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顺旅店的前台空无一人,姜黄色的高柜台,是90年代流行的复合层板家具,颜色鲜亮,但不耐脏,桌角的边缝已经有了黑色的泥污。柜台上方照例挂着各国城市的时钟,可惜落满灰尘,甚至有一个已经不会动了。马大爹看了看这间不大的前台,一侧摆放着半旧的竹篾长椅和一个小茶几,另一侧放着两盆蔫蔫的发财树。他敲了敲前台的桌子,在深夜里发出了响亮的“咚咚”声。
不一会儿,走出来一个中年的妇人,她笑眯眯地问是不是来住宿,口音明显不是本地人。马大爹拿出藏在怀里的瓷瓶,说是前面小市场里有老板给落下的,刚才看到那小老板好像进了这里。妇人看着马大爹学雪白的衣领笑了,请他稍坐片刻,便转身进去叫人。很快,几个脸熟的摊贩小老板,拉扯着包袱,从里面走了出来。马大爹看到其中一个正是那个卖瓷瓶的老板,便起身迎了上去。没想那老板也像是认识他一般,主动伸手握住马大爹的手,神色微动,就拉着马大爹又坐了下来。
“太谢谢你介了,还帮我们这些小摊摊收东西,真是太好了。”自来熟的小老板热络地和马大爹打起了招呼,“大爹,你介贵姓?”
“免贵姓马。不消谢,不消谢……”马大爹被弄得有点不好意思,“我也只拿着这个小瓷瓶,别的也来不及了。我看还有好多东西都丢在那里……”说着就将瓷瓶归还了原主。
“马大爹,没得事,没得事,这些东西嘛,是你的就是你的,甩也甩不脱;不是你的,再巴着也巴不住。你说,是不是嘛?”
“啊,也是也是。”马大爹听得有点懵,附和地点头。
“你看,这个瓷瓶不就回来了吗?”小老板手里拿着瓷瓶,马上利索地问,“马大爹,这个小瓷瓶,你给看得上?我便宜卖给你。”
“哦?不消不消,我不买东西,我就是逛逛。”马大爹这才反应过来小老板的热情,急忙拒绝
道。
“逛街不出手,没得意思。或者我卖你的东西嘛?”小老板盯上了马大爹,“你介戴着的这个领带夹,一看就是有年头的,要不你卖给我吧。”
马大爹一骨碌站了起来,像护宝一样护住自己的胸前,声音提高地吼道“不卖!”然后转身就要
走。在一旁看热闹的摊贩们,纷纷附和,像是要明抢一般,马大爹吓得快步走开,向门口奔去。
“老人家,请留步。”就在一片喧闹之中,一个温厚的声音想起,其他人也似乎在下一秒噤声。
马大爹也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转过头,看到一个皮肤白皙的中年男人从里间走了出来,后面跟着的是之前的妇人。
“老人家,我姓张,是福顺的老板。谢谢您专门过来一趟,物归原主,请喝杯茶再走嘛。”他才说完,身后的妇人就已将泡了茶叶的玻璃杯递了过来。马大爹一时无法拒绝,只能将茶杯接了过来,但随手放到了一旁的前台上。
老板似也不介意,又说道:“老人家,你不用那么紧张。他们,也包括我,都想听一听你领带夹的故事。”
“没有什么故事,它就是个领带夹而已。你们为什么要盯着它,我说了,我不买!你们不要来抢,我可是部队出来的……”马大爹边说边退,这个旅馆里的人莫名其妙,早知道就不过来了,然后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前熟悉的凸起,这里是领带夹的位置,可是……那个熟悉的地方竟然没有了硬物,上上下下都没了,领带夹不见了!
