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间贴有高考倒计时的教室,倒计时停留在“1”。很奇怪,倒计时这种刻度,很少会有变成“0”的时刻,好像那一刻就成了尽头。而对于有一些人来说,高考确实已经是尽头。
那是一个短发的女生,是那种男生的短发,要不是个子不高,有些瘦小,真会被认成男孩子。她正窸窸窣窣收着课桌的抽屉,把那些写满了算式或是没有来得及写完的草稿纸,全部一股脑地收走,还有桌上摞了老高的课本和试卷,想把它们都塞进双肩书包里,可是明显装不下,或许装不下的还有她不安分的心。像是犹豫了好久,她终于从塞满书的包里抽出一封白色信封的信,悄悄放在了前排的课桌抽屉里。
当天下午,她就要离开学校了。这所学校的高中部收容了她三年,躲开了务农的家庭,躲开了父母的唠叨重复,更躲开了村里同龄人外出打工的安排,只是她并没有把书读好。不是没有努力,只是这些努力未必能换来如愿。作为住校的她们,大都来自乡镇和农村,学习条件无法和城里的走读生去比。每天晚上11点熄灯,周末可以到11点半,等下了晚自习,去洗漱间和厕所抢一圈位置回来,几乎再没有时间写作业看书。所以每个住校生都有一个手电筒,装2号电池的那种,不大,太大了会被宿管阿姨发现,太小了又看不清字。可2号电池又不耐用,有时候三天就得换,一周下来买电池都快5块钱了。一个月百来块的生活费,她哪里舍得天天开手电筒看书啊。她好羡慕走读生,家里有用不完不会熄的电灯,可以正大光明的学习,理所当然的熬夜。所以,她最喜欢周日,早上没有课,晚上才有晚自习,她有几乎一整天的自由时间,洗好了衣服,就可以去教室写作业看看书。就算是大夏天,教室里也有呼呼转动的电风扇,一点也不担心断电。可是,她的效率真的不高,有时一个早上都做不完三道代数题,一个下午也算不出几个元素,一个单元的单词也没背得,又只能等到晚自习时,去借走读生的作业来对答案,总是十题九错。
不用再猜了,这个瘦小的女孩就是朱倩。
进入到记忆之河的阿丁,一如既往安安静静地看着少女时代的朱倩,看着她躲在被子里做题,看着她在操场上晨读,看着她面对作业一筹莫展,看着她在夜晚的球场上奔跑,边跑边哭……这个瘦小的女孩和如今失魂落魄的朱倩,大相径庭,但依旧倔强。
“陈同学不是她的高中同学吗?他在哪里?”阿丁问道。
“不要着急嘛,我们到现在也没有见到陈同学,那说明他是走读生呗。”卖关子的于辰又开始了。
骑自行车来上学的走读生,都要统一把车子停在校门口的车棚里。车多地小,车压着车,间距都没有,停进去和推出来都很费时间。所以陈同学总是赶着铃声来,这样就可以把车停在最外面,好停好取;再踩着铃声进教室,一分钟都不耽误。这样的人,要对时间极其敏感,才能把握得如此准确。所以,他是绝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学习以外的事;所以,他没有朋友。
本来作为住校生的朱倩和走读生的陈同学,是不会有交集的。又努力又落后的朱倩,她的名字根本没有机会和陈同学的名字同时出现在成绩单的第一页,更不会并列在一起。她曾那么努力地追赶过,可他依旧一成不变地在那里——第一名。可是不久之后,不肯将时间浪费在学习以外任何事上的陈钢决定住校,就算住校有令人发指的熄灯时间,但对陈同学而言没什么影响。毕竟,第一名是不熬夜的。
