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派给陆家姐弟的马车车辙忽然坏了,管家的意思是暂时委屈他们和旁人同车,然陆央瑰一向不愿同不外人接触,便带着陆央珏来和宋颜同乘。
宋颜得知原委后立刻从马凳上退下,一路小跑过去,拉着她的袖子,不顾那副生人勿近的冷脸,凑到跟前嘻嘻笑道:“我早就想跟瑰姐姐同车,此番是上天助我。”
陆央瑰见她跑过来的时候耳环步摇晃得要飞起,一时眼晕,伸手颇为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
车驶到温府停下,三人甫一下车,便有小厮快步上前将三人引入正厅落座。
正厅内一共放了三张桌子,各世家代表一桌,带来的女眷一桌,温侯又怕孩子们拘束,给他们单独安排了一桌。屋内已有人落座,宋颜一眼扫过去,都是些熟人。她惦记着自己要送出去的礼物,一进门只顾着四下观望,又不敢有太大动作幅度,左顾右盼却始终没有发现温桓的身影。
忽然间感觉掌心一热,她转过身,看到其他世家子弟均已落座,陆央瑰端坐在一边,头微微扬起看着立在一旁的她,拉着她的手问道:“在找什么?”
宋颜见状不由感叹,难怪母亲总说她是世家女眷中仪态的表率,果然所言非虚。
“没,没什么。”她不敢再立在一旁,赶紧找了个位子坐下,心中暗自庆幸好在陆央瑰提醒,不然一会被嬷嬷看到回去又要和母亲告状说她礼数不周。她只好乖乖坐回陆央瑰的身旁喝茶。三杯茶喝下,她远远听见正厅右侧的珠帘碰撞发出脆响,一只白皙的手掌伸出将珠帘向右挡开,身后的人从暗处翩然而入。彼时的温桓换了一身绛红色长袍,领口袖口都镶绣着金丝边流云纹的滚边,长发全部束起,头戴金冠,金冠正中央镶嵌着足足鸽子蛋大小的夜明珠。他本就面色白皙,红色衬得更显得白了几分,额前梳得平整,不留一丝碎发,俊秀的面容上又平添了几分英气。
他缓步迈进正厅,同今日出席的各氏族代表打了声招呼,例行寒暄几句,然后又到最爱他的婶婶们那里哄得一桌人花枝烂颤。
坐在一旁的宋颜心里还想着礼物的事,怕宴会一旦开始便不好找时间将温桓单独拉走,虽整个人在桌上同大家吃茶聊天,暗中却紧盯着旁边的情形。可谁知那帮婶婶太过热情,缠着温桓让他动弹不得,一个劲的问东问西不说,更有甚者已经开始着手为自己女儿择婿。
宋颜几次递过去的目光都落了空,有些悻悻然,赌气一般的扭过头不再理他。
片刻功夫,丫鬟芷芜凑到她身旁在耳语了几句,她连忙跟陆央瑰打了声招呼,起身朝出口走去。
原是温桓实在难以脱身,便让喜翠把她领到书房,自己片刻就到。
喜翠将她安置好后怕那边人手不够,先行离开。宋颜摆弄着桌上的几只青瓷茶杯,想起自己第一次到温桓书房时,眼见如此干净简洁的布置,着实震惊了一番。
大大小小的书房她也不是没见过,只是很少有人的书桌这样的干净。不铺纸的时候,只有一个笔架,就连旁边的架子上都不曾摆放过古董,一面墙宁肯光秃秃的也不挂一幅字画。简约,实在是太简约了。
“让你等得有些久了。”身后熟稔的声音传来,温桓缓步迈入屋内,先拿起茶杯为宋颜倒了一杯茶放到她跟前,有点生气道:“这个喜翠。”却没继续说下去。
宋颜坐在一旁连忙开口道:“莫要怪他,今天他也忙得很。”然后伸手接过茶杯喝了一口,继续道“看你那么忙,我还想着我这礼物今日是送不出去了呢。”
温桓听了也笑道:“那可不容易错过。所以阿颜准备了什么?”