“我的领带夹呢!去哪里了?是不是你们偷走了!你们这可是抢啊!还给我!还给我……”马大爹在一瞬间的停滞后,突然吼起来,面部也因怒气转的阴暗,似有一团黑雾,“一定是你们趁我不注意偷走了。”
人群好似也因他的愤怒而自动往后退,而那个自称张老板的中年男人却仍旧温和地说道:“你的领带夹不是一直都在这里吗?”说着指了指刚才马大爹坐过的竹椅,那枚通体银白的领带夹静静地躺在那里,镶嵌其上的金色小提琴,熠熠生辉。
马大爹冲了回去,将领带夹捧在手里,紧紧护住,盯住众人,夺门而去。
可是很快,他又回来了,他的眼睛因怒气而通红,脸上的黑雾更深了。他大吼起来:“快把我的领带夹还我,为什么又不见,你们到底干了什么?快还给我!”他一边说,一边冲向之前想要买他领带夹的小老板面前,“是不是你?是不是我不卖给你,你就偷!偷一次不够,又偷一次!”小老板神情悲伤,欲言又止,任凭马大爹嘶吼,也没有再说话,最后还是抬起了手,指了指竹椅子。马大爹随即转身看去,他熟悉得不得再熟悉的领带夹,还是静静地躺在椅子上。
马大爹又一把抓住,紧紧攥在手里,金属的棱角膈着他手疼,可他却得无比的安心。
他再一次离开,又再一次回来,领带夹又诡异地躺回了原处。周而复始,毫无例外。
当马大爹终于耗尽了力气,一屁股坐回了竹椅,把领带夹再一次重新拿起,郑重地夹到了领带上,然后克制而冷静地问:“张老板,说吧,你们为什么要买我的领带夹?”
“因为你带不走它了。”一直没有制止也没有说话的旅店老板平静说道。
“为什么?我是它的主人,为什么带不走?”马大爹完全不相信。
“那你可以问问它,或者说是它们。”张老板指了指领带夹。
“问领带夹?哈哈,你怕是憨喽。喊喊它,它就会答应你?”马大爹不可置信地笑起来,“那我喊,领带夹,领带夹,你听见啦?听见么,答应一声噻。”
“马,马拴哥——是你吗?”一个很轻很轻但又很清晰的声音出现在了马大爹的耳边。
马大爹一怔,像是被定住了一般,不敢相信这一声音。这个世上只有一个人会叫他“马拴哥”。因为出生时左耳边带了个“小耳朵”,按当地老一辈的说法,这就是个拴马的桩子,所以马大爹自小得了“小马拴”的乳名。这个乳名随着他后来长大,小耳朵自然消失后,就再也没有人叫,也没有人知道了。只有同村的妻子,自小听老辈的人说过,才会知道他这个乳名,后来也曾这样喊过他。妻子,对,只有三妹知道呀!
他猛地一回头,便看到了她。
“三妹!你是三妹?…… ”马大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世界上会有这么像的人吗?就算有又怎么可能知道那个小名?如果没有,那眼前的她就是真的是三妹吗,可她……可她已经去世多年了呀!而又为什么眼前的三妹,也显然陷入了同样的震惊之中。
“啊,我是。我……我怎么在这里,马拴哥,你可以看我,真的看到我了,是吧?”
“我看得到你啊!三妹,你真的是三妹啊!”
两人经历了太久的分别,除了不停的确认彼此之外,竟不知从何说起。
许久之后,马大爹像是得到了某种证实,没有了之前的焦躁和愤怒,反而非常平静地问道:“张老板,是不是我已经死了,或是快要死了?”