陈同学确实没有注意过朱倩,倒不是因为朱倩太没存在感,而是陈同学对学习以外的人和事都不注意。但其实陈钢不是天才,这一点他自己知道,他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厂矿工人,自小也没有为他培养过什么兴趣爱好,只是因为自己吃了没学历的亏,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异常严格。而陈刚也恰恰在读书上有天赋,又愿意刻苦努力,从没有让父母操心过学习,从小到大,一路领先,奔着最好的大学,心无旁骛。所以一开始陈钢要住校,父母亲是不同意的,最后一年的冲刺了,家里的环境难道不是最好的吗,他们俩人现在连走路都不发出声响了,就是怕打扰了孩子。但是陈钢家门前却开始施工了,父母所在单位的老平房将被推倒重建为七层的小高层,就在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暑假,轰隆轰隆的施工声成为了家里的背景噪音。白天陈钢还能去图书馆避一避,可到了晚上,整晚整晚的施工声让他难以入睡。假期都这么熬人,开学怎么办?父母亲也想过出去租一间房子,让孩子专心备考,可家里的钱都要花在刀刃上,还要存下以后读大学的学费,再付房租的话,家里就捉襟见肘了。陈钢给父母说,自己是忍受不了一天两次(午饭和晚饭)往返学校的路程,以及浪费的时间,他要搬去学校的宿舍住。其实大人都明白,孩子是想为父母省钱,尽管他们担心住校的条件不比家里,但听着窗外的轰隆声,还是为孩子去申请了住校。
高三的时候,很多住校生为了晚上多点时间复习,几个人在外面合租一套房子;像陈同学这样,在高三主动搬进宿舍的,少之又少。所以,他很快被安排进了同班的男生宿舍,睡在了靠窗的上铺。近距离的生活,让学霸的怪癖暴露无遗,比如学霸竟然真的不熬夜!学校的宿舍楼每晚11点关灯,在高三学生的强烈要求下,住校生可以晚自习到11点半,12点以前必须回宿舍。因为整栋楼已经在11点时熄灯了,高三学生得自己摸黑洗漱,不准再打手电筒挑灯夜战。可是谁听啊!哪间高三的宿舍不是光线闪动,明暗相间,不到凌晨一两点,谁会舍得睡啊。像朱倩,她哪个晚上不是到凌晨两三点,全宿舍的同学都熬不住了,她依旧趴在床上,埋头苦读。住校生中,大概只有陈钢是每晚11点准时睡觉的人,睡得还特别好。同宿舍的同学摸黑回来时的响动,也只是让他翻个身,继续睡。有同学偷偷撩开他的蚊帐,想看看他是真睡假睡,人家已传出均匀的鼻音了。这呼呼大睡的模样,不知刺激了多少人,可大家只能默默打开自己的手电筒,最多把刷牙的声音搞得再大些。
周六的上午,陈同学就回家了,可家里的背景音效依旧,他睡下一晚,周日的中午就回到学校,和住校生一起在教室里自习了。那几天,朱倩因为熬夜,整个人晕晕沉沉的,走路都高一脚、低一脚。周日的午后,同宿舍的同学都在补觉,可朱倩舍不得,又早早回到了教室。当她爬到教学楼四楼的时候,气喘吁吁,才走进就一个踉跄摔倒在地。当时教室里就只有早早返校的陈钢。陈钢和朱倩不熟,最多知道这个女生是自己班的同学,当她一下子摔倒的时候,撞歪了前排桌椅,发出嗞——地刺耳声,他先吓了一跳,从位置上跳了起来,就看到朱倩直直地倒下。他还是犹豫了几秒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去扶一个几乎陌生的女生,如果是突发疾病,是不是不移动对方会更好,自己要去打120吗,学校最近的电话亭在哪里……“啊——”对方发出吃痛的声音,应该是伤到哪里了,说明对方意识清醒,应该可以移动。陈同学快步向她走去。
朱倩撞到了肚子一侧的髋关节,她迷迷糊糊摔下去的时候,刚好磕到了前排的桌子。摔倒的惯性太大,她甚至都没有办法扶住桌子,就一下子砸到了地板上。大概有过了那么几秒钟的昏迷,她很快醒来,意识到腰,或是肚子,或是骨头疼得不行,喉咙里就发出了一声。一个穿校服的男生,突然出现在她的眼前,她甚至都没看清对方是谁,对方就说道:“你认得出我吗?知道我是谁吗?”
