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夜,在幽州最富盛名的兴国寺为殷祀举办了一场超度法会,殷恪跪在最中央,身后是数百名殷氏族人,和尚在围着供品念经,火盆中偶尔爆起一两粒火星子,在浓重的夜色中消融。
姜萤萤跪在殷恪身边,看向自己的夫君,一连几天的法事,他全程参与,身上缠绕的檀香越发浓郁,火光映照在他的身侧,明亮和晦暗于鼻尖分野,仿佛他把自己剥成两半,一半是慈悲的佛,一半,是坠入深渊的魔。
入夜后山上温度骤降,她哆嗦了一下,殷恪握了握她的冰凉手:“你先去禅房休息。”
姜萤萤裹紧披风,一路踩进雪里,她在盛京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雪,槐叶扶着她抱怨道:“这幽州的空气格外冷冽,刮在皮肤上刀子似的。”简单洗漱过后,把自己裹着被子缩进床榻里,依旧冻得浑身发抖。
这些日子,父亲殷凛伤心过度,感染风寒,秦夫人整日照顾她,少了来找姜萤萤的麻烦,殷恪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她觉得很无聊,想回京城了。嫁人真烦。
半夜,被窝里摸进来一个人,是殷恪回来了,姜萤萤意识到,在山上厢房不多,他们得住一起。他的身体很暖,她下意识贴过去,立刻得到一个暖洋洋的拥抱,苦檀的气息落在她的耳畔和肩头,驱散了纠缠她大半夜的阴寒。
大约寅时三刻,外头就传来了和尚念经的声音,天完全是黑的。姜萤萤整夜睡得不好,睁眼别看见一双分外精神的眼睛,打着哈欠问:“你一晚上没睡呀?”
“嗯。”殷恪道,“在想祖父,是不是已经到了极乐之境,和太傅见面,两个老人家互相调侃,等投身轮回,还要再打一架。”
每当殷恪在姜萤萤面前表现出一丝脆弱,她就会特别爱他。“别想了,师父们不是说了吗,祖父一生功德圆满,一定是升入天堂做神仙去了,太傅也是,他们会永远看着我们,保护我们的。”
殷恪的眼睛藏着钩子,把手伸进她的中衣里,姜萤萤抱着他,听着外头越来越喧闹的说话声和脚步声,身体一阵一阵地发抖。她怎么会曾经认为殷恪是个很守规矩的人呢,祖父过世未足一个月,佛门清净之地,他便压着她在被子里行事。
她咬了他一口,在脸颊上,留下一个挺深的牙印,殷恪只是笑笑说别咬脸,被人看到不好,将手臂送到她嘴边。姜萤萤从来不知道他的脾气竟这样好了,还是说,下定决心在她面前装出一副温柔和气的模样,才会这般纵容她。
发了一身汗,连日的郁闷化作舒爽畅快消解了,殷恪替她擦身,穿衣挽发,甚至在鬃毛牙刷上放好了牙粉,塞进她嘴里替她刷牙,姜萤萤这时候想他的目的,他是否真心,实在无关紧要,反正她很爽。
接近年关,殷家众人启程回盛京,殷恪原本骑马走在前方,松烟到他身边:“公子,夫人唤你去马车。”
姜萤萤半开的门缝里探出一个脑袋,乌发黑瞳,衬着因天冷而越发莹白的皮肤,她瘪瘪嘴道:“好无聊,我想和你一块儿骑马。”
下一辆马车里坐着云若菱,她听闻前方动静,拨开帘子看过去,只见殷恪将一身雪白绒袄的姜萤萤抱下马车,放在马背上,然后上马,为她拉好兜帽,系紧围脖,姜萤萤出言抱怨,说自己看不到路了,殷恪低头亲了她,将兜帽拉上去一点儿。
这样温柔,和她想象了数百回的画面一模一样,云若菱的五指扣紧窗沿,悲哀地想,终究是姜萤萤命好。
姜逸骑马过来,不赞同地对殷恪道:“如今是在赶路,大家都苦累,萤萤这样像什么样子。”
姜萤萤歪头靠着殷恪的肩膀,对姜逸撅嘴吐泡泡,殷恪一手搂住她的腰肢,一手拉紧缰绳:“无妨,我看着萤萤,不会耽误赶路。”
姜逸摇摇头,继续骑马向后,问云若菱冷不冷,是否需要棉衣和汤婆子。云若菱说不用,撤下帘子,挡住姜逸清淡的眉眼。
姜萤萤最近沉迷于试探殷的底线,无比娇气,上下马车都要抱着,吃饭要他喂到嘴边,仆人们都在背后说她不懂事,连槐叶也私下里提醒她:“娘子这样是不是不太合适?”
