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头一桩差事
张如婉紧随着和珍的脚步,心里可算落了地。
因为内宫之中,宫女不许独自行动,若有差事,都是两人一队出入。如今她同和珍一起在惠妃身边当差,少不得同进同出。别人倒还有限,和珍可是最妥当的一个人,跟着她,自己连闭着眼睛都摔不着了。
正想着,忽闻一阵孩童喧闹之声从墙内传来。如婉抬起眼皮偷瞧了瞧,原来是一片青瓦的房子。依稀记得来时也经过了这么一片,却不知道是作何用处。
如婉瞧那厉害宫女远远走在前面,不敢大声,便扯着一旁和珍的袖子问道:“姐姐,这青瓦的房子是做什么用的?原以为是库房一类,可怎么又有人声?”
和珍抬眼一瞥,悄声道:“这是南三所,乃是皇子们的居所。”
“皇子们,不是同母亲同住么?”
“养到六岁上,该进学的年纪,便都要挪到这儿同兄弟们同息同止了。”
那大宫女听见窃窃私语的声音,往后瞪了一眼。张如婉二人便不敢再说,又多瞧了这青瓦几眼,只觉新奇。
过了南三所不远,便是延禧宫了。宫女们极少从延禧宫正门进去,都是走后面或是侧面的小门。到了正宫,早有人进去禀报,她们便立在阶下,等候通传。
今天是个大晴天,大太阳在头顶上,照得人暖意融融。
只见帘子一打,有宫女拍拍手,便是示意她们进去见主子了。
一掀帘子,便有一股木屑香味扑面而来,氤氲着湿润的气息。
惠妃吃过午饭,因怕存在心里,所以还未午休,穿着一件石青色家常夹袍,外罩月白地子牡丹纹样缎面灰鼠皮马褂,没大妆饰,松松地倚在正堂上,与下首的陈答应一同吃茶。见四个新宫女进来,也没放下盏子,一旁的陈答应却搁下茶碗,整了整衣襟。
初春时节,外面虽暖,但仍有风。方才换衣服,几个人都套的棉马褂,偏张如婉爱伶俐,非要穿夹的,和珍三人也拗她不过。
宫墙高大,却极狭窄,所以只要一来风,便如油进了漏斗,就着宫道可劲儿地流窜。张如婉一路被风推着往前走,自知不耐,却也咬着牙挺着,已有些着了风。如今一入延禧宫正殿,炭火极旺,这暖意一熏,倒有些流涕,又兼脑热,只是不好发作,僵僵地跟在和珍身边,木讷地行着礼。
“回主儿,这便是新上来的和珍、如婉、阿琳、二姐儿,四名女孩儿。”
惠妃一见四个宫女,模样都齐整,只是最后一个名叫“二姐儿”,不大妥当。
“你叫二姐儿?”惠妃歪着头,捧着茶碗瞧她,嘴角含笑。
二姐儿忙行了大礼,道:“回主儿的话,奴才家里女孩儿多,老人说起了小名儿都记不住,不如就按序排着,为的是方便招呼。奴才排行第二,所以就这么叫二姐儿了。”
惠妃不由得一笑:“巧了,我在家时候也叫二姐儿。”
二姐儿不知何意,还以为主子恼了,慌忙跪下磕头:“奴才不知道,没得冒犯了主儿,还请主儿赐个新名儿。”
“哟,这是怎么的?宁珠快给扶起来。”惠妃搁下茶碗连连挥手。
按规矩,底下的人是没资格问问题的,只有上位人告诉了,才能听着记着。以前就有大宫女携带一气,小宫女都不知道师傅叫什么的事情。
一听惠妃呼唤,四人这才知道先前把她们领回来的管事宫女叫“宁珠”。
惠妃笑道:“天下排行第二的女孩儿都叫‘二姐儿’,这有什么。不过这里叫二姐、二妞的太多,牌子上那么写着是为了好核对,真喊一声,十个八个的答应,没得说嘴。如今和你一同当差的……”
宁珠见势,附在惠妃耳边说是“阿琳”。
“哦,既与阿琳一同当差,便叫‘阿蓝’罢,山岗有桦树,正相称。”惠妃见她谢恩不尽,便又捧起茶碗喝着,一同瞧了阿琳,叮嘱了几句服饰陈答应要尽心的话。
“这两个是补缺的?”惠妃一指和珍与如婉,宁珠肯定示意,惠妃笑了笑,“有你当师父,自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成,我也乏了,下去罢!”
