不知道母亲现在是在墙那一面的衙门里当差,还是在家里等着她回去呢?
这个念头在心里转了一转,她突然嗤笑出来:怎么会有这种傻念头呢?那个名叫张骋怀的小男孩如今正是牙牙学语的时候,那个张家小院,如今谁又想得起在这里吃苦的人呢?
张如婉头也不回地跟着穿过衣库他坦旁边的小门,便到了内宫的玉带河,过一座小桥,便是内务府的院墙了。
原来,乾清宫、内殿、贵妃等高级主子的他坦,全都在这儿。这些房子规制更高,设施也更豪华。
一些衣着体面的大宫女从进进出出,连正眼都不瞧她们——能出入这些他坦房的宫女,当然也都不是一般人吧?
一对大宫女从张如婉身侧掠过,带来一阵香风。
那香味儿若有似无,并不是寻常的檀香或是沉水香,可到底是什么,她一时也说不出来。回头望望她们高傲的背影,张如婉扯了扯嘴角,又留恋地望着这些高级的他坦。
“当然了,在我们胡同,谁也没有我识文断字,就连男孩们都比不上我。女孩子就更别说了,只认些简单的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且论长相么……我也算数得上的。”
她心想,自己资质如此优越,肯定能分到这里当差吧?
然而,世界并不只有她的胡同。
这一路除了沙济兰和几个教导嬷嬷,还有两个管事太监,并四个苏拉看管,免得宫女们跑丢跑失,或是瞧了不该瞧的地方、动了不该动的东西、说错了什么话。
此前因为冒失而撵出去的先例可并不少。
小宫女本人必须得被撵出去不说,他们这些管事的也得连带受罚,所以无不打着十二分精神,紧紧盯着第一次靠近宫城的“初生牛犊”。
张如婉深知自己在认路上一点儿天分都没有,平日里没什么要紧事,走错了、绕两圈也不打紧,可这是将来要给主子当差的地方,她当然是知道轻重的。特意走在离沙济兰近的位置方便听训,一丝也不敢怠慢。
也不知道是天生的方向感差,还是因为从小就生活在那个狭窄的胡同的原因,她凡是要到什么地方,就没有一次就走对的,总要走些弯路。去口外住的那段日子,她更是一步也不敢离开母亲,生怕一错眼珠失散开,那可就再也找不回家了。
所以她平时那不大好使的眼睛和走几步路就累的腿脚,今天也都像格外有劲儿似的,随着队伍轻巧而快速地向前行进。
内三旗人虽说都归内务府管,但却并不生活在内务府。
太和殿峥嵘轩峻,殿前巨大的广场,更映衬着须弥座上殿宇森严,令人望而生畏。
不过一墙之外,却完全是另一种光景。
从太和殿西南侧的右翼门穿过,只见低矮围墙里密密匝匝排列着众多规制不高的灰瓦房舍,在这座紫禁城里,显得是那么不合时宜。
它北面紧挨着慈宁宫,南面不远便是武英殿,怎么看这里都应该有一座相当的殿宇才是。
的确,明朝时候,这儿曾是“仁智殿”,曾经停放过明成祖朱棣的灵柩。此后又用作书画院,与专事皇家书画的武英殿是一组配套设施。
当今皇上继位以后,重新设立内务府。原本的仁智殿因为职能与武英殿有所重叠,又因为四通八达的便利位置,这才被拆除,改成了内务府衙门。
好在原本院落的地方就宽敞得很,能容纳许多灰瓦房子密密地立着,是内务府堂、各司、库、作的所在,一直连接到玉带河里岸。
内殿、乾清宫、四执库等重要地方的“他坦”,便是在这内务府院里,其余他坦就要通过玉带河上的小桥,到外岸、乃至宫城墙外头才能到了。
只要是在皇城里的房舍,都是由内府打理的皇室私产,所以专门匀出一套院子训练新选的宫女,对内府来说完全不算什么难事。
沙济兰领着一队小宫女,从他们的院子出发,方在胡同里转了两个弯儿,便豁然开朗,来到外金水河的西岸上。
小宫女们头一次在这么近的地方看见高耸的朱红城墙,就连远处山包上的万春亭都进清楚了不少。
管事太监低声咳嗽,一下子就让东张西望的小宫女们噤了声。
这儿是普通人的禁地。
虽说内三旗人世代生活在以内府衙门为中心层层发散的住家,但在入内当差之前,绝不允许随意闯进金水河岸。
张如婉记得,自己小时候虽然不爱出门跟伙伴们玩儿,却也被大人反复告诫不许忘东边去。