殷恪非常纵容她,对她的各种任性照单全收,惧内的名声就这样传了出去。他将她抱下马车,大大方方的,抱进殷府,为她换了沾上雪点的袄子,旁人都说没见过对夫人好成这样的,简直像养了个女儿。
回到盛京后,没过几日便是除夕,这一年太傅和殷老将军相继仙去,大梁痛失两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朝野上下皆悲痛。幸而缠绵病榻多日的太后,身体一日比一日好起来,多亏了云若菱日日到她宫里侍疾,为了照顾太后,长久跪在病榻前,双腿膝盖红肿不堪。
除夕这日皇帝问云若菱想要什么赏赐。
她跪拜道:“民女无所愿,只是义父因老将军仙逝而郁郁寡欢,民女只希望他能开心。过了十五,朝堂又要为北沧拨下岁银,民女不懂朝政,斗胆请求陛下,能否让义父笃行?义父有一身本领,若所用的当,继续为国效力,他定然会开心。”
殷冶不在场,许多大臣揣度着皇帝的意思,见他似乎意动,纷纷出来附和,说殷冶驻守景州多年,数次大战倭寇,由他来督办运送岁银到北沧的事宜,甚为合适。
北沧内乱了一年多的时间,前年,北沧可汗乌格罕来到大梁,与二皇子商讨互通商贸事宜,若能成功开辟通路,将使北沧走向繁荣。但当时北沧国内,他的哥哥,阿苏汶王子突然掀起动乱,甚至派出刺客刺杀远在大梁的乌格罕,乌格罕不得已只能先回国。这一年多以来,北沧境内争斗频起,民不聊生,大梁驻军几次稳定局势,深得民心。
皇帝想这次督办运送岁银至北沧,需要一员大将,殷冶的声望和能力绰绰有余,其次,殷家不同以往,老将军仙去,重启殷冶构不成威胁,反而能卖殷恪一个面子。
两天后,封殷冶为参赞司使,年后督送岁银前往北沧,殷冶欣然接旨。殷冶戎马半生,赋闲在家,一直郁郁寡欢,再度被启用,殷家人都为他高兴。
秦夫人为他置办了行装,狐裘、手套、护膝,东西摆满他的整个屋子,她絮叨道:“二郎,原来你总说带罪之身,不能耽搁了好人家的姑娘,如今你有了官职,是时候该找位夫人替你操办这些。”
当夜殷恪回到自己的卧房,刚进院子,便见一个毛茸茸的身影,鸭子般坐在雪地上,堆雪人,双手拍打已经成型的雪人的面部。
听到声音姜萤萤扭头,扬起昳丽的眉眼:“恪哥哥,你回来啦?”
廊下有灯笼的烛光,雪地里参杂了些许未扫干净的鞭炮碎屑,像点点红梅,院外有缭绕的丝竹曲音,小娘子在院子里堆雪人,殷恪感到熟悉,她能一个人玩很久,他随时支开窗户,都能看见她凑到跟前的笑脸。
时间恍如回流多年,什么都没变。
他过去一并坐下,隔着厚厚的棉衣捂住姜萤萤的小腹:“坐在雪地里头多久了?下次月事又要吃苦了。”
姜萤萤身体挺好的,架不住她太任性,寒冬腊月,月事前非要喝冰饮,疼了好些天,下次还吃,又吃又疼,殷恪后来就管着她,不许槐叶和其他人让她看见冰饮。
姜萤萤摇头说没多久:“下午,我给了府中的家生子几个银子,叫他们帮我堆的,松烟说你这个时候回来,我便坐在这儿等你,这个烛光和这个角度下,我抬头对你笑,肯定很美吧,你有没有被惊艳到?”
