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市上很少出现钢笔,一方面是价格低廉,再加上磨损,卖不起什么好价格;另一个方面是用钢笔的人太少了,如今都是什么中性笔、原子笔、水性笔,就连学生考试都要求用碳素笔……钢笔除了让老板签字时,能有点装模作样的仪式感,还真没什么市场。前些年火爆一时的凌美笔,鬼市上还出现过几支,而老牌子的英雄钢笔,是真的久违了。鬼市上不乏文化人,但大都青睐包着浆的古董和有年头的老物件,钢笔就很尴尬。虽然也有岁月的痕迹,可那干涸了多少年的吸墨器,不知还吸不吸得上水,再说,哪里去找墨水呀。这种塑料外壳的英雄钢笔,就算是过去也不值几个钱。而且如果笔杆上有刻字,放在旧货市场,那就是瑕疵品。
“那支钢笔上还有字?”阿丁很惊讶。
这回轮到于辰翻白眼额,“也对,你们90后怎么会知道钢笔上可以刻字呢!”
“钢笔不是不锈钢嘛,怎么刻字?”阿丁很不服气。
“难道你就没有见过塑料壳子的钢笔?以前的钢笔都是金属笔套,塑料笔基,就是握笔的地方。钢笔的钢原先指的是笔尖的铱粒,那是一种合金,耐磨性极高,可以反复写,并不是指笔套的不锈钢。你就没见过?”于辰不可思议道。
阿丁没有否认,她的记忆里没有什么老钢笔。她读书那会儿,虽然也写过钢笔,但很快就被纤细的中性笔取代,记忆里的钢笔真是那种磨砂金属笔套的,毕竟养父母从没有亏待过她。
“好吧,我知道了。”于辰像突然反应过来,戏谑道,“和你们90后真是有代沟呀!”
阿丁忍住翻白眼,直接问:“所以,你哪里发现的那支钢笔?”
“你忘了之前朱倩在鬼市报警的时候,摊贩大哥们就在说她在找一支笔吗?还在之前的幻景中,你没看到陈钢手里捏着的笔吗,后来就放在了书桌上。”
“那支笔上有字?在哪里?”
“承认自己没发现,又不丢人。”于辰又讨人嫌地说,“你还真不知道笔杆上可以刻字呀。你先用手机搜一张英雄钢笔的图片出来,我来现身说笔。”
阿丁虽然一千一万个不愿意,为了了解钢笔的来历,还是伸手将手机拿了出来。
“对对,就是这种英雄钢笔。”于辰已经把头凑了过来,“就是这种钢笔,看到没,笔杆部分、笔基部分都是塑料的,我小时候就用过这种钢笔,就是灰蓝色的这个样子。”
“在这么细的笔杆上刻字?怎么刻?拿什么刻?”阿丁不解地问。
“用圆规。”于辰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我小时候就刻过。可惜我平时写字就不好看,用圆规刻的字更是不好看,我也就刻了个‘于’字,还好笔画简单。有一些刀工厉害的,可以在笔杆上刻出书法来,又精湛,又飘逸的。你是没见过——”
“那这支钢笔上的字你都认出来了?”
“额……没有。离得太远了,没有看出来,但隐约看到上面有字。”
“哦,我以为很厉害的。”
“我确实没看出来,但你知道为什么这支钢笔会流到鬼市吗?”
“可鬼市上并没有呀!”
“不是没有,而是还没出现。朱倩也许是在什么地方听说了些什么,所以才来鬼市的。”
“听说了什么?”
“我不信福顺家的人什么都没告诉你。你难道不知道鬼市上的有缘人?”
阿丁哼了一声,就当承认了自己知情,“可我只见过物件等人,没见过人等物件的。”
“确实如此,鬼市本就是先有货品再有买家。如今买家来了,货却迟迟没有出现,确实有些古怪。我很好奇是谁指点了的朱倩,又为什么是一支钢笔。”
“找钢笔的人肯定会知道些什么!”
