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
和女生寝室这边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的热闹氛围不同,同一时间,隔壁楼栋的某间男生寝室里,气氛格外沉默。
11岁的王旭乔同学并不知道自己正在被人谈论。洗漱完毕后,他早早地躺在床上,可是翻来覆去好半天也睡不着。
如果此刻在他的面前摆上一面镜子,那么里面映着的肯定是一张皱巴巴的脸。
收到入营通知时的惊讶与兴奋,知道外训时的憧憬,说服父母时的坚定,以及下午踩在训练基地的土地上那种脚踏实地的激动,所有正面的情绪现在全都不翼而飞。
放眼望去,视线所及之处全是陌生的景象:陌生的床、陌生的窗帘、陌生的房间……
熄灯后的集训基地十分安静,甚至能清晰地听见窗外“呼呼”的风声,和家里的气氛完全不同,就连空气中弥漫的气味,于他而言都是陌生的。
王旭乔很没出息地把头埋进被窝里,用力吸了吸鼻子。
被子上传来洗衣液熟悉的清香味道稍稍平复了他的难过,但也正是这股熟悉的味道让他想起父母。下午分别的画面还历历在目,集体生活来的猝不及防,11岁的男孩子眼睛一热,他有点想家了。
虽然同屋的哥哥很照顾他——运动员公寓不允许外人进入,是室友哥哥帮他把行李收好,又帮他铺好了床,后来还带他一起去食堂吃饭。
当然哥哥也和他聊了一会儿天,主要是介绍国家队的一些生活作息和日程安排之类的细节。
可是,想让18岁的高中生和11岁的小学生一见如故,相谈甚欢,那也太强人所难了。
王旭乔一会儿想爸爸妈妈,一会儿又担心明天的开营仪式和接下来两个月的生活,思绪乱糟糟的,不知道过了多久,才迷迷糊糊地睡去。
————————
翌日上午,梁译和金子嘉提前10分钟到了三百人报告厅。
哪怕在路上已经听金子嘉科普过,知道集训基地里除了雪上项目外,其他队员都要参加这次的开营仪式,推门进屋时,梁译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哇”了一声。
并不是她大惊小怪。
放眼望去,偌大的报告厅内几乎坐满了人:本赛季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可以说几乎所有隶属于国际滑联的冰上项目的国家队成员几乎全都聚在这里。
其中不乏世界冠军、甚至奥运冠军——此刻的报告厅,用星光熠熠来形容绝不为过。
前辈们都好积极啊,看来自己以后也要积极一点才是!梁译暗暗想道。
喜欢看体育比赛的观众大概都不陌生“国家队”这个名词,但其实它的全称应该是是“国家集训队”。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暂时的集训队伍,是一个流动的单位。每个奥运周期、甚至每个赛季,国家队的阵容都不固定。
这里说的阵容,主要指的是主力队员。
广义上的国家队,除了主力队员外,还包括国家青年队和代训人员。国家青年队简称国青队,在某些项目里也被叫做国家二队。
虽然名称各不相同,但大多是一个意思,都是安置国家队后备力量的地方。
由于项目不同,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有差异,可能有人在国家队可以待十年,也可能有人只能在国家队待十个月。
金子嘉进国家集训队已近三年,对这样的“大”场面早就习以为常。她眼神好,很快看到倒数第三排正好有两个连在一起的空位,赶紧拉着室友过去。
报告厅是典型的阶梯教室,座位都是连在一起的设计。随着梁译的动作,王旭乔忽然感觉到自己左手边微微一沉,几乎同时,眼前的光线有一瞬黯淡。
旁边多了一个人。
少年下意识转头望去,却在片刻后有些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梁译姐姐!”