没有像二姐儿那样额外受主子的青睐,按张如婉本来的性子,肯定是要心里盘算一番的。只不过这一下子受了风,头脑昏昏,又是木头香气往鼻子里钻,一出门早已天旋地转,掩着口鼻打了两个喷嚏。
方才那个伶俐的宫女白了她一眼:“没规矩,刚退出主子的屋子就这样?”
她刚要辩白,那宫女又夺言道:“怪不得呢,没出数九就穿夹的,不冷煞人才怪呢。”
宁珠出来瞪了那宫女一眼,将她们带到院墙下。
“小的也太不知冷热些,大的也太严苛些。”宁珠向张如婉笑道:“这是你秀荣姐姐,她素来心急,你也担待些罢。”
张如婉无暇辩白,只略略作揖回护,宁珠也不理会,让秀荣带着阿琳、阿蓝二人去陈答应屋里请安。秀荣辫子一甩,带人进屋不提。
和珍见张如婉面色不好,便知是有些伤风。大内的规矩,主位跟前使唤的宫女,若是伤风感冒,是要挪下去将养的,待好了才能上来。可她刚上来第一天便挪出去,实在不成样儿,内务府知道了可能会以为主子嫌这人是病秧子,退回去也未可知。
思忖片刻,和珍方道:“姐姐,您瞧,张大妹妹嗽了两声,怕是主儿屋里太暖和,我们在外头家里也没经着过,一时有些冷热相替冒着了,姐姐看,能否将妹妹领到咱们奴才在里头的下处歇歇,吃碗热水缓应过来就好了。”
宁珠自然知道她的思量,不由得心下赞许。遂领着两人到宫女歇脚的下房去,又摸出一件自己的灰鼠皮坎肩与张如婉披上。张如婉吃了两碗热茶,方才一凉一热激起来的感气似乎也压下去不少,那魂魄似才回身,对着宁珠与和珍谢个不完。
“现在好了?”宁珠倚在炕桌边上,戏谑地瞧着她。
“好了好了,晚间再发散发散,便全好了,多谢姐姐。”说着就要把灰鼠坎肩往下脱,被宁珠摆摆手作罢了。
“晚间回去风也大,先套着罢,过后好生打理了照样还我便是。”宁珠捏了捏鼻子,正色道:“你两个往后在惠主儿跟前行走,可比不得她们两个伺候答应。刚来是到不了主儿跟前的,得先当外面的差,慢慢地熟了,再一里一里地上去。今日不分派什么活计,回去这一路有人领着,好生记了道儿,往后找不着混撞,教人捉住可自己领罚。”
听到这儿,张如婉不禁一激灵。
“明儿起,你们两个专在门廊上伺候,听着里头的信儿,及时管着开关帘子的差事。别看事不大,每日进进出出不少人,可得机灵着。里头的地方,如果我们领着办差,方可以进,而咱们主儿的内殿,若无通传,你们断断不得擅入。”
接着又是一大篇子的规矩,讲了半日,因宁珠进去伺候惠妃午休起身,才将她们放了回去。
张如婉跟着和珍溜边儿走在宫道上,本来就不记得怎么走,又兼病弱,脚底下似踩着棉花一般,宁珠给的皮衣服在延禧宫熏得久了,也浸了那股木头香味儿,钻进她鼻子里,不觉有些晕眩。
不知道哪道小门里,突然冒出一声“姐姐”。
和珍与如婉脚步一住,四下望了望,只是不见人影。
“姐姐,在这儿!”