“所以我们不是跟了她一夜了吗?”于辰笑嘻嘻的说。
阿丁没有一丝犹豫 ,直接向前拉住了神情恍惚的朱倩,“走,跟我走。”
“你们要去铁桥上?不要忘了,还没有找到那支钢笔哦。”于辰不紧不慢的说。
“有天师在还怕去不了吗?”阿丁笃定道。
于辰一怔,没有想到她会知道这个,依旧嘴硬:“和你说过了,我只是有天师资格罢了,不是天师。”
“别矫情了,要走就走。”
于辰一时语塞,只得和她一起扶住朱倩,向鬼市走去。
鬼市之所以在河西,并不因为这里月黑风高,适合做偏门的生意,而是因为这里有一座铁桥。但凡是横跨江水的桥梁,不论什么材质,什么造型,建造之初皆是为了方便两岸的居民。过去,是木桥竹桥,可一旦发大水,不仅桥没了,连人都被冲走了。住了这一带的老人家,都能说出几个洪水吃人的年份。也曾修过砖桥,但地理要求很高,这一段也就只有一座。人多车多的,一到上下班时间,全挤在窄窄的砖桥上,好像一侧身就会掉下河一般。后来河上的桥越来越多,钢筋混凝土的、钢架的、悬索的,连接几大交通要道,又宽又直,和公路无异,要不是脚下有江水、边上有栏杆,几乎忘记这里曾经是河水最湍急,最危险,也是最诡异的河道。而这诡异和那座铁桥也有些关系。
铁桥出现在百年前,之所以叫铁桥,并不仅仅因为这是座全钢铁结构的桥梁,还因为它是一条铁路,桥面铺设的是铁轨。按理说,通行的桥大都有专门的防护,可唯独这座铁桥没有任何的防护,没有栏杆、没有扶手,甚至没有路,行人只能走在两条铁轨中间的铁皮板上,发出空荡荡的“咣当咣当咣当”……铁皮板的缝隙下,尽是打圈儿回旋的河水。因此,百年的时间不算短了,但它从未成为交通要道。铁路兴盛过,也败落过,木头的枕木有些断了,有些腐坏了,有些不见了,近些年来换成了水泥枕木,老铁道也焕发新颜。只是这些热闹和铁桥无关,铁桥上的铁轨早就焊死在桥面的铁柱上,从来没有木质的枕木,看不到腐坏的痕迹,也看不出铁板的年岁,只透着金属的光芒,好像不朽。
这座铁桥也是江上最早出现的现代桥梁,并架于砖桥一侧,跟随它一起出现了还有那个年月众多第一,比如革命,比如水电站、电影院、自来水、999香烟、游船公园……当火车满载着从夷邦运来货物,冒着滚滚的黑烟,沿着古城墙缓缓驶入城中时,城里的小孩子飞奔在两侧,不停地招手,大喊的呼喊,就算那只是一节货车,没有车窗、也没有旅客,他们的热情也依然不减。没有火车的时候,铁路成了新的道路,笔直、平坦、新潮,城里人纷纷练就功夫,在一截一截的枕木上健步如飞。只有一个地方必须要慢下来,就像火车经过时也要减速一样——江面上铁桥的地势抬升,火车经过时铁桥会有明显的晃动,一上一下,一上一下,就像是致敬一般,鸣笛声也随之拉响。这种陡然抬升的高度,对于那个年月的慢火车来说,是很少见的。但对于这条据说可以媲美苏伊士运河的铁路而言,有关它惊心动魄的奇迹实在太多,这座铁桥真是说不上号,就坐落在河面的一处高地上,见证沧海桑田。
