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劭先来到,姜萤萤被树枝刮得衣衫破碎,浑身是血,奄奄一息。
殷恪骑马赶到,看见的便是五皇子跪在姜萤萤身旁,眼泪流了满脸,哆哆嗦嗦地伸手擦拭她面上血迹,不停唤着“萤萤姐姐”。
姜萤萤被送进营帐,由随行的女太医医治,她紧紧拽住殷恪的袖子不让他走:“呜呜,我好痛,我是不是快要死了?”
“不会的,”殷恪不顾旁人在场,俯身,拨开几缕黏在脸上的碎发,亲她的额头,“乖,先让太医治伤,我会陪着你的。”
“真的吗?”
“真的。”
姜萤萤不知想到什么,皱起一张脸:“不行,我现在的样子一定很丑,你出去,快点。”
“不丑,我不出去,你会疼的,我陪你。”
他没有食言,一直握着她的手,在她唤疼时温言安慰。太医看诊后,说幸好姜娘子的内脏无大碍,只是身上皮外伤太多,需要马上清创止血。
太医提议:“清创场面污秽,殷大人或许可以在帐外等待。”姜萤萤看到她从药箱里面拿出了小刀、纱布、金疮药等,已经无比惧怕,扣紧殷恪的手,呜咽着叫他不要走。
殷恪只是摇头,请太医动手。
太医原有些犹豫,因为殷大人和姜娘子还没有成婚,他在这儿于理不合,但一看到殷大人严肃的脸色,便觉脑后蹿过一片凉意,不再多言。
但很快,太医便知道自己多虑,殷大人他分明是一位君子,姜娘子的衣衫剥去,伤痕斑斑的玉体横陈,殷大人的眼中只有担忧和心疼,没有半分邪//淫之色。若这身体不属于姜娘子,再怎么美丽或可怜,对他而言都是死物。
太医为姜娘子清理伤口,包扎用药,在殷大人的注视下,不禁后背流汗。她资历很深,为许多贵人、妃子看诊,从未有过这般局促的时候,原是那姜娘子,实在太娇气了!总是哼哼唧唧地喊疼,每次说疼,那殷大人的眉心便加皱一分,好在并未有责怪之语,只轻揉姜娘子的鬓发、耳根,叫她坚持一下。
后来姜娘子实在吵得慌,殷大人便蹲在地上,凑过去亲她的唇。那时太医正在另一侧为姜娘子处理手臂上的伤,便看着近乎赤身的女子,和墨发宽袍的男子吻在一起,简直叫她一张老脸红了又红。
终于熬到治疗结束,为姜娘子身上数十处大大小小的伤口一一上药,太医飞快地收拾好东西,告退逃离。
殷恪为姜萤萤换上干净的衣裳,一直守着她,松烟和槐叶默契地为二人打掩护。到半夜帐外雨声疏落,姜萤萤发起高热,殷恪谨遵太医的嘱托,定时喂她喝药,将她抱在怀里,哄她喝下苦到反胃的药,锁住她的双手不让她去挠脸上和身上的伤。
亲吻可以是奖励,也可以是不听话的惩罚。姜萤萤病得迷糊,非要闹腾时殷恪就咬住她的嘴唇,像她平时常对他做的那样,用虎牙一点点磨她的唇角,等她真的吃痛便不舍得了,舔舔被他咬疼的地方,带着讨好。
后半夜,折腾了许久的姜萤萤终于睡着。
殷恪的手叫她拉到颊边,紧贴她的脸,她的脸很小,满脸依赖,如合眸的幼兽伏在他的掌心。殷恪划过她的睫毛,慢慢体会此刻奇妙的感觉,他觉得自己也像帐外滴滴答答的夜雨,连绵坠落,被宽阔无垠的大地拥抱,融进泥土中,他感到安心。