还没来得及变声的男生嗓音清亮,语气又惊又喜,仔细分辨,似乎还带着一丝自然而然的亲昵。
从昨天父母离开后,这是王旭乔第一次在集训基地看见认识的人,少年的惊讶和喜悦可想而知。
“我是王旭乔。”见对方面露疑惑,少年人赶忙自报家门。
仿佛是担心这点提示信息还不够,报了名字后,他又急急地补充细节:“之前你帮过我的,中国杯表演滑。”
边说边用圆溜溜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她,一副生怕被忘记的模样。
周围早就坐满了人,王旭乔的音量并不高,但却清清楚楚地传到梁译耳畔。
在她的记忆里,冰演之前的那首小小插曲,就如同春日里湖面上拂过的一缕清风,虽然带来了短暂的涟漪,但很快就没了踪迹。
目光在少年的脸上停留了好一阵,梁译终于露出笑容。
“是你呀!”她欣喜地说。
显然,她也认出了这颗 “蘑菇”——除了名字和关键信息的提示外,未曾改变的极有特色的发型也是促成相认的重要原因。
不过,两位久别重逢的旧友并没有来得及聊上太多,因为开营仪式马上就开始了。
随着领导们纷纷进入报告厅,刚才还有些嘈杂的空间一下子安静下来。初来乍到的梁译和王旭乔更是正襟危坐,老老实实地听讲。
这样的开营仪式对梁译而言并不陌生,类似的活动她还是C市的队员时就曾经参加过两次。每次的环节都很类似:首先是相关领导的致辞,然后可能会学习相关理论,比如新赛季的评分规则之类的。
因此,当领导们的发言结束,其他项目的队员纷纷离开,电子大屏幕适时显示出“ISU花样滑冰新赛季技术规则解析”字样时,她不慌不忙地从书包里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文具。
旁边的金子嘉等人也都纷纷掏出纸笔。不过短短几秒钟功夫,一屋子的花滑队员们都进入了伏案听讲做笔记的状态。
每个赛季花滑的编排和评分规则都有微调。想让节目编排能更好地迎合裁判的喜好,自然要及时跟进规则。编排并非单纯是教练的责任,也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单人滑赛场,因为失误或者各种这样那样的原因,临时更改编排配置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对运动员来说,只有及时跟进每个赛季的评分细则与最新的编排要求,在场上出现“万一”的突发状况时,才能随机应变,把自己的分数最大化。
因此,在座每一位几乎都听得很认真。
相比之下,右手边的这颗“大蘑菇头”怎么看怎么都是一副坐立难安的模样。那张圆乎乎的白胖包子脸也因为着急而早就涨得通红。
王旭乔当然早就看到了周围人的动作,他也想认真听讲,用心记笔记来着,但他之前并没有参加类似活动的经验,压根没有准备文具。
不做笔记=听课不认真=坏学生。
小学生根据自己为数不多的上课经历,很快得出一个恐怖的结论。
更糟糕的是,报告厅的座位周围立着几架摄影机,听说还请了记者做专门报道,这下肯定把他不认真的样子录进去了。
会上电视么?
教练和爸爸妈妈会看到么?
现在报告厅里的人那么少,他不认真的样子肯定很容易被发现吧!
如果路指导看到其他哥哥姐姐们都在记笔记,都在认真听讲,只有他无所事事,会不会批评他态度不认真,会不会不让他继续参加训练营了?
那他会被取消外训的资格么?
……
丰富的想象力一旦展开就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第一个可怕的念头冒出来后,很快,糟糕的情绪便在王旭乔心里迅速蔓延开来。
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才说服父母来到这里,好不容易才有机会和这么多厉害的前辈们一起学习,如今一切尚未开始,就可能落个退出集训队的下场,虽然尚且不知道这个退队的可能性是多少,但一想到这样的结局,王旭乔的脸上一阵热,一阵辣,鼻子越来越酸,头也越埋越低,只恨不得能从座位上直接隐身。
就在眼泪即将夺眶而出的时候,王旭乔忽然感觉到有一个温暖又柔软的东西轻轻地碰了碰他的手背。
少年吓了一大跳,赶紧把手抽回来——因为动作幅度太大,他的手肘还差点撞到椅子旁边的扶手。
不过,这个大幅度的动作到底把他从低迷的思绪中暂时拉出来。
朦胧的视线之外,是梁译疑惑而又关切的神情。
王旭乔的鼻尖又是一酸。
梁译早就发现小同桌没带文具,原本是想提醒一下自己有多的可以借给他,没想到才刚刚拍了拍他的手背,对方的剧烈反应差点把她吓一跳。
此时见他又是一副要哭的模样,梁译赶紧伸手指了指他面前的桌子。
王旭乔顺着梁译指示的方向望去,这才发现原本空空如也的桌面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两张笔记纸和一只中性笔。
“谢谢姐姐。”蘑菇头少年呐呐地开口,声音低的不能再低。
回应他的,是对方一个无声的笑脸。
他用手背轻轻擦掉眼泪,这才看清文具的细节:两张笔记纸上都有一排整齐的小圆孔——应该是从活页本上拆下来的纸页。
旁边的笔他也不陌生,那是一只速干的中性水笔,而且轻易不会断墨,非常好用。
之所以这么了解,是因为同样品牌的笔他也有一支。只不过他的那支是名侦探柯南系列的动漫限定款,笔握和外壳都是黑色的。
而桌上这一支则是哆啦A梦系列——白色的笔握和粉色的外壳。
那只哆啦A梦笑起来的样子憨态可掬,和他那支笔壳上帅气酷炫的柯南完全不是一个画风。放在平时,他才不会用这种粉粉嫩嫩的文具,可是现在,王旭乔的心里只有满满的感激。
说不清此刻自己心里是什么感受,似乎是松了一口气,又好像有些难为情。
真是糟糕啊,两次丢脸的样子,都被看到了呢!