砖桥和铁桥最早也都在老城墙外,四周是大片大片的菜园,水系发达,遍布河渠,有一座小小的龙王庙,就在地势的高处,俯瞰最终汇入江水的各条渠道。后来城墙坍塌了,城门改成了铁栏杆,人口越来越多,耕地越来越少,菜园变成了农舍,河渠变成了阴沟,龙王庙的高地被一条铁轨穿行而过,最终消失在铁路道砟的瓦砾中。而铁桥被逐渐划入城中,往来通行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家似乎很喜欢把大铁皮踩得咣咣当当,甚至还有胆子大的小娃娃直接从桥上跳水。这桥位置高,从这里入水,会溅起老高的水花,引得路人惊呼,玩伴羡慕。但是每年雨季涨水,漫延到两岸的人家,风大雨大,人都被冲走,只有铁桥岿然不动。等河水退去,淤泥沉积,河床抬高,总有冒失的小娃从桥上跳下扎到泥里,脚朝下还好,如果头朝下就免不了填座新坟。那些没有墓碑的坟茔就在铁桥两边,日积月累下来,变成一片高低起伏的洼地,成为河水吃人传说的一部分。再后来,工厂的烟囱在河水两岸升腾,农舍变成车间,变成家属区,变成学校,变成了操场,那片洼地变成了电站,密密麻麻的电线缠绕在水泥柱上,点着个120W的大电灯,给夜行的路人照个亮。再到后来的后来,工厂外迁出城,家属区成了不同名称的住宅区,电站规模扩大了,成了一处有栅栏圈住触电勿近的变电站,大电灯没有了,变成了一座高高的电力塔。那座铁桥不再是河段上最高的地方,但是它还在。
“这座老古的铁桥现在不通车了吧,我好像从来没有见过有火车过。”阿丁看着近在咫尺的铁桥,转身问道。
“一百年算什么老,这可是座古城,比它古老的地方多了去了。再说人家一直都通车,只是班次少,一天才两趟,三年前挖地铁,刚好和好几段铁轨重合,这火车就暂停运营了,再过两年就恢复了。如今还有几座城市能有这百年小火车?”于辰不屑一顾地说。
“你不是说不老吗?”阿丁反问。
“嘿,你还绕我!”于辰挑眉笑了,“老的不是这座桥,而是这条河。”
“这桥不过百年,而河一直在这里……也就是说,在一百多年前还没有这座铁桥的时候,入口不在这里,那在哪里?”
“哟,想套天师的话,你还得努力呢!不过你确实说对了,那时的入口确实不在这里。”于辰并没有否认。
“那你总可以告诉我,为什么后来会在这里吧?”
“这个可以。因为这里有鬼市呀。”
“这不是废话吗!”阿丁气得一扭头,拉着朱倩上了桥。
风有点大,河水声从脚底传来,并没有想象中的摇摇晃晃,只是没有扶手,走得小心翼翼。那种悬空的状态,并没有很舒适,只想赶快走到对岸。而身边的朱倩却丝毫不受影响,挣开了阿丁的牵扯,一脚踏空。
“那支钢笔上还有字?”阿丁很惊讶。
这回轮到于辰翻白眼额,“也对,你们90后怎么会知道钢笔上可以刻字呢!”
“钢笔不是不锈钢嘛,怎么刻字?”阿丁很不服气。
“难道你就没有见过塑料壳子的钢笔?以前的钢笔都是金属笔套,塑料笔基,就是握笔的地方。钢笔的钢原先指的是笔尖的铱粒,那是一种合金,耐磨性极高,可以反复写,并不是指笔套的不锈钢。你就没见过?”于辰不可思议道。
阿丁没有否认,她的记忆里没有什么老钢笔。她读书那会儿,虽然也写过钢笔,但很快就被纤细的中性笔取代,记忆里的钢笔真是那种磨砂金属笔套的,毕竟养父母从没有亏待过她。
“好吧,我知道了。”于辰像突然反应过来,戏谑道,“和你们90后真是有代沟呀!”
阿丁忍住翻白眼,直接问:“所以,你哪里发现的那支钢笔?”
“你忘了之前朱倩在鬼市报警的时候,摊贩大哥们就在说她在找一支笔吗?还在之前的幻景中,你没看到陈钢手里捏着的笔吗,后来就放在了书桌上。”
“那支笔上有字?在哪里?”