帐内温馨如许,帐外,司马劭在越来越大的雨中,抓住昏迷的宝珠郡主,将她拖向悬崖。姜萤萤受伤疑点重重,他想去马厩调查,却听说殷恪已经先他一步,命人将所有养马人带去审问,还找人追回了那匹失控撞死的马。
司马劭去到审问的营帐外,正好听到养马人供认不讳,姜萤萤的马昨天还好好的,今日整个白天,就只有宝珠郡主司马钰,来马厩逛了一圈。
“当时小的便觉得奇怪,郡主在马槽转悠了许久,问她是否要骑马,却摇头,面色怪异地离开,之后,姜娘子便来了。”
审问的是殷恪的部下,名叫郝楚,近年来比较有能力的一位寒门子弟,没等他去禀告殷恪,抓拿宝珠郡主,司马劭抢先找到人,用石头将她砸晕。
第二日,福康王涕泪横流地撞进皇帝帐中,说司马钰失踪了。皇帝立即派侍卫前去各处山谷搜索,午后在悬崖下发现了宝珠郡主的尸体,仅能靠穿着辨认人形。
福康王望着宝珠郡主被抬上来的尸体,当即晕厥,醒来后到皇帝面前磕破了头,请陛下为他的女儿讨回公道:“陛下,钰儿可是你的侄女儿,陛下,昨夜下那样大的雨,她不会自己走到悬崖边上的,她一定是被人害了啊!”
皇帝与福康王一母同胞,都是太后所出,对宝珠郡主的遭遇颇为怜悯,当即派人下去彻查。
姜萤萤还在帐中睡觉,殷恪听完郝楚汇报的消息,对他吩咐了几句,亲自去找司马劭。
“殷大人,你怎么来了?”五皇子的随侍神色慌乱。
“你先下去,我有事找五殿下。”
他撩开帘子,整个营帐没有任何烛光,司马劭蜷缩在床上,抱紧双膝,深陷梦魇般不住发抖,他很瘦,浑身似只有一具骨骼,平常爱默不作声地盯着人看,此刻眼神更加瘆人。皇帝与殷恪说过,不太喜欢这个孩子,生性古怪,全然不似生母孟贵妃,也不知像谁。
他的头发衣裳都半湿,整个营帐里有股下雨后阴干的气味,殷恪走过去,扯开司马劭的衣襟,在他要杀人的眼神里,掐他的脖子。
几道指甲挠出来的伤口,结了红痂,被殷恪掐出鲜血。
“就这点本事?跟我犟什么?”
司马劭吃痛挣扎,殷恪放了他,把一块玉佩扔到他面前。
司马劭捡起那块玉佩,双手颤抖不已。
昨日,他亲眼看着姜萤萤坠马,心如刀割,后来,他知道罪魁祸首是宝珠郡主,便下定主意要她偿命。若等父皇知晓此事,他一定会偏向福康王,不可能处死宝珠郡主。所以他先打晕了她,通过小路,把她拖向山崖。
她还没死,在山崖边上,她醒过来,雨水冲刷满脸血迹,对他大骂道:“你要杀我,!我是你堂姐,姜萤萤她算什么,你要为了她杀我!”
他怕她大叫引来旁人,拽住她的头发向旁边的石头撞击几次,没动静了,他把人推下山崖。
不及细想,他冒着大雨匆匆回到营帐,发现随身携带的玉佩不见了。很有可能被司马钰扯去,若是那样,他也难逃一死。他知道父皇从不喜欢他,为了平息福康王的怒火,一定会让他偿命。
司马劭害怕了整夜,幸好随从说姜萤萤无性命之危,他又想,还好萤萤姐姐没事,若她有危险,便是将司马钰千刀万剐,也不能补偿万一。
“这玉佩……”
“山崖边上捡到的,还有,虽然昨夜下雨,但并未将那崖边大石头上的血痕冲刷干净,我都叫人去处理了。”殷恪在铜盆浣洗过双手,又用洁白的布巾,将他的血擦拭得干干净净,动作优雅至极。
司马劭惊魂未定,半敛着幽黑的双眸,迟疑问道:“你帮我?”