宋颜神秘兮兮地向后瞥了一眼,转过头看着温桓,眼角眉梢尽是得意:“我这可是冒着被温叔叔打的危险来送礼物的。”说着盈盈从身后拿出一摞书,约莫四五本的样子,不是新的,页脚处已然褶皱,书脊也有些泛黄,封面赫然写着“尔雅”二字,温桓顺手翻看一下,诚然不是《尔雅》。
宋颜笑嘻嘻道:“按理说不该送你旧书,可你也知道,《孙子兵法》有多难弄到,为了不让父亲和温叔叔发现,在包装上我还下了一番功夫呢,差点就露馅了。还有这把青铜剑”,她说着缓缓打开身侧的书画卷,从中拿出藏好的剑:“这把威道泰阿,虽说是仿的,却由上好的青铜所铸,因为重量适中最适合你这样的初习武之人。”说着便把书和剑一并递给了温桓,还不忘嘱咐道:“你好好收着,莫辜负了我这一番心意。”
温桓接过书和剑,觉得很沉,又或许是被她的心意压沉了。很久都没有人带给他这样的感动,一种关心他的想法,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的感动。今日生日宴,来送礼的诚然不少,大大小小,有用的没用的,从挂件摆设到随身器物应有尽有,可还没一件这么对他的心思。对于他志在习武一事,身边亲近的人都心照不宣,可碍于温侯的态度,从未有人站出来说支持他,这也就算了,更有甚者还在私下议论,说他是不入流之辈。他早将这些是非看淡,平生所求只愿无愧于心便可,然而在宋颜的礼物面前,长久被压抑的想法被一下子点燃,喷薄而出,原来在他的心底,他还是希望有人能够支持他。
温桓看着她,心中跳动,想要说的话几乎要脱口而出,脑海中仅存的理智告诉他此时并不合适,他出来已有一段时间,宴会即将开始,到时候开宴找不到他人,恐再生事端。于是想说的话又被重新咽下,温桓满眼尽是温柔,看着宋颜说道:“晚上再和你讲。”
宋颜没有看到他此时眼中汹涌着的感动,只以为他开心得紧,以至于忘乎所以。忽然间她好像想起什么,一拍大腿赶忙拉着他往门口走去,边走边说道:“那边宴会要开始了,我们快些可别迟到了,今天你可是寿星。”
等他们二人回到正厅时,众人均已落座,戏台班子早早搭了起来,也不知是谁先点的曲,咿咿呀呀地调子响起,好在大家要么在聊天要么在听戏,才使得宋颜和温桓有机会悄悄溜回座位。
宋颜回到座位上时,她的左边已然多了一个人,简单又精致的鹅黄色对襟上裳,下身着浅绿色柔绢风尾裙,发髻样式精巧,腕间翡翠冰透十足,一身装扮价格不菲又不张扬,正是当朝姜少傅的女儿姜绥宁。
宋颜和姜绥宁完完全全是两类人。
她一向行为做事不甚规矩,人家女孩练蝇头小楷,她拿着颜真卿的古碑帖子临个不休,且不习女红,琴棋书画只会下棋书法,琴和画基本不通。按照宋夫人的话来讲就是:“又不是去考状元,该会的不会,不该会的瞎会。”可宋颜觉得,就算她学了琴和画,她母亲也会这么说。姜绥宁是临安出名的才女,琴棋书画都颇为精通,女红更是了得,且温顺乖巧又知礼数,实在是大户人家未来夫人的不二人选。
不过宋颜和姜绥宁不对付,倒不是为了这些事情。
她讨厌姜绥宁,是因为当初在学堂,萧明布置随堂测验,事发突然,大家都没怎么复习,恰好姜绥宁与速来聪慧过人的陈家小妹陈颐锦靠得很近,凭着口舌看到那陈家小妹的试卷,等到人家想看看她写了什么的时候,谁知她动了歪心眼,写了一份错误答案放在桌边让她抄,自己又偷写了一份正确的交上,结果害得陈颐锦最后答得一塌糊涂,试卷发下,被萧明罚抄了一整本《尚书》。小锦胆子小,不敢和她对峙,默默领下惩罚,不敢多说一句话。
这种事情宋颜没和别人讲过,也不好说,人家只会觉得是小孩子间的误会或者还要怀疑是她故意栽赃,毕竟姜绥宁一向是守规矩的代名词。不过宋颜也懒得管别人是否相信,反正自那以后,她再也不和姜绥宁走得太近,其实以她的脾气,多半是要冷面相待,只是姜家毕竟和宋家有来往,姜少傅又是当今忠臣,她不好做得太过,所以此番回到座位上见到她时,两人照旧打了个招呼。
吃过饭,由温家备好马车一一送他们回府。宋颜边走边和芷芜讲着这段时间遇到的趣事,人还没到门口,便被温桓身旁的一个小厮叫住,那小厮是来通知她,温桓约她在老地方见面。
宋颜小时嬷嬷看管得严,觉得上街这种抛头露面的事情实在不是大户人家小姐应该做的事,可宋颜哪是个能闲得住的主,她和南门的看守混熟之后,几次三番从南侧门溜出,然后由温桓在外面驾马车接应。
此番她虽不知道温桓什么意思,不过还是立即点头应下。
戌时三刻,宋颜准时又坐上了温家的马车。
宋颜得知原委后立刻从马凳上退下,一路小跑过去,拉着她的袖子,不顾那副生人勿近的冷脸,凑到跟前嘻嘻笑道:“我早就想跟瑰姐姐同车,此番是上天助我。”
陆央瑰见她跑过来的时候耳环步摇晃得要飞起,一时眼晕,伸手颇为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
车驶到温府停下,三人甫一下车,便有小厮快步上前将三人引入正厅落座。
正厅内一共放了三张桌子,各世家代表一桌,带来的女眷一桌,温侯又怕孩子们拘束,给他们单独安排了一桌。屋内已有人落座,宋颜一眼扫过去,都是些熟人。她惦记着自己要送出去的礼物,一进门只顾着四下观望,又不敢有太大动作幅度,左顾右盼却始终没有发现温桓的身影。
忽然间感觉掌心一热,她转过身,看到其他世家子弟均已落座,陆央瑰端坐在一边,头微微扬起看着立在一旁的她,拉着她的手问道:“在找什么?”