半晌才瞧见一扇小隐门里,探出个头来,却居然是七妞。
和珍见她一人从门洞里冒出,不由得惊了一跳,连忙拉将下来,又瞧门洞里再无旁人,便拉着与她二人走在一起,低着头说话。
“你不是去翊坤宫宜主儿那里行走了么?翊坤宫离此甚远,你怎的冒了出来?”
只见七妞嘻嘻一笑:“我倒同你们两个顺路。”又一扬下巴,两人顺着看去,前面正是一片青瓦的房子,是皇子们的居所。
“这说来也巧,十一阿哥的奶嬷嬷上来回话,宜主儿就让把九阿哥和十一阿哥的春天新衣裳都给捎去。偏我前脚来见主儿,正在当场,主儿就指了我一起去,帮着嬷嬷拿些轻重东西。主子又说我岁数小,贪玩儿,此来路远,跟着嬷嬷多走走看看,晚些回去也使得。”
张如婉不禁心下羡慕,不仅因为七妞一去就能当这么要紧的差事,还因主子体恤,纵着她一个小宫女自在游逛。再比之方才都未曾多瞧自己一眼的惠妃,忍不住咬了咬牙。
和珍一笑道:“既然是跟着嬷嬷去当差,嬷嬷身影怎么不见?倒调皮得一个人躲在门洞儿里弄鬼儿。”
“嬷嬷平日眼珠不错地跟着阿哥们,难出来逛一趟。此行送了衣服,先不忙回主子跟前复命,在各宫还有几桩自己的老关系要叙,便叫我在院子周围等她。我正没意思,远远瞧着四个青褂的齐整女孩子过来,见是你们,便想等你们一等。”
和珍点点头问道:“你这头一桩差事,办得如何?”
“还能有什么?不过是提些细软,送到里头就完事了。”
如婉问道:“你可见到两位阿哥了么?”
七妞一笑,刚要说话,忽闻背后嬷嬷轻唤,便不敢多言,挥手一别,便从小门洞钻回院里应声去了。
因为内宫之中,宫女不许独自行动,若有差事,都是两人一队出入。如今她同和珍一起在惠妃身边当差,少不得同进同出。别人倒还有限,和珍可是最妥当的一个人,跟着她,自己连闭着眼睛都摔不着了。
正想着,忽闻一阵孩童喧闹之声从墙内传来。如婉抬起眼皮偷瞧了瞧,原来是一片青瓦的房子。依稀记得来时也经过了这么一片,却不知道是作何用处。
如婉瞧那厉害宫女远远走在前面,不敢大声,便扯着一旁和珍的袖子问道:“姐姐,这青瓦的房子是做什么用的?原以为是库房一类,可怎么又有人声?”
和珍抬眼一瞥,悄声道:“这是南三所,乃是皇子们的居所。”
“皇子们,不是同母亲同住么?”