“是。我帮你处理了手尾,是因为,你是孟贵妃的儿子,关系着姜家和孟贵妃在前朝后宫的地位,为了姜家,我必须帮你。”殷恪似十分嫌弃帐中的味道,说话间已经走帐门前,撩起帘子,“但我希望你知道,你做的不对。”
姜萤萤休养了两日,带着许多伤再次活蹦乱跳,只是摔折了腿,便只剩手舞足蹈。半个月后随大部队一起回京,这次她坐上了殷恪的马车,光明正大,因为她是半个残废。
一路上缠着殷恪说话,每句废话都得到回应,殷恪比平常耐心,即便只是一个“嗯”,他也会用特别温柔的眼神看着她说,辅以宠溺的点头。姜萤萤恃宠而骄,尾巴翘到天上。
她在殷恪怀里边吃糕点,边拍拍自己的伤腿,“唉,我这也没什么事,你说那宝珠郡主,为何那样想不开呀。”
她说的是在她摔马之后,当天夜里,宝珠郡主便带着遗书跳崖自尽,遗书上写着,她太讨厌姜萤萤,一时起了坏心,给她的马下了狂躁药物,事情发生后,她神思恍惚,知道逃不过责罚,不想再回到道观里了,只能以死谢罪,请陛下宽恕她的父王。
福康王自然不信他的女儿会自尽,向皇帝哭了多遍,皇帝先是派了许多人去调查,结果都是自尽,后来烦得很,叫人先送福康王回京,并着人严加看管,不许他到太后面前哭。这些事情只有少数几个大臣知道,连姜萤萤本人,也只知道宝珠郡主以畏罪自尽结案。
姜萤萤对这事耿耿于怀,每天要说上几遍,殷恪依旧耐心,用帕子擦去她嘴角的糕点碎屑:“事情都过去了,多想无益。”
“你说的没错,”姜萤萤叹气道,“要是早知道呢,我以前多让让她就好了。”
殷恪骑马赶到,看见的便是五皇子跪在姜萤萤身旁,眼泪流了满脸,哆哆嗦嗦地伸手擦拭她面上血迹,不停唤着“萤萤姐姐”。
姜萤萤被送进营帐,由随行的女太医医治,她紧紧拽住殷恪的袖子不让他走:“呜呜,我好痛,我是不是快要死了?”
“不会的,”殷恪不顾旁人在场,俯身,拨开几缕黏在脸上的碎发,亲她的额头,“乖,先让太医治伤,我会陪着你的。”
“真的吗?”
“真的。”
姜萤萤不知想到什么,皱起一张脸:“不行,我现在的样子一定很丑,你出去,快点。”
“不丑,我不出去,你会疼的,我陪你。”
他没有食言,一直握着她的手,在她唤疼时温言安慰。太医看诊后,说幸好姜娘子的内脏无大碍,只是身上皮外伤太多,需要马上清创止血。
太医提议:“清创场面污秽,殷大人或许可以在帐外等待。”姜萤萤看到她从药箱里面拿出了小刀、纱布、金疮药等,已经无比惧怕,扣紧殷恪的手,呜咽着叫他不要走。
殷恪只是摇头,请太医动手。
太医原有些犹豫,因为殷大人和姜娘子还没有成婚,他在这儿于理不合,但一看到殷大人严肃的脸色,便觉脑后蹿过一片凉意,不再多言。
但很快,太医便知道自己多虑,殷大人他分明是一位君子,姜娘子的衣衫剥去,伤痕斑斑的玉体横陈,殷大人的眼中只有担忧和心疼,没有半分邪//淫之色。若这身体不属于姜娘子,再怎么美丽或可怜,对他而言都是死物。
太医为姜娘子清理伤口,包扎用药,在殷大人的注视下,不禁后背流汗。她资历很深,为许多贵人、妃子看诊,从未有过这般局促的时候,原是那姜娘子,实在太娇气了!总是哼哼唧唧地喊疼,每次说疼,那殷大人的眉心便加皱一分,好在并未有责怪之语,只轻揉姜娘子的鬓发、耳根,叫她坚持一下。
