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蘅一行人乘水路抵达金陵城时,已是第二日的戌时,夜色下的淮江河畔,灯火如织,商埠林立,行人小贩往来如梭,映衬着古城街墙檐牙处煌煌的金漆,当真是——
富贵迷人眼。
可惜她们一行人却无暇驻足欣赏。
杜若、杜芷伤势未愈,虽说经处理后外人看不清端倪,但两人略显苍白的面色,敷粉亦难掩痕迹。
而且她们的行囊落在了船舱内,一切都要重新购置,因此顾青蘅等人此刻身上所着衣物,是忱月留作备用的,明眼人一瞧,便知是大家族出来的仆婢。
好在杜芷一向有藏匿银票的习惯,否则她们还要厚着脸皮,向那二位借一些银钱,实在窘迫。
不过顾青蘅两世为人,心境不比以往,倒也真安安静静,随侍在沈迟昭、萧辞珩身后,像是随公子出游的美婢。
身段窈窕,可惜蒙着面纱,直教路人见之生憾。
难睹佳人芳容。
当然,要说更招眼的,自然还是沈迟昭、萧辞珩两人,今夜正是二月二,恰逢了金陵的一年一度的花朝节。
花朝节,佳人可着华裳,簪花游街,街道处参与的民众,可掷花以投,获得花数魁首者,即是金陵城今年的花神,而花神,就是巫神选中的使者,会代表巫神,祈佑整个金陵,商运昌盛。
原本是各个瓦肆一展风姿,争相竞出的好时机,没曾想今夜游街之人,不约而同地将篮中鲜花掷予了那两位醒目无边的俊秀公子。
游人熙攘着,拥簇着,伴随着漫天花雨纷落,长街未行至半,两人几乎被群花淹没。
沈迟昭倒是适应良好,唇角轻翘,华容潋滟,眸光流转间,似要令百花皆失色,折扇微拢,便是说不出来的写意风流。
而萧辞珩同他并行,神色清淡,素袍内敛,视百花绮艳于无物,谁见了不赞一句风骨昭昭,君子端方。
可惜他自己尚不知道,鬓角间意外沾染的那一截梨花白,衬着他如画眉目,多令人以为是画中谪仙,误入红尘。
于是名义上君子也染上了亵狎的意味,谁不想污了那抹梨白入泥尘?
除了早知他圣人皮囊魔魅心肠的顾青蘅,某种程度上,忍笑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尤其是见前世“宿敌”,今朝陷入窘境,便更有种说不上来的欢娱。
不过很快顾青蘅也笑不出来了,他们被过分热情的行人,围堵了个水泄不通。
紧接着无数香帕自两侧朱楼之中抛掷而下,引起好一番骚动,连带着后面游街的花车也只能被迫停驻,于是这一段街道前后俱被堵,人潮愈发拥挤。
所以,他们到底为什么非要跟着她在金陵下船啊,还行事如此招摇?
太反常了。
“姑娘,小心!”不待顾青蘅反应过来,后方涌入一大波异常拥挤的人潮,朝她挤压而去,纷乱的丝帕遮掩了本就不甚明晰的视线。
她踉跄上前几步,撞入前方人挺直的脊背处。
好疼。
她鼻尖泛起生理性酸涩,下意识想去捂,身前人蓦然侧身,她被拥挤的人潮推攘着,一个重心不稳,倒向他胸口处。
“冒犯。”青年手上动作却极为坚定,将她揽入怀中,是不容抗拒的保护者的姿态,可语气却是温和如水,清淡的,不带一丝波澜的,“若被人流冲散,女郎孤身一人,难免危险。”
若是被浑水摸鱼的拐子蒙头一盖,卖去了勾栏瓦舍,多叫人惋惜。
事急从权,由他护着,至少安全些。
萧辞珩的手掌牢牢锁扣在少女肩头,他已经尽量避免着两人身体之间过多的触碰,可行进间难免会有意外的贴近。
两人的气息若即若离的,时而交融在一处,他甚至能闻到她鬓发间的清甜气息,似是桃香,余味更幽馥一些。
驱散了些许周围香腻脂粉带来的眩晕感,萧辞珩本身地更贴近几分,却意外注意到了怀中少女愈发紧绷僵硬的身躯。
她在排斥他。
“你——”还不待他细究其中异样,顾青蘅竟主动攥住了他腰侧的一小截衣角,半踮着脚,下颌抵上他的肩头,直愣愣朝后方望去。
人潮攒动,却没有她所熟悉的面容。
“公子,我们同婢女们走散了。”她语气夹了一丝颤音,似是透着惊惶。
顾青蘅暗暗咬牙,克制住身体本能的抗拒反应,她怎么也没想到,重生一世,她会与晋王在长街交颈而拥,宛若璧人般行走。
除却两人本就有隙的缘由,更重要的是,她记忆中的晋王,每每恨不得离姑娘们八丈远,缄肃寡语,如凝玄冰,一直到她死去的那一年,叛逃出盛京,于西北拥兵自重的晋王仍未娶有妻妾,世人皆传其有疾。
而她与晋王结怨甚深,便也是因为他这毛病。
那时她是皇后,兼之太皇太后沉疴益久,早早薨逝,为晋王相看王妃以及之后大婚筹措的差事,便被陛下交予了她手中。
起初,她与晋王不过寥寥数面之缘,算不得熟识,她也不知其好恶,便给满盛京的高门闺秀、以及晋王等一众宗室下了帖子,借着重阳节之名,邀他们入宫赏菊,宴饮游冶。
她尽心操持,处处周全,结果开宴之际,晋王于宴中直接拂袖而离,狠狠扇了她的脸面。
之后几次,她绞尽脑汁,诚意相邀,萧辞珩这厮,不是宣称闭门不见,要潜心钻研道法,就是言离京游赏,享山水之乐。
由此种种,利用她为靶,哄骗得所有人都信了,自新帝登基后,晋王殿下便已倦怠政事,只是个寄情山水的闲散王爷。
结果,呵呵。
乱臣贼子,一朝谋逆,党羽甚众,妄想一统南北,图谋天下!