“承认自己没发现,又不丢人。”于辰又讨人嫌地说,“你还真不知道笔杆上可以刻字呀。你先用手机搜一张英雄钢笔的图片出来,我来现身说笔。”
阿丁虽然一千一万个不愿意,为了了解钢笔的来历,还是伸手将手机拿了出来。
“对对,就是这种英雄钢笔。”于辰已经把头凑了过来,“就是这种钢笔,看到没,笔杆部分、笔基部分都是塑料的,我小时候就用过这种钢笔,就是灰蓝色的这个样子。”
“在这么细的笔杆上刻字?怎么刻?拿什么刻?”阿丁不解地问。
“用圆规。”于辰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我小时候就刻过。可惜我平时写字就不好看,用圆规刻的字更是不好看,我也就刻了个‘于’字,还好笔画简单。有一些刀工厉害的,可以在笔杆上刻出书法来,又精湛,又飘逸的。你是没见过——”
“那这支钢笔上的字你都认出来了?”
“额……没有。离得太远了,没有看出来,但隐约看到上面有字。”
“哦,我以为很厉害的。”
“我确实没看出来,但你知道为什么这支钢笔会流到鬼市吗?”
“可鬼市上并没有呀!”
“不是没有,而是还没出现。朱倩也许是在什么地方听说了些什么,所以才来鬼市的。”
“听说了什么?”
“我不信福顺家的人什么都没告诉你。你难道不知道鬼市上的有缘人?”
阿丁哼了一声,就当承认了自己知情,“可我只见过物件等人,没见过人等物件的。”
“确实如此,鬼市本就是先有货品再有买家。如今买家来了,货却迟迟没有出现,确实有些古怪。我很好奇是谁指点了的朱倩,又为什么是一支钢笔。”
“找钢笔的人肯定会知道些什么!”
“所以我们不是跟了她一夜了吗?”于辰笑嘻嘻的说。
阿丁没有一丝犹豫 ,直接向前拉住了神情恍惚的朱倩,“走,跟我走。”
“你们要去铁桥上?不要忘了,还没有找到那支钢笔哦。”于辰不紧不慢的说。
“有天师在还怕去不了吗?”阿丁笃定道。
于辰一怔,没有想到她会知道这个,依旧嘴硬:“和你说过了,我只是有天师资格罢了,不是天师。”
“别矫情了,要走就走。”
于辰一时语塞,只得和她一起扶住朱倩,向鬼市走去。
鬼市之所以在河西,并不因为这里月黑风高,适合做偏门的生意,而是因为这里有一座铁桥。但凡是横跨江水的桥梁,不论什么材质,什么造型,建造之初皆是为了方便两岸的居民。过去,是木桥竹桥,可一旦发大水,不仅桥没了,连人都被冲走了。住了这一带的老人家,都能说出几个洪水吃人的年份。也曾修过砖桥,但地理要求很高,这一段也就只有一座。人多车多的,一到上下班时间,全挤在窄窄的砖桥上,好像一侧身就会掉下河一般。后来河上的桥越来越多,钢筋混凝土的、钢架的、悬索的,连接几大交通要道,又宽又直,和公路无异,要不是脚下有江水、边上有栏杆,几乎忘记这里曾经是河水最湍急,最危险,也是最诡异的河道。而这诡异和那座铁桥也有些关系。
铁桥出现在百年前,之所以叫铁桥,并不仅仅因为这是座全钢铁结构的桥梁,还因为它是一条铁路,桥面铺设的是铁轨。按理说,通行的桥大都有专门的防护,可唯独这座铁桥没有任何的防护,没有栏杆、没有扶手,甚至没有路,行人只能走在两条铁轨中间的铁皮板上,发出空荡荡的“咣当咣当咣当”……铁皮板的缝隙下,尽是打圈儿回旋的河水。因此,百年的时间不算短了,但它从未成为交通要道。铁路兴盛过,也败落过,木头的枕木有些断了,有些腐坏了,有些不见了,近些年来换成了水泥枕木,老铁道也焕发新颜。只是这些热闹和铁桥无关,铁桥上的铁轨早就焊死在桥面的铁柱上,从来没有木质的枕木,看不到腐坏的痕迹,也看不出铁板的年岁,只透着金属的光芒,好像不朽。