殷恪这回真的失笑,胸腔闷震,收紧抱住她的手臂,她的外袍全是绒毛,好似一个大号汤婆子,抱在怀里,偎贴得心底都发烫。
“二叔快要去北沧了,林姐姐害怕旁人的流言蜚语,一直拒绝和他成婚,哥哥,我们帮他们一把吧。”姜萤萤道。
殷恪去处理了这件事,于是在殷冶出发的前一日,正是元宵节,在殷府中大设宴席,林悦儿和儿子一道来了,明着说是替殷二爷践行,其实殷家人都知道,算是林悦儿和殷冶的婚宴。
秦夫人看着林悦儿的温柔的眉眼,万般满意,虽然林学士走了,毕竟是官宦人家出身的女子,殷冶如今这样,还肯成婚,她这个当嫂子的已经很满意了。她给了林悦儿一对龙凤镯,又给她的儿子念念送了许多礼物,“二爷出发的时间紧,老将军又新丧,不宜大肆操办,只能这般,一家人简简单单吃一顿饭,委屈你了。”
林悦儿感动道:“这辈子还能和二爷在一起,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分,谈何委屈呢。”
那夜姜萤萤喝了很多,看着林娘子和殷二叔一对璧人终成眷属,开心极了,一开口便是“林姐姐”,殷恪提醒了几次,要叫“二婶”,她总是忘记。
拿不住勺子,“哐啷”砸到地上,殷恪给她捡起来,蹲在地上,替她擦拭裙裾上沾到的酱汁。
到了夜晚散席,她彻底成了醉鬼,十分失态地扒在殷恪身上,撒娇说她今晚要和他一起睡,让大人们纷纷抿唇轻笑。
姜萤萤跪在殷恪身边,看向自己的夫君,一连几天的法事,他全程参与,身上缠绕的檀香越发浓郁,火光映照在他的身侧,明亮和晦暗于鼻尖分野,仿佛他把自己剥成两半,一半是慈悲的佛,一半,是坠入深渊的魔。
入夜后山上温度骤降,她哆嗦了一下,殷恪握了握她的冰凉手:“你先去禅房休息。”
姜萤萤裹紧披风,一路踩进雪里,她在盛京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雪,槐叶扶着她抱怨道:“这幽州的空气格外冷冽,刮在皮肤上刀子似的。”简单洗漱过后,把自己裹着被子缩进床榻里,依旧冻得浑身发抖。
这些日子,父亲殷凛伤心过度,感染风寒,秦夫人整日照顾她,少了来找姜萤萤的麻烦,殷恪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她觉得很无聊,想回京城了。嫁人真烦。
半夜,被窝里摸进来一个人,是殷恪回来了,姜萤萤意识到,在山上厢房不多,他们得住一起。他的身体很暖,她下意识贴过去,立刻得到一个暖洋洋的拥抱,苦檀的气息落在她的耳畔和肩头,驱散了纠缠她大半夜的阴寒。
大约寅时三刻,外头就传来了和尚念经的声音,天完全是黑的。姜萤萤整夜睡得不好,睁眼别看见一双分外精神的眼睛,打着哈欠问:“你一晚上没睡呀?”