可惜她死得不明不白,也不知这对兄弟相戮,最终是何人胜出?
思绪如乱麻般错乱着,顾青蘅尚困在旧忆中,却感觉肩头温热的掌心,轻柔地拍了拍,似是安抚。
“别担心,有忱月跟着,她们不会有事的。”
她恍然抬眸,心弦忽动,注视着男人熟悉又陌生的面容,一时竟误以为是自己认错了人。
或许,他根本不是什么晋王殿下,只是两个人容貌相似而已。
要真如此,那便好了。
“抓紧些。”萧辞珩陡然变道,趁人群不注意,寻了个空隙,揽着人钻出了主街道,快步进了一处深巷中,左拐右拐的,总算是甩开了身后人如狼似虎般的追随。
“等过些时候,我们便回巷口等候,她们寻不到人,必不会胡乱走动,待人流散去,自然会折返寻找。”萧辞珩眉眼含笑,话落方意识到自己的掌心还拢在少女肩头,轻咳一声,视线微偏,似是羞赧。
可她仍攥紧着他的衣角,双眸怔然。
她的眼眸生得实在动人,像天生藏了汪水,含情凝睇间,便生出满园春色,万般柔情来,很容易给人一种多情的错觉。
青年眉梢微挑,似是讶然,“你怎么——”
她倏尔踮脚,抬手替他拂去了鬓角沾染的数瓣梨白,梨花落入柔软的掌心,那样洁白无垢。
恰如他这个人,的外表。
萧辞珩失笑一声,褪了三分疏寒,垂首注意了衣袍处也沾了不少落花,一一拂落,“某观女郎衣衫上也沾了不少花絮,怕是难以抖落干净,如今天色尚早,不如随我一道,先去购置新的衣袍,也好及时更换。”
“一直教你扮成仆婢,倒是我失礼在先。”
听听,多细致妥贴,他若能一直这么温和有礼下去,或许来日,她与他,未必会结怨成仇。
顾青蘅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似是羞窘道:“我……我的银钱基本存放在婢女那儿,还是算了吧。”
“既是陪礼,自是我赠予女郎的,何必以银钱污之?”萧辞珩环顾四周,确认了大致方位后,便主动迈步朝前而去,不给她再度拒绝的机会。
长巷中,灯火煌煌,她踩着他身后拖长的影子,一步步行至游人稀疏处。
“公子对金陵城中似乎甚是熟悉?”
“家中有几分薄产在此,基本每岁都会来一趟,还算识路。”
两人一言一语交谈着,不知不觉间到了一处装潢十分雅致的商铺,售卖锦缎、成衣等物。
这个时辰,人人都跑去欣赏花朝节的游园会了,所以没什么客人。
掌柜远远见两人过来,原不以为意,可定睛一瞧那为首的男子形容,大惊,忙丢了手头算盘,大步迎来。
“王……公子怎么今儿亲自来了金陵?”
萧辞珩抬手,示意掌柜缄口,“钱老,茹娘可在铺子内?”
“在在在,人在内院,老奴这便去唤茹娘过来。”钱掌柜笑得格外殷勤,话落转身便要去寻人。
“不必麻烦,我们直接过去便是,免得打扰钱老生意。”
“诶诶,公子慢些走!”钱掌柜望着两人背影,笑容稍敛,等等,他才发现公子身侧侍奉的女婢,似乎不是忱月姑娘!
活久见,莫非公子开窍了?!
“茹娘见过公子。”
萧辞珩口中的茹娘是位长相清丽的娘子,年纪大约三十左右,可说起话来比一些小姑娘还嗲些,娇俏极了。
也正是这极具特色的嗓音,令顾青蘅一下就认出来了,这是前世风靡盛京一时的琳琅阁的掌柜。
无数贵女都想订她阁中的衣饰,其中有一种由特殊布料制就的衣裙,甚至哄抬到了千金之数。
帝王多次表示,不喜世族奢靡之风,琳琅阁却能在多番清扫后依旧安稳经营。
她当时就猜测,琳琅阁背景颇深,不好招惹。
没想到竟是晋王的产业。
“茹娘,你那件由浮光锦制成的衣裳,她可一试否?”