宋颜见状不由感叹,难怪母亲总说她是世家女眷中仪态的表率,果然所言非虚。
“没,没什么。”她不敢再立在一旁,赶紧找了个位子坐下,心中暗自庆幸好在陆央瑰提醒,不然一会被嬷嬷看到回去又要和母亲告状说她礼数不周。她只好乖乖坐回陆央瑰的身旁喝茶。三杯茶喝下,她远远听见正厅右侧的珠帘碰撞发出脆响,一只白皙的手掌伸出将珠帘向右挡开,身后的人从暗处翩然而入。彼时的温桓换了一身绛红色长袍,领口袖口都镶绣着金丝边流云纹的滚边,长发全部束起,头戴金冠,金冠正中央镶嵌着足足鸽子蛋大小的夜明珠。他本就面色白皙,红色衬得更显得白了几分,额前梳得平整,不留一丝碎发,俊秀的面容上又平添了几分英气。
他缓步迈进正厅,同今日出席的各氏族代表打了声招呼,例行寒暄几句,然后又到最爱他的婶婶们那里哄得一桌人花枝烂颤。
坐在一旁的宋颜心里还想着礼物的事,怕宴会一旦开始便不好找时间将温桓单独拉走,虽整个人在桌上同大家吃茶聊天,暗中却紧盯着旁边的情形。可谁知那帮婶婶太过热情,缠着温桓让他动弹不得,一个劲的问东问西不说,更有甚者已经开始着手为自己女儿择婿。
宋颜几次递过去的目光都落了空,有些悻悻然,赌气一般的扭过头不再理他。
片刻功夫,丫鬟芷芜凑到她身旁在耳语了几句,她连忙跟陆央瑰打了声招呼,起身朝出口走去。
原是温桓实在难以脱身,便让喜翠把她领到书房,自己片刻就到。
喜翠将她安置好后怕那边人手不够,先行离开。宋颜摆弄着桌上的几只青瓷茶杯,想起自己第一次到温桓书房时,眼见如此干净简洁的布置,着实震惊了一番。
大大小小的书房她也不是没见过,只是很少有人的书桌这样的干净。不铺纸的时候,只有一个笔架,就连旁边的架子上都不曾摆放过古董,一面墙宁肯光秃秃的也不挂一幅字画。简约,实在是太简约了。
“让你等得有些久了。”身后熟稔的声音传来,温桓缓步迈入屋内,先拿起茶杯为宋颜倒了一杯茶放到她跟前,有点生气道:“这个喜翠。”却没继续说下去。
宋颜坐在一旁连忙开口道:“莫要怪他,今天他也忙得很。”然后伸手接过茶杯喝了一口,继续道“看你那么忙,我还想着我这礼物今日是送不出去了呢。”
温桓听了也笑道:“那可不容易错过。所以阿颜准备了什么?”