“嗯。”殷恪道,“在想祖父,是不是已经到了极乐之境,和太傅见面,两个老人家互相调侃,等投身轮回,还要再打一架。”
每当殷恪在姜萤萤面前表现出一丝脆弱,她就会特别爱他。“别想了,师父们不是说了吗,祖父一生功德圆满,一定是升入天堂做神仙去了,太傅也是,他们会永远看着我们,保护我们的。”
殷恪的眼睛藏着钩子,把手伸进她的中衣里,姜萤萤抱着他,听着外头越来越喧闹的说话声和脚步声,身体一阵一阵地发抖。她怎么会曾经认为殷恪是个很守规矩的人呢,祖父过世未足一个月,佛门清净之地,他便压着她在被子里行事。
她咬了他一口,在脸颊上,留下一个挺深的牙印,殷恪只是笑笑说别咬脸,被人看到不好,将手臂送到她嘴边。姜萤萤从来不知道他的脾气竟这样好了,还是说,下定决心在她面前装出一副温柔和气的模样,才会这般纵容她。
发了一身汗,连日的郁闷化作舒爽畅快消解了,殷恪替她擦身,穿衣挽发,甚至在鬃毛牙刷上放好了牙粉,塞进她嘴里替她刷牙,姜萤萤这时候想他的目的,他是否真心,实在无关紧要,反正她很爽。
接近年关,殷家众人启程回盛京,殷恪原本骑马走在前方,松烟到他身边:“公子,夫人唤你去马车。”
姜萤萤半开的门缝里探出一个脑袋,乌发黑瞳,衬着因天冷而越发莹白的皮肤,她瘪瘪嘴道:“好无聊,我想和你一块儿骑马。”
下一辆马车里坐着云若菱,她听闻前方动静,拨开帘子看过去,只见殷恪将一身雪白绒袄的姜萤萤抱下马车,放在马背上,然后上马,为她拉好兜帽,系紧围脖,姜萤萤出言抱怨,说自己看不到路了,殷恪低头亲了她,将兜帽拉上去一点儿。
这样温柔,和她想象了数百回的画面一模一样,云若菱的五指扣紧窗沿,悲哀地想,终究是姜萤萤命好。
姜逸骑马过来,不赞同地对殷恪道:“如今是在赶路,大家都苦累,萤萤这样像什么样子。”
姜萤萤歪头靠着殷恪的肩膀,对姜逸撅嘴吐泡泡,殷恪一手搂住她的腰肢,一手拉紧缰绳:“无妨,我看着萤萤,不会耽误赶路。”
姜逸摇摇头,继续骑马向后,问云若菱冷不冷,是否需要棉衣和汤婆子。云若菱说不用,撤下帘子,挡住姜逸清淡的眉眼。
姜萤萤最近沉迷于试探殷的底线,无比娇气,上下马车都要抱着,吃饭要他喂到嘴边,仆人们都在背后说她不懂事,连槐叶也私下里提醒她:“娘子这样是不是不太合适?”
殷恪非常纵容她,对她的各种任性照单全收,惧内的名声就这样传了出去。他将她抱下马车,大大方方的,抱进殷府,为她换了沾上雪点的袄子,旁人都说没见过对夫人好成这样的,简直像养了个女儿。
回到盛京后,没过几日便是除夕,这一年太傅和殷老将军相继仙去,大梁痛失两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朝野上下皆悲痛。幸而缠绵病榻多日的太后,身体一日比一日好起来,多亏了云若菱日日到她宫里侍疾,为了照顾太后,长久跪在病榻前,双腿膝盖红肿不堪。
除夕这日皇帝问云若菱想要什么赏赐。
她跪拜道:“民女无所愿,只是义父因老将军仙逝而郁郁寡欢,民女只希望他能开心。过了十五,朝堂又要为北沧拨下岁银,民女不懂朝政,斗胆请求陛下,能否让义父笃行?义父有一身本领,若所用的当,继续为国效力,他定然会开心。”
殷冶不在场,许多大臣揣度着皇帝的意思,见他似乎意动,纷纷出来附和,说殷冶驻守景州多年,数次大战倭寇,由他来督办运送岁银到北沧的事宜,甚为合适。