萧辞珩此句一出,茹娘愣了愣,视线这才落在了男人身侧的少女身上,仔细打量着。
她先前以为这人就公子身旁的丫鬟,如今再细细瞧着,确实品出些意思来。
“身姿纤秾合度,骨肉匀停,肌理细腻,上佳。然女郎可否将面纱摘下,原是我冒犯了,可我这衣裳,熬尽心血织就,一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件,非绝世之人不可匹也!”
茹娘一生痴于织绣制衣,终身未嫁,她待经自己手制就的衣裳,皆有自个儿决定,由何人上身的标准,纵资予千金,亦不可逆转。
前世,顾青蘅与其打过交道,知道她的秉性,更知晓由她制成的衣裙之价,不是她现在所承受的起的。
她偏头望了一眼萧辞珩,话滚到唇边,犹疑片刻,还是顺从本心推却道:“不用麻烦,茹娘子随意择一件衣物予我更换——”
“我这人重诺,欲效君子行事,还请女郎莫要教我违诺。”萧辞珩罕见会在旁人话音未落时,便插入打断。
茹娘见他眉心稍蹙,已然对自己的拿乔有些许不豫,忙弯了眼,故作调笑状上前半步,扯落了少女面纱,“小娘子莫羞!”
可等她定神细看佳人容颜,竟一时痴怔,“的确……合适,合适极了!”
“公子上哪儿去寻了个这儿个神仙人物来?”茹娘光是这样静静望着她,脑海中便有许多新的式样灵感迸发。
她自诩生平游览颇多,见过美人无数,却也没有一人,像眼前少女一般,美得不可方物,却又点到为止。
一切仿佛都恰到好处的那种。
顾青蘅架不住茹娘陡然拔高的热情,被她牵引着入了内间。
华服着身之际,顾青蘅抚过袖口处轻薄似仙的锦缎,裳?翩跹间,像是将月辉星河,都披在了身上。
却一点也不显繁复,只在腰肢收束之上,辅以金线点缀的织绣的满枝扶桑花。
灯影流转间,光泽跃动,煞是夺目。
茹娘还帮她重新挽了发,以玉簪固定,只是她嫌那面纱太劣质,说什么也不让她再佩戴上。
如此一来,饶是顾青蘅望向镜中自己,亦不免心动片刻。
“女郎快快出屋吧,我都怕公子等急了,来日我必替女郎专门定制一件裙裳!”
茹娘的话音被房间阻隔着,后面听不太真切了,她这人一有灵感,便恨不得埋头其中,日夜不休。顾青蘅独自踱步出门,却并未见萧辞珩身影。
她循着记忆往回走,途中廊下时,听见几句交谈声。
是晋王,还有……那个本该与他在游园时走散了的镇北王世子,沈迟昭。
“如何了?”男人声音沉洌,可总有一种玉质的温和夹杂其中。
从容,冷静。
“表哥,我亲自出马,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沈迟昭咧唇一笑,不在意地掸了掸衣袖间似是不甚沾染的血痕。
“只是可惜,难得你我这么大阵仗出游,却只引来了几个小喽啰,没捞着一条大鱼,没意思。”
“若真这么容易逮着了,也不会令你十余年屡次深陷刺杀之中,今后,你凡事依旧小心为上,不可冒险。”萧辞珩早有预想,倒也称不上失望,见他一脸肆意轻狂样,还是耐心提点道。
“盛京之中,看不惯我的,多了去了,但要说与谁有血海深仇——”
顾青蘅匿于廊柱后,越听越心惊,沈迟昭原来是想借金陵出游引蛇出洞,还拉了个英雄救美,顺带送美归家的俗气故事做套子。
很不幸,她就是那个套子。
顾青蘅重生一世,可不是为了卷入镇北王府的种种纷乱的,她今夜必须与这两人分道扬镳才行。
况且,杜芷、杜若她们可千万别被误伤了啊,也不知她们是与沈迟昭挤在一处,还是仍走散了。
念及此,顾青蘅不愿再细听,她佯装四处寻觅的模样,神色懵懂,朝他们试探着而去,“谁在那里,是公子么?”
长廊两侧的花灯流光溢彩的,随夜风轻晃,佳人裙袂亦随之飞扬,宛如星河斑斓,缥缈绝尘,不似尘俗中人。
两人闻言一怔,不约而同地循声望去。
这一眼,是沈迟昭后来无数次,都还会回想起的画面,不为裙裳之华美。只因她那一双,懵懂生涩的,空灵澄明的眼眸,像极了他幼年间猎得的那头幼鹿。
湿漉漉的,干净得能倒映整个星空。
萧辞珩却只是短暂一瞥后的迅速错开视线,内敛而克制。
可待来人走近后,他的视线落在她身后,廊间高悬的花灯之间,花芯中的烛火被风晃得斑驳,他蓦然低语,只说了四个字,“今夕何夕。”
“表哥,你说什么?”沈迟昭从短暂惊艳中回神,疑惑回眸。
他最烦诗赋文章什么的了,不理解怎么好好的美人在侧,表哥偏要去看什么花里胡哨的灯笼,还吟诗作赋的?
顾青蘅同样听见的晋王的这一句喟叹,稍作思考,以为他说的是——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便全当是一句随口而出的赞美,没放在心上。
她主动朝他们一拜,便开门见山道:“抱歉,搅扰了二位公子,只是我实在担心我的那几个仆婢,不知公子知晓她们的行踪?”