“嗯,是的。”张老板稍稍一愣,坦然承认了,“刚才大家没敢告诉你,就想先卖下领带夹,最起码不会让你这么快发现……你已经无法带走实物了。不过,不着急,你还有时间的,足够和他们告别。”
“他们?还有谁?”马大爹很诧异。
“马拴哥,除了我,还有一个想见你的……”突然之间三妹像是变了一个人,一个陌生的身影出现,是一个削瘦的年轻人,他似乎有些窘迫,扭着脸不看马大爹。但马大爹却像是突然明白了一般,呆呆看着他,一时老泪纵横。
“是小梅让你来的吧?”马大爹抬头问他。
年轻人有些惊讶,但还是点了点头。
“既然你们想听领带夹的故事,那就坐下来吧。”马大爹转身对张老板和房子里的其他人说道。张老板欣然同意,其他人也找到了老位置,都坐了上来。老板娘走上前,把放在前台的热茶递给了马大爹,温度刚刚好。
“这枚领带夹是民国三十二年,小梅送给我的……”
“1943年4月5日。”站在一旁年轻人插了一句。
马大爹没有因为被打断而生气,反而对他笑了笑,“是的,就是1943年的清明节。那天是莫尼中尉的纪念碑落成的日子。莫尼中尉是美国飞行员,他来我们中国时才二十出头。我参军后就在飞虎队做地勤,年纪和这些美国大兵差不多大,他们也经常和我们出去玩。莫尼中尉最喜欢去滇池游泳,他说那里最像他的家乡堪萨斯。每到黄昏,他就拿出随着带着的小提琴,为我们演奏。那声音和我们二胡、三弦都不一样,听也听不懂,但还是让我们心里听得酸酸的。在他来中国的第二年冬天,圣诞节刚刚过,日本人的飞机又来了,他们要炸毁我们的云南驿的机场。莫尼中尉冲上了自己的战鹰,单机起飞,只身飞进了日军的机群。在击落一架敌机后,莫尼中尉陷入危机,一架敌机迎面朝他冲来,避无可避!莫尼中尉毅然撞向了敌机,对方左翼断裂,坠落。而他自己的P-40也在撞击中起火,急速下坠,而下面就是祥云县城。就在飞机即将坠入县城的时候,起火的飞机突然重新扬起,摇摇摆摆地飞向了城外。祥云县的老百姓都知道,这是飞行员为了避免起火的飞机坠入人口密集的县城,控制着飞机飞离的。而莫尼中尉也因为错过了跳伞的最佳高度,拖着还没有完全打开的降落伞,重重摔在了地上,在狂风之下,又被降落伞拖拽出了几百米远。附近老百姓都赶了来,把已经昏迷的莫尼中尉送到县城救治,可因伤势过重,无力回天……莫尼就这样牺牲了。”
回忆中,马大爹几度哽咽,目光看向门外的江水,时空中似乎也想响起了飞机的轰鸣声。
“第二年的清明节,祥云县为莫尼中尉修建了纪念碑。我们也在那天黄昏,去了滇池边,站在莫尼中尉曾经眺望家乡的地方,怀念他。那天来了好多人,有战友、有朋友、还有好多附近还记得他的渔民。小梅也在,和我们大家一起,看着滇池水的那一头,一直一直地哼着,哼着莫尼中尉演奏的那段旋律。虽然我们谁的不知道那首曲子是什么。晚上回部队的时候,小梅拉住了我,塞给我一个小纸盒。我打开一看,竟然是一枚镶嵌着小提琴的领带夹。小梅一边把领带夹取出来,放在我的手上,一边对我说……”马大爹一时哽住,眼泪落下,他连忙转过了身。
“以后你要用真的小提琴给我们演奏,所以一定要活着,活着回来。战打完了,我就嫁给你。”
那个年轻人又把马大爹的话接上了。
坐在一边的人虽然有些奇怪,但看着马大爹的默许,大家都没有说话。
“两年之后,抗战胜利,飞虎队解散,有些去了桂林,有些回了美国,我们也要被重新整编。这时,我也打了退伍报告,我要去找小梅。莫尼中尉牺牲后不久,小梅一家就去了国外,刚开始我们还能陆陆续续通信,知道她们家一路辗转,躲避战火。我们约定战争一结束,就结婚。我原本是想从河口出境,先到越南,再走海路去香港。但还没有等我到达到老街,我就被边防带回了省城。等我回到了昆明,才知道变了天。省主席被迫下野,送去了重庆,我们也被严格地控制在营房里。直到第二年春天,局势才算是稳定下来。但等我后来出了营,就和小梅失去了联络,我写给她的信丢被退了回来。此时,我却收到了家里传来的口信,说老母亲病危。可当我急急忙忙赶回家,迎接我的却是家中热闹的婚礼。原先父亲怕我打战留不下后,就给我在村中定了亲。日本人才打完,他们就开始准备婚礼了。虽然我也曾给对方写信,要求退婚,但村子里的两家人早已定下婚约,成了儿女亲家。当省城的紧急戒备一解除,老父老母就把我骗回了家中,直接进了新房。直到见到了新娘子,我才知道,原来她也是被骗回来的。”说到这里,马大爹看了看那个年轻人。