北沧内乱了一年多的时间,前年,北沧可汗乌格罕来到大梁,与二皇子商讨互通商贸事宜,若能成功开辟通路,将使北沧走向繁荣。但当时北沧国内,他的哥哥,阿苏汶王子突然掀起动乱,甚至派出刺客刺杀远在大梁的乌格罕,乌格罕不得已只能先回国。这一年多以来,北沧境内争斗频起,民不聊生,大梁驻军几次稳定局势,深得民心。
皇帝想这次督办运送岁银至北沧,需要一员大将,殷冶的声望和能力绰绰有余,其次,殷家不同以往,老将军仙去,重启殷冶构不成威胁,反而能卖殷恪一个面子。
两天后,封殷冶为参赞司使,年后督送岁银前往北沧,殷冶欣然接旨。殷冶戎马半生,赋闲在家,一直郁郁寡欢,再度被启用,殷家人都为他高兴。
秦夫人为他置办了行装,狐裘、手套、护膝,东西摆满他的整个屋子,她絮叨道:“二郎,原来你总说带罪之身,不能耽搁了好人家的姑娘,如今你有了官职,是时候该找位夫人替你操办这些。”
当夜殷恪回到自己的卧房,刚进院子,便见一个毛茸茸的身影,鸭子般坐在雪地上,堆雪人,双手拍打已经成型的雪人的面部。
听到声音姜萤萤扭头,扬起昳丽的眉眼:“恪哥哥,你回来啦?”
廊下有灯笼的烛光,雪地里参杂了些许未扫干净的鞭炮碎屑,像点点红梅,院外有缭绕的丝竹曲音,小娘子在院子里堆雪人,殷恪感到熟悉,她能一个人玩很久,他随时支开窗户,都能看见她凑到跟前的笑脸。
时间恍如回流多年,什么都没变。
他过去一并坐下,隔着厚厚的棉衣捂住姜萤萤的小腹:“坐在雪地里头多久了?下次月事又要吃苦了。”
姜萤萤身体挺好的,架不住她太任性,寒冬腊月,月事前非要喝冰饮,疼了好些天,下次还吃,又吃又疼,殷恪后来就管着她,不许槐叶和其他人让她看见冰饮。
姜萤萤摇头说没多久:“下午,我给了府中的家生子几个银子,叫他们帮我堆的,松烟说你这个时候回来,我便坐在这儿等你,这个烛光和这个角度下,我抬头对你笑,肯定很美吧,你有没有被惊艳到?”
殷恪这回真的失笑,胸腔闷震,收紧抱住她的手臂,她的外袍全是绒毛,好似一个大号汤婆子,抱在怀里,偎贴得心底都发烫。
“二叔快要去北沧了,林姐姐害怕旁人的流言蜚语,一直拒绝和他成婚,哥哥,我们帮他们一把吧。”姜萤萤道。
殷恪去处理了这件事,于是在殷冶出发的前一日,正是元宵节,在殷府中大设宴席,林悦儿和儿子一道来了,明着说是替殷二爷践行,其实殷家人都知道,算是林悦儿和殷冶的婚宴。
秦夫人看着林悦儿的温柔的眉眼,万般满意,虽然林学士走了,毕竟是官宦人家出身的女子,殷冶如今这样,还肯成婚,她这个当嫂子的已经很满意了。她给了林悦儿一对龙凤镯,又给她的儿子念念送了许多礼物,“二爷出发的时间紧,老将军又新丧,不宜大肆操办,只能这般,一家人简简单单吃一顿饭,委屈你了。”
林悦儿感动道:“这辈子还能和二爷在一起,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分,谈何委屈呢。”
那夜姜萤萤喝了很多,看着林娘子和殷二叔一对璧人终成眷属,开心极了,一开口便是“林姐姐”,殷恪提醒了几次,要叫“二婶”,她总是忘记。
拿不住勺子,“哐啷”砸到地上,殷恪给她捡起来,蹲在地上,替她擦拭裙裾上沾到的酱汁。
到了夜晚散席,她彻底成了醉鬼,十分失态地扒在殷恪身上,撒娇说她今晚要和他一起睡,让大人们纷纷抿唇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