“啊?”朱倩懵住了,下意识地定睛看向对方,“你,你是……陈钢?”
“意识清醒,没有昏迷。是哪里受伤,自己能起来吗?”对方又问。
“我可……啊……”又是一声吃痛,显然她起不来了。
“是哪里在疼?”对方继续问道。
“腰……还是肚子……还是骨头,我有些分不清楚了。”
对方像是诊断了一番,停顿了几秒后,说“你得去医院,来,我抱你起来。你的手能抬起来吗,来挽住我的脖子。我抱你下楼。”
“不用,不用,谢谢你陈钢同学,我可以自己起来的,不用去医院……啊——”朱倩想挣扎着起来,但腰部的一阵刺痛,让她根本做不到。
就在她手足无措的时候,对方把她的手臂直接放到了脖子上,然后将手伸到她的背后,一把将她抱了起来。朱倩整个人吓住,一时不知是应该抓紧对方的衣领,还是应该推开对方。而对方已经将她抱出了门外,开始下楼了。
“那个,陈钢……同学,我可以自己下楼的,你能不能把我放下。”朱倩请求道。
“我要是放下你,你再摔倒就是二次损伤了。或者等会儿到一楼,我扶着你,你再试试。”对方的回答让朱倩无法反驳,只能抓紧对方的衣领,尽量不碰到他的皮肤。
从四楼到一楼,陈钢没有休息过一次,直接到了一楼的楼梯口,这个有楼梯扶手。陈钢轻轻将她放下,看看她能否像自己说的那样,真的能自己走。朱倩扶住楼梯栏杆,挣扎着踩到地面,比刚才要好一些,她站住了,但依旧很疼。陈同学在一旁扶着她,觉得她应该还是去一趟医院,但学校离市里的医院并不近,而学校的医务室周末不开门。
“你还是应该去一趟医院。”他说道。
“不用不用,我回宿舍休息一下就好。我的舍友一会儿也要来教室,我在这里等她们一下,让她们送我回宿舍就行。谢谢你了,陈钢。你先上楼回教室吧。”朱倩双手扶住栏杆,并不希望对方再扶着她。
陈钢没有说话,看着这个陌生而瘦小的女生,觉得她太不把自己的伤势当回事了。她现在龇牙扶着栏杆,半个身子都直不起来,很明显没有好转。当下也没有女同学过来,他不可能把她一个人丢在这里。
不等朱倩再说谢谢,陈钢弯腰又把她抱了起来。朱倩一万个不愿意,又挣扎着下来。
“不用啦,不用啦,真的不用啦!陈钢你放我下来呀!我自己可以的!”
“我送你回宿舍,要不要去医院你自己决定。”
“我舍友一会儿就来了,她们会送我的。你真的不用送,你这样送,不合适啊。”
“现在就我一个人在这里,我不合适,谁合适?”