她半着仰头,望向沈迟昭,眸底半是忧虑,半是期盼。
琉璃灯火映衬得她的脸庞瓷白如玉,一双明眸如星。
沈迟昭仓皇避开视线,不敢与她目光对视,心烧得慌,熨烫极了。他先是将沾血的衣袖背于身后,想起她非寻常闺阁女子,无惧血光,又觉得自己实在多此一举。
“我……我倒是不曾注意她们。”
他既要引敌,自然是要看上去孤身一人才好,哪还有什么功夫注意什么小丫鬟?
他求救似的扭头看向萧辞珩,不愿见她眼底流光俱灭,满目失望。
“眼下,长街那头应是喧嚣已散,繁华落幕,我等可随女郎前去寻觅一番,只愿女郎此刻所见所闻,俱化尘烟,莫与旁人说与。”
前半句是安抚,后半句便可以称得上警告了。
不论她刚刚听见了什么,烂在肚子里,才是聪明人作派。
顾青蘅心领神会,神色冷清了几分,郑重道:“我等同两位公子不过陌路相逢,公子救我于匪寇之中,是恩。我绝非忘恩负义之徒。”
“况且我与二位,名姓未通,算不上相识,今夜一别,山高水长,来日即便有机会相见,我也自然全当对面不识。”
这话说得十分干脆,明里暗里都透露着一种急于撇清关系的意味,表明她待两人没有半分攀附亲近之谊,更不想沾染一丁点毫末干系。
这场因为琴音起、匪寇生的邂逅,最好是彻彻底底湮灭于几人的记忆中才完美!
沈迟昭一听,原本飞扬的眉眼也耷拉了几分,他循从本心,下意识想挽留什么。
可萧辞珩已先他一步,笑意清浅道:“如此,便可算两全其美。”
也变相是顺着她的话,将几人的关系进一步盖棺定论——
萍水相逢,他乡之客。
“不是,你们在说什么……”
沈迟昭疑惑。
沈迟昭不解。
沈迟昭大为震惊。
怎么就两全其美了?他可一点也不美好吧!
最终,沈迟昭无力反驳。
见两人已然要走,忙道:“诶,你们等等!”
好歹等他把一身血衣处理一下吧!
表哥怎么出来一趟,处处都古怪起来了?
*
唯一幸运的是,长街人流尽散,繁华落幕,灯火阑珊,游人们都跑去淮江河畔放花灯了,便显得街道中央,两抹迎着寒风的身影格外醒目。
“阿芷,阿若!”少女终于唇畔扬起万人动人的笑弧,提裙朝她们奔去。
是鲜见的朝气与恣意,一如裙裳间大片绽放的扶桑花,冲淡了幽邃长街间的落寞与寂寥。
可接踵而至的,是分别。
“既然已行至此,不如我们索性送女郎归家吧。”沈迟昭还来不及分辨骤然伤怀的情绪缘由,便已前开了口。
“不必了,也没几步路。”
她在金陵哪来的家,不过是顾氏一族在此经营的几间商铺罢了。
严格说来,盛京城内的宁国公府也不算是她的家,住了不到半年便入了宫。
她原以为,那座华美森严的皇宫会是她的家,是她的终宿。
到头来,亦不过是一座困死她的囚笼。
天下之大,何以为家?
顾青蘅不知道,但她希望,这一世,她能完完整整的,不依附任何人存在的,拥有一处,只属于自己的心向之所。
“二位公子留步,告辞。”
佳人盈盈一拜,转身离去。
寒风将未央的灯火搅弄得明明灭灭,将少年原本俊美无俦的面容映照出一派森寒的晦暗。
他本是担心她生得过于招人,万一被拐子盯上,中了迷药,这才硬拖着萧辞珩一路尾随而来。
谁曾想——
他望着主仆几人进了一间商铺,这商铺倒没什么特别的,可那壁檐之上,刻着一只分外醒目的印记。
琉璃作眼,翡翠雕羽,紫金漆身,好一只展翅欲飞的青鸾!
叫人刺眼。
这是顾氏一族特有的族徽。
她,竟出身临安顾氏。
沈迟昭虽心性不定,喜好玩乐,但并非蠢笨之人,立即猜出了少女的真实身份。
顾氏一族人丁不丰,如此年纪的女郎,除了他那位表妹顾青菀,就只有一个。
顾家长房嫡女,那位传言中缠绵病榻,常年卧居江南养病的大小姐。
“表哥似乎早就猜到她的身份,那为何不直接向我言明,我若知她是——”
“你欲如何,当场杀了她?”萧辞珩反诘道。
见沈迟昭缄口不语,他幽幽叹息一声,不知是为谁。
“阿昭,我早同你说过,她是你不可亲近之人。”
只是你全当耳旁风罢了。
如今,亲眼所见。
哪怕少年一瞬心动,也该死心了。
“表哥,我们回盛京吧。”
“不找刺杀你的真凶了?”