11岁的王旭乔同学并不知道自己正在被人谈论。洗漱完毕后,他早早地躺在床上,可是翻来覆去好半天也睡不着。
如果此刻在他的面前摆上一面镜子,那么里面映着的肯定是一张皱巴巴的脸。
收到入营通知时的惊讶与兴奋,知道外训时的憧憬,说服父母时的坚定,以及下午踩在训练基地的土地上那种脚踏实地的激动,所有正面的情绪现在全都不翼而飞。
放眼望去,视线所及之处全是陌生的景象:陌生的床、陌生的窗帘、陌生的房间……
熄灯后的集训基地十分安静,甚至能清晰地听见窗外“呼呼”的风声,和家里的气氛完全不同,就连空气中弥漫的气味,于他而言都是陌生的。
王旭乔很没出息地把头埋进被窝里,用力吸了吸鼻子。
被子上传来洗衣液熟悉的清香味道稍稍平复了他的难过,但也正是这股熟悉的味道让他想起父母。下午分别的画面还历历在目,集体生活来的猝不及防,11岁的男孩子眼睛一热,他有点想家了。
虽然同屋的哥哥很照顾他——运动员公寓不允许外人进入,是室友哥哥帮他把行李收好,又帮他铺好了床,后来还带他一起去食堂吃饭。
当然哥哥也和他聊了一会儿天,主要是介绍国家队的一些生活作息和日程安排之类的细节。
可是,想让18岁的高中生和11岁的小学生一见如故,相谈甚欢,那也太强人所难了。
王旭乔一会儿想爸爸妈妈,一会儿又担心明天的开营仪式和接下来两个月的生活,思绪乱糟糟的,不知道过了多久,才迷迷糊糊地睡去。
————————
翌日上午,梁译和金子嘉提前10分钟到了三百人报告厅。
哪怕在路上已经听金子嘉科普过,知道集训基地里除了雪上项目外,其他队员都要参加这次的开营仪式,推门进屋时,梁译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哇”了一声。
并不是她大惊小怪。
放眼望去,偌大的报告厅内几乎坐满了人:本赛季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可以说几乎所有隶属于国际滑联的冰上项目的国家队成员几乎全都聚在这里。
其中不乏世界冠军、甚至奥运冠军——此刻的报告厅,用星光熠熠来形容绝不为过。
前辈们都好积极啊,看来自己以后也要积极一点才是!梁译暗暗想道。
喜欢看体育比赛的观众大概都不陌生“国家队”这个名词,但其实它的全称应该是是“国家集训队”。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暂时的集训队伍,是一个流动的单位。每个奥运周期、甚至每个赛季,国家队的阵容都不固定。
这里说的阵容,主要指的是主力队员。
广义上的国家队,除了主力队员外,还包括国家青年队和代训人员。国家青年队简称国青队,在某些项目里也被叫做国家二队。
虽然名称各不相同,但大多是一个意思,都是安置国家队后备力量的地方。
由于项目不同,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有差异,可能有人在国家队可以待十年,也可能有人只能在国家队待十个月。
金子嘉进国家集训队已近三年,对这样的“大”场面早就习以为常。她眼神好,很快看到倒数第三排正好有两个连在一起的空位,赶紧拉着室友过去。
报告厅是典型的阶梯教室,座位都是连在一起的设计。随着梁译的动作,王旭乔忽然感觉到自己左手边微微一沉,几乎同时,眼前的光线有一瞬黯淡。
旁边多了一个人。
少年下意识转头望去,却在片刻后有些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梁译姐姐!”