“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是你这样抱我,会被同学看见的。”
“可是你都直不起身来,根本走不动。而且你也不会误会的……因为我没有朋友。”
不知怎地,就这句“我没朋友”,明明是对方再平静不过的陈述,落在朱倩耳里却是一种共鸣。尽管是住校生,特别是女生,每天一起上课一起回宿舍一起打开水甚至一起去澡堂,但是朱倩并没有朋友,只有同学。
她没有再挣扎,任由陈钢将她抱到了女生宿舍门口。刚好舍友出门,看到她被班级学霸、年级第一的陈钢抱着,都惊掉了下巴。在知道朱倩受伤之后,两个舍友赶快一左一右,将她扶进了宿舍。朱倩进门的时候,想对他喊一声谢谢,却没有发出声来。
当她躺到床上,舍友帮她把被子盖好后,转身就对其他舍友们说道:“你们看见没有,朱倩被公主抱哎,还是陈钢哦……”
朱倩蹬就脸红了,解释道:“不是的,是我摔到地上,起不了身。教室里就刚好只有他一个人——”
“哇哦——只有陈钢一个人哦!”宿舍里的同学集体发出嘘声来。
朱倩没有办法再解释了。
那是一个短发的女生,是那种男生的短发,要不是个子不高,有些瘦小,真会被认成男孩子。她正窸窸窣窣收着课桌的抽屉,把那些写满了算式或是没有来得及写完的草稿纸,全部一股脑地收走,还有桌上摞了老高的课本和试卷,想把它们都塞进双肩书包里,可是明显装不下,或许装不下的还有她不安分的心。像是犹豫了好久,她终于从塞满书的包里抽出一封白色信封的信,悄悄放在了前排的课桌抽屉里。
当天下午,她就要离开学校了。这所学校的高中部收容了她三年,躲开了务农的家庭,躲开了父母的唠叨重复,更躲开了村里同龄人外出打工的安排,只是她并没有把书读好。不是没有努力,只是这些努力未必能换来如愿。作为住校的她们,大都来自乡镇和农村,学习条件无法和城里的走读生去比。每天晚上11点熄灯,周末可以到11点半,等下了晚自习,去洗漱间和厕所抢一圈位置回来,几乎再没有时间写作业看书。所以每个住校生都有一个手电筒,装2号电池的那种,不大,太大了会被宿管阿姨发现,太小了又看不清字。可2号电池又不耐用,有时候三天就得换,一周下来买电池都快5块钱了。一个月百来块的生活费,她哪里舍得天天开手电筒看书啊。她好羡慕走读生,家里有用不完不会熄的电灯,可以正大光明的学习,理所当然的熬夜。所以,她最喜欢周日,早上没有课,晚上才有晚自习,她有几乎一整天的自由时间,洗好了衣服,就可以去教室写作业看看书。就算是大夏天,教室里也有呼呼转动的电风扇,一点也不担心断电。可是,她的效率真的不高,有时一个早上都做不完三道代数题,一个下午也算不出几个元素,一个单元的单词也没背得,又只能等到晚自习时,去借走读生的作业来对答案,总是十题九错。
不用再猜了,这个瘦小的女孩就是朱倩。
进入到记忆之河的阿丁,一如既往安安静静地看着少女时代的朱倩,看着她躲在被子里做题,看着她在操场上晨读,看着她面对作业一筹莫展,看着她在夜晚的球场上奔跑,边跑边哭……这个瘦小的女孩和如今失魂落魄的朱倩,大相径庭,但依旧倔强。
“陈同学不是她的高中同学吗?他在哪里?”阿丁问道。
“不要着急嘛,我们到现在也没有见到陈同学,那说明他是走读生呗。”卖关子的于辰又开始了。
骑自行车来上学的走读生,都要统一把车子停在校门口的车棚里。车多地小,车压着车,间距都没有,停进去和推出来都很费时间。所以陈同学总是赶着铃声来,这样就可以把车停在最外面,好停好取;再踩着铃声进教室,一分钟都不耽误。这样的人,要对时间极其敏感,才能把握得如此准确。所以,他是绝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学习以外的事;所以,他没有朋友。
本来作为住校生的朱倩和走读生的陈同学,是不会有交集的。又努力又落后的朱倩,她的名字根本没有机会和陈同学的名字同时出现在成绩单的第一页,更不会并列在一起。她曾那么努力地追赶过,可他依旧一成不变地在那里——第一名。可是不久之后,不肯将时间浪费在学习以外任何事上的陈钢决定住校,就算住校有令人发指的熄灯时间,但对陈同学而言没什么影响。毕竟,第一名是不熬夜的。