这座铁桥也是江上最早出现的现代桥梁,并架于砖桥一侧,跟随它一起出现了还有那个年月众多第一,比如革命,比如水电站、电影院、自来水、999香烟、游船公园……当火车满载着从夷邦运来货物,冒着滚滚的黑烟,沿着古城墙缓缓驶入城中时,城里的小孩子飞奔在两侧,不停地招手,大喊的呼喊,就算那只是一节货车,没有车窗、也没有旅客,他们的热情也依然不减。没有火车的时候,铁路成了新的道路,笔直、平坦、新潮,城里人纷纷练就功夫,在一截一截的枕木上健步如飞。只有一个地方必须要慢下来,就像火车经过时也要减速一样——江面上铁桥的地势抬升,火车经过时铁桥会有明显的晃动,一上一下,一上一下,就像是致敬一般,鸣笛声也随之拉响。这种陡然抬升的高度,对于那个年月的慢火车来说,是很少见的。但对于这条据说可以媲美苏伊士运河的铁路而言,有关它惊心动魄的奇迹实在太多,这座铁桥真是说不上号,就坐落在河面的一处高地上,见证沧海桑田。
砖桥和铁桥最早也都在老城墙外,四周是大片大片的菜园,水系发达,遍布河渠,有一座小小的龙王庙,就在地势的高处,俯瞰最终汇入江水的各条渠道。后来城墙坍塌了,城门改成了铁栏杆,人口越来越多,耕地越来越少,菜园变成了农舍,河渠变成了阴沟,龙王庙的高地被一条铁轨穿行而过,最终消失在铁路道砟的瓦砾中。而铁桥被逐渐划入城中,往来通行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家似乎很喜欢把大铁皮踩得咣咣当当,甚至还有胆子大的小娃娃直接从桥上跳水。这桥位置高,从这里入水,会溅起老高的水花,引得路人惊呼,玩伴羡慕。但是每年雨季涨水,漫延到两岸的人家,风大雨大,人都被冲走,只有铁桥岿然不动。等河水退去,淤泥沉积,河床抬高,总有冒失的小娃从桥上跳下扎到泥里,脚朝下还好,如果头朝下就免不了填座新坟。那些没有墓碑的坟茔就在铁桥两边,日积月累下来,变成一片高低起伏的洼地,成为河水吃人传说的一部分。再后来,工厂的烟囱在河水两岸升腾,农舍变成车间,变成家属区,变成学校,变成了操场,那片洼地变成了电站,密密麻麻的电线缠绕在水泥柱上,点着个120W的大电灯,给夜行的路人照个亮。再到后来的后来,工厂外迁出城,家属区成了不同名称的住宅区,电站规模扩大了,成了一处有栅栏圈住触电勿近的变电站,大电灯没有了,变成了一座高高的电力塔。那座铁桥不再是河段上最高的地方,但是它还在。
“这座老古的铁桥现在不通车了吧,我好像从来没有见过有火车过。”阿丁看着近在咫尺的铁桥,转身问道。
“一百年算什么老,这可是座古城,比它古老的地方多了去了。再说人家一直都通车,只是班次少,一天才两趟,三年前挖地铁,刚好和好几段铁轨重合,这火车就暂停运营了,再过两年就恢复了。如今还有几座城市能有这百年小火车?”于辰不屑一顾地说。
“你不是说不老吗?”阿丁反问。
“嘿,你还绕我!”于辰挑眉笑了,“老的不是这座桥,而是这条河。”
“这桥不过百年,而河一直在这里……也就是说,在一百多年前还没有这座铁桥的时候,入口不在这里,那在哪里?”
“哟,想套天师的话,你还得努力呢!不过你确实说对了,那时的入口确实不在这里。”于辰并没有否认。
“那你总可以告诉我,为什么后来会在这里吧?”
“这个可以。因为这里有鬼市呀。”
“这不是废话吗!”阿丁气得一扭头,拉着朱倩上了桥。
风有点大,河水声从脚底传来,并没有想象中的摇摇晃晃,只是没有扶手,走得小心翼翼。那种悬空的状态,并没有很舒适,只想赶快走到对岸。而身边的朱倩却丝毫不受影响,挣开了阿丁的牵扯,一脚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