“养到六岁上,该进学的年纪,便都要挪到这儿同兄弟们同息同止了。”
那大宫女听见窃窃私语的声音,往后瞪了一眼。张如婉二人便不敢再说,又多瞧了这青瓦几眼,只觉新奇。
过了南三所不远,便是延禧宫了。宫女们极少从延禧宫正门进去,都是走后面或是侧面的小门。到了正宫,早有人进去禀报,她们便立在阶下,等候通传。
今天是个大晴天,大太阳在头顶上,照得人暖意融融。
只见帘子一打,有宫女拍拍手,便是示意她们进去见主子了。
一掀帘子,便有一股木屑香味扑面而来,氤氲着湿润的气息。
惠妃吃过午饭,因怕存在心里,所以还未午休,穿着一件石青色家常夹袍,外罩月白地子牡丹纹样缎面灰鼠皮马褂,没大妆饰,松松地倚在正堂上,与下首的陈答应一同吃茶。见四个新宫女进来,也没放下盏子,一旁的陈答应却搁下茶碗,整了整衣襟。
初春时节,外面虽暖,但仍有风。方才换衣服,几个人都套的棉马褂,偏张如婉爱伶俐,非要穿夹的,和珍三人也拗她不过。
宫墙高大,却极狭窄,所以只要一来风,便如油进了漏斗,就着宫道可劲儿地流窜。张如婉一路被风推着往前走,自知不耐,却也咬着牙挺着,已有些着了风。如今一入延禧宫正殿,炭火极旺,这暖意一熏,倒有些流涕,又兼脑热,只是不好发作,僵僵地跟在和珍身边,木讷地行着礼。
“回主儿,这便是新上来的和珍、如婉、阿琳、二姐儿,四名女孩儿。”
惠妃一见四个宫女,模样都齐整,只是最后一个名叫“二姐儿”,不大妥当。
“你叫二姐儿?”惠妃歪着头,捧着茶碗瞧她,嘴角含笑。
二姐儿忙行了大礼,道:“回主儿的话,奴才家里女孩儿多,老人说起了小名儿都记不住,不如就按序排着,为的是方便招呼。奴才排行第二,所以就这么叫二姐儿了。”
惠妃不由得一笑:“巧了,我在家时候也叫二姐儿。”
二姐儿不知何意,还以为主子恼了,慌忙跪下磕头:“奴才不知道,没得冒犯了主儿,还请主儿赐个新名儿。”
“哟,这是怎么的?宁珠快给扶起来。”惠妃搁下茶碗连连挥手。
按规矩,底下的人是没资格问问题的,只有上位人告诉了,才能听着记着。以前就有大宫女携带一气,小宫女都不知道师傅叫什么的事情。
一听惠妃呼唤,四人这才知道先前把她们领回来的管事宫女叫“宁珠”。
惠妃笑道:“天下排行第二的女孩儿都叫‘二姐儿’,这有什么。不过这里叫二姐、二妞的太多,牌子上那么写着是为了好核对,真喊一声,十个八个的答应,没得说嘴。如今和你一同当差的……”
宁珠见势,附在惠妃耳边说是“阿琳”。
“哦,既与阿琳一同当差,便叫‘阿蓝’罢,山岗有桦树,正相称。”惠妃见她谢恩不尽,便又捧起茶碗喝着,一同瞧了阿琳,叮嘱了几句服饰陈答应要尽心的话。
“这两个是补缺的?”惠妃一指和珍与如婉,宁珠肯定示意,惠妃笑了笑,“有你当师父,自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成,我也乏了,下去罢!”
没有像二姐儿那样额外受主子的青睐,按张如婉本来的性子,肯定是要心里盘算一番的。只不过这一下子受了风,头脑昏昏,又是木头香气往鼻子里钻,一出门早已天旋地转,掩着口鼻打了两个喷嚏。
方才那个伶俐的宫女白了她一眼:“没规矩,刚退出主子的屋子就这样?”