后来姜娘子实在吵得慌,殷大人便蹲在地上,凑过去亲她的唇。那时太医正在另一侧为姜娘子处理手臂上的伤,便看着近乎赤身的女子,和墨发宽袍的男子吻在一起,简直叫她一张老脸红了又红。
终于熬到治疗结束,为姜娘子身上数十处大大小小的伤口一一上药,太医飞快地收拾好东西,告退逃离。
殷恪为姜萤萤换上干净的衣裳,一直守着她,松烟和槐叶默契地为二人打掩护。到半夜帐外雨声疏落,姜萤萤发起高热,殷恪谨遵太医的嘱托,定时喂她喝药,将她抱在怀里,哄她喝下苦到反胃的药,锁住她的双手不让她去挠脸上和身上的伤。
亲吻可以是奖励,也可以是不听话的惩罚。姜萤萤病得迷糊,非要闹腾时殷恪就咬住她的嘴唇,像她平时常对他做的那样,用虎牙一点点磨她的唇角,等她真的吃痛便不舍得了,舔舔被他咬疼的地方,带着讨好。
后半夜,折腾了许久的姜萤萤终于睡着。
殷恪的手叫她拉到颊边,紧贴她的脸,她的脸很小,满脸依赖,如合眸的幼兽伏在他的掌心。殷恪划过她的睫毛,慢慢体会此刻奇妙的感觉,他觉得自己也像帐外滴滴答答的夜雨,连绵坠落,被宽阔无垠的大地拥抱,融进泥土中,他感到安心。
帐内温馨如许,帐外,司马劭在越来越大的雨中,抓住昏迷的宝珠郡主,将她拖向悬崖。姜萤萤受伤疑点重重,他想去马厩调查,却听说殷恪已经先他一步,命人将所有养马人带去审问,还找人追回了那匹失控撞死的马。
司马劭去到审问的营帐外,正好听到养马人供认不讳,姜萤萤的马昨天还好好的,今日整个白天,就只有宝珠郡主司马钰,来马厩逛了一圈。
“当时小的便觉得奇怪,郡主在马槽转悠了许久,问她是否要骑马,却摇头,面色怪异地离开,之后,姜娘子便来了。”
审问的是殷恪的部下,名叫郝楚,近年来比较有能力的一位寒门子弟,没等他去禀告殷恪,抓拿宝珠郡主,司马劭抢先找到人,用石头将她砸晕。
第二日,福康王涕泪横流地撞进皇帝帐中,说司马钰失踪了。皇帝立即派侍卫前去各处山谷搜索,午后在悬崖下发现了宝珠郡主的尸体,仅能靠穿着辨认人形。
福康王望着宝珠郡主被抬上来的尸体,当即晕厥,醒来后到皇帝面前磕破了头,请陛下为他的女儿讨回公道:“陛下,钰儿可是你的侄女儿,陛下,昨夜下那样大的雨,她不会自己走到悬崖边上的,她一定是被人害了啊!”
皇帝与福康王一母同胞,都是太后所出,对宝珠郡主的遭遇颇为怜悯,当即派人下去彻查。
姜萤萤还在帐中睡觉,殷恪听完郝楚汇报的消息,对他吩咐了几句,亲自去找司马劭。
“殷大人,你怎么来了?”五皇子的随侍神色慌乱。
“你先下去,我有事找五殿下。”
他撩开帘子,整个营帐没有任何烛光,司马劭蜷缩在床上,抱紧双膝,深陷梦魇般不住发抖,他很瘦,浑身似只有一具骨骼,平常爱默不作声地盯着人看,此刻眼神更加瘆人。皇帝与殷恪说过,不太喜欢这个孩子,生性古怪,全然不似生母孟贵妃,也不知像谁。
他的头发衣裳都半湿,整个营帐里有股下雨后阴干的气味,殷恪走过去,扯开司马劭的衣襟,在他要杀人的眼神里,掐他的脖子。
几道指甲挠出来的伤口,结了红痂,被殷恪掐出鲜血。
“就这点本事?跟我犟什么?”