还没来得及变声的男生嗓音清亮,语气又惊又喜,仔细分辨,似乎还带着一丝自然而然的亲昵。
从昨天父母离开后,这是王旭乔第一次在集训基地看见认识的人,少年的惊讶和喜悦可想而知。
“我是王旭乔。”见对方面露疑惑,少年人赶忙自报家门。
仿佛是担心这点提示信息还不够,报了名字后,他又急急地补充细节:“之前你帮过我的,中国杯表演滑。”
边说边用圆溜溜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她,一副生怕被忘记的模样。
周围早就坐满了人,王旭乔的音量并不高,但却清清楚楚地传到梁译耳畔。
在她的记忆里,冰演之前的那首小小插曲,就如同春日里湖面上拂过的一缕清风,虽然带来了短暂的涟漪,但很快就没了踪迹。
目光在少年的脸上停留了好一阵,梁译终于露出笑容。
“是你呀!”她欣喜地说。
显然,她也认出了这颗 “蘑菇”——除了名字和关键信息的提示外,未曾改变的极有特色的发型也是促成相认的重要原因。
不过,两位久别重逢的旧友并没有来得及聊上太多,因为开营仪式马上就开始了。
随着领导们纷纷进入报告厅,刚才还有些嘈杂的空间一下子安静下来。初来乍到的梁译和王旭乔更是正襟危坐,老老实实地听讲。
这样的开营仪式对梁译而言并不陌生,类似的活动她还是C市的队员时就曾经参加过两次。每次的环节都很类似:首先是相关领导的致辞,然后可能会学习相关理论,比如新赛季的评分规则之类的。
因此,当领导们的发言结束,其他项目的队员纷纷离开,电子大屏幕适时显示出“ISU花样滑冰新赛季技术规则解析”字样时,她不慌不忙地从书包里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文具。
旁边的金子嘉等人也都纷纷掏出纸笔。不过短短几秒钟功夫,一屋子的花滑队员们都进入了伏案听讲做笔记的状态。
每个赛季花滑的编排和评分规则都有微调。想让节目编排能更好地迎合裁判的喜好,自然要及时跟进规则。编排并非单纯是教练的责任,也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单人滑赛场,因为失误或者各种这样那样的原因,临时更改编排配置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对运动员来说,只有及时跟进每个赛季的评分细则与最新的编排要求,在场上出现“万一”的突发状况时,才能随机应变,把自己的分数最大化。
因此,在座每一位几乎都听得很认真。
相比之下,右手边的这颗“大蘑菇头”怎么看怎么都是一副坐立难安的模样。那张圆乎乎的白胖包子脸也因为着急而早就涨得通红。
王旭乔当然早就看到了周围人的动作,他也想认真听讲,用心记笔记来着,但他之前并没有参加类似活动的经验,压根没有准备文具。
不做笔记=听课不认真=坏学生。
小学生根据自己为数不多的上课经历,很快得出一个恐怖的结论。
更糟糕的是,报告厅的座位周围立着几架摄影机,听说还请了记者做专门报道,这下肯定把他不认真的样子录进去了。
会上电视么?
教练和爸爸妈妈会看到么?
现在报告厅里的人那么少,他不认真的样子肯定很容易被发现吧!
如果路指导看到其他哥哥姐姐们都在记笔记,都在认真听讲,只有他无所事事,会不会批评他态度不认真,会不会不让他继续参加训练营了?
那他会被取消外训的资格么?
……
丰富的想象力一旦展开就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第一个可怕的念头冒出来后,很快,糟糕的情绪便在王旭乔心里迅速蔓延开来。
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才说服父母来到这里,好不容易才有机会和这么多厉害的前辈们一起学习,如今一切尚未开始,就可能落个退出集训队的下场,虽然尚且不知道这个退队的可能性是多少,但一想到这样的结局,王旭乔的脸上一阵热,一阵辣,鼻子越来越酸,头也越埋越低,只恨不得能从座位上直接隐身。
就在眼泪即将夺眶而出的时候,王旭乔忽然感觉到有一个温暖又柔软的东西轻轻地碰了碰他的手背。
少年吓了一大跳,赶紧把手抽回来——因为动作幅度太大,他的手肘还差点撞到椅子旁边的扶手。
不过,这个大幅度的动作到底把他从低迷的思绪中暂时拉出来。
朦胧的视线之外,是梁译疑惑而又关切的神情。
王旭乔的鼻尖又是一酸。
梁译早就发现小同桌没带文具,原本是想提醒一下自己有多的可以借给他,没想到才刚刚拍了拍他的手背,对方的剧烈反应差点把她吓一跳。
此时见他又是一副要哭的模样,梁译赶紧伸手指了指他面前的桌子。
王旭乔顺着梁译指示的方向望去,这才发现原本空空如也的桌面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两张笔记纸和一只中性笔。
“谢谢姐姐。”蘑菇头少年呐呐地开口,声音低的不能再低。
回应他的,是对方一个无声的笑脸。
他用手背轻轻擦掉眼泪,这才看清文具的细节:两张笔记纸上都有一排整齐的小圆孔——应该是从活页本上拆下来的纸页。
旁边的笔他也不陌生,那是一只速干的中性水笔,而且轻易不会断墨,非常好用。
之所以这么了解,是因为同样品牌的笔他也有一支。只不过他的那支是名侦探柯南系列的动漫限定款,笔握和外壳都是黑色的。
而桌上这一支则是哆啦A梦系列——白色的笔握和粉色的外壳。
那只哆啦A梦笑起来的样子憨态可掬,和他那支笔壳上帅气酷炫的柯南完全不是一个画风。放在平时,他才不会用这种粉粉嫩嫩的文具,可是现在,王旭乔的心里只有满满的感激。
说不清此刻自己心里是什么感受,似乎是松了一口气,又好像有些难为情。
真是糟糕啊,两次丢脸的样子,都被看到了呢!