陈同学确实没有注意过朱倩,倒不是因为朱倩太没存在感,而是陈同学对学习以外的人和事都不注意。但其实陈钢不是天才,这一点他自己知道,他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厂矿工人,自小也没有为他培养过什么兴趣爱好,只是因为自己吃了没学历的亏,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异常严格。而陈刚也恰恰在读书上有天赋,又愿意刻苦努力,从没有让父母操心过学习,从小到大,一路领先,奔着最好的大学,心无旁骛。所以一开始陈钢要住校,父母亲是不同意的,最后一年的冲刺了,家里的环境难道不是最好的吗,他们俩人现在连走路都不发出声响了,就是怕打扰了孩子。但是陈钢家门前却开始施工了,父母所在单位的老平房将被推倒重建为七层的小高层,就在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暑假,轰隆轰隆的施工声成为了家里的背景噪音。白天陈钢还能去图书馆避一避,可到了晚上,整晚整晚的施工声让他难以入睡。假期都这么熬人,开学怎么办?父母亲也想过出去租一间房子,让孩子专心备考,可家里的钱都要花在刀刃上,还要存下以后读大学的学费,再付房租的话,家里就捉襟见肘了。陈钢给父母说,自己是忍受不了一天两次(午饭和晚饭)往返学校的路程,以及浪费的时间,他要搬去学校的宿舍住。其实大人都明白,孩子是想为父母省钱,尽管他们担心住校的条件不比家里,但听着窗外的轰隆声,还是为孩子去申请了住校。
高三的时候,很多住校生为了晚上多点时间复习,几个人在外面合租一套房子;像陈同学这样,在高三主动搬进宿舍的,少之又少。所以,他很快被安排进了同班的男生宿舍,睡在了靠窗的上铺。近距离的生活,让学霸的怪癖暴露无遗,比如学霸竟然真的不熬夜!学校的宿舍楼每晚11点关灯,在高三学生的强烈要求下,住校生可以晚自习到11点半,12点以前必须回宿舍。因为整栋楼已经在11点时熄灯了,高三学生得自己摸黑洗漱,不准再打手电筒挑灯夜战。可是谁听啊!哪间高三的宿舍不是光线闪动,明暗相间,不到凌晨一两点,谁会舍得睡啊。像朱倩,她哪个晚上不是到凌晨两三点,全宿舍的同学都熬不住了,她依旧趴在床上,埋头苦读。住校生中,大概只有陈钢是每晚11点准时睡觉的人,睡得还特别好。同宿舍的同学摸黑回来时的响动,也只是让他翻个身,继续睡。有同学偷偷撩开他的蚊帐,想看看他是真睡假睡,人家已传出均匀的鼻音了。这呼呼大睡的模样,不知刺激了多少人,可大家只能默默打开自己的手电筒,最多把刷牙的声音搞得再大些。
周六的上午,陈同学就回家了,可家里的背景音效依旧,他睡下一晚,周日的中午就回到学校,和住校生一起在教室里自习了。那几天,朱倩因为熬夜,整个人晕晕沉沉的,走路都高一脚、低一脚。周日的午后,同宿舍的同学都在补觉,可朱倩舍不得,又早早回到了教室。当她爬到教学楼四楼的时候,气喘吁吁,才走进就一个踉跄摔倒在地。当时教室里就只有早早返校的陈钢。陈钢和朱倩不熟,最多知道这个女生是自己班的同学,当她一下子摔倒的时候,撞歪了前排桌椅,发出嗞——地刺耳声,他先吓了一跳,从位置上跳了起来,就看到朱倩直直地倒下。他还是犹豫了几秒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去扶一个几乎陌生的女生,如果是突发疾病,是不是不移动对方会更好,自己要去打120吗,学校最近的电话亭在哪里……“啊——”对方发出吃痛的声音,应该是伤到哪里了,说明对方意识清醒,应该可以移动。陈同学快步向她走去。
朱倩撞到了肚子一侧的髋关节,她迷迷糊糊摔下去的时候,刚好磕到了前排的桌子。摔倒的惯性太大,她甚至都没有办法扶住桌子,就一下子砸到了地板上。大概有过了那么几秒钟的昏迷,她很快醒来,意识到腰,或是肚子,或是骨头疼得不行,喉咙里就发出了一声。一个穿校服的男生,突然出现在她的眼前,她甚至都没看清对方是谁,对方就说道:“你认得出我吗?知道我是谁吗?”