年轻人神情闪动,没有说话。
“我和她被父母锁了三天。”马大爹继续讲下去,“三天里我们讲了很多,我说了部队的事,她讲纺织厂的事;我说美国大兵的糗事,她讲工友们的笑话;我说牺牲了的战友,她讲工伤残疾了的姐妹;我说了长官的自私无情,她讲了组长的可恶冷酷……我们虽然是两个几乎陌生的人,却也在那三天成为了了解彼此的朋友。最后一天夜里,我给她讲了小梅,她讲了我。我小时候在村子的调皮捣蛋,我上私塾时的早退逃学,我当兵后的每一次立功,每一次打战,以及每一次回乡……她比我想象中的,更加了解我,更加懂得我,更加在意我。我也同样知道了她的善良,她的周到和她的情谊。”
“马拴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缘法。”之前一直低着头的年轻人,再一抬头已经是另一个模样,
“嫁给你,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就算是知道了你和小梅的事。你是我从小就在心里装着的人,我知道你是怎样的人。小梅对你情深义重,你怎么可能会失信于她。更何况后来,我从领带夹那里,知道了她的……离世。”三妹满脸泪痕,急切地说道。
“领带夹告诉你的?”马大爹问道。
“不是告诉我,而是让我看到的。”
“看到?你看到了小梅?”
三妹点了点头,年轻人取代她,插过了话,“确实是我让她看到了木姐镇那一夜,你们渡江时所
遭遇的一切。”
“为什么要带她去看?她没有必要知道的。”马大爹攒眉道。
“因为你把我交给了她。她有应该知道和我有关的一切,包括小梅,也包括你。”年轻人懒懒地说。
“那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马大爹追问。
年轻人没有马上说话,只是淡淡地看着他,然后幽幽说道:“小梅没有死。”
马大爹苦笑:“看来你们都知道了。”
“当时你有想过小梅会死里逃生吗?”年轻人颇有些审视地问。
“说实话有想过。但相信‘可能’比相信‘死亡’更加折磨。”马大爹说。
“所以你选择了后者,重新开始了新生活,包括妻子。”
“我们这一代的人,有过什么选择的权力吗?我们不是一直都被命运选择吗?我也好,小梅也
好,三妹也好。”马大爹自嘲。
不一会儿,走出来一个中年的妇人,她笑眯眯地问是不是来住宿,口音明显不是本地人。马大爹拿出藏在怀里的瓷瓶,说是前面小市场里有老板给落下的,刚才看到那小老板好像进了这里。妇人看着马大爹学雪白的衣领笑了,请他稍坐片刻,便转身进去叫人。很快,几个脸熟的摊贩小老板,拉扯着包袱,从里面走了出来。马大爹看到其中一个正是那个卖瓷瓶的老板,便起身迎了上去。没想那老板也像是认识他一般,主动伸手握住马大爹的手,神色微动,就拉着马大爹又坐了下来。
“太谢谢你介了,还帮我们这些小摊摊收东西,真是太好了。”自来熟的小老板热络地和马大爹打起了招呼,“大爹,你介贵姓?”
“免贵姓马。不消谢,不消谢……”马大爹被弄得有点不好意思,“我也只拿着这个小瓷瓶,别的也来不及了。我看还有好多东西都丢在那里……”说着就将瓷瓶归还了原主。
“马大爹,没得事,没得事,这些东西嘛,是你的就是你的,甩也甩不脱;不是你的,再巴着也巴不住。你说,是不是嘛?”