她刚要辩白,那宫女又夺言道:“怪不得呢,没出数九就穿夹的,不冷煞人才怪呢。”
宁珠出来瞪了那宫女一眼,将她们带到院墙下。
“小的也太不知冷热些,大的也太严苛些。”宁珠向张如婉笑道:“这是你秀荣姐姐,她素来心急,你也担待些罢。”
张如婉无暇辩白,只略略作揖回护,宁珠也不理会,让秀荣带着阿琳、阿蓝二人去陈答应屋里请安。秀荣辫子一甩,带人进屋不提。
和珍见张如婉面色不好,便知是有些伤风。大内的规矩,主位跟前使唤的宫女,若是伤风感冒,是要挪下去将养的,待好了才能上来。可她刚上来第一天便挪出去,实在不成样儿,内务府知道了可能会以为主子嫌这人是病秧子,退回去也未可知。
思忖片刻,和珍方道:“姐姐,您瞧,张大妹妹嗽了两声,怕是主儿屋里太暖和,我们在外头家里也没经着过,一时有些冷热相替冒着了,姐姐看,能否将妹妹领到咱们奴才在里头的下处歇歇,吃碗热水缓应过来就好了。”
宁珠自然知道她的思量,不由得心下赞许。遂领着两人到宫女歇脚的下房去,又摸出一件自己的灰鼠皮坎肩与张如婉披上。张如婉吃了两碗热茶,方才一凉一热激起来的感气似乎也压下去不少,那魂魄似才回身,对着宁珠与和珍谢个不完。
“现在好了?”宁珠倚在炕桌边上,戏谑地瞧着她。
“好了好了,晚间再发散发散,便全好了,多谢姐姐。”说着就要把灰鼠坎肩往下脱,被宁珠摆摆手作罢了。
“晚间回去风也大,先套着罢,过后好生打理了照样还我便是。”宁珠捏了捏鼻子,正色道:“你两个往后在惠主儿跟前行走,可比不得她们两个伺候答应。刚来是到不了主儿跟前的,得先当外面的差,慢慢地熟了,再一里一里地上去。今日不分派什么活计,回去这一路有人领着,好生记了道儿,往后找不着混撞,教人捉住可自己领罚。”
听到这儿,张如婉不禁一激灵。
“明儿起,你们两个专在门廊上伺候,听着里头的信儿,及时管着开关帘子的差事。别看事不大,每日进进出出不少人,可得机灵着。里头的地方,如果我们领着办差,方可以进,而咱们主儿的内殿,若无通传,你们断断不得擅入。”
接着又是一大篇子的规矩,讲了半日,因宁珠进去伺候惠妃午休起身,才将她们放了回去。
张如婉跟着和珍溜边儿走在宫道上,本来就不记得怎么走,又兼病弱,脚底下似踩着棉花一般,宁珠给的皮衣服在延禧宫熏得久了,也浸了那股木头香味儿,钻进她鼻子里,不觉有些晕眩。
不知道哪道小门里,突然冒出一声“姐姐”。
和珍与如婉脚步一住,四下望了望,只是不见人影。
“姐姐,在这儿!”
半晌才瞧见一扇小隐门里,探出个头来,却居然是七妞。
和珍见她一人从门洞里冒出,不由得惊了一跳,连忙拉将下来,又瞧门洞里再无旁人,便拉着与她二人走在一起,低着头说话。
“你不是去翊坤宫宜主儿那里行走了么?翊坤宫离此甚远,你怎的冒了出来?”
只见七妞嘻嘻一笑:“我倒同你们两个顺路。”又一扬下巴,两人顺着看去,前面正是一片青瓦的房子,是皇子们的居所。
“这说来也巧,十一阿哥的奶嬷嬷上来回话,宜主儿就让把九阿哥和十一阿哥的春天新衣裳都给捎去。偏我前脚来见主儿,正在当场,主儿就指了我一起去,帮着嬷嬷拿些轻重东西。主子又说我岁数小,贪玩儿,此来路远,跟着嬷嬷多走走看看,晚些回去也使得。”
张如婉不禁心下羡慕,不仅因为七妞一去就能当这么要紧的差事,还因主子体恤,纵着她一个小宫女自在游逛。再比之方才都未曾多瞧自己一眼的惠妃,忍不住咬了咬牙。
和珍一笑道:“既然是跟着嬷嬷去当差,嬷嬷身影怎么不见?倒调皮得一个人躲在门洞儿里弄鬼儿。”
“嬷嬷平日眼珠不错地跟着阿哥们,难出来逛一趟。此行送了衣服,先不忙回主子跟前复命,在各宫还有几桩自己的老关系要叙,便叫我在院子周围等她。我正没意思,远远瞧着四个青褂的齐整女孩子过来,见是你们,便想等你们一等。”
和珍点点头问道:“你这头一桩差事,办得如何?”
“还能有什么?不过是提些细软,送到里头就完事了。”
如婉问道:“你可见到两位阿哥了么?”
七妞一笑,刚要说话,忽闻背后嬷嬷轻唤,便不敢多言,挥手一别,便从小门洞钻回院里应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