宋颜神秘兮兮地向后瞥了一眼,转过头看着温桓,眼角眉梢尽是得意:“我这可是冒着被温叔叔打的危险来送礼物的。”说着盈盈从身后拿出一摞书,约莫四五本的样子,不是新的,页脚处已然褶皱,书脊也有些泛黄,封面赫然写着“尔雅”二字,温桓顺手翻看一下,诚然不是《尔雅》。
宋颜笑嘻嘻道:“按理说不该送你旧书,可你也知道,《孙子兵法》有多难弄到,为了不让父亲和温叔叔发现,在包装上我还下了一番功夫呢,差点就露馅了。还有这把青铜剑”,她说着缓缓打开身侧的书画卷,从中拿出藏好的剑:“这把威道泰阿,虽说是仿的,却由上好的青铜所铸,因为重量适中最适合你这样的初习武之人。”说着便把书和剑一并递给了温桓,还不忘嘱咐道:“你好好收着,莫辜负了我这一番心意。”
温桓接过书和剑,觉得很沉,又或许是被她的心意压沉了。很久都没有人带给他这样的感动,一种关心他的想法,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的感动。今日生日宴,来送礼的诚然不少,大大小小,有用的没用的,从挂件摆设到随身器物应有尽有,可还没一件这么对他的心思。对于他志在习武一事,身边亲近的人都心照不宣,可碍于温侯的态度,从未有人站出来说支持他,这也就算了,更有甚者还在私下议论,说他是不入流之辈。他早将这些是非看淡,平生所求只愿无愧于心便可,然而在宋颜的礼物面前,长久被压抑的想法被一下子点燃,喷薄而出,原来在他的心底,他还是希望有人能够支持他。
温桓看着她,心中跳动,想要说的话几乎要脱口而出,脑海中仅存的理智告诉他此时并不合适,他出来已有一段时间,宴会即将开始,到时候开宴找不到他人,恐再生事端。于是想说的话又被重新咽下,温桓满眼尽是温柔,看着宋颜说道:“晚上再和你讲。”
宋颜没有看到他此时眼中汹涌着的感动,只以为他开心得紧,以至于忘乎所以。忽然间她好像想起什么,一拍大腿赶忙拉着他往门口走去,边走边说道:“那边宴会要开始了,我们快些可别迟到了,今天你可是寿星。”
等他们二人回到正厅时,众人均已落座,戏台班子早早搭了起来,也不知是谁先点的曲,咿咿呀呀地调子响起,好在大家要么在聊天要么在听戏,才使得宋颜和温桓有机会悄悄溜回座位。
宋颜回到座位上时,她的左边已然多了一个人,简单又精致的鹅黄色对襟上裳,下身着浅绿色柔绢风尾裙,发髻样式精巧,腕间翡翠冰透十足,一身装扮价格不菲又不张扬,正是当朝姜少傅的女儿姜绥宁。
宋颜和姜绥宁完完全全是两类人。
她一向行为做事不甚规矩,人家女孩练蝇头小楷,她拿着颜真卿的古碑帖子临个不休,且不习女红,琴棋书画只会下棋书法,琴和画基本不通。按照宋夫人的话来讲就是:“又不是去考状元,该会的不会,不该会的瞎会。”可宋颜觉得,就算她学了琴和画,她母亲也会这么说。姜绥宁是临安出名的才女,琴棋书画都颇为精通,女红更是了得,且温顺乖巧又知礼数,实在是大户人家未来夫人的不二人选。
不过宋颜和姜绥宁不对付,倒不是为了这些事情。
她讨厌姜绥宁,是因为当初在学堂,萧明布置随堂测验,事发突然,大家都没怎么复习,恰好姜绥宁与速来聪慧过人的陈家小妹陈颐锦靠得很近,凭着口舌看到那陈家小妹的试卷,等到人家想看看她写了什么的时候,谁知她动了歪心眼,写了一份错误答案放在桌边让她抄,自己又偷写了一份正确的交上,结果害得陈颐锦最后答得一塌糊涂,试卷发下,被萧明罚抄了一整本《尚书》。小锦胆子小,不敢和她对峙,默默领下惩罚,不敢多说一句话。
这种事情宋颜没和别人讲过,也不好说,人家只会觉得是小孩子间的误会或者还要怀疑是她故意栽赃,毕竟姜绥宁一向是守规矩的代名词。不过宋颜也懒得管别人是否相信,反正自那以后,她再也不和姜绥宁走得太近,其实以她的脾气,多半是要冷面相待,只是姜家毕竟和宋家有来往,姜少傅又是当今忠臣,她不好做得太过,所以此番回到座位上见到她时,两人照旧打了个招呼。
吃过饭,由温家备好马车一一送他们回府。宋颜边走边和芷芜讲着这段时间遇到的趣事,人还没到门口,便被温桓身旁的一个小厮叫住,那小厮是来通知她,温桓约她在老地方见面。
宋颜小时嬷嬷看管得严,觉得上街这种抛头露面的事情实在不是大户人家小姐应该做的事,可宋颜哪是个能闲得住的主,她和南门的看守混熟之后,几次三番从南侧门溜出,然后由温桓在外面驾马车接应。
此番她虽不知道温桓什么意思,不过还是立即点头应下。
戌时三刻,宋颜准时又坐上了温家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