若说这个,七妞可是行家。她小时候跟在一大群哥哥后面玩,经常被淘气的哥哥们领到一些“蹊径”里去,七拐八拐地,爬上屋顶,去张望对岸那座巍峨的皇城。
有几次差点儿教值守的兵丁发现捉住,都是小孩子们仗着自己人小身轻,连滚带爬抄小路才脱了险。
虽然不允许她们抬头看,可路过一个个持刀剑站岗的兵丁散发出的森严寒气,着实令人多了一丝敬畏。
沙济兰等人先是与路口的兵丁出示了牌子,又反复清点过人数,才带她们上了桥。
外金水河也并没有她们想象得那么清澈见底,反倒养着许多莲藕和大鱼。
大鱼一摆尾巴,荡碎了角楼的倒影。
张如婉一惊,从对皇宫的震撼中缓过神来,往沙济兰身旁蹭得更近了些,生怕错过一丝重要的细节。
果然,高大的朱红城墙之下,倚靠着一溜灰瓦下房,那便是传说中的“他坦”,也是宫女们未来当差的重要场所。
“现下看到的他坦都是西路各宫的,离着大内远些,地方也小些,但里头东西都是一应俱全。”沙济兰同门口管事的点头示意,管事的拉开了一扇他坦门,小宫女们都争先恐后地往抻着脖子往里望。
原来“他坦”只不过是一套通风和采光都不大良好的值房,外间会客办事,里面并排两间,一间是厨房,一间则用来存放一些临时用的食材、工具。
“咳咳。”沙济兰的声音比平时放低了好几倍,却还是可以令小宫女们立刻收回目光,自觉回到队伍里。
宫女们低眉顺眼地随着沙济兰继续向前走,一连一大片这样简易的他坦房,都长得一个样。
瞧着张如婉迷茫的神情,七妞跟和珍对了个眼神,捂着嘴笑了。
“如今记不住不要紧,日子长了就熟了。再者,他坦门口都有牌子,办差的时候千万看准牌子再进屋,免得误事。”
不知不觉,张如婉看见一处小城门出现在宫墙上。如果门口没有人值守,外面的人一定会认为这是一处装饰。
紫禁城的四个正门,那是主子、大臣们走的。而内三旗办差的包衣没有资格走正门,加上进出频繁,只能走这样的小门。守小门的也并不是兵丁,而是内务府的苏拉。
沙济兰仍然给门口的人看了牌子,领着宫女们穿过一条窄而暗的门洞,进入她们此前从未接触过的更严密的禁地。
“和珍姐姐,咱们这是朝哪个方向走呐?转了这些个弯儿,钻了这些个门洞子,我都转向了!”七妞望着两侧森严的府库,不觉有些害怕。
和珍抬眼瞧了瞧四周,复又低下头小声说:“咱们是从西边进来的,你转向的时候就找城墙,这不城墙在右手边儿呢!”
七妞恍然大悟,才反应过来自己身处紫禁城西南部,正由北往南去。
衣库、车处……就连大内的库房,都比外头人家的正房还高大气派,更别提如今都没见着边儿的大殿了。
“喏,再往南,便是果局、冰库,那不是你们当差的地方,今日便不必认识了,往后慢慢熟悉吧!”
听见“果局”两个字,张如婉不禁内心微动,那可是她母亲当差的地方,原来就与自己一墙之隔,不知道母亲现在是在墙那一面的衙门里当差,还是在家里等着她回去呢?
这个念头在心里转了一转,她突然嗤笑出来:怎么会有这种傻念头呢?那个名叫张骋怀的小男孩如今正是牙牙学语的时候,那个张家小院,如今谁又想得起在这里吃苦的人呢?
张如婉头也不回地跟着穿过衣库他坦旁边的小门,便到了内宫的玉带河,过一座小桥,便是内务府的院墙了。
原来,乾清宫、内殿、贵妃等高级主子的他坦,全都在这儿。这些房子规制更高,设施也更豪华。
一些衣着体面的大宫女从进进出出,连正眼都不瞧她们——能出入这些他坦房的宫女,当然也都不是一般人吧?
一对大宫女从张如婉身侧掠过,带来一阵香风。
那香味儿若有似无,并不是寻常的檀香或是沉水香,可到底是什么,她一时也说不出来。回头望望她们高傲的背影,张如婉扯了扯嘴角,又留恋地望着这些高级的他坦。
“当然了,在我们胡同,谁也没有我识文断字,就连男孩们都比不上我。女孩子就更别说了,只认些简单的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且论长相么……我也算数得上的。”
她心想,自己资质如此优越,肯定能分到这里当差吧?
然而,世界并不只有她的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