“那没意思,故人之女,一朝归京。我瞧着这折戏,更有意思些。”沈迟昭咧了咧唇,似乎又变成那个没心没肺的纨绔世子。
那笑容,透着不加掩饰的恶意。
不需要他动手,盛京城里,多得是能淹没人的风浪。
无人可以幸免。
富贵迷人眼。
可惜她们一行人却无暇驻足欣赏。
杜若、杜芷伤势未愈,虽说经处理后外人看不清端倪,但两人略显苍白的面色,敷粉亦难掩痕迹。
而且她们的行囊落在了船舱内,一切都要重新购置,因此顾青蘅等人此刻身上所着衣物,是忱月留作备用的,明眼人一瞧,便知是大家族出来的仆婢。
好在杜芷一向有藏匿银票的习惯,否则她们还要厚着脸皮,向那二位借一些银钱,实在窘迫。
不过顾青蘅两世为人,心境不比以往,倒也真安安静静,随侍在沈迟昭、萧辞珩身后,像是随公子出游的美婢。
身段窈窕,可惜蒙着面纱,直教路人见之生憾。
难睹佳人芳容。
当然,要说更招眼的,自然还是沈迟昭、萧辞珩两人,今夜正是二月二,恰逢了金陵的一年一度的花朝节。
花朝节,佳人可着华裳,簪花游街,街道处参与的民众,可掷花以投,获得花数魁首者,即是金陵城今年的花神,而花神,就是巫神选中的使者,会代表巫神,祈佑整个金陵,商运昌盛。
原本是各个瓦肆一展风姿,争相竞出的好时机,没曾想今夜游街之人,不约而同地将篮中鲜花掷予了那两位醒目无边的俊秀公子。
游人熙攘着,拥簇着,伴随着漫天花雨纷落,长街未行至半,两人几乎被群花淹没。
沈迟昭倒是适应良好,唇角轻翘,华容潋滟,眸光流转间,似要令百花皆失色,折扇微拢,便是说不出来的写意风流。
而萧辞珩同他并行,神色清淡,素袍内敛,视百花绮艳于无物,谁见了不赞一句风骨昭昭,君子端方。
可惜他自己尚不知道,鬓角间意外沾染的那一截梨花白,衬着他如画眉目,多令人以为是画中谪仙,误入红尘。
于是名义上君子也染上了亵狎的意味,谁不想污了那抹梨白入泥尘?
除了早知他圣人皮囊魔魅心肠的顾青蘅,某种程度上,忍笑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尤其是见前世“宿敌”,今朝陷入窘境,便更有种说不上来的欢娱。
不过很快顾青蘅也笑不出来了,他们被过分热情的行人,围堵了个水泄不通。
紧接着无数香帕自两侧朱楼之中抛掷而下,引起好一番骚动,连带着后面游街的花车也只能被迫停驻,于是这一段街道前后俱被堵,人潮愈发拥挤。
所以,他们到底为什么非要跟着她在金陵下船啊,还行事如此招摇?
太反常了。
“姑娘,小心!”不待顾青蘅反应过来,后方涌入一大波异常拥挤的人潮,朝她挤压而去,纷乱的丝帕遮掩了本就不甚明晰的视线。
她踉跄上前几步,撞入前方人挺直的脊背处。
好疼。
她鼻尖泛起生理性酸涩,下意识想去捂,身前人蓦然侧身,她被拥挤的人潮推攘着,一个重心不稳,倒向他胸口处。
“冒犯。”青年手上动作却极为坚定,将她揽入怀中,是不容抗拒的保护者的姿态,可语气却是温和如水,清淡的,不带一丝波澜的,“若被人流冲散,女郎孤身一人,难免危险。”
若是被浑水摸鱼的拐子蒙头一盖,卖去了勾栏瓦舍,多叫人惋惜。
事急从权,由他护着,至少安全些。
萧辞珩的手掌牢牢锁扣在少女肩头,他已经尽量避免着两人身体之间过多的触碰,可行进间难免会有意外的贴近。
两人的气息若即若离的,时而交融在一处,他甚至能闻到她鬓发间的清甜气息,似是桃香,余味更幽馥一些。
驱散了些许周围香腻脂粉带来的眩晕感,萧辞珩本身地更贴近几分,却意外注意到了怀中少女愈发紧绷僵硬的身躯。
她在排斥他。
“你——”还不待他细究其中异样,顾青蘅竟主动攥住了他腰侧的一小截衣角,半踮着脚,下颌抵上他的肩头,直愣愣朝后方望去。
人潮攒动,却没有她所熟悉的面容。
“公子,我们同婢女们走散了。”她语气夹了一丝颤音,似是透着惊惶。
顾青蘅暗暗咬牙,克制住身体本能的抗拒反应,她怎么也没想到,重生一世,她会与晋王在长街交颈而拥,宛若璧人般行走。
除却两人本就有隙的缘由,更重要的是,她记忆中的晋王,每每恨不得离姑娘们八丈远,缄肃寡语,如凝玄冰,一直到她死去的那一年,叛逃出盛京,于西北拥兵自重的晋王仍未娶有妻妾,世人皆传其有疾。
而她与晋王结怨甚深,便也是因为他这毛病。
那时她是皇后,兼之太皇太后沉疴益久,早早薨逝,为晋王相看王妃以及之后大婚筹措的差事,便被陛下交予了她手中。
起初,她与晋王不过寥寥数面之缘,算不得熟识,她也不知其好恶,便给满盛京的高门闺秀、以及晋王等一众宗室下了帖子,借着重阳节之名,邀他们入宫赏菊,宴饮游冶。
她尽心操持,处处周全,结果开宴之际,晋王于宴中直接拂袖而离,狠狠扇了她的脸面。
之后几次,她绞尽脑汁,诚意相邀,萧辞珩这厮,不是宣称闭门不见,要潜心钻研道法,就是言离京游赏,享山水之乐。
由此种种,利用她为靶,哄骗得所有人都信了,自新帝登基后,晋王殿下便已倦怠政事,只是个寄情山水的闲散王爷。
结果,呵呵。
乱臣贼子,一朝谋逆,党羽甚众,妄想一统南北,图谋天下!