“啊,也是也是。”马大爹听得有点懵,附和地点头。
“你看,这个瓷瓶不就回来了吗?”小老板手里拿着瓷瓶,马上利索地问,“马大爹,这个小瓷瓶,你给看得上?我便宜卖给你。”
“哦?不消不消,我不买东西,我就是逛逛。”马大爹这才反应过来小老板的热情,急忙拒绝
道。
“逛街不出手,没得意思。或者我卖你的东西嘛?”小老板盯上了马大爹,“你介戴着的这个领带夹,一看就是有年头的,要不你卖给我吧。”
马大爹一骨碌站了起来,像护宝一样护住自己的胸前,声音提高地吼道“不卖!”然后转身就要
走。在一旁看热闹的摊贩们,纷纷附和,像是要明抢一般,马大爹吓得快步走开,向门口奔去。
“老人家,请留步。”就在一片喧闹之中,一个温厚的声音想起,其他人也似乎在下一秒噤声。
马大爹也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转过头,看到一个皮肤白皙的中年男人从里间走了出来,后面跟着的是之前的妇人。
“老人家,我姓张,是福顺的老板。谢谢您专门过来一趟,物归原主,请喝杯茶再走嘛。”他才说完,身后的妇人就已将泡了茶叶的玻璃杯递了过来。马大爹一时无法拒绝,只能将茶杯接了过来,但随手放到了一旁的前台上。
老板似也不介意,又说道:“老人家,你不用那么紧张。他们,也包括我,都想听一听你领带夹的故事。”
“没有什么故事,它就是个领带夹而已。你们为什么要盯着它,我说了,我不买!你们不要来抢,我可是部队出来的……”马大爹边说边退,这个旅馆里的人莫名其妙,早知道就不过来了,然后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前熟悉的凸起,这里是领带夹的位置,可是……那个熟悉的地方竟然没有了硬物,上上下下都没了,领带夹不见了!
“我的领带夹呢!去哪里了?是不是你们偷走了!你们这可是抢啊!还给我!还给我……”马大爹在一瞬间的停滞后,突然吼起来,面部也因怒气转的阴暗,似有一团黑雾,“一定是你们趁我不注意偷走了。”
人群好似也因他的愤怒而自动往后退,而那个自称张老板的中年男人却仍旧温和地说道:“你的领带夹不是一直都在这里吗?”说着指了指刚才马大爹坐过的竹椅,那枚通体银白的领带夹静静地躺在那里,镶嵌其上的金色小提琴,熠熠生辉。
马大爹冲了回去,将领带夹捧在手里,紧紧护住,盯住众人,夺门而去。
可是很快,他又回来了,他的眼睛因怒气而通红,脸上的黑雾更深了。他大吼起来:“快把我的领带夹还我,为什么又不见,你们到底干了什么?快还给我!”他一边说,一边冲向之前想要买他领带夹的小老板面前,“是不是你?是不是我不卖给你,你就偷!偷一次不够,又偷一次!”小老板神情悲伤,欲言又止,任凭马大爹嘶吼,也没有再说话,最后还是抬起了手,指了指竹椅子。马大爹随即转身看去,他熟悉得不得再熟悉的领带夹,还是静静地躺在椅子上。
马大爹又一把抓住,紧紧攥在手里,金属的棱角膈着他手疼,可他却得无比的安心。
他再一次离开,又再一次回来,领带夹又诡异地躺回了原处。周而复始,毫无例外。
当马大爹终于耗尽了力气,一屁股坐回了竹椅,把领带夹再一次重新拿起,郑重地夹到了领带上,然后克制而冷静地问:“张老板,说吧,你们为什么要买我的领带夹?”
“因为你带不走它了。”一直没有制止也没有说话的旅店老板平静说道。
“为什么?我是它的主人,为什么带不走?”马大爹完全不相信。
“那你可以问问它,或者说是它们。”张老板指了指领带夹。
“问领带夹?哈哈,你怕是憨喽。喊喊它,它就会答应你?”马大爹不可置信地笑起来,“那我喊,领带夹,领带夹,你听见啦?听见么,答应一声噻。”
“马,马拴哥——是你吗?”一个很轻很轻但又很清晰的声音出现在了马大爹的耳边。
马大爹一怔,像是被定住了一般,不敢相信这一声音。这个世上只有一个人会叫他“马拴哥”。因为出生时左耳边带了个“小耳朵”,按当地老一辈的说法,这就是个拴马的桩子,所以马大爹自小得了“小马拴”的乳名。这个乳名随着他后来长大,小耳朵自然消失后,就再也没有人叫,也没有人知道了。只有同村的妻子,自小听老辈的人说过,才会知道他这个乳名,后来也曾这样喊过他。妻子,对,只有三妹知道呀!