“啊?”朱倩懵住了,下意识地定睛看向对方,“你,你是……陈钢?”
“意识清醒,没有昏迷。是哪里受伤,自己能起来吗?”对方又问。
“我可……啊……”又是一声吃痛,显然她起不来了。
“是哪里在疼?”对方继续问道。
“腰……还是肚子……还是骨头,我有些分不清楚了。”
对方像是诊断了一番,停顿了几秒后,说“你得去医院,来,我抱你起来。你的手能抬起来吗,来挽住我的脖子。我抱你下楼。”
“不用,不用,谢谢你陈钢同学,我可以自己起来的,不用去医院……啊——”朱倩想挣扎着起来,但腰部的一阵刺痛,让她根本做不到。
就在她手足无措的时候,对方把她的手臂直接放到了脖子上,然后将手伸到她的背后,一把将她抱了起来。朱倩整个人吓住,一时不知是应该抓紧对方的衣领,还是应该推开对方。而对方已经将她抱出了门外,开始下楼了。
“那个,陈钢……同学,我可以自己下楼的,你能不能把我放下。”朱倩请求道。
“我要是放下你,你再摔倒就是二次损伤了。或者等会儿到一楼,我扶着你,你再试试。”对方的回答让朱倩无法反驳,只能抓紧对方的衣领,尽量不碰到他的皮肤。
从四楼到一楼,陈钢没有休息过一次,直接到了一楼的楼梯口,这个有楼梯扶手。陈钢轻轻将她放下,看看她能否像自己说的那样,真的能自己走。朱倩扶住楼梯栏杆,挣扎着踩到地面,比刚才要好一些,她站住了,但依旧很疼。陈同学在一旁扶着她,觉得她应该还是去一趟医院,但学校离市里的医院并不近,而学校的医务室周末不开门。
“你还是应该去一趟医院。”他说道。
“不用不用,我回宿舍休息一下就好。我的舍友一会儿也要来教室,我在这里等她们一下,让她们送我回宿舍就行。谢谢你了,陈钢。你先上楼回教室吧。”朱倩双手扶住栏杆,并不希望对方再扶着她。
陈钢没有说话,看着这个陌生而瘦小的女生,觉得她太不把自己的伤势当回事了。她现在龇牙扶着栏杆,半个身子都直不起来,很明显没有好转。当下也没有女同学过来,他不可能把她一个人丢在这里。
不等朱倩再说谢谢,陈钢弯腰又把她抱了起来。朱倩一万个不愿意,又挣扎着下来。
“不用啦,不用啦,真的不用啦!陈钢你放我下来呀!我自己可以的!”
“我送你回宿舍,要不要去医院你自己决定。”
“我舍友一会儿就来了,她们会送我的。你真的不用送,你这样送,不合适啊。”
“现在就我一个人在这里,我不合适,谁合适?”
“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是你这样抱我,会被同学看见的。”
“可是你都直不起身来,根本走不动。而且你也不会误会的……因为我没有朋友。”
不知怎地,就这句“我没朋友”,明明是对方再平静不过的陈述,落在朱倩耳里却是一种共鸣。尽管是住校生,特别是女生,每天一起上课一起回宿舍一起打开水甚至一起去澡堂,但是朱倩并没有朋友,只有同学。
她没有再挣扎,任由陈钢将她抱到了女生宿舍门口。刚好舍友出门,看到她被班级学霸、年级第一的陈钢抱着,都惊掉了下巴。在知道朱倩受伤之后,两个舍友赶快一左一右,将她扶进了宿舍。朱倩进门的时候,想对他喊一声谢谢,却没有发出声来。
当她躺到床上,舍友帮她把被子盖好后,转身就对其他舍友们说道:“你们看见没有,朱倩被公主抱哎,还是陈钢哦……”
朱倩蹬就脸红了,解释道:“不是的,是我摔到地上,起不了身。教室里就刚好只有他一个人——”
“哇哦——只有陈钢一个人哦!”宿舍里的同学集体发出嘘声来。
朱倩没有办法再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