可惜她死得不明不白,也不知这对兄弟相戮,最终是何人胜出?
思绪如乱麻般错乱着,顾青蘅尚困在旧忆中,却感觉肩头温热的掌心,轻柔地拍了拍,似是安抚。
“别担心,有忱月跟着,她们不会有事的。”
她恍然抬眸,心弦忽动,注视着男人熟悉又陌生的面容,一时竟误以为是自己认错了人。
或许,他根本不是什么晋王殿下,只是两个人容貌相似而已。
要真如此,那便好了。
“抓紧些。”萧辞珩陡然变道,趁人群不注意,寻了个空隙,揽着人钻出了主街道,快步进了一处深巷中,左拐右拐的,总算是甩开了身后人如狼似虎般的追随。
“等过些时候,我们便回巷口等候,她们寻不到人,必不会胡乱走动,待人流散去,自然会折返寻找。”萧辞珩眉眼含笑,话落方意识到自己的掌心还拢在少女肩头,轻咳一声,视线微偏,似是羞赧。
可她仍攥紧着他的衣角,双眸怔然。
她的眼眸生得实在动人,像天生藏了汪水,含情凝睇间,便生出满园春色,万般柔情来,很容易给人一种多情的错觉。
青年眉梢微挑,似是讶然,“你怎么——”
她倏尔踮脚,抬手替他拂去了鬓角沾染的数瓣梨白,梨花落入柔软的掌心,那样洁白无垢。
恰如他这个人,的外表。
萧辞珩失笑一声,褪了三分疏寒,垂首注意了衣袍处也沾了不少落花,一一拂落,“某观女郎衣衫上也沾了不少花絮,怕是难以抖落干净,如今天色尚早,不如随我一道,先去购置新的衣袍,也好及时更换。”
“一直教你扮成仆婢,倒是我失礼在先。”
听听,多细致妥贴,他若能一直这么温和有礼下去,或许来日,她与他,未必会结怨成仇。
顾青蘅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似是羞窘道:“我……我的银钱基本存放在婢女那儿,还是算了吧。”
“既是陪礼,自是我赠予女郎的,何必以银钱污之?”萧辞珩环顾四周,确认了大致方位后,便主动迈步朝前而去,不给她再度拒绝的机会。
长巷中,灯火煌煌,她踩着他身后拖长的影子,一步步行至游人稀疏处。
“公子对金陵城中似乎甚是熟悉?”
“家中有几分薄产在此,基本每岁都会来一趟,还算识路。”
两人一言一语交谈着,不知不觉间到了一处装潢十分雅致的商铺,售卖锦缎、成衣等物。
这个时辰,人人都跑去欣赏花朝节的游园会了,所以没什么客人。
掌柜远远见两人过来,原不以为意,可定睛一瞧那为首的男子形容,大惊,忙丢了手头算盘,大步迎来。
“王……公子怎么今儿亲自来了金陵?”
萧辞珩抬手,示意掌柜缄口,“钱老,茹娘可在铺子内?”
“在在在,人在内院,老奴这便去唤茹娘过来。”钱掌柜笑得格外殷勤,话落转身便要去寻人。
“不必麻烦,我们直接过去便是,免得打扰钱老生意。”
“诶诶,公子慢些走!”钱掌柜望着两人背影,笑容稍敛,等等,他才发现公子身侧侍奉的女婢,似乎不是忱月姑娘!
活久见,莫非公子开窍了?!
“茹娘见过公子。”
萧辞珩口中的茹娘是位长相清丽的娘子,年纪大约三十左右,可说起话来比一些小姑娘还嗲些,娇俏极了。
也正是这极具特色的嗓音,令顾青蘅一下就认出来了,这是前世风靡盛京一时的琳琅阁的掌柜。
无数贵女都想订她阁中的衣饰,其中有一种由特殊布料制就的衣裙,甚至哄抬到了千金之数。
帝王多次表示,不喜世族奢靡之风,琳琅阁却能在多番清扫后依旧安稳经营。
她当时就猜测,琳琅阁背景颇深,不好招惹。
没想到竟是晋王的产业。
“茹娘,你那件由浮光锦制成的衣裳,她可一试否?”
萧辞珩此句一出,茹娘愣了愣,视线这才落在了男人身侧的少女身上,仔细打量着。
她先前以为这人就公子身旁的丫鬟,如今再细细瞧着,确实品出些意思来。
“身姿纤秾合度,骨肉匀停,肌理细腻,上佳。然女郎可否将面纱摘下,原是我冒犯了,可我这衣裳,熬尽心血织就,一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件,非绝世之人不可匹也!”