他猛地一回头,便看到了她。
“三妹!你是三妹?…… ”马大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世界上会有这么像的人吗?就算有又怎么可能知道那个小名?如果没有,那眼前的她就是真的是三妹吗,可她……可她已经去世多年了呀!而又为什么眼前的三妹,也显然陷入了同样的震惊之中。
“啊,我是。我……我怎么在这里,马拴哥,你可以看我,真的看到我了,是吧?”
“我看得到你啊!三妹,你真的是三妹啊!”
两人经历了太久的分别,除了不停的确认彼此之外,竟不知从何说起。
许久之后,马大爹像是得到了某种证实,没有了之前的焦躁和愤怒,反而非常平静地问道:“张老板,是不是我已经死了,或是快要死了?”
“嗯,是的。”张老板稍稍一愣,坦然承认了,“刚才大家没敢告诉你,就想先卖下领带夹,最起码不会让你这么快发现……你已经无法带走实物了。不过,不着急,你还有时间的,足够和他们告别。”
“他们?还有谁?”马大爹很诧异。
“马拴哥,除了我,还有一个想见你的……”突然之间三妹像是变了一个人,一个陌生的身影出现,是一个削瘦的年轻人,他似乎有些窘迫,扭着脸不看马大爹。但马大爹却像是突然明白了一般,呆呆看着他,一时老泪纵横。
“是小梅让你来的吧?”马大爹抬头问他。
年轻人有些惊讶,但还是点了点头。
“既然你们想听领带夹的故事,那就坐下来吧。”马大爹转身对张老板和房子里的其他人说道。张老板欣然同意,其他人也找到了老位置,都坐了上来。老板娘走上前,把放在前台的热茶递给了马大爹,温度刚刚好。
“这枚领带夹是民国三十二年,小梅送给我的……”
“1943年4月5日。”站在一旁年轻人插了一句。
马大爹没有因为被打断而生气,反而对他笑了笑,“是的,就是1943年的清明节。那天是莫尼中尉的纪念碑落成的日子。莫尼中尉是美国飞行员,他来我们中国时才二十出头。我参军后就在飞虎队做地勤,年纪和这些美国大兵差不多大,他们也经常和我们出去玩。莫尼中尉最喜欢去滇池游泳,他说那里最像他的家乡堪萨斯。每到黄昏,他就拿出随着带着的小提琴,为我们演奏。那声音和我们二胡、三弦都不一样,听也听不懂,但还是让我们心里听得酸酸的。在他来中国的第二年冬天,圣诞节刚刚过,日本人的飞机又来了,他们要炸毁我们的云南驿的机场。莫尼中尉冲上了自己的战鹰,单机起飞,只身飞进了日军的机群。在击落一架敌机后,莫尼中尉陷入危机,一架敌机迎面朝他冲来,避无可避!莫尼中尉毅然撞向了敌机,对方左翼断裂,坠落。而他自己的P-40也在撞击中起火,急速下坠,而下面就是祥云县城。就在飞机即将坠入县城的时候,起火的飞机突然重新扬起,摇摇摆摆地飞向了城外。祥云县的老百姓都知道,这是飞行员为了避免起火的飞机坠入人口密集的县城,控制着飞机飞离的。而莫尼中尉也因为错过了跳伞的最佳高度,拖着还没有完全打开的降落伞,重重摔在了地上,在狂风之下,又被降落伞拖拽出了几百米远。附近老百姓都赶了来,把已经昏迷的莫尼中尉送到县城救治,可因伤势过重,无力回天……莫尼就这样牺牲了。”
回忆中,马大爹几度哽咽,目光看向门外的江水,时空中似乎也想响起了飞机的轰鸣声。
“第二年的清明节,祥云县为莫尼中尉修建了纪念碑。我们也在那天黄昏,去了滇池边,站在莫尼中尉曾经眺望家乡的地方,怀念他。那天来了好多人,有战友、有朋友、还有好多附近还记得他的渔民。小梅也在,和我们大家一起,看着滇池水的那一头,一直一直地哼着,哼着莫尼中尉演奏的那段旋律。虽然我们谁的不知道那首曲子是什么。晚上回部队的时候,小梅拉住了我,塞给我一个小纸盒。我打开一看,竟然是一枚镶嵌着小提琴的领带夹。小梅一边把领带夹取出来,放在我的手上,一边对我说……”马大爹一时哽住,眼泪落下,他连忙转过了身。