司马劭吃痛挣扎,殷恪放了他,把一块玉佩扔到他面前。
司马劭捡起那块玉佩,双手颤抖不已。
昨日,他亲眼看着姜萤萤坠马,心如刀割,后来,他知道罪魁祸首是宝珠郡主,便下定主意要她偿命。若等父皇知晓此事,他一定会偏向福康王,不可能处死宝珠郡主。所以他先打晕了她,通过小路,把她拖向山崖。
她还没死,在山崖边上,她醒过来,雨水冲刷满脸血迹,对他大骂道:“你要杀我,!我是你堂姐,姜萤萤她算什么,你要为了她杀我!”
他怕她大叫引来旁人,拽住她的头发向旁边的石头撞击几次,没动静了,他把人推下山崖。
不及细想,他冒着大雨匆匆回到营帐,发现随身携带的玉佩不见了。很有可能被司马钰扯去,若是那样,他也难逃一死。他知道父皇从不喜欢他,为了平息福康王的怒火,一定会让他偿命。
司马劭害怕了整夜,幸好随从说姜萤萤无性命之危,他又想,还好萤萤姐姐没事,若她有危险,便是将司马钰千刀万剐,也不能补偿万一。
“这玉佩……”
“山崖边上捡到的,还有,虽然昨夜下雨,但并未将那崖边大石头上的血痕冲刷干净,我都叫人去处理了。”殷恪在铜盆浣洗过双手,又用洁白的布巾,将他的血擦拭得干干净净,动作优雅至极。
司马劭惊魂未定,半敛着幽黑的双眸,迟疑问道:“你帮我?”
“是。我帮你处理了手尾,是因为,你是孟贵妃的儿子,关系着姜家和孟贵妃在前朝后宫的地位,为了姜家,我必须帮你。”殷恪似十分嫌弃帐中的味道,说话间已经走帐门前,撩起帘子,“但我希望你知道,你做的不对。”
姜萤萤休养了两日,带着许多伤再次活蹦乱跳,只是摔折了腿,便只剩手舞足蹈。半个月后随大部队一起回京,这次她坐上了殷恪的马车,光明正大,因为她是半个残废。
一路上缠着殷恪说话,每句废话都得到回应,殷恪比平常耐心,即便只是一个“嗯”,他也会用特别温柔的眼神看着她说,辅以宠溺的点头。姜萤萤恃宠而骄,尾巴翘到天上。
她在殷恪怀里边吃糕点,边拍拍自己的伤腿,“唉,我这也没什么事,你说那宝珠郡主,为何那样想不开呀。”
她说的是在她摔马之后,当天夜里,宝珠郡主便带着遗书跳崖自尽,遗书上写着,她太讨厌姜萤萤,一时起了坏心,给她的马下了狂躁药物,事情发生后,她神思恍惚,知道逃不过责罚,不想再回到道观里了,只能以死谢罪,请陛下宽恕她的父王。
福康王自然不信他的女儿会自尽,向皇帝哭了多遍,皇帝先是派了许多人去调查,结果都是自尽,后来烦得很,叫人先送福康王回京,并着人严加看管,不许他到太后面前哭。这些事情只有少数几个大臣知道,连姜萤萤本人,也只知道宝珠郡主以畏罪自尽结案。
姜萤萤对这事耿耿于怀,每天要说上几遍,殷恪依旧耐心,用帕子擦去她嘴角的糕点碎屑:“事情都过去了,多想无益。”
“你说的没错,”姜萤萤叹气道,“要是早知道呢,我以前多让让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