茹娘一生痴于织绣制衣,终身未嫁,她待经自己手制就的衣裳,皆有自个儿决定,由何人上身的标准,纵资予千金,亦不可逆转。
前世,顾青蘅与其打过交道,知道她的秉性,更知晓由她制成的衣裙之价,不是她现在所承受的起的。
她偏头望了一眼萧辞珩,话滚到唇边,犹疑片刻,还是顺从本心推却道:“不用麻烦,茹娘子随意择一件衣物予我更换——”
“我这人重诺,欲效君子行事,还请女郎莫要教我违诺。”萧辞珩罕见会在旁人话音未落时,便插入打断。
茹娘见他眉心稍蹙,已然对自己的拿乔有些许不豫,忙弯了眼,故作调笑状上前半步,扯落了少女面纱,“小娘子莫羞!”
可等她定神细看佳人容颜,竟一时痴怔,“的确……合适,合适极了!”
“公子上哪儿去寻了个这儿个神仙人物来?”茹娘光是这样静静望着她,脑海中便有许多新的式样灵感迸发。
她自诩生平游览颇多,见过美人无数,却也没有一人,像眼前少女一般,美得不可方物,却又点到为止。
一切仿佛都恰到好处的那种。
顾青蘅架不住茹娘陡然拔高的热情,被她牵引着入了内间。
华服着身之际,顾青蘅抚过袖口处轻薄似仙的锦缎,裳?翩跹间,像是将月辉星河,都披在了身上。
却一点也不显繁复,只在腰肢收束之上,辅以金线点缀的织绣的满枝扶桑花。
灯影流转间,光泽跃动,煞是夺目。
茹娘还帮她重新挽了发,以玉簪固定,只是她嫌那面纱太劣质,说什么也不让她再佩戴上。
如此一来,饶是顾青蘅望向镜中自己,亦不免心动片刻。
“女郎快快出屋吧,我都怕公子等急了,来日我必替女郎专门定制一件裙裳!”
茹娘的话音被房间阻隔着,后面听不太真切了,她这人一有灵感,便恨不得埋头其中,日夜不休。顾青蘅独自踱步出门,却并未见萧辞珩身影。
她循着记忆往回走,途中廊下时,听见几句交谈声。
是晋王,还有……那个本该与他在游园时走散了的镇北王世子,沈迟昭。
“如何了?”男人声音沉洌,可总有一种玉质的温和夹杂其中。
从容,冷静。
“表哥,我亲自出马,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沈迟昭咧唇一笑,不在意地掸了掸衣袖间似是不甚沾染的血痕。
“只是可惜,难得你我这么大阵仗出游,却只引来了几个小喽啰,没捞着一条大鱼,没意思。”
“若真这么容易逮着了,也不会令你十余年屡次深陷刺杀之中,今后,你凡事依旧小心为上,不可冒险。”萧辞珩早有预想,倒也称不上失望,见他一脸肆意轻狂样,还是耐心提点道。
“盛京之中,看不惯我的,多了去了,但要说与谁有血海深仇——”
顾青蘅匿于廊柱后,越听越心惊,沈迟昭原来是想借金陵出游引蛇出洞,还拉了个英雄救美,顺带送美归家的俗气故事做套子。
很不幸,她就是那个套子。
顾青蘅重生一世,可不是为了卷入镇北王府的种种纷乱的,她今夜必须与这两人分道扬镳才行。
况且,杜芷、杜若她们可千万别被误伤了啊,也不知她们是与沈迟昭挤在一处,还是仍走散了。
念及此,顾青蘅不愿再细听,她佯装四处寻觅的模样,神色懵懂,朝他们试探着而去,“谁在那里,是公子么?”
长廊两侧的花灯流光溢彩的,随夜风轻晃,佳人裙袂亦随之飞扬,宛如星河斑斓,缥缈绝尘,不似尘俗中人。
两人闻言一怔,不约而同地循声望去。
这一眼,是沈迟昭后来无数次,都还会回想起的画面,不为裙裳之华美。只因她那一双,懵懂生涩的,空灵澄明的眼眸,像极了他幼年间猎得的那头幼鹿。
湿漉漉的,干净得能倒映整个星空。
萧辞珩却只是短暂一瞥后的迅速错开视线,内敛而克制。
可待来人走近后,他的视线落在她身后,廊间高悬的花灯之间,花芯中的烛火被风晃得斑驳,他蓦然低语,只说了四个字,“今夕何夕。”
“表哥,你说什么?”沈迟昭从短暂惊艳中回神,疑惑回眸。
他最烦诗赋文章什么的了,不理解怎么好好的美人在侧,表哥偏要去看什么花里胡哨的灯笼,还吟诗作赋的?
顾青蘅同样听见的晋王的这一句喟叹,稍作思考,以为他说的是——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便全当是一句随口而出的赞美,没放在心上。
她主动朝他们一拜,便开门见山道:“抱歉,搅扰了二位公子,只是我实在担心我的那几个仆婢,不知公子知晓她们的行踪?”