“以后你要用真的小提琴给我们演奏,所以一定要活着,活着回来。战打完了,我就嫁给你。”
那个年轻人又把马大爹的话接上了。
坐在一边的人虽然有些奇怪,但看着马大爹的默许,大家都没有说话。
“两年之后,抗战胜利,飞虎队解散,有些去了桂林,有些回了美国,我们也要被重新整编。这时,我也打了退伍报告,我要去找小梅。莫尼中尉牺牲后不久,小梅一家就去了国外,刚开始我们还能陆陆续续通信,知道她们家一路辗转,躲避战火。我们约定战争一结束,就结婚。我原本是想从河口出境,先到越南,再走海路去香港。但还没有等我到达到老街,我就被边防带回了省城。等我回到了昆明,才知道变了天。省主席被迫下野,送去了重庆,我们也被严格地控制在营房里。直到第二年春天,局势才算是稳定下来。但等我后来出了营,就和小梅失去了联络,我写给她的信丢被退了回来。此时,我却收到了家里传来的口信,说老母亲病危。可当我急急忙忙赶回家,迎接我的却是家中热闹的婚礼。原先父亲怕我打战留不下后,就给我在村中定了亲。日本人才打完,他们就开始准备婚礼了。虽然我也曾给对方写信,要求退婚,但村子里的两家人早已定下婚约,成了儿女亲家。当省城的紧急戒备一解除,老父老母就把我骗回了家中,直接进了新房。直到见到了新娘子,我才知道,原来她也是被骗回来的。”说到这里,马大爹看了看那个年轻人。
年轻人神情闪动,没有说话。
“我和她被父母锁了三天。”马大爹继续讲下去,“三天里我们讲了很多,我说了部队的事,她讲纺织厂的事;我说美国大兵的糗事,她讲工友们的笑话;我说牺牲了的战友,她讲工伤残疾了的姐妹;我说了长官的自私无情,她讲了组长的可恶冷酷……我们虽然是两个几乎陌生的人,却也在那三天成为了了解彼此的朋友。最后一天夜里,我给她讲了小梅,她讲了我。我小时候在村子的调皮捣蛋,我上私塾时的早退逃学,我当兵后的每一次立功,每一次打战,以及每一次回乡……她比我想象中的,更加了解我,更加懂得我,更加在意我。我也同样知道了她的善良,她的周到和她的情谊。”
“马拴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缘法。”之前一直低着头的年轻人,再一抬头已经是另一个模样,
“嫁给你,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就算是知道了你和小梅的事。你是我从小就在心里装着的人,我知道你是怎样的人。小梅对你情深义重,你怎么可能会失信于她。更何况后来,我从领带夹那里,知道了她的……离世。”三妹满脸泪痕,急切地说道。
“领带夹告诉你的?”马大爹问道。
“不是告诉我,而是让我看到的。”
“看到?你看到了小梅?”
三妹点了点头,年轻人取代她,插过了话,“确实是我让她看到了木姐镇那一夜,你们渡江时所
遭遇的一切。”
“为什么要带她去看?她没有必要知道的。”马大爹攒眉道。
“因为你把我交给了她。她有应该知道和我有关的一切,包括小梅,也包括你。”年轻人懒懒地说。
“那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马大爹追问。
年轻人没有马上说话,只是淡淡地看着他,然后幽幽说道:“小梅没有死。”
马大爹苦笑:“看来你们都知道了。”
“当时你有想过小梅会死里逃生吗?”年轻人颇有些审视地问。
“说实话有想过。但相信‘可能’比相信‘死亡’更加折磨。”马大爹说。
“所以你选择了后者,重新开始了新生活,包括妻子。”
“我们这一代的人,有过什么选择的权力吗?我们不是一直都被命运选择吗?我也好,小梅也
好,三妹也好。”马大爹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