她半着仰头,望向沈迟昭,眸底半是忧虑,半是期盼。
琉璃灯火映衬得她的脸庞瓷白如玉,一双明眸如星。
沈迟昭仓皇避开视线,不敢与她目光对视,心烧得慌,熨烫极了。他先是将沾血的衣袖背于身后,想起她非寻常闺阁女子,无惧血光,又觉得自己实在多此一举。
“我……我倒是不曾注意她们。”
他既要引敌,自然是要看上去孤身一人才好,哪还有什么功夫注意什么小丫鬟?
他求救似的扭头看向萧辞珩,不愿见她眼底流光俱灭,满目失望。
“眼下,长街那头应是喧嚣已散,繁华落幕,我等可随女郎前去寻觅一番,只愿女郎此刻所见所闻,俱化尘烟,莫与旁人说与。”
前半句是安抚,后半句便可以称得上警告了。
不论她刚刚听见了什么,烂在肚子里,才是聪明人作派。
顾青蘅心领神会,神色冷清了几分,郑重道:“我等同两位公子不过陌路相逢,公子救我于匪寇之中,是恩。我绝非忘恩负义之徒。”
“况且我与二位,名姓未通,算不上相识,今夜一别,山高水长,来日即便有机会相见,我也自然全当对面不识。”
这话说得十分干脆,明里暗里都透露着一种急于撇清关系的意味,表明她待两人没有半分攀附亲近之谊,更不想沾染一丁点毫末干系。
这场因为琴音起、匪寇生的邂逅,最好是彻彻底底湮灭于几人的记忆中才完美!
沈迟昭一听,原本飞扬的眉眼也耷拉了几分,他循从本心,下意识想挽留什么。
可萧辞珩已先他一步,笑意清浅道:“如此,便可算两全其美。”
也变相是顺着她的话,将几人的关系进一步盖棺定论——
萍水相逢,他乡之客。
“不是,你们在说什么……”
沈迟昭疑惑。
沈迟昭不解。
沈迟昭大为震惊。
怎么就两全其美了?他可一点也不美好吧!
最终,沈迟昭无力反驳。
见两人已然要走,忙道:“诶,你们等等!”
好歹等他把一身血衣处理一下吧!
表哥怎么出来一趟,处处都古怪起来了?
*
唯一幸运的是,长街人流尽散,繁华落幕,灯火阑珊,游人们都跑去淮江河畔放花灯了,便显得街道中央,两抹迎着寒风的身影格外醒目。
“阿芷,阿若!”少女终于唇畔扬起万人动人的笑弧,提裙朝她们奔去。
是鲜见的朝气与恣意,一如裙裳间大片绽放的扶桑花,冲淡了幽邃长街间的落寞与寂寥。
可接踵而至的,是分别。
“既然已行至此,不如我们索性送女郎归家吧。”沈迟昭还来不及分辨骤然伤怀的情绪缘由,便已前开了口。
“不必了,也没几步路。”
她在金陵哪来的家,不过是顾氏一族在此经营的几间商铺罢了。
严格说来,盛京城内的宁国公府也不算是她的家,住了不到半年便入了宫。
她原以为,那座华美森严的皇宫会是她的家,是她的终宿。
到头来,亦不过是一座困死她的囚笼。
天下之大,何以为家?
顾青蘅不知道,但她希望,这一世,她能完完整整的,不依附任何人存在的,拥有一处,只属于自己的心向之所。
“二位公子留步,告辞。”
佳人盈盈一拜,转身离去。
寒风将未央的灯火搅弄得明明灭灭,将少年原本俊美无俦的面容映照出一派森寒的晦暗。
他本是担心她生得过于招人,万一被拐子盯上,中了迷药,这才硬拖着萧辞珩一路尾随而来。
谁曾想——
他望着主仆几人进了一间商铺,这商铺倒没什么特别的,可那壁檐之上,刻着一只分外醒目的印记。
琉璃作眼,翡翠雕羽,紫金漆身,好一只展翅欲飞的青鸾!
叫人刺眼。
这是顾氏一族特有的族徽。
她,竟出身临安顾氏。
沈迟昭虽心性不定,喜好玩乐,但并非蠢笨之人,立即猜出了少女的真实身份。
顾氏一族人丁不丰,如此年纪的女郎,除了他那位表妹顾青菀,就只有一个。
顾家长房嫡女,那位传言中缠绵病榻,常年卧居江南养病的大小姐。
“表哥似乎早就猜到她的身份,那为何不直接向我言明,我若知她是——”
“你欲如何,当场杀了她?”萧辞珩反诘道。
见沈迟昭缄口不语,他幽幽叹息一声,不知是为谁。
“阿昭,我早同你说过,她是你不可亲近之人。”
只是你全当耳旁风罢了。
如今,亲眼所见。
哪怕少年一瞬心动,也该死心了。
“表哥,我们回盛京吧。”
“不找刺杀你的真凶了?”
“那没意思,故人之女,一朝归京。我瞧着这折戏,更有意思些。”沈迟昭咧了咧唇,似乎又变成那个没心没肺的纨绔世子。
那笑容,透着不加掩饰的恶意。
不需要他动手,盛京城里,多得是能淹没人的风